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柱外包粘钢加固技术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74.32 KB
- 文档页数:18
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加强技术及应用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结构形式,但长期使用或外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梁柱的强度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加固加强。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加强技术及其应用。
二、加固加强方法1. 粘贴钢板法粘贴钢板法是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来增加其受力能力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为:清理混凝土表面,涂布粘接剂,贴上钢板,并用螺栓或钢筋将其钉牢。
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混凝土梁柱的强度和刚度,但需要考虑钢板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以及钢板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带来的问题。
2. 碳纤维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是将碳纤维布贴在混凝土表面,再用树脂或胶水将其粘合,形成一层纤维增强材料。
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梁柱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具有质量轻、施工方便、不易引起腐蚀等优点。
但需要注意碳纤维与混凝土的粘接强度和碳纤维的抗拉强度。
3. 钢筋混凝土套筒法钢筋混凝土套筒法是在原有的混凝土柱或墙体的外侧,加固一层钢筋混凝土套筒,使其成为双层结构。
此方法可以使混凝土梁柱的承载能力大幅提高,并且能够抵御地震等外力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套筒与原有结构的粘结强度和刚度。
4.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上加固一层预应力钢筋,使其成为双向受力结构。
此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混凝土梁柱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但需要考虑预应力钢筋的布置和预应力张力的控制。
三、应用案例1. 混凝土柱的加固某大型商场的某混凝土柱长期受到荷载的作用,导致柱的强度下降。
为了保证商场的安全性,施工方采用了碳纤维加固法。
首先对柱体进行清理处理,然后涂布粘接剂,贴上碳纤维布,并用胶水将其固定。
经过施工方的测试,柱体的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商场的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2. 混凝土梁的加固某高层住宅的某混凝土梁由于长期受到荷载的作用,出现了裂缝,需要进行加固。
施工方采用了粘贴钢板法。
首先对梁体进行清理处理,然后涂布粘接剂,贴上钢板,并用螺栓将其固定。
经过施工方的测试,梁体的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裂缝得到了修补。
浅议外包粘钢技术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简要介绍了外包粘钢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强中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标签:外包粘钢结构加固GCM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在实际工程中可能会由于设计失误、施工质量控制不当、以及功能改变等多种原因,导致结构的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或实际荷载的要求,需进行加固来保证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
建筑结构的加固方法很多,有碳纤维加固法、化学植筋技术、注浆加固法、增大加固法及外包粘钢加固法等,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加固方法。
其中外包粘钢加固法具有操作方便、施工周期短、加固效果好、结构及构件截面面积增加小等优点,因而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
1 工程概况某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主体结构竣工后,由某工程质量监督站对主体结构进行抽检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建筑的1、2层框架柱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后来又由某建筑工程测试中心对其进行专项检测,采用回弹法和钻芯法检验认定:此建筑1、2层梁柱混凝土强度未能满足设计要求,不能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因而须采取加固措施。
2 加固方案2.1 加固方案的选择该建筑采用圆形加固受力性能较好,但会大量增加面积,并且1、2层已经预售,减少使用面积可能会引起用户的不满;方形加固方案没有圆形加固对柱的承载力提高得多,但此项目为新建项目,为减少结构尺寸变化,认为选择方形加固方案为宜。
外包钢加固法对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加固,用CGM水泥基灌浆料增大柱子截面,将钢板套筒外包在表面,这样不仅可提高柱子承载力,钢板箍的横向约束作用还能让柱子产生良好的三向应力状态,使得柱子的承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粘结效果还能较好地使得原柱与灌浆料、外包钢套可靠地联结成整体,并且对柱子的横截面积增大不多。
2.2 加固材料选择CGM高强无收缩灌浆料。
CGM是一种以高强度材料为骨料、以水泥作为结合剂的水泥基灌料,具有强度高、微膨胀、高流态、防离析等优点,其28天抗压强度超过C55混凝土,膨胀率大于0.02%,在较大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均能保持良好性能;并且其操作简单,施工工效高,加水即可使用,因而其使用范围较广。
外包钢混凝土框架柱加固效果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某工程柱采用外包钢进行了加固效果的研究。
从各角度如外包钢加固柱受力特点、外包钢加固柱端锚固及节点构造、加固施工、加固后质量检验及使用维护管理进行了层层分析研究和探讨,直接或间接的都会影响加固效果的发挥,同时提出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避免影响加固效果,保证工程质量,达到安全、可靠的目的。
为今后外包钢加固柱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外包钢加固法;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效果;卸载;节点;承载能力1 引言我国在不断进行新建设、新技术开发研究的社会,各类建筑物面临着材料的老化、使用功能要求的改变,而且原有建筑的低标准、建筑的老龄化等引起的结构安全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考虑昂贵的拆建费用以及对环境的严重影响,并且能够缩减对我国有限土地资源的占用,对已存在的建筑物进行补强加固继续使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十多年来,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在我国得以迅速发展并作为一门新的科学技术正在逐渐形成,也已经成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重要内容。
在众多的加固方法中,外包钢加固法尤为适合于被加固的构件截面尺寸受到较严格控制,而又要较大幅度的提高承载力的情况,同时外包钢加固法还具有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和受力可靠等优点,因而,在结构补强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是一种使用面积广的传统加固方法。
2 工程概况某办公楼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底层中柱截面尺寸为400×500mm2,对称配筋共配6根直径18,柱计算高度5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环境类别为一类。
因业主计划加层,需要承受轴向荷载:恒荷载标准值1200KN,活荷载标准值为1000KN。
经结构承载力计算原柱极限承载力1990KN<2840KN,不满足要求,必须进行加固后才允许加层施工。
由于底层用途为商业店层,不允许加大截面,故决定采用外包钢加固法进行加固。
经比较,干式外包钢施工虽然简便,但在提高承载力方面不如湿式外包钢,因此采用湿式外包钢加固法进行加固。
混凝土柱子加固方案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柱子的加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混凝土柱子加固方案。
增大截面加固法增大截面加固法是一种常见的加固方法,通过增加混凝土柱子的截面面积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梁、板、柱等结构的加固。
外包钢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是指在混凝土柱子的外部包裹一层型钢,通过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来提高柱子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预应力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方法。
在混凝土柱子的加固中,可以在柱子上施加预应力,以增加其承载力。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的柱子加固。
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改变传力途径加固法是一种通过改变结构传力途径来提高结构承载力的方法。
在混凝土柱子的加固中,可以通过增加支撑、支撑梁、钢架等方式来改变结构传力途径,以增加柱子的承载力。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的柱子加固。
粘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柱子的表面粘贴钢板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粘碳纤维加固法粘碳纤维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柱子的表面粘贴碳纤维布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裂缝修补加固法裂缝修补加固法是一种通过修补混凝土柱子的裂缝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柱子存在裂缝的情况。
高强度钢丝绳加固法高强度钢丝绳加固法是一种通过使用高强度钢丝绳来提高混凝土柱子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托梁拔柱加固法托梁拔柱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托梁上安装支座,将柱子顶起,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植筋加固法植筋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混凝土柱子上钻孔、注入植筋胶,然后插入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要求提高承载力和稳定性的柱子加固。
粘钢加固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探讨随着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理论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更多的楼房的改造加固也将进一步得到更好的提升,以满足现代使用要求。
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加固施工及加固方案的制定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1、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方法的分类及适用范围1.1直接加固的一般方法1.1.1加大截面加固法顾名思义,就是用同种材料来增大原构件的截面面积,并配以适当的钢筋,从而达到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目的。
该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加固效果好,施工工艺简单、经济,并具有成熟的设计和施工经验,适用于梁、板、柱、墙和一般构造物的混凝土的加固。
其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较长,增大截面有时影响建筑物的外观和使用功能。
1.1.2置换混凝土加固法该法的优点与加大截面法相近,且加固后不影响建筑物的净空,但同样存在施工的湿作业时间长的缺点;适用于受压区混凝土强度偏低或有严重缺陷的梁、柱等混凝土承重构件的加固。
1.1.3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一般是将角钢外包于构件的四角(或二角),角钢间用扁钢焊接形成整体钢构套的加固方法。
适用于截面尺寸不允许加大或需要大幅提高承载力的结构构件中,一般用于梁、柱的加固。
受力可靠、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当用化学浆液外包钢时,型钢表面温度应低于60℃,当环境有腐蚀性介质时,应有可靠的防腐措施。
1.1.4粘贴钢板加固法它是利用结构胶将钢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达到提高结构承载力的一种方法。
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且环境温度不高于60℃,相对湿度不大于70%,当环境有腐蚀性介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
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一、简介钢筋混凝土构件是目前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而随着建筑的使用年限增加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构件可能会出现各种损伤或病害,如混凝土开裂、钢筋锈蚀等,这些都会影响构件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局部加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主要介绍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二、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技术的应用1. 钢板加固技术钢板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表面粘贴或焊接钢板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耐久性好、效果明显,适用于加固墙体、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2. 外加筋加固技术外加筋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表面固定钢筋或钢管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效果明显,适用于加固墙体、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3. 粘贴加固技术粘贴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表面粘贴一层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耐久性好,适用于加固墙体、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4. 钢筋加固技术钢筋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内部加固钢筋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加固效果好、耐久性好,适用于加固柱、梁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5. 预应力加固技术预应力加固技术是通过在构件内部加固预应力钢筋来提高其承载能力。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加固效果好、耐久性好,适用于加固梁、柱等钢筋混凝土构件。
三、钢筋混凝土构件局部加固效果评估1. 加固前的检测在进行局部加固之前,需要对构件进行全面检测,包括构件的尺寸、形状、裂缝、钢筋锈蚀情况等。
还需要进行钢筋探伤、核磁共振、超声波探伤等检测,以确保加固方案的合理性。
2. 加固后的检测加固完成后,需要对构件进行再次检测,以评估加固效果。
主要包括构件的强度、刚度、变形等性能的检测。
可以使用静力或动力试验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3. 加固效果的评估加固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件的承载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二是加固后的构件是否满足相关的安全要求。
6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N2008N O .19SCI ENC E &TECH NOLOG Y I N FOR M A TI ON工程技术粘钢加固是通过建筑物结构胶将钢板粘贴到混凝土构件表面上,从而提高结构承载能力与变形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
粘钢加固是现在运用较为广泛、成熟的一种加固方法,已有相应的规范。
粘钢加固可使梁、柱、墙、楼板等的载荷能力在极短时间内大大增加且各项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并且只占用非常小的空间,远远优于其他老式加固方法。
郑州市某食品厂一座四层框架结构主厂房(主厂房平面如图1),各层横向框架主梁为300m m ×900m m ,纵向框架主梁为250m m ×600m m ,楼面次梁为200m m ×500m m ,现浇板厚100m m 。
底层层高为6m ,其余为5.5m 。
厂房投入使用五年多后,由于生产需要,此厂房中原有设备需拆除更换为另一套设备。
1加固设计1.1计算分析首先按照更换后的设备荷载对厂房进行结构强度校核,并比对原钢筋施工图。
结果表明:除框架柱、少数框架主梁和次梁能满足要求外,其余中柱两侧框架主梁支座上部和跨中下部受弯承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足,如不进行加固处理,必将给生产留下安全隐患。
1.2加固方案为缩短工期和降低造价,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比较,决定采用粘钢补强加固方案。
以框架主梁各控制截面内力最大值作为加固设计的依据。
1.3计算方法加固设计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1]进行。
对于跨中受弯构件正截面受拉区加固,采用在受拉区表面粘贴钢板的方法;对于中柱两侧框架主梁负弯矩区正截面承载力加固,为便于施工,采用在梁侧4倍板厚范围内将钢板粘贴于板面上(图2)。
2粘钢加固施工2.1加固用材要求该工程梁混凝土为C 25,其抗压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的大于15M Pa ;粘接剂采用国产J GN 建筑结构胶,其钢与混凝土之间抗剪强度不小于混凝土抗剪强度试验值3.15M Pa ,且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具有耐久性和一定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