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9
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园林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然而,园林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不小的困扰。
因此,了解常见的园林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园林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园林环境。
一、病害1. 叶斑病:叶斑病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
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掉落。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受感染的叶片,保持植株周围的通风和光照良好,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
2. 枯萎病: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起的,它会导致植物的根部和茎部出现腐烂的现象。
受感染的植物会逐渐失去水分和养分,最终枯萎而死。
为了预防和控制枯萎病的发生,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避免积水和根部损伤,保持良好的排水和通风。
3. 菌核病:菌核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特点是在植物茎内形成菌核,最终破裂并释放孢子。
菌核病会导致植株的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并可能导致死亡。
为了防治菌核病,可以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及时清除受感染的部位,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
二、虫害1. 飞虱:飞虱是园林中常见的一种害虫,其主要危害是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干枯和掉落。
防治飞虱的方法包括定期清理园林垃圾,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使用虫害防治药剂进行喷洒。
2. 蚜虫:蚜虫是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群集的方式寄生在植物的嫩叶和茎上,通过吸取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发黄、卷曲和死亡。
防治蚜虫的措施包括增加植物的抗病性,定期检查并清除受感染的部分,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
3. 蛞蝓:蛞蝓是园林中常见的害虫,其危害主要表现为咀嚼植物的叶片和茎部,导致植物的营养和水分流失。
在防治蛞蝓方面,可以采取人工捕杀、设置陷阱和利用天敌等方式,减少它们对植物的危害。
综上所述,园林常见的病虫害给植物和人们带来了很多困扰,但只要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它们的危害。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提供了清新的空气、休闲的场所以及和谐的氛围。
然而,绿化园林也面临着许多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可能会对植物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维护绿化园林。
一、常见病害1. 灰霉病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感染绿化园林中的花卉和蔬菜。
病害的症状包括叶片上呈现灰白色的模糊斑点,植物的叶片、花朵和果实会因此而腐烂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的植物部分,合理施用杀菌剂,并注意改善通风环境,减少病害传播。
2.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在绿化园林中常见于果树和叶菜类等植物。
感染的植物表现为黑色圆形病斑,对叶片和果实造成明显伤害。
防治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感染部分,加强植物养护,增强免疫力,并注意消毒工具和废弃物,以防止病害传播。
3. 银星病银星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感染苹果、梨等果树。
感染的植物叶片上出现银色或金属光泽的小斑点,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黄干燥。
防治方法包括修剪病叶,并合理施用农药进行控制,同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二、常见虫害1. 蚜虫蚜虫是绿化园林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吸取植物的汁液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蚜虫的症状包括叶片弯曲、发黄、畸形以及蜜露分泌等。
控制蚜虫可以采用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措施,引入天敌如瓢虫等进行生物防治,或者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2. 白粉虱白粉虱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常见于蔬菜、花卉以及草坪等。
受虫害的植物会出现黄化、弯曲、萎蔫等症状。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虫害植物部分,控制虫源的繁殖,增加天敌的数量,并合理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3. 小地老虎小地老虎是一种地栖害虫,主要损害苗木的根系。
虫害的植物会出现发黄、生长受阻、倒伏甚至死亡等现象。
防治方法包括灭除虫害,合理施用杀虫剂或薄荷酮等进行熏蒸处理,并注意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秋季园林植物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1. 红叶病:叶片呈现红色,严重影响景观效果。
可采取喷洒草铵水溶液或施用山梨酸盐进行预防和治疗。
2. 蚜虫:叶片出现黄斑、变形和卷曲,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可采取喷洒辣椒水或封闭性栽培等方法进行防治。
3. 蜘蛛螨:叶片出现黄化和枯黄,丝织网状物可见。
可以使用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喷洒,同时保持植物适宜湿度。
4. 表皮溃疡病:叶片出现黑色溃疡,导致叶片破裂。
可采取剪除受害部分并喷洒过氧化氢进行治疗。
5. 白粉病:叶片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严重时导致黄化和脱落。
可以喷洒硫磺粉剂或百菌清来进行防治。
6. 根腐病:植物根部出现腐烂症状,导致植物死亡。
可通过合理浇水、提高排水性和施用益生菌等方法进行防治。
7. 青霉病:叶片表面出现灰色霉斑,严重时导致叶片枯黄。
可采取喷洒腐霉灵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和治疗。
8. 根结线虫:叶片生长不良,根部出现肿胀和结节。
可采取土壤消毒、合理施肥以及使用合适的抗线虫剂进行防治。
9. 银环蛾:幼虫将叶片表皮挖食,导致叶片出现大片透明区域。
可采取拾虫和喷洒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10. 纹枯病:叶片出现黄化、枯黄和裂纹等症状。
可通过剪除受害部分并喷洒多菌灵等杀菌剂来进行治疗。
11. 蜗牛、蝸螺:咀嚼叶片,导致叶片呈现不规则的形状。
可手动采集和草木灰撒施来进行防治。
12. 昆虫食叶:叶片被咬食,出现不规则的缺口和洞穴。
可采用手动收集和喷洒杀虫剂进行防治。
13. 病毒感染:叶片出现黄化、畸形和病斑,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可剪除受害部分并使用抗病毒剂进行治疗。
14. 蟋蟀、蝈蝈:咀嚼叶片,导致叶片出现不规则的缺口和裂纹。
可采用草木灰撒施或手动捕捉来进行防治。
15. 蚂蚁:蚂蚁群体进攻植物,导致叶片褪色和凋落。
可采取粘贴纸、涂抹粘胶或饵剂进行防治。
16. 叶绿体体内离子失衡: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褪绿。
可通过适量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来进行防治。
17. 菌核病:叶片出现圆形黑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干枯。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引言概述:园林植物养护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来维持园林植物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其中包括处理病虫害问题。
病虫害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中常见的威胁因素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将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植物养护中病虫害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正文内容:一、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1.通过观察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部位的异常症状来识别病虫害;2.根据植物受害部位以及虫害的外观特征,对病虫害进行分类。
二、病虫害的监测与预警1.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对园林植物进行常规检查;2.利用显微镜和专业设备进行病虫害的检测;3.建立病虫害的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病虫害的防治措施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自然方式来控制病虫害;2.物理防治:采用隔离网、捕虫灯等物理方法来防治病虫害;3.化学防治:使用合适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但需注意安全用药;4.种植结构调整: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结构,减少病虫害的发生;5.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侵害。
四、病虫害的治疗方法1.病害治疗:对已经发生病害的植物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2.虫害治疗:对已经受到虫害的植物进行治疗,例如使用杀虫剂;3.局部处理:对于受害部位较小的植物,可以进行局部处理来阻止病虫害的扩散。
五、病虫害的预防措施1.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园区内的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孳生的环境;2.加强培养管理:注意植物的日常养护,合理浇水、修剪等;3.提高植物抗病虫害能力: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性能的品种进行种植;4.使用防病虫害器材:如使用防虫网、防鸟网等器材保护植物;5.培训园艺人员:提高园林管理人员的病虫害防治意识和知识水平。
结论:园林植物养护中的病虫害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价值。
通过本文所介绍的病虫害的识别与分类、监测与预警、防治措施、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保护和维护园林植物的健康和美观。
完整版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园林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识别和防治措施,这些园林植物就可能遭受巨大的损失。
以下是一些园林植物常见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叶片疮痂病叶片疮痂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这些叶片上的斑点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整个植物的凋谢。
为了防治叶片疮痂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清除病叶:发现叶片上出现斑点时,应立即将病叶清除,以防其传播到其他叶片。
2. 喷洒杀菌剂:可以使用一些杀菌剂,如硫酸铜溶液,对叶片进行喷洒,以抑制病菌的生长。
二、蚜虫蚜虫是园林植物的常见害虫之一。
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繁殖迅速。
当植物被大量的蚜虫侵袭时,会导致植物的生长迟缓,叶片枯黄甚至死亡。
为了防治蚜虫,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植物养护:保持植物的健康状态,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 利用生物防治:引入一些天敌,如瓢虫、寄蝇等,吃掉蚜虫,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三、白粉病白粉病是园林植物常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症状是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的菌丝和孢子堆。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植物的叶片会逐渐枯黄、凋谢。
为了防治白粉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及时疏枝通风:保持植物的透气性,降低病菌的滋生条件。
2. 喷洒杀菌剂:可以使用一些特效杀菌剂,如拜尔敏溶液,对植物进行喷洒,以抑制病菌的生长。
四、蜘蛛螨蜘蛛螨是园林植物常见的害虫之一。
它们会在植物叶片上结网,并以植物的汁液为食。
当受到蜘蛛螨侵袭的植物,叶片会逐渐枯黄,甚至出现褪色。
为了防治蜘蛛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清除枯黄叶片:定期清除植物上的枯黄叶片,以减少蜘蛛螨的滋生地。
2. 喷洒杀虫剂:可使用一些杀螨剂,如敌百虫,对叶片进行喷洒,以控制蜘蛛螨的数量。
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园林植物养护(病虫害)引言园林植物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提供生态功能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植物养护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困扰。
本文将从病虫害的类型、预防与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帮助园林从业者更好地进行园林植物养护工作。
1. 病虫害的分类园林植物病虫害是指由真菌、细菌、、线虫和昆虫等病原体引起的植物疾病或害虫危害。
按照害虫和病原体的分类,可以将病虫害分为以下几类:- 真菌性病害:如霜霉病、黑斑病、锈病等;- 细菌性病害:如炭疽病、细菌性软腐病等;- 性病害:如花叶病、黄化曲叶病等;- 线虫性病害:如根结线虫病等;- 害虫危害:如蚜虫、白粉虱、蜘蛛螨等。
2. 病虫害的预防与防治2.1 清洁与消毒园林植物的病虫害多数来自外界的传播,因此保持园林环境的清洁十分重要。
定期清理落叶、杂草等杂物,清洗工具和设备,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对病害植物进行剪除和烧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也是一种常见的预防措施。
2.2 选择优良品种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这样可以减少植物受害的可能性。
对于已经受到病虫害感染的植物,应及时剔除,并替换为抗性更强的品种。
2.3 合理施肥与调控生长环境合理的施肥和调控生长环境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例如,在施肥过程中避免过量使用氮肥,因为氮肥过多会促使植物生长过旺,使植物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此外,适当控制植物的生长密度,保持适当的通风和光照条件,也能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4 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结合使用在防虫害时,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生物防治包括引入天敌昆虫、应用生物农药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防治则包括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可以快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3. 常见病虫害及对策3.1 花叶病花叶病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虫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植物病虫害常常给园林绿化带来很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园林的美观,我们需要合理、科学地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相关技术。
一、病虫害的预防预防是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首要环节。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增强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1. 选择抗病虫品种: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时,可以优先选择一些抗病虫的品种。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抗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的植株密度:合理的植株密度可以保证植物之间的通风良好,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过密的植株容易出现病害的蔓延,因此在进行园林绿化时需要注意植株之间的间距。
3. 土壤管理:健康的土壤是预防病虫害的基础。
保持土壤的适宜湿度、修复土壤的结构和改善土壤肥力可以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二、病虫害的监测监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是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的重要前提。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虫害监测方法。
1. 目测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植物的部分或整体,寻找病虫害的症状和迹象。
如黄叶、凋萎、脱叶、透明斑点等都可能是病虫害发生的迹象。
2. 黄板监测法:将黄色板材粘贴在植物附近,引诱病虫害昆虫降落并粘附在板上。
通过检查板上粘附的昆虫种类和数量,可以初步判断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
3. 根际土壤检测法:采集植物根部周围的土壤样品,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病虫害检测。
这种方法可以更精确地判断土壤中是否存在病虫害的菌种,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三、病虫害的防治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应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
1. 生物防治:注重生态平衡,引入天敌、捕食者等天然的病虫害控制者,控制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例如,可以引入食草昆虫控制杂草,引入益鸟控制部分害虫等。
2.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是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掌握合适的剂量和正确的施药时间,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绿化园林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绿化园林是城市中的绿色宝藏,为人们提供了美丽的环境和舒适的空气。
然而,常见病虫害给绿化园林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虫害,并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我们保护绿化园林的健康。
一、病害1. 炭疽病: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叶片、果实和枝干。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黑色小点,渐渐扩大并变成凹陷的坏死斑。
果实上也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防治措施包括及时修剪感染部位、清除病害物、合理施肥和喷洒适当的杀菌剂。
2.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病害初期,叶片上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质,渐渐蔓延并导致叶片变黄、枯萎。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清除病害叶片、适量修剪枝干、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并喷洒有效的杀菌剂。
3. 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土壤传播病害,主要侵害树木的根部。
感染树木的根部会出现腐烂、变黑,导致植物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死亡。
防治措施包括选择耐病的品种、合理施肥和灌溉、定期检查根部情况,并使用适当的杀菌剂。
二、虫害1. 蚜虫:蚜虫是一种常见的绿化园林害虫,主要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叶片变黄、卷曲和萎蔫。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植物、清除虫卵和虫害部位、增加天敌如瓢虫等,并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2. 蛀螟:蛀螟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主要以树木的嫩叶为食,造成叶片被蛀,严重影响植物的美观。
防治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叶片、收集和销毁受害的叶片、喷洒适当的杀虫剂。
3. 蚂蚁:蚂蚁虽然不直接危害植物,但它们会建筑巢穴并保护蜜露分泌的害虫,如蚜虫。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蚂蚁巢穴、阻止害虫的传播、增加天敌如蚂蚁兵和蚁后,并使用适当的杀虫剂。
以上是绿化园林常见的病虫害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在于预防和综合治理。
我们应该加强园林植物的管理,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定期检查并清除病虫害部位,适时施肥和修剪,增加通风和阳光照射。
同时,注意环境卫生,清除病虫害的废弃物,减少害虫滋生的机会。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引言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病虫害的存在会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植物的死亡。
因此,及时识别和有效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是园林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并提供识别和防治的方法。
一、白粉病病因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多发生于草坪、常绿树木和花卉中。
主要病因是由于高湿度和较低温度条件下,植物叶片表面受到真菌感染。
识别白粉病在植物叶片表面会形成粉状或者网状的白色斑点,由于真菌的孢子在受感染的叶片上繁殖,使得植物叶片表面看起来像被白色粉末覆盖。
防治针对白粉病的防治措施包括:1. 清除植物叶片上的感染斑点,及时切除受感染的部份。
2. 提高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 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喷洒,以抑制病菌的生长。
二、蚜虫病因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植物害虫,常寄生于叶片和花朵上。
它们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导致植物叶片发黄、卷曲甚至死亡。
识别蚜虫的主要特征是它们会会萃在植物的嫩叶和花朵上,形成黑褐色或者绿色的小块或者细长的颗粒状虫卵。
防治针对蚜虫的防治措施包括:1. 通过提高植物的养分含量,增强植物的反抗力。
2. 使用有机或者化学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控制蚜虫的繁殖。
3. 定期检查植物并清除受感染的部份。
三、蜘蛛螨蜘蛛螨是一种弱小的植物害虫,常寄生于室内和室外的各种植物上。
它们通过吸食植物的汁液,会使得植物叶片浮现小黄斑,最终导致植物受损甚至死亡。
识别蜘蛛螨的主要特征是它们在植物叶片上结网并会萃,形成密集的细小红点。
防治针对蜘蛛螨的防治措施包括:1. 定期清洁植物叶片,特别是叶片的背面,以清除蜘蛛螨和它们的卵。
2. 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蜘蛛螨较难繁殖于高湿度环境。
3. 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控制蜘蛛螨的繁殖。
四、斑点病病因斑点病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由真菌或者细菌引起。
常见的斑点病会导致植物叶片上浮现圆形或者不规则的褐色斑点,并且斑点会扩大或者合并,导致植物叶片衰弱甚至死亡。
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质量标准在我们的园林里,树木就像是大自然的守护者,给我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然而,这些“守护者”有时候也会遭遇病虫害的侵扰,简直让人心烦意乱,恨不得立马变成“灭虫侠”,给它们来个痛快。
那么,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园林树木病虫害防治的那些事儿,看看怎么才能让我们的树木恢复健康,继续为我们遮风挡雨。
1. 理解病虫害的基本情况1.1 病虫害的种类首先,得明白,病虫害可不止一种。
我们常见的有害虫,比如蚜虫、白蝴蝶,简直像是园林里的“流氓”,专门找树木“捣乱”。
再说那些病菌,就像“隐形杀手”,让树木的叶子发黄、干枯,没个好样子。
想想,刚种下的小树苗,满心期待能长成大树,结果却被虫子啃得不成样子,这心情谁能懂?1.2 发现病虫害的迹象要想解决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
我们在园林里巡逻的时候,可别大意,仔细看看每一棵树木的叶子、树干。
有时候,叶子上的小点点、变色,都是病虫害的先兆。
如果看到小虫子在树上爬来爬去,立马就得警惕,别让它们继续“兴风作浪”!2. 防治技术的实施2.1 物理防治法说到防治,有些朋友可能会想到化学药剂,然而,有时候简单的物理防治法效果也是不错的。
比如用水枪冲洗树叶,咱们不妨把这些小虫子“洗澡”一下,给它们个措手不及。
还有就是用黄色粘板吸引一些小虫子,简直就是个“无敌杀手”,用得当就能让它们心甘情愿地“投降”。
2.2 化学防治法当然,面对顽固的病虫害,化学药剂也是一种常见的选择。
不过,使用化学药剂可得谨慎点儿,按照说明书来,不要自作聪明。
别想着多喷点就能解决问题,那可能对植物的伤害更大。
选择合适的药剂,喷的时候记得选择晴天,避开风口,保护好周围的植物,做个“有责任感”的“灭虫侠”!3. 维护和后期管理3.1 健康管理防治完病虫害,接下来就得想办法让树木恢复活力。
可以给它们施施肥,补补营养,就像人吃了顿好的,心情也会变好。
还有,定期修剪也是必要的,这样能让树木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滋生的机会。
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一、常见园林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1.1 黄萎病(Fusarium wilt)黄萎病是园林植物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侵袭茄科植物和鸢尾科植物。
该病害的主要症状为植株黄化,叶片逐渐枯萎并最终死亡。
在控制黄萎病方面,可以采取灭菌土壤、合理施肥等措施,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1.2 灰斑病(Leaf spot)灰斑病主要侵袭各种绿化植物,如菊花、菠菜、苹果树等。
该病害的主要症状为植物叶片上出现不规则的灰褐色斑点,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凋落。
预防和控制灰斑病的方法包括及时清除患病叶片、增强植物的抵抗力等。
1.3 白粉病(Powdery mildew)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真菌病害,常侵袭玫瑰、香蕉、观赏草等植物。
该病害的主要症状为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质,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变形和萎缩。
预防和控制白粉病的方法包括适时喷洒杀菌剂、增强植物的抵抗力等。
1.4 叶蝉(Leafhoppers)叶蝉是常见的园林植物害虫之一,主要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
叶蝉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出现黄化、脱水等症状。
预防和控制叶蝉的方法包括手工捕捉叶蝉、增加天敌等。
1.5 蚜虫(Aphids)蚜虫是园林植物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以吸食植物汁液为食。
蚜虫的危害主要表现为植物叶片出现黄化和卷曲等症状。
预防和控制蚜虫的方法包括适时喷洒杀虫剂、灭蚜虫的天敌等。
二、附件附件一、黄萎病病原菌研究报告附件二、灰斑病防治手册附件三、白粉病防治技术指南附件四、叶蝉的鉴定与防治方法附件五、蚜虫防治管理方案三、法律名词及注释3.1 植物检疫法:对出入境的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疫的法律法规。
3.2 农药管理法: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理的法律法规。
3.3 生态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律法规。
3.4 植物保护法:保护农作物、园林绿化植物等植物资源,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法律法规。
园林植物病虫害识别及防治技术阿地力沙塔尔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一、刺吸式为害的害虫1.蚜虫类的识别及其防治●同翅目属蚜虫总科 Aphidiodea。
识别特征:小型多态昆虫,同种间有无翅和有翅型。
触角3-6节,有感觉器。
跗节2节,第1节很短。
腹部常有腹管,末节背板和腹板分别形成尾片和尾板。
如有翅,则前翅比后翅大,前翅有翅痣。
蚜虫类的危害特点●危害嫩枝、幼芽、叶片及根部导致梢叶卷曲、变色或形成虫瘿或致煤污病,或传毒生物学特性主要种类主要种类主要种类蚜虫类的防治●在野外防治应在春秋季节等进行。
●一、结合园林树木修剪,冬季剪除有卵枝叶或刮除枝干上的越冬卵。
●二、园林树木萌发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可兼治螨、蚧。
●三、在夏季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避免天敌昆虫活动旺盛时期大面积喷化学药剂,有必要施药时要局部施药(如根埋、涂干、注射)或选择施用对天敌安全的药剂。
蚜虫类的天敌蚜虫类的防治●四、药剂防治:●叶片有蚜率在30%左右、开始出现有翅蚜时即需进行防治。
●防治时可选用下列药剂:●1.2%烟参碱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水剂2000倍液、●20%安克力乳油1500~3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500倍液、●25% 喹硫磷乳油600~1000倍液。
●此外还可以选用速灭杀丁、敌百威、灭蚜松等。
蚜虫类的防治●肥皂液:防治对象刺吸式、咀嚼式口器类昆虫及叶螨类。
●制作方法:150~300g固体洗衣粉加入10L温水,0.5L酒精,1汤勺食盐溶解均匀即可。
施用方法:每隔7天用药1次,连用2 ~ 3次。
●尿素合剂:防治对象(蚜虫、蚧、粉虱、红蜘蛛)●配方:尿素0.5Kg、洗衣粉0.15kg、水50Kg●风油精:(蚜虫、粉虱)风油精稀释600-800倍喷雾。
2.介壳虫类的识别及其防治●蚧属于同翅目蚧总科●识别特征:一般称为介壳虫,雌雄异形。
雄虫有1对膜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棍。
跗节1节。
雌虫无翅,跗节1-2节,3个体段常愈合,头胸分界不清,有的连腹部也分节不清。
常被有蜡质、胶质的分泌物,或有特殊的蚧壳保护。
生态学的特性●蚧虫一生大部分虫态和虫期都是营固定寄主,只有在初孵若虫阶段,由若虫爬行,扩散到新的寄主部位或新寄主上去,这个阶段称扩散期或涌散期,该期若虫称初孵若虫(浪荡若虫)。
一旦口器刺入寄主组织内,大多雌蚧虫终生不动,直到产卵完毕而死去。
雄虫则在羽化后,靠飞行寻雌交配,寿命仅1-2d。
●因此,蚧虫远距离扩散和传播常是被动地由人为传播和靠动物、风吹、雨水冲刷等方式进行。
●对蚧虫防治措施中实施检疫的作用就在于此。
主要种类主要种类枣大球蚧Eulecanium gigantean杨盾蚧(形态特征)杨盾蚧(Quadraspidiotus slavonicus Green)属同翅目,盾蚧科。
●分布及危害:分布于陕、甘、宁、青、新、内蒙、山西等北方地区。
危害杨、柳,以箭杆杨受害最重,严重时介壳布满枝、干。
●生活史及习性:●新疆1年 l~2 代,l 代者以 2 龄若虫在寄主枝干越冬,第 2 代仅发育到不能越冬的 l 龄若虫,至翌年 3 月树液开始流动时越冬若虫出蛰危害。
雄虫 4 月下旬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羽化期较集中、约 4~5 天;6 月初出现 1 代若虫,部分发育到 2龄进入休眠状态并越冬;部分发育快的于7月中旬羽化为成虫,8月上旬为2代若虫活动高峰,但该代若虫发育缓慢,不能进入 2 龄。
雌虫胎生或产卵生殖,卵期很短,单雌怀卵 14~15 粒 ( 新疆 ) 。
先孵若虫常在母体介壳尾部固定取食,后孵若虫则爬出母体介壳寻找光滑的枝干固定取食,若虫固定 l~2 天后即分泌蜡壳。
第 1 代若虫常危害叶片,第 2 代仅危害枝干。
蚧类的防治●一、强化检疫,严禁携虫花木、接穗调运和引进。
●二、生物防治:对当地天敌应加以保护利用。
蚧类的防治●三、化学防治:(要抓住浪荡若虫期)●喷药、灌根、涂干、注射等方式施药。
●涂干:3月初树液开始流动时,树干离地面30厘米处注射或涂抹药剂,常用的药剂有50%的久效磷乳油、 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吡虫啉乳油等药剂(一般稀释到5~10倍左右用兽医针筒注射、或树干韧皮部上涂抹施用)。
蚧类的防治●喷药:在初孵若虫阶段,即若虫爬行,扩散到新的部位或新寄主上去(扩散期)可选用下列药剂:●40%速捕杀乳油1000~1500倍液●5%蚧螨灵乳油1500~2000倍液●40%速蚧克乳油1000~1500倍液●10%康福多(吡虫啉)乳油1000倍液●醋盐合剂(食醋5ml,食盐10g,水1000ml),●烧碱溶液(20%烧碱溶液15ml、洗衣粉15g、水1000ml)以上药剂对绵蚧、粉蚧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叶蝉类及其防治●识别特征:体长3-15毫米。
单眼2个,少数种类无单眼。
后足胫节刺毛列是叶蝉科的最显著的识别特征。
此外,该科昆虫有横走的习性。
不仅危害园林植物,而且还传播植物病毒病。
●常见的有大青叶蝉、榆叶蝉和葡萄二星叶蝉等。
常见的种类葡萄二星叶蝉●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斑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
葡萄二星叶蝉以成虫、若虫聚集在叶背刺吸汁液,使叶片出现失绿的白色小斑,严重时叶片苍白焦枯。
除为害葡萄外,还为害梨、桃、樱桃、山楂等。
生活史防治方法●①秋后要彻底清扫国内落叶和杂草,减少严冬虫源。
●②加强田间管理,使架面通风透光良好。
●③抓住5月中下旬若虫发生盛期,第一代成虫尚未出现之前这一关键时期喷布20%速灭杀丁、2.5%功夫菊酯、2.5%溴氰菊酯等菊酯类1500~2000倍液。
4. 温室白粉虱●识别特征:触角7节,第2节膨大。
跗节2节,等大。
两性均有翅,翅上有白色蜡粉。
若虫、成虫腹部末端背面有管状孔。
刺吸植物汁液,是木本植物及温室中栽培植物的主要害虫。
常见的有烟粉虱、温室白粉虱等。
温室白粉虱的危害特点及其寄主寄主温室白粉虱的识别特征●成虫体长1-1.5毫米,淡黄色。
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成屋脊状如蛾类,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
●卵长约0.2毫米,长椭圆形,基部有卵柄,淡绿色变褐色,覆有蜡粉。
●若虫体长0.3-0.5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
温室白粉虱生活习性●原产于北美西南部,其后传入欧洲,现广布世界各地。
在北方,温室一年可生10余代,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危害。
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地区的越冬虫态不同,一般以卵或成虫在杂草上越冬。
●繁殖适温18~25℃,成虫有群集性,对黄色有趋性,营有性生殖或孤雌生殖。
卵多散产于叶片上。
若虫期共 3龄。
各虫态的发育受温度因素的影响较大,抗寒力弱。
早春由温室向外扩散,在田间点片发生。
防治措施(1)把好育苗关,培育无虫苗。
育苗前熏蒸温室除去残余虫口,清除杂草残株,在温室通风口加一层尼龙纱避免外来虫源。
(2)生产中打下的枝杈、枯老叶及时处理掉。
老龄若虫多分布于下部叶片,花卉类整枝时适当摘除部分老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种群数量。
(3)利用黄板诱杀成虫,黄色对白粉虱成虫有强烈诱集作用,在温室设置黄板(每亩用32-34块),诱杀成虫效果显著。
(4)药剂防治:当平均每株成虫3头时用3%天达啶虫脒乳油12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1-2次。
5. 螨类●成若螨危害寄主的叶、芽、嫩茎、花、幼果等,吸食汁液初期呈现微小褪绿斑点,后变褐色斑块或叶面卷曲,严重时叶、花、果脱落。
不易发现,繁殖快,难防治。
山楂叶螨、苹果红蜘蛛、朱砂叶螨苹果红蜘蛛朱砂叶螨朱砂叶螨的识别特征●雌成虫:体长0.28-0.32mm,体红至紫红色,•在身体两侧各具一倒“山”字形黑斑,体末端圆,呈卵圆形。
●雄成虫:体色常为绿色或橙黄色,较雌螨略小,体后部尖削。
●卵:圆形,初产乳白色,后期呈乳黄色,产于丝网上。
●朱砂叶螨一年可发生20代左右,以授精的雌螨在土块下、杂草根迹、落叶中越冬,来年3月下旬成螨出蛰。
螨类的防治措施●1.树木萌发前,清理树干,刮除老皮并涂白,消除一部分越冬成螨。
●2.树木萌发前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
可兼治蚜、蚧。
●3、药物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1.8 %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5%杀虫脒水剂500~8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0%螨克乳油2000倍液、50%溴螨酯乳油2000~3000倍液、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霸螨灵悬浮剂2000~3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2000倍液、2.0%阿维菌素微乳剂8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1.2%苦.烟乳油1000倍液、5%啶虫脒乳油3000倍液、10%三唑锡乳油2000倍液。
此外还可以用肥皂液(制作方法:150~300g固体洗衣粉加入10000ml温水,500ml酒精,1汤勺食盐溶解均匀即可)来防治,用此药时7天喷1次,连喷2次。
二、食叶类害虫(一)概论●食叶害虫是针、阔叶树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害虫类群之一鳞翅目种类最多:如尺蛾、枯叶蛾、毒蛾、夜蛾、舟蛾、天蛾、潜叶蛾、蛱碟、粉蝶等等。
膜翅目(叶蜂类)鞘翅目(叶甲类)此外,食叶的软体动物蛞蝓、蜗牛、鼠妇等。
春尺蠖天幕毛虫榆黄黑蛱蝶潜叶蛾危害状叶甲类(二)食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点1、以咀嚼式口器取食叶片,造成缺刻、孔洞,严重受害时整株叶片吃光;被害树地面往往满布残叶、虫粪,树间挂有虫茧、丝幕等。
食叶害虫常被称作“初期性害虫” 。
(二)食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特点●2、裸露生活:气候和天敌对害虫数量增长影响很大。
●幼虫期可分成活期、生长期、营养物质积累期等3个时期。
3、食叶害虫的发生危害具有阶段性和周期性发生期过程可归纳为4个阶段。
初始阶段是害虫种群处于增殖最有利的状态的初始期。
增殖阶段是种群达到猖獗数量的前期。
猖獗阶段害虫的增殖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衰退阶段由于种群数量得到调整,天敌也随之它迁,或伴随衰退的害虫种群而数量大减。
周期性:上述阶段性发生过程,往往“重复”出现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4、这类害虫繁殖量大,并具有主动迁飞和扩散能力。
(三)防治原则1、要加强预测预报,摸清发生规律,害虫种类。
2、加强园林树木的管理水平、提高寄主的抗性。
3、要抓准防治时机,狠治越冬代,压低当年虫口基数。
1.春尺蛾Apocheima cinerarius●危害:春尺蛾别名杨尺蠖、柳尺蠖、榆尺蠖、沙枣尺蠖等等。
生物学习性●1年1代,以蛹在树冠下的土层内越夏越冬。
次年春,当日平均气温0℃-5℃时开始羽化。
幼虫5龄。
春尺蛾的综合防治●1. 在树干基部绑以5~7cm宽的塑料薄膜带阻止上树,或在树干靠基部涂一毒涂胶环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