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桩新技术精集——新技术类型图
- 格式:pdf
- 大小:412.18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四新技术全套⽬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程技术(4)1.1. 桩基新技术(4)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4)1.1.2. 长螺旋⽬下灌注成桩技术(5)1.2. 地基处理技术(6)1.2.1. ⽬泥粉煤灰碎⽬桩(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6) 1.2.2. 夯实⽬泥⽬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7)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8)1.2.4. 强夯法处理⽬块⽬⽬填⽬地基(9)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10)1.2.6. ⽬⽬合成材料应⽬技术(14)1.3. 深基坑⽬护及边坡防护技术(16)1.3.1. 复合⽬钉墙⽬护技术(16)1.3.2. 预应⽬锚杆施⽬技术(17)1.3.3. 组合内⽬撑技术(18)1.3.4. 型钢⽬泥⽬复合搅拌桩⽬护结构技术(19)1.3.5. 冻结排桩法进⽬特⽬型深基坑施⽬技术(20)1.3.6. ⽬边坡防护技术(21)1.4. 地下空间施⽬技术(22)1.4.1. 暗挖法(22)1.4.2. 逆作法(23)1.4.3. 盾构法(24)1.4.4. ⽬开挖埋管技术(25)2. ⽬性能混凝⽬技术(26)2.1. 混凝⽬裂缝防治技术(26)2.2. ⽬密实混凝⽬技术(27)2.3. 混凝⽬耐久性技术(27)2.4. 清⽬混凝⽬技术(29)2.5. 超⽬泵送混凝⽬技术(30)2.6. 改性沥青路⽬施⽬技术(31)3. ⽬效钢筋与预应⽬技术(33)3.1. ⽬效钢筋应⽬技术(33)3.1.1. HRB400 级钢筋的应⽬技术(33)3.2. 钢筋焊接⽬应⽬技术(34)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34)3.2.2. HRB400 钢筋焊接⽬(35)3.2.3. 焊接箍筋笼(36)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37)3.4. 预应⽬施⽬技术(37)3.4.1. ⽬粘结预应⽬成套技术(37)3.4.2. 有粘结预应⽬成套技术(38)3.4.3. 拉索施⽬技术(39)4. 新型模板及脚⽬架应⽬技术(40)4.1. 清⽬混凝⽬模板技术(40)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41)4.3. 液压⽬动爬模技术(42)4.4. 新型脚⽬架应⽬技术(43)4.4.1. 碗扣式脚⽬架应⽬技术(44)4.4.2. 爬升脚⽬架应⽬技术(45)4.4.3. 市政桥梁脚⽬架施⽬技术(46)4.4.4. 外挂式脚⽬架和悬挑式脚⽬架应⽬技术(47)5. 钢结构技术(48)5.1. 钢结构CAD 设计与CAM 制造技术(48)5.2. 钢结构施⽬安装技术(49)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49)5.2.2. 钢结构安装施⽬仿真技术(49)5.2.3. ⽬跨度空间结构与⽬型钢构件的滑移施⽬技术(50)5.2.4. ⽬跨度空间结构与⽬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技术(50) 5.3. 钢与混凝⽬组合结构技术(51)5.4. 预应⽬钢结构技术(52)5.5. 住宅结构技术(52)5.6. ⽬强度钢材的应⽬技术(53)5.7. 钢结构的防⽬防腐技术(54)6. 安装⽬程应⽬技术(55)6.1. 管道制作(通风、给⽬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55)6.1.1. ⽬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55)6.1.2. 给⽬管道卡压连接技术(56)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56)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58)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58)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59)6.4.1. 通信⽬络系统(59)6.4.2. 计算机⽬络系统(59)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59)6.4.4. ⽬灾⽬动报警及联动系统(60)6.4.5. 安全防范系统(60)6.4.6. 综合布线系统(60)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61)6.4.8. 住宅(⽬区)智能化(61)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61)6.5. ⽬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61)6.5.1. 直⽬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61)6.5.2. 直⽬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型设备技术(62)6.5.3. 龙门(A 字)桅杆扳⽬⽬型设备(构件)技术(63)6.5.4. ⽬锚点推吊⽬型设备技术(63)6.5.5. ⽬顶升组装⽬型扁平罐顶盖技术(64)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65)6.5.7. 超⽬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66)6.5.8. 集群液压千⽬顶整体提升(滑移)⽬型设备与构件技术(66) 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68)6.6.1. 系统检测(68)6.6.2. 系统评估(68)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技术(68)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技术(68)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技术及施⽬技术(68)7.1.2. 节能型门窗应⽬技术(72)7.1.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73)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75)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75)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77)7.3. 预拌砂浆技术(79)8. 建筑防⽬新技术(81)8.1. 新型防⽬卷材应⽬技术(81)8.1.1. ⽬聚物改性沥青防⽬卷材应⽬技术(81)8.1.2. ⽬粘型橡胶沥青防⽬卷材(82)8.1.3. 合成⽬分⽬防⽬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卷)材(83)8.2. 建筑防⽬涂料(84)8.3. 建筑密封材料(85)8.4. 刚性防⽬砂浆(87)8.5. 防渗堵漏技术(87)9. 施⽬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87)9.1. 施⽬过程测量技术(88)9.1.1. 施⽬控制⽬建⽬技术(88)9.1.2. 施⽬放样技术(89)9.2. 特殊施⽬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91)9.2.1. 深基坑⽬程监测和控制(91)9.2.2. ⽬体积混凝⽬温度监测和控制(92)9.2.3. ⽬跨度结构施⽬过程中受⽬与变形监测和控制(93)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93)10.1. ⽬具类技术(93)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96)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96)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程技术1.1. 桩基新技术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是对桩底和桩侧⽬定范围的⽬体通过渗⽬(粗粒⽬)、劈裂(细粒⽬)和压密(⽬饱和松散⽬)注浆起到加固作⽬,从⽬增强桩侧阻⽬和桩端阻⽬,提⽬单桩承载⽬,减⽬沉降。
四、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1.1应用概况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中土质及设计深度地基承载力,结合工程结构形式、层高、周边环境及工程成本控制,采用CFG复合地基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本工程CFG桩有效桩长为12.8m,桩径为600mm。
1.1.2关键技术应用施工方法和创新点1.1.2.1CFG桩工艺流程基础轴线引到槽内→布放桩位点→钻机就位、对桩位→钻进并达到设计深度→泵送砼成桩→检查桩顶标高→养护1.1.2.2CFG桩施工工艺(1)桩定位1)依据业主提供的轴线点位,按照桩位平面布置图进行桩位施放。
布置每排桩位时应挂上线效准,测量工具应选用长钢卷尺,减少误差积累;2)由于钻孔时带上的弃土较多,容易覆盖相邻桩点,加上桩机的挪移,造成桩位偏移或漏桩。
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在施工前,把每排(行)桩的延长线在坑壁上标出或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做出标记,以备找桩和校核桩位使用;3)事先在相邻桩位上插入长约70cm的钢筋,钢筋头露出地面约40cm,便于桩位的查找。
(2)严格按照本工程地基处理的设计方案要求,保证桩长达到设计要求;每一次正式钻孔前,确定钻杆的垂直度,并保证钻杆的垂直度满足设计的要求。
(3)混凝土:采用C20商品砼,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为18~22cm;将混凝土压灌入桩孔中。
(4)混合料下到孔底后,泵钻匀速提升,并始终使钻头在混合料液面下面,以防断桩。
(5)提钻与泵送配合每次钻进至标高后,通知泵工打泵。
现场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司机与泵工的联系。
(6)第一次灌注前,因管道比较干燥,混合料容易失水,堵塞管道,因此灌注前应先使用砂浆润滑管道,然后再泵入混合料。
(7)桩头及桩间土处理CFG桩施工完毕,待桩体达到一定强度(一般3~7天左右),方可清理槽底保护土,槽底余土清理时(采用小型机械,人工配合清除桩间土)确保不碰断桩体及不扰动桩间土。
建设部十项新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5)1.1. 桩基新技术 (5)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5)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6)1.2. 地基处理技术 (7)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7)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8)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10)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11)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 (12)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7)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9)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9)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21)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 (22)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22)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24)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 (26)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27)1.4.1. 暗挖法 (27)1.4.2. 逆作法 (29)1.4.3. 盾构法 (30)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 (31)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2)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32)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33)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34)2.4. 清水混凝土技术 (36)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37)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39)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41)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41)3.1.1. HRB400 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41)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42)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42)3.2.2. HRB400 钢筋焊接网 (44)3.2.3. 焊接箍筋笼 (45)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46)3.4. 预应力施工技术 (47)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47)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48)3.4.3. 拉索施工技术 (49)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50)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50)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52)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54)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55)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55)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57)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58)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60)5.钢结构技术 (61)5.1. 钢结构CAD 设计与CAM 制造技术 (61)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62)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 (62)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63)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 (63)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 (64)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65)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66)5.5. 住宅结构技术 (67)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 (68)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69)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70)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70)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70)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71)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72)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74)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74)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75)6.4.1. 通信网络系统 (75)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 (76)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76)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77)6.4.5. 安全防范系统 (77)6.4.6. 综合布线系统 (77)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 (78)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 (78)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78)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79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79)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79)6.5.3. 龙门(A 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80)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81)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82)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84)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84)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 (86)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87)6.6.1. 系统检测 (87)6.6.2. 系统评估 (87)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88)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88)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88)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91)7.1.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 (93)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94)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94)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 (96)7.3. 预拌砂浆技术 (98)8.建筑防水新技术 (100)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100)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100)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101)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1028.2. 建筑防水涂料 (103)8.3. 建筑密封材料 (104)8.4. 刚性防水砂浆 (105)8.5. 防渗堵漏技术 (106)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106)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106)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106)9.1.2. 施工放样技术 (108)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109)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109)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110)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 (111)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112)10.1. 工具类技术 (112)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 (114)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 (115)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目录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4)1.1. 桩基新技术 (4)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4)1.1.2. 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 (5)1.2. 地基处理技术 (5)1.2.1.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5)1.2.2. 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6)1.2.3.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 (7)1.2.4. 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 (8)1.2.5. 爆破挤淤法技术 (9)1.2.6.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 (13)1.3. 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 (15)1.3.1. 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5)1.3.2. 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 (16)1.3.3. 组合内支撑技术 (16)1.3.4.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7)1.3.5. 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 (18)1.3.6. 高边坡防护技术 (19)1.4. 地下空间施工技术 (20)1.4.1. 暗挖法 (20)1.4.2. 逆作法 (21)1.4.3. 盾构法 (22)1.4.4. 非开挖埋管技术 (23)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3)2.1. 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23)2.2.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2.3. 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25)2.4. 清水混凝土技术 (26)2.5.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2.6. 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28)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30)3.1. 高效钢筋应用技术 (30)3.1.1. HRB400 级钢筋的应用技术 (30)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1)3.2.1. 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 (31)3.2.2. HRB400 钢筋焊接网 (32)3.2.3. 焊接箍筋笼 (33)3.3. 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 (34)3.4. 预应力施工技术 (34)3.4.1. 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4)3.4.2. 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 (35)3.4.3. 拉索施工技术 (36)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37)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37)4.2. 早拆模板成套技术 (38)4.3. 液压自动爬模技术 (39)4.4. 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 (40)4.4.1. 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0)4.4.2. 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41)4.4.3. 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 (42)4.4.4. 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应用技术 (43)5.钢结构技术 (44)5.1. 钢结构CAD 设计与CAM 制造技术 (44)5.2. 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 (45)5.2.1. 厚钢板焊接技术 (45)5.2.2. 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 (45)5.2.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术 (46)5.2.4.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技术 (46)5.3.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47)5.4.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 (48)5.5. 住宅结构技术 (48)5.6. 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 (49)5.7. 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 (50)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50)6.1. 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 (50)6.1.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50)6.1.2. 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 (51)6.2. 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 (52)6.3. 电缆安装成套技术 (53)6.3.1. 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 (53)6.4. 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 (54)6.4.1. 通信网络系统 (54)6.4.2. 计算机网络系统 (54)6.4.3.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55)6.4.4.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 (55)6.4.5. 安全防范系统 (55)6.4.6. 综合布线系统 (56)6.4.7. 智能化系统集成 (56)6.4.8. 住宅(小区)智能化 (56)6.4.9. 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 (56)6.5. 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 (57)6.5.1. 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 (57)6.5.2. 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 (57)6.5.3. 龙门(A 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 (58)6.5.4. 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 (59)6.5.5. 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 (59)6.5.6. 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 (60)6.5.7. 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 (61)6.5.8. 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 (61)6.6. 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 (63)6.6.1. 系统检测 (63)6.6.2. 系统评估 (63)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63)7.1. 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 (63)7.1.1.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 (63)7.1.2. 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66)7.1.3. 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 (68)7.2. 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 (69)7.2.1. 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 (69)7.2.2. 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 (72)7.3. 预拌砂浆技术 (73)8.建筑防水新技术 (75)8.1. 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75)8.1.1.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 (75)8.1.2. 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 (76)8.1.3.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 77 8.2. 建筑防水涂料 (77)8.3. 建筑密封材料 (79)8.4. 刚性防水砂浆 (80)8.5. 防渗堵漏技术 (80)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81)9.1. 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81)9.1.1. 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 (81)9.1.2. 施工放样技术 (82)9.2. 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84)9.2.1. 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 (84)9.2.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 (85)9.2.3. 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 (85)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86)10.1. 工具类技术 (86)10.2. 管理信息化技术 (88)10.3. 信息化标准技术 (89)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桩基新技术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在钢筋笼上预埋注浆管和注浆阀,在成桩后一定时间内实施桩侧和桩底后注浆,一是加固桩底沉渣和桩侧泥皮;二是对桩底和桩侧一定范围的土体通过渗入(粗粒土)、劈裂(细粒土)和压密(非饱和松散土)注浆起到加固作用,从而增强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