法国小森尚邦NL650型7色连线模切凹印机改造经验谈
- 格式:pdf
- 大小:126.15 KB
- 文档页数:2
凹版印刷机的工序优化与产能提升方法凹版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工艺,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品等行业。
为了提高凹版印刷机的工艺效率和产能,需要优化印刷工序并采取相应的提升方法。
本文将从工序优化和产能提升两个方面,探讨凹版印刷机的相关问题。
一、工序优化1. 印刷版制作优化印刷版是凹版印刷的核心部分,制作优化对于提高印刷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在选择物料上,要选择质量好、适用性强的印刷版材料。
其次,在版材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印版放置、制版的环境温湿度,确保印刷版的质量和稳定性。
此外,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印刷版,及时更换老化的印刷版,保证印刷质量。
2. 油墨调配与控制凹版印刷机上使用的油墨是影响印刷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优化印刷成品的色彩和质量,需要合理调配和控制油墨的使用。
首先,需要根据印刷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油墨种类和颜色。
其次,要进行油墨的均匀搅拌,并合理控制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油墨的储存和保管,避免油墨干燥或污染。
3. 印刷机压力和速度控制印刷机的压力和速度对印刷效果和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优化工序,需要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合理调整印刷机的压力和速度。
首先,要根据不同的印刷品类型,选择适当的压力和速度。
其次,要监控和维护印刷机的压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产能提升方法1. 自动化生产凹版印刷机的自动化生产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技术,可以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自动上版系统、自动送料系统等设备,实现印刷版的快速更换和材料的连续供应,从而实现高效率的连续印刷。
2. 工艺流程优化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也是提升产能的有效方法。
要通过分析和优化工艺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序和能量消耗。
例如,可以通过改进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方式,降低制版和印刷的时间成本。
同时,还可以采用并行生产和自动排版等方式,缩短工艺流程的时间,提高印刷机的利用率。
3. 设备维护和升级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和升级,可以保证印刷机的正常运行和最佳效果。
凹版印刷机的印版曝光与后期处理技术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技术,广泛应用于包装、商标、杂志等印刷品的生产。
其中,凹版印刷机的印版曝光与后期处理技术对于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凹版印刷机印版曝光与后期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首先,印版曝光是将凹版上的图案转化为版面上的图像的过程。
传统的凹版印刷机印版曝光通常使用光敏树脂作为感光层,关键在于控制曝光时间和光照强度。
曝光时间过长会导致图案边缘模糊,曝光时间过短则会导致图案不完整,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图案和感光树脂来确定最佳的曝光时间。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印刷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凹版印刷机的印版曝光过程中。
数字印刷技术通过计算机控制光栅的曝光方式,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曝光时间和光照强度,从而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准确性。
数字印刷技术还可以实现曝光过程的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
在印版曝光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后期处理来增强印刷品的效果。
后期处理包括清洗、烘干和修复等过程。
清洗是将曝光过的凹版上的多余感光树脂和沉积物清除的过程,可以使用溶剂或水进行清洗。
烘干是将清洗后的凹版快速干燥,以便进行后续的操作。
修复是将曝光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修复,可以使用填充料或光敏树脂进行修复。
除了传统的后期处理方法,现代科技也为后期处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利用激光技术对凹版进行修复可以更加精确和快速,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错误和时间成本。
同时,激光修复还可以实现对凹版的局部修复,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印刷品的图像进行编辑和优化,使得图案更加鲜明、清晰。
而在印版曝光与后期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的因素,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首先,需要保持环境的洁净度,避免灰尘和污染物对印版和感光树脂的影响。
其次,需要定期维护和保养印刷机的光源和曝光系统,以确保曝光的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良好的感光树脂储存和保护,避免光敏树脂的老化和损坏。
凹版印刷机的印刷质量改善与提升方法凹版印刷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印刷设备,其印刷质量对于印刷品的成品率和质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使用凹版印刷机进行印刷过程中,印刷质量不稳定、色彩不鲜明等问题常常出现。
为了改善和提升凹版印刷机的印刷质量,以下是一些方法和技巧供参考。
1. 选择合适的凹版材料凹版印刷机的印刷质量受到使用的凹版材料的影响。
凹版材料的硬度、弹性、耐磨性等性能要求都应该符合印刷的需求。
选择合适的凹版材料能够提高印刷的准确性和图案的再现度,从而改善印刷质量。
2. 控制凹版的深度和角度凹版印刷中,凹版的深度和角度直接影响墨色的传递和沉积,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因此,控制凹版的深度和角度是提升印刷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准确地调节凹版的深度和角度,可以达到墨色均匀沉积、图案清晰的效果。
3. 注意墨色调配凹版印刷中,墨色的准确调配对于印刷质量至关重要。
准确地调配墨色可以使得印刷品色彩鲜明、层次感强,并且避免颜色偏差。
因此,在印刷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和调配墨色,以达到印刷品应有的色彩效果。
4. 控制墨量和墨色粘度墨色的墨量和粘度的控制对于印刷质量的改善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墨量太多会导致墨色溢出、图案模糊;墨量太少会导致墨色不足、图案不清晰。
墨色的粘度也要适中,过高的粘度会导致印刷品质量下降。
因此,在印刷过程中,要准确控制墨量和墨色粘度,以获得高质量的印刷效果。
5. 提高凹版印刷机的稳定性和精度凹版印刷机的稳定性和精度对于印刷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使用凹版印刷机时,要确保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因为设备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印刷质量下降。
同时,要保证凹版印刷机的精度,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印刷机的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6. 加强人员培训和操作规范凹版印刷机的操作人员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凹版印刷机的操作流程和技巧,能够正确使用设备并处理常见问题,有助于提高印刷质量。
第二节凹印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一、凹印问题的成因二、凹印常见问题(一)、堵版在凹版印刷中,油墨从印版滚筒网穴中的转移率通常在50%-70%,大约还有1/2-1/3左右的油墨总是残留在印版滚筒网穴中。
该残留率如果保持一定尚可,但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网穴中的油墨残留率逐步提高,油墨的转移率也就随之下降,造成堵版故障。
发生堵版以后,会引起印刷图案和文字的模糊不清、印刷颜色的变化,严重时基至无法继续进行印刷。
特别是浅网层次部位容易发生堵版。
1、赌版产生原因:(1)、油墨干固于版面印版滚筒网穴中油墨的转移率通常是由油墨的类型、粘度、印刷速度等因素决定的,总有1/2-1/3的油墨残留在网穴中。
当这些残余油墨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发生干固(粘度增高)后,印版滚筒再次进入油墨槽时其也难以完全溶解,油墨转移率随之降低。
久而久之,网穴越来越浅,转移率越来越低,最后形成堵版。
此类堵版故障当然与油墨类型、溶剂配比、干燥速度等因素有关,而且印刷机的构造也有很大影响。
(2)、油墨中混入杂质在印刷时,印刷薄膜由于高速运行往往会产生静电,吸附周围的尘埃及基材碎屑等杂质并带人油墨中。
(3)、制版质量低下在腐蚀或雕刻过程中网穴内壁生成小毛刺,镀铬后表面不平滑;研磨时产生的毛刺以及Ω型网穴等,对油墨的转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也往往造成转移率低下而成为堵版的原因。
(4)、油墨溶解不良(劣化)油墨变质或溶剂平衡发生变化时引起溶解力下降,或者混入不同类型的油墨、误用溶剂等导致油墨溶解劣化,造成转移率低下,同时也会直接造成堵版。
(5)、化学变化两液型油墨或反应型油墨随着印刷的进行会逐步发生交联等化学反应,流动性变差,粘度增高,转移率随之降低,也可能成为堵版的原因之一。
2、解决方法:(1)、塑料凹印生产过程中发生堵版故障时,应使用溶剂或专用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并针对发生堵版的原因加以解决。
(2)、调整适当的环境温湿度、选择与印刷速度、印刷环境相适应的溶剂配比。
小森:五大解决方案
小森公司
【期刊名称】《印刷杂志》
【年(卷),期】2009(000)005
【摘要】展位号:E1-028在CHINA PRINT2009印刷展上,小森公司参展的产品为:丽色龙双面印刷机LS-440SP、丽色龙LS-440、丽色龙LS-429、数字化开放式印刷网络DoNet。
三台参展印刷机由DoNet控制和驱动,
【总页数】1页(P34)
【作者】小森公司
【作者单位】(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小森五大印刷解决方案之"注重环保" [J],
2.小森五大印刷解决方案之"注重环保" [J],
3.小森隆重推出五大解决方案 [J], 小森公司
4.五大解决方案——小森将在德鲁巴大展身手 [J],
5.小森五大解决方案将在德鲁巴大显身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凹版印刷机(凹印机)操作经验之谈问:电脑操作面板显示一片空白怎么办?答:主要是电脑硬件故障,请及时与我厂联系进行售后服务维修。
问:为什么某套色总朝一个方向?答:主要是纵向纠偏问题,可能装版时没装键或装版没装紧,请重新装版或将版重新锁紧。
问:为什么印刷横向跑版?答:主要原因有:1.薄膜印刷性能不佳。
2.导辊沾有油墨。
3.印刷干燥温度设置太高。
4.热风风量太大。
5.印刷张力设定不当。
6.机器有故障。
解决方法有:1.选用规格印膜。
2.擦洗导辊。
3.设置合适印刷干燥温度。
4.调整合适印刷风量。
5.设置合适的印刷张力。
6.与我厂联系,维修调试。
问:套色电机不动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答:主要原因有: 1.套色电机电源没打开。
2.套色驱动板损坏。
3.套色接插件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有:1.打开套色电机电源。
2.更换套色驱动板。
3.接通套色接插件联线。
问:主电机不启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答:主要原因有:1.急停自锁没打开。
2.变频器启动开关断线。
解决方法有:1.松开急停自锁。
2.接通变频器启动开关联线。
问:主电机运转中自动停机又自动启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答:主要原因是变频器调速电位器用旧性能不良。
解决方法有:更换新变频调速电位器。
问:印刷张力不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答:原因有: 1.气胀轴没充气,印膜没锁紧。
2.印膜本身张力性能不良或装膜偏心太大。
解决方法有: 1.气胀轴充气将印膜锁紧。
2.选用规格印膜将膜装正。
问:温控开关温度达不到设定的印刷低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答:原因有: 1. 固态继电器损坏。
2. 设置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解决方法有: 1.更换固态继电器。
2.设置高于环境温度。
问:温控开关温度达不到达不到设置印刷高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答:原因有:1.误操作设置超过环境温度℃。
2.温控开关挡位设置低。
3.风门开得太大。
解决方法有:1.在超过环境温度30-40℃内设置。
2.提高温控开关挡位。
3.调节适当风量。
凹版印刷机的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技巧凹版印刷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制品加工等行业。
为了确保凹版印刷机的正常运行和印刷品的质量,设备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凹版印刷机的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操作凹版印刷机。
1. 设备维护1.1 定期清洁凹版印刷机在长时间运行后会积累灰尘和废墨,这些杂质会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设备的寿命。
因此,定期清洁是必不可少的维护措施。
在清洁过程中,应注意使用柔软的布料和专用清洁剂,避免使用含有酸性或碱性成分的清洁液。
1.2 润滑维护凹版印刷机的各个移动部件和传动装置都需要润滑剂的保护,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在维护过程中,应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添加适量的润滑剂。
同时,需要注意选择质量可靠的润滑剂,并避免混用不同品牌或型号的润滑剂。
1.3 保持设备稳定凹版印刷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保持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供应,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为了做到这一点,建议使用稳定性强的电源,并安装合适的电压稳定器和过载保护装置。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和修复电路中的接线和接头,确保电气部分的正常工作。
2. 故障排除2.1 机械故障凹版印刷机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机械故障,例如缺墨、刮胶、印版脱落等问题。
对于这些故障,需要先停机,切断电源,并进行相关检查和维修。
同时,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基本的机械维修技巧,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和修复问题。
2.2 电气故障凹版印刷机的电气部分可能会出现断电、短路、线路过载等故障。
对于这些故障,需要首先检查电源线路和电器设备,确认问题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在处理电气故障时,务必切断电源,并请专业的电气工程师参与排查和修复,以确保安全。
2.3 控制故障凹版印刷机的控制系统可能会出现程序错误、操作不当等问题。
针对这种故障,可以通过重启设备、恢复出厂设置等方式进行排除。
此外,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错误而引发故障。
分享!如何凹印五方面控制印刷刀线,原理和解决办法一、油墨因素1、油墨黏度的影响油墨黏度应与印刷速度相匹配,油墨黏度过高,对印版滚筒的黏附性过强,不利于刮墨刀将版面多余的油墨刮干净,印刷出现刀线的几率就高。
印刷过程中要定时测量和控制好油墨黏度,一般隔20分钟~30分钟测量一次。
案例分析实际生产中,油墨的粘度越高,印刷中越容易产生刀线,这类刀线在印品上大致呈现两种形式。
A、第一种刀线呈微细的流丝状,一般不会拖太长,而是间断性地出现在印品上,微细流丝状刀线的起始点处一般都比未端粗大一些,在实际生产中若不仔细观察,这种微细的流丝状刀线很容易被忽略。
这种流丝状的刀线往往是造成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必须引起重视。
解决方案:解决这种流丝状刀线的方法有好几种,这也是印刷员工常用的方法,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①将一把宽125px、长375px、厚140μm的软刀片研磨得非常光滑,在出现刀线处轻挑一下,正常情况下,这种微小的流丝状刀线会得到改善的。
这种操作一般在机器运转情况下完成,这就要求必须熟悉操作工来完成。
②最根本的解决方法则是向油墨中加入适量的相适应的溶剂,以降低油墨的粘度,油墨粘度降低后,细小的流丝状刀线一般都会消除。
这是因为,熔剂加入后油墨粘度降低,流动度相应提高的原故,所以细小的流丝状,刀线与油墨的流动性变差也一定的关系,敬请注意.B、第二种刀线以印刷图案为起始点,但刀线集中,而且比较粗糙,并且很有规律地出现在印品的同一位置,往往还要延续到下一色,这种刀线容易被发现。
出现这种刀线的原因是油墨粘度太高,印版上网点转移不良,油墨内助剂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遭到破坏,特别是当温度过高时,油墨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薄的干固层,时间长了印版与刮墨刀之间积累的墨层就会将刮墨刀顶起,从而产生这种刀线谋。
解决方法:首先调整刮墨刀角度,一般情况下,刮墨刀与印版之间的角度为60°,但有些时候可将刮刀与印版的角度增大到65°左右,这样刮墨刀的压力也相应增大了。
小森印刷机串墨辊调深浅的原理
小森印刷机是一种常用的印刷设备,用于印刷各种纸张和塑料薄膜。
在印刷过程中,印刷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墨辊的调整。
墨辊的深
浅调整也称为墨压调整,是指调整墨辊与印版或印刷物之间墨层厚度的过程。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小森印刷机串墨辊调深浅的原理。
1.墨辊的结构
2.墨辊的调整方式
(1)机械调整:机械调整是通过旋转墨辊两头的调节螺杆来实现的。
调节螺杆的旋转方向可以使墨辊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改变墨辊与印版或
印刷物之间的墨层厚度。
机械调整的精度相对较低,需要经验丰富的操作
人员进行调整。
(2)液压调整:液压调整是通过液压缸控制墨辊的上下运动来实现的。
液压缸作为一个活塞,可以产生一定的压力,将压力传递给墨辊,从
而改变墨辊与印版或印刷物之间的墨层厚度。
液压调整可以实现较高的精
度和稳定性,操作更加方便和快捷。
3.墨辊调整的原理
墨辊调整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墨辊与印版或印刷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改变墨层的厚度。
(1)墨层厚度增加:当墨辊向印版或印刷物移动时,墨辊的接触面
积增大,墨层厚度也相应增加。
墨层厚度的增加可以增强颜色的饱满度和
墨色的深浅程度。
(2)墨层厚度减少:当墨辊远离印版或印刷物时,墨辊的接触面积减小,墨层厚度也相应减少。
墨层厚度的减少可以使颜色变浅,适用于印刷淡色调的图案或文字。
墨辊调整的深浅可以根据印刷品的要求和操作员的经验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要根据印刷品的纸张质地、印刷速度和墨水的性质等综合因素来进行调整。
的五大解决方案在德鲁巴(drupa)国际印刷展大显身手小森公司将在德鲁巴(drupa) 2008国际印刷展上,推出一系列最新的印刷技术,旨在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减轻环境负担。
一定会令来访的嘉宾惊叹不已、流连忘返。
小森展台位于第15展厅,在2000平米的宽广大厅内,每天将举行30多次现场演示,运用五大解决方案来体现小森公司的企业宗旨∶“感动∶超越期待”。
为了展示最先进的一流水准的印刷机,小森公司将推出八台胶印机,从结构紧凑的Spica 529P 到庞大无比的16页规格System 38S轮转胶印机,各类机型应有尽有、各显神通。
在德鲁巴(drupa)国际印刷展期间,小森公司还将介绍荣获印刷产业大奖的新一代LS专业技术,其中包括小森公司独自研发,在性能方面体现万无一失、精益求精的各套尖端软件系统。
有助于事业成功的五大解决方案在“五大解决方案”的参展主题引导下,小森的现场演示将主要针对当代印刷市场面临的五个最重要课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扩大高附加值印刷•采用一次过纸方式,提高生产能力•缩短作业转换时间,满足按需印刷的需求。
•灵活自如地应对多样化印刷业务•注重环保r ce位于五个现场演示展区中央的是小森“DoNet 展区”,这里是小森JDF 数字化作业流程的指挥中心。
通过与三家MIS (管理信息系统)厂商开展合作,小森的JDF 管理系统将控制德鲁巴(drupa)展会上所有的小森印刷机,并且利用小森K-Station (小森印刷机集中管理系统)实现联网,为整个印刷生产工序提供交互式的数字化作业信息。
另外,与作业管理软件的开发厂商开展合作,将来自印刷机的信息反馈给K-Station (小森印刷机集中管理系统),从而能够实时获得印刷机的生产信息及印刷车间的管理信息。
我们还在DoNet 展区安装了一个独立的PQC (印刷质量控制)操作台及小森最新的各类网络软件和集成软件(其中包括具备自学习功能的新型KHS-AI 系统),来访的嘉宾可以随意浏览精彩的脱机现场演示,以及由三家MIS (管理信息系统)厂商提供的三套不同类型的JDF 应用程序。
如何改善凹版印刷机的印刷速度凹版印刷机的印刷速度,首先是由印刷机的各色间的传递距离的长短而决定的。
其次是烘干箱效果的好坏来决定印刷速度,烘干箱效果好,油墨彻底干燥的就好,不但前色油墨溶不下来,而且溶剂的残留也会减少。
在实际操作中,该如何改善呢?凹版印刷机的印刷速度,首先是由印刷机的各色间的传递距离的长短而决定的。
因为印刷时印品上的套色,如果前一颜色油墨没有干燥,后边颜色的油墨就会将前色油墨溶下来,造成吃色(溶色)现象。
所以凹版印刷机各个印色之间的传递距离越长,自然干燥的时间越长,印刷速度就越能上的去,反之则难以提高印刷的速度。
其次是烘干箱效果的好坏来决定印刷速度,烘干箱效果好,油墨彻底干燥的就好,不但前色油墨溶不下来,而且溶剂的残留也会减少。
凹版印刷油墨是热风吹干的,而不是用热烤干的。
首先四印油墨遇热会过早的结膜,色膜的覆盖会影响油墨内溶剂的挥发,就会形成油墨假干的现象。
其次是油墨内含有沸点不同的多种溶剂,因此各种溶剂挥发的速度是不相同的,也就是低沸点的溶剂挥发速度快,高沸点的溶剂挥发速度慢。
当温度越高时,低沸点的溶剂挥发得就越快,高沸点溶剂残留的就越多。
鉴于以上两种原因,印刷机烘干箱的加热量越大,印刷油墨就越难干燥。
印刷油墨假干燥和不干燥,就能造成印刷品溶色或粘连。
印刷品溶色或粘连使得印刷速度开不快,印刷速度慢,上油墨量就要大,上油墨量大容易造成印刷品溶色或粘连,以此类推,印刷速度就难以快起来。
所以印刷机烘干箱的加热量和吹风量比例要正确,是油墨干燥的前提。
其次印刷机烘干箱如果向印刷版上跑风的话,那么印刷油墨就会干在印刷版辐上,印刷图案的浅网就印不出,过渡色也会印刷不全。
再次是烘干箱的热要直接烤在薄膜上,薄膜就会拉伸。
风要直接吹在薄膜上,薄膜就会抖动。
薄膜拉伸、抖动,那样会影响印刷套版的精确度。
所以在挑选、购买印刷机时要注意,凹版印刷机好的烘干箱要具备:热不能直接烤于薄膜面上,风不能直接吹在被印刷物上,不能向印刷版上跑风,吹风量要大于加热量,排风要通畅,具有次回风性能更佳。
改造凹版印刷机进行纸上印胶的实践凹版印刷机是采用凹版印刷的设备,一般用于塑料薄膜的彩色印刷,但用于纸品印胶未见报道,纸张印上热溶胶后可用于各种医疗品的包装,因此利用凹版印刷机用于纸品的上胶是一种创新,是企业利用原有的设备进行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的一种创举。
通过这样的技术革新,企业节省了许多购置设备的费用,也加大了原有设备的利用率。
1凹版印胶控制系统设备本身影响印胶分布状态的系统有如下几个部分:1.1胶辊网线辊刮刀胶槽系统。
此系统决定了胶的涂布量,并保证了胶以一定的分布密度,辅展于载胶纸表面,胶的涂布状态主要是由这套系统决定的。
1.2胶槽的设计:胶槽的设计在印胶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因为热溶胶熔化有一个过程。
即:加热熔化老化(黄、黑色出现)。
因此要想使热溶胶熔化的比较好,就必须使胶槽有一定的热容量以使胶槽保持恒温并且时间较久,胶槽内各处温度一致,鉴于此,设计时就要求胶槽壁较厚,槽中间要有立筋,便于导热,胶槽的宽度及深度要依据印纸的宽窄及网线辊的直径大小来决定。
1.3鼓风:室温及通风状况影响着胶的硬化速率,利用印刷机几组鼓风的优势可以用一至二组鼓风加速胶的固化。
1.4收卷:收卷开始一定要打好底,粘牢卷芯。
2原材料2.1热溶胶:一般讲通用热溶胶均可使用,不同的生产厂家其生产的热溶胶的熔点有区别,有些差异较大,为了确保优异的涂布状态,应仔细鉴别,方可使用。
2.2聚乙烯蜡:主要用于控制粘接的牢固度。
它的配比的多少决定了包装的质量。
它的选用也要保证质量,注意不得带难熔的晶点、杂质等。
另外要考虑它与热溶胶的相溶性,若溶解后形成表面较稀一层液体应多多搅拌,混合好后方可使用,否则印到纸上的都是蜡而不是胶,则无法用于下步生产了。
2.3载胶纸:纸的选择,一是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来选择。
二是对纸耐受的张力也要注意。
否则在印胶过程中,断是常有的现象,一般来讲纸耐受的张力远远小于各种塑料薄膜;如OPP、PET、NY等。
因此开车起动要稳、慢、匀速,突快、突停都会导致纸断而造成大量浪费,另一方面纸卷在各个导辊上的受力要方向一致、大小一致,否则也会断个不停,有时会使开车试验人员丧失试下去的信心,再一是纸的存放时间问题,一般来讲不要超过一年,否则纸的白度、韧性等都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最好是随买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