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欣赏》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52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大班美术欣赏教案30篇《幼儿大班美术欣赏教案3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幼儿大班美术欣赏教案30篇!(1)大班美术活动剪纸教案《美丽的蝴蝶》含反思活动目标:1、观察蝴蝶的各种造型和花纹,知道蝴蝶的翅膀是对称的。
2、用折、画和剪的方法剪出美丽的蝴蝶。
3、培养幼儿的剪纸兴趣。
活动准备:1、幼儿欣赏过美丽的蝴蝶。
2、各种美丽的蝴蝶图片,蝴蝶折、剪步骤图,剪好的蝴蝶。
3、剪刀、彩纸、铅笔各人手一份,胶水、棉签。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画好蝴蝶翅膀及触角。
活动难点:沿线剪好半个蝴蝶。
活动过程:(1)组织教学,活动手指,做一下手指游戏。
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能干的小手,今天老师就要带小朋友用能干的小手剪一个非常好看的图案,是什么呢?;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现在请小朋友猜一个谜语:头上两触头,身穿花花衣,飞在花丛中,快乐把舞跳。
(幼儿猜,猜不出来,老师提示)师:对,这个谜底就是蝴蝶。
蝴蝶是一种非常漂亮的昆虫。
(2)出示蝴蝶挂图,请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
师:蝴蝶有一对触角,两队翅膀,触角翅膀都是互相对称的,也就是说蝴蝶的两边大小、样子都是一样的。
蝴蝶的翅膀非常漂亮,是五颜六色的,两边翅膀的图案也是一样的。
蝴蝶的种类特别多,有14000多种,大的展开翅膀有26厘米,小的展翅只有1.5厘米。
(请幼儿讲一讲蝴蝶的外形特征。
)(3)出示蝴蝶剪纸图案师: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它漂亮吗?(4)看老师剪蝴蝶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告诉幼儿蝴蝶的剪法。
(5)出示剪纸蝴蝶步骤图,全班幼儿操作剪蝴蝶。
(告诉幼儿剪蝴蝶应注意什么?) 师:老师这儿有一幅画草图,但是老师还觉得缺点什么,你觉得可以添画上什么动物呢?(把幼儿剪好的蝴蝶贴上去)(6)活动结束师:现在老师扮演蝴蝶妈妈,小朋友扮演小蝴蝶,飞到花草丛中去游玩。
因为漂亮的小蝴蝶最喜欢漂亮的花儿了,哪里有花它就飞到哪里去,它是花儿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喜欢小蝴蝶。
幼儿美术欣赏教案(精选9篇)篇1:幼儿美术欣赏教案活动领域:艺术(美术欣赏)活动名称:向日葵活动班级:中班活动目标:1、欣赏梵高的作品《向日葵》,感知作品的构图美,色彩美及造型美。
2、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达自己对作品《向日葵》的理解和感受。
3、体验参与美术欣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感知作品《向日葵》的构图美,色彩美及造型美。
活动准备:作品《向日葵》ppt,实物向日葵图片,油画棒,美术纸。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出示实物向日葵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向日葵吗?(教师出示实物向日葵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梵高爷爷的作品《向日葵》,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二、初步感受欣赏作品《向日葵》的构图美,色彩美及造型美。
(一)感受作品的构图美。
1、幼儿欣赏《向日葵》,大胆描述画面,表达感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幅作品中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2、幼儿通过欣赏,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眼里的向日葵。
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棒!这幅画里面有很多不一样的向日葵,耀眼的黄颜色充斥整个画面。
(二)感知作品的色彩美。
教师:小朋友们看看,这幅画中的向日葵是什么颜色的?它们的颜色一样吗?教师小结:在梵高爷爷的这幅《向日葵》中,向日葵的花瓣是金黄色花蕊画的火红火红的,但是每朵向日葵的颜色深浅不一(三)感知作品的造型美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朵向日葵?大家仔细看看,这些向日葵的造型有什么不同?教师小结:画面中一共有14朵向日葵,它们朝向不同的方向,有的正在盛开,有的花瓣已经掉落,有的仰着头,有的低着头。
三、教师组织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达对作品《向日葵》的理解。
教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已经欣赏了梵高爷爷的作品《向日葵》,每朵向日葵都是不一样的,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的动作来表现向日葵的不同造型吗?教师小结:刚刚小朋友们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了不同向日葵的造型。
有的小朋友把双手张开,表现盛开的向日葵,有的微微低下头,表现低着头的向日葵。
小学六年级数学《欣赏与设计》优秀教案范例三篇《欣赏与设计》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图案。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欣赏与设计》优秀教案范例,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数学《欣赏与设计》优秀教案范例一教学内容:欣赏与设计第27~28页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轴对称、平移现象。
教学难点: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在本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图形变换的知识,轴对称、平移师:举例说明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和平移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有什么特点生自由汇报。
二、欣赏图案1、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一名小小设计师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欣赏设计》,只要你们好好学习,我想你们就一定能设计出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欣赏与设计2、图案欣赏。
出示课件,学生欣赏图案。
3、说一说。
师:上面这几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变换得到的小组讨论,再进行交流。
4、想一想。
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这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同桌交流汇报。
请你在方格纸上继续画下去。
设计图案图案前,让学生说说要注意哪些三、设计图案1、利用轴对称、平移设计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
说一说好在哪里3、师生活动,教师提问,学生互评。
四、练习巩固1、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1、2、3、4题。
五、课堂总结:轴对称和平移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工艺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他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轴对称与平移学生设计作品展示小学六年级数学《欣赏与设计》优秀教案范例二教学目标:1.欣赏由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并了解图案的排列规律,感受图形的美。
《观察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体。
2. 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体等立体图形。
2. 学会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点。
3. 学会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立体图形,加深对立体图形空间观念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各种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
难点: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
2.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展示立体图形。
3. 准备彩笔、卡片等教具,用于引导学生操作和观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立体图形。
2. 新课导入:介绍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体等立体图形的定义和特点。
3. 课堂讲解:讲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和操作立体图形,加深对立体图形空间观念的理解。
4.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立体图形进行观察、描述和操作,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立体图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立体图形。
2. 运用讲授法,讲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4. 运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立体图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体等,并展示相应的模型或图片。
3.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和描述所给立体图形的特点。
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有关立体图形的习题。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创意画》大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图形创意画》「篇一」教学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了解添画的基本方法,掌握如何使图片内容与添加内容统一的相关知识。
应会:利用图片情境添加适当内容,采用剪、画、贴的方法进行装饰和添加。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片情境添加内容,学习简单的添画方法。
教学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学习材料:风景图片一张(可以使用旧挂历)、白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1、教师讲解,出示课题——添画(1)同学们,你们都到哪里旅游过?看到了什么?去过北京,看到了雄伟的长城、去过内蒙古,看到了宽广辽阔的草原。
(2)我这里还有很多秀丽的风光,大家想去看看吗?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是什么风景?(3)这些美丽的风景除了自身很美,我们还可以添些内容使这幅画更生动。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第一课《添画》2、发挥想象、添加内容(1)你认为这些图片应该添加些什么呢?A、夜晚的天空是那么宁静,要是能变得绚丽多彩一些该多好,可以在天空中添加一些五光十色的烟花,顿时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B、我看见一幅大草原,我就想天空上应该添加几只展翅高飞的雄鹰,草原上应该添加一些,牛羊马,有牧民们在放羊,远处有几个蒙古包,蒙古包里有牧民们在唱歌跳舞。
C、这是一幅海景图片,近处的沙滩上可以添加一些海星,贝壳,还有在沙滩上玩耍的人们,远处的大海上可以添加一些五颜六色的帆船,天空中加一些海鸥,让画面变得更加生动。
D、同学们,瞧!这是桂林的山水,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呢。
远处添加一些木筏,在木筏上有头戴斗笠的渔民正在收网,近处添加一些鸬鹚在捕鱼的场景,多么有趣啊!E、同学们,看过动画片《天空之城》吗?我也想拥有一座空中城堡!我想在画面中添加一座空中城堡,里面有各种游玩设施,可以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孤儿们,到那里玩耍!(2)你认为右边哪些事物适合添加到这幅画当中?总结:恰当添加主体,使风景图片内容变得更有情趣。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辨别和区分不同立体图形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基本立体图形。
2. 了解立体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学会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
3. 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辨别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学会用语言描述立体图形。
难点:掌握立体图形的分类和辨别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图形模型。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正方体、一个长方体、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
3. 教学课件:立体图形图片和动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魔方、牙膏盒、饮料瓶和篮球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探究与学习:(1)教师讲解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特点和性质。
(2)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操作手中的立体图形,总结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
(3)学生代表分享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与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进行分类和辨别。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通过拼接立体图形,完成指定的图案或形状。
(3)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立体图形的填空题或选择题。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分类方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5.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下一节课分享给大家。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立体图形认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如立体图形的分类、辨别和拼接等。
3. 收集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评价其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40篇《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4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案40篇!(1)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花儿朵朵》含反思活动目标:1.欣赏菊花、荷花、梅花等,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尝试用绳子来表现花朵的形态。
3.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喜爱花、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1.《花儿朵朵》课件。
2.剪刀、双面胶、各种绳子、勾线笔、炫彩棒、纸。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她吗?(花仙子)2.今天花仙子想邀请我们去她的花园玩,你们想去吗?<文章.出自.>让我们一起出发吧!二、欣赏各种各样的花1.花仙子的花园可真美啊!处处开满了鲜花!让我们来看看有些什么花?它们是什么样子的?2.你们看,这是什么花?(菊花)它有什么特点?它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3.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各种花。
(向日葵、蝴蝶花、荷花、梅花、一串红、风铃花)4.教师小结:刚刚我们在花仙子的花园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它们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红色,它们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像太阳,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花球,千姿百态真有意思!三、幼儿操作1.小朋友们,花仙子想开一个花朵展览会,让我们做一些漂亮的鲜花送给她吧!2.幼儿用绳子来制作各种花朵的造型,再用勾线笔添画上色。
3.教师观察指导。
四、交流与展示1.幼儿互相交流、欣赏各自的作品,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师针对幼儿创作的亮点进行点评。
活动反思:一、选材本次活动的选材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审美要求,他们熟悉花,又不缺乏对花的喜爱之情,那么,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用绳子来表现创作难度就不会太大。
本次活动是我自己设计的,和中班的一个主题内容《花花朵朵》非常相似,但我考虑到绳艺技巧的运用对小朋友来说比较生疏,所以我选择了大班进行教学。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情趣,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获得设计图案的经验。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培养审美情趣2、掌握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教具准备: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生成问题1、欣赏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出示一些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让生来欣赏生活中美丽的数学图案。
2、师:看到这些美丽的图案,你想说什么?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过哪些有趣的图案?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欣赏教材第39页的图案(1)师:请同学们欣赏然后仔细观察每幅图案,想一想这些图案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2)把各自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结果如果生说的不到位的地方,教师及时的给予补充第一幅图,是由一个椭圆,沿中心点过经过旋转得到的.第二幅图,是由一个椭圆,以一边的焦点为轴,经过旋转得到的.第三幅图,是由一个正六边形,沿一个点经过旋转得到的.(有条件的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一下图案的形成过程)师: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图形通过变换得到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变换规律.2、绘制美丽的图案(1)先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简单的图形,想一想怎样用这个简单图形绘制一幅美丽的图案,然后把想法再小组内交流。
(2)指生汇报交流的结果。
(3)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演示绘制步骤,再让生阅读课本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4)交流绘制时应注意的问题。
(5)学生独立的绘制图案,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注意:绘制图案前,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了解绘制的几个步骤,再让生按步骤尝试绘制图案。
为了防止图形变形,也可让学生把旋转的中心用图钉固定,然后边旋转边描绘。
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图形创意》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图形创意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图形创意的定义和作用。
图形创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图形创意的应用领域和案例分析。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图形创意的基本概念和案例。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图形创意的实践操作。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创意的思考和交流。
第二章:图形的观察与思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观察图形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图形的形状和结构的分类介绍。
图形的观察方法和技巧。
图形的思考和分析方法。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图形的形状和结构的特点。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图形的观察和思考实践。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分析和交流。
第三章:图形的创新与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图形的创新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创意进行艺术创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图形的创新方法和技巧的介绍。
图形的创作步骤和技巧。
图形的创作实践和评价。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图形的创新方法和技巧。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图形的创作实践。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形的创作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图形创意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图形创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创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图形创意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图形创意在设计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图形创意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图形创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图形创意的应用实践。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创意的应用评价和交流。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图形创意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5.2 教学内容图形创意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5.3 教学方法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图形创意的应用实践。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图形创意的应用评价和交流。
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布老虎》含反思中班美术欣赏教案《布老虎》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美术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尝试参与创作,感受乐趣,欣赏布老虎造型、色彩、图案之美,感受中国民间玩具艺术的魅力,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欣赏《布老虎》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布老虎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布制玩具。
教材《布老虎》是中班主题《我喜欢的动物》背景下的一个活动。
做为一个手工作品的欣赏,我感到可着重引导幼儿对形象、做工、•色彩选择以及所表达的意思进行欣赏。
基于这样一种理解,考虑到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我在活动设计中以欣赏布老虎的造型、色彩、图案之美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
在欣赏教学中如何挖掘幼儿的想象力方面,则试图实践运用米罗可儿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理解民间手工作品的基础上,以借形想象引导幼儿进行相关的思考、设计与创作。
【活动目标】1、欣赏布老虎造型、色彩、图案之美,感受中国民间玩具艺术的魅力。
2、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尝试参与创作,感受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布老虎实物若干,PPT幼儿操作材料:布小鱼布蝴蝶拼贴图形花片记号笔等。
【活动过程】一、出示布老虎,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神秘礼物”,让幼儿猜猜,并打开看看,说说。
2、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是用什么材料?会有什么用处?介绍与小结:布老虎是中国特有的,是古时候小朋友的玩具。
在古时候,大人希望也相信布老虎能保护小朋友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观看PPT和实物,交流、讨论、欣赏布老虎夸张的造型、色彩与图案。
1、PPT从颜色的角度欣赏布老虎。
师:老师这里收集了很多布老虎的图片,我们来看看,有什么颜色的布老虎?(1)提问:有没有发现颜色的秘密?什么颜色最多?还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你觉得怎样?(2)小结:布老虎身上红色、黄色最多,颜色是一块一块的,而且很鲜艳。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能够识别和描述立体图形的特点。
3.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立体图形的定义和分类2.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3. 立体图形的特征和性质4. 立体图形的绘制和制作5. 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解其特点和性质。
2.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之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索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利用实践活动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立体图形的图片、实物模型等相关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画笔、剪刀、胶水等学习工具。
3. 课堂活动所需的空间和时间。
教案第一课时:认识立体图形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图片,如魔方、篮球、牙膏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立体图形,教师总结并引入立体图形的概念。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教材和网络资源,了解立体图形的分类和特点。
2. 学生总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常见立体图形的特点。
三、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实例。
2.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立体图形,介绍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绘制和制作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模型。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2. 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更多的立体图形,并尝试绘制和制作。
《有趣的图形》教案《有趣的图形》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活动过程】1、游戏:找朋友。
[讲一讲三种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
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
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
(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3、游戏:娃娃请客[培养幼儿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
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
)[两个半圆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个大圆形的桌子、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和两张正方形的桌子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的桌子、4张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组成一张大正方形桌子]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
六年级数学教案——图形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
2、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
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2、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2、课件1:生活中美丽图案的视频(课前拍摄我们身边的美丽图案)。
课件2:课本上美丽图案制作的动画演示。
【个性化修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创设情境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播放视频或(图案图片)(包装盒上的图案、门上的图案、建筑物上的造型图案、商标图案、等)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想说什么?4、在你的周围你还见到了哪些有趣的图案?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欣赏和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欣赏美丽的图案: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图案(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图案)。
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7、小组内进行交流.8、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9、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10、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绘制美丽的图案。
1、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要绘制的图案: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绘制的步骤:6、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7、操作活动:开始绘制图案活动,播放轻松音乐,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四、作品展示和评价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优秀6篇)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从形式语言入手(色彩、图形等),初步感受“星空”的美。
2、尝试用图形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认识和感受。
3、通过感知对比色、图形联想,体验欣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观赏星座图。
2、PPT、音乐钢琴曲《星空》。
3、4大张画纸(星夜)、颜料盘8个(红、黄、蓝、绿、黑)、圆点刷子16个(每组1大2中1小)、水彩笔16支。
活动过程:一、导入:小朋友,你观察过晚上的天空吗?晚上的天空有些什么?(PPT1)二、欣赏:1、(PPT2)西班牙有个大画家——米罗爷爷。
他的爸爸是个天文学家,喜欢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星星,米罗爷爷受他爸爸的影响也很喜欢看星星,还很喜欢画星星。
2、看,这就是米罗爷爷的画,美吗?你认为它美在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月亮、星星、一个个黑黑的圆点)黑黑的圆点表示什么呢?(一闪一闪的星星)有首歌曲《小星星》,我们来唱一唱。
你还看到了什么?(线条)师指小人,你觉得这像什么?(娃娃)他的表情是怎样的?(惊讶、开心)3、除了线条、图形,你还看到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色彩)4、(PPT4)米罗老爷爷为什么喜欢这几种颜色呢?(出示颜色标记)颜色和颜色之间藏着一个小秘密:对比色。
(红——绿、黄——蓝、黑——白)老师身上有对比色吗?你们找一找自己身上有哪些对比色?对比色放在一起,会使颜色的对比更明显,黄的更黄,蓝的更蓝。
5、鲜艳的对比色、有趣的图形、跳跃的线条,米罗爷爷用这些向大家讲述了一个美妙的故事。
告诉你们哦,米罗爷爷画画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把自己看到的景色用图形表示,然后再通过想象加上一些颜色和线条,就把它组合成一幅美丽的画了,而且他的画中常常出现米字型。
6、如果请你给这幅画取名字,你会取个什么名字呢?7、如果让你画星星的话,你会把一颗颗星星连画成什么样子呢?三、创作:1、今天我们四个小朋友合作画《星空》。
请看步骤图:四人合作:海绵圆点刷印大小黑圆点水彩笔连线棉签添画及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