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式理论的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途径
- 格式:pdf
- 大小:215.29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中英语阅读课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往往注重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策略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图式理论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它认为人们在理解和记忆信息时,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构建新的信息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图式理论来激活和整合已有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本。
本文首先将对图式理论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来激活和扩展学生的图式,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深度。
在阅读前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导入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在阅读中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图式理论来理解和分析文本在阅读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活动和评价,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基于图式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阅读成绩和思维能力,分析该模式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方面的优势。
同时,本文还将对实施该模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种基于图式理论的阅读教学新模式,以期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图式理论,源自心理学领域,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在教育、语言学、阅读研究等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式,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结构,它描述了人们如何理解和解释世界。
利用图式理论有效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摘要:阅读是高中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高考中,阅读更是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占全卷总分的27%),与考查阅读能力密切相关的“完形填空”赋分占13%或20%。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图式理论,采取有效手段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已有图式,建立图式并运用和巩固图式,可以有效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一、图示理论概述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著作中。
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 Burtlett,1923)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Rumelhart 指出:“图式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
”图式阅读理论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语篇的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从上而下(top-down processing)和自下而上(bottom-up processing)的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即读者的知识和语篇中的各个层次(即字—词—句—篇章—语义—结构)中的信息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图式的实质就是一种结构、一种框架。
图式法教学,就是通过使文章结构化,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按照层次结合到人们头脑中,贮存信息的一个具有等级层次的教学模式。
图式的类型主要有三种形式:语言图式(linguistic schema)、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和形式图式(formal schema)。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虽然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仍然习惯于逐字逐句地教授学生,而忽略了对学生从全篇出发、整篇理解文章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绞尽脑汁对文章搜索语言点,逐字逐句地“精耕细作”,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却变化不大,出现了所谓“费时低效”的现象。
1082019年36期总第476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图式理论的“三步法”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探讨文/刘淑洁【摘要】本文基于三种阅读模式,并以图式理论和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为出发点,试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图式理论,利用“三步法” 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水平。
即阅读前信息的导入,阅读中内容的理解,阅读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探究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激活和构建学生的图式,教授学生高效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图式理论模式;高职英语;阅读教学【Abstract】 Based on three reading modes, and starting from schema theory and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in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roduce schema theory into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and use the “three-step method”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enthusiasm and level. Tha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information before read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in reading, and the consolid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knowledge after reading.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eachers can activate and construct students’ schema effectively in classroomreading teaching, and teaches students efficient reading method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Schema Theory Mode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Reading Teaching 【作者简介】刘淑洁(1984.10-),女,河南人,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图式理论在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作为教学的宗旨。
英语是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开展中一门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商务英语是高职英语教学的分支。
高职院校展开商务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使用英语获取信息、交流信息。
而通过英语阅读课了解学生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因而提高高职商务英英语阅读教学非常重要。
本文就图式理论在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图式理论;高职商务英语;英语阅读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6-0150-01引言阅读,是语言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往中,及时获取商业信息在现代化的经济时代显得非常重要。
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历来是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1.图式理论的概述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学家解释心理发展过程的一种理论。
根据图示理论的观点,人们可利用激活大脑的相关图式获得新的经历。
而英语阅读则是一个认知和英语语言交际的过程,其包含符号辨认与理解两个阶段。
在阅读英语题材的时候,收到英语符号刺激,产生对英语符号的感知、接受、联想、理解以及处理,简单来说就是将符号转化为语言。
在此期间,会经历信息接受、解码、重组以及储存,而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头脑中储存的图式知识对理解和运用新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用阅读,学生可获得越来越多的图式知识,从而可有效提高英语阅读文章理解能力。
2.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现状高职商务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能。
通过阅读,促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
但研究分析当前高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可发现其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足。
首先,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阅读能力与学生词汇量与语法知识具有直接性的关系。
学生存储大量的英语词汇量,掌握相应的英语语法,英语阅读能力就不会很差,但是高职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词汇量与语法严重缺乏。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引言:一、图式理论的概念图式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基纳(Rumelhart)和诺维(Norman)在1975年提出的。
图式是指一种认知结构,是一种对于物体、事件或知识等的抽象总结。
它是人脑中高度抽象的表示,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图式理论主张人们在处理信息时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逻辑的认知框架,这种认知框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1.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阅读时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信息加工,将新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框架进行关联和整合。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活学生的图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通过引导学生建立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帮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内涵。
2.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图式理论强调了对信息的整合和组织,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通过激活学生的图式,引导他们更快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图式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迅速地获取文章主旨和关键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图式理论认为,信息的整合和组织是认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图式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图式,培养他们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1. 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前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活学生的图式,启发他们对于文章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建立相关的图式3. 开展图式的训练和应用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图式理论,教师可以组织相关的训练活动,例如让学生进行图式的转述和归纳、让学生进行图示的应用等,帮助他们更加熟练地运用图式理论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谈图示理论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引言:英语阅读向来是高职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
阅读不仅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重要的语言输入,而且还为学习者培养听、说、写、译等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目前,许多高职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教学目标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许多学生在阅读时仍采取逐句翻译理解文章的方式,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其主旨大意。
要想真正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必须采用更合理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阅读的真正作用。
本文运用图示理论探讨如何改善高职学生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图示与图示理论图式(schemata)本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
图式是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存储的方式,是被学习者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怎样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现代心理学研究中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Bartlett , 1932)在其著作《记忆》(Remembering)中提及图式,并把它用之于研究阅读、理解等心理过程。
通过实验,他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也就是说图式是由过去的经验组成的。
从心理语言上讲,图式是头脑中的先存知识,图式知识的总和便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即人们通常所说的背景知识。
图式理论(Schemata Theory)是在交互阅读理论的模型上发展起来的,最早是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在1787年提出的。
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信息、新概念和新思想时,只有把它们同他脑海里固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并指出图式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并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
人们在理解吸收信息的同时,需要将所输入的信息与大脑中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
ENGLISH ON CAMPUS2023年24期总第672期浅析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摘 要: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逐步改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目标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综合考查。
阅读理解成为拉开学生英语分数档次的一大题型。
本文主要探究了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图式理论作者简介:石冯珺(1990.11-),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附属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一般而言,语言理解的过程包含了很多方面,如词汇加工、句法分析、语篇理解等。
语言理解是一个交互的过程,不能简单地分割成孤立的模块。
因此,我们需要用图式理论和情景模型来解释真正的语言理解的过程。
尽管图式理论很少被提及,但笔者对它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很感兴趣,因为语言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图式的具体实现。
下面基于高中生的英语水平,尝试分析如何利用图式理论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图式理论概述纳托尔曾指出,阅读最重要的目标是理解文章,这包括了多种理解过程:识别生词,区分单词的派生以及它在句中的语法关系,判断写作目的,理解思维链条,以及赏析整篇文章。
不难发现,阅读教学过程需要以下三种图式:(一)语言图式语言图式指的是基础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习惯用语等,这些都是英语阅读的基础。
英语词汇量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没有足够的词汇储备,阅读都难以进行,更别说去理解文章。
比如,《经济学人》中许多文章都包含商业术语,如trust、cartel、stagnation、devaluation、initial capital等,如果学生对这些词汇的意思并不熟悉,将会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受到很大阻碍。
有些关键词可能会影响到对整个篇章的理解。
以“stagnation”为例,如果学生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他们甚至都无法判断这篇文章是在谈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
利用图示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内容导读:阅读理解是学好语言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是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的基础,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就英语教学而言,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意义重大,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对阅读格外重视,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阅读练习。
然而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夸大|教学论文网|语言知识和对文字、语义、句法的解码上,从而误导学生,使学生以为|教育论文网|阅读的重点和中心就是辨认单词,阅读的根本要素是文本表达,从而忽略学生对目标语言文化知识的理解熟悉以及对文章体裁结构修辞的重视,使学生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
因此,本课题试图以图式理论为指导,通过实验,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丰富图式、激活图式、使用图式并巩固图式,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知识,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使学生利用图式来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主要对整篇文章做了一个整体先容,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及文章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先容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及研究,图式理论的相关理论及研究。
第三章通过实例,解释并说明如何建立图式、激活图式、使用图式及巩固图式。
第四章具体对实验过程、数据分析等进行了记录、讨论。
最后一章是结论,并提出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阅读图式能力培养【论文提纲】:∙中文摘要3-4∙Abstract4-7∙第一章概述7-9∙ 1.1研究意义7-8∙ 1.1.1阅读教学的重要性7∙ 1.1.2传统阅读教学的缺陷7-8∙ 1.1.3本研究的意义8∙ 1.2文章基本结构先容8-9∙第二章文献综述9-12∙ 2.1阅读教学相关理论及研究9-11∙ 2.2图式理论相关理论及研究11-12∙ 2.2.1图式理论的提出及发展11∙ 2.2.2图式的分类11-12∙第三章图式在阅读中的应用12-37∙ 3.1建立图式12-18∙ 3.1.1内容图式13-18∙ 3.1.2形式图式18∙34.2过程38-394.4.3后测39-404.5数据分析40-424.5.1前测分析404.5.2后测分析40-414.5.3结果与讨论41-42第五章结论42-445.1主要研究成果42-435.2待解决问题43-44参考文献44-47致谢47-48具体摘要48-49上一页 1 2.2激活图式18-24∙ 3.2.1头脑风暴20-22∙ 3.2.2提问22-24∙ 3.2.3对课文内容进行猜测24∙ 3.3使用图式24-33∙ 3.3.1练习学生组织语篇结构25-32∙ 3.3.2练习学生充分利用“信号”词32-33 ∙ 3.4巩固图式33-37∙ 3.4.1复述课文34∙ 3.4.2进行角色扮演34-35∙ 3.4.3课后讨论35∙ 3.4.4其他手段35-37∙第四章实验37-42∙ 4.1实验目的37∙ 4.2实验对象及时间37∙ 4.3实验材料37∙ 4.4实验过程37-40∙ 4.4.1前测37-38∙ 4.4.2过程38-39∙ 4.4.3后测39-40∙ 4.5数据分析40-42∙ 4.5.1前测分析40∙ 4.5.2后测分析40-41∙ 4.5.3结果与讨论41-42∙第五章结论42-44∙ 5.1主要研究成果42-43∙ 5.2待解决问题43-44∙参考文献44-47∙致谢47-48∙具体摘要48-49∙。
图示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阅读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对英语阅读能力的测试也是各种考试中必不可少的测试项目。
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普遍基础较差,词汇量较少,缺少阅读英语材料的热情。
如何激发高职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及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讨的课题。
该文拟从图示理论的角度探索高职英语阅读的技巧。
关键词:图示理论英语教学阅读1 图示理论及其特点图式概念最早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Kant首先提出。
而图式理论最早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提出。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丰富和发展了图式理论。
图式属于人的心理认知范畴,图式是一种存储在记忆中的,代表各类概念的信息框架。
即人们在头脑中对过去的知识或经历的一种存贮和反应。
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存储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对新信息接收的影响。
而阅读即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阅读就是激活大脑中已有的图式并构建新的图式的过程。
2 图式理论的优点2.1 图式理论有利于激发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兴趣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热情。
他们认为英语文章枯燥无味。
主要原因在于英文文字不像图片、视频那么形象。
因而学生就没有耐心读下去。
应用图示理论阅读英文材料就是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具体化。
即阅读材料时,激活大脑中所储备的相关背景,并进行推断,然后把文字材料转化成图像、表格等形象的画面。
使阅读内容更加直观明了。
帮助学生摆脱了大量文字带来的枯燥感。
将学生从繁重的单词记忆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对英语阅读充满浓厚的兴趣。
2.2 图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构建完整的篇章结构阅读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文章中的详细事实与细节,还要求学生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中心思想。
通过图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以表格或图像的形式分析文体结构,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挖掘文章的深层含义,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3 图式理论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提高阅读效率高职学生由于词汇量较少,经常因为阅读材料中生词阻碍,因而影响了阅读情绪,文章读到一半就无法继续阅读,从而影响了对文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