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
- 格式:ppt
- 大小:514.50 KB
- 文档页数:9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文本解读】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因高衙内图谋霸占其妻,而被设计陷害。
起初,林冲一忍再忍,委曲求全,直到走投无路,忍无可忍,终于迸发出激烈的反抗。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张弛有致。
阅读时,要理清情节发展的脉络,体会林冲是怎样一步步被“逼上梁山”的。
注意小说如何在情节的发展中塑造人物性格,感受和理解自然环境描写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作用。
【素养目标】1.了解施耐庵和《水浒传》,掌握相关文学常识。
2.理清情节结构,把握林冲思想性格变化的过程,探寻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3.分析总结文中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的作用。
4.思考课文主题“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意义【教学重难点】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探寻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水浒》有很多种译本,其中一本译为《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这有点不太靠谱,但却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这本书介绍的是108个人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去认识其中的一位英雄——林冲。
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施耐庵(约1296—约1370),祖籍苏州,后迁居兴化白驹镇。
元末明初杰出小说家。
元至顺年间,施耐庵考中进士,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因为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愿对当道权贵逢迎拍马,因此弃官回乡,专心著述。
传说他曾参加过元朝末年的张士诚起义军,在张士诚起义失败后,逃回兴化,隐居著书。
著有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相传《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他的弟子。
2.相关背景故事发生在宋徽宗时代,即宣和年间(1119—1125)。
当时宋皇室衰颓、腐败。
宋徽宗贪图享受,滥用奸臣蔡京为宰相,穷奢极侈,对人民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逼得许多人铤而走险,盗贼四起。
《水浒传》所反映的就是当时的农民起义。
被逼上梁山的起义军聚在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大旗,聚集了许多好汉,甚至一些小官吏和商人都加入了这个队伍。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一、课文原文林教头连年不赴米)梦无限,龙头一壶真。
连连三日雨,万里江山碧铺金。
天地霜雪载,松篁寒作吟。
西山骑边去,归来骏马化伶俜。
鸡鸣山更北,雁投江无人。
骨肉重相见,江南犹丈人!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林教头的英雄形象。
2. 学习感悟诗词意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巩固基础知识,丰富词汇储备。
4.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理解林教头的形象特点。
2. 学习诗词鉴赏方法,感悟诗词意境。
3. 掌握关键词汇,扩大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江南意象,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2. 运用课文中的词汇进行表达。
3. 提升学生对林教头形象的细致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课后习题。
2. 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想林教头的形象,与学生共同探讨他的英雄事迹以及在课文中的重要性。
2. 学习课文分段教学,逐句解析课文内容,让学生理解每句话的含义,帮助他们领略作者的用词技巧。
3. 感悟诗词意境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修辞手法、意象描绘,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感和深意。
4. 重点知识点介绍与课文相关的关键词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例如:“天地霜雪载”中的“载”表示承载,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骨肉重相见”中的“重”表示再一次,强调了亲情的重要性。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通过默写、填空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更多关于诗词和古代文化的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7. 总结(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写一篇感悟诗词的文章,表达自己对林教头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文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是啊,你们爷儿俩可不同,家家户户都知道你父亲刘老三是条汉子,只有你是个窝囊废。
”林教头扫了一眼身旁的野猪,不满地嘟囔了一句。
进过山神庙,再往东,一里许路便到龙井寨。
走了不远,寨门前便有个大广场。
广场附近是一些铺子,铺子旁边是卖客栈。
铺子、客栈里,走动着一些俊秀人物,军旅出身的、武林中人的、江湖骗子的,到处流连。
“小兄弟,上座!”一声吆喝,把傅红雪从观察那神情威严的壮汉身上拉回到现实。
他捧着一大碗漆黑的豆子,只好先站在门口停住脚步。
旁边有位阴柔少年抬头看他一眼,笑声中好像带着淡淡的嘲讽。
那少年果然是有情有义,赶忙站起身来,对着漆黑大碗咳嗽了一声,抱拳问道:“请问大哥,熟不熟?”教案课时安排:本课为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重点为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的解释,以及文章的理解和背景知识的介绍。
建议用1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本文的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2.了解古代客栈与铺子的生活和文化背景;3.了解小说中不同角色的显隐;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重点:1.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的解释;2.理解小说中不同角色的发展轨迹;3.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小说中复杂的情节和人物关系;2.如何用简单的语言解释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
教学步骤:1.引入:和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小说的氛围,逐步理解背景;2.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重点讲解生字词和常识性词语,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3.读文段落:分段让学生阅读,让学生理解每个角色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4.理解情节:重点讲解小说的情节,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内在的主题和意义;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思考如何更好地阅读小说。
知识点生字词1.窝囊废:指懦弱、无能、软弱的人;2.走动:在附近走来走去;3.俊秀:美丽而不失英气;4.军旅:指军队和军队中的人;5.武林:指武术界;6.江湖:指藏身与一定地区内而不在官府掌握之内的游手好闲之人;7.吆喝:大声喊叫。
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1.高三上册语文第一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文原文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
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来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同罪。
却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
又也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
不想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
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托一个酒店里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
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
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晚送回天王堂。
次日,又来相请。
因此林冲得李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勤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钱。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
迅速光阴,却早冬来。
林冲的绵衣裙袄,都是李小二浑身整治缝补。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入来。
看时,前面那个人是军官打扮,后面这个走卒模样。
跟着也来坐下。
李小二入来问道:“要吃酒?”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小二道:“且收放柜上,取三四瓶好酒来。
客到时,果品酒馔只顾将来,不必要问。
”李小二道:“官人请甚客?”那人道:“烦你与我去营里请管营、差拨两个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