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体相贯线的画法》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339.51 KB
- 文档页数:7
“组合体的表面交线(相贯线)”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相贯线。
接下来,我将从五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五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分为四个部分:(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幼龙主编的《机械制图》第五章第三节组合体的表面交线。
它是机械制图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为后继组合体打基础的一个关键课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或因自身基础较差、或因主观学习想法不高,造成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主观能动性不强,因此在这节多媒体课中以培养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以提高能力为主,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以提高参与度为主。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相贯体、相贯线的概念,掌握求相贯线的分析方法和求法;结合本课内容,建立知识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合作学习活动,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积极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习层层深入,认识相贯线及相贯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他们做一名有知识、有能力的现代技术专业人才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难点。
由于相贯线是形体间相交产生的交线,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空间概念相对淡薄,头脑中的空间表象很少,很难将空间形体与平面图形相互联系起来。
对学生来说看图有时比画图更难,只有培养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投影知识,掌握看图要领和方法,多看图、多想象,锻炼由图到物的形象思维,才能不断地提高看图能力。
以此为基础,在今后学习中遇到问题就会化难为易。
因此,我把相贯线的实体相贯和空贯层层深入地表现。
1、重点:两圆柱表面相交其交线的求法2、难点:相贯线上共有点的确定二、说教法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应教情和学情,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广汉市职业中专优质教案竞赛教案授课教师:刘燕飞授课科目:《机械制图》教学课题:第四章第四节相贯线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地点:广汉职业中专、机械班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广汉市职业中专优质教案竞赛教案授课教师:刘燕飞授课科目:《机械制图》授课课题:第四章第四节相贯线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地点:广汉市职业中专、机械班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一、教学目的及教学设想:(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1)、了解相贯线的特性;2)、掌握辅助平面法画组合体相贯线的基本原理;3)、熟悉常见两圆柱体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2、能力目的:1)、掌握辅助平面法画组合体相贯线的作图步骤;2)、能够用简化画法正确画出常见两圆柱体的相贯线。
3、职业能力要求1)、要求学生在绘图时认真细致,保持图形美观、整洁;2)、熟悉机械零件的构造,正确画出机械零件的图形。
(二)、教学重点:用辅助平面法画组合体视图的相贯线,常见两圆柱体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三)、教学难点:用辅助平面法画组合体视图的相贯线。
(四)、教学用具:绘图工具、教学用小黑板、CAI课件、多媒体投影仪、制图教学模型(五)、教学方法:讲述法、观察法、实践法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1、检查学生是否作好上课准备、绘图工具是否齐全2、发放学生课堂练习题单(二)、复习引入(6分钟)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有叠加、切割、综合几种形式,根据不同的组合情况会产生截交线和相贯线。
1、截交线:由平面截切几何体所形成的表面交线称为截交线.....,该平面称为截平面.,截交线是截平面和几何体表面的共有线。
2、相贯线:组合体当两形体的表面彼此相交称为相贯,在相交处的交线(分界线)叫相贯线。
相贯线也是机器零件的一种表面交线,零件表面的相贯线大都是圆柱、圆锥、球面等回转体表面相交而成。
(三)、进入新课(33分钟)第四节相贯线一、相贯线概念:组合体当两形体的表面彼此相交称为相贯,在相交处的交线(分界线)叫相贯线。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向机件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基本体复杂,比机件简单,表达方法是三视图,虚线不能省略,相贯线可采用简化画法和近似画法,为了提高教师的绘图水平,在讲本章之前可画一些示范作业,也可用绘图仪器绘制一些组合体的轴测图,这对于提高徒手绘图能力非常有帮助,以下是教师绘制的部分作业,教学中可参考。
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按模型绘制的三视图教师绘制的作业教师绘制的三视图和轴测图教师绘制的三视图和轴测图教师绘制的三视图和轴测图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学生作业学生作业返回第一讲组合体的画图1.知识要点(1)组合体的组合方式(2)形体分析法(3)线面分析法2.教学设计在讲解组合体的画图方法时,要紧紧抓住两个顺序【①组合体的各基本几何体的画图顺序。
一般按组合体的生成过程先画基础形体,再画局部细节;②同一个形体三个视图的画图顺序。
一般先画形状特征最明显的那个视图,或有积聚性的视图】。
可先给出模型或实体仿真模型,引导同学作形体分析,然后按形体分析的过程绘制三视图。
这个过程要反复进行几次,可停下来让同学画一个模型的三视图,教师观察同学的画图方法,对不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直到同学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画图方法为止。
线面分析法是形体分析的补充。
3.课前准备上课之前要准备好模型,模型要能够充分体现形体分析法的特点。
4.教学内容(1)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形体分析法)◆叠加如图5-1所示图5-1 叠加【Flash动画/04-01 组合体叠加.swf】◆切割如图5-2所示图5-2 切割【Flash动画/04-02 组合体切割.swf】相切如图5-3所示图5-3 相切【电子挂图】图5-4 为常见的画图错误,主视图上的错误原因是因为没有认识到立体是一个实体,即由各种材料制造成的立体,板和柱面的结合部分柱面已经消失,所以不存在转向轮廓线。
1、讲解例题如图(a)所示,求正交两圆柱体的相贯线。
分析:两圆柱体的轴线正交,且分别垂直于水平面和侧面。
相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积聚在小圆柱水平投影的圆周上,在侧面上的投影积聚在大圆柱侧面投影的圆周上,故只需求作相贯线的正面投影。
(利用课件展示,边画图边讲解作图方法与步骤。
求特殊点,求中间点,光滑的链接各点,检查体的轮廓线。
提示:除了这样找点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绘图方法呢?2、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相贯线的作图步骤较多,如对相贯线的准确性无特殊要求,当两圆柱垂直正交且直径有相差时,可采用圆弧代替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如下图所示,垂直正交两圆柱的相贯线可用大圆柱的D/2为半径作圆弧来代替。
图相贯线的近似画法6、随老师引导,认真观察学习左侧圆柱体相贯的画图方法,并回答掌握。
7、学生马上功能巩固该作图方法,讨论完成习题集38页第一、二题。
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8、学生随老师引导,共同探讨书51页的图3-9,并认真思考绘图方法并回答9、学生随老师思路分析作图的投影特点和三视图的形状。
10、学生认真观察想象绘图方法5、培养学生勇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和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6、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根据教师讲解能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相互合作解决问题7、锻炼学生能根据老师的引导能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8、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逐步培养其空间思维能力,以达到以后快速读图的目的9、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以后一看即会。
2007年全国职业培训参评组别:B154
专业分类:机加工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教案课程名称:机械制图
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的画法
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技工学校教案用纸
当两个实体表面相切,在相切处无线。
第一步:通过圆柱表面上的四个特殊点来画相贯线。
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技工学校教案用纸
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技工学校教案用纸
分钟)
以大圆之半径
以b点为圆心,R13
为半径做圆弧
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技工学校教案用纸
【綜合练习】:(10分钟)
请同学们在发给大家的图纸上
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技工学校教案用纸。
《组合体相贯线的画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实施设计
任务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教师助学策略设计设计意图
任务一知识回顾为后面相贯线的画出
提供理论支撑
任务二内容引入按要求完成:
1、在给定的时间内完成该形
体的三视图画法;
引入课题: PPT展示零
件形体;巡视绘图情
况;
学生认识相贯线:此立
体图样的相贯线是一
段曲线
任务三
小组为单位学习讨论;讨论:根据上一任务为基础讨
论形体的表面相交线上如何
确定特殊点与一般点的确定
老师提出问题并作巡
视:相贯线上的特殊点
与一般点如何确定?
表面相交线上找特殊
点与一般点是画相贯
线的唯一方法。
任务四
相贯线的画法1、学生观看动画视频与微
课视频;
2、学生模仿作相贯线三视图;
3、小组派代表展示所绘制三
视图并让学生作评价;
播放动画视频;播放微
课视频;
老师作相贯线画法的
演示
向学生展示如何画出
相贯线,并引导学生观
察思考,为下一步知识
能力训练打下良好的
基础。
任务五
评价反馈:学生对上一个任务展开竞赛:
小组自检与互检;
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解决在绘图过程中学
生遇到的疑问
任务六归纳总结小组对所绘制的相贯线视图
展开讨论作归纳:
重、难点;
如何分析;
具体画图步骤;
通过学生的归纳,老师
作总结,并提请学生注
意:1)、两立体表面
共线把相贯线画在主
视图的主要依据; 2)、
相贯线可见性判断应
注意哪些问题?
回顾并巩固知识点,加
深理解,并对知识的迁
移打下基础。
任务七
课堂练习与课后练习学生通过PPT展示的形体进
行相贯线画法练习;
学生课后练习
老师巡视并作指导;
老师下次课作讲解
让学生对知识的运用
与内化、迁移
二、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是关键
2、相互学习设计(打√,并填写相关内容)
类型相应内容使用资源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1)竞争√成果展示PPT 学生演示布置任务及考核标准,过程指导,多元评价。
(2)伙伴
(3)协同√画组合体
的三视图课件学生讲解启发、点拨,
多元评价。
(4)辩论
(5)角色扮演
(6)其他
七、学习评价、测试形式
1、学习评价(打√)
(1)课堂提问√(2)书面练习√(3)测试
(4)学生自主网上练习√(5)合作完成√(6)其他
2、测试内容
1)、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各人完成任务情况,协作学习时对本组作出的贡献。
2)、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各组派一为代表展示本组所做的任务,其它组给这组打分。
3、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
引入新课出示任务合作练习展示(相互讨论)
(老师做巡视)
归纳总结综合评价知识拓展与迁移达成目标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实施备注
课前回顾5min 相贯线的特性
条件:两立体相互贯通在表面形成的线条
特性:共有性表面性封闭性
为后面相贯线的
画出提供理论上
的支撑
任务引入10min PPT展示零件形体
学生按照要求作形体三视图的绘制,并让学生注意两圆柱
相贯线的存在方式。
清楚小组具体任
务,并分组共同
讨论
学习讨论20min 根据上一任务学生所画视图,出示本节课内容—两立体表
面相贯线如图?
播放动画视频与微课展示相贯线的画法
小组协作完成
由小组长带领如何根据已有的图样进行形体分析与相贯线
分析:相贯线上特殊点与一般点的确定
相贯线如何画的?画得怎么样?形体的主要构成?选择在
主视图中画相贯线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学生相互协作画
图,老师作巡回
指导;
演示检测20min
归纳总结10min
拓展练习15min 老师绘图过程演示
(1)、标准画法的演示,使学生与自己的做图过程相印证,
进一步规范自己的画图步骤;
(2)、相贯线的画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2、学生展示绘图并对结果评议打分,包括:
①、完成速度;②、完成质量;③、讲述效果
3、学生自检与互检
4、老师回答学生绘图过程中的所遇到的疑问。
做出课堂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归纳:
1、绘制相贯线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怎么样准确画出一条相贯线;
难点:如何分析确定特殊点与一般点
2、如何分析形体分析、表面交线分析、取点分析
3、画图步骤
1)形体分析;2)画特殊点;3)画一般点;4) 将各
点光滑链接;5)检查线条并描深
4、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相贯线的可见性的判断
1、学生利用试题库,通过展示的图样学生做正确相贯线的
练习
通过学习与展
示,引发学生思
考,再一次巩固
所学知识点。
通过竞赛的方式
对学生所学知识
点进行评价
学生认真仔细听
讲,并作思考与
讨论
巩固知识加深理
解
学生将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
2、学生通过试题库完成课后练习,下次课作评讲
教学反思
1)引入更有效的竞争评价与信息反馈机制,能更好的掌
握每一个同学对知识点的掌握;
2)采用动画技术演示直观性强,学生利于理解;拓宽了
学生思路,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与创新意识;
3)通过微课视频的观察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指导
针对性更强,理解更深刻,作图更规范;
教学手段多元化: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可以尝试可以运用3D
技术让学生迅速构建空间模型,把3D零件模型直接转换为
2D的工程图。
这样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作迁移,拓展学生空间思维,旨在进行技能提升,加强知识巩固,检测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板书设计
板书内容1、组合体的分析方法
优先采用形体分析法;
根据情况可选择线面分析法2、相贯线的作图步骤
(1)形体分析
(2)找画特殊点的三投影;(2)找画一般点的三投影;(3)将各点光滑链接;(4)检查线条并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