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319.44 KB
- 文档页数:5
2019.07种植技术1 园地规划 1.1 选地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的山坡谷地、河沟边、房前屋后、田头、地边种植。
若在常风大或台风必经之处种植,要营造防护林。
土壤不含有害的重金属及物质,土地中各种污物含量必须不超过规定要求。
1.2 整地选好地后,犁、翻、耙,精耕细作,整平,低于25度的山地,要挖宽1.5~2m,向内倾15~20度的环山行。
一般行距2.5m。
株距2m。
植穴80cm见光,60cm深,穴施基肥再回表土,待雨季定植。
每亩约133株。
2 定植和管理 2.1 定植选生长健壮的具5片叶,高50~80cm的槟榔苗即可定植,可在8~9月雨季时种植。
定植前结合表土回穴,每穴施腐熟厩肥5~10kg。
用带土苗或塑料袋苗定植,种植不宜过深,植后淋足定根水,并盖根圈草。
若用塑料袋苗,须去掉袋子后方可种植。
若低洼地要挖好排水沟以免受涝。
定植后在穴周围种上田菁、山毛豆等,以提供荫蔽和绿肥。
2.2 除草除草时把灌木砍掉留下矮小杂草以覆盖地面而保持土壤湿度。
幼龄槟榔园土地裸露疏松,易长草,每年应除草2~3次,结合除草进行培土,保护茎基,促进萌发新根,早生快发。
2.3 间种为了抑制杂草生长,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可选择绿肥或豆科作物作为间种作物。
2.4 施肥幼龄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需要氮素较多。
因此,施肥以氮肥为主,植后第2年至结果前,每年要施3次肥,每株每次施堆肥5~10kg,磷肥0.2~0.3kg,尿素乐东县槟榔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黎兴健(乐东黎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 三亚 572500)摘 要:本文提出了海南省乐东县槟榔高产、优质、高效的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对园地规划、定植与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槟榔鲜果的采收等作了相应的规定。
关键词:槟榔;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于林芝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日照也较为充足。
光照对灵芝菌丝体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止作用,其在黑暗下生长速度最快,但同时灵芝子实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照,其分化与生长对散光强度有着很高的要求。
槟榔高产施肥管理技术槟榔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许多亚洲国家广泛种植。
为了实现槟榔的高产,施肥管理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槟榔高产施肥管理技术,以及它们的指导意义。
首先,合理施肥是槟榔高产的关键。
槟榔对养分的需求较高,因此,确定合适的施肥量和配方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应根据土壤质地、肥料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
早期生长阶段,可以选择氮磷钾比例为3:1:2的复合肥进行基础施肥,以满足槟榔的生长需求。
中后期,应适量增加氮肥的供应,促进槟榔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其次,科学施肥时机也是槟榔高产的关键。
槟榔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植株萌发期和生长旺盛期,应及时进行施肥,以满足槟榔对养分的迅速吸收需求。
此外,为了提高施肥效果和减少养分的损失,最好选择在槟榔进入生长高峰期前进行施肥,以充分利用养分。
第三,注意施肥方式。
优质槟榔的施肥方式一般采用根部施肥。
这种方式能够让施肥物质更好地接触到槟榔的根系,提高养分吸收效率。
施肥时应注意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到槟榔的茎和叶,以免引起烧叶或烫伤。
最后,合理管理槟榔的施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应定期检测土壤养分的含量,及时调整施肥量和配方。
同时,应注重土壤管理,包括合理排水和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此外,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保持槟榔的生长健康。
综上所述,槟榔高产施肥管理技术对于提高槟榔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时机、选择适当的施肥方法和合理管理,可以实现槟榔的高产。
这些施肥管理技术不仅对槟榔种植者具有指导意义,也有助于提高槟榔产业的发展。
海南省东部槟榔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陈少伟【摘要】总结了摈榔树种植中育苗、移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措施,以此指导农民种植摈榔,提高种植技术,获取高产.【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3页(P236-238)【关键词】海南省;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陈少伟【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鑫祥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海口570226【正文语种】中文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
近几年,槟榔产业已成为海南省东部市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据权威部门统计,2013年地处海南省东部四市县(包括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和陵水县)合计槟榔收获面积28 326.7 hm2,占全省收获面积的47%,产量达到87600t,占全省产量的39%。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该地区有些槟榔种树植户对槟榔树种植存在重种轻管,重收轻管的思想,尤其是种植技术水平较低,单产水平没有得到提高,影响了当地总产量的增长。
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当地农民种植水平,我们对该地区槟榔树种植技术进行了多年研究,总结出一些关键技术。
1.1 选种俗语说:“十分收成三分种”,严格进行选种是槟榔树种植获得高产的一项措施。
要改变过去生产中轻视选种的现象,在选种时应注意几点:一是应选生长键壮,20~30年树龄,叶片较多、茎节短而均匀、开花早、结果多、每年有3个花序以上结果、单株产果不少于300个,而且产量稳定的植株作为母株。
二是选果穗,应选第二和第三托,不选第一托。
因为第一托的花果期为低温干旱时期,果实生长发育不佳。
三是应选果实为卵形或椭圆形,外表光滑无裂痕,无病斑、充分老熟、金黄色、大小均匀、饱满、核坚硬、果仁重、每千克鲜果36~44个。
1.2 催芽果实采摘后,应置于阳光下晒1~2天吸收热量,使果皮略干,以利于种子提前几天发芽,然后进行催芽处理。
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催芽。
1.2.1 箩筐催芽法将果实放在水中浸泡10天以上,等果皮发酵腐烂后用水冲洗两次,再用杀虫剂药水浸泡1~2分钟后放在箩筐内,上面用稻草盖住,2~3天淋1次水保持湿润,经20~30天的催芽,剥开果蒂检查若发现有白色芽点,即可取出育苗。
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槟榔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果树,也是许多地方的传统经济作物之一。
在中国,海南是槟榔栽培的重要产区之一。
海南槟榔的种植具有潜力,并且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
然而,要取得高产,需要合理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海南槟榔的高产栽培技术。
1. 地块选择与准备选择合适的地块对槟榔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槟榔偏爱温暖湿润的环境,呈现强阳性光照需求。
选择离海洋较近、温度适宜、降雨充沛、排水良好的地块。
土壤类型方面,槟榔适宜生长于疏松肥沃、稍酸性pH值为5.5-6.5的土壤中。
可在栽培前将土壤进行化验,以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施肥。
2. 种植和育苗槟榔的繁殖可采用种子和苗木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常用于大面积栽培,而苗木繁殖则适用于小规模栽培和产品选种。
种植前需要对槟榔种子进行处理。
首先,将槟榔的果肉除去,清洗干净后放置阴凉通风处晾干。
然后,将晾干的种子进行浸泡处理,一般使用生长调节剂或促进发芽的激素进行浸泡。
浸泡时间为24小时左右,浸泡后的种子再次晾干备用。
苗木繁殖时,可以选择健壮的母株进行插条或分株繁殖。
插条繁殖时要注意插条的长度和颜色,选择1年生的枝条,长度控制在10-15厘米。
3. 栽培管理(1)施肥:在槟榔的生长季节进行追肥是保证槟榔高产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可将肥料分为根基肥和追肥。
根基肥是指在栽植初期施用的肥料,可选择有机肥和复合肥。
追肥主要用于植株生长期和结果期,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和养分需求进行阶段性追肥。
(2)灌溉:槟榔对水分需求较高,喜欢湿润的环境。
在旱季和果实成熟期特别需要加强灌溉。
要注意避免积水,保证良好的排水条件。
(3)病虫害防治:槟榔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槟榔纹月孔蠹、槟榔纸薄斑病等。
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巡视,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 采摘和后期处理选择适当的采摘时机可以保证槟榔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一般来说,槟榔的果实会经历青槟榔、白槟榔和黄槟榔三个阶段。
槟榔种植技术详解,槟榔树种植管理方法槟榔种植技术详解,槟榔树种植管理方法槟榔是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树种,别名槟榔子、大腹子、青仔等,是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不仅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槟榔果实还是一种主要的咀嚼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种植效益很高。
那么槟榔如何种植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正确的槟榔种植管理方法,以提高槟榔果实产量。
槟榔喜高温湿润气候,耐肥,不耐寒,16℃就有落叶现象,5℃就受冻害,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8℃,所以一般只有在海南才能见到槟榔树。
很多人喜欢吃槟榔是因为提神,有时会产生飘飘欲仙的快感,也会让人感觉体力充沛,工作效率提高,反应更灵敏。
那么,槟榔树种植技术都有哪些?一、槟榔树种植技术及管理方法1、选地整地槟榔树对于土壤要求并不高,种植时建议用疏松肥沃的土壤,备地要先将杂草清除干净,给它更适宜的生长环境。
2、育苗定植在3-4月或8-9月选择高度约为60-100厘米左右的健壮苗进行定植。
在种植之前要先挖种植穴,不用挖太深,大概12厘米左右即可,在种植后回土时要将回表土,再将肥料混合埋土,种植后要浇透水。
3、养护管理每年都要进行除草,一般要除草2-3次,并每年培土3-4次,成年树结果后,除施氮肥外,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开花结果和增强植株抗寒抗风能力。
植株进入开花结果年龄,应将幼林时的荫蔽树砍掉,以利其生长和结果。
4、病虫防治(1)叶斑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叶点霉叶斑病,多毛孢属叶斑病。
(2)果腐病和引起青果蒂褐色腐烂,导致落果。
防治同上。
(3)果穗枯萎病为害果穗、果实。
防治方法:清除落果落叶,集中烧毁。
幼果、青果期间用炭疽福美、多霉灵喷雾防治。
(4)根腐病为害苗。
防治方法:控制土壤湿度;发生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灌根;发现病株即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
(5)红脉穗螟是槟榔主要害虫。
防治方法:清园,春季3、4月结合施肥施3%呋喃丹颗粒剂0.25千克/株,施在根际挖深约10厘米半环沟,并覆土压实,或于4、5月和8、9月喷药两次,药剂用Bt乳剂100倍液加3%苦楝油或Bt乳剂100倍液加10%可百可乳油10毫克/升喷雾。
槟榔高产栽培技术槟榔是一种常见的药用和食用植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为了获得高产和优质的槟榔,需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些槟榔的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槟榔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可以控制在5.5-6.5之间。
在栽培前应进行土壤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施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来调节土壤。
2.种子选择:选择品质优良、发芽率高的种子进行栽培。
应选择具有均匀大小和完整形状的种子。
3.槟榔的繁殖:槟榔的繁殖方式主要有嫁接和扦插。
嫁接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选择健康的母本和强壮的砧木进行嫁接。
扦插则适用于母株受伤或有病虫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茎段进行扦插。
4.槟榔的栽培:槟榔的栽培主要包括除草、保湿、施肥、修剪等措施。
首先需要及时除草,保持槟榔周围的土壤清洁。
其次,要保持土壤湿润,可以采取覆盖物、灌溉等方式进行保湿。
施肥是槟榔生长的重要环节,施肥时可以运用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
同时,在槟榔树上进行合理的修剪可以促进枝叶生长和果实发育。
5.病虫害防治:槟榔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红蜘蛛、槟榔食心虫、褐化病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物理防治可以采用手工清理杂草、深耕松土等措施,而化学防治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来进行。
6.水分管理:槟榔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因此要进行适时的灌溉。
在干旱季节,要根据槟榔的生长情况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7.病害的清理和处理:及时清除受害的部分,减少病害的传播。
对于有感染的槟榔,可以进行剪除、焚烧等处理,避免病害的扩散。
通过以上种植技术的操作,可以提高槟榔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同时,定期对槟榔树进行养护和管理,保证槟榔的健康生长。
槟榔种植需要耐心和细心,不断总结经验,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栽培效果。
2019.8果树海南槟榔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的防治谭魁孙(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农业服务中心海南海口571100)摘要:为了提高海南地区槟榔生产水平,规范槟榔栽培技术,笔者对海南槟榔栽培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语:海南槟榔;栽培技术;病?害防治我国槟榔生产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特殊,,种的。
各地种,多以、散种种植,、品质差、效$为地生,术,现将种术介绍如下$1品种及栽培的选择由于人们传统的嚼食习惯和加工企业的加工标准,地以长椭圆形本地种为,产远销香港。
海南地区不适宜种植泰国种和越南种。
海南本地种按果实形态可分为长椭圆形、椭圆形、卵形及近圆形等,生态适应性强,产量较,平均年株产约7.2kg$,原地区多以起垄方式规模栽培,有利于灌排涝$山坡地多以梯地$林间生草栽培,利保肥保水、防止水土流失$择在采果后至土壤翻耕前和果桑萌芽前土壤翻耕后两个时期进行,但以春季气温达到15!左右、子囊盘开始出土时进行效果为好#果桑园土壤消毒可选用0.8:0.8:100波尔多液或1~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80&100倍液喷洒地面,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5kg/亩与湿润的细沙10~15kg混匀后撒在地面$(2)果桑生育期的化学防治。
果桑生育期菌核病的化学防治应在果桑萌芽期、始花期、盛花期和末花期连续3&4次进行$药剂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2栽培技术要点2.1母树选择选择15$20年生、成熟早、产量高、株型高度中等、生长整齐、无黄化病的植株作为种母树$选择的母树应生长健壮,绿,叶片数8片以上,茎干粗壮、均匀、节间短。
在生长旺季,选择第2$4穗果分支中间部分色亮、果大饱满、果皮薄、种仁重、大小均匀的果实种,熟、形、病、量的果实$可以在种果熟后用选进行次种果$2.2催芽采用种子育苗移栽。
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陈光能来源:《中国果菜》 2017年第3期槟榔(Areca catechu L.)是棕榈科槟榔属常绿乔木,中国四大南药之一。
槟榔原产马来西亚,我国主要分布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
槟榔是重要的中药材,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具有消积、化痰、疗疟、杀虫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
槟榔的各个部分都有多种用途,槟榔的花、果实、果皮以及种子能够作为药材使用,同时能够制作成保健品,果皮能够用来提出单宁,制作成干的槟榔是我国云南、台湾等地群众喜欢咀嚼的食品。
中国的槟榔产地主要有台湾和海南省,海南省的槟榔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0000hm2,种植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槟榔的产值有20亿元。
为了更好的发展海南的槟榔种植产业,本文根据相关资料和研究分析,总结了海南槟榔高产栽培技术。
1 育苗1.1 种苗的选择1.1.1 选种选择槟榔种苗时要尽量选择本地槟榔种子,并且依照槟榔的用途选择不同的树种,用来食用的槟榔选用圆形果实的树种,用来加工的选择卵形和椭圆形果实的树种。
1.1.2 选单株选择树龄在25年左右且枝干粗壮的干母株,并且要保证树根茎部以上100cm处直径在15cm左右,枝干粗细均匀、节间均匀、开花早、结果多,单株树苗成长后结果的数量保证不少于300个,树种叶片的数量不能少于八片,叶片要浓绿硕大。
1.1.3 选果穗选择果穗时要选择第二蓬或第三蓬,并且在5~6月能够开花的,果大且多的果穗。
1.1.4 选果实在选择果实时保证果实饱满,表面无裂痕和病斑,成熟后的槟榔果呈现金黄色,个头大小均匀,1kg槟榔鲜果在20个左右,果子的形状以椭圆形和长卵形为良品。
1.1.5 催芽在槟榔果收获后要进行1~2d的晾晒,果皮变得略干后进行催芽工作,主要方法是把晾晒的果实用装入箩筐,箩筐口用稻草堵住,堆放在凉棚内,对箩筐进行洒水保湿。
等到槟榔的外皮出现腐烂时将封口的稻草取出,用水对箩筐进行冲洗,然后再用稻草封住箩筐口,等种子发芽以后才能进行育苗。
海南槟榔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摘要:当前,海南槟榔产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已经成为海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槟榔已经成为海南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海南槟榔产业蓬勃发展,新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槟榔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海南省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文结合了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海南槟榔栽培管理技术的进行了探讨,可供大家参考交流。
关键词:槟榔整地选种定植田间管理1整地槟榔栽培,平原地区多以起垄方式规模栽培,有利于灌水排涝。
山坡地多以梯地方式栽培。
林间生草栽培,有利于保肥保水、防止水土流失。
选好地后, 犁、翻、耙, 精耕细作, 整平。
2 选种槟榔的种质资源迄今尚不清楚,只能从外观上加以区分,如长椭圆形、椭圆形、球形、卵形、倒卵形、心脏形等。
选种一般采用海南本地种。
2.1催芽收果后晒1~2 d,使果皮略干,再行催芽,方法如下:将果实放在箩筐内,上面用稻草封口,然后把箩筐放在凉棚内,淋水保湿。
到果皮发酵腐烂时、取出稻草,将整个箩筐用水冲洗,然后再盖稻草,种子发芽后方可育苗。
2.2 育苗用高30 cm,宽25 cm的塑料薄膜袋,底部打孔,先装入3/5的营养土、然后放进萌芽的种子。
芽点向上,再盖土至满袋并撒少许细砂以免板结,上面再盖草覆盖,淋水至全湿为止。
每天淋水1次,苗床上空架设遮阳网以减少阳光直射。
待苗有4~5片叶时,便可出圃。
3定植雨季定植最好,易成活。
在定植前两个月于选好的地上,按株行距2.7m×2.7 m(间作园可采用4 m×6 m)先开挖60 cm×60 cm×60 cm的穴。
定植时,选阴天将表层肥土填入穴内,并在底部填充15 cm厚的肥土,苗木放置穴中央,高出地面约15 cm覆盖土壤至根际,覆土压实即可。
若种植季节光照强,定植后将已展开的叶剪去一半,并根据阳光强度适当在周围插小树枝遮阴。
每天适当浇水,到成活长出新叶,方可减少浇水次数。
在槟榔定植园西南面种植速生高大的树种,既可防风,又可待成树后防止日灼发生。
槟榔高效栽培技术槟榔是一种常见的热带果树,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提高槟榔的产量和质量,农业专家们不断研究和推广槟榔的高效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槟榔高效栽培技术。
第一节:地块选择与准备槟榔适合在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上种植。
选择适宜的地块是槟榔高效栽培的第一步。
在选择地块时,应优先考虑土壤的质地和排水条件。
槟榔生长最佳的土壤应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且排水良好以防止积水。
同时,地块准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要进行好土壤酸碱度的调理,以确保土壤的pH值在5.5-7之间。
其次,要进行充分的翻耕和杂草清除,以保证土地的肥力和整洁。
第二节:品种选择与繁殖技术在栽培槟榔时,品种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槟榔品种。
常见的槟榔品种有台湾槟榔、泰国槟榔等。
对于槟榔的繁殖,一般采取无性繁殖的方法,即利用槟榔的萌发蘖或分株。
种植前,应将槟榔的蘖切割成适当的长度,并浸泡于适宜的生根剂中,促进其生根。
然后,将生根后的槟榔蘖移植到培育床中进行定植。
第三节:栽培管理技术槟榔高效栽培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
以下是几种重要的栽培管理技术。
1.施肥技术:槟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供应。
施肥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进行。
在萌芽期和苗期,应以氮肥为主。
在开花结果期,应适量增加磷、钾肥的施用。
2.浇水技术: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降雨情况,合理控制槟榔的灌溉量。
在干旱季节,要适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
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影响槟榔的根系发育。
3.病虫害防治:槟榔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害,如红蚨蚜、槟榔螟等。
为了保持槟榔的生长健康,应定期巡视,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洒农药或使用生物防治等方法。
第四节:采摘与处理技术当槟榔果实成熟后,就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时应选择果实颜色鲜艳、果皮光滑的槟榔进行。
采摘后,应尽快将槟榔进行处理,以免果实变质。
处理槟榔时,可以选择将果实进行晾晒或蒸煮等加工方式。
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作者:邢惠琼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20期摘要从槟榔的特征特性出发,详细阐述了槟榔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催芽、育苗、备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指导农民种植槟榔、提高种植技术、获取高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槟榔;高产;栽培技术;海南省中图分类号 S792.91;S436.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0-0085-02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药用范围广,经济价值高。
槟榔树龄一般可达40~50年,最高达100年以上。
40年以后产量逐渐下降,50年后长势衰减。
花期4—8月,单性花,雌花有250~500朵,雄花开完后雌花再开,雌花只开4~5 d,授粉媒介有风媒、虫媒,9:00—12:00为大量传粉期。
冬花结果少或不结果,正造果期为8—12月。
一般植后5~6年便可开花结果,低龄树年产果约100个,树龄20~30年时达到盛产期,平均每株产果约200个,高产时达300~400个。
近3年来,海南省槟榔市场价格看好,经济效益较高,总收入达22.5万元/hm2以上。
但是部分槟榔种植户在种植槟榔时仅凭个人经验,而未根据槟榔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生长期及槟榔园土壤营养状况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施肥、保花保果及病虫害防治,存在“重种轻管、重收轻管”的思想,使海南省部分槟榔出现年生长量小、产量普遍偏低、抵御病虫害能力不强等现象。
为了提高海南省槟榔产量与质量,本文对槟榔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1 选种严格选种是槟榔种植的关键环节,也是槟榔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去有些种植户对引种不太重视,盲目选种,结果管理了7~8年后才发现问题,如植株茎节较长、徒长、结果迟、产量低,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选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选择生长20~30年、茎干上下粗细一致、节间均匀、开花早、花序长而稍下垂、每年有3个以上花序结果的无病植株作留种母树;二是果穗应选第二托和第三托;三是选外果皮金黄色、外表光滑无裂痕、大小均匀、饱满、核坚硬、果仁重、鲜果数18~22个/kg、卵形或椭圆形的无病虫果实作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