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26号展馆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8.79 MB
- 文档页数:18
可持续建筑案例分析--悉尼奥林匹克体育摘要:本文的案例是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文章从建筑环境、建筑气候适应性和建筑材料、结构与技术表达三个方面介绍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介绍建筑从设计到施工到使用过程所采用的可持续性技术。
主要技术有被动通风设计,节水回收系统以及太阳能利用关键词:可持续性建筑;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被动通风;节水回收系统.前言:它们消耗世界上40%的能量,释放50%的温室气体,它们是我们工作、生活和成长的建筑,建筑在设计上下意识的忽视了自然,接受可持续的建筑不仅是进步的表现更是生存的需要。
可持续建筑的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接合,且有利于居住者健康。
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健康。
本文通过对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所采用的技术分析建筑的可持续性。
一。
建筑及环境概况1.1建筑概况1)建筑概况悉尼奥运馆(图1.1。
1)地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个集所有奥运项目、奥运村以及运动员休闲娱乐场所为一身的奥运会所.宽阔视野的规划设计概念是想创造一个与业已存在的两个圆形场馆,8层大型开放式场馆。
悉尼2000年奥运会的主赛场也是奥运历史上最大的室外赛场.在申办之初,悉尼针对越来越兴盛的环境意识,提出了“绿色运动会”的概念,赢得了评委及大众的认可,最终获得了举办权.图1。
1。
1悉尼奥林匹克体育馆2)建筑现状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因主办了第27届奥运会的开、闭幕式而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现在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每年可以主办40场澳式橄榄球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4万人。
但是,由于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场地与澳式橄榄球的场地规格不尽相同,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拒绝选择悉尼奥林匹克体育场举办赛事,澳大利亚有关方面宣布,举行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奥林匹克体育场将不再以奥林匹克为名,几经波折现冠名为澳洲新西兰银行体育场。
1.2环境概况奥林匹克体育场(图1。
1。
2)占地160000㎡,位于悉尼西郊洪布许湾的一个前养牛场。
优秀展示设计案例分析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展示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有效的沟通和营销工具。
优秀的展示设计案例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传达信息,并留下深刻印象。
以下是对几个优秀展示设计案例的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科技展览的案例。
这个展览的设计以简洁、现代为主题,利用了大面积的白色和灰色调,营造出一种未来感。
展示区的布局清晰,展品被巧妙地安排在不同的互动区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虚拟现实头盔等方式与展品互动。
这种设计不仅展示了科技产品的功能,还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接下来,是一个艺术画廊的展示设计。
这个画廊的设计注重空间的流动性和视觉的连续性。
设计师运用了柔和的灯光和镜面元素,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艺术品被精心地放置在不同的展示空间,观众在参观过程中可以自然地从一个作品过渡到另一个作品,整个参观体验流畅而富有节奏。
再来看一个零售店铺的展示设计。
这个店铺的设计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出发点,通过色彩、材料和布局的巧妙搭配,传达出品牌的时尚和活力。
展示架的设计既实用又美观,商品被有序地展示在不同的区域,方便顾客挑选。
此外,设计师还巧妙地利用了空间,设置了休息区和体验区,增加了顾客的停留时间,提高了购物体验。
最后,是一个博物馆的展示设计案例。
这个博物馆的设计注重教育性和故事性。
设计师通过精心策划的展览路线,引导观众了解展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展示方式多样,包括传统的玻璃柜展示、多媒体互动展示和现场表演等,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信息和体验。
综上所述,优秀的展示设计案例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清晰的主题和目的、合理的空间布局、创新的展示方式、以及能够增强观众体验的互动元素。
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设计的艺术性,更体现了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将创意和策略相结合,创造出既美观又有效的展示设计。
128 从三个案例谈中小企业海外参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张 臻(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012)摘 要:随着外贸形势日趋严峻,许多中小企业为了开拓市场正借助国家补贴的支持到海外参展。
但是由于对参展运作不熟悉,在展会选择、准备等方面遇到一系列问题。
从三个案例出发分析了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中小企业提升海外参展效益的对策。
关键词:海外展会;中小企业;参展效益中图分类号:F713 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2-0128-03 [作者简介]张臻(1976-),福建泉州人,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市场营销。
2009年前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外贸行业严重受损,出现进口额和出口额双双下降的局面。
中小企业灾情尤其严重,十几万家中小规模的外贸相关企业在这次危机中倒闭。
2015年,受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国内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再次出现进出口双降的情况。
面对日趋严峻的外贸形势,许多中小企业不再坐等国外进口商的订单,而是走出国门、直接面对那些没有来中国采购的买家和最终用户,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中央财政的“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也为中小企业海外参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于是如何利用好“走出去”的机会带回良好的参展效果就成为初涉展会的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案例回顾案例1:我国某电子产品制造商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报名参加了美国久负盛名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CES(InternationalConsumerElectronicsShow)。
由于第一次到国外参展缺乏经验,听从会展代理的建议选择了所谓专门为中国展商划定的区域。
到了现场才发现这个区域不仅是两个展馆当中规模比较小的那一个,而且不属于主要展示区。
作为扩充出来的展区,这里的主题不明确,集聚了许多中低端产品的生产厂商和销售商,更像一个小商贩市场,和CES所代表的世界最先进消费电子潮流的形象相去甚远。
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案例分析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案例分析摘要:简要介绍了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的主要规划⽅⾯、以及后续利⽤、对于所在城市和区域的影响。
关键词:世博会汉诺威In 2000 Germany hannover world expo case analysis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world expo 2000 hannover themain planning、and the subsequent use、for the ci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area .Keywords :word expo hannover1.概况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2000年世博会的主题是“⼈—⾃然—技术:⼀个诞⽣中的世界”。
基于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会议提出的21实际议程,汉诺威世博会旨在为⼈类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和⽣态⽅⾯已经和未来实施的应对⽅案提供全球性的展⽰和交流平台。
汉诺威世博会的正式参展⽅包括155个国家和17个国际组织,突破了世博会的历史记录,还有10个⾮正式参展⽅。
从2000年6~10⽉,世博会历时153天,参观游客总数约为1810万⼈次。
汉诺威世博会的展⽰内容和交流活动⾮常成功地表达了世博会的主题,使世博会从“展⽰”空间⾛向“论坛”场所。
因此,汉诺威世博会塑造了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世博会形象。
2.区位选址汉诺威是展会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之⼀,每年举办许多⼤型的世界级展会,如汉诺威⼯业博览会和汉诺威信息通讯及⾃动化博览会,位于汉诺威的德国展览股份公司拥有世界上规模最⼤的展会设施。
汉诺威世博会的相当部分利⽤了德国展览股份公司的展会设施(见图1),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次利⽤既有设施,体现了世博会主题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2000年世博会不仅使汉诺威的展会设施得到扩充和完善,促进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建设,包括新建连接世博会场址与机场和城市的城市轻轨铁路、联邦⾼速公路的扩建、以及世博会场址的周边环路建设,⽽且还显著地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从⽽增强汉诺威作为展会城市的全球竞争⼒。
建筑热环境优化设姓名:樊潇学号:201106532 计指导老师:卢玫珺经典案例热环境分析1.诺曼·福斯特2.托马斯·赫尔佐格3.查尔斯·柯里亚(印度气候环境)4.杨经文(马来西亚气候环境)解读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是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因其建筑方面的杰出成就,在四十多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几乎获得了建筑界所有重要的奖项和荣誉。
迄今为止,他已经获得280多项奖励,并在50多次在国内国际的设计竞赛中胜出。
建筑设计理念——1、重视高技∙诺曼·福斯特对技术十分重视,他执着的在他的大量设计作品中实践着,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于工程中,并将他的观点表述出来。
他一直认为:“技术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反技术如同向建筑即文明本身宣战一样站不住脚”。
∙在诺曼·福斯特这一代大师手里, 更新、更高的技术就成为一种手段, 一种更为先进的新观念, 通过它们去创造和实现人类与自然合谐的生活环境。
他曾说:“高技术不是其本身的目的,他是实现社会目标和更加广泛的可能性的一种手段。
高技术同样关注砖瓦砂石乃至木材和手工活。
”建筑设计理念——2、生态思想(more with less——1922——富勒)∙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空中花园∙建筑遮阳。
∙高效节能的外窗和幕墙系统。
∙地下蓄水层的循环利用。
建筑设计理念——3、尊重历史文脉∙既不向传统妥协、简单地模仿其风格或形式, 又不过分张扬、漠视城市文脉;既自然融洽地植根于当地的环境, 又恰如其分地展示了自我的时代风采, 为城市空间的交响曲增添了新的华彩乐章。
建筑设计理念——4.“弹性空间”∙如同柯布西耶的第一代“居住机器”一样,柯布西耶对自由平面的阐述是,要完美的适应他们预订的功能。
∙福斯特的主张,可称“可变机器”或“弹性空间”,也就是所设计的建筑必须是可变的且能适应将来发展的。
最常见的是采用先进工程技术的大跨结构、不封闭的空间和无障碍的巨大区域。
2024年参观汉诺威展会心得____年参观汉诺威展会心得汉诺威展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工业展会之一,每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和观众参与。
作为一个对工业技术和创新十分感兴趣的人,我决定参观____年的汉诺威展会,以了解最新的技术和趋势。
在这封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汉诺威展会的心得体会。
首先,汉诺威展会的规模之大令我震惊。
会场占地面积广阔,展位数目众多。
在这个展会上,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工业机械设备展示,还有涉及到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等领域的展示和讲解。
无论是从展位的数量还是从展品的种类来看,汉诺威展会绝对是一个技术与创新的盛宴。
其次,汉诺威展会展示的技术和产品的多样性令人赞叹。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工厂,从无人机到虚拟现实技术,几乎涵盖了所有与工业相关的领域。
我特别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的展示感兴趣。
在汉诺威展会上,我见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它们可以完成各种任务,从简单的物流运输到复杂的装配操作。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进一步推动工业的发展。
此外,汉诺威展会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在展会期间,我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代表和专家进行了交流。
通过和他们的对话,我了解到不同企业在工业技术和创新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这种交流不仅让我对工业技术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拓宽了我的视野和思路。
我还与一些潜在的合作伙伴建立了联系,为未来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除了展馆内的展示和交流,汉诺威展会还举办了一系列的论坛和研讨会。
这些活动聚集了来自学术界、行业领域和企业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前沿。
我特别参加了关于人工智能在工业应用的研讨会,通过听取专家的演讲和参与讨论,我对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的潜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论坛和研讨会是一个学习和思考的平台,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总的来说,参观____年的汉诺威展会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
我通过这次参观,不仅了解到了最新的工业技术和趋势,还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 3 授课类型:■理论课□实践课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国内外会展的起源;2.了解国内外知名会展活动;3.熟悉国内外会展经济活动现状。
教学重点:国内外会展起源及会展经济活动现状教学难点:国内外会展经济活动的现状分析教学方法和手段:1.以讲授为主,由会展案例引入会展活动发展历史;2.在讲授中,结合教材插入国内外会展发展历程中的会展活动实例,提高课堂讲授的有趣性;3.多媒体教学,配置丰富的形意诠释及与会展活动相关的影视图片、视频,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会展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第页教学内容及过程旁批教学引入:一、西南地区知名会展介绍二、案例“未来展馆竞争将更加激烈”(新华网《2014年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及展馆发展现状结论:中国展览业将在保持低速增长的同时进行优化和整合,同时各城市展馆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分析:了解国内外会展发展历程及个阶段特征,对推动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节会展的起源一、我国会展的起源根据会展活动的产生时期、活动的举办形式不同,可分为4个阶段;1.原始阶段(原始社会末期)(1)形式:物物交换(2)特点:时间、地点不固定;具有展览基本特征:“陈列”、“展示”。
(3)产生背景:社会化大分工带来了专门从事农业、手工业和畜牧业生产的部落,为物物交换提供了基础。
2.古代阶段(原始社会末期-1840年)具有商业性质和展览会雏形的集市产生与发展时期。
集市包括市、集、庙会等多种市场交换形式。
(1)市-指人们交换产品的场所.到西周发展成为官府控制的市场,市坊制开始流行。
到宋朝,市的地域、时间限制被打破,市的商业色彩越来越浓。
(2)集-展览活动的雏形。
发展: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商、周时期;唐宋以后得到大规模发展。
[讨论]:谈谈对重庆集市的认识。
特点:地点较为固定;举行时间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参加者主要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彼此之间的交易活动实质上是生产者之间的产品流通。
优秀展厅设计案例分析展厅设计是展示企业形象和产品的重要载体,优秀的展厅设计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产品曝光度,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几个优秀的展厅设计案例,看看它们是如何通过设计来实现这些目标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家知名汽车品牌的展厅设计。
该品牌的展厅采用了现代简约的设计风格,大量运用了玻璃、金属和木材等材质,整体给人一种高端大气的感觉。
展厅内部空间分布合理,不同车型被巧妙地展示在不同区域,给人一种清晰的视觉感受。
同时,展厅内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客户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汽车的性能和舒适度。
整个展厅设计体现了该汽车品牌的科技感和高品质,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参观,提升了品牌形象,也为销售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其次,我们来看一家家居建材品牌的展厅设计。
该展厅设计采用了简约现代的风格,注重展示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展厅内部采用了大面积的仿真家居场景,让客户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产品的实际效果。
同时,展厅内还设置了产品的详细介绍和使用演示区,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
整个展厅设计充分展现了品牌的家居生活理念,吸引了众多家庭消费者前来参观,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最后,我们来看一家科技公司的展厅设计。
该公司的展厅设计突出了科技感和创新性,采用了大量的科技元素和互动体验设施,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到科技产品的魅力。
展厅内还设置了科技产品的展示区和实验体验区,让客户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功能和性能。
整个展厅设计体现了该公司的科技实力和创新理念,吸引了众多科技爱好者和潜在合作伙伴的关注,提升了品牌形象和产品推广效果。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的展厅设计能够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高品质的材料运用、互动体验设施等方式,吸引更多观众,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产品曝光度,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效果。
展厅设计不仅是展示产品的场所,更是品牌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品牌理念,力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展厅设计,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2017年底,我们随团赴德国参观汉诺威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Han⁃nover Agritechnica),并考察了德国意大利农机应用情况。
汉诺威国际农机展是由德国农业协会(DLG)举办的专业化、国际化农机展览,始于1986年,每两年举办一次,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机展。
本次展会共有53个国家的2803家企业参展,吸引了138个国家的45万人参观,包括10万国际客商。
众多国际领先品牌悉数亮相,其中60%的参展商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展会规模再创新高。
参展商及其展品分布在汉诺威展览馆的27个展馆,展览总面积40万平方米;展品涵盖拖拉机和运输、整地、播种、收获、植保、特种作物、仓储、零部件、数字化辅助系统等产品与技术。
展会期间,与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甜菜生产机械制造商格力莫(GRIMME)公司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参观农机展后,考察了德国意大利几个农场。
本届汉诺威农机展的主题是“绿色未来,智能科技”,呈现了农机领域发展趋势。
1.农机领域发展趋势(1)进一步向大功率、多功能方向发展70年代以来,欧洲农场规模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马力拖拉机来提高生产率。
很多参展企业的拖拉机功率也从原来的150多马力发展到现在的500马力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0马力。
拖拉机配套农具的工作幅宽也相应加大,机组速度普遍提高。
为适应保护性耕作的要求,许多企业开发出免耕、深松、灭茬、施肥、播种一次性完成的大型复式作业机具;还有的兼顾气吸式精密播种等高性能作业机具的要求,将多种高性能机具前挂后接,联合作业。
格力莫公司生产的马铃薯甜菜播种机配备前置中耕机,将旋耕、覆土、播种、施肥、起垄5项作业一次完成;其大马力马铃薯甜菜收获机,则将去叶、挖掘、收获、清土、装运5项作业联成一体,作业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又可减少机器的类型和在田间的运行次数,达到保护耕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多重功效。
(2)进一步向高科技、智能化方向发展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数字农场、智慧农场、智慧农民、智能装备、概念装备等词汇充盈整个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