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本章测验
- 格式:docx
- 大小:18.06 KB
- 文档页数:4
2-1、什么叫主运动?什么叫进给运动?试以车削、钻削、端面铳削、龙门刨削、外圆磨削为例进行说明。
答:主运动是山机床提供的刀具和丄件之间最主要的相对运动,主运动是切削加工过程中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多的运动。
切削加工通常只有一个主运动。
进给运动是使主运动能够依次地或连续地切除工件上多余的金属,以便形成全部已加工表面的运动。
进给运动可以只有一个(如车削、钻削人也可以有儿个(如滚齿、磨削进给运动速度一般很低,消耗的功率也较少。
表2-1加工类型与运动类型2-2、根据表2-2和表2-3,分析下列机床型号所代表的意义:MM7132、CG6125B、X62W. M2110、Z5125、T68。
答:MM7132: M—类别代号:磨床类;M—通用特性:精密;7—组别代号:平面磨床组:1 一系别代号: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系;32―主参数:最大磨削直径320mm。
CG6125B: C--类别代号:车床类;G-通用特性:高精度:6-组别代号:落地及卧式车床组;1-系别代号:卧式车床系;25—主参数: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250mm; B—重大改进顺序号。
X62W(X6132A): X—类别代号:铳床类;6-组别代号:升降台铳床组:1-系别代号:万能升降台铳床系:32—主参数:工作台面宽度320mm;A-®大改进顺序号。
M2110: M—类别代号:磨床类;2—组别代号:内圆磨床组;1—系别代号:内圆磨床系;10—主参数:最大磨削孔径lOOmmoZ5125: Z—类别代号:钻床类;5-组别代号:立式钻床组;1-系别代号:方柱立式钻床系;25—主参数:最大钻孔直径25mm。
T68: T-类别代号:镇床类;6-组别代号:卧式铳铠床组:8-主参数,镇轴直径80mm。
2-3、画出 7o=10°、/U=6°、5=6°、a$=60° > A;=60"、K ;=15° 的外圆车刀 切削部分投影图。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第二章锻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空气锤的吨位大小以( )表示。
(2 分)A.空气锤的质量B.锤头的冲击能量C.锤头落下部分的质量D.锤头的最大工作压力2.对于高合金钢及大型锻件,应采用的冷却方法有( )。
(2 分)A.空冷B.灰砂冷C.炉冷D.坑冷3.金属锻造工艺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 )。
(2 分)A.预热B.加热C.保温D.冷却4.空心毛坯采用芯棒拔长锻造工序可以( )。
(2 分)A.增大毛坯内径B.增大毛坯外径C.增加毛坯长度D.减小毛坯壁厚5.锻造大型锻件应采用( )。
(2 分)A.手工自由锻B.机器自由锻C.胎模锻D.模锻6.终锻模膛一般设置在锻模的居中位置的原因是( )。
(2 分)A.防止锻件产生飞边B.使终锻时锤击力比较集中,锻件受力均匀C.防止偏心、错移等缺陷D.增大终锻时的锤击力7.锻造时,应采用先低温预热,然后再快速加热工艺的金属材料有( )。
(2 分)A.低碳钢B.高碳钢C.高合金钢D.有色金属8.用胎模成形锻造形状复杂的非回转体锻件应采用( )。
(2 分)A.闭式套模B.扣模C.合模D.摔模9.自由锻件产生折叠缺陷的原因是( )。
(2 分)A.锻压时送进量小于单面压下量B.锻造温度过低C.加热时坯料内部未热透D.锻件冷却不当10.自由锻冲孔时,为了便于从坯料中取出冲子,应在冲孔位置(凹痕中)撒置一些( )。
(2 分)A.石墨粉B.煤粉C.石英粉D.木屑二、判断题11.( )弯形和拉深都是冲压的成形工序。
(2 分)12.( )金属的塑性越好,其可锻性越好。
(2 分)13.( )胎模锻是在自由锻设备上进行锻造,而模锻是在专用的模锻设备上进行锻造的。
(2 分)14.( )拉深时,变形区是在一拉一压的应力状态下,使板料或浅的空心坯成形为空心件或深的空心件,而厚度基本不变。
(2 分)15.( )锻件坑冷的冷却速度较灰砂冷的冷却速度慢。
(2 分)16.( )对于导热性较差的金属材料或断面尺寸较大的坯料,加热时应先进行低温预热,然后再快速加热。
(完整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判断题30分、单选题45分、分析计算题25分。
随机抽取任一套题,答案都在本题库中。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判断题1、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8、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面完工后的要求。
(√)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11、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3%。
(√)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
(×)21、Ra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22、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23、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
国开《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本章测验一、单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它主要用于()。
选择一项:A. 亚共析钢B. 共析钢C. 过共析钢D. 高合金钢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铸钢、锻件及热轧型材。
正确的答案是:亚共析钢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选择一项:A. 调质B. 球化退火C. 去应力退火D. 正火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去应力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
正确的答案是:去应力退火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相变温度Ac1,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选择一项:A. 高于B. 相当于C. 大大高于D. 低于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由于加热温度低于Ac1,多以在去应力退火中钢的组织并无变化。
正确的答案是:低于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在生产中,用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选择一项:A. 不完全退火B. 回火C. 完全退火D. 正火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在球化退火前,若钢的原始组织中有明显的网状渗碳体,则应先进行正火处理。
正确的答案是:正火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选择一项:A. 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B. 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C. 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D. 强度韧性提高,塑性硬度下降你的回答不正确解析:在回火过程中,由于组织发生了变化,钢的性能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是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钢的强度、硬度下降,而塑性、韧性提高。
正确的答案是: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未标记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判断题(每题10分,共50分)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0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机械制造基础》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44:5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结晶过程通常是()。
A.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同时进行B.先结晶再晶核长大 C.冷却速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就越高 D.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相同A、形成晶核和晶核长大同时进行B、先结晶再晶核长大C、冷却速度越大,实际结晶温度就越高D、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相同2、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3、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高温组织的是()。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4、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属于固溶体的是()。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莱氏体D、渗碳体5、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含碳量最高的是()。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铁碳合金的基本组织中,机械混合物的是()。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 E.莱氏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E、莱氏体2、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共晶反应主要是从液体中同时结晶出()。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奥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A、铁素体B、珠光体C、奥氏体D、渗碳体E、马氏体3、铁碳合金状态图的共析反应主要是从奥氏体中同时析出()。
() A.铁素体 B.珠光体 C.莱氏体 D.渗碳体 E.马氏体A、铁素体B、珠光体C、莱氏体D、渗碳体E、马氏体4、过共析钢的室温组织主要有()。
(完整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试题题库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判断题30分、单选题45分、分析计算题25分。
随机抽取任一套题,答案都在木题库中。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机考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一、判断题I、钢的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X)4、通过热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灰铸铁的力学性能。
(X)5、焊件开坡口的目的在于保证焊透,增加接头强度。
(J)6、基本尺寸就是要求加工时要达到的尺寸。
(X)7、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J )8、图样上所标注的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是该表而完工后的要求。
(J)9、切削用量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三者的总称。
(V )10、刀具耐用度为刀具两次刃磨之间的切削时间。
(")II、切削液具有冷却、润滑、清洗、防锈四种作用。
(J)12、在车削加工中,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属于进给运动。
(J)13、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工件的全部自由度,这种定位称为不完全定位。
(J)14、固定支承在装配后,需要将其工作表面一次磨平。
(")15、冲击韧性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J )16、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X)17、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不超过1. 3%o (V)18、一般情况下,焊件厚度小于4mm时,焊条直径等于焊件厚度。
(")19、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X)20、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规定越小越好。
(X)21、Ra值越大,零件表面越粗糙。
(V )22、切削用量主要是指切削速度和进给量。
(X)23、提高表面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增大刀具的前角与后角。
1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它主要用于()。
选择一项: A. 亚共析钢
2 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选择一项: C. 去应力退火
3 去应力退火的加热温度()相变温度Ac1,因此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不发生组织转变。
选择一项: C. 低于
4 在生产中,用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最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
选择一项: B. 正火
5 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选择一项: D. 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
6. 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稍慢一些。
错
7. 正火目的与退火目的基本相同,正火与退火的区别是正火保温时间较短,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
错
8. 回火的目的主要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
错
9. 钢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低。
错
10.钢正火的硬度、强度比退火高对。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第二套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5题,共30分)1. 硬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T √F ×2. 断面收缩率不受试样尺寸的影响。
T √F ×3. 热处理按目的与作用不同,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T √F ×4. 灰铸铁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振的零件。
T √F ×5. 根据药皮所含化学成分的性质,焊条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两类。
T √F ×6. 间隙配合不能应用于孔与轴相对固定的联结中。
T √F ×7. 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T √F ×8. 表面粗糙度值的大小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T √F ×9. 切削速度是通过切削温度来影响刀具耐用度的。
T √10. 刀具前角是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在正交平面中测量。
T √F ×11. 切削热主要产生于刀具与切屑、刀具与工件之间的摩擦。
T √F ×12. 车床的进给运动为主轴的回转运动。
T √F ×13. 把工件压紧在夹具或机床上的机构称为夹紧装置。
T √F ×14. 固定支承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调整,高度尺寸是固定不动的。
T √F ×15. 要减少工件的复映误差,可增加工艺系统的刚度或增加径向切削力的系数。
T √F ×二、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1. 大小不变或变化过程缓慢的载荷称为()。
A 静载荷B 冲击载荷C 交变载荷D 循环载荷2. 金属材料抵抗()载荷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A 剪切B 交变C 冲击D 静拉伸3. 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 ),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B 正火C 球化退火D 去应力退火4. 石墨以片状存在的铸铁称为( )。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及答案2-1何谓热处理?其目的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类型?答:钢的热处理是钢在固体范围内,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改善钢的性能的一种工艺。
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钢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热处理的基本类型包括: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与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
2-2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哪些?答:退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晶粒,改善钢的力学性能;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便进一步切削加工;去除或改善前一道工序造成的组织缺陷或内应力,防止工件的变形和开裂。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均匀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
2-3 根据下表,归纳比较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中几种产物的特点?2-4 临界冷却速度的意义是什么?它与C曲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对淬火有什么实际意义?答:奥氏体全部过冷到M s以下转变为马氏体的最小冷却速度,称为临界冷却速度。
临界冷却速度与C曲线相切。
对淬火而言,冷却速度要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才能获得马氏体组织,否则,只能获得非马氏体组织。
2-5 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选用?答:正火比退火的冷却速度要快些,得到的组织细一些,可获得索氏体组织,力学性能高于退火。
选用时主要应根据含碳量、使用性能以及经济性等来考虑。
正火可用于普通结构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及重要零件的预备热处理。
过共析钢在球化退火前用正火来消除组织中的网状渗碳体。
正火也可用于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
一般认为,金属材料的硬度在160~230HBW 范围内,切削加工性能较好,而低碳钢退火状态的硬度普遍低于160HBW,切削时易“粘刀”,零件的表面质量也较差,经正火后,可适当提高其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
2-6 淬火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哪些?答:淬火是使钢强化的最重要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钢的力学性能。
生产上常用的淬火方法有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等。
《机械制造基础》第二章铸造加工一、填空题1、影响合金充型能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铸型的充填条件及浇注条件三个方面。
2、设计铸件时,凡垂直于分型面的非加工面应设计__斜度3、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称为流动性。
4、铸件各部分的壁厚差异过大时,在厚壁处易产生_缩孔_缺陷,铸件结构不合理,砂型和型芯退让性差易产生_裂纹_缺陷。
5.铸件在固态收缩阶段若收缩受阻,便在铸件内部产生内应力。
这种内应力是铸件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主要原因6.铸件各部分的壁厚差异过大时,在厚壁处易产生__________缺陷,在薄壁与厚壁的连接处因冷却速度不一致易产生__________缺陷。
7.当铸件壁厚不均时,凝固成形后的铸件易在壁厚处产生_______应力。
8.在各种铸造方法中,适应性最广的是___________,生产率最高的是___________,易于获得较高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是___________,对合金流动性要求不高的是___________。
9. 铸件的浇注位置是指铸件在_____ 时在______中所处的位置。
它对铸件的______影响很大。
10. 合金的铸造性能有_充型能力____、和__收缩性____等。
影响它们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产生__缩孔____和___缩松____的原因; 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___变形___、__应力____和___裂纹__的原因。
13. 为了防止铸件变形, 再进行铸件结构设计时, 应力求壁厚_______, 形状________。
14. 当铸件收缩受阻时, 就可能发生______、_______等缺陷; 因此如轮形铸件的轮辐应设计为____数或做成__________形状。
15. 在铸件设计中,铸件垂直于分型面的侧壁应给出________,铸件壁的转角及壁间联接处均应考虑_______, 壁厚不仅要防止______, 而且要防止_____, 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及其控制1-1什么是切削用量三要素?在外圆车削中,它们与切削层参数有什么关系?答:切削用量是指切削速度 v c 、进给量 f (或进给速度 v f )、背吃刀量 a p 三者的总称,也称为切削用量三要素。
它是调整刀具与工件间相对运动速度和相对位置所需的工艺参数。
(一)切削速度 v c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的主运动的瞬时速度,在计算时应以最大的切削速度为准,如车削时以待加工表面直径的数值进行计算,因为此处速度最高,刀具磨损最快。
(二)进给量 f工件或刀具每转一周时,刀具与工件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量。
进给速度 v f 是指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工件进给运动的瞬时速度。
(三)背吃刀量 a p通过切削刃基点并垂直于工作平面的方向上测量的吃刀量。
1-2怎样划分切削变形区?第一变形区有哪些变形特点?答:根据切削时试验时制作的金属切削层变形图片,绘制出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滑移线和流线示意(流线表示被切削金属的某一点在切削过程中流动的轨迹),可将切削变形区划分为第一变形区、第二变形区、第三变形区。
第一变形区的变性特点有:沿滑移线的剪切变形以及随之产生的加工硬化1-3什么是积削瘤?它对加工过程有什么影响?如何控制积削瘤的产生?(李金德)答: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材料是被挤裂的,因此切屑对刀具的前面产生有很大的压力,并摩擦生成大量的切削热。
在这种高温高压下,与刀具前面接触的那一部分切屑由于摩擦力的影响,流动速度相对减慢,形成“滞留层”。
当摩擦力一旦大于材料内部晶格之间的结合力时,“滞流层”中的一些材料就会粘附在刀具靠近刀尖的前面上,形成积屑瘤。
可采用耐磨性好的刀具,减小刀具的前角和主偏角,降低切削速度等措施。
以及对材料进行热处理等。
1-4常用的切屑形态有哪几种?它们一般都在什么情况下生成?怎样对切屑形态进行控制?答:带状切屑,挤裂切屑,单元切屑,崩碎切屑。
带状切屑一般在切削塑性较高的金属材料时产生,挤裂切屑在切削黄铜或用低速切削钢产生,单元切屑在切削铅或用很低的速度切削钢时产生,崩碎切屑在切削脆性金属时产生。
机械制造基础第⼆章习题及答案第⼆章习题及答案2-1晶体和⾮晶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晶体是指其原⼦呈周期性规则排列的固态物体。
晶体具有周期性规则的原⼦排列,主要是由于各原⼦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相平衡的结果。
晶体还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各向异性的特征。
⾮晶体则原⼦排列⽆规则,没有固定的熔点,且各向同性。
2-2试述纯⾦属的结晶过程。
答:纯⾦属的结晶过程是在冷却曲线上平台所对应的时间内发⽣的,实质上是⾦属原⼦由不规则排列过渡到规则排列⽽形成晶体的过程,它是⼀个不断形成晶核和晶核不断长⼤的过程。
1)形核当液态⾦属的温度下降到接近T1时,液体的局部会有⼀些原⼦规则地排列起来,形成极细⼩的晶体,这些⼩晶体很不稳定,遇到热流和振动就会消失,时聚时散,此起彼伏。
当低于理论结晶温度时,稍⼤⼀点的细⼩晶体,有了较好的稳定性,就有可能进⼀步长⼤成为结晶核⼼,称为晶核。
晶核的形成有两种⽅式:⼀种为⾃发形核,即如前所述的,液态⾦属在过冷条件下,由其原⼦⾃⼰规则排列⽽形成晶核;⼀种为⾮⾃发形核,即依靠液态⾦属中某些现成的固态质点作为结晶核⼼进⾏结晶的⽅式。
⾮⾃发形核在⾦属结晶过程中起着⾮常重要的作⽤。
2)长⼤晶核形成之后,会吸附其周围液体中的原⼦不断长⼤,在晶核长⼤的同时,液体中⼜会产⽣新的晶核并长⼤,直到液态⾦属全部消失,晶体彼此接触为⽌。
2-3何谓为过冷度?影响过冷度⼤⼩的因素是什么?答:实际结晶温度低于理论结晶温度的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值,称为过冷度。
过冷度与⾦属液体的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过冷度越⼤。
2-4晶粒粗细对⾦属的⼒学性能有何影响?细化晶粒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晶粒越细⼩,晶界越多、越曲折,晶粒与晶粒之间相互咬合的机会就越多,越不利于裂纹的传播和发展,增强了彼此间的结合⼒。
不仅使强度、硬度提⾼,⽽且塑性、韧性也越好。
为了能够获得细晶组织,实际⽣产中常采⽤增⼤过冷度⊿T、变质处理和附加振动等⽅法。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造基础》机考网考计算题题
库及答案二
(1)孔的尺寸公差是(B)。
B.+0.016(2)轴的尺寸公差是(A)。
A.+0.011(3)过渡配合的最大间隙某ma某是(D)。
D.+0.019(4)过渡配合的最大过盈Yma某是(C)。
C.-0.008(5)过渡配合的公差Tf是(B)。
B.0.0272.已知,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mm)。
(1)孔的尺寸公差是(A)。
A.+0.018(2)轴的尺寸公差是(C)。
C.+0.011(3)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min是(D)。
D.-0.005(4)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ma某是(B)。
B.-0.034(5)过盈配合的公差Tf是(C)。
C.+0.0293.已知,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mm)。
(1)孔的尺寸公差是(B)。
B.+0.029(2)轴的尺寸公差是(A)。
A.0.018(3)过盈配合的最小过盈Ymin是(C)。
C.-0.005(4)过盈配合的最大过盈Yma某是(D)。
D.-0.052(5)过盈配合的公差Tf是(A)。
A.+0.0474.已知,求下列各项数值(单位:mm)。
(1)孔的尺寸公差是(D)。
D.+0.030(2)轴的尺寸公差是(A)。
A.+0.019(3)间隙配合的最大间隙某ma某是(C)。
C.+0.059(4)间隙配合的最小间隙某min是(B)。
B.+0.010(5)间隙配合的公差Tf是(C)。
C.0.049。
第二章
一、单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
题目1
未回答
满分1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它主要用于()。
选择一项:
A. 亚共析钢
B. 共析钢
C. 过共析钢
D. 高合金钢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完全退火主要用于亚共析钢成分的各种碳钢和合金铸钢、锻件及热轧型材。
正确的答案是:亚共析钢
题目2
未回答
满分1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
题干
锻造、铸造、焊接以及切削加工后的工件应采用(),以消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选择一项:
A. 调质
B. 球化退火
C. 去应力退火
D. 正火
反馈
你的回答不正确
解析:去应力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焊接件、热轧件、冷拉件等的残余应力。
正确的答案是:去应力退火
题目3
未回答
满分10.00
未标记标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