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
- 格式:wps
- 大小:197.17 KB
- 文档页数:8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安全,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以便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实验室设施及装备的安全性检查在进行实验前,必须检查实验室设施及装备的安全性。
首先,检查通风系统是否正常工作,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
其次,检查实验台、实验器材、药品柜等装备是否完好,并定期检修维护。
最后,确认安全出口和消防设施是否处于可操作状态。
二、实验室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进行实验时,必须佩戴实验室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等,以保护身体不受化学品、高温等危害。
2. 注意实验室危险标志:实验室中存在各种危险物质,要注意识别和理解实验室中的危险标志,并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 防火措施:在实验过程中,应严禁使用明火,通过使用电热板等电加热设备替代火焰。
同时,要熟悉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并保持通道畅通,以便及时疏散。
4. 安全操作: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掌握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遵循规定的实验方法,严禁随意改变操作步骤或使用不合适的试剂。
5. 防止意外碰触:化学实验中的化学品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如实验中不慎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6. 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和周围环境,将废弃物品、废液、废气等妥善处理。
注意垃圾分类,并避免混合不相容物质。
三、应急措施即使在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情况下,化学实验室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应急措施,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正确应对。
1. 火灾事故:如发生火灾,应立即拉响火灾警报器并通知实验室管理人员。
采取远离火源、关闭相关设备、尽量用灭火器扑灭小火或用灭火器封锁出口等措施。
2. 溶液溅入眼睛:如果化学品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同时寻求医生帮助。
校园化学安全知识内容1. 简介为了提高校园化学实验的安全性,避免化学事故的发生,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校园化学安全知识,包括实验室基本安全规则、化学品的储存与使用、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等内容。
2. 实验室基本安全规则2.1 进入实验室时,应穿着合适的实验服,佩戴实验帽、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2 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随意触摸仪器设备,不在实验室内大声喧哗。
2.3 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带走实验室内的任何物品。
2.4 实验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防止发生意外。
2.5 实验结束后,应将实验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归位,经实验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 化学品的储存与使用3.1 化学品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标识,并储存于专用柜子内。
3.2 化学品的使用应遵循实验指导书或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不得随意更改使用方法。
3.3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实验室废弃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收集、处理。
4. 实验室事故应急处理4.1 如发生化学烧伤、皮肤接触、眼睛接触等事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15分钟,并立即就医。
4.2 如发生火灾,应立即启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4.3 如发生化学品泄漏,应立即关闭泄漏源,并用砂土、吸油纸等物质进行吸附、覆盖,防止泄漏物扩散。
4.4 如发生中毒事故,应立即将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清新处,并拨打急救电话120。
5. 培训与考核5.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化学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自身安全素养。
5.2 新生进入实验室前,应接受化学安全知识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5.3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记录应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期望提高校园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环境。
做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内容⼈的能⼒⼀半靠具备的知识,⼀半靠情绪的管理。
⼀个⼈的知识好⽐⼀台机器,⽽情绪好⽐能源。
能源供给不⾜,再强悍的机器也是废铁。
下⾯给⼤家分享⼀些关于做化学实验安全知识,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做化学实验安全知识1、在进⼊实验室的时候⼀定要穿好⽩⼤褂、戴好⼿套;浓酸以及烧碱都是有⾮常强的腐蚀性的,因此绝对不能溅到⾐服上更不要说是⽪肤上。
2、在使⽤浓硝酸、盐酸、硫酸的时候,还有其他带有毒性或者是恶臭⽓味⽓体做实验的时候,⼀定要在通风的情况下进⾏操作。
3、挪动或者是打开⼤瓶液体时,不能直接把瓶⼦放在⽔泥地板上⾯,⼀定要⽤橡⽪布或者是草店垫好。
如果是⽯膏封起来的,应该先⽤⽔泡软之后再打开,不能⽤锤⼦去敲打,防⽌出现破裂。
4、打开易于挥发的试剂瓶塞时,不能直接把瓶⼝对着⾃⼰的脸部或者是其他⼈,也不要⽤⿐⼦去闻。
5、在拿试剂的时候,瓶塞要放在⼲净的地⽅,取完试剂之后要马上密封好。
6、在化学实验室稀释硫酸的时候,⼀定要在耐热的容器⾥⾯进⾏,⽽且要在不断的搅拌下,缓慢的把硫酸添加进去。
绝对不要直接把⽔添加到浓硫酸⾥⾯,避免出现酸液的溅射,这是⾮常危险的。
最后,实验做完之后剩下的药品不能放回到原来的瓶⼦⾥⾯,也不能随便乱丢,更加不能拿出化学实验室,⽽是要放到指定的回收容器⾥⾯。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规范1、实验室内应穿实验⾐,必要时戴护⽬镜及⼝罩。
2、实验室内不得嬉闹、吸烟、吃东西,不准⽤实验器⽫盛装⾷物。
3、进⾏化验时不得中途离开。
4、实验中所⽤仪器、试剂放置要合理,有序。
实验台⾯要清洁整洁。
实验⼯作结束或暂告⼀段落时,仪器试剂⽤品应放回原处,房间要打扫⼲净,垃圾应放⼊垃圾桶内,不得随意乱扔或抛⼊⽔池中。
5、玻璃仪器之清洗:应先以清⽔冲洗后,再以清洗液洗净,最后⽤纯⽔冲洗,晾⼲。
6、不可⽤⼝或⿐直接尝、嗅化学试剂。
7、易燃易爆试剂,须储放于阴凉通风处,不得直接爆置于阳光下或接近热源。
8、⽪肤或⾐服沾上化学试剂时,应⽴即⽤清⽔冲洗,若喷到眼睛应⽴即以洗眼器冲洗。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和注意事项1.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实验室中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之前,必须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和实验室鞋。
这些装备能够有效保护工作人员免受化学品的溅泼和其他意外伤害。
2.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性质: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储存方法以及安全使用和处理这些化学品的方法。
并且要在实验室中储存和操作这些化学品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3.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实验室中通常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操作步骤、安全要求和紧急情况处理程序等。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和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自己和其他人员的安全。
4.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器材:在化学实验室中,有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和器材,包括玻璃仪器、电子设备和特殊的试剂盒等。
工作人员必须正确使用这些设备和器材,并在使用前检查其完整性和安全性。
5.合理设置实验室布局:实验室的布局应根据实验的性质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实验操作方便、安全。
例如,将易燃和毒性化学品存放在防火柜中,并使用通风设备保持空气流通。
7.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定期对实验室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使用。
如发现异常现象或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8.正确处理废弃物: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必须经过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对于有毒、易燃和腐蚀性废弃物,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储存、运输和处理。
9.紧急情况应急处理:在实验室中,意外情况可能发生,如火灾、泄漏和意外中毒等。
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冷静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10.持续进行安全培训和学习: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学习,了解最新的安全知识和技术,掌握应对新的化学物质和实验方法的安全处理和操作方法。
总之,在化学实验室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任务,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安全规程,正确使用设备和化学品,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一、实验基本规范1.穿着合适的实验服,佩戴实验帽、防护眼镜、手套和口罩。
2.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随意走动、喧哗。
3.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实验方案。
4.使用实验仪器时要小心谨慎,避免损坏仪器。
5.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不得随意丢弃。
二、药品安全1.了解药品的性质,遵循“三不一要”原则:不用手触摸药品,不将鼻孔凑近药品,不品尝药品,要用药匙取用。
2.避免将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有毒的药品混合使用。
3.妥善存放药品,标识清晰,注意有效期。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点燃酒精灯时,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
2.给液体加热时,注意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取用固体药品时,要倾斜试管,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
4.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同时不断搅拌。
5.实验室中禁止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四、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1.发生火灾时,保持冷静,迅速采取灭火措施,如用灭火器灭火或用湿布覆盖火源。
2.如发生药品泄漏或中毒,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必要时寻求医疗救助。
3.如发生烫伤,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然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4.如发生实验室设备损坏或故障,及时报告老师,切勿擅自修理。
五、实验室日常维护1.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完毕后,及时清理实验台。
2.定期检查实验仪器,确保其安全可靠。
3.遵循实验室安全规定,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老师。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习题及方法:1.习题:在化学实验中,为什么必须穿着合适的实验服?方法/答案:穿着合适的实验服可以保护皮肤免受化学药品的直接接触,实验服的材料通常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能,减少化学药品对皮肤的伤害。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一、引言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涉及到各种化学品和实验设备。
由于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实验室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进行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包括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应急处理和事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
二、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化学品是化学实验室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正确使用化学品是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的重点之一。
1.了解化学品性质:在实验前,必须了解所使用的化学品的性质,包括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和危险性等。
根据化学品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实验操作方法和安全措施。
2.阅读安全数据表(SDS):每种化学品都应该有相应的安全数据表,其中包含了化学品的详细信息和安全操作指南。
在实验前,必须仔细阅读SDS,并按照其中的建议进行操作。
3.化学品存储:化学品应该按照其性质和类别进行分类存储,避免混合和交叉污染。
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化学品应该存放在专门的储存柜中,并标明警示标志。
三、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安全规范,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1.实验室规则: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实验室规则,包括禁止吸烟、饮食和携带易燃物品等。
同时,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安全眼镜、手套和防毒面具等。
2.实验操作规范: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遵守实验操作规范,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
避免进行危险的实验操作,如直接接触化学品、闻气味、品尝化学品等。
3.实验设备使用:在操作实验设备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并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避免超负荷使用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保护实验室人员安全的重要工具。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
化学知识点归纳化学实验技巧与安全常识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
在学习和实践化学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实验技巧,以及遵守安全常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巧进行归纳,并介绍一些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常识。
一、化学知识点归纳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组成。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纯净物质。
化学方程式用于表达化学反应过程,反应物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生成物。
2. 化学键化学键是连接原子之间的力,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共享电子形成的,而金属键是由金属中的离子形成的。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可以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如颜色、硬度、熔点等。
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4. 化学式和摩尔质量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个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摩尔。
5. 酸、碱和盐酸是能够释放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能够释放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当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时,产生的物质称为盐。
二、化学实验技巧1. 实验室安全在进行任何化学实验之前,确保实验室内的安全。
佩戴实验室换气扇或者使用实验室排气罩,戴上护目镜和实验室手套。
遵循实验室规章制度和操作指导,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有序。
2. 实验器材的使用熟悉实验室常用器材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如试管、烧杯、滴管、容量瓶等。
正确使用和处理这些器材,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调配溶液调配溶液时,确保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如容量瓶、量筒和移液器。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正确的比例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搅拌均匀。
4. 实验记录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及时做好实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记录实验的步骤、观察结果和数据,以便分析和比较实验结果。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一一、火灾的预防有效的防范才是对待事故积极的态度。
为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1、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2、废溶剂严禁倒入下水道,应倒入回收瓶内集中处理。
3、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易燃物、有机物。
4、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人室内。
在含氧量约25%的大气中,物质燃烧所需的温度要比在空气中低得多,且燃烧剧烈,不易扑灭。
二、消防灭火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
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都可以迅速灭火。
1、常用消防器材化学买验室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
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1)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化学实验室常使用也是安全的一种灭火器。
其钢瓶内有CO2气体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手握在喷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打开开关,即有CO2喷出。
应注意,喇叭筒上的温度会随着喷出的CO2气压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手会严重冻伤。
CO2 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
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
(2)泡沫灭火器由NaHCO3与Al2(S04)3,溶液作用产生AI(OH)3和CO2泡沫,灭火时泡沫把燃烧物质包住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因泡沫能导电,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着火。
且灭火后的污染严重,使火场清理工作麻烦,故般非大火时不用它。
2、灭火方法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如煤气灯),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
并视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
(1)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石棉网表面皿或木块等盖灭。
(2)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可撤上沙或用灭火毯扑灭。
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灭火毯等包裹使火熄灭。
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一、实验室安全知识概述1.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2.实验室安全的基本原则3.实验室安全的管理体制4.实验室安全的责任与义务二、实验室个人安全防护1.实验室服装与鞋帽的要求2.防护眼镜与手套的使用3.耳塞与口罩的使用4.防护服与安全鞋的使用5.安全帽与防尘面具的使用三、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1.加热设备的安全使用2.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3.电器设备的安全使用4.实验室玻璃仪器的安全使用5.实验室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四、实验室化学品的安全管理1.化学品的分类与标识2.化学品的储存与摆放3.化学品的取用与传输4.化学品的处理与废弃5.化学品的安全数据表(MSDS)的使用五、实验室常见事故的预防与处理1.火灾事故的预防与处理2.爆炸事故的预防与处理3.触电事故的预防与处理4.腐蚀事故的预防与处理5.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6.烧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7.切割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六、实验室应急预案与疏散逃生1.实验室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2.实验室疏散逃生的路线与方法3.实验室应急物资的配置与使用4.实验室应急救援的联系与报告七、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教育1.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意义与内容2.实验室安全培训与考核3.实验室安全巡查与整改4.实验室安全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八、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1.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内涵与意义2.实验室安全文化的建设途径3.实验室安全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九、实验室安全国际标准与法规1.国际实验室安全标准概述2.国家实验室安全法规与政策3.实验室安全标准化的实施与推广十、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协调发展1.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关系2.实验室废弃物的环保处理3.实验室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以上是关于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的主要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实验和教材进行深入学习,以确保实验室安全。
习题及方法:1.习题:实验室安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解题思路:回顾实验室安全知识概述中提到的实验室安全基本原则,列举出具体的内容。
初中化学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点汇总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场所,具有许多潜在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了解和遵守实验室的安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点进行汇总,并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
一、实验室准备和使用的安全知识点1. 实验前的准备:- 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要穿戴好实验室专用的实验服,戴上实验室专用的护目镜和手套。
- 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危险物质,如有毒、易燃等,并了解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
- 在实验前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完整且正常工作,如有损坏或异常应及时报告老师。
2. 实验室操作安全:- 操作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避免随意操作或进行未经老师允许的实验。
- 注意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使用燃烧器时确保火焰与水槽保持适当距离,以防止发生火灾。
- 实验中禁止尝试品尝实验物品,避免摄入有害物质。
- 避免将未知物品倒入下水道,应按照规定方式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 危险物品的储存和处理:- 在实验室中,应将化学药品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存储,防止不同的物质混合或泄露。
- 储存化学药品时,要保持容器密封,避免与空气接触产生变化。
对于易挥发或有毒的化学品,尽量放在通风良好的柜子中。
- 使用完毕的化学试剂应按照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不得乱倒或随意处理。
4. 实验室防火安全:- 实验室内严禁在有易燃物质的情况下使用明火,如要使用明火,必须得到老师的许可,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 如发生火灾,应立即向老师报告,并采取适当的灭火方式,如用灭火器或盖上容器等。
5. 实验室事故和急救措施:- 发生实验室事故时,应尽快向老师报告,并按照老师的指示进行逃生或应急处理。
- 在实验室实施急救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如佩戴手套,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二、实验室安全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1. 实验室中易燃物质的危险:- 解决方案:掌握好各种化学品的性质,避免混合使用不相容的物质;禁止在易燃物质附近使用明火。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点总结首先,需要注意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环境。
实验室应该保持干燥、通风良好,并且通风系统必须能够正常工作。
实验室的操作台面要保持整洁,垃圾桶要及时清理,并且要保持足够的通道,以便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撤离。
实验室应该安装紧急泄漏处理设备、紧急洗眼器和淋浴器等安全设备,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进行及时处理。
其次,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使用合适的实验室用具和仪器。
实验室用具的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标准,否则容易引起事故。
在研究实验方法时,必须熟悉仪器的使用规范,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结构,以免在操作时造成意外。
同时,要保持实验室用品的整洁、完好,及时更换损坏的器材,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者,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程和操作规范。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实验室服装、安全镜、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以防止化学品溅到身上导致伤害。
在进行实验前,应该对实验操作流程进行认真学习和训练,确保操作正确。
对于可能释放有毒气体或产生化学反应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该提前做好实验室的通风处理,并且确保有足够的可燃气和急救药品供应。
此外,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对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进行严格管理。
化学品应该储存在专用的防爆柜或存储室内,严格按照规定分类、标识和堆放。
使用化学品时,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
对于易燃、易爆、有毒或腐蚀性的化学品,使用时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严防事故的发生。
最后,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应急措施。
遇到实验中的火灾、爆炸、中毒等紧急情况时,应该立即停止实验操作,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实验室应该配备有应急处理的装置和设备,操作人员需要了解和掌握相应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以便做好应对。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安全知识是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过程中必须要熟悉和掌握的内容。
只有加强对化学实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才能够有效地保障实验人员和实验室的安全。
希望实验人员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能够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一(着火防范)着火是化学实验室,特别是有机实验室里最容易发生的事故。
多数着火事故是由于加热或处理低沸点有机溶剂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常见有机液体的易燃性名称沸点(℃)闪点(℃)自燃点(℃)石油醚40-60-45240乙醚34.5-40180丙酮56-17538甲醇6510430乙醇(95%)7812400二硫化碳46-30100苯80-11甲苯111 4.5550乙酸11843425二硫化碳,乙醚、石油醚、苯和丙酮等的闪点都比较低,即使存放在普通电冰箱内(冰室最低温—18℃,无电火花消除器),也能形成可以着火的气氛,故这类液体不得贮于普通冰箱内。
另外,低闪点液体的蒸气只需接触红热物体的表面便会着火。
其中,二硫化碳尤其危险,即使与暖气散热器或热灯泡接触,其蒸气也会着火,应该特别小心。
一、火灾的预防有效的防范才是对待事故最积极的态度。
为预防火灾,应切实遵守以下各点:①严禁在开口容器或密闭体系中用明火加热有机溶剂,当用明火加热易燃有机溶剂时,必须要有蒸气冷凝装臵或合适的尾气排放装臵。
②废溶剂严禁倒入污物缸,量少时可用水冲入下水道,量大时应倒入回收瓶内再集中处理。
燃着的或阴燃的火柴梗不得乱丢,应放在表面皿中,实验结束后一并投入废物缸。
③金属钠严禁与水接触,废钠通常用乙醇销毁。
④不得在烘箱内存放、干燥、烘焙有机物。
⑤使用氧气钢瓶时,不得让氧气大量溢入室内。
在含氧量约25%的大气中,物质燃烧所需的温度要比在空气中低得多,且燃烧剧烈,不易扑灭。
二、消防灭火万一不慎失火,切莫慌惊失措,应冷静,沉着处理。
只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一般可以迅速灭火。
1、常用消防器材化学实验室一般不用水灭火!这是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如纳)发生剧烈反应,用水灭火时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用水灭火时有机溶剂会浮在水上面,反而扩大火场。
下面介绍化学实验室必备的几种灭火器材。
(a) 沙箱将干燥沙子贮于容器中备用,灭火时,将沙子撒在着火处。
干沙对扑火金属起火特别安全有效。
平时经常保持沙箱干燥,切勿将火柴梗、玻管、纸屑等杂物随手丢入其中。
(b) 灭火毯通常用大块石棉布作为灭火毯,灭火时包盖住火焰即成。
近年来已确证石棉有致癌性,故应改用玻璃纤维布。
沙子和灭火毯经常用来扑灭局部小火,必须妥善安放在固定位臵,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使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c) 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化学实验室最常使用、也是最安全的千种灭火器。
其钢瓶内贮有CO2气体。
使用时,一手提灭火器,一手握在喷CO2的喇叭筒的把手上,打开开关,即压的骤降而骤降,故手不能握在喇叭筒上,否则手会严重冻伤。
CO2无毒害,使用后干净无污染。
特别适用于油脂和电器起火,但不能用于扑灭金属着火。
(d) 泡沫灭火器由NaHCO3与Al2(SO4)3溶液作用产生Al(OH)3和CO2泡沫,灭火时泡沫把燃烧物质包住,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因泡沫能导电,不能用于扑灭电器着火。
且灭火后的污染严重,使火场清理工作麻烦,故一般非大火时不用它。
过去常用的四氯化碳灭火器,因其毒性大,灭火时还会产生毒性更大的光气,目前已被淘汰。
2、灭火方法一旦失火,首先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延,应立即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如煤气灯),切断电源,移开易燃易爆物品。
并视火势大小,采取不同的扑灭方法。
(a) 对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热水漏斗等)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石棉网、表面皿或木块等盖灭。
(b) 有机溶剂在桌面或地面上蔓延燃烧时,不得用水冲,可撒上细沙或用灭火毯扑灭。
(c) 对钠、钾等金属着火,通常用干燥的细沙覆盖。
严禁用水和CCl4灭火器,否则会导致猛烈的爆炸,也不能用CO2灭火器。
(d) 若衣服着火,切勿慌张奔跑,以免风助火势。
化纤织物最好立即脱除。
一般小火可用湿抹布,灭火毯等包裹使火熄灭。
若火势较大,可就近用水龙头浇灭。
必要时可就地卧倒打滚,一方面防止火焰烧向头部,另外在地上压住着火处,使其熄火。
(e) 在反应过程中,若因冲料、渗漏、油浴着火等引起反应体系着火时,情况比较危险,处理不当会加重火势。
扑救时必须谨防冷水溅在着火处的玻璃仪器上,必须谨防灭火器材击破玻璃仪器,造成严重的泄漏而扩大火势。
有效的扑灭方法是用几层灭火毯包住着火部位,隔绝空气使其熄灭,必要时在灭火毯上撒些细沙。
若仍不奏效,必须使用灭火器,由火场的周围逐渐向中心处扑灭。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二(爆炸防范)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大致如下:(1) 随便混合化学药品。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混合物在受热、摩擦或撞击时会发生爆炸。
表2中列出的混合物都发生过意外的爆炸事故。
加热时发生爆炸的混合示例镁粉-重铬酸铵有机化合物镁粉-硝酸银(遇水产生剧烈爆炸)还原剂-硝酸铅氯化亚锡-硝酸铋镁粉-硫磺浓硫酸-高锰酸钾锌粉-硫磺三氯甲烷-丙酮铝粉-氧化铅铝粉-氧化铜(2) 在密闭体系中进行蒸馏、回流等加热操作。
(3) 在加压或减压实验中使用不耐压的玻璃仪器,气体钢瓶减压阀失灵。
(4) 反应过于激烈而失去控制。
(5) 易燃易爆气体如氢气,乙炔等气体烃类、煤气和有机蒸气等大量逸入空气,引起爆燃。
(6) 一些本身容易爆炸的化合物,如硝酸盐类,硝酸酯类,三碘化氮、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乙炔及其重金属盐、重氮盐、叠氮化物、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醚和过氧酸)等,受热或被敲击时会爆炸。
强氧化剂与一些有机化合物接触,如乙醇和浓硝酸混合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反应。
爆炸的毁坏力极大,必须严格加以防范。
凡有爆炸危险的实验,在教材中必有具体的安全指导,应严格执行。
此外,平时应该遵守以下各点:①取出的试剂药品不得随便倒回贮备瓶中,也不能随手倾入污物缸,应征求教师意见后再加以处理。
②在做高压或减压实验时,应使用防护屏或戴防护面罩。
③不得让气体钢瓶在地上滚动,不得撞击钢瓶表头,更不得随意调换表头。
搬运钢瓶时应使用钢瓶车。
④在使用和制备易燃、易爆气体时,如氢气、乙炔等,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并不得在其附近点火。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之三(中毒和化学灼伤防范)1、化学药品的毒性化学药品的危险性除了易燃易爆外,还在于它们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对人体的毒性,特别是致癌性。
使用不慎会造成中毒或化学灼伤事故。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有机化合物,其中绝大多数对人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
2、化学中毒和化学灼伤事故的预防化学中毒主要是由下列原因引起的:①由呼吸道吸入有毒物质的蒸气。
②有毒药品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
③吃进被有毒物质污染的食物或饮料,品尝或误食有毒药品。
化学灼伤则是因为皮肤直接接触强腐蚀性物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如浓酸、浓碱、氢氟酸、钠、溴等引起的局部外伤。
预防措施如下:①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眼睛!在化学实验室里应该一直配戴护目镜(平光玻璃或有机玻璃眼镜),防止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防止任何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②禁止用手直接取用任何化学药品,使用毒品时除用药匙、量器外必须配戴橡皮手套,实验后马上清洗仪器用具,立即用肥皂洗手。
③尽量避免吸入任何药品和溶剂蒸气。
处理具有刺激性的,恶臭的和有毒的化学药品时,如H2S、NO2、Cl2、Br2、CO、SO2、SO3、HCl、HF、浓硝酸、发烟硫酸、浓盐酸,乙酰氯等,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通风橱开启后,不要把头伸入橱内,并保持实验室通风良好。
④严禁在酸性介质中使用氰化物。
⑤禁止口吸吸管移取浓酸、浓碱,有毒液体,应该用洗耳球吸取。
禁止冒险品尝药品试剂,不得用鼻子直接嗅气体,而是用手向鼻孔扇入少量气体。
⑥不要用乙醇等有机溶剂擦洗溅在皮肤上的药品,这种做法反而增加皮肤对药品的吸收速度。
⑦实验室里禁止吸烟进食,禁止赤膊穿拖鞋。
3、中毒和化学灼伤的急救①眼睛灼伤或掉进异物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
实验室内应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
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分钟。
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
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玻璃屑进入眼睛内是比较危险的。
这时要尽量保持平静,绝不可用手揉擦,也不要试图让别人取出碎屑,尽量不要转动眼球,可任其流泪,有时碎屑会随泪水流出。
用纱布,轻轻包住眼睛后,将伤者急送医院处理。
若系木屑、尘粒等异物,可由他人翻开眼睑,用消毒棉签轻轻取出异物,或任其流泪,待异物排出后,再滴入几滴鱼肝油。
②皮肤灼伤(a) 酸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以免深度受伤,再用稀NaHCO3溶液或稀氨水浸洗,最后用水洗。
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烧伤。
皮肤若被灼烧后,应先用大量水冲洗20分钟以上,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分钟以上,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NaHCO3溶液冲洗,用5%NaHCO3溶液湿敷。
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b) 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e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c) 溴灼伤这是很危险的。
被溴灼伤后的伤口一般不易愈合,必须严加防范。
凡用溴时都必须预先配制好适量的20%Na2S2O3溶液备用。
一旦有溴沾到皮肤上,立即用Na2S2O3溶液冲洗,再用大量水冲洗干净,包上消毒纱布后就医。
在受上述灼伤后,若创面起水泡,均不宜把水泡挑破。
③中毒急救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心悸头虽等症状时,则可能系中毒所致。
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a) 固体或液体毒物中毒有毒物质尚在嘴里的立即吐掉,用大量水漱口。
误食碱者,先饮大量水再喝些牛奶。
误食酸者,先喝水,再服Mg(OH)2乳剂,最后饮些牛奶。
不要用催吐药,也不要服用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
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
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b) 吸入气体或蒸气中毒者立即转移至室外,解开衣领和钮扣,呼吸新鲜空气。
对休克者应施以人工呼吸,但不要用口对口法。
立即送医院急救。
④烫伤、割伤等外伤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最容易被烫伤,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肘最容易发生割伤。
玻璃质脆易碎,对任何玻璃制品都不得用力挤压或造成张力。
在将玻管、温度计插入塞中时,塞上的孔径与玻管的粗细要吻合。
玻管的锋利切口必须在火中烧圆,管壁上用几滴水或甘油润湿后,用布包住用力部位轻轻旋入,切不可用猛力强行连接。
外伤急救方法如下:(a) 割伤先取出伤口处的玻璃碎屑等异物,用水洗净伤口,挤出一点血,涂上红汞水后用消毒纱布包扎。
也可在洗净的伤口上贴上“创口贴”,可立即止血,且易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