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张学
- 格式:pdf
- 大小:273.69 KB
- 文档页数:2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癫痫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部神经系统疾病,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慢性、复杂、多种因素引起的脑部功能失衡的疾病。
治疗癫痫的方式非常多样,其中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神经调节疗法、物理治疗等各种方法。
而神经内科则是癫痫病的主要治疗领域之一。
本文将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
1. 临床诊断癫痫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化,其经常发作的症状包括:突然而短暂的意识丧失、肌肉颤动、口角歪斜、无法控制的自主运动、眼球转动等等。
另外,在癫痫病的临床诊断中,主要还需要通过以下的方法来确诊:(1)病史询问:询问病人相关的病史,是否有过曾经发生过类似症状,其家族病史、吸毒、建议饮酒的历史等,以了解癫痫的可能病因。
(2)神经体检:神经体检是神经内科医生判断病人是否患有癫痫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中包括测试病人的肌力、反射和感觉功能等。
(3)脑电图检查:可以通过脑电图来测量癫痫的脑部电活动,并在发作期间记录抽动现象。
(4)CT或MRI检查:CT或MRI检查可以显示异常表现,可能是由脑肿瘤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的。
根据以上情况,神经内科医生可以进行全面的诊断,确定癫痫的临床类型,从而给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癫痫病的常见治疗方式,常用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戊酸钠、丙戊酸镁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不良反应来进行调整。
(2)手术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范克利瑟手术、神经导航手术、综合显微镜手术等。
(3)神经调节疗法:神经调节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包括神经反馈疗法、光疗法和音乐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放松和调整来减轻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4)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癫痫病的症状,比如针灸、按摩和温泉疗法等。
总的来说,癫痫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史、药物不良反应等各种因素,如果患者仅依赖药物来治疗癫痫,可能会引起多种问题。
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引言:癫痫病是一种以大脑神经元异常兴奋活动导致的突发性全身或局部的抽搐发作为特征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并且常常具有复杂性,给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本文旨在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以期对该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一、临床诊断方法1.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发作类型、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诱因等,对于诊断癫痫病具有重要意义。
2.神经系统体检:包括神经系统功能检查、患者的意识状况、认知功能和行为检查等。
3.电脑断层扫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通过这些影像学检查,能够检测出脑部可能存在的结构异常,如占位性病变、先天性异常等。
4.脑电图检查(EEG):通过EEG检查可以记录脑电活动,并观察是否存在具有癫痫特征的异常放电。
5.高级方法:如脑磁图(MEG)、脑功能磁共振、PET等,能更加精确地检测出癫痫病灶的位置。
二、治疗方法及效果1.药物治疗:癫痫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癫痫药物,例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副作用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大多数癫痫发作,但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治疗无效,需要寻找其他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对于部分癫痫病患者,特别是存在器质性病变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癫痫病灶切除术、癫痫瘢痕切除术、神经调节术等,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减少或消除癫痫发作。
3.神经调控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包括脑深部电刺激、经颅磁刺激等,可改善癫痫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4.专科治疗:对于复杂性癫痫病例,可以选择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如癫痫专科医院或神经内科医院。
专业的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通常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神经系统体检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其中脑电图检查是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治疗方面,药物治疗是首选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大多数癫痫发作。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摘要:目的:研究视频脑电图(V-EEG)联合CT在癫痫性精神障碍诊断中的效能及其患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本研究以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6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癫痫未合并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均进行V-EEG 以及CT检查。
比较两组患者的V-EEG结果、各脑区的CT值以及脑白质密度、各个脑室的宽度之间的差异,分析V-EEG联合CT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效能,探讨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单侧放电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以及脑白质密度C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双侧脑室的前角、第三脑室、脑沟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EEG联合CT对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诊断特异性高;多因素分析显示,低氧血症、低血压、低血钠、低血钙、低血镁均是造成患者出现癫痫性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结论:V-EEG联合CT对于癫痫性精神障碍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关键词:V-EEG;CT;癫痫性精神障碍;危险因素前言癫痫症是一种临床神经危重急诊,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和认知功能损害,早期病因诊断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一般通过标准的诊断路径即可明确大多数RSE的病因,例如患者不依从或擅自改变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构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急性代谢失衡或乙醇撤除等,从而使顽固性发作得到有效控制1对象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以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60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早35~55岁,平均年龄为(48.02±13.50)岁,体重指数平均为(24.22±1.69)kg/cm2,病程平均为(3.55±1.01)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平均为(20.77±2.34)分,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平均为(26.57±2.33)分,另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癫痫未合并精神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到10月之间所接收的50例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并按照发病的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人,主要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发病类型进行分析,并研究了患者脑血管及其发病部位,采取了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并且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的25例癫痫病患者都以治愈,没有一例出现复发,治愈率为100%;而对照组的25名患者中,停药后出现了2例复发患者,治愈率为92%。
两组患者中均无治疗无效而死亡的人员。
结论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特别是对于迟发的患者,要在有效的控制上,进行及时的治疗。
应该对病人的情况有清楚细致的了解,并彻底清楚病因,对症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病痛,尽最大的可能性治愈患者。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治疗效果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0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4924-01癫痫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患病的概率大概为05%,年发病的概率大概为03%。
我国大约有癫痫病患者500万例,年新发病大约为30万。
近些年来,对于癫痫病的治疗,已经有了较为突破性的进展,治愈率已经提高到了90%以上,治疗的关键主要是针对病因,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再依赖于药物,进行长期合理的控制。
癫痫病在青年人群和儿童中发病的概率较高,现在笔者选取了我院接收并治疗的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有效的分析,采取了有效的治疗措施,现将结果做出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在2010年4月——2010年10月之间接收了50例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例,年龄在16岁-6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3岁;女性患者26例,年龄在20岁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5岁。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癫痫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的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症状。
癫痫病患者常常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等典型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癫痫病的临床诊断癫痫病的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患者可能只是出现偶发性的短暂意识丧失,或者局部肢体抽搐等,癫痫病的临床诊断需要仔细分析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一些辅助检查结果。
具体的临床诊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详细的病史询问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病发时的具体情况、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持续时间等,还需要询问家族史、既往史等。
这些病史信息能够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癫痫病的可能性。
2. 完善的体格检查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检查、脑电图、头颅MRI等。
这些检查能够了解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同时可以排除其他疾病对癫痫病的干扰,提供临床确诊的依据。
3. 辅助检查结果医生需要结合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脑电图、头颅MRI等。
脑电图是癫痫病的重要诊断手段,通过检测脑电波的异常活动,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癫痫发作。
头颅MRI可以排除脑部结构性病变,为癫痫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癫痫病的临床诊断需要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二、癫痫病的治疗措施癫痫病的治疗可以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具体的治疗措施如下:1. 药物治疗大多数癫痫病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症状,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妥英钠、地西泮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定期复查血药浓度,调整药物剂量,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2.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难以控制症状的癫痫病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临床诊断及治疗。
方法本次共选择40例癫痫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在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行规范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选取病例复杂型癫痫15例,单纯型癫痫25例。
临床治愈率为97.5%,死亡1例,占2.5%。
无复发现象。
结论及时诊断癫痫,并行对症治疗,可改善病情,并使死亡率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时,需取得家属配合,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督促用药,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以全面改善患者机体状况,保障生命安全。
标签:神经内科;癫痫;诊断;治疗;效果观察癫痫在临床神经系统疾病中占较高发生比例,经现代医学证实,其为一种慢性脑部疾病,由多种病因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因脑部神经元过度放电出现短暂、反复、突然的失常为特征,由多种病因引起,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及时明确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方案治疗,是保障预后的关键。
本次选择相关病例,就临床规范诊治展开探讨,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共选择研究对象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7~63岁,平均(55.2±1.7)岁。
均以《世界抗癫痫联盟诊疗指南》和《中华医学会癫痫诊疗指南》[2]为基础,结合临床相关指征,行明确诊断。
具体包括:①病史:癫痫以重复性和发作性为基本特点,患者就诊时多在发作以后,且大部分查体时无异常,故需行病史采集。
掌握发作诱因、发作次数、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与患者生理变化。
记录患者生活能力、智力与社会适应性。
②体格检查:注意最近或即往头部有无外伤体征,有无先天性异常、弥漫性或局灶性神经系统异常。
不易发现、细微的征象对局灶性脑功能异常有揭示作用。
③影像学检查:可疑病例需行视频脑电图和(或)常规脑电图检查,已确诊者需做MRI或CT明确病因。
1.2方法患者疾病呈多样化临床表现,但均具有发生时间短暂、间歇正常、重复发作、突发性发作等特征,需对症治疗。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癫痫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细胞活动异常引起,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癫痫发作。
癫痫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各项辅助检查,早期诊断能够有效控制癫痫发作,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生活质量。
一、临床症状癫痫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可以表现为多种类型的癫痫发作。
根据发作特点,癫痫发作可分为部分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
部分性发作指癫痫发作始于大脑的一个或多个特定区域,包括感觉、肌肉运动、情感和认知等方面的异常。
全面性发作则是大脑整个区域同时发生放电,整个身体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抽搐,意识也会丧失。
除了癫痫发作本身的症状外,还可以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头痛、头晕、恶心等非癫痫类型症状。
二、辅助检查癫痫病的诊断需要辅助检查来评估病情和确定治疗方案。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EEG)、头颅核磁共振(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脑磁图(MEG)等。
其中,脑电图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能够记录大脑神经细胞的电活动,评估癫痫发作的特征和频率。
MRI和CT能够显示大脑区域的异常结构和病变,并确定癫痫发作的原因。
三、治疗措施癫痫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癫痫的类型、严重程度和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等因素,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诱导癫痫病发作治疗等不同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癫痫病治疗的首选方法,通常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癫痫发作。
抗癫痫药物的种类较为繁多,应根据癫痫类型和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
抗癫痫药物应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最小有效剂量。
如果采用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出现明显的药物副作用,需要采用其他治疗方法。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部分性癫痫病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且癫痫起源部位已确定的情况下,手术切除可有效减少癫痫发作次数。
手术切除需要结合脑电图、MRI、CT等辅助检查来确定癫痫起源部位和手术方案。
手术后需要长期跟踪随访,避免术后癫痫再次发作。
3、诱导癫痫病发作治疗诱导癫痫病发作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尚处于研究阶段。
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效果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内科癫痫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2020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3月,需要抽取52例神经内科癫痫患者,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对照组(n=26例)神经内科癫痫疾病患者运用单一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n=26例)神经内科癫痫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研究者需要重点记录病人治疗的有效率、脱发、困倦和胃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用丙戊酸钠与卡马西平联合治疗,治疗有效率92.3%,对照组用单一丙戊酸钠治疗,治疗有效率76.9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研究数据差异较大(P<0.05)。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病人,能有效地提高疗效,减少胃肠及脱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疾病;治疗引言:神经内科所接诊的病人中有许多病人都患有癫痫病,而且每年都有许多患有癫痫病的青少年,这些病人之所以会患上癫痫病都是由于脑血管病变而引起的。
我们发现,为这些病人给予抗癫痫用药后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得到了好转,但仍然还会存在一些病情没有得到缓解的病人。
有报道指出,丙戊酸钠联用卡马西平有利于提升疗效。
基于此,本文特选择80例癫痫病人给予不同的治疗措施并观察其疗效。
癫痫为精神类疾病,需要尽早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避免出现严重脑损伤。
本次研究神经内科癫痫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式,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始于2020年10月,终于2021年3月,需抽取52例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采用分组结果分析,对照组(n=26)采用单一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病人年龄≥2岁,≤79岁,病人平均年龄(51.23±2.45),病人男女比例为16:10;观察组(n=26)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卡马西平治疗,病人年龄≥3岁,≤81岁,病人平均年龄(52.47±3.02),病人男女比例为15:11,两组基础资料差异度小(P>0.05)。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 目的:探究癫痫病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2021年5月~2022年4月,选取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癫痫病患者66例为对象。
将其随机1:1划分为对照、试验两组: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试验组联合使用拉莫三嗪,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对比治疗结局。
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是93.94%和75.76%,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试验组用药不良反应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15.1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3)患者治疗后的SF-36评分明显增高,试验组评分结果较之对照组更高(P<0.05)。
结论:癫痫病患者就诊时,要完善检查项目,判断癫痫类型和病因;治疗时联合使用丙戊酸钠与拉莫三嗪的疗效更好,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癫痫病;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生活质量癫痫又名羊癫疯,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它是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具有短暂性、反复性特点[1]。
临床治疗时,药物治疗的关键是控制癫痫发作,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兼顾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选取本院诊治的66例癫痫病患者为对象,总结了诊疗工作要点和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21年5月~2022年4月,选取本院神经内科诊治的癫痫病患者66例为对象。
依据《神经病学第三版》[2],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病程≥3个月;提供的病历资料属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心肝肾器质性病变者,假性癫痫病者,无法正常沟通者,药物禁忌者,合并其他神经疾病等。
利用随机数字表,将其1:1划分为对照、试验两组。
对照组基本资料:男15例、女18例,两者的构成比为45.45%和54.55%;年龄范围22~78岁,平均为(51.24±8.39)岁;病程4~11个月,平均为(7.35±2.60)个月。
试验组基本资料:男17例、女16例,两者的构成比为51.52%和48.48%;年龄范围23~79岁,平均为(52.73±8.96)岁;病程3~10个月,平均为(6.85±2.24)个月。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导言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发作性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癫痫病患者除了躯体上的不适外,还会受到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困扰,对患者和家庭来说是一种心理和经济的负担。
对癫痫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癫痫病的临床诊断1.临床特征癫痫的发作特点是反复发作,而且每次发作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相似。
癫痫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意识障碍、肢体抽搐、口吐白沫、突然倒地等。
不同类型的癫痫发作所表现出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部分性发作的表现可能只有局部的肌肉抽搐,而全面性发作则可能表现为全身抽搐、意识丧失等。
在癫痫发作后,患者还可能出现疲劳、头痛、恶心、嗜睡等症状。
2.辅助检查癫痫的确诊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辅助检查。
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脑电图(EEG)、脑磁共振(MRI)和脑CT等。
脑电图是癫痫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通过观察脑电图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鉴别癫痫发作和其他非癫痫症状。
3.临床分类根据癫痫发作的部位和程度,可以将癫痫分为部分性癫痫和全面性癫痫两大类。
其中部分性癫痫又可以分为简单部分性癫痫和复杂部分性癫痫。
通过对癫痫的临床表现和发作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癫痫的类型,为后续治疗提供指导。
二、癫痫病的治疗措施1.药物治疗目前,癫痫的治疗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扩张松弛管钾通道药物、钙通道拮抗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神经元的抑制性等方式来达到抗癫痫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一方面要考虑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等因素。
2.手术治疗对于那些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癫痫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癫痫病灶切除术、癫痫病灶定位术和神经调控术等。
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癫痫发作的次数和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并持续三个月,在此基础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8%,其中显效23例,有效10例,改善5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8.2%,其中显效7例,有效13例,改善7例,无效13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5%,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针对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需要综合患者各方面的资料实施科学诊断。
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以药物为主,其中丙戊酸钠缓释片及拉莫三嗪片联合使用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治疗效果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pilepsy in neurology[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pilepsy in neurology. Methods:Eighty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epileps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March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or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Method,and for three months,on the basis of observat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compared the treatment effec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5.8%,of which 23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0 cases were improved,5 cases were improved,2 cases were ineffectiv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8.2% in the control group,7 cases were effective,(P <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re were 3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7.5%,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There were 9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2.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 Conclusion:Clinically,patients with epilepsy in neurology need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diagnosis.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epilepsy patients with drugs,including sodium valproate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and lamotrigine tablets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Neurology Epilepsy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effect癫痫病属于神经内科疾病,临床上发病率较高。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探讨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来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的癫痫病患者103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51例患者行丙戍酸钠缓释片治疗,实验组5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行拉莫三嗪片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治疗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8.43%。
实验组治疗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6.15%。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21.57%,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占 5.77%。
经过比较发现,复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单一治疗患者,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癫痫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存在差异,在对患者临床诊断时应对患者病史及症状详细询问,综合判断后对患者予以丙戍酸钠缓释片联系拉莫三嗪片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并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治疗效果引言癫痫在神经内科是比较常见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脑损伤程度,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目前,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这也大大提高了癫痫治疗的有效性,超过60%的癫痫患者使用有效合理的抗癫痫药物可获得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癫痫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断方法,评价不同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方便选取来该院神经内科治疗癫痫病的患者103例,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5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2.8±3.6)岁,病程4个月~22年,平均病程(11.19±1.89)年。
实验组52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23~79岁,平均年龄(42.17±1.98)岁,病程3个月~21年,平均年龄(11.2±1.0)年。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01-19T02:07:45.09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9期作者:魏丙超[导读]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魏丙超解放军第960医院(泰安) 271002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本次纳入的分析对象均来源于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癫痫病患者,共计90例,研究开始于2020年2月,结束于2021年2月,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参照组,另外接受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片治疗的45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和分析患者的临床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
结果:95.56%(43/45)、77.78%(35/45),前者为研究组治疗效果,后者为参照组治疗效果,相比后者有明显的劣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44%(2/45)、22.22%(10/45)分别是研究组和参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前者有绝对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由于癫痫病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有所不同,所以诊断过程中需要根据症状情况及病史进行疾病的判断,同时对此类患者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拉莫三嗪片治疗,不仅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还促进了临床疗效的提高。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诊断;治疗效果引言: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癫痫是较为常见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由于该病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所以临床中倡导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以此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该病常在儿童和青年群体中发生,脑血管疾病或脑外伤是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那么患者的生活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到其生命安全。
临床中想要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预后效果,早期治疗意义重大。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分析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神经元异常兴奋导致的一种短暂异常脑功能失调。
癫痫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复、突发、不可预测的癫痫发作。
癫痫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神经内科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本文将对癫痫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癫痫病的临床诊断1. 病史采集:癫痫病的既往史对临床诊断非常重要。
个人或家族的癫痫病史、既往病史(如脑外伤、脑血管病、脑肿瘤等)都可能与癫痫的发病有关。
2. 详细的症状观察:癫痫病发作有多种类型,如部分性发作、全面性发作等,临床医生需要详细询问患者每次发作的具体表现,以帮助区分癫痫病的类型。
3.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内科医生需要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脑炎等。
4. 辅助检查:癫痫患者一般需要进行脑电图(EEG)检查、脑磁图(MEG)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癫痫的类型及范围。
5. 影像学检查:MRI、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癫痫的病因,如脑结构异常、脑肿瘤等。
根据以上临床诊断方法,医生可以对癫痫病进行准确的诊断,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癫痫病的治疗措施1. 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是癫痫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药物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同时需要密切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部分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癫痫灶切除术、癫痫灶封闭术等,通过手术去除或隔离引起癫痫的病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 神经调控治疗:神经调控治疗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如经皮神经刺激(VNS)、深部脑刺激(DBS)等,这些治疗手段通过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活动,达到控制癫痫发作的目的。
4. 生活方式管理:癫痫患者需要遵循良好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这些都有助于减少癫痫的发作。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2T09:25:10.58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5期作者:邢敏周勇杨立春侯新颖[导读]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临床上神经内科癫痫病的诊疗效果进行研究与讨论。
邢敏周勇杨立春侯新颖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453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临床上神经内科癫痫病的诊疗效果进行研究与讨论。
方法用于实验研究的患者为在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106例癫痫病患者,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人数为每组53人,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均使用丙戌酸钠缓释片进行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另外使用拉莫三嗪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和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对照组患者中有共有1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其中脱发和嗜睡患者居多,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6%,实验组患者仅有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偏低(P<0.05);对照组患者中有共有12例患者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其余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77.3%,实验组患者仅有3例患者出现治疗无效的情况,其余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4.3%,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明显偏高(P<0.05)。
结论在医院临床上神经内科癫痫病的诊疗中应用丙戌酸钠缓释片辅助治疗的方法,能有使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拉莫三嗪片;诊疗效果引言癫痫病作为医院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期长的特点,癫痫病多是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癫痫病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年[1]。
临床上力求对患者及时诊断、及早治疗,为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保障[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对临床上神经内科癫痫病的诊疗效果进行研究与讨论,选取我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就诊的癫痫病患者共106例参与本次研究,以下为全部研究内容。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1T02:53:21.82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4期作者:李岩[导读] 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李岩山西省河津市人民医院 043300[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
方法:将82例自2020年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诊治的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拉莫三嗪及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用药效果、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时间、发作频率、用药后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比较,观察组癫痫发作时间更短且发作频率更低(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为癫痫患者提供拉莫三嗪治疗效果优于丙戊酸钠,能够降低患者病情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时间,还能够减少用药后不良反应。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拉莫三嗪;丙戊酸钠;用药效果作为神经系统多发性疾病,癫痫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引发,病情发作时患者大脑功能短暂发生障碍,存在突然发作及反复发作等特点,随着病情进展可造成患者神经系统受损,进而导致患者感觉功能、认知功能或运动功能受损,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病情,减轻对脑细胞与累及区域造成的影响[1,2]。
临床针对该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如丙戊酸钠、拉莫三嗪等,均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本次研究以82例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本院接受诊治时间为2020年2月~2021年10月,对比和分析患者采用丙戊酸钠及拉莫三嗪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内容与结果汇总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82例在我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与其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字同意参与本研究;②患者全程遵医嘱用药;③患者年龄≥18周岁。
排除标准:①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②药物成瘾者或者酒精成瘾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者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④合并肝肾心肺等脏器功能异常者;⑤对本次研究所用药物有过敏反应者。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症状及体征等综合判定为癫痫患者,再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德巴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加用利必通。
患者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出现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未出现无效例数,总有效率为1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癫痫患者的诊断应根据患者病史、特征、临床症状以及各项检查进行综合判断,实施相应的药物治疗,及时控制药物剂量,方可达到有效控制的效果。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治疗效果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疯”,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1~2】。
其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
据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总体患病率为7%,年发病率为3%。
癫痫患者经过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约70%的患者病情是可控制的,其中50%~60%的患者经3年左右的治疗能够治愈,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癫痫病临床致病因较为复杂,对其及时诊断,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方可及早康复患者。
现就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对其进行明确诊断,施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取得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为17例,女性为13例;年龄为16~51岁,平均年龄为33.5岁。
病程为1个月~24年,平均病程为4.5年。
发作类型:部分发作16例,外伤后遗症9例,全身性发作5例。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张学
发表时间:2018-05-23T11:55:40.11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5期作者:张学裴慧慧蔡红[导读] 探讨神经内科癫痫临床诊断及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5例癫痫患者,在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张学裴慧慧蔡红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5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临床诊断及治疗。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5例癫痫患者,在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行规范治疗,观察临床效果。
结果本组选取病例复杂型癫痫24例,单纯型癫痫31例。
临床治愈率为98.18%,死亡1例,占1.92%。
无复发现象。
结论及时诊断癫痫,并行对症治疗,可改善病情,并使死亡率最大程度的降低,同时,需取得家属配合,对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督促用药,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以全面改善患者机体状况,保障生命安全。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临床诊治;疗效
癫痫病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危害很大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发作群体是青少年和儿童。
发现了癫痫病则要立即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否则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严重的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危急患者的生命。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对癫痫病的治疗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癫痫病患者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55例癫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发作的国际分类及癫痫综合症的国际分类意义》中的癫痫病诊断标准。
男29例,女26例,年龄6个月~80岁,平均(31.8±16.5)岁,病程4个月~40年,平均(10.3±2.1)年。
其中11例为新发癫痫,44例为难治性癫痫。
发作类型:全身性17例,部分性38例。
癫痫病病因:脑卒中15例,外伤5例,病毒性脑炎7例,病因不明28例。
1.2方法
1. 2. 1诊断方法:1. 临床症状:癫痫病患者发作形式一般以抽筋为主,其次还可出现意识障碍、发呆、幻听、痴笑、腹痛、头痛、胸闷、心悸、气促、头晕、大汗淋漓、皮肤潮红、嘴、舌部、口角或肢端的发作性麻感、触电感、针刺感或感觉缺失感等;2. 对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测,可进行准确诊断患者病情。
1. 2. 2入选标准:1. 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癫痫疾病;2. 患者在进行此次研究前未服用任何抗癫痫药物,或服用抗癫痫药物不超过6周;3. 女性患者在进行研究期间应进行有效的避孕措施;4. 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3治疗方法
应用德巴金(丙戊酸钠缓释片,国药准字H20010595,0.5g/片),口服给药。
对于>12岁的患者,给药剂量为15mg/(kg・d),初始给药剂量为5~10mg/(kg・d),用药1周后,逐渐增大剂量,直至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为止。
给药剂量超过250mg/d时,需分次服用,以免刺激胃肠道。
每日最大给药剂量不超过30mg/(kg・d);对于≤12岁的患者,给药剂量为15mg/(kg・d),初始给药剂量为5~10mg/(kg・d),用药1周后,每隔1周将剂量提高5~10mg/(kg・d),直至患者无法耐受或发作得到有效控制为止。
2结果
本组选取病例复杂型癫痫24例,单纯型癫痫31例。
临床治愈率为98.18%,死亡1例,占1.92%。
无复发现象。
3 讨论
癫痫临床发作类型包括单纯性部分发作、强直-阵挛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和Lennox-Gastaut综合征。
单纯性部分发作以单纯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症状为主,患者发作时一般无意识障碍,发作时间一般为几分钟,EEG可见痫波,间歇期无异常。
强直-阵挛发作时,患者有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症状,多发于14~17岁及1岁人群,发作频率可为1次/d,也可为几年1次,发作持续时间在3 min以内,意识丧失后不恢复,间歇期有痫波,发作时有快节律、高波幅、爆发性表现。
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时,会出现发作性意识障碍,且多合并自动症、精神症状,持续几分钟后可缓解,EEG可见颞区痫波。
Lennox-Gastaut综合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发作时EEG有多处异常,可见棘慢波低于3Hz,间歇期SSW值在1~2.5次/s之间,其临床特征以典型EEG改变、精神发育迟缓、某类型癫痫发作为主,且发作频繁。
丙戊酸钠缓释片是临床治疗各类癫痫病的常用药,目前对该药物的抗癫痫作用机制还未完全明确,普遍认为其与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浓度升高有关。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癫痫病发病类型多、临床表现复杂,临床医师在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病史、体格检查、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免误诊、漏诊。
联合应用利必通、德巴金治疗癫痫病具有显著疗效,但必须严格掌握药物用量及临床适应证。
参考文献:
[1]郁兆勇.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和预后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22):209.
[2]周智慧,肖争,王学峰,等.卡马西平、托吡酯与丙戊酸钠治疗102例脑炎继发癫痫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21):2878-2880.
[3]章晓富,陈瑛,高慧丽,等.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1):50-52.
[4]陈伟,施德,刘振国,等.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青年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3):45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