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例句
- 格式:docx
- 大小:26.47 KB
- 文档页数:10
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也叫句法成分。
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语文句子成分,欢迎大家参考!①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②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③宾语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事业服务的手段。
④定语定语是名词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⑤状语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⑥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形状等,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语文分析句子成分例句语文分析句子成分例句”标注,补语“”标注。
下面我们进行一一分析: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初二语文句子成分划分10例句
1:(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 有(个)罗布泊。
边缘有罗布泊
2:[1980年],(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家||[在那里][进行科学考察]失踪
彭家木失踪
3:[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那里是绿洲
4:映入张骞眼中的是|| (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
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麦浪
5:(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
6:经过反复的试验(状语),蔡伦(主语)终于(状语)发明了(谓语)造纸术(宾语)。
7: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力(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
8:藤野先生(主语)总是(状语)夹着(谓语)一叠大大小小的(定语)书(宾语)。
9:科学技术(主语)是(谓语)人类本性精神的(定语)最高(定语)成就(宾语)。
10:派出所的(定语)警察们(主语)寸步不离地(状语)守卫(谓语)在洞口周围(补语)。
语⽂句⼦成分分析例句 语⽂学习中要弄清句⼦成分是基础,很重要,下⾯是店铺⼩编为⼤家整理的“语⽂句⼦成分分析练习和答案”,欢迎⼤家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实⽤资料栏⺫! 语⽂划分句⼦的成分练习(⼀) 1.经过反复的试验,蔡伦充裕发明了造纸术。
2.全世界的科学家们都在努⼒探索地震灾害的规律。
3.藤野先⽣总是夹着⼀叠⼤⼤⼩⼩的书。
4.科学技术是⼈类本性精神的最⾼成就。
5.派出所的警察们⼨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周围。
6.⼀位⼿⾥拿着照相机的记者⼀声不响地解了系在⾃⼰腰带⾥的那条结实的粗绳⼦。
7.在⼀天夜⾥他被⼀阵尖叫声惊醒了。
8.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帝国⼤厦今晚熄灭了灯光。
9.她教给了我⽣活的知识和⾰命的道理。
10.我们中华⺠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化传统。
11.我们班的班⻓⼩红每天复习⼀次课⽂。
12.同学们都跑来了,从操场上,从教室⾥,从学校的每个⾓落⾥。
13.⻋间已经完成了全年的任务。
14.乔家忽⽽遭了⼀场很⼤的变故。
15.花的植物有庞⼤的根系。
16.在我的记忆⾥,她是⼀个温柔和美丽的⼈。
答案: 1 经过反复的试验(状语),蔡伦(主语)终于(状语)发明了(谓语)造纸术(宾语)。
2 全世界的(定语)科学家们(主语)都在努⼒(状语)探索(谓语)地震灾害的(定语)规律(宾语)。
3 藤野先⽣(主语)总是(状语)夹着(谓语)⼀叠⼤⼤⼩⼩的(定语)书(宾语)。
4 科学技术(主语)是(谓语)⼈类本性精神的(定语)最⾼(定语)成就(宾语)。
5 派出所的(定语)警察们(主语)⼨步不离地(状语)守卫(谓语)在洞⼝周围(补语)。
6 ⼀位⼿⾥拿着照相机的(定语)记者(主语)⼀声不响地(状语)解了(谓语)系在⾃⼰腰带⾥的(定语)那条结实的粗(定语)绳⼦(宾语)。
7 在⼀天夜⾥(状语)他(主语)被⼀阵尖叫声(状语)惊醒了(谓语)。
8 纽约市通常辉煌通明的(定语)帝国⼤厦(主语)今晚(状语)熄灭了(谓语)灯光(宾语)。
高中句子成分结构分析
句子成分是指构成句子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句子结构指句子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组织关系,包括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
下面是几个高中句子的成分和结构分析:
1.他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主语:他
谓语:是
宾语:一位优秀的学生
结构:简单句,主谓宾结构
2.学校门口的树丛里有一只小鸟在唱歌。
主语:小鸟
谓语:唱歌
宾语:一只(小鸟)
定语:学校门口的、树丛里的
状语:里
结构:简单句,主谓宾结构,带有定语和状语
3.他既聪明又勤奋,成绩一直很好。
主语:他
谓语:是
宾语:无
定语:聪明、勤奋
状语:既...又...、一直
结构:并列句,由两个并列的谓语组成,并带有定语和状语
4.我们正在准备期末考试,所以要加强复习。
主语:我们
谓语:正在准备
宾语:期末考试
状语:所以、要加强复习
结构:简单句,主谓宾结构,并带有状语
5.尽管下雨,但他还是坚持去打篮球。
主语:他
谓语:坚持去
宾语:打篮球
连词:尽管、但
状语:下雨
结构:复合句,主谓宾结构,用连词连接了两个句子,其中第一个句子中有状语。
句子成分分析语文例句:英雄的光辉业绩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1、妈妈到袁家岭新华书店去买书。
妈妈:主语,称谓名词
到......书店:介宾短语,作状语
回去:,趋势副词
买;谓语,动词
书:宾语,名词
2、我很喜欢在大海里游泳。
我:主语,很:状语,讨厌;谓语,动词
在大海里:介宾短语,作定语
游泳:宾语,名词
3。
魔术师的手里出现了一只白鸽。
魔术师的:定语
手:主语,名词
里:补语,副词
出现:谓语,动词
了:补语,副词
一只:定语
白鸽:宾语
4、他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他:主语,人称代词
勇敢地:状语,副词
拒绝接受:谓语
了:补语,副词
挑战:宾语,名词
5、展览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二千多年前的`文物。
展览馆:主语,名词
展出:谓语,动词
了:补语,副词
新出土的:定语
两千多年前的:定语
文物:宾语,名词。
(1)他的态度很明确。
(2)经他的手做成的事情数不清。
(3)我们班获得了运动会第一名。
(4)教室干净得很。
(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那是个夏天的中午。
(7)一米等于三尺。
(8)个个都是好样的(1)我来了。
(2)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3)我们家的台阶低。
(4)妈妈突然问我。
(5)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6)我们的首都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7)设计的太长了。
(8)旧毡帽朋友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1)敌人监视着苇塘。
(2)我正在上初中。
(3)梨还是青的。
(4)今天星期四。
(5)他小心地拿好笔。
(6)他太老实了,经常被人捉弄。
(7)科学,昂首阔步地在地球上前进。
(8)抵御沙漠进攻的方法是植林种草。
(1)老鼠怕猫。
(2)赛场上要讲风格。
(3)我们相互评改了语文作业。
(4)他临走前交代下几句话。
(5)山坡上下来两个人。
(6)他南京人,我听说了。
(7)晚风清凉地吹在脸上。
(8)李老师那微弱的脸上增添了皱纹。
(1)他讲得〈眉飞色舞〉。
(2)我去过成都〈两次〉。
(3)父亲想儿子想疯了。
(4)连长带着战士们冲上山头。
(5)哥白尼出生于一四七三年二月十九日。
(6)老栓一趟一趟地给客人冲茶。
(7)民主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
(8)许多小学生把一分一角零用钱和小铅笔也拿出来送给灾区小学生。
(1)这个字写〈错〉了。
(2)树叶飘〈在空中〉。
(3)小姑娘们象麻雀似的蹦开了。
(4)这个体校上午学文化下午搞训练。
(5)你们的矛盾纯粹是误会。
(6)我感动得说不出话。
(7)迟到了就是迟到了,还强辩什么。
(8)这些人物的创造回答了谁是我们时代的英雄的问题。
(1)他跑丢了帽子。
(2)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学习。
(3)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
(4)哥白尼于一四七三年二月十九日出生在托耳城。
(5)这青年人总是蹒跚地走在最前面。
(6)他教过我几次英语。
(7)他卖掉了三瓶酒。
(8)在无边浓黑的荒山森林中,这一堆野火红的特别鲜艳。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练习:十年‖老〈不了〉一个人。
不了解他的人‖ 感到奇怪。
我‖〔业余时间〕写点短诗、小小说什么的。
〔一天到晚〕,那弯弯的山道‖〔总〕行走着人。
这个礼堂‖〔能〕坐两千人。
壮丽的故宫、残破的圆明园,‖〔都〕〔将〕留〈在我的记忆里〉。
如飞的火车,‖〔正〕〔把我〕〔远远〕带〈离〉北京。
小舟‖〔终于〕驶〈进〉了风平浪静的港湾。
过去的事,‖大家都不用再提了。
〔这本文学笔记里〕什么故事‖〔都〕有。
〔煤油灯下〕,他‖打开包肉的报纸〔闲〕读。
〔事实上〕,我心里‖〔一直〕有一座长城。
我‖〔一路上〕〔总〕觉得这个睡袋累赘极了。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五百块钱‖〔还是〕花〈去〉了一百多。
我‖等你等得〈真着急〉。
我‖等得你〈真着急〉。
好书‖〔可以〕〔多〕买几本。
好书‖〔可以〕〔多〕看〈几遍〉。
我的学会了煮饭‖〔就〕在这时候。
老师‖摇了〈几下〉铃。
我‖〔已经〕去过〈几次〉图书馆。
一阵风‖刮得〈天昏地暗〉。
现在的气候‖〔比从前〕暖和〈多〉了。
他‖〔在上海〕〔已经〕住了〈三年〉了。
依我想,艺术‖〔应该〕有活泼的生命,真实的力量。
这部电影‖我看过。
他‖哪儿都去过。
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
我们‖ 请示领导怎么回答人家。
他‖有能力领导这项工作。
大家‖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
大家‖选他当代表。
我‖爱他勤劳朴实。
我们学校‖有三百多名学生〔义务〕献血。
是你‖救了我的命。
连长‖派我去请指导员来接电话。
大路上‖走〈过来〉一队骆驼。
天空中‖飞着一只老鹰。
〔放假的第一天〕,我们班‖走了三十个同学。
‖〔从前〕有个白胡子老头。
‖〔风声过后〕,〔从树林子里〕跳〈出〉一只大老虎〈来〉。
王大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茫茫雪原中〉。
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大家‖ 赞成叫小张管账。
这道理‖,不瞒你说,我一时还弄不清楚。
这个礼堂,‖充其量〔只〕〔能〕容纳一千人。
这口一亩大的鱼塘,‖清一色的鲫鱼。
老大娘,说不定咱俩‖〔还〕是乡亲哩 !我们‖有决心和信心攀登世界科学文化的高峰。
汉语句子成分例句汉语句子成分例句分析:一、主语、谓语1、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 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 (时间) 主语(代词) 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 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 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 谓语2、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二、动语、宾语1、动语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例如:他终于露出了笑容。
(中补短语作动语)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联合短语作动语)山坡上下来两个人。
(不及物动词作动语)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
(中补短语作动语)2、宾语(1)名词性宾语。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谓词性宾语。
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语文句子成分练习题及答案语文是我们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掌握好语文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句子成分作为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语文句子成分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
练习题一:请分析下列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状语。
1. 小明每天早上都去公园锻炼身体。
2. 她昨天买了一本新书。
3. 我们正在开展一项环保活动。
4. 这个问题他一直都没有回答。
5. 她用力地关上了窗户。
答案:1. 主语:小明,谓语:去,宾语:公园,状语:每天早上2. 主语:她,谓语:买了,宾语:一本新书,状语:昨天3. 主语:我们,谓语:正在开展,宾语:一项环保活动4. 主语:这个问题,谓语:没有回答,宾语:他,状语:一直都5. 主语:她,谓语:关上,宾语:窗户,状语:用力地练习题二:请分析下列句子中的定语、状语和补语。
1. 这个房间里的桌子很漂亮。
2. 他一言不发地看着远方。
3. 她的笑容使人感到温暖。
4.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5. 我们将他选为班长。
答案:1. 定语:这个房间里的,状语:很漂亮2. 状语:一言不发地,看着远方3. 定语:她的,状语:使人感到温暖4. 定语:这个,状语:很难,补语:回答5. 宾语:他,谓语:选为,补语:班长通过以上的练习题,我们可以发现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掌握好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提高我们的语文水平。
除了以上的练习题,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对句子成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和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句子成分的运用方式和技巧,从而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写作来巩固对句子成分的掌握,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加深对句子成分的理解。
总之,语文句子成分是我们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好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写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
句子成分是指一个句子中各个词或短语在句子结构中所处的角色。
常见的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1.她读书非常认真。
主语:她
谓语:读书非常认真
2.我喜欢吃水果。
主语:我
谓语:喜欢
宾语:吃水果
3.他买了一个新电脑。
主语:他
谓语:买了
宾语:一个新电脑
4.这本书很有趣。
主语:这本书
谓语:很有趣
5.他们一起吃午饭。
主语:他们
谓语:吃午饭
状语:一起
6.她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主语:她
谓语:是
定语:一位优秀的学生
7.他感到很高兴。
主语:他
谓语:感到很高兴
8.小明喜欢看动画片。
主语:小明
谓语:喜欢看动画片
9.大雨下得很大。
主语:大雨
谓语:下得很大
10.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主语:我的梦想
谓语:是。
(完整版)划分句⼦成分及答案划分句⼦成分,找出主⼲1、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的伟⼤事业。
2、他⽣动感⼈的演讲在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3、你们这些战⽃在第⼀线的战⼠们要牢记党和⼈民的嘱托。
4、善于思考问题,讲究⼯作效率,这是⽼李⼜⼀优良的⼯作作风。
5、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善于发现有⽤⼈才。
6、在⼗字路⼝,他迅速拉开车门跳了下来。
7、“振兴中华”的⼝号被⼀群姑娘变成了激动⼈⼼的现实。
8、拜⾦主义的泛滥使少数⼈的⼼灵⽇渐变得⾃私、冰冷和贪婪。
9、即使贡献很⼤的同志,也不应该骄傲。
10、在这讽刺般的笑声中,我头⼀次感到⾃⼰竟这么傻。
11、那时候,同志们都站在场地外看运动员打球呢!12、这⽀战⽃的曲⼦永远⿎舞着中国⼈民奋勇前进。
13、战胜灾难的决⼼使解放军官兵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14、⼀班班长⽤⼏句话就向⽼师说清楚了班⾥刚才发⽣的不愉快的事情。
15、今天夜⾥路边的灯也许会亮起来。
16、我们每⼀个在思想战线上⼯作的同志都有责任积极参加清除官僚主义的运动。
17、今天,在车间⾥,⼚长对新⼯⼈的产品检查得⼗分仔细。
18、实现四个现代化已经成为全中国⼈民的共同奋⽃⽬标。
19、地震发⽣的时候,四川省安县睢⽔镇的普通农村妇⼥⽂友会正⾛在割猪草的路上。
20、战国时候的孔⼦就⾮常佩服春秋时期晏⼦交朋友的态度。
21、在去藏北草原的路上,我⼀直静静地望着起伏绵延的草原和草原尽头的雪⼭。
22、早在2005年,中国就发⽣过⼀场关于“要不要敬畏⾃然”的争论。
23、据说,聪明的⽼先⽣曾借助圣⼈孔⼦的⼀句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24、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柱就可以判断鲸鱼的种类和⼤⼩。
25、每逢听到孩⼦们唱歌,我就会想起爸爸第⼀次教我唱《国际歌》的情景。
26、每天放学后,⽼师总要站在校门⼝看⼀会⼉。
27、为了保卫⼈民⽣命财产安全,解放军战⼠与洪⽔搏⽃了三天三夜。
28、80年代中叶,腐败现象、物价上涨和刑事案件激增越来越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例句一)知识要点1 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二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①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宾语。
补充成分是:定语、状语、补语。
②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之间可用H划开。
3.(1)划分句子成分,首先要研究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句子一般有两种情况:写人、写物(写事、写物)。
分析句子时,首先判断是“写人”还是“写物” 。
①.写人格式:“谁” +“干什么”(主语)(谓语)(宾语)例:杨亚II写字主谓宾注意:处理复杂的单句时,要抓主干。
例:一中的杨亚丨在课桌上写着毛笔字。
主谓宾②.写物格式:“什么事”或“什么物”+“怎么样”(主语)(谓语、宾语)例:猫11捉鱼主谓宾例:一只小猫I在盆边捉了一条大鱼主谓宾注意:“是”为典型的动词,一般是“谓语” 。
例如:他I 是学生主谓宾(2).划分句子成分,还要抓住枝干(定语、状语、补语)定语:在句子中起着修饰、限制主语或宾语中心语的作用。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补语:对谓语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一般放在谓语中心语之后。
例:画眉唱歌这是一个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单提出的句子。
原句是“两只美丽的画眉高兴地唱一首歌。
”①.(两只美丽的)画眉“两只美丽”是“画眉”-- 主语中心语的修饰部分,叫“定语”。
②. [高兴]地唱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③. (一首)歌宾语中心语“歌”前的修饰、限制部分-- “一首”为“定语” 。
④.歌唱得<好>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唱” ,并放在它后面的部分-- “好”为“补语”。
4.划分句子的口诀:(1)句子成分要划对,(2)纵观全局找主谓。
(3)主前定状谓后补,(4)谓前只有状地位。
(5)“的”定“地”状“得”后补,(6)宾语只受谓支配。
示例及练习部分划分句子成分练习1、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答案: (鲁班)主语(是)谓语(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定语(工匠)宾语。
主干:鲁班是工匠。
2、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答案:(那个时候的)(社会)定语(生产力)主语(还)(十分)状语(落后)谓语。
主干:生产力落后。
3、鲁班接受了一项大的建筑工程任务。
答案: (鲁班)主语(接受)谓语(了)状语(一项大的建筑工程)定语(任务)宾语。
主干:鲁班接受任务。
4、鲁班从中得到启发。
答案: (鲁班)主语(从中)状语(得到)谓语(启发)宾语。
主干:鲁班得到启发。
5、蔡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
答案:(蔡伦)主语(出生)谓语(在一个贫苦的铁匠家里)补语. 主干:蔡伦出生.练习:1、他非常诚恳的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9、他踉踉跄跄地从外地赶回久别的家乡。
10、我们村里的农民往冻土上铺了一层麦秸。
11、已经上了岸的勇士乘机俯身冲了上去。
12、小学校显得那样幽静而又神秘。
13、心里突然感到万分沉重。
14、他推开门走进去站在桌子前。
15、连长命令我们马上休息。
16、祥林嫂叫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
利用语法结构分析处理病句问题碰到一个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找出它的主干,龅揭桓鼋峁贡冉细丛拥木渥樱找出它的主干,不仅有助于弄清句子的基本结构,确理解它所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助于检查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搭配有没有毛病。
例如?br>(1)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今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把我国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分析: 把第一句的所有定语、状语都压缩掉,剩下的主干是“发现提供证据”,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是完整的,句子成分的搭配是合理的;第二句的主干则是“青年担负建成强国” ,很显然,句子的结构是不完整的,谓语中心语“担负” 和“建成强国”不搭配,“担负”后边一般要有“任务”“使命”“责任”等词语作宾语或宾语中心语。
这个句子缺少这类词语,因此使人觉得话没有说完病句中的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人民日报》1993年6月11 日)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
(《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
(《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10 月15 日)分析: 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
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
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
这明显不对,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
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
“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
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动宾搭配不当: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l )一动词带一宾语: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
(《戏剧电影报》1995年2 月)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
(《新民晚报》1999年2月18日)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 ,后一句中“创”与“气温” 明显不搭配。
《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
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 ,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 ,句子就通顺了。
(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
(《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
(《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
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 ,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
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定中搭配不当: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
“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 、“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
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状中搭配不当: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 日)“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
“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
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搭配不当训练::1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勺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
应改为“进入WT(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勺目标” 。
)2中国人民勺解放在民族关系起了基本勺变化。
(“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 。
“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
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3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
)4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不能自给的是“棉花” ,不是“生产”。
)5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
)6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
(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 ,是“改正”。
)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等。
1.主语残缺【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 。
(2005 湖北卷5B)〖析〗缺主语,应在“一腔热血”加“的人” 。
【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2005 广东卷4D)〖析〗“既可以用来……”主语应该是“小刀”。
可将“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改为“随身携带的精制小刀” 。
更多的是由于使用介词不当而导致主语残缺。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2005 浙江卷5B)〖析〗介词结构“在……中”使句子缺主语,应把“在这部作品中”改为“这部作品” 。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04 青海卷)〖析〗介词“对”的使用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删掉“对” ,“我们”就是主语。
2.谓语残缺【例】他就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析〗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 ,作谓语。
3.宾语残缺【例】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
(2004全国卷W)〖析〗缺宾语中心语。
应在“ 4 万元”后加“的处罚” ,与“给予”搭配。
另外,“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还有毛病。
有的句子,谓语是并列短语,其中某一词语缺少宾语,如:【例】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宣泄自己的不满。
(2005全国卷皿4D)〖析〗“羞辱”缺少宾语,应改为“羞辱厂家或宣泄自己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