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动物介绍(哺乳纲食肉目)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薮猫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薮猫属动物
猫科动物是全球均有分布的物种,并且品种繁多,但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又特别相似。
薮猫身为外貌特殊的一种,在国内其实并不被大家所熟悉。
薮猫,别名非洲薮猫,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薮猫属动物,形似小型猎豹,身形极具线条感。
皮毛上的黑斑是它们独特的魅力所在。
它们四肢健硕,体型修长,捕猎能力强,狩猎成功率高;听力出众;外表高贵,;夜视能力极佳,奔跑速度快。
与其他猫科动物相比,它们的形体更加修长,长腿短尾,弹跳力惊人,肌肉健硕,有超强的捕猎能力。
薮猫常栖息于非洲稀树大草原,藏身于繁茂长草中以扑食啮齿类和禽类如鸟类,蛙类,鼠类,蜥蜴等为食,与人类接触少。
其出没地常靠近河流,易受人类攻击,不仅受人类威胁生命安全,随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薮猫的生存空间也在逐步缩小。
与其他猫科动物不同,薮猫不需要用视觉捕猎,它仅凭自己独特的双耳就能做出精准的致命定位
薮猫属于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国内禁止私人饲养。
随意买卖运输量等同于卖法违法运输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我国明令禁止对于薮猫的任何非法捕猎,杀害,收购,出售。
同时,薮猫也不允许被私人饲养。
薮猫本身来自于野外,不适合被人类圈养于狭小的空间之内,它们世代流传下来的野性基因意味着它们的攻击性更强,不易被驯服。
薮猫是典型的独居动物,昼伏夜出,没有固定住所。
薮猫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还在维持生态平衡,科研与社会,遗传资源有着重要的作用。
介绍狗的说明文(通用39篇)介绍狗的说明文篇1狗在世界上是非常常见的动物。
在生活中,有的大狗品种,最大重达一百斤左右;有的小狗品种,最小重达几斤左右。
最大的狗一般大小在两米左右,最小的,也就是一个手掌那么大。
狗生活在陆地上,但你知道狗的祖先是谁吗?是狼,土狗的祖先是东亚狼,科学家认证,东亚狼和土狗的基因大部分都相似,它们都生活在陆地上,经过漫长的演化,变成了我们现在常见的狗。
狗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土狗,在农村常见,常常给人看守门户;一类是宠物狗,给人快乐的陪伴。
土狗有什么吃什么,常常围在餐桌旁打转,或者在门外等主人把剩饭剩菜倒在它的碗里,而宠物狗就比较挑剔了,一般都是吃专门的狗粮。
般来说,狗一天的睡眠时间达十多个小时,有时需要十五或者十六个小时,也有小部分的狗,根本不需要睡眠。
狗是胎生动物,小狗靠母狗的奶长大,狗刚生下来不大,最大的也只在30厘米左右,最小的10厘米左右,狗一胎一般能生四五个。
狗的寿命平均只有8—12年,寿命长的狗达30岁。
这就是我对狗的观察。
介绍狗的说明文篇2狗狗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乖巧、通人性,很讨人喜欢。
狗狗的颜色以黑、白、黄色为主,大部分的黑狗凶猛无比,黄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而大部分的小白狗是非常温顺的,纯洁,活泼。
狗的五官像人般端正,它们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快活的不得了。
狗狗非常爱干净,它们的窝里从来都是干干净净的。
吃饭时它们都会把食物叼到外面去吃从来不在窝里吃饭。
但是有些狗狗不这样,它们会把食物叼到嘴里,放到窝里,是因为它们害怕同类抢它的食物,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
狗狗分为很多种:比如说牧羊犬,外形看着很温顺。
其实是非常凶恶的。
小型狗狗大部分是非常乖巧、温顺的。
当然也有凶猛的,不过很少。
狗狗吃东西不爱挑肥拣瘦,主人喂它什么它就吃什么,这就是狗。
介绍狗的说明文篇3狗是一种很可爱的小动物,乖巧,通人性,很讨人喜欢。
狗的叫声响亮,不大不小,而是中气十足。
金钱豹(哺乳纲动物)详细资料大全金钱豹(拉丁学名:Panthera pardus 英文名:Leopard),又称开普士花豹。
金钱豹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
是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哺乳动物。
它形状似虎,但是体型比虎小,体长1-1·5米,尾巴长0·75-0·85米,头圆耳短,尾长,四肢略短。
全身布满圆形或椭圆形黑色斑点,故得名“金钱豹”。
背,头和四肢外侧及尾的背面为白色,尾尖黑色。
金钱豹是典型的森林动物,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带。
2018年7月,金钱豹首现“熊猫王国”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8年11月,在济源太行山区首次拍到野生金钱豹幼崽。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金钱豹•拉丁学名:Panthera pardus•别称:豹、花豹、银豹子、豹子、文豹•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食肉目•亚目:裂脚亚目•科:猫科•亚科:豹亚科•属:豹属•种:豹•亚种:金钱豹•英文名:Leopard金钱豹概况,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亚种分化,分布范围,现存数量,致危因素,金钱豹的繁育,笼舍的结构,饲料, *** 交配,繁殖育仔,濒危种类,保护级别,金钱豹概况金钱豹属食肉目(Carnivora)、猫科(Felidae)、豹亚科(Pan-theriinae),体型与虎相似,但较小,性情机警,既会游泳,又善于爬树,成为食性广泛的凶猛食肉类。
雄性体重75 kg左右,雌性体重55 kg 左右,身体全长(连尾巴)1.6~2 m,尾长超过体长之半。
头圆、耳短、四肢强健有力,爪子锐利伸缩性强。
豹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
繁殖时争雌行为激烈,冬末春初,3- 4 月份*** 交配,孕期约 3 个月,6- 7 月份产仔,每胎 2~3 仔,初生幼体 500 g 左右,幼豹于下一年 5- 6 月离开长豹,独立生活,约 3 年性成熟。
大熊猫DA XIONG MAO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英文名:Giant Panda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分布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
中国特有种。
大熊猫(又名大猫熊)栖居于海拔20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
独居,昼夜均有活动和休息,无定居。
视、听觉较差,嗅觉尚好,体态笨拙,善攀爬,会游泳。
以竹叶、竹笋、竹杆等为食,偶食小动物、鸟卵。
繁殖期春季,孕期80—160天,每产1—2仔,5—7岁性成熟,寿命25—30年。
北京动物园1955年开始饲养展出,1963年繁殖成功。
中国Ⅰ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小熊猫XIAO XIONG MAO学名:Ailurus fulgens英文名:Lesser Panda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
小熊猫(又名小猫熊)栖息在海拔2000—3000米的高山丛林中。
成对或家族小群活动,早晚外出觅食,白天在岩洞或树洞中休息。
性温和、好奇,善攀爬,但常在地面取食。
喜食竹叶、笋,也吃草、根茎、野果、橡子,有时捕食昆虫、小鸟、鸟卵和小啮齿类。
2—3月发情交配,孕期3—4个月,每产1—3仔,约2岁性成熟,寿命10余年。
中国Ⅱ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蜜熊MI XIONG学名:Potos flavus英文名:Honey Bear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分布于中南美洲地区。
蜜熊栖居在雨林中,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树栖。
在食肉目动物中只有它和熊狸有缠绕性长尾,具领域行为,主要以各种野果、花等为食,嗜食蜂蜜,故而得名,也进食昆虫和其它小型脊椎动物。
繁殖期不固定,营巢于树洞中,孕期112—200天,每产1—2仔,晚成兽,幼仔10天睁眼,7周时能以尾巴缠绕在树枝上。
1—2岁性成熟。
寿命可达20年。
浣熊HUAN XIONG学名:Procyon lotor英文名:Common Raccoon哺乳纲食肉目浣熊科分布于北美和中美洲。
动物命名者及年代20031.长颈鹿特征:长颈、长腿、长舌头,身体覆盖有斑点的花纹。
生活习惯:长颈鹿是陆地上最高的动物,以吃树叶为主食。
它们通常在草原和开阔的森林中生活,利用其长颈能够轻松地吃到其他动物无法触及的树叶。
年代:2003年2.狮子特征:雄性狮子有鬃毛,强壮的身体和尖锐的牙齿。
雌性狮子相对较小。
生活习惯:狮子属于社交动物,通常以群体形式生活,被称为“狮群”。
它们在2003年多数分布在非洲大陆,以狩猎其他动物为生。
年代:2003年3.大象特征:庞大的身体、长长的象牙、大耳朵。
生活习惯:大象是温顺而聪明的动物,它们以植物为食,喜欢生活在草原和森林中。
大象在2003年被广泛分布在非洲和亚洲地区。
年代:2003年4.北极熊特征:厚重的白色毛皮、圆滚滚的身体、强壮的前肢。
生活习惯: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它们主要以海豹为食。
它们生活在北极地区,依赖浮冰来捕猎和休息。
年代:2003年5.老虎特征:黄褐色的皮毛上有黑色条纹,强壮的身体和锋利的爪子。
生活习惯:老虎是猫科动物中的巨兽,以狩猎其他动物为生。
它们通常生活在亚洲地区的森林和草原中,喜欢独自行动。
年代:2003年6.斑马特征:黑白相间的条纹、长长的脖子和四肢。
生活习惯:斑马是草食性动物,喜欢生活在非洲的草原和稀树草原中。
它们以草为食,常常组成大群活动以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的袭击。
年代:2003年7.熊猫特征:黑白相间的皮毛、圆胖的身体、大而圆的眼睛。
生活习惯: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以竹子为主食。
它们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山区,喜欢独自行动。
年代:2003年8.鳄鱼特征:长而扁平的嘴、坚固的爪子、鳞片覆盖的身体。
生活习惯:鳄鱼是半水生动物,通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河流和湖泊中。
它们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为食,擅长游泳和潜水。
年代:2003年9.蛇特征:长而灵活的身体、无四肢、分为各种颜色和纹理的品种。
生活习惯:蛇是爬行动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动物世界-棕熊棕熊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
棕熊是陆地上体形最大的食肉目哺乳动,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它们是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食物占了60%以上,棕熊是相当好斗的动物,特别是在保护领地和食物的时候。
界:动物界 Animalia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纲:哺乳纲 Mammalia目:食肉目 Carnivora科:熊科 Ursidae属:熊属Ursus种:棕熊U. arctos棕熊是陆地上体形最大的食肉目哺乳动之一,通常体长在1.5-2.8米,体重90–700公斤,尾长有8-14厘米。
最小叙利亚棕熊的体重只有90公斤。
科迪亚克棕熊是体型最大的熊,有不少雄性科迪亚克棕熊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680公斤,世界上最高的熊高达4米(是站立高度不是肩高)。
一头柏林动物园的熊重达1134公斤。
站立的棕熊与人的比例棕熊有毛茸茸的毛皮,呈白色、棕色、黑色或杂色。
在棕熊的背部有一块鼓起来的肌肉,当它们挖洞时,那块肌肉便给予棕熊前肢的力量。
棕熊的爪子较长,不像黑熊那么弯曲它们有一双有力的大手,有1.5米长,一掌拍下去足以杀死一头和自身一样大的马鹿。
由于爪子不能伸缩,它们的爪子不是很灵活。
尽管它们的爪子不灵活,那巨大的力量还是致命的。
棕熊的头骨棕熊头部与人的比例棕熊的头大而圆,吻部比较宽,有42颗牙齿,其中包括两颗大犬齿。
棕熊嗅觉极佳,是猎犬的7倍,他们的视力也很好,在捕鱼时能够看清水中的鱼类。
棕熊主要栖息在山区的森林带,而且多在针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中,但青藏高原海拔4500~5000米的高山草原也能很好生活。
棕熊是独居的动物,它们都有各自的领地,且通常颇为广阔,公熊的领地可能会有700~1000平方公里之巨,即便是成年母熊也有100~450平方公里。
由于棕熊在冬眠6个月时会消耗掉100万大卡的卡路里,相当于1个美国人1年所需的热量。
因此当它们从冬眠中醒来时会拼命吃草和冻死的动物尸体来恢复体重和体力。
到了初夏则会开始追逐、捕食年幼的白尾鹿(当季是白尾鹿的繁殖期)。
哺乳纲动物之⾷⾁⽬动物从巨⼤的北极熊到⼩黄⿏狼,从敏捷的猎豹到喧闹笨拙的海象,从成群⽽居的狼到独居的⽼虎,⾷⾁⽬⾥的成员展现出⽆⽐的多样性。
虽然它们常被称为⾷⾁⽬动物,但⾷⾁⽬动物只是对⼤多⾁⾷动物的泛称,有些⾷⾁⽬动物其实很少吃⾁。
只是⾷⾁⽬成员的⼀个共同特点是,它们有个⾁⾷性的祖先,它们都有四颗裂齿——能像剪⼑般剪断⽣⾁的尖齿。
⼤部分的⾷⾁⽬动物仍保有裂齿,这点使它们与其他⾁⾷性哺乳动物不同。
主要为⾷⾍或⾷草的⾷⾁⽬动物,它们的裂齿已经转为磨碎⾷物的⽤途。
除了南极洲,⾁⾷⽬动物在所有⼤陆上,都是最具优势的陆上猎⾷者⼀—天⽣的打猎⾼⼿。
它们依赖敏锐的视觉、听觉和嗅觉,来帮它们侦查猎物。
复杂的⽿部通常不只⼀个⽿室,使它们对猎物所发出的频率更加敏感。
智能、灵巧和速度帮助⾷⾁⽬动物有效地潜近、追逐和捕捉猎物。
就连熊之类较笨重的品种,都有令⼈惊叹的弹跳能⼒,猎豹则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陆地动物。
所有⾷⾁⽬动物的前脚都有融合的⾻头,这个特征能吸收跑步时的震动。
退化的锁⾻增加肩部肌⾁的活动性,让它们能加⼤步幅,速度更快。
⾷⾁⽬动物通常⽤它们有⼒的颌⾻和利⽛杀死猎物。
黄⿏狼咬住猎物的头部后侧,将其颅⾻咬碎:猫攻击⼩型猎物的颈,折断脊椎;狗则⽤颌咬住猎物,⽤⼒摇晃,让猎物的颈⾻脱⽩。
⼤熊猫为⾷⾁⽬动物,已有⼋百万年的演化历史,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其⾷性逐渐特化为以各种⾼纤维的⽵⼦为⾷。
吃素的⾷⾁⽬动物虽然⼤熊猫也会吃⼩型哺乳动物.鱼和昆⾍,但⽵⼦却占它们⾷量的99%。
⽵⼦虽然是充⾜的全年⽣⾷物来源,但营养价值极低,因此.⼤熊猫每天得花10⼩时⾄12⼩时的时间进⾷,以满⾜它们所需的能量。
合作狩猎让狼、狮⼦和其他成群⾏动的⾷⾁⽬动物能攻击更⼤型的猎物,例如⽔⽜和⾮洲羚⽺。
⼏乎所有较⼤型的⾷⾁⽬动物都猎捕脊椎动物。
较⼩型的⾷⾁⽬动物⼤多吃⽆脊椎动物,因为它们较容易捕捉,但很难满⾜⼤型⾷⾁⽬动物的需要。
有⼏种⾷⾁⽬动物专吃⽩蚁、蠕⾍、鱼类和甲壳类,有些则以素⾷为主,偏好莓果和其他果实、核果、种⼦、花蜜或⽵⼦。
豹子(猫科动物)详细资料大全豹,别名金钱豹、花豹、豹虎,拉丁文名Leopard.是猫科豹属的一种动物,在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体积最小。
豹的颜色鲜艳,有许多斑点和金黄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钱豹或花豹。
豹可以说是敏捷的猎手,身材矫健,动作灵活,奔跑速度快,平均时速在65公里左右。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豹•拉丁学名:Leopard•别称:金钱豹,文豹,花豹,豹虎•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哺乳纲•亚纲:真兽亚纲•目:食肉目•亚目:裂脚亚目•科:猫科•亚科:豹亚科•属:豹属•种:豹•分布区域:广泛产于亚洲我国有分布,也广泛产于非洲,•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形特征,生活环境,分布范围,最早出现,国内分布,国外分布,生活习性,保护级别,豹的种类,金钱豹,史前种类,种群现状,濒危因素,保护级别,其它相关,外形特征豹体形高大,线条优美,性猛力强,动作敏捷,是威严和力量的象征。
野生黑豹豹的头小而圆,耳短,耳背黑色,耳尖黄色,基部也是黄色,并具有稀疏的小黑点。
虹膜为黄色,在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为圆形,在黑夜则发出闪耀的磷光。
犬齿发达,舌头的表面长著许多角质化的倒生小刺。
嘴的侧上方各有5排斜形的胡须。
额部、眼睛之间和下方以及颊部都布满了黑色的小斑点。
身体的毛色鲜艳,体背为杏黄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为白色,耳背黑色,有一块显著的白斑,尾尖黑色,全身都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头部的斑点小而密,背部的斑点密而较大,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
世界上每一只豹都有自己独特的斑点图案,就像人的指纹各不相同一样。
在豹属的四种大型猫科动物(其余三种为狮、虎及美洲豹)中体积最小。
肩高约0.9米,体长约0.9至1.9米,健康体重为60至100公斤。
仅尾长就60厘米。
豹的颜色鲜艳,密布许多圆形或椭圆形黑褐色斑点或斑环和金黄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钱豹;腹面白色,杂有黑色斑点。
生活环境 100万年的进化过程,让豹子成为几乎完美的食肉动物。
北极熊(2002年8月已排版)黑熊(Hei Xiong)学名:Selenarctos thibetanus英名:Asiatic Black Bear分类:食肉目熊科分布:我国南北;东亚和南亚简介:视力差,又名黑瞎子、狗熊。
栖落叶林和丛林地区,尤喜山地森林。
单独生活,夏季在海拔较高处,冬季到低处。
夜行为主,白天也活动。
主食果实、嫩芽及小动物。
3-5岁性成熟,孕期约7个月。
每胎多2仔。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你知道吗?黑熊不仅善攀爬,而且会游泳。
欧洲棕熊(Ou Zhou Zhong Xiong)学名:Ursus arctos arctos英名:European Brown Bear分类:食肉目熊科分布:欧洲大部简介:毛色暗,有黄褐色或灰色火焰状斑纹。
栖山地森林,常独栖,晨昏活动,捕猎时行动迅速,听觉、嗅觉特别灵敏,能爬善泳。
杂食,主食植物,也吃动物。
孕期约8个月,每胎2~4仔;4~5岁性成熟,寿命30多年。
受CITES附录Ⅱ保护。
你知道吗?棕熊心脏大,占其体重5%。
西北棕熊(2002年8月已排版)卷尾蜜熊(Juan Wei Mi Xiong)学名:Potos flavus英名:Kinkajou分类:食肉目浣熊科分布:中美洲和南美洲简介:栖息在森林中。
树栖,很少下地。
白天在树洞或树枝上睡觉,晚上成对或单独活动。
主食果实,尤喜吃蜂蜜。
2岁性成熟,孕期2个多月,每胎1-2仔。
寿命约15年。
你知道吗?蜜熊的尾具缠绕性,常用尾卷住树枝帮助其攀爬。
沼泽獴(Zhao Ze Meng)学名:Atilax paludinosus英名:Marsh Mongoose分类:食肉目灵猫科分布:非洲埃塞俄比亚到南非简介:栖植被丰富的水域地区。
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受惊时从肛门喷出有恶臭的分泌物吓跑敌人。
白天在洞穴中休息,夜间多在水边或水中活动,善游泳和潜水。
主食鱼、蟹、蛙、蛇和啮齿类,也吃果实。
1.5—2岁性成熟,孕期2个多月,每胎2—3仔。
北极熊(2002年8月已排版)
黑熊(Hei Xiong)
学名:Selenarctos thibetanus
英名:Asiatic Black Bear
分类:食肉目熊科
分布:我国南北;东亚和南亚
简介:视力差,又名黑瞎子、狗熊。
栖落叶林和丛林地区,尤喜山地森林。
单独生活,夏季在海拔较高处,冬季到低处。
夜行为主,白天也活动。
主食果实、嫩芽及小动物。
3-5岁性成熟,孕期约7个月。
每胎多2仔。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你知道吗?黑熊不仅善攀爬,而且会游泳。
欧洲棕熊(Ou Zhou Zhong Xiong)
学名:Ursus arctos arctos
英名:European Brown Bear
分类:食肉目熊科
分布:欧洲大部
简介:毛色暗,有黄褐色或灰色火焰状斑纹。
栖山地森林,常独栖,晨昏活动,捕猎时行动迅速,听觉、嗅觉特别灵敏,能爬善泳。
杂食,主食植物,也吃动物。
孕期约8个月,每胎2~4仔;4~5岁性成熟,寿命30多年。
受CITES附录Ⅱ保护。
你知道吗?棕熊心脏大,占其体重5%。
西北棕熊(2002年8月已排版)
卷尾蜜熊(Juan Wei Mi Xiong)
学名:Potos flavus
英名:Kinkajou
分类:食肉目浣熊科
分布:中美洲和南美洲
简介:栖息在森林中。
树栖,很少下地。
白天在树洞或树枝上睡觉,晚上成对或单独活动。
主食果实,尤喜吃蜂蜜。
2岁性成熟,孕期2个多月,每胎1-2仔。
寿命约15年。
你知道吗?蜜熊的尾具缠绕性,常用尾卷住树枝帮助其攀爬。
沼泽獴(Zhao Ze Meng)
学名:Atilax paludinosus
英名:Marsh Mongoose
分类:食肉目灵猫科
分布:非洲埃塞俄比亚到南非
简介:栖植被丰富的水域地区。
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受惊时从肛门喷出有恶臭的分泌物吓跑敌人。
白天在洞穴中休息,夜间多在水边或水中活动,善游泳和潜水。
主食鱼、蟹、蛙、蛇和啮齿类,也吃果实。
1.5—2岁性成熟,孕期2个多月,每胎2—3仔。
寿命15—17年。
细尾獴
学名:Suricata suricata
英名:Slender-tailed Meerkat
分类:食肉目獴科
分布: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安哥拉
简介:又名灰沼狸,俗称狐獴。
栖热带开阔的多石地区,以家族为单位生活。
善掘穴而居,昼行性,常用后肢站立向四周了望。
主食昆虫、鸟、小兽,也吃植物块根和果实。
孕期2.5个月,每产4-5仔,1岁性成熟。
狗獾
学名:Meles meles
英名:Eurasian Badger
分类:食肉目鼬科
分布:我国南北各地;亚洲和欧洲
简介:栖息于植被稠密的地方,成小群活动,夜行性。
穴居,但爱干净,不仅洞穴内无粪便,还常把铺垫物拖出洞穴晾晒。
吃各类动植物。
有冬眠习性。
孕期8—10个月,每胎2—6仔,1—2岁性成熟。
寿命15—16年。
属于国家保护的“三有”动物。
豺
学名:Cuon alpinus
英名:Asiatic Wild Dog
分类:食肉目犬科
分布:我国大陆各省;北亚、东南亚、南亚
简介:俗称红狼。
栖各种生境,以多林山地和丘陵为主。
穴居,自己挖洞或利用现成岩洞。
多5—12只成群,围猎比大中型哺乳动物,也捕食啮齿类和昆虫。
豺群体中雄性数量是雌性的两倍。
孕期60—62天,冬季产仔,每胎多仔,1—1.5岁性成熟。
寿命15—16年。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
狼(Lang)
学名:Canis lupus
英名:Wolf
分类:食肉目犬科
分布:我国广布;亚洲、欧洲、北美
简介:最大的犬科动物,俗称青狼、灰狼。
栖多种环境,耐寒耐热,适应性强。
常集大群,杂食,但以中小型兽类为主,在自然界中起到平抑食草兽作用。
1-2月交配,
孕期两个月,每产多仔,2-3岁性成熟。
寿命12-15年。
受CITES附录Ⅱ保护。
你知道吗?狼嚎有多种意义,声音传播很远,起联络和召集作用。
云豹(Yun Bao)
学名:Neofelis nebulosa
英名:Clouded Leopard
分类:食肉目猫科
分布:我国东南和西南;亚洲南部
简介:肢短而尾长,身有云彩状花纹,又名龟纹豹。
栖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也到海拔1600-3000米山林活动。
晨昏最活跃,捕食鸟类、猴子、松鼠等动物。
繁殖不固定,孕期约3个月。
每胎数仔,2岁性成熟,寿命约16年。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你知道吗?云豹是跳高专家,常在高树上守候猎物。
非洲狮(2002年8月已排版)
美洲狮(Mei Zhou Shi)
学名:Felis concolor
英名:Puma
分类:食肉目猫科
产地:南、北美洲
简介:体色变异大,颈无鬣毛,俗称山狮。
栖森林或丘陵,耐热耐寒。
单独在夜间游荡,听、视觉敏锐。
主食有蹄类。
母狮每2年繁殖一胎,孕期90多天,每胎2-3仔,但雄狮常杀死同类的幼仔。
2-3岁成熟,寿命18年。
受CITES附录Ⅱ保护。
你知道吗?美洲狮是个多面手,能爬善跳会游泳,
金猫(2002年8月已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