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建筑改造设计案例分析(展览馆篇) PPT
- 格式:ppt
- 大小:23.55 MB
- 文档页数:20
上海展览中心建筑解析调研上海展览中心前身是“中苏友谊大厦”,展览中心材料上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拱形结构,大厦座北朝南,正南为大场,主楼矗立正中,其他建筑向两边以及后方逐渐展开。
最初由前苏联建筑家安德烈耶夫设计,后在此基础上有所修缮和改造。
建筑结构建筑主体上采用墙体结构,其友谊会堂顶部有跨度30M高19.5M 的13个混凝土拱肋组成的薄壳(结构)。
拱的两侧单跨两层框架、柱网结构。
柱廊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方式,砖质柱子,东西两边的亭子为砖混结构。
东二馆和西二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1992 年新建。
建筑及装饰材料展览中心采用的建筑材料,外部建筑材料主要是:各类石材、钢筋混凝土、玻璃以及后来修缮采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部墙面在窗户周围采用浮雕的形式对墙面进行装饰,有些外部建筑面主要采用了镂空和浅浮雕的形式进行装饰。
墙面主要采用的是水刷石墙面,但是有部分是采用的花岗岩垒贴墙面,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入口处的台阶使用花岗岩板状铺砌,形式上可以称之为是现代的“凯旋门”,整体风格是俄罗斯建筑风格。
内部材料主要采用:使用了在当时颇为高档的彩色拼花式水磨石地面,铜质配件的钢窗等。
室内大理石柱兼有支撑和装饰的作用,室内有大型吊灯,室内展主要区采用白色复合隔板将展区进行分区。
序馆的细花八角形大理石立柱采用包钢同时灌注环氧树脂以达到加固和外挂大理石的目的,大理石材抗压性好、耐磨损、质地细腻,和其他石材相比有更好的雕刻打磨效果。
地面主要采用水磨石地坪,友谊会堂采用的是花岗岩地坪,地面较滑,展览室铺有地毯。
地面采用板状铺砌的方式,以求达到平整、光洁的效果。
序馆的五座尖塔采用了大量的黄金饰面,钢塔为鎏金铜片后修缮时使用现代镀金技术,五角星原有玻璃面,但是易破碎,后使用夹膜玻璃。
在重要的各个入口、重点部位也采用了不少高级天然石材、汉白玉浮雕、彩色镶嵌玻璃等。
屋顶屋顶是建筑作为庇护所的原型和基础,在建筑物的最上层起遮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