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第二单元2《根和茎》2
- 格式:ppt
- 大小:2.14 MB
- 文档页数:15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课题:二、2根和茎一、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本单元可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分解,有一些知识需在课后长期进行,也可根据学生种植活动的进展情况来调整内容。
本课是这单元的第二课《根和茎》,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植物的根和茎,认识到根的形状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根和须根以及根的作用;知道茎的形态各异以及它的作用。
在证明根和茎的作用时的实验中,教师提前准备一株在红墨水中养的植物,供学生观察。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半学期的学习《科学》中,已具备了一些学习方法,能够比较有效的进行合作交流,但学生自觉性和动手能力弱,在动手中不能够通过动脑积极地提出问题,需教师逐步的引导、训练,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三、预期教学结果: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的根根据形状可分为两大类:直根、须根。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及茎的不同形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照顾好自己栽种的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2培养学生爱护植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根和茎的形态与作用。
难点:区分直根和须根。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观察、操作、演示、引导、探究。
学法:观察画面、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法。
六、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植物的根和茎,带放大镜。
教师:准备一株有根、茎、叶的植物,瓶子、红墨水、小刀。
七、教学过程:(一)、复习: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二)、导入新课。
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植物朋友,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2出示菠菜和葱(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
(三)、认识直根和须根及根的作用。
1认识直根和须根(见图2)(1)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种植物的根,找找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看谁观察的最仔细,观察后汇报。
(观察后出师图3)。
(2)。
师:像菠菜这样,根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粗粗的、直直的根,外面长了一些细毛,这样的根我们在科学上叫它??(生答师板书:直根)向葱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多而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根,科学上把它叫??(生答师板书:须根)(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为两大类。
2、根和茎一、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同之处。
2、能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科学知识1、认识根和茎的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待科学学习要采取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态度。
2、愿意通过观察、收集证据来探究科学的奥秘。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难点:认识茎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带根的各种植物、烧瓶、水、油、棉花、小刀四、教学过程一、区分直根和须根。
1、出示大蒜和菠菜。
你认识这两种植物吗?2、观察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3、讲述:像菠菜这样,有明显的主根,侧根小于主根的,我们叫它是直根。
像大蒜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在茎的周围长出很多粗细相似须毛状的根,我们叫它是须根。
4、在活动记录上画下直根和须根,描述它们的不同。
5、小组内观察自己带来的各种植物的根,进行比较,看看哪些是直根,哪些是须根。
汇报比较结果。
二、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1、讲述:根对于植物来说非常重要,你知道根有哪些作用吗?2、学生回答。
3、提问:你能设计一个证明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吗?4、小组讨论。
汇报实验方案。
注意几个条件的控制。
三、了解茎有各种形态。
1、刚才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根多种多样,那么它们的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看书上图片,提问: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2、小组讨论。
3、汇报并填写习作第三题。
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四、认识茎的作用。
1、讲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植物的茎又是干什么的呢?2、学生交流。
3、出示实验装置,讲述:前几天,老师把这根竹子插入红水中,现在将它取出,看一看,它的叶有什么变化?4、你能预测它的茎会有什么变化吗?学生发言。
5、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就来把它的茎切开看一看。
教师示范茎的斜切和横切。
6、每小组发一段植物的茎,进行斜切和横切。
用放大镜观察茎的内部变化,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回答后小结。
五、课外作业试一试把胡萝卜“头”切下来,摆在浅水盘里,放在阳光下,经常加水,几天后观察有什么变化?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