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书法作品欣赏
- 格式:ppt
- 大小:4.72 MB
- 文档页数:121
古今名⼈书法作品欣赏及解析我国是⽂化历史悠久的国度,书法作品浩如烟海,本博从中选登古今名⼈的⼀些书法图⽚,请朋友们闲暇时欣赏。
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张旭的草书唐代怀素和尚书法宋徽宗草书千字⽂⼿迹宋代⽶芾⼿迹元代赵孟頫⼿迹明代徐渭的书法徐渭书法明代唐寅书法唐寅书法清代刘墉书法清代郑燮书法蒋中正书法⽑泽东书法周恩来书法徐悲鸿书法齐⽩⽯书法中国历代书法(图)先秦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字差异很⼤,是发展经济⽂化的⼀⼤障碍。
秦始皇兼并天下,⾂相李斯主持统⼀全国⽂字,使之整齐化⼀,这在中国⽂化史上是⼀伟⼤功绩。
秦统⼀后的⽂字称为秦篆,⼜叫⼩篆,是在⾦⽂和⽯⿎⽂的基础上删繁就简⽽来。
著名书法家李斯的代表作为秦泰⼭刻⽯,历代都有极⾼的评价。
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时期。
《说⽂解字序》说:“秦书有⼋体,⼀⽈⼤篆,⼆⽈⼩篆,三⽈刻符,四⽈⾍书,五⽈摹印,六⽈署书,七⽈书,⼋⽈⾪书。
”基本概括了此时字体的⾯貌。
秦代的六处经功刻⽯,将⽯刻艺术推向新的⾼度。
现存绎⼭、泰⼭、琅琊、会稽四种先秦是中国书法的初期阶段,先秦书法可分为商、西周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
商、西周时期书法 中国书法是在汉字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的。
商、西周的⽂字已具有⽤笔、结体和章法等书法艺术所必备的三个⽅⾯的要素,书法在这时已初步形成。
商、西周时期的书法主要有甲⾻⽂和⾦⽂。
商代中期,青铜器上就出现铭⽂,铭⽂很简短,⼀般为⼆三个字,多为族徽。
战国⽂字 战国时期,随着七国割据、各⾃为政,⽂字的地⽅⾊彩更为浓厚,⾃春秋晚期就已出现的⽂字异形的现象。
东⽅六国⽂字品式多样,风格不⼀,有很⾼的艺术性。
简册 据⽂献记载商代就已经有了简册。
《尚书.多⼠篇》说周公曾对殷⼈讲过:“惟殷先⼈,有册有典”。
西周和春秋时期也应有⽵⽊简上记事的⽅式,因⽵⽊简易于腐朽,商、西周和春秋时期的简册⽬前尚未发现,⽽战国时期的⽵简发现很多。
据记载在汉、晋时期就有简牍的发现。
篆书从线条转化为⾪书的点画,不仅丰富了书法的⽤笔,⽽且这种新的体势和风格对以后的汉字和书法的进⼀步发展产⽣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名人隶书四字作品大全
1. 欧阳询的《苍龙图解》。
2.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3. 柳公权的《柳公权帖》。
4. 米芾的《赤壁赋》。
5. 赵孟頫的《醉翁亭记》。
6. 文征明的《梅花帖》。
7. 王羲之的《兰亭序》。
8. 王献之的《洛神赋》。
这些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都有着极高的地位,它们不仅在书法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而且在文学意义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这些作品展现了中国古代名人隶书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在笔触
运用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堪称经典之作。
除了这些列举的作品,还有许多其他名人隶书四字作品,它们都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对后人的书法创作和艺术修养都有着重要的启发和影响。
希望这些作品能够对你有所启发,也欢迎你进一步了解和欣赏这些名人隶书作品的艺术魅力。
◆张楚务( 长沙)法后继有人——杨茁女士的书法欣赏王超尘先生以其独特的隶书风格饮誉全国,追随者众,在这群追随者中能完全接过王老衣钵者,非女弟子杨茁莫属。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这是杨茁女士的新作,其内容是我国历史名人王夫之湘西草堂联,此作完全一派王氏风采,至简至厚,法度与风骨共存,骨气与逸气圆满,不仔细辨认还以为是王老的手笔,实在难分伯仲。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一生不为利禄所诱,不受权势所压,历尽艰辛,矢志不渝。
清风有意联是一种归来后的回望、坎坷后的大道、壮烈后的清寂。
杨茁女士的书写亦从容地把这种境界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任花开的美丽超然、星光不问过路人的洒脱,令人过目难忘。
齐白石大师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亡。
”学生有学生的使命、担当,于是有了一种索古求真的壮举。
杨茁女士怀抱王超尘先生的书风宝典,奔向金文、古篆等古文字库,吸纳书法传统上流的精髓,融入自已的学养基因,掺入王氏书风的书写创作,自然就有了杨氏自己的见解与气息。
有人说隶书的基本技巧是比较单纯固定,学形容易,得气韵难,但要学得王超尘的隶书形和气都难,王超尘隶书的书写已越过许多隶书的技术要求,有强烈的个人面貌。
他取《好大王碑》之宽阔融入自己的生命密码与气质,不仅字的造型多变,布局与气韵也时常出新,要学王字光临王超尘现有的作品是不够的,这方面杨茁女士有着一种高明的自觉。
不通篆隶,难致高格。
杨茁女士正是基于这种理想,在书法学习中刻意打通篆隶,寻求古意。
篆隶不仅是书法的重要源头,还是理解书法流变中笔法转换的钥匙。
篆书魏源故居联“功名待寄凌烟阁,忧乐常存报国心”,也是杨茁女士的新作。
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标志。
此联是魏源人格、思想的真实写照,在杨茁女士的笔下亦入古出新、光彩照人。
大篆的书写中对抒情表意的限制更大于隶书,因为字体的规定导致它的线条极少有波挑动作,其情感的抒发也只能靠用笔的节奏与结构造形来完成。
名人字帖欣赏名人字帖被视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这些名人字帖,不仅展示了大师的书法技巧和个人风格,更蕴含了他们的人生智慧和情感。
一、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圣手”,他的《兰亭集序》堪称千古绝世之作。
这篇字帖是王羲之为了庆祝弟子王献之举办宴会而书写的序文,以表达他对弟子的赞赏和期望。
字帖的整体布局优美,笔画疏密有致,体现出了王羲之行草书法独特的韵味和境界。
同时,王羲之以此篇字帖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他借用兰亭集序的意境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思考人生意义的思索,体现出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和崇高情怀。
二、张献忠《苕溪诗稿》张献忠是明代末年著名的农民领袖,他在剿灭明朝的战斗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苕溪诗稿》。
这部字帖共十四行,张献忠运笔疾速,气势磅礴。
这些文字虽然在字体上没有太多的文人气息,却流露出农民领袖的坚毅和豪情。
通过这篇字帖,不仅可以欣赏到张献忠的特殊书法风格,更能感受到他当时深陷战乱的历史背景下的不屈与坚定。
三、米芾《花卉》米芾是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与文学家,擅长行书和楷书,被誉为“米老行书”。
他的《花卉》字帖体现了他的行书境界和气韵生动。
通过对花卉的书写,米芾不仅展示了他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描绘能力,还表现出了他的豁达和淡泊。
字帖中的每一个字都富有生命力,以独特的笔画展示花朵的娇艳与尊贵,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慨。
四、董其昌《寒食帖》董其昌是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的《寒食帖》充分展示了他的行草书法艺术。
这篇字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寒食时节的冷峻景象,墨色黑白分明,触目生寒。
通过对字帖细致的观察,我们可以感受到董其昌真挚的感受力和才情。
《寒食帖》不仅是一篇书法作品,更是表达了董其昌对寒食风俗的热爱和推崇。
五、黄庭坚《石鼓文》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石鼓文》以其简约、深邃的气质而为人称道。
中国历代书法家名人介绍及作品欣赏说到李斯,大家可能都知道他是一名政治家,却不知道他也是一名杰出的书法家。
李斯(?—前208年),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
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
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
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
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
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
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巡行天下,南登琅邪时所立,内容是歌颂秦德者,原石还存在山东诸城海神祠内,但始皇颂诗及从臣诸名已剥落,尚存二世从官名和诏书十三行。
书体是典型的小篆,以曲绿为主,字体皆为长方,笔书粗细如一,显现雍容典雅之风格。
一般以为秦代诸刻石皆为李斯所撰,把他当做当代书法家兼文字学家。
李斯,字通古,秦上蔡人,特善篆书,后世推他所做篆书为小篆之逸品。
名家⾪书作品书法作品欣赏书法作品欣赏⾪书刘炳森⾪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欣赏1165×80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_邓凌鹰_新浪博690×394王洪宇钢笔硬笔书法作品欣赏0006(⾪书)书法作726×1000图⽚供应书法|⾪书书法作品|⼴东书法家⾪书欣1318×1974⼥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_邓凌鹰的书法⼈753×407周慧君⾪书书法作品欣赏_艺术作品欣赏405×433硬笔书法⾪书作品--曹操诗《观沧海》_艺术作550×550张森⾪书书法作品欣赏(第⼋届国展评委作品) -640×214⾪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17⾪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12华⼈德书法作品欣赏876×895刘⽟篆书⾪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作品[三750×375四尺⾪书书法.道德经.上善若⽔. - 中华古玩⽹ -750×368第 2 页书法作品欣赏⾪书桃花源记600×294【画艺佳.字画书画】王寿善⾪书书法.⾃强不息750×382刘⽟篆书⾪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作品[三750×388张继⾪书作品欣赏兰亭集序卷 - 【当代书坛】981×465刘炳森⾪书千字⽂_刘炳森⾪书字帖_刘炳森⾪1000×424[转载]硬笔⾪书作品欣赏(⼆)_书法家林枫_CNT690×408⾪书书法作品欣赏300×300臧远科团扇⾪书书法作品 - 作品欣赏432×433⾪书书法作品 - 中华古玩⽹ - 古董收藏、古玩收800×600清代著名书法家翟云升⾪书作品欣赏⼗ - 今晚你299×690胡振国⾪书作品欣赏_⼜⼀村_新浪博客690×347第 3 页⼥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90×387⾪书-+作品欣赏2659×1300[转载]硬笔⾪书作品欣赏(⼆)_书法家林枫_央视690×67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90×238梁桂东钢笔⾪书书论⼀则-中国硬笔书法在线硬749×500张颢钢笔硬笔书法作品欣赏0006书法作品. - 百580×391河南书法家张英俊⾪书书法作品欣赏(三届兰亭1000×1146批发采购书法-佛⼭⼴华书法⽑笔⾪书书法作品895×31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70×267刘炳森⾪书作品欣赏_当代书法作品欣赏_书画800×751书法家张⽂彪先⽣⾪书作品欣赏 - 武清藏友武800×453⾪书|+书法+|+权希军作品1000×1045第 4 页[转载]清代书法家桂馥⾪书作品欣赏六_见贤齐690×355河南书法家张英俊⾪书书法作品欣赏(三届兰亭708×690[转载]硬笔⾪书作品欣赏(⼆)_书法家林枫_央视690×459⾪书书法欣赏 - 第⼀字画⽹760×39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 - sinna采集到书222×437励志横幅书法作品欣赏_⾪书书法作品欣赏横幅700×384书法欣赏:名⼈佳作之⾪书作品 - 艺渊阁的⽇志386×284河南书法家张英俊⾪书书法作品欣赏(三届兰亭755×400张海⾪书书法作品欣赏(第七届国展评委作品) -1551×1750⾪书书法作品欣赏书法艺术展现汉字之美_枫⽹400×197⾪书书法作品欣赏横幅搞笑图⽚1200×518名家书法潜⼒之作精品⾪书四尺《沁园春710×354第 5 页[转载]书法新作·⾪书·《⼼经》和《春江花⽉690×29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788×41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690×270⾪书书法作品欣赏-中国书法学习⽹站-www.shu300×300⾪书书法作品欣赏-中国书法学习⽹站-www.shu300×30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公采集到对联658×817雷超荣硬笔⾪书刘禹锡陋室铭-中国硬笔书法在1168×1000⼥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490×220李荣⽟书法作品欣赏(⼀)⾪书_澄⽟居⼠_新浪博690×359许⾦学⾪书书法作品_⾪书作品欣赏_优秀硬笔1358×1370⾪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01中国书协理事张继⾪书作品欣赏910×417第 6 页《曹全碑》图⽚_⾪书书法作品欣赏_东汉_正信465×850刘乃中篆书⾪书作品欣赏 - 【近现代】 - 中国书1000×433厚德载物-⾪书-书法-书画油画-店铺藏品-当代艺710×533清代著名书法家翟云升⾪书作品欣赏⼗ - 今晚你690×345张明堂先⽣书法作品欣赏 - 作品展⽰-中国书法1000×535【图⽚】最新⾪书书法作品欣赏⾪书钢笔书法640×710鞠闻天书法作品欣赏-书法知识书法问答书法百800×768刘乃中篆书⾪书作品欣赏 - 【近现代】 - 中国书750×379《曹全碑》图⽚_⾪书书法作品欣赏_东汉_正信467×850杨晖·四尺⾪书作品,书法原作,⽑笔书法原作,2900×436⾪书横幅陋室铭 - 作品欣赏1234×438书法作品\⾪书\上善若⽔,厚德载物 - 中华古玩⽹2248×1140第 7 页清林钟潢后⼈-林钧鉴林体⾪书作品欣赏 - 【2012×1064A511 张才学四尺⾪书书法作品 - 中华古玩⽹ -968×548王祥之书法作品欣赏@⼿有余⾹采集到墨迹书⾹567×1142刘⽟篆书⾪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作品 - 第500×810⾪书书法作品欣赏-中国书法学习⽹站-www.shu300×300⾪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750×365书法家吴强强作品欣赏_新闻中⼼_中国江门⽹450×216清代著名书法家翟云升⾪书作品欣赏⼗ - 今晚你690×308⽥际康⾪书书法作品欣赏 (第⼀届国展) - ⾪书作471×1000龙开胜:⾪书云抱幽⽯-龙开胜书法作品欣赏-当代713×659鞠闻天书法作品欣赏800×796⼥书法家邓凌鹰⾪书作品欣赏@⽔公采集到对联658×904祥⾪王祥之⾪书作品欣赏_⽑笔书法_书法欣赏1608×722第 8 页书法家张惠⾂作品欣赏600×254陈之泉书法作品欣赏及主要艺术观点500×268集成者⽥太华向冯⼩刚2014春晚赠贺岁作品 -靳960×540天津杨凤仪书法⾪书作品欣赏 - @上海谭采集到658×600清林钟潢后⼈-林钧鉴林体⾪书作品欣赏 - 海⾓861×645清林钟潢后⼈-林钧鉴林体⾪书作品欣赏 - 海⾓768×1024⾪书⼤师胡振国先⽣的书法作品(青藤藏品)800×405⼥书法家邓凌鹰作品。
楷书群贤毕至名人书法作品楷书,是中国传统书法最古老的篆刻之一,由汉代的隶书和魏晋时期的隶草演变而来。
楷书的特点是端正、规范、尽善尽美,它是书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体系之一。
楷书所需的笔法简单、构造简洁,但却包含了书法的精华,所以被誉为“书法之本,大雅之风”。
中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名人都是优秀的书法家。
他们的作品传承至今,被誉为楷书的经典。
下面是几个比较知名的名人楷书作品:1.《羊腸小楷》——王羲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羊腸小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幅作品创造了小楷全新的章法,文章没有分段,是一篇连贯的文章。
王羲之创造了“飞白”法,轻重灵动,而且非常有神韵。
2.《道德经》——王献之《道德经》是王献之的代表作之一。
王献之的书法风格顿挫有力、威严气势。
他的工笔画和楷书都非常突出其大气。
《道德经》中的每一个字母都有独特的风格,融汇了他的领悟能力和绘画技法。
3.《颜真卿祭侄文稿》——颜真卿颜真卿是唐代伟大的书法家,他的作品多数被誉为经典之作。
《颜真卿祭侄文稿》是颜真卿的代表作之一,由《祭侄文》与《履道广义文》两篇组成。
颜真卿的楷书非常雄伟、壮观,他的字体有独特的气势和韵律感。
4.《兰亭序》——王羲之《兰亭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以其文章和书法双重魅力震撼中外。
这幅作品创造了典籍式的书法题材,也体现出汉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地位。
王羲之通过笔、墨、纸的运用,展现出他对文化和艺术的独特见解。
5.《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欧阳询是唐代书法鼻祖之一,他的楷书风格独特,强调结体整齐、笔划清晰、平仄相间、字形协调。
《九成宫醴泉铭》刻法洒脱而雅致,气势恢宏而丰满,字形秀丽而不失规范。
以上提到的五位名人也是中国历史上书法史上的代表人物。
他们的作品无论是从艺术价值、文化意义上还是历史地位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楷书的经典之作。
欣赏这些经典以及学习它们,有助于增加我们对中华美学的理解和把握。
中国古代⼗⼤书法作品⽂玩 | 字画 | 品鉴 | 茶道⼀.苏轼《前后⾚壁赋》北宋⼤⽂豪苏轼写过两篇《⾚壁赋》,后⼈称之为《前⾚壁赋》和《后⾚壁赋》,都是中国古代⽂学史上的名篇,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作品。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壁,写下这两篇赋。
他的前后⾚壁赋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
《前后⾚壁赋》⼆.颜真卿《祭侄⽂稿》颜真卿书法墨迹《祭侄⽂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夫季明⽂》。
原作纸本,纵28.8厘⽶。
横75.5厘⽶,共234字(另有涂抹字30余个)。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因为此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的⾃然流露。
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
被誉为“天下第⼆草书”,《祭侄⽂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为宝贵。
《祭侄⽂稿》三.⽶芾《蜀素帖》为北宋书法家⽶芾的墨宝。
写于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以⾏书写成。
今藏于故宫博物院。
《蜀素帖》纵长27.8厘⽶,横长270.8厘⽶。
“蜀素”指的是这卷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在四川东⽅所织造的名贵绢。
卷上的乌丝栏也是织出来的,可见是专供书写⽤的。
被后⼈誉为中华第⼀美帖,天下⼗⼤⾏书之⼀。
《蜀素帖》四.王珣《伯远帖》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珣书写的⼀封信,纸本,⾏书,共5⾏47字,纵25.1cm,横17.2cm。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伯远帖》是东晋时⼗分难得的名⼈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家族存世的唯⼀真迹,⼀直被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称为天下第⼗⼤⾏书之⼀,排第四。
《伯远帖》五.祝允明《草书诗帖》被誉为明代奇才草书绝品,系中华⼗⼤传世名帖之⼀。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纸本,纵三六点⼀厘⽶,横⼀⼀四七点五厘⽶,书曹植《乐府》四⾸。
是祝允明草书成就的最杰出代表。
作品狂⽽不乱,情浓势⾜,激跃奔发,⽓度不凡。
其将字中妍媸和巧丽的笔画起收动作幅度缩短,增加⾏笔过程中的饱满度和厚实感。
古代名家书法作品欣赏
中国古代书法名家作品众多,以下列举其中一些名家的作品:
1.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
2.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此碑字体端庄、雄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颜真卿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3.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柳公权的书法以瘦劲、挺拔、秀雅见长,此碑是其代表作之一。
4. 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5. 米芾的《蜀素帖》:此帖以行书为主,用笔矫健,章法自然,是米芾的代表作品之一。
除了以上列举的书法名家,还有张旭、怀素、黄庭坚等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作品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欣赏古代名家书法作品时,可以从用笔、结字、章法等方面入手,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于国光近照于国光字润波,号东门客,是隶书名家刘炳森亲传弟子,1963年生于北京,现为中国书画院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国际名人书画院理事,神州博古书画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英杰国际交流中心艺术顾问,易从网特约书画家。
他曾多次参加北京市及全国书画大展并获奖,并获“中国优秀艺术家”、“中华书画艺术精英”、“当代资深书画家”等称号。
其中堂、立轴、四幅屏、横幅等书法作品在市面上颇受欢迎,并被加拿大、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书法爱好者、成功人士或收藏家高价收藏。
有数千幅作品被各大知名企业、酒店、饭店、茶荘收藏展示,并为多家著名场馆题写匾额。
他幼喜书画,六岁习字,十一岁拜著名书画家王稼骏习国画山水,并大量临摹宋元名家作品,受启功、陈叔亮、刘炳森等大家指教,使绘画书法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受郭传璋、白雪石诸先生亲聆教诲。
他从唐人欧阳询取法,从临摹欧体入手,在深得欧体精、气、神之后,开始遍习历代经典名帖,广泛涉猎行、草、隶、篆诸体。
他博采周金汉石、碑刻法帖之长,悉心揣摩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赵朴初、启功等古今名家的精品力作,逐步领悟到这些书坛巨擘的运笔精髓。
他广纳“百家之言”,师古不泥古,师心不师迹,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形成了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敦厚的艺术风格。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来自实力派书法家于国光老师的书法作品。
于国光书法作品欣赏一中国书画院会员于国光书法四条屏《梅兰竹菊》作品来源易从网梅,高洁傲岸; 兰,幽雅空灵; 竹,虚心有节; 菊,冷艳清贞。
古人云“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正是因为有这样清雅淡泊的品质,所以一直为世人所钟爱,被人们称之为“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梅) 枝干苍老虬曲,能在冬天寒冷中开花,能够表达一种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坚守信念的顽强精神。
书法,讲究笔断意连,手法尤为重要。
写好行书书法需要掌握良好的楷书基本功,建议:多注意横细竖粗,撇画书写,由重到轻,捺画书写,由轻到重再出锋。
要想写好字,写字又快又漂亮,等你你把楷书学好了,就可以开始练习行书了。
在书法写作时,由于发力方法的不同,而导致锋变的不同,又由于锋变的不同,而导致点画的形状不同。
故而才成了“楷书笔法”、“篆书笔法”、“隶书笔法”、行书笔法”、“草书笔法”的五种笔法分类。
五种字体各有各的主要笔法特征,篆书的“铁线玉箸”、隶书的“蚕头雁尾”、楷书的“永字八法”、行草书的“绞转连绵”等既是。
在同一种字体之中,无论其风格是怎样变化,在点画的刻画,或者说在发力方法和锋变上,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今天咱们就着重讲讲行书书法的写作技巧,然后在为大家展示一下当代知名书法家的行书书法作品。
一、当代行书书法家——观山行书书法欣赏——国宾礼书法家观山书法《舍得》(作品来源:易从网)品观山的书法作品,如同读那豁达豪放与优雅清新同存的诗作一样,既不缺少文人的温润典雅,又不失苍劲雄健、惊涛骇浪般的狂放气概。
有评论家说“观山书法带有柔情与豪迈,且章法讲究,有时如连绵不断之峻岭,有时似一泻千里之江河,常有涓涓溪流之恬静,更如雄关漫道之巍峨”。
事实正是如此,他的作品行笔流畅、墨透纸背,似如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轻快,又有醉舞狂歌般的洒脱,笔锋所指之处透射出一个中国文人博大雄壮内在气魄和淡泊高雅的灵魂追求,两者相辅相间。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
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
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就会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行书,就可以事半功倍。
此外楷书又可以使行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增加灵动感。
70决策探索2019.2上赵新阁,男,生于1965年,河南舞阳人,本科学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舞阳县书法协会主席,舞阳贾湖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王铎书画院院士。
赵新阁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师古不泥,多次走访书法名家金光远、李贵阳老师拜师学艺。
书体以汉隶名帖为主,后
临好太王等历代隶书名帖、又参古人篆法之创作,其作品苍劲古拙、笔势开张、峭拔挺秀、法度谨严、意趣盎然。
其作品多次在全国书法大赛入展、获奖。
入展第三届全
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中书协),中华龙文化全国书法作品展等展(中书协),生态大连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中书协),第四届“中国梦•劳动美”全国职工书画展(中书协)。
荣获正立阳光——第二届“希望•圆梦”杯全国书画作品大赛二等奖,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全国书画作品展三等奖,磴槽杯天地之中全国书法大展三等奖,“神农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第二届河南省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第五届“商鼎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首届“神州杯”全国书画艺术作品展优秀奖,首届“五台山杯全国写经书法大赛”优秀奖,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首届“长星杯”全国书画百杰精品大赛优秀奖并获得百杰称号,“中国梦•翰墨朝阳”首届全国书法作品大赛优秀奖,藏之星全国首届网络书法大赛优秀奖,大观音寺首届全国心经手卷书法大赛优秀奖,2014年中国当代书画500强等。
CULTURE 文化名人名家
决策探索2019.2上71。
楷书群贤毕至名人书法作品楷书是中国书法中的一种主要书体,它是六书之一,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示。
群贤毕至是指才华横溢、功绩卓著的人物,名人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
以下是几位著名名人的楷书作品及相关参考内容。
1. 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他的楷书作品影响至今,尤以《兰亭集序》最为著名。
《兰亭集序》是东晋王羲之写给弟弟兴的一篇序言,文章通神达意,行文流畅,赋志高大,气韵磅礴。
作品中的楷书字体雄健有力,形态优美大方,横平竖直,线条流畅,用笔圆润,展现出王羲之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风格。
2. 柳公权《柳公权集》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
《柳公权集》是柳公权的一部代表作,其中的楷书作品精美绝伦。
他的楷书作品以笔力刚劲有力、端正清秀、结构简洁为特点,小篆有力,或方或圆,宏伟大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文征明《高山流水帖》文征明是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楷书作品表现出自然、灵活、大气、流畅的特征。
《高山流水帖》是文征明的一份草书,字迹挺拔刚劲,线条流畅,整体感极强,给人以勃发神韵、气势磅礴之感。
4. 赵孟頫《太和殿册》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法家,尤以楷书著称。
《太和殿册》是他的代表作,共分上下两册,内容是为元世祖所书贺年联。
该作品笔墨遒劲,线条流畅,构架稳健,给人以雄风万丈、气势不凡的视觉效果。
5. 黄庭坚《寄黔中翁》黄庭坚是宋代著名文学史、书画家,他的楷书作品构形简略,蒟蒻叶子状,条笔周正,显得清丽秀气,洒脱自然。
《寄黔中翁》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它的笔墨凝肃潇洒,格调清新秀逸,文学气息浓郁,给人以深刻的视觉与心灵的享受。
以上是几位著名名人的楷书作品及相关参考内容,这些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书法的珍视和探究,更是对中国书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积极贡献。
在欣赏这些作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加以珍爱和传承。
难得一见的国民党元老大员们书法(太全了)于右任蒋介石书法作品蒋介石孙中山书法李宗仁书法·李宗仁:叶落归根蒋经国书法汪精卫书法孔祥熙书法墨迹陈立夫书法张自忠冯玉祥书法杜聿明书法戴安澜书法王耀武(1904-1968),字佐民,汉族,山东泰安人。
抗日革命家,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
唐淮源(1884年一1941年),云南江川县翠峰乡麻栗园村人(后迁居江城镇),字拂川,亦作佛川。
是中国牺牲于抗日战争的高级将领之一。
邹鹏奇(1908.3—2005.6)抗日将领,国民党上将。
字东宾。
1908年生于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镇,曾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三期。
身经北伐、抗日、戡乱,共参加二百余战,是有名的常胜将军。
历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九军团长,275团团长(任内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全歼日军第13骑兵联队而被喻为九战区“老虎”团长),92师副师长,99师师长,99军军长。
一生都坚决主张抗日,多次率军杀日寇于全胜,军中尊称其为老虎军,现在庐山仍立有国民党99军抗日牺牲战士纪念碑。
张发奎(1896—1980),字向华,广东韶关,客家人。
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参加中国同盟会。
1925年冬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12师师长,次年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汀泗桥、武昌城等作战中,因有战功升任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军长。
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集团军总司令、兵团总司令、战区司令长官、方面军司令官等职,率部参加过淞沪、武汉、昆仑关等战役,被授予中国国民党军陆军二级上将。
徐培根(1895-1991),字石城,浙江象山人,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国防部次长,著名军事理论家。
抗战时为五战区参谋长,辅佐李宗仁。
三年内战时为白崇禧的参谋长,1949年到台湾后,任阳明山“国防研究院”上将主任十二年。
孙桐萱(1895年1973年~)将军朱庆澜(1874年~1941年)著名抗日将军、辛亥革命元勋、民国初年广东省省长、四川大汉军政府副都督、黑龙江督署参谋长、抗日救亡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