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5.81 KB
- 文档页数:2
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患者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黄梅【摘要】目的了解某医院非淋菌尿道炎、宫颈炎患者对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Mycoplasma IST试剂盒,培养Uu和Mh,并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检出率为29.7%,仅Uu阳性占71.2%,Uu和Mh均阳性占26.2%,仅Mh阳性占2.6%.药敏结果表明,Uu和Mh的药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药敏试验敏感率从高到低依次是原始霉素(PRI)95.7%、交沙霉素(JOS)94.1%、强力霉素(DOX)92.6%、四环素(TET)79.2%、克拉霉素(CLA)68.2%、阿奇霉素(AZI)61.8%、红霉素(ERY)21.4%、氧氟沙星(OFL)13.60%、环丙沙星(CIP)7.1%.结论泌尿生殖道分泌物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对临床诊断和指导用药十分重要.临床上可将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作为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2(009)003【总页数】2页(P260-261)【关键词】性传播疾病;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作者】黄梅【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646000【正文语种】中文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在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感染率超过淋病而占所有性传播疾病之首,被公认为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1]。
我国近年来发病的例数不断增加;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耐药菌株在不断增加。
作者对2008年1~12月本院门诊患者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2008年1~12月门诊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标本1423例。
1.2 标本采集在服用抗生素治疗前,男性前列腺液由医生采集,尿道口分泌物应距前次排尿3 h取样,尽量采取上皮细胞;女性用扩阴器扩阴后避免局部用药,去除子宫颈多余黏液,取宫颈分泌物。
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测报告摘要】目的检测本地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Uu)和人形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方法对本院妇科门诊和住院就诊的疑为非淋菌尿道(宫颈)炎患者进行Uu、Mh和CT培养。
衣原体抗原检测采用单克隆抗体金标法;支原体检测采用液体培养法。
结果 612例标本中检出支原体244例,总阳性率为39.9%,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168例(占27.5%),人型支原体(M h)阳性13例(占2.12%),Uu+ M h混合感染阳性63例(占10.3%),衣原体阳性标本79例,总阳性率为12.9%(79/612),其中Uu+CT混合感染56例(占9.15%),CT+Uu+ M h混合感染5例(占0.82%),单纯CT感染18例(占2.54%),未见CT+ M h混合感染模式。
结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衣原体和支原体的混合感染比例比较高,在衣原体阳性中占77.22%,是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主要致病菌。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非淋菌性尿道炎解尿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独立生长的原核微生物,通常只作为一种天然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吸附于人类泌尿生殖腺的细胞表面。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它们都可以致人体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目前该病已成为常见的性传播疾病(STD)[1]。
由于症状不是很严重,许多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从而是治疗非常困难,尤其是女性患者往往由于病情轻微而不予及时治疗,增加本病传播机会,导致整个泌尿系统感染并有合并症,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宫外孕,不孕症和流产,宫颈糜烂,男性可引起精囊炎,附睾炎,前列腺炎等。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泌尿生殖道疾病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应提倡支原体和衣原体联合检测。
我们对疑为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的612例患者进行支原体衣原体联合检测,报告如下。
泌尿道感染沙眼衣原体RNA和解脲脲原体RNA检验分析作者:陈晓祺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9年第04期【摘要】目的:通过恒温扩增技术检测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泌尿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RNA(CT-RNA)和解脲脲原体RNA(UU-RNA),分析其感染情况及特点。
方法:采集2193例泌尿道感染患者尿液样本,采用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AT)检测解脲脲原体RNA和沙眼衣原体RNA。
结果:CT阳性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关键词】泌尿道感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技术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脲原体(uu)是经性接触传播引起的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NGU)的主要病原,两者均可寄生于健康人的泌尿生殖道,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菌群会变成致病菌,从而造成泌尿生殖道感染。
以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技术检测病原体RNA,避免了机体残留病原体DNA核酸片段的干扰,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本文探究2193例泌尿道感染患者沙眼衣原体RNA和解脲脲原体RNA检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初诊为泌尿道感染的患者2193例(男1608例,女585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37.0±12.6岁。
1.2标本采集取清晨首次尿,或长时间(至少l小时)不排尿后的首段尿2ml,于样本保存液混合,待测。
1.3检测方法采用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分核酸提取和核酸检测两个步骤。
在核酸提取过程中,CT、UU裂解释放出的核酸与核酸提取液中的磁性颗粒特异性结合,通过清洗磁性颗粒而获得纯净的靶标核酸(RNA)。
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使用M-MLV反转录酶、T7RNA 多聚酶和优化探针技术来同时实现。
反转录酶用于产生靶标核酸(RNA)的一个DNA拷贝,T7RNA多聚酶从DNA拷贝上产生多个RNA拷贝,带有荧光标记的优化探针和这些RNA拷贝特异性结合,该荧光信号可由检测仪器捕获。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刘春峰;赵辉【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1(8)9【摘要】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及药物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珠海黑马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支原体试剂盒对Uu和Mh进行检测及对12种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57例患者标本检出支原体426例,占总人数的44.5%.Uu阳性360例,占支原体阳性的84.4%;Mh阳性8例,占支原体阳性的2.0%;Uu和Mh混合阳性58例,占支原体阳性的13.6%.Uu对四环素类敏感率均高于80.0%,对喹诺酮类敏感率均低于41.0%,对大环类脂类敏感率高低不一;Uu + Mh混合感染对四环素类敏感率均高于58.0%,对喹诺酮类敏感率均低于23.0%,对大环类脂类敏感率高低不一.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感染为主,Uu + Mh感染为次,药敏试验结果以四环素类敏感性为最高,以喹诺酮类敏感性为最低.临床医生应加强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总页数】2页(P1071-1072)【作者】刘春峰;赵辉【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三医院,检验科,330009;江西省南昌市三医院,药剂科,33000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65例宫颈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J], 樊金菊;陈耀金;聂革菲2.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患者的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 [J], 伍华颖;葛德珊3.157例性病门诊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J], 伍伯超4.13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J], 朱胜刚;郦黎明;孙彩虹;张俊5.136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J], 朱胜刚;郦黎明;孙彩虹;张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非淋菌性阴道炎衣原体\支原体检测分析报告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在非淋菌性阴道炎中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
方法:将300例可疑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检测。
结果:解脲支原体检出67株,感染率为22.33%;沙眼衣原体检出98株,感染率为32.67%;两者均感染23例,感染率为7.67%;药敏试验显示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结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是非淋菌性阴道炎常见病原体,感染率较高,并且对多种抗生素均产生耐药。
标签:非淋菌性阴道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300例患者均系本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门诊患者。
患者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为(29±12.34)岁。
所有患者在2周内均未服用抗生素,均有性生活史。
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腹不适及会阴部胀痛,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发黄,伴有异味,窥阴器检查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
1.2标本采集均采用一次性无菌试子采集标本。
UU接种于基础琼脂培养基中,经美国德灵公司生产的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Micrscanwat RAway 40系统进行鉴定与药敏试验。
基础琼脂由哥伦比亚琼脂法国梅里矣生产;CT采用免疫荧光法,试剂由广州天河公司提供。
培养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
1.3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室温下培养48 h后观察菌落并镜检,UU浓度≥104ccu/ml判断为阳性[1]。
2结果2.1两种病原体感染情况300例患者的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UU检出67株,感染率为22.33%;CT检出98株,感染率为32.67%;两者均感染23例,感染率为7.67%。
2.2两种病原体药敏试验188例感染患者的药敏试验见表1。
3讨论3.1沙眼衣原体(CT)人类是CT的自然宿主,它主要寄生于机体粘膜上皮细胞。
机体在感染衣原体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但通常免疫力不强,且为时短暂,因而常造成持续性感染、隐性感染和反复感染。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目的:了解哈密石油辖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及支原体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衣原体抗原,应用支原体定量培养及药敏试验一体化的方法检测支原体。
结果:117例患者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为69.2%。
其中Uu感染率为61.5%,CT+Uu混合感染率为1.7%,Uu+Mh混合感染率为5.9%;男女性别感染率分别为5.56%和94.44%,结论支原体感染以Uu 为主,多重耐药现象很严重,临床应参照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标签: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药敏试验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1〕。
近年来,衣原体、支原体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谱大量使用日趋厉害,给治疗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本地区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及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四年期间来我院117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了CT、Uu、Mh检测及耐药状况统计。
现报道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来自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外科门诊就诊的117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
其中男性17例,女性100例,年龄在20~70岁,均有尿道或阴道瘙痒等不适症状。
患者均为居住在哈密石油基地及周边人群。
1.2 标本采集方法尿道分泌物取样前清洗尿道口,用专用棉拭子插入尿道2~3cm,轻轻旋转后取出,置无菌管中立即送检;前列腺液由临床医生按摩取材并立即送检;宫颈分泌物经扩阴器扩阴后,用无菌棉球擦去宫颈口分泌物,用专用棉拭子插入宫颈口1~2cm,轻轻旋转后取出,避免接触阴道壁,置无菌管中立即送检。
1.3 衣原体检测方法采用上海凯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检测试剂盒。
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调查本地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临床感染现状,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近3年来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获取泌尿生殖道标本5 008份,其中男性标本2 759份,女性标本2 249份。
培养法检测淋病奈瑟菌和解脲支原体,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沙眼衣原体,或男性急性尿道炎患者用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检测淋病奈瑟菌。
结果:共检测标本5 008份。
男性2 759份,三种病原体阳性共633份,检出阳性率22.9%;女性2 249份,三种病原体阳性共433份,检出阳性率19.3%。
在3年中淋病奈瑟菌总的阳性率4.4%,沙眼衣原体阳性检出率3.9%,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13%。
1 066份阳性标本中,患者年龄分布40岁104例占9.8%。
结论:对疑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应同时进行三种病原体的检测,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检测分析我们于2000~2002年对自述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门诊患者开展了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的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按常规方法女性取宫颈分泌物,男性取尿道分泌物、前列腺粹等标本。
近3年来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共获取泌尿生殖道标本5 008份,其中男性标本2 759份,女性标本2 249份。
1.2 实验材料1.2.1 试剂:TM淋病奈瑟菌分离培养基(浙江军区卫生防疫站);解脲支原体液体培养基(广州万孚生物研究所);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沙眼衣原体特异性诊断试剂盒(军事医学科学院病毒所);革兰氏染液(自配)。
1.2.2 器材:消毒男性拭子及女性拭子、载玻片、甲醇、染色湿盒。
1.2.3 仪器:孵育箱、荧光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旋转式振荡器。
1.3 方法:接种:将消毒棉拭子所有的标本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顺序依次接种。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筛查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
方法:对320例有性生活史的妇女宫颈分泌物进行分离培养药敏检查。
结果:320例妇女中检出支原体阳性92例,总阳性率为2880%(92/320),其中感染率最高的是解脲脲原体(uu),阳性率为2590%(83/320),其次是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混合感染,阳性率为250%(8/320),最低的是人型支原体(mh),阳性率为031%(1/320)。
在320例妇女中,以25~35岁年龄段最多,支原体检出率最高,其次是<25岁年龄段,支原体检出率占第2位。
结论:沁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建议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筛查作为孕前和孕期妇女常规检查的项目之一。
关键词支原体分离培养药效筛查2006~2009年收治孕前和孕期以及婚前自愿接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筛查的有性生活的妇女320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6~2009年收治孕前和孕期以及婚前自愿接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筛查的有性生活的妇女320例,年龄19~48岁,平均3350±1398岁。
试剂:支原体(uu/mh)分离培养药敏试剂盒(微生物检验法),为珠海迪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标本采集:必须在用药前采取标本,用女性拭子在宫颈管内1~2cm处取宫颈分泌物,标本采集时应先用拭子将宫颈擦干净,再用另一个试子在宫颈内旋转并至少停留20秒以上取材,以便获得较多的细胞。
方法:接种前先将培养基在室温中预热,将取有宫颈分泌物的棉拭子在培养基中涂挤,丢弃棉拭子,盖上瓶盖,摇匀。
在培养、鉴定、药敏微孔板中均匀加入100μl左右接种过标本的培养液,然后每孔加入1滴液状石蜡油覆盖表面,以免培养液蒸发,盖上药敏反应板盖,于37℃培养箱中24~48小时,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①第一排(高浓度):第一孔为空白对照孔,不变色为阴性(-),则试验成立。
②第一排:第二孔为支原体孔,变红为阳性(+),说明有支原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