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的建设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通过对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优点、施工工艺以及工程实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道路桥梁施工;施工工艺引言钢纤维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掺入乱向分布的短钢纤维所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多相复合材料。
这些乱向分布的钢纤维能够有效地阻碍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扩展及宏观裂缝的形成,显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弯、抗冲击及抗疲劳性能,具有较好的延性。
钢纤维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道路桥梁的耐久性、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1、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优点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凭借其众多卓越优点,成为建筑领域备受青睐的创新解决方案。
首先,钢纤维混凝土凭借高强度脱颖而出,得益于钢纤维的添加,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得以显著提升,使得建筑结构更具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其优异耐久性堪称佳绩。
钢纤维的引入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的生成与扩展,使得混凝土结构具备出色的抗久期荷载、抗化学侵蚀和抗冻融性能,提升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表现。
此外,该技术突出表现出优异的抗冲击特性,有效应对外界冲击因素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威胁,为建筑物提供可靠的防护层。
最后,钢纤维混凝土施工便捷,与传统混凝土施工过程相似,无需特殊设备和复杂工艺,降低了施工成本和风险。
2、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工艺2.1搅拌在钢纤维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首先按照设计配合比准确称取所需的钢纤维、水泥、砂、骨料等原材料。
钢纤维的掺量一般为混凝土体积的0.5%到2.0%。
然后将这些原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并倒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
搅拌时间一般不应少于2分钟,以确保各组成部分充分混合均匀。
浅谈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钢纤维混凝土因其抗拉、抗弯、抗剪、抗裂、抗疲劳等多项优势在我国路桥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钢纤维混凝土特性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标签:路桥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目前,新型的复合建筑材料——钢纤维混凝土已经被应用于桥梁道路工程、建筑工程、铁路工程、水利工程和军事工程等方面,备受关注。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由水泥、随机分布的短钢纤维、粗细集料组合而成的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抗拉、抗剪、抗裂、耐冲击等优良性能,其性能增强机理已经得到了复合力学理论与纤维间距理论的证实。
近年来,对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一、钢纤维混凝土的特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土具有较多的优良属性。
简单说来,有以下几点:1.抗拉、抗弯和抗压的极限强度较高。
实验结果表明,当混凝土中拌入合适的钢纤维,可以提高40%~50%的单轴抗拉极限强度,50%~150%的抗弯极限强度。
其实钢纤维本身并没有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是由于适量的钢纤维的掺入,混凝土的抗压破坏形式出现改变,遭到破坏后碎而不散,因而明显提高了抗压性能。
2.抗冲击性能良好。
当纤维掺量达到0.8%~2.0%时,钢纤维混凝土可承受比普通混凝土高50 倍~100 倍的冲击力,抗冲击韧性指标大幅调高。
3.良好的抗裂、抗疲劳、抗剪性能。
普通的混凝土其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几乎一样,而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在出现开裂荷载后,荷载还能够增大。
增大钢纤维的体积率,其初裂荷载、极限荷载以及韧性均可增大。
在直接剪切试验中,基体错动后,钢纤维混凝土仍具有不错的承载能力。
4.变形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钢纤维能使混凝土长期的收缩变形得到改善,能有效降低10%~30%的混凝土的收缩率,明显提高了抗拉弹性模量。
5.抗冻性能良好,耐磨性能提高。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因温度应力方面引起的裂缝出现和扩张上,钢纤维混凝土能良好的阻止和抑制这一状况。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讨摘要:本文阐述了钢纤维混凝土技术的基本性能,探讨了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钢纤维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材料,所谓钢纤维混凝土把就是把少量乱向分布的钢纤维加入到普通的混凝土当中混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复合材料。
加入的钢纤维呈乱向分布,可以有效抑制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或者抑制裂缝的扩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具有比较好的延展性。
一、钢纤维混凝土主要性能1、强度和重量的比值增大这是钢纤维混凝土具有优越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它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重要保证。
抗拉强度和以主拉应力控制的抗剪、抗弯、抗扭强度明显提高。
当纤维掺量在1%~2%范围内,抗拉强度提高25%~50%,抗弯强度提高30%~80%,用直接双面试验所测定的抗弯强度提高50%~100%。
抗压强度提高幅度较小,一般在0~25%。
2、变形性能明显改善钢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影响不显著,受拉弹性模量随纤维掺量的增加约提高0~20%。
钢纤维混凝土的韧性比素混凝土大大提高。
在纤维掺量为0.8%~2.0%时,抗压韧性可提高2~7倍,弯曲冲击韧性可提高2~4倍,板式试验落锤法击碎试验所测得的冲击韧性可提高50到100倍甚至更高的抗冲击性能。
3、有效阻止或抑制温度应力开裂,抗疲劳性能有较大改善。
由于钢纤维对混凝土的阻裂作用,使得钢纤维混凝土比素混凝土具有更好的软化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例如掺有2%的钢纤维混凝土抗压疲劳寿命达到2×10次时,应力水平可达到0.92,而普通混凝土的应力水平为0.56。
4、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钢纤维混凝土的收缩值随掺量的增加而有所降低。
例如,掺量为1.5%(长径比为50)的钢纤维混凝土较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值降低7%~9%。
持续荷载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受压徐变比相同条件的普通混凝土降低10%~30%。
钢纤维混凝土地坪施工技术及应用钢纤维混凝土地坪施工技术及应用引言:钢纤维混凝土地坪是一种采用钢纤维增强的混凝土材料来构建的地表覆盖物。
与传统的混凝土地坪相比,钢纤维混凝土地坪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耐磨性、抗冲击性和抗腐蚀性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钢纤维混凝土地坪的施工技术及应用,并分享对该技术的观点和理解。
一、钢纤维混凝土地坪的施工技术1. 材料准备在进行钢纤维混凝土地坪施工之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包括水泥、骨料、钢纤维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比例合理是保证地坪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2. 基础处理地坪施工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包括净化基础表面、填补基础缺陷、提供平整的基础等。
这些步骤可以为后续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3. 钢纤维混凝土浇筑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构建模板和钢筋骨架。
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与传统混凝土有所不同,需要注意钢纤维的均匀分布和纤维与混凝土的充分结合。
同时,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振捣,以提高地坪的密实性和均一性。
4. 养护和保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地坪进行养护和保护。
养护期间,要保持地面湿润,防止混凝土过早脱水和开裂。
此外,还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地面受到外部物理或化学损害,如设置护栏、避免尖锐物体的刮擦等。
二、钢纤维混凝土地坪的应用1. 工业领域钢纤维混凝土地坪在工业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抗磨损、耐冲击和抗腐蚀的特性使其成为工厂、仓库、物流中心等场所的首选地面材料。
此外,钢纤维混凝土地坪还能够提高地面的承载力和耐荷能力,满足重型设备和机械的使用要求。
2. 商业领域随着商业领域的发展,对地面耐久性和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钢纤维混凝土地坪通过其高强度、耐磨损和抗污性能,成为商场、超市、停车场等场所的理想地面材料。
此外,通过添加颜料或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还可以实现地面的个性化设计。
3. 公共领域在公共领域,如机场、车站、体育馆等场所,钢纤维混凝土地坪能够承受大量人流和车流的冲击,同时具备防滑性能和防火性能。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分析导读在建筑材料不断更新的背景下,钢钎维混凝土逐渐进入道路桥梁建设的行列,钢纤维混凝土是通过把不规则分布的短钢纤维或者无机纤维、有机纤维渗入一般的混凝土中,从而在混凝土基体和骨料间搭建“桥梁”,以此来增强抗裂性能,减少裂缝的出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抗弯及抗剪程度,抗冲击和耐久性能也有很大的改善。
1国内外对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关于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已经有一段历史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1907年,原苏联专家就已经开始使用钢纤维混凝土;1910年美国的H.F.Porte就公布把短纤维分散渗入混凝土以强化基体材料的研究情况;到20世纪40年代,美、英、法、德、日等国先后公布了许多关于钢纤维混凝土方面的专利;1963年有两位专家共同发表了关于纤维间距理论的论文,使这种新型复合材料进入了实用开发阶段。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着手于对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
1986和1988年先后举办了关于钢纤维混凝土在我国发展的会议;而且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曾制定过《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对我国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目前该标准已不再适用,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我国的钢纤维混凝土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钢纤维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分析2.1钢纤维混凝土的优越性能2.1.1抗拉能力强由于钢纤维混凝土中的短纤维是不规则、乱向分布的,可以阻止及减少混凝土内部裂缝的出现,因此有很好的抗拉性能。
在纤维混凝土刚开始受到外力作用时,混凝土和纤维同时受力,共同承担外力作用,但是如果外力不断持续或增加,纤维便成了受力的主力,乱向分布的纤维会极大地阻碍裂缝的延伸。
一般的钢纤维混凝土破坏的原因都是钢纤维被拉出,而不是被拉断。
渗入1%~2%体积率范围钢纤维时,抗拉强度可以提高40%~80%,实现了以小见大的良好效果。
另外,实验表明600~1000MPa的冷拔钢丝切断的钢纤维抗拉强度较高。
试析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路桥施工的范围越来越大,路桥工程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整体优化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全面提升路桥工程的施工安全,应该运用科学的路桥工程施工技术,切实提升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与质量。
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标签:路桥工程;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不仅能够优化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限度上提升路桥工程的整体使用寿命。
因此,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不断提升这一技术的整体应用成效,综合优化路桥工程的施工水平。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路桥工程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限度上提高路桥的抗拉弯性能,同时还能提高路桥的抗冲击性,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裂缝。
因此,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1、路桥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概述在路桥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
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和作用,能够在很大限度上提升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够在很大限度上优化路桥工程的施工水平。
因此,在路桥施工过程中,应该科学运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所谓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就是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钢纤维材料,通过两者的融合来提升混凝土的抗弯折性,提升混凝土的整体强度,有效规避可能存在的混凝土裂缝。
在混凝土掺入钢纤维能够在一定限度上转移路桥的受力,让路桥的受力点转移到水泥基料上,在这个过程中路桥的水泥基料和钢纤维是同时进行受力的。
因此,在路桥工程中,科学应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在很大限度上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能够切实提升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
2、路桥工程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路桥工程是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核心重点工程,在路桥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全面优化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同时还应该科学运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
略析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公路桥梁建设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其中的关键材料,混凝土的作用不容忽视。
混凝土原料获取方便,稳定性好,但普通混凝土在长期使用中性能容易下降,如出现裂缝、抗弯性能较差等。
随着交通运输量的增加,公路桥梁需承受更大的荷载,普通混凝土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必将影响到交通的正常运行,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需要对普通混凝土加以改进,钢纤维混凝土可解决平台混凝土存在的问题,在当前应用越来越广。
1 钢纤维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及不足混凝土由水泥、石子等基本材料混合而成,为提高质量、延长使用寿命,会按照一定比例,在混合物中均匀地掺加适量的钢纤维,即得到一种新型材料——钢纤维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较为优越,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承载力、柔韧性、抗渗性、抗弯强度等方面都颇具优势。
1.1 抗弯抗压性在路桥建设中,混凝土主要起承载作用,其优劣多半通过抗弯抗压性体现出来,随着大货车在运输中的比例增加,路桥承重面临着新的压力,对混凝土的抗弯抗压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普通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钢纤维,能够改变其力学性能,体积率在1—2%之间的钢纤维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抗弯强度要提高60—100%。
1.2 抗冲击性抗冲击性也是衡量路桥質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实际车辆行驶中,可能会出现货物掉落的情况,对路面形成冲击,特别是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相撞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对路面的破坏性极大,路桥极有可能因此而坍塌,此类事故并不少见。
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冲击性较强,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超过0.8%钢纤维含量的钢纤维混凝土的冲击力能提高50倍之多。
1.3 变形性和抗裂抗剪性混凝土本身具有脆性,在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是呈均匀乱向分布的,有效抑制裂缝发展的同时,能够改变原有结构,增加混凝土的韧性。
普通混凝土的开裂和极限荷载所差无几,而钢纤维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开裂荷载的爬升空间很大。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摘要: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施工技术,凭借适应性好、抗裂性强、强度高等优势,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得到了大范围的应用,可提升路桥工程在应用层面的性能及投入应用后的整体寿命。
文章主要在道路桥梁施工中,针对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应用层面展开探讨,首先阐述了技术优势,其次以某工程为案例,着重论述了技术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前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在施工期间,结构形式大多选择应用传统混凝土形式,但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的性质会诱发裂缝的问题。
钢纤维混凝土属于一种复合型的优质材料,可以有效补足普通混凝土存在的缺陷。
由此,有关人员需要对其予以重点关注,对其在技术层面展开深层次的探讨,让其在施工中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推动我国道路桥梁施工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1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在应用层面的主要优势1.1 变形能力较强在混凝土中将钢纤维融入到其中,可以合理削弱混凝土在收缩层面的能效,在变形层面展现极强的性能,削弱裂缝问题出现的概率。
1.2 抗裂与抗剪等性能较强在抗裂和抗剪层面具备极高的性能,属于钢纤维混凝土在应用层面的一项主要技术优势,该技术在施工期间如若产生断裂问题,其承受的荷载力度会相对偏低,不会形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该技术应用在路桥施工期间,基面即便产生误动现象,钢筋混凝土在抗剪性、抗疲劳性、承载力等层面的性能不会出现较大波动,二者在结合后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可以得到质的提升,确保施工完成后整体质量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1.3 抗冲击能力强混凝土在加入钢纤维后,抗冲击能力将极大增强。
但需注意,抗冲击力的限度与钢纤维的加入量密切相关。
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时,需对钢纤维的加入量予以合理管控。
钢筋混凝土技术在韧性角度的性能远高于其他技术。
1.4 强度高道路桥梁以往在施工期间,大多选择利用混凝土开展施工作业,但混凝土在性能和强度层面存在一定缺陷,容易诱发安全风险事故,导致路桥工程施工后期产生凹陷、裂缝等各类问题,难以契合现代化路桥工程在施工建设环节的高要求。
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路桥建设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钢纤维混凝土这种建筑材料因其物美价廉的诸多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道路和房屋等建设工程中。
本文就针对路桥施工中的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路桥;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近年来,随着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建筑材料的质量也非常重要。
本文就钢纤维混凝土的一般特性以及在路桥施工中的具体应用和相关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钢纤维混凝土的一般特性大量实验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一般特性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抗压强度较高,形成这种特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混凝土中掺入了适量的钢纤维,致使其原有的抗压破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使其出现碎而不散的现象,以致抗拉和抗弯、抗压的极限强度都得到了大幅上升;二是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如果掺入了少量的钢纤维,混凝土承受的冲击力可以达到原来的五十到一百倍,而且韧性指标也明显升高;三是在收缩变形的问题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其收缩率最高可降低百分之三十,在抗拉弹性模量上也有所提高;四是在抗裂性能上与普通混凝土有所区别,钢纤维的体积率如果得到增大,其韧性和极限荷载等都可以得到明显的增大;五是具有良好的抗冻性和耐磨性,钢纤维混凝土可以有效的抑制气候变化引起的裂缝。
二、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分析(一)钢纤维混凝土在道路施工中的应用钢纤维混凝土通常被用于全截面路面的铺设,以及复合式路面、压钢混凝土路面的铺设等,钢纤维混凝土可以使得其铺装厚度得到有效的减低,其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冻性使其可以被应用在很多地方。
甚至还可能使其在铺筑时不用设置纵缝,具有较强的优势。
首先介绍下在全截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全截面的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在厚度上是普通路面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六十。
而复合式的路面一般来说可以做成两层或者三层式的,两层的路面是在上层铺设钢纤维混凝土,而三层的路面则是在上下两层铺设钢纤维混凝土,中间夹一层普通的混凝土。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摘要:在如今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优质的新型水泥复合材料,具备强度高、耐冲击、耐拉伸、耐热性高等特点,应用实践价值较好,特别是针对公路桥梁基体裂缝的防治等方面意义重大。
及时了解掌握钢纤维混凝土技术,根据实际公路桥梁情况加以科学应用,有利于提高公路桥梁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钢纤维混凝土;公路施工;具体应用引言建筑行业水平的日新月异促进了公路工程施工的快速发展,相应对公路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作为公路施工建设项目中的关键材料,混凝土是公路施工的主体,其施工技术将直接关系到公路项目的使用性能及整体质量。
常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易造成公路质量缺陷,如塌陷、裂缝等,因此研究人员迫切探寻一种常规混凝土的替代品,以提高公路建设项目的整体性能,突破常规混凝土技术的壁垒。
钢纤维混凝土技术以提升混凝土结构性能、提高公路建设工程使用时间、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结构裂缝等质量缺陷为优势,一经出现便受到公路施工企业的青睐。
1钢纤维混凝土特点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主要具备以下特点:(1)强度及重量比值较大。
由于在混凝土中加入了钢纤维,使基体混凝土可以更好地抵御外力作用,其强度及重量比值得到明显增加。
(2)抗剪性能、抗拉性能、抗弯性能及抗扭强度较好。
相关研究证明,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约2%的钢纤维,虽然其抗压性能仅能提升约15%,但是其抗拉强度最高可以提升50%,抗弯强度最高可提升80%,抗剪强度最高可提升100%。
(3)抗冲击性能良好。
抗冲击性能指的是材料抵抗荷载或者冲击作用的能力,钢纤维混凝土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抗冲击性能可以提升大约5倍,冲击抗拉、抗弯等性能也能得到大幅提升。
(4)收缩性能显著改善。
在常规钢纤维掺量条件下,相较于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材料的收缩值可以下降约8%。
2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混凝土是基础建设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钢纤维混凝土自身则对阻止硬化混凝土裂缝扩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施工技术214 2015年50期论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讨崔传志安徽省新路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00摘要: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但降低了道路基建项目的成本,提高了建设项目的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路桥、隧道建设向大跨度、轻型化发展。
相信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应用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更具现代化、科学化的建筑技术。
关键词:道路桥梁;钢纤维混凝土;应用中图分类号:U414;U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50-0214-021 钢纤维混凝土的特点(1)相同强度等级下,钢纤维混凝土的重量更轻。
(2)由于设置了一定比例的钢纤维,大大增强了混凝土的抗弯、抗压和抗拉极限强度,一般而言,其单轴抗拉极限强度能够增强四到五成,而其抗弯极限强度更是能够最高增强1.5 倍。
(3)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优越的抗冲击能力,其冲击韧性指标通常可比一般的混凝土强一倍,甚至更强。
(4)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优越的形变能力,虽然钢纤维对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弹性模量没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其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弹性模量效果极其显著,因而使得混凝土的长期收缩形变能力更为优越,一般最高可以改善混凝土收缩率的三成。
(5)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优越的抗疲劳和抗裂能力。
(6)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剪能力也同样大大改善。
(7)钢纤维混凝土具有更优越的抑制甚至阻止温度裂缝的形成和扩展的性能。
(8)钢纤维混凝土还具有更优越的耐磨与抗冻能力。
2 影响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根据纤维增强机理以及对大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影响钢纤维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 基体强度( fm ) 、纤维的长径比( 钢纤维长度l 与直径d 的比值,即I /d) 、纤维的体积率( 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所占体积百分数) 、纤维与基体间的粘结强度( τ) 、以及纤维在基体中的分布和取向( η) 。
当钢纤维混凝土破坏时,大都是纤维被拔出而不是被拉断,因此改善纤维与基体间的粘结强度是改善纤维增强效果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按其施工方法来分有浇注钢纤维混凝土、喷射钢纤维混凝土和灌浆钢纤维混凝土。
现代施工工艺中,逐渐采用湿喷钢纤维混凝土,目前使用长20~ 40 mm,厚0. 5 mm 的钢纤维。
其优点是: ①5 ~ 10%的回弹率,比干喷低得多; ②不产生钢纤维的回弹,使用40mm 的钢纤维时,也能控制回弹; ③混凝土质量均一,通常可达到55 MPa 的强度,特殊作业时,可达到00 MPa; ④环境条件好,粉尘少; ⑤作业安全; ⑥水灰比小,透水性低; ⑦不需要防腐蚀处理,可防止电解和加速腐蚀。
3 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按施工方法来分钢纤维混凝土,有浇注钢纤维混凝土、灌浆钢纤维混凝土、与喷射钢纤维混凝土。
施工质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钢纤维混凝土道桥工程质量的好坏。
3.1 设置钢纤维分散装置为使钢纤维充分分散防止钢纤维由于一次性直接投入搅拌机出现结团现象,把钢纤维先经过分散机然后加入搅拌机。
分散机功率和分散力宜为0.75~1.0kW,20-60kg/min。
事先将定量细骨料与之拌合均匀,并且在料斗入口处设置振动筛。
3.2 搅拌投料顺序和搅拌时间为避免钢纤维结团,应采取先干后湿分级投料的工艺。
在搅拌机内将混和料先干拌1min,之后加外加剂和水湿拌2min。
3.3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钢纤维混凝土搅拌机,通常宜使用双锥反转出料式和强制式搅拌机。
为不使搅拌机超负荷工作,当纤维坍落度较小和掺量较高时,相应有所降低搅拌机的利用率。
3.4 浇注和振捣钢纤维混凝土的浇注不得使浇注接头明显。
为保持整体连续性每次倒料必须相压15~20cm。
同时,必须连续进行对钢纤维混凝土的浇注。
为钢纤维混凝土进行振捣应使用插入式振动棒,会产生集束效应使得钢纤维的聚集方向朝振动棒;通过平板振动器振捣成型后可以确保钢纤维的二维分布。
当采用振捣棒时,为保证边角混凝土密实,能够有利于抵抗板体温度应力、收缩应力及荷载的传递钢纤维的排列应采取纵向条状集束排列。
振捣好的混凝土将外露的钢纤维压入混凝土中抹平表面。
3.5 成型钢纤维混凝土具有砂率大、纤维乱向分布、粗骨料细的特点, 因此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宜采用机械抹平以防止钢纤维外露。
为避免拉毛产生纤维外露现象可采用压纹机压纹工艺。
拆模后对漏振或纤维外露进行及时处理。
3.6 接缝施工钢纤维混凝土有较好的抗裂性、收缩性。
施工路段有封闭交通的条件的,可采用混凝土摊铺机做成不设纵缝的整幅式。
钢纤维浇筑达设计强度50%后切锯缩缝。
4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4.1 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由于钢纤维混凝土路面具有减薄铺装厚度、纵缝不设或少设、横向缩缝少、良好的耐磨性及冻融性等优点,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在路面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
4.1.1 新建全截面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全截面采用钢纤维混凝土的路面厚度为普通混凝土路面厚度的50%~60%,钢纤维掺量为0.8%~1.2%。
双车道路面一般不设纵逢,横缝间距20~30m,最长可取50m。
4.1.2 新建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复合式路面可以做成双层式或三层式。
双层式路面的构造是在全路面板厚的上层约全厚40%~60%铺设钢纤维混凝土。
三层式复合路面是上下两层分别做成钢纤维混凝土层,中间夹普通混凝土层。
结构上比较合理,但施工复杂。
根据经验,三层式复合路面宜在机械化铺设条件较高的地区使用。
4.1.3 碾压钢纤维混凝土路面。
将钢纤维置于碾压混凝土中,从而使路面的强度和韧性增强,改善碾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4.1.4 钢纤维混凝土罩面。
旧混凝土路面损坏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铺筑罩面层。
钢纤维混凝土罩面分结合式、直接式、分离式二种结合。
结合式罩面面层与旧混凝土相互粘结为一整体,共同发挥结构的整体强度作用。
分离式罩面层与旧混凝土不粘结,而是中间设置一个隔离层,各层独立发挥作用。
直接式是直接在旧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钢纤维混凝土罩面层。
一般用于损坏较轻微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4.1.5 钢纤维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罩面修补。
用钢纤维水泥砂浆或钢纤维细石混凝土对损坏的路面进行修补罩面。
钢纤维体积率以1%~2%为宜,长径比可略高于钢纤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50期 215增强混凝土的长径比。
一般限制在70~100 范围内。
4.2 桥梁施工中的应用4.2.1 桥面铺装。
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桥面铺装层不仅可以增强桥面的抗裂性、耐久性和提高舒适性能,还可以增强桥梁抗折强度,增加桥梁本身刚度,减少铺装厚度,降低结构自重,改善桥梁受力状况。
此外,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和橡胶沥青混凝土复合的双层桥面也是一种有效措施。
4.2.2 桥梁上部承受荷载部位。
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作为主拱圈(主梁)或在应力集中区局部加强,改善结构受力性能,有效控制结构变形,减轻自重,推动桥梁结构向大跨度、轻型化方向发展。
结构性能良好,造型美观,而且可减少上部材料用量,使下部墩台数量也相应减少,从而降低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修建钢纤维混凝土桥梁降低梁高, 满足使用上的特殊要求。
4.2.3 桥梁墩台等结构局部加固。
对动载长期作用下造成的桥梁墩台及桥面板裂缝或表层剥落病害,采用转子Ⅱ型喷射机喷射5~20cm 钢纤维混凝土以满足结构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要求。
一般钢纤维类型采用剪切钢纤维,掺量为110%;采用硫铝酸盐快硬水泥和Ts 型速凝剂提高早期抗裂性能;对旧混凝土表面喷砂或凿毛,增加新旧混凝土的整体性。
4.2.4 钢筋混凝土桩加强。
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对桩顶或桩尖局部增强,桩的穿透力有较大提高,锤击次数减少,大大提高打击速度。
一般在桩顶和桩尖部位采用钢纤维混凝土,增强桩顶的抗冲击韧性,避免桩顶在打入设计深度以前出现破裂,并增加桩尖入土能力,提高打击速度。
桩身部分仍用预应力或非预应力钢筋混凝土。
当然也可以全断面整体浇筑钢纤维混凝土,但其经济效益会有所下降。
5 结语综上所述,与一般的混凝土相比,钢纤维混凝不但能明显地改善结构的抗拉、抗剪、抗弯、抗磨和抗裂的性能,而且可以大大增强断裂韧性和抗冲击性,显著提高结构的疲劳性能以及耐久性能,加之施工简便在道路路面、桥梁结构、房屋建筑等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当前,钢纤维混凝土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参考文献[1] 邹孟义.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分析[J]. 广东科技. 2010(06)[2] 梁旭东.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4)[3] 杨柳青. 浅议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J]. 科技信息, 2009,(23)[4] 梁旭东.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4)[5] 舒畅.路桥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 科技资讯. 2010(28)围的大环境,将企业的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以至于客户的客户都纳入企业的一个框架,通过企业自身价值链与这些密切关联的外部群体的价值链更有效的耦合,创造新的价值。
然而,这种工程的嫁接模式也从正面到侧面的诠释了土建中桩基础技术的重要性,由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建筑行业需要强硬的桩基技术作为堡垒,由此看来,发展桩基技术是我国实施好土建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一种价值链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
4.2 从宏观的发展来看待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为了降低风险,减小研发成本,同时保持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在技术研发领域开始走向合作,并逐步形成了全球技术资源共享的新局面。
一方面,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研发成本,让其他企业共同分担研发成本,正逐步将自身的技术研发机构从母体脱离出来,同时引进新的投资者;另一方面,这些机构为了提高研发成果的效益,也开始向更多的企业提供服务。
这不仅打破了传统的局限性,更进一步加强了技术交流的渠道,有效地推进了我国技术创新的速度。
从深远发展的角度出发,技术的发展更深化了我国建筑中土建的改革隧道,从而做到相辅相成的辅助作用。
5 结论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建承载着建筑行业特有的革命性使命,而在基础结构的建设中又以桩基础的应用最为广泛。
桩基础作为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在高层建筑、铁路、公路、港口码头、电力、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水利等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又因桩基础属隐蔽工程,为保证其安全可靠性,质量检测尤为重要,从发展趋势看,桩基动力检测技术具有费用低、快速、轻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工程检测人员的青睐。
参考文献[1] 高金玉.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与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1(15):13-15.[2]廖波;土建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析[J];才智;2011年24期[3] 吴盛有.浅谈桩基施工技术设计与施工控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