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的计量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391.98 KB
- 文档页数:5
全球不同地方的计量和认证要求摘要:I.引言- 介绍全球计量和认证要求的多样性II.计量和认证的重要性- 说明计量和认证对于国际贸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III.各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概述世界各地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及其特点1.北美地区- 美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加拿大的计量和认证要求2.欧洲地区- 欧盟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非欧盟成员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3.亚洲地区- 中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日本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印度的计量和认证要求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新西兰的计量和认证要求5.非洲地区- 非洲各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IV.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分析全球计量和认证要求的不一致性所带来的挑战- 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合作方式V.结论- 总结全球计量和认证要求的多样性及其对国际贸易和科技创新的影响正文: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科技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计量和认证的要求成为了影响国际贸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全球不同地方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各具特点,给跨国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计量和认证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都需要得到认证,以确保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计量是贸易结算的基础,只有确保计量的准确性,才能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差异较大。
以北美地区为例,美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严格,且各州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加拿大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与美国类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欧洲地区,欧盟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具有较高的影响力,非欧盟成员国也各有各的要求。
亚洲地区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同样呈现出多样性。
我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严格,且近年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简化认证流程。
日本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也较为严格,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领域。
印度的计量和认证要求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也在逐步完善。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计量和认证要求相对较低,但依然有一定的规范性。
一、贸易成本的测算1.1 按测算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直接测算和间接测算1.1.1 直接测算直接测算是比较简单直观事前的测度。
直接测算法主要可以测度两种类型的贸易成本:一种是由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贸易成本,即所谓的政策壁垒,例如关税、配额等;另一种是由于自然因素所带来的贸易成本,主要是指运输成本。
Messerlin(2001)研究1999年欧盟的政策壁垒,他将非关税壁垒(NTB)转化成关税当量并且和关税壁垒组合,最后得出欧盟工业产品的政策壁垒的关税当量是7.7%。
最常用的度量非关税壁垒的直接测算法是以存量指标为基础的方法(刘红梅,2009)。
该方法最初由美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提出,可以直接来量化非关税壁垒,估计贸易受到非关税壁垒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有三类信息资源可供利用:第一,法规本身的数据,例如可以采用法规的数量、法规文本的页数作为统计变量或代理变量。
第二,频率数据或者产品被阻碍的数据,包括限制的数量、发生频率的比率、进口覆盖率等。
第三,企业就歧视性法规提出指控的数据以及国际机构对这些案件的通报数据。
由于部门和产品间标准的重要性不同,不同标准产生的影响不同,用标准数或者国内法规页数作为非关税壁垒的代理变量是比较粗略的;此外由于国家报告的不稳定性和国家之间未有统一的覆盖率指标,基于有关频率数据的估计也是有漏洞的;基于在边境事实上被阻碍的数据的测度相对可靠,但除了美国,其他国家这方面的数据都难以获取。
由于上述原因,以存量指标为基础的方法一般只用来测度非关税壁垒在某一部门(或产品)针对某一个或某一组国家发生的频率,以此来评估贸易受非关税壁垒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而不能衡量整体的非关税壁垒。
运输成本的获取可以通过两个途径。
最直接的途径是通过船公司或相关运输公司直接获取相关的信息,如Limao、Venables(2001)从运输公司获得了巴尔第摩到不同目的地的标箱报价。
Hummels(2001)通过有关贸易杂志上的信息直接测度了像运输成本这类的贸易成本。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一章导论考点 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级考点单选、多选、简答)1、国际贸易活动是由各国的对外贸易活动构成的。
广义的对外贸易还包括服务贸易;狭义的对外贸易只包含货物贸易的内容。
目前,国际贸易的主要构成部分仍然是货物贸易。
2、联合国编制和发表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的数字是以美元表示的,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中国对外贸易额的统计数字也是以美元表示的。
3、从世界范围来看,所有国家货物进口额的合计数字理应等于所有国家货物出口额的合计数字。
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出口额一般按FOB计价。
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进口额的依据是CIF。
把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货物进口总额或货物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国际货物贸易额——世界货物进口总额或货物出口总额。
世界货物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货物进口总额,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世界出口总额。
4、对外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量的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量便于不同时期对外货物贸易额的比较。
对外贸易量是用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贸易额,它主要反映贸易规模的状况,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额可以直接进行比较。
5、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
总贸易体系亦称一般贸易体系,专门贸易体系亦称特殊贸易体系。
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
据此,所有进入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进口贸易;所有离开本国国境的货物一律计入出口贸易。
专门贸易体系则是以货物经过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标准,凡是通过海关结关进入境内的货物计入进口贸易,凡通过办理海关手续出口的货物计入出口贸易。
在专门贸易体系下,一国的货物出口是指通过海关直接出口的货物,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离开国境,直接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另一部分是进入经济特区,但没有离开国境的货物。
世界上的超过半数的国家采用总贸易体系,如:中国,美国。
部分国家采取专门贸易体系,如:德国,法国。
International trade | 国际贸易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40我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计量分析王紫荆 成都理工大学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59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得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但在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让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居高不下的问题摆上了台面。
为了能解决发展途中的不利因素,我们对外贸交易的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达到从量化的角度分析的目的。
并且在与传统的国内贸易相比时,国际贸易的量化工作更为艰巨。
所以本文针对我国进出口额的影响因素,首先从经济因素的角度出发,选取GDP、汇率、外汇储备和固定投资四个影响因素,并收集相关数据; 其次,运用 EVIEWS 软件对进出口总额的经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检验,最终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 最后对所求解的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GDP;外汇储备;汇率;相关分析;多元回归一、引言随着中国加入WTO以来,给我国带来了较多的机遇与挑战,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使我国俨然成为了贸易大国,但是贸易大国不一定的贸易强国,我们知道外贸易对我国的经济起着不可小處的作用,可中国目前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国内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很低,而且比重还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GDP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之重,所以为了保持我国GDP持续稳定增长,保持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加对外贸易就很有必要了,综述,只有清楚的分析能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因素,才能让我国经济达到可持续发展。
二、进出口总额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及数据收集(一)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就目前理论研究来看,影响我国进出口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外汇储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等。
本文仅以从经济角度进行研究,选取以下四个影响因素来进行计量分析:1.国内生产总值GDP。
对外贸易量计算公式对外贸易量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那它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别急,咱们慢慢说。
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公式为:对外贸易量 = 对外贸易额 / 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先来说说对外贸易额,这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出口货物的总值。
而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呢,它反映了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比如说,咱假设某国去年出口额是 1000 亿美元,进口额是 800 亿美元,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 12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 110。
那这对外贸易量该咋算?先算出口贸易量,就是1000 亿美元除以120,得到约8.33 亿美元。
再算进口贸易量,800 亿美元除以 110,约 7.27 亿美元。
最后把这俩加一块儿,就是总的对外贸易量啦。
为啥要用这样的公式呢?这就好比你去买水果,今年苹果5 块一斤,你买了 10 斤,花了 50 块。
明年苹果涨到 8 块一斤,你还是花 50 块,可就只能买 6.25 斤了。
价格变了,数量就不一样啦。
对外贸易也是这个道理,价格波动会影响贸易额,但通过价格指数去调整,就能更真实地反映贸易的数量规模。
我之前在给学生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有个学生就特别迷糊,一直搞不明白价格指数到底咋起作用。
我就给他举了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说你就想象成你去买棒棒糖,去年 1 块钱一根,你买了 10 根,花了10 块。
今年棒棒糖涨到 2 块一根了,可你还是只有 10 块钱,那就只能买 5 根了。
但咱们要知道,如果价格还是 1 块一根,你其实能买 10 根的。
这价格的变化不就影响你能买到的数量了嘛。
这学生听完,恍然大悟,一下子就明白了。
所以啊,搞清楚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公式,能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的真实情况,不受价格波动的干扰,做出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多琢磨琢磨,多联系实际例子,就能轻松掌握,为咱们分析对外贸易形势提供有力的工具。
出口贸易竞争指数计算公式在国际贸易中,出口贸易竞争指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出口竞争力。
这个指数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情况。
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本文将介绍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包括多个因素,主要包括出口规模、出口价格、市场份额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来综合考量,得出一个综合的指数,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
具体来说,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出口贸易竞争指数 = 出口规模×出口价格×市场份额。
其中,出口规模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出口额。
出口价格指的是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这个因素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产品竞争力。
市场份额指的是一个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可以通过出口额在全球总出口额中的占比来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加入其他因素,比如汇率、贸易政策、市场需求等。
这些因素都可以对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计算公式中进行综合考量。
同时,不同国家的出口贸易竞争指数计算公式可能会有所不同,因为不同国家的出口情况和市场环境都有所差异。
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自己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情况。
通过这个指数,可以发现自己的出口竞争力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策略来提高出口竞争力。
同时,这个指数也可以帮助企业选择出口市场,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国家和地区。
除此之外,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还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出口趋势。
通过对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预测值,从而帮助企业和政府做出相应的决策。
这对于制定出口政策、拓展出口市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出口贸易竞争指数的计算公式是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中国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研究分析作者:马源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3年第08期摘要:我国与欧盟的贸易由来已久,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占据了很大比重。
虽然机电产品的出口势头一直未曾减缓,但是机电产品的结构组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在我国产品结构转型的背景之下,本文根据欧盟进出口署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出口欧盟地区的机电产品贸易结构做了一定的分析,意图从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尝试解释贸易结构的变化,并用RCA显性比较优势法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中国对欧盟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机电产品;显性比较优势;出口结构一、中欧贸易现状自2004年欧盟扩大为25国至今,欧盟一直占据着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中国和欧盟双边贸易额达5460.4亿美元。
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3339.9亿美元,其主要出口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占我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的一半以上。
在知识经济和技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机电产品出口不仅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战略重点,也是我国与欧盟双方贸易的重点。
因此,在我国产业由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型的政策背景下,我国对欧盟机电产品的出口结构变化也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二、中欧机电产品贸易结构分析(一)数据的来源与分类说明为了对我国出口欧盟的机电产品进行研究,鉴于数据来源的可得性、统一性和处理的方便,笔者根据HS海关编码的分类方法和定义对来源于欧盟进出口统计署(Eurostat)的机电产品数据进行了整理。
根据HS海关编码分类方法和定义,结合本研究需要,本文将所要研究的机电产品定义为:HS84——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HS85——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HS86——铁道及电车道机车、车辆及其零件,铁道及电车道轨道固定装置及其零件、附件,各种机械(包括电动机械)交通信号设备;HS87——车辆及其零件、附件,但铁道及电车道车辆除外;HS88——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HS89——船舶及浮动结构体;HS90——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HS91——钟表及其零件;HS92——乐器及其零件、附件。
遇到国际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国际贸易的统计指标有哪些1、贸易额和贸易量贸易额就是用货币表示的贸易的金额,贸易量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易额,贸易量使得不同时期的贸易规模可以进行比较。
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掌握。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总额与出口总额的和值。
一般用该国货币表示,也可用国际上习惯使用的货币表示;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额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国在统计有形商品时,出口额以FOB价格计算,进口额以CIF价格计算;无形商品不报关,海关没有统计。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对外贸易值的综合,又称国际贸易值。
它等于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用FOB价格计算的出口贸易额之和。
(3)贸易量:贸易量是为了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能准确反映国际贸易或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而确立的一个指标。
在计算时,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的价格指数去除报告期的贸易额,得到的就是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贸易额,该数值就叫报告期的贸易量。
贸易量可分为国际贸易量和对外贸易量以及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
2、贸易差额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1)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2)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国也称它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时期的出口额小于进口额。
(3)贸易平衡:就是一定时期的出口额等于进口额。
国际贸易术语中最常用的计量重量的方法一、概述国际贸易术语指的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经常使用的特定词汇和概念,它们用于规范和统一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各种行为和规则。
而计量重量的方法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定商品的重量和数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计量重量的方法。
二、毛重和净重在国际贸易中,商品的重量通常指的是毛重和净重。
毛重是指商品本身的重量加上包装材料的重量,而净重则是指商品本身的重量。
这两种重量的概念在国际贸易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涉及到海运和空运的货物运输中。
在出口和进口货物时,通常都需要准确地标明毛重和净重,以便于报关和运输。
三、公制和英制在国际贸易中,计量重量的方法通常使用公制和英制两种体系。
公制体系是指以克、千克、吨等为单位的计量重量的方法,而英制体系则是指以磅、盎司、吨等为单位的计量重量的方法。
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中,双方通常需要协商和确定使用哪种计量重量的方法,以便于双方的交易顺利进行。
在一些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中,也规定了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使用哪种计量重量的方法。
四、体积重量除了毛重和净重之外,体积重量也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计量重量方法之一。
体积重量是指根据货物的体积和密度来计算出来的重量,通常适用于一些体积轻、但密度大的货物,比如塑料制品、纺织品等。
在海运和空运中,体积重量通常与毛重和净重一起使用,以确定货物的实际重量和运输费用。
五、毛重和净重的确定方法在确定毛重和净重时,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称重设备来进行测量。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和货代公司通常会提供称重服务,以确保货物的重量能够被准确地测量和记录。
在一些国际贸易协议和合同中,也通常会规定清楚毛重和净重的确定方法和标准,以避免因为重量问题而引发的纠纷和争议。
六、结论计量重量的方法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货物的重量和数量是否能够被准确地确定,从而影响到贸易双方的利益和交易的顺利进行。
信息产业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基于欧盟东扩前后的比较伍泽君(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江西九江332000)摘要:本文通过建立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来分析欧盟东扩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在模型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虚拟变量EUE来反映欧盟东扩对中欧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经过实证验证,欧盟东扩会对中欧农产品贸易产生不利影响。
最后,针对这些不利影响分别对政府和农产品生产出口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欧盟东扩;引力模型;农产品出口2004年5月1日,欧盟进行了第五次扩张,波兰、立陶宛、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10国成为欧盟的新成员,使欧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
2005年4月,欧盟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签署入盟条约,并于2007年1月正式吸收两国入盟。
2005年月10月,欧盟启动与克罗地亚、土耳其的入盟谈判。
12月马其顿被接纳为欧盟候选国。
2006年2月,阿尔巴尼亚与欧盟草签了《稳定与联系协议》。
由此可以看出,欧盟正极力向东扩张,这会使中国对欧盟的农产品出口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引力模型简介贸易引力模型是指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的规模与它们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其中,出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供给能力,进口国的经济总量反映了潜在的需求能力,双边的距离(运输成本)则构成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阻力因素。
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为:lnXij=β0+β1ln(YiYj)+β2lnDij+uij(1)其中,Xij表示国家i对国家j的出口额,Yi表示国家i 的GDP;Yj表示国家j的GDP;Dij表示两国之间的距离,通常用两国首都或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来表示。
β0、β1、β2为回归系数,uij为标准随机误差。
二、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本文在过去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的研究基础上,试图建立反映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的引力模型。
第二章商品的数量一、思考题1.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如何正确掌握成交数量?答:成交数量的确定,不仅关系到进出口任务能否完成,而且还涉及对外政策和经营意图的贯彻,因此,在商订数量条款时,应当做到心中有数,防止盲目成交。
具体地说,在确定出口商品成交量时,卖方应当考虑商品的生产、供应能力,目标市场上的实际需要和销售情况,市场供求以及商品价格可能变动的趋势,客户或买方的资信及其经营实力,生产厂商或销售商的生产供货能力和营销意图,商品的包装、运输条件等因素;在确定进口商品的成交数量时,买方应考虑国内的实际需要和支付能力、进口商品的质量和价格水平以及市场行情变化等因素。
2.熟悉各种计量方法、计量单位中英文名称以及常用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答:(1)计量方法的种类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的数量计算方法通常有以下六种:按重量计量、按容积计量、按个数计量、按长度计量、按面积计量以及按体积计量。
(2)计量单位中英文名称在不同计量方式下,通常采用的计量单位名称具体如下:①重量单位的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英文名称常用计量单位:千克(kilogram,或kg.)、吨(ton,或t)、公吨(metric ton,或m/t)、公担(quintal,或q.)、公分(gram,或gm.)、磅(pound,或lb.)、盎司(ounce,或oz.)、长吨(long ton,或l/t)、短吨(short ton,或s/t)。
②容积单位的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英文名称常用计量单位:公升(litre,或l.)、加仑(gallon,或gal.)、蒲式耳(bushel,或bu.)等。
③个数单位的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英文名称常用计量单位:只(piece,或pc.),件(package,或pkg.),双(pair),台、套、架(set),打(dozen,或doz.),罗(gross,或gr.),大罗(great gross,或g.gr.),令(ream,或rm.),卷(roll,或coil),辆(unit),头(head),箱(case),包(bale),桶(barrel,drum),袋(bag)等。
贸易便利化的测算方法是
贸易便利化的测算方法主要有:
1. 贸易成本测算:通过调查计算进出口每单位产品的运输成本、手续费用等,对比不同时期或实施政策前后,来判断贸易便利化效果。
2. 贸易时间测算:记录并比较不同时期或政策实施前后,产品从订单到付款、从仓库出货到目标港口报关放行的时间长短,判断通关效率提高。
3. 关务流程测算:调查比较简化前后各环节的数量,如报关窗口减少、检验检疫步骤缩减等,统计流程的优化程度。
4. 通关文件的测算:对比政策实施前后所需报关单证数量,成本和办理时间的降低程度,评估文件便利化效果。
5. 口岸便利化评价:通过问卷或访谈的形式,了解口岸各方人员对于通关效率、服务水平的满意度变化。
6. 贸易数量测算:比较政策实施前后进出口总量的数据,如果显著提高也可以间接反映贸易便利化的效果。
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从多个维度对贸易便利化效果进行测算。
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贸易效应分析赖彦洁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摘要[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自建立10年来有效提高了双方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扩大了双边贸易规模,推动对外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一东盟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并采用2002—2019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数据,选取双方贸易的影响因子,运用扩展引力模型分析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贸易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一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对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且对出口的促进效应更强#最后根据分析提出深入关税合作,促进双方贸易潜力提升;积极调整贸易结构;加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促进内部互联互通;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经贸往来的建议,以巩固双方经贸关系。
[关键词]中国一东盟自贸区;贸易效应;引力模型[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537(2021)02-00026-05Analysis on Trade Effec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LAI Yan-jie#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530004%[Abstract]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has effectively raised the level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expanded the scale of bilateral trade and promoted the sustained and high-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economy in the past10year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ade scale and trade structure of China-ASEAN,and adopts the trade data of China and ASEAN from 2002to2019,select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rade between the two sides,and analyzes the trade effec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Zone by using the extended gravity mod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Zone promotes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o ASEAN,and has a stronger effect on export promotion.Finally,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the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n-depth tariff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rade potential between the two sides;actively adjust the trade structure;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traffic facilities to promote internal connectivity;and deepen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with the help of"Belt and Road"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ides.[Key words]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trade effect;gravity model一、弓I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是我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
影响我国出口额的因素分析【摘要】从2000年至今我国出口额不断增长,导致我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过度的贸易顺差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贸易摩擦事件愈演愈烈、人民币面临巨大升值压力等状况。
在现今欧债危机的国际经济大环境下,我国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使国内经济平衡,使我国经济快速稳健的发展。
因此,分析导致我国出口额如此之大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关键字】出口额贸易顺差影响宏观调控一、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和特点(一)我国出口易顺差的现状自从2005年至今,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不断扩大。
2005年我国出口额达1.4万亿美元,2006年达到17606.9亿美元,比05年增长了23.8%。
全年贸易顺差达到创造记录的1774.6亿美元,比05年增加了754.6亿美元,增长74.0%。
1997~2008年顺差累计达到8,470.1亿美元,2008年我国出口额14,285.5亿美元,增长17.2%;2011年9月及前三季度出口额达到1,696.7亿美元,增长17.1%。
虽然出口额有所下降、顺差增幅下滑,但仍然要谨慎对待。
(二)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的特点1.从近两年各月数据来看,出口额呈波动势态。
从2010年十月到2011年二月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在三月到七月逐步上升,8、9月份趋于平稳。
2.以地区来看,出口对象主要是欧盟、美国和中国香港等地。
3.从贸易方式上看,加工贸易额占的比重较大。
二、出口额快速增长的成因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额剧增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我国处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生产力大幅提高,但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扩大。
所以,生产过剩导致的产品剩余只能通过出口来解决。
当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会使得消费水平的提高。
其次,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
此外,我国的鼓励出口的各项优惠政策导致了出口的大量增加。
我国的出口贸易额还受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影响。
在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同时,世界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在美国、日本等国出现经济发展持续低迷、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出现大幅增长表明我国资本市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十分密切。
贸易进出口量如何计算公式贸易进出口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进口和出口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这个指标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也可以作为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计算贸易进出口量时,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计算公式:贸易进出口量 = 出口总额 + 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向其他国家出口的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通常以货物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来表示。
进口总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从其他国家进口的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也以货物和服务的货币价值来表示。
通过将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贸易进出口量的总量。
在实际计算中,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统计。
通常情况下,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会收集和发布有关贸易进出口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
另外,一些企业和研究机构也会进行贸易统计和研究,他们的数据也可以用来计算贸易进出口量。
除了简单的将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相加,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计算贸易进出口量。
例如,我们可以计算贸易进出口量的增长率,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活动是否在增长或减少。
另外,我们还可以计算贸易进出口量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的贸易活动对其经济的影响程度。
在实际应用中,贸易进出口量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活动。
通过对贸易进出口量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贸易政策、引导贸易投资、促进贸易平衡,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
总之,贸易进出口量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际贸易活动。
通过使用适当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统计和分析贸易进出口量的数据,从而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有益的信息和参考。
希望本文对贸易进出口量的计算公式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经济指标。
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贸易现状分析【摘要】中欧贸易关系自建交以来历经了多次起伏,但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双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调整。
中国对欧盟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电子产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而欧盟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则为汽车、药品、奢侈品等。
中欧贸易也面临一些挑战,如贸易摩擦、市场准入壁垒等。
但同时也有很多合作机遇,如双方在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未来,中欧贸易关系有望继续深化,建议双方加强政策沟通,共同应对全球贸易挑战,推动双边贸易合作迈向新的高度。
中欧贸易关系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合作前景广阔。
【关键词】中国,欧盟,贸易关系,贸易现状,历史发展,主要特点,出口产品,贸易规模,挑战,机遇,发展趋势,合作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欧盟则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双方的贸易关系始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组合之一。
中国与欧盟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使得双方之间的贸易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不仅带动了双方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和人员交流。
双方在贸易、投资、科技等领域展开了广泛的合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贸易摩擦、市场准入问题、知识产权保护等。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双方贸易合作的健康发展,是当前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历史发展、特点、规模和挑战,可以更好地把握双方合作的机遇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合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中国与欧盟贸易关系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与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实力和贸易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出口量计算公式做外贸的人都知道,一个产品要出口到国外,其所需费用就是出口量。
其中最重要的费用就是物流费用(不包含包装费、装箱费等)。
物流费用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交通运输状况(包括运输工具、港口设施以及飞机飞行计划);二是目的地国家天气、气候条件,比如当地天气等。
一般出口到国外的货物通常在港口城市或机场接受完相关作业之后就会被运送到目的地国家进行装运,而不出口到国外。
通常需要对货物进行包装,包括运输工具的长度、宽度、体积等等。
我国目前有超过100个省(市)已经建立了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网络,并已开通国际货运航线,为各企业提供国际货运服务。
一、基础概念贸易合同:指承运人根据合同规定,将货物从指定港口运到指定目的港的合同或者订舱通知。
通常也包括合同价和订舱价。
货物运抵港口后,将货物与装箱单上注明的各运输工具及承运人的舱位相对应的舱位联系起来。
运输工具:指用于运输所用的运输工具,包括陆上交通工具、海上交通工具和航空运输工具等。
航空运输工具包括客货两用的客机、货机、直升机和客机货机等。
二、出口量计算公式为了准确反映货物的实际状态,便于比较和核算,出口量计算公式一般有以下两种: CIF (Cost of the Sea)和 EAR (Electronic Result Evaluation)。
CIF是按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出口量进行计算。
EAR是指经海关批准,由各国(地区)统计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
目前,一般采用“累计出口量”。
因此出口实数与出口量的比值应取最大值,即表示在出口前一年内出口产品的总数量;当实际出口时,应分别取最小值和最大值;此外,出口实收资本不得超过出口价格中的10%;也不得超过前一年实际出口额;也不得低于总出口额的20%。
三、具体出口金额计算方法例如某公司从中国进口一批价值100万元的汽车,出口的汽车数量为100辆。
该笔货物从中国运送至印度,运费为30元人民币/箱加人民币(小数点后一位数)。
这辆汽车应由谁来支付?在计算出口金额时,是用这辆汽车在港口所接受作业数量乘以运费,然后乘以20元人民币/箱=1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