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一编码的企业主数据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4
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一、引言主数据是指在整个组织中广泛使用的核心数据,它包括客户、供应商、产品等重要数据。
为了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主数据,需要建立一个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的标准格式。
二、主数据编码1. 编码规则主数据编码规则是为了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一致性。
一般来说,主数据编码规则应包括以下要素:- 类别编号:根据主数据的类别进行分类,如客户、供应商、产品等。
- 业务属性:根据主数据的业务属性进行编码,如地区、行业、产品类型等。
- 流水号:每个主数据在同一类别下具有唯一的流水号。
2. 编码示例以客户主数据为例,编码示例如下:- 类别编号:CUST- 业务属性:地区编号(例如北京为BJ)、行业编号(例如电子行业为ELEC)- 流水号:从001开始递增则北京地区的第一个客户的编码为CUST-BJ-001。
三、主数据管理平台1. 功能需求主数据管理平台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主数据录入:提供用户界面,方便用户录入主数据信息。
- 主数据查询:支持多种查询方式,如按照编码、关键词等进行查询。
- 主数据修改:允许用户对主数据进行修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 主数据删除:允许用户删除不再需要的主数据。
- 主数据导入导出:支持主数据的批量导入和导出,方便数据的迁移和共享。
- 数据权限管理:根据用户角色和权限设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2. 数据质量管理主数据管理平台应具备数据质量管理功能,包括:- 数据清洗:对录入的主数据进行验证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标准化:对主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性。
- 数据去重:对主数据进行去重处理,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 数据监控:监控主数据的变化和更新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3. 数据集成主数据管理平台应具备数据集成功能,包括:- 数据接口:支持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主数据的共享和集成。
佛塑集团ERP-PS项目未来业务流程文档项目管理财务部分文档内容:财务管理主数据编码规范2004年 7月 1日定稿2004年 7月 1日打印确认:1.1.成本中心定义及说明:成本中心组:是一组成本中心的集合,用于做不同层面的费用分析。
成本中心:是费用核算的基本单元。
成本中心各个层次的编码原则:佛塑集团成本中心标准层次图编码规范第一层:佛塑集团FSPG第二层:公司代码层佛塑股份-1000 华洋-2000 佛塑工贸-3000第三层:分公司编码规则:F X XX流水号表示佛塑公司代码第一位实际组织:佛塑股份编码范围 F101 – F199佛塑华洋编码范围 F201 – F299 佛塑工贸编码范围 F301 – F399工程技术中心 GCZX 第四层:各个分公司下设的部 编码规则:FXXX XX流水号分公司代码实际组织: 佛塑股份:综合管理下设的编码范围:F10001-F10099 本部下设的部的编码范围:F10101-F10199 特发部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10201-F10299双龙分公司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10301 – F10399 经纬分公司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10401 – F10499 华洋:分公司1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20101 – F20199 分公司2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20201 – F20299 分公司3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20201 – F20299佛塑工贸:分公司1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30101 – F30199 分公司2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30201 – F30299 分公司3下设部的编码范围:F30201 – F30299虚拟组织:项目一部 G001 项目二部 G002 项目三部 G003 项目四部 G004 第五层:各个部下设的科室(包括虚拟科室) 共10位 编码规则:XXXX XX XXXX流水号公司代码分公司代码备注:顺序码范围 0001 --- 9999分公司代码 00-综合管理 01-本体 02-特发部 03-双龙分公司 04-经纬分公司 05-临汾经纬分公司 06-南宁经纬分公司 07-来保利分公司 08-三水顺通分公司举例:本体质检科—1000010001 虚拟科室 共10位 编码规则:XXXX X X XXXX流水号公司代码特征码预留举例:工程中心项目四部辐照中心—1000G000011.2. 会计科目 定义及说明:未来佛塑集团各公司代码下使用统一的会计科目表FSPG 。
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一、引言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们通过统一管理和编码企业的主要数据,提供了数据一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帮助企业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定义、功能、优势以及实施步骤。
二、主数据编码的定义和功能1. 主数据编码的定义主数据编码是指为企业的主要数据对象(如产品、客户、供应商等)分配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统一的识别和管理。
主数据编码通常采用数字、字母或符号组合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设计和配置。
2. 主数据编码的功能主数据编码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 唯一标识符:通过为主数据对象分配唯一的编码,可以确保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对数据进行准确的识别和追踪。
- 数据一致性:主数据编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据的一致性,避免数据重复和冗余,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 数据集成:通过主数据编码,不同部门和系统可以将各自的数据进行集成,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避免数据孤岛的问题。
- 决策支持:主数据编码可以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帮助企业做出更好的决策。
三、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定义和优势1. 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定义主数据管理平台是指通过软件系统来实现对企业主数据的集中管理和控制的平台。
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功能和工具,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整合、数据验证、数据分发等,帮助企业实现主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 主数据管理平台的优势主数据管理平台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数据一致性:通过主数据管理平台,企业可以确保主数据在不同系统和部门之间保持一致,避免数据的冲突和不一致。
- 数据质量:主数据管理平台提供了数据清洗和验证的功能,可以识别和纠正数据中的错误和问题,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 数据安全: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对数据进行权限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和修改数据,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主数据管理制度范文主数据管理制度一、概述主数据是指在一个组织中广泛使用,且跨多个业务领域和应用系统的关键数据元素。
主数据具有稳定性强、可重复性高、共享性强等特点,对于组织的决策、业务流程和系统集成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统一管理组织内的主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数据的利用价值,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确保主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2. 优化主数据的管理流程。
3. 提高主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
4. 促进业务流程的协同和集成。
三、管理原则1. 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主数据标准和命名规则,确保主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2. 数据质量:加强主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及时性。
3. 共享与共建:鼓励不同业务领域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共建,提高数据的重复利用率。
4. 统一管理:建立主数据管理部门或专门岗位,负责主数据的管理、维护和监控。
5. 跨部门协作: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加强业务流程中主数据的协同和集成。
四、数据组织和标准化1. 主数据分类:按照业务领域和应用系统的特点,将主数据进行分类,确定各类主数据的内容和范围。
2. 主数据命名规则:制定主数据的命名规则,确保命名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3. 主数据编码:给予主数据统一编码,确保主数据的唯一性和标识性。
4. 主数据属性:确定每种主数据的基本属性和字段,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5. 主数据元数据:建立主数据的元数据管理机制,确保主数据的可控和可追溯。
五、主数据管理流程1. 主数据采集:采集各类主数据,确保数据的收集及时、准确。
2. 主数据录入:按照主数据管理规则,将采集到的数据录入主数据管理系统。
3. 主数据审核:对录入的主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4. 主数据维护:定期对主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5. 主数据发布:发布经过审核和维护的主数据,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共享性。
6. 主数据监控:建立主数据监控机制,对主数据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和错误。
主数据编码的应用场景1. 应用背景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海量数据的管理和利用问题。
在企业中,数据分散在各个系统和部门中,且存在重复、冗余、不一致等问题,造成了数据的低效利用和管理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开始引入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ment,简称MDM)的概念和技术。
主数据是指在企业中广泛应用的、具有重要价值和长期使用周期的核心数据,如客户、产品、供应商等数据。
主数据编码是主数据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为主数据赋予唯一的、标准化的编码,实现对主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
2. 应用过程主数据编码的应用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确定主数据编码规则在应用主数据编码之前,企业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主数据编码规则。
编码规则需要考虑主数据的特点和业务需求,保证编码的唯一性、可读性和可管理性。
常见的编码规则包括序列号编码、层次编码、组合编码等。
2.2 分析主数据在制定编码规则之后,企业需要对主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清洗。
首先,对主数据进行去重操作,消除重复数据。
然后,对主数据进行归类和整理,建立主数据的层次结构和关联关系。
最后,对主数据进行质量检查,修复错误和不一致的数据。
2.3 设计主数据编码方案根据主数据的特点和业务需求,设计主数据编码方案。
方案需要考虑主数据的层次结构、关联关系和编码规则,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可读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主数据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便满足未来的业务需求和变化。
2.4 实施主数据编码在设计主数据编码方案之后,按照方案实施主数据编码。
根据编码规则和方案,为主数据赋予唯一的编码。
对于已有的主数据,需要进行编码转换和更新。
同时,还需要对主数据进行版本管理和变更控制,确保主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5 集成主数据编码主数据编码需要与企业的其他系统和业务流程进行集成。
通过接口和数据同步,将主数据编码应用到其他系统中,实现主数据的共享和共用。
同时,还需要对主数据进行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保护主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企业主数据管理规范模板企业主数据管理规范XXXXXXX年XX月XX日目录1.概述1.1 信息化现状描述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数据管理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许多企业的数据管理方式比较混乱,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
1.2 信息化规划概述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数据,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主数据管理体系。
这个体系必须与企业的信息化规划相一致,并且需要得到高层的支持和推广。
1.3 主数据管理规范必要性规范的主数据管理可以提高数据质量,降低数据错误率,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用性。
这对于企业的决策和运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1.4 主数据特点主数据是企业中最重要的数据,它是指对于企业运营和决策至关重要的数据,比如客户信息、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等。
主数据的特点是稳定性和全局性,它们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至关重要。
1.5 主数据管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在主数据管理方面存在不足,比如数据质量差、数据冗余、数据错误率高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企业的决策和运营造成不良影响。
2.主数据管理范围主数据管理范围包括客户信息、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等。
这些数据对于企业的运营和决策至关重要,必须得到规范的管理。
3.主数据管理机构为了更好地管理主数据,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主数据管理机构,这个机构负责主数据的采集、维护、更新和使用。
同时,这个机构需要与企业的信息化部门密切合作,确保主数据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现今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业务的不断扩张和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企业面临着大量的数据管理问题。
主数据管理作为一种新兴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了企业数据管理的重要手段。
2.主数据管理策略2.1.主数据管理策略类型主数据管理策略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集中式和分散式。
集中式主数据管理策略将企业的主数据集中管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分散式主数据管理策略则将主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需要通过数据集成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主数据编码相关问题解析1、什么是主数据,什么是主数据管理,什么是主数据编码?主数据是指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各个系统间要共享的数据,如客户、供应商、帐户、组织单位等相关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主数据不是企业内所有的业务数据,只是有必要在各个系统间共享的数据才是主数据,是企业内能够跨业务重复使用的高价值的数据。
主数据通常需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保持一致性、完整性、可控性,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进行主数据管理(Master Data Management,MDM)。
主数据管理是一套方法论来保证系统间的协调和重用通用、正确的业务数据(主数据)。
通常,我们会把主数据管理作为应用流程的补充,通过从各个操作/事务型应用以及分析型应用中分离出主要的信息,使其成为一个集中的、独立于企业中各种其他应用核心资源,从而使得企业的核心信息得以重用并确保各个操作/事务型应用以及分析型应用间的核心数据的一致性。
通过主数据管理,改变企业数据利用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为企业信息集成做好铺垫。
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就是信息编码建设。
信息编码(Information Coding)是为了方便信息的存储、检索和使用,在进行信息处理时赋予信息元素以代码的过程。
即用不同的代码与各种信息中的基本单位组成部分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信息编码必须标准、系统化,设计合理的编码系统是关系信息管理系统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2、主数据和ESB是什么关系,主数据和编码是什么关系?2.1 主数据和ESB是相互协作的关系:主数据为ESB提供数据管理中心,进行数据整合、清洗、规范化、统一化;ESB为主数据提供传输通道,解决数据异构传输、松耦合集成等问题。
两者的目标都在于数据共享,主数据侧重于数据层管理,ESB侧重于服务接口层管理。
2.2 主数据和信息编码关系3、主数据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为什么要使用主数据编码?3.1 通过主数据管理项目的建设,将在多个方面促进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o建设企业级的数据标准,在企业全局的范围内定义主数据、管理主数据、应用主数据;o形成企业的权威数据源与基准数据;o实现数据共享,一次录入全局使用,避免数据重复不一等问题;o基于企业级主数据进行业务集成,消除各系统“方言”,打通业务流程;o为企业的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应用提供支撑。
编码管理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性一、编码管理现状1、相同类型的物资没有形成统一的描述规则模版;2、以往制定的各系统的物资编码规则,在长期的手工编制过程中被逐渐扭曲执行,极大的降低了预期效果;3、面对业务系统的逐年增加,物资单独维护的工作量更加巨大;4、目前手工编码、手工查重不但工作量大且非常容易出错,以至于产生大量的重码,给相关业务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如:一物多码造成仓库帐实不一,从而也很难真正实现降低库存的目标;5、各系统的物资信息各不相同,集团层面很难形成主数据的‘单一视图’;6、目前急需针对主数据管理的监控流程的建立,以便于随时明确主数据管理的相关责任;7、面对新编码的产生以及大量的一物多码的现实,需要建立新老编码的映射关系,以便于让操作人员平稳过度新老编码的转换以及针对老编码的清洗、去重;8、面对业务系统的逐年增加,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管理、统一分发的主数据管理平台,以便于整个集团的主数据的相关变化能按照一定的指令被及时、顺畅的传递到目的地;9、针对未来BI的使用,如果不尽快规范、整理目前繁乱的主数据,很难得到准确的决策支持服务。
二、解决方案1、引进专业的主数据编码管理系统;2、建立企业集团级的标准物资分类体系,实现分类信息的统一规范化;3、建立具有物资明细信息的标准化模板描述规则,提供规范化描述,为企业在收集整理物资信息的过程中提供规范性和一致性依据,保证编码的唯一性、科学性;4、实现自动编码、自动查重的编码管理模式,杜绝一物多码;5、建立新老编码映射关系表,与其他信息系统进行主数据基础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实现集成应用;6、实现标准的主数据编码申请和编制流程,规范编制程序;7、建立主数据的统一存储,统一分发机制,从源头解决集团层面‘单一视图’难题;三、预期收益1.基于完整、准确的信息增强企业管理和业务增长的能力;2.加速新的服务和产品的推出,简化业务流程;3.增强IT架构的灵活性,构建覆盖整个企业范围的数据管理基础;4.提高业务分析的准确度和企业管理的水平,满足法规的要求,降低业务风险。
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引言概述: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面临着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数据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应运而生,它们为企业提供了一种集中管理、统一编码和高效利用主数据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主数据编码和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定义、作用、优势以及实施过程。
一、主数据编码的定义和作用1.1 主数据编码的定义主数据编码是指对企业的主数据进行标识和分类的过程,通过为主数据分配惟一的编码,实现对数据的准确识别和管理。
主数据通常包括客户、产品、供应商等关键数据。
1.2 主数据编码的作用主数据编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 数据标识和分类:通过编码,可以对主数据进行准确的标识和分类,方便数据的管理和查询。
1.2.2 数据一致性:主数据编码可以确保不同系统中的数据保持一致,避免重复和冗余数据的产生。
1.2.3 数据关联性:主数据编码可以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关联,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
1.2.4 数据质量管理:主数据编码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监控,提高数据质量和决策的准确性。
二、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定义和优势2.1 主数据管理平台的定义主数据管理平台是一种集中管理主数据的系统,通过统一的界面和功能,实现对主数据的录入、维护、查询和分析等操作,提供全面的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2.2 主数据管理平台的优势主数据管理平台具有以下几个优势:2.2.1 数据集中管理: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将企业的主数据集中管理,避免数据分散和重复录入的问题,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2.2 数据共享和协同: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提高内部的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
2.2.3 数据安全性: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对数据进行权限控制和安全管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2.2.4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主数据管理平台可以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和报表功能,匡助企业进行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
基于统一编码的企业主数据管理
作者:蔡芳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年第31期
摘要: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会先后建设多个基于数据的业务系统。
如何管理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共享性和唯一性,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该文基于单位内部的业务梳理与分析,规划设计了一套基于统一编码的企业主数据管理模型,以指导后续的主数据管理系统建设与实施推广工作。
关键词:统一编码;主数据;系统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31-0003-02
Enterprise Master Data Management Based on Unified Coding
CAI Fang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the enterprise will build several data based business systems.How to manage shared data between different business systems,in order to improve data utilization,sharing and uniqueness,this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business review and analysis within the research institute.I plan and design a set of enterprise master data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unified coding,in order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ster data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unified coding; master data; system integration
1 主数据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当中,基于数据管理的应用系统是最核心的系统。
随着OA系统(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ERP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PDM系统(Product Data Management,产品数据管理系统)、MES系统(Manufacturing Excution System,制造执行系统)、CRM系统(Custom Relationship Syste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系统的逐步建设及应用,这些系统之间的需要共享使用的基础数据管理问题随之出现了,如何保证这些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正确性,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数据(Master Data,简写为MD)是表示业务实体对象的基准数据以及其被引用的关联属性数据,通俗的说就是系统间的共享数据,例如用户和组织机构、客户、供应商、物料、价格、货源清单、物料清单、工艺路线等基础数据,这些数据相对而言属于静态数据。
而在这些基础数据之上通过企业运营产生的动态数据称之为业务数据,例如采购订单、生产订单、销售订单、任务工单等。
主数据管理是对企业中的各类主数据进行集中清洗、整理和丰富,将数据放入到统一管理平台中,该平台把统一的、具有权威性的主数据分发给企业内部需要使用这些数据的业务系统及业务流程,以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高质量交互、集成,同时可以作为基础平台为当前比较热门的业务智能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基础服务。
2 主数据管理平台框架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在2017年初启动了主数据系统建设工作,规划了如图1所示的主数据管理平台框架,框架包括核心层、服务支持层和资源层。
框架中的核心层由标准管理系统和主数据分发系统组成。
标准管理系统提供标准管理、统一编码规则定义、代码管理等功能,主数据分发系统提供数据建模和数据分发等功能。
服务支持层技术上可以采用面向服务的集成架构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企业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来实现。
目前市场上有成熟的中间件可以作为基础平台,以提供通用的数据映射、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更新服务;在这些通用服务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专用的信息服务、展现服务、身份管理以及授权服务等。
资源层包括数据资源和应用资源,数据资源包括应用系统自身产生的主数据和其他主数据,产生主数据的应用系统称为赋码系统。
根据数据的产生来源,赋码系统既可以是业务系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RP系统、PDM系统),也可以是标准管理系统。
3 统一编码管理
主数据管理平台首先要对主数据进行统一编码,以提高产品数据的维护效率,保障并推动主数据管理的顺利实施。
主数据统一编码是唯一标识主数据的代码,如同公民的身份证号,它通过一组字符、数字、或者字符与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一种主数据,这个代码必须是唯一的。
3.1 编码对象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经过对所内的各业务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兼顾考虑行业内的业务需求,规划出的主数据编码对象如表1所示。
3.2 编码要求
在对以上对象进行统一编码的时候,需要对上能够承接国家、国军标、行业等顶层的编码标准体系,又要充分反映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中对于编码的全面要求,同时还要能够覆盖单位的经营管理以及科研生产主营业务。
例如:
1)单位编码:直接采用上级单位给出的6位数字编码,如:131623;
2)部门/班组编码:三位数字编码/三位数字部门编码+二位流水号班组编码,如:10902(九室二组)
3)人员编码:直接采用上级单位给出的8位编码,如:27103462(蔡芳)
4)型号编码:二位字母与数字组合码,如:B2
5)技术文件编码:二位型号代码+所名称编码+年份+部门编码+流水号,如:1B-623S-2017-111-0014
6)产品编码:直接采用上级单位给出的6位数字编码,例如:50007076(型号为GZ-
C36的减震器)。
统一编码功能通常采用编码管理系统来实现。
编码管理系统需要具备申请、审核、赋码、发布等基础功能。
具有编码管理系统维护职能的部门,通常是单位内部的权威管理部门,例如标准化管理机构。
如果是隶属于是集团公司管辖的单位,则可以由上级集团公司的统一编码中心进行统一代码维护,下级单位统一向该中心申请统一编码即可。
3.3 编码系统流程
编码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该图描述的是业务系统与编码系统之间有直接的集成接口,编码系统可以接收业务系统的编码请求,在赋码后可以向业务系统推送编码。
图2 编码系统流程示意图
如果业务系统与编码系统是两个分别独立的系统,则可以将编码系统赋码后的编码,通过手工方式录入到业务系统中。
4 结束语
在2017年期间,通过对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的各业务系统的梳理,规划出了所里的主数据管理框架和统一编码系统模型,该框架与模型对后续的系统建设与实施推广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和轶东,张怡,曹乃刚.SAP MDM主数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 贺益盛.基于主数据的信息系统集成与应用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2014.
[3] 黄锦辉.福建烟草数据中心主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厦门大学软件学院,2013.
[4]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