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会展业发展及其对策探讨
- 格式:docx
- 大小:68.28 KB
- 文档页数:16
澳门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2002年,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在施政报告中提出,澳门应致力于形成以旅游、博彩、物流及会展为龙头,服务业为主导,其他行业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从此确立了会展业在澳门经济结构适度多元化中的重要角色。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展业成为澳门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新兴行业之一,在澳门从博彩业城市转型为旅游休闲城市的过程中,尤其是博彩业自2014年中开始下跌后,澳门的会展业起到了推动酒店、零售等相关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本文试图梳理澳门会展业在2015年的最新发展态势,探讨澳门会展业对其他相关行业的拉动作用,并就澳门会展业未来的发展建言献策,抛砖引玉。
一最新发展态势最近十年来,澳门的会展业发展较快,会展场地规模不断增大,不仅具备了包括威尼斯人酒店在内的亚洲一流场馆,而且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及展览数目也持续增加,并培育了多个本地品牌展会,吸引不少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特意来澳,在邻近地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2015年,“中国(澳门)国际汽车博览会”,继“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之后,成为澳门第二个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认证的展览。
会展行业亦通过各种计划,如“会展专业人才培训支持计划”和“会展大使培训计划”,积极培育会展人才。
至2015年底,澳门共有注册会展经理(Certified in Exhibition Management CHINA)209名,是全国注册会展经理最多的城市。
国际展览业协会在《亚洲展览业年度报告》中指出,澳门是2014年亚洲表现最佳的展览市场。
国际会议协会(ICCA)最新发布的《2014年度国际协会会议市场年度报告》显示,该协会认可23项在澳门举行的国际会议活动,澳门在亚太区城市中的排名由2013年的第34位大幅上升至2014年的第20位。
总体来说,2015年澳门会展业发展稳健,由单纯增加会展数量逐步过渡至提升会展质量的阶段,并逐渐呈现越来越清晰的国际化、专业化的定位。
粤港澳会展业发展特点与竞争趋势分析作者:刘松萍来源:《中外会展》2008年第10期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和引擎,也是现代国际性中心城市必须承载的产业任务。
在新一轮的全球化浪潮中粤港澳会展业因其发展模式的不同面临着更加多元的竞争态势。
一、粤港澳会展业发展不同特点1、香港会展业发展特点:一是优良的运行机制,香港展览馆的投资是政府投资,商业运作。
政府无偿提供土地和建设场馆,除会议展览中心的土地由政府无偿提供外,政府再出资48亿港元建设场馆,并不要求投入资金的利润回报,场馆的经营收入上缴的利润,运作上由香港贸易发展局留作会议展览中心基金,作为今后会展场馆维修和开拓展览市场用途。
另外,政府还按一定比例的每年进出口报关费收入拨给香港贸易发展局作为其进行运营和对外推广宣传和招商招展等活动的经费。
运作上香港贸易发展局委托香港新世界集团管理。
二是国际化、专业化程度高,主要是专业展览,尤其国际买家是强项;仅香港贸发局就有50个海外办事处,协助推广宣传展览,联络招揽参展商和买家,为每一次展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经过多年的收集,仅贸易发展局就有14万个参展商和30多万个买家(其中26万个国际买家、10万个中国内地买家)的资料库。
三是会展企业跨地域经营特征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在香港注册的十六个主要会展主办机构中,大部分在内地和亚太地区都开办展览,占有可观的市场份额,其中励展博览集团(英国)、亚洲博闻有限公司(英国)、IDG世界博览(亚洲)有限公司(美国)在香港有分支机构。
四是城市国际知名度高,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会展中心城市,英国的《会议及奖励旅游》杂志连续多年将香港评为“全球最佳会议中心”。
五是展馆专业化服务水平高,配套服务齐全,会展营商环境优越。
香港有国际上一流的展览场所,配套措施先进。
同时经多年的发展,积累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会议展览人才,提供完备周到服务。
由于香港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可以免签证入境;零关税区,进出口展品不用交纳关税,没有海关等环节,国际参展商来展非常便利。
澳门会展经济的成就与瓶颈作者:鄞益奋来源:《澳门月刊》2011年第11期2011年10月23日,第16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圓滿落幕,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績。
相關統計數字表明,第26屆MIF共吸引逾95,000人次入場參觀,比2010年增長17%;此次MIF提供“會展直通車”、“特邀海外客商計划”等服務,舉行了47場論壇、會議和推介會等活動,共促成1502場商業配對,達成81個簽約項目。
MIF的成功印證了澳門會展經濟近年來的發展和進步。
澳門回歸以來,經濟快速增長,會展業也從無到有,發展成為特區政府經濟適度多元戰略的一個冀望所在。
10多年間,澳門的會展活動從每年250個增加到每年1400個左右,增長了5倍多。
與此同時,澳門會展經濟也存在自身的一些瓶頸,需要在未來的發展進一步加以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進程。
澳門會展經濟的成就澳門會展憑藉一國兩制的政策優勢、自由港的制度優勢、國際經貿平臺優勢,以及文化、地域各種優勢,克服了種種障礙,形成了多個包括“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MIF)及“澳門國際環保合作發展論壇及展覽”(MIECF)在內等多個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會展。
經過多年培育,目前的澳門會展業蓬勃發展,威尼斯人度假村的會展面積就達到12萬平方米,超過了香港著名的會展中心。
此外,新濠天地、澳門銀河等新開的酒店,都有配套的會展設施。
可以說,澳門會展近年來的發展步伐不斷加速,從行業總收益、增加值總額、會展活動項目總數、與會及入場人次等都呈現正增長的趨勢。
特區政府特別重視會展業的培育和發展,並把打造品牌會展作為近兩年來澳門會展業發展的重點。
在2010年特區政府的施政報告中就提到,“推進會展的專業化和國際化,培育和打造澳門品牌會展。
促使本澳會展與區域內其他會展錯位發展,優勢互補,不斷提升澳門會展業的總體水準。
”2011年施政報告又提到,“澳門會展業的發展已逐步進入推進階段,隨著會展業發展委員會的成立,期望促進本澳業界的發展。
澳门会展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随着澳门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会展型酒店应运而生,推动着澳门经济的发展。
在澳门,会展作为支撑澳门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力量,与澳门的酒店相结合,互动发展。
文章根据现有的会展和酒店的资料,进行SWOT理论分析研究,分析以威尼斯人酒店为例的会展性酒店在澳门发展的现状特点,并预测了发展的趋势。
标签:澳门会展型酒店威尼斯人酒店现状SWOT分析趋势本文研究以威尼斯人发展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了威尼斯人的发展情况,最后分析了威尼斯人为代表的澳门会展型酒店发展趋势。
1威尼斯人会展型酒店的发展现状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会展型的酒店应运而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例如广交会带动了一系列会展型酒店的发展,参加会展的人越来越多,为酒店奠定了良好的客源基础。
但是中国的会展型酒店发展不是很完善,这两年广交会期间酒店入住率低,客源流失。
所以相比国外的成熟体系,中国的会展业有很多不足。
长期以来,澳门一直以赌城的形象闻名于世,相比发展20多年的香港会展业来讲,澳门会展业的发展还是处于萌芽的阶段(林宙2006),澳门的会展型酒店设施相对完善,但是由于一定的局限性。
澳门威尼斯人酒店有着面积达100,000平方米的先进会议展览设施。
75,000平方米的展馆,设备完善,能满足大型国际展览会的多种要求。
此外,会议中心最大的宴会厅面积超过6,500平方米,是举办大型和豪华活动的理想场地。
7个大型会议厅可以分隔成96个会议室,用作举办各种规模大小的会议、宴会或招待会。
下面就用SWOT来分析威尼斯人会展型酒店的情况。
1.1威尼斯人作为会展型酒店的优势:①企业知名度高,会展频率高。
威尼斯人酒店是按照美国拉斯维加斯的威尼斯人酒店按1:1的比例建造的,酒店以威尼斯水乡为背景主题。
澳门会展业蒸蒸日上,2009年10月,澳门大型会展就有25个,其中有12个目前确定是在酒店召开(见下表),表是部分主要召开澳门09年十月会展的酒店,其中9个大型会展是在澳门威尼斯人召开,有2个会议是在澳门美高梅金殿召开,还有一个是在帝豪酒店召开。
发展会展措施1. 简介会展业是指以会议、展览、博览会等形式,将商品、服务、技术和信息等展示、推介和交流的经济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会展业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推手。
本文将针对发展会展业的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2.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在发展会展业之前,应首先进行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
通过调研分析,可以了解当前市场的需求和潜在客户的规模和特点。
这些数据将为展览策划、会务组织和服务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 调查问卷:针对潜在客户、行业从业者和相关机构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会展活动的需求和期望。
- 竞品分析: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寻找差距和机遇,制定相应策略。
- 海外考察:借鉴国外成功的会展城市和案例,了解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
3. 会展场地建设与升级会展场地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为了提高展览质量和效果,需要对会展场地进行建设和升级。
具体措施包括: - 场馆规划和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规模确定场馆的面积、布局和功能区划。
- 技术设施升级:配备先进的光音电设备、网络连接和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会展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 空气质量管理:加强对会展场地环境的管理,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提升参展商和观众的舒适度。
4. 政策支持与投资引导为了促进会展业的发展,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支持措施和投资引导政策。
具体措施包括: - 减免税收:对会展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和发展。
- 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为会展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 优先政策:在国土规划、用地审批、场地租赁等方面给予会展行业优先考虑和便利条件。
5. 品牌推广与国际交流在会展业发展的过程中,品牌推广和国际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措施包括:- 增强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具有影响力的展览和会议,培育和推广品牌。
同时,加强对参展商和观众的关系维护,提高口碑和客户满意度。
会展业发展建议一、从展会内容方面。
1. 主题创新。
别老是那些千篇一律的主题啦。
就像做菜,老是那几个菜色大家都吃腻了。
会展的主题得跟上时代潮流,甚至要有点超前意识。
比如说现在环保是大热门,那就可以搞个“绿色未来:环保科技全接触”这样的主题展。
把各种环保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一股脑儿地展示出来,从可降解的新材料到环保型的交通工具,让观众一进去就感觉像是走进了未来世界。
2. 展品多样性。
一个展会就像一个大超市,种类得丰富。
不能光是那些大牌子撑场面。
小而精的小众品牌或者初创企业的产品也得给机会露脸。
比如说搞一个美食展,不能光有那些大众熟知的连锁餐厅的美食,还得有一些民间高手做的特色小吃,像什么深山里的手工蜂蜜糕、海边小镇的独特鱼干之类的。
这样观众才会觉得有新鲜感,能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3. 互动体验升级。
现在的人可不愿意光站在那儿看东西,得让他们动起来。
如果是汽车展,除了看那些炫酷的汽车外观,还可以设置试驾体验区,让观众在安全的情况下感受汽车的性能。
要是科技展呢,就可以搞一些虚拟现实(VR)或者增强现实(AR)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像是置身于科幻电影里一样,和那些高科技产品来个亲密接触。
二、从展会组织方面。
1. 高效的前期筹备。
这就好比盖房子打地基,前期筹备得扎实。
宣传要早早开始。
不能等到展会快开始了才到处吆喝。
要像那些热门电影宣传一样,提前几个月就开始放消息,先透露一点精彩内容,吊吊大家的胃口。
还有场地的规划,要合理利用空间。
不能让观众进去像走迷宫一样,找个展位得费半天劲。
2. 现场管理优化。
展会现场就像一个小社会,得管理得井井有条。
工作人员得热情又专业。
不能让观众问个路,工作人员还爱答不理的。
而且要确保人流的顺畅,就像交通一样,不能出现堵塞。
可以设置一些指示牌,清晰明了,像“通往智能家电展区→”这样的标识。
另外,现场的卫生也要保持好,总不能让观众在垃圾旁边看展品吧。
3. 展后跟进服务。
展会结束了可不代表就完事儿了。
会展行业:挑战与应对策略近年来,我国会展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成为了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然而,伴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行业竞争加剧,会展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保持竞争力,我们需要认清这些挑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挑战1.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会展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市场,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加剧。
一方面,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客户资源,纷纷降低价格,导致利润空间压缩;另一方面,部分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业务,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2. 人才短缺会展行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我国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尚不相匹配,优秀人才的供给不足,这对于会展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 技术创新的压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
会展企业需要不断跟进科技发展趋势,创新会展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然而,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4. 政策法规的变化会展行业的发展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
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会对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也可能会带来挑战。
如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会展行业进行了严格的监管,部分企业因不符合法规要求而被淘汰出局。
二、应对策略1. 差异化竞争面对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会展企业应注重差异化竞争,塑造独特的企业形象和品牌优势。
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忠诚。
2. 人才培养与引进会展企业应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为行业输送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大对现有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3. 技术创新会展企业应关注技术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可以通过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
4. 合规经营会展企业应关注政策法规的变化,合规经营。
我国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提要:我国的会展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的大型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一些大的会展品牌。
近年会展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各种会展馆拔地而起,各种会展如雨后春笋出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就对会展的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现状;问题;对策会展业是指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是一种新兴的服务行业。
会展业通过举办各式各样的会议和展览,包括一些大型国际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和招商会等,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商客,正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潜力非常大。
会展业对国民经济有很大的拉动作用,如果会展业的直接收入是1的话,它带动交通、餐饮、住宿、通信、广告等相关产业的收入为9。
会展业被称为“无烟产业”。
我国的会展业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的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展迅速,形成一些大的会展品牌。
近年会展业在全国发展迅速,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各种会展馆拔地而起,各种会展如雨后春笋出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亮点。
一、会展业发展现状1.会展业总体概况我国会展业从改革开放起步,至今不到30年,从小到大,以年均20%的速度发展,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当前,我国的会展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会展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全国会展数量超过5400个,增长率超过20%。
初步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如广交会,深圳文博会,南宁中国-东盟博览会等。
2010上海世博会是中国会展业高度发展的标志,中国会展业在世博会的带动下发展迅速。
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会展场馆200多个,全国展览总面积超600万,5年增长超过20%,全国已有152个城市建有会展的场馆,占全国287个城市的53%。
截止到2010年,会展及其配套服务的收入达到1500亿,年均增长率达到26%。
目录一、绪论 (1)1.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国外文献综述 (2)2.2国内文献综述 (2)二、会展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 (3)1.会展概念的界定 (3)2.会展业的作用 (3)2.1能产生强大的互动共赢效应 (3)2.2能获得优质资源 (3)2.3能提升支持力度 (3)2.4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4)3.会展业发展条件 (4)3.1独特的资源环境 (4)3.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4)3.3城市经济发达 (4)3.4完善的第三产业 (4)三、澳门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5)1.发展现状分析 (5)2.现存问题分析 (6)2.1产业结构单一 (6)2.2人才相对短缺 (7)四、澳门会展业的SWOT分析 (7)1.优势分析 (7)1.1澳门独特的娱乐旅游配套设施 (7)1.2澳门服务平台的特殊角色 (8)1.3澳门政府的重视和制度政策优势 (8)2.劣势分析 (9)2.1起步较晚 (9)2.2区位因素的限制 (9)3.机会分析 (9)3.1CEPA与澳门会展业 (10)3.2中国与葡语国家的交流平台 (10)4.威胁分析 (10)五、澳门会展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10)1.澳门会展业定位 (10)1.1澳门会展业选择模式 (10)1.2形象定位 (11)1.3区域定位 (11)2.澳门会展产品开发 (11)六、澳门会展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11)1.与博彩旅游业结合发展 (11)2.重视会展协会的推动 (12)3.与香港、珠三角区域联合发展 (12)4.打造特色会展产品 (13)4.1突出国际会议 (13)4.2构建中小型特色展会 (13)参考文献 (14)澳门会展业发展及其对策探讨摘要:近年来,澳门博彩业的强劲发展势头带动了旅游业、酒店业等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但是博彩业“一业独大”的不平衡产业结构对十澳门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澳门特区政府十分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澳门以服务业为主,被定位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不论餐饮博览会,还是高消费品展如车展、游艇展都有行业支撑,发展会展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澳门特区政府将会展业看作是澳门经济适度多兀化的一个重点。
关键字:澳门;会展业;SWOT;对策一、绪论1.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1研究背景澳门总面积很小,人口55万多,是典型的微型经济。
在过去400年发展过程当中,它经历了从“转口贸易港”到“东方赌城”的发展过程。
众所周知,香港被誉为“东方明珠”,而澳门则是镶嵌在这颗明珠旁边的夺目翡翠。
经过回归十年来的沉淀与积累,在澳门博彩业的带动下,澳门已经拥有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澳门经济及文化进一步的提升带来了强有力的条件。
但是博彩业“一业独大”的经济结构,造成澳门经济的单一化,对澳门经济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构成了风险和隐患,对澳门经济带来经济和社会风险(吉佩定肯定澳门会展业,2011)。
因此,澳门必须加快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进程,加快发展会展商务等产业。
目前,会展业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西方发达国家的会展业高度发达,其它国家也将会展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培植。
从产业的性质来看,会展业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被人们称为“朝阳产业”。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涉及服务、交通、旅游、广告、装饰、餐饮、通信、餐饮以及保险等诸多行业,同时还涉及边检、海关等相关部门,关联性非常强,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
举办会展活动的时候,大量人流会聚集到举办地点,使得交通通讯、商旅餐饮等行业的需求急剧增加,从而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相关社会收入大幅度上升。
根据国外会展业的发展经验,会展业的收入与相关的社会收入的比例为1:9(唐嘉俊,2008)。
由于涉及较多的相关行业,会展业的发展往往需要有高效率、高质量的配套服务作为支撑。
1.2研究意义从目前我国会展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城市仍然处于会展活动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会展产业;而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已经形成了会展产业,但是会展业还未能成为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澳门回归以来,会展业发展突飞猛进。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澳门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化,加快发展会展商务等产业。
努力将澳门建设成实际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商贸服务平台,着重推动会展业发展。
根据澳门会展业的发展规划:未来将朝着“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
澳门发展会展业具备政策、地理、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发展实力五大独特优势,同时,也存在会展人才相对短缺和产业结构单一等困难。
2.国内外文献综述2.1国外文献综述目前,美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会展业发展较成熟,有关会展业的形成机理、运行机制以及产业联动机制的研究也较多。
permann和Chon (1997)指出,会展市场是办会、主办地和参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
办会和主办地在追求参加者极大化的共同目标下相互合作,三个组成要素形成紧密的相互关系。
由于会展业涉及商品、资金、技术、参展商、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因此举办会展的城市或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十分重要。
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作为会展大国,位于欧洲中心、交通便捷;新加坡虽然地理面积狭小,但其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使其会展旅游业居于亚洲前列。
由此可见,发展会展必须要有优越的地位置。
Crouch和Richie (1998)认为,会展主办方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选定会展主办目的地。
弗拉克及罗伯特(Frank M. Go & Robert Govers's,1999)认为,主办地的选定受主办方本部所在地、决策层、策划人员以及目的地提供的住宿设施、价格水平、服务质量、形象、安保措施、娱乐消遣设施、可进入性、气候等要素影响。
2.2国内文献综述会展业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己有的相关文献大都集中在近几年内。
张邱汉琴等学者(2007)认为会展主办地形象、交通成本、可进入性、气候、会议之前及之后的活动对会展业的形成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土保伦(2006)对会展产业链进行了相关研究。
认为主办方、代理商、参展商、参观者共同构成了会展产业的主体方,装修、广告、餐饮、旅游、运输、通讯等行业构成了会展产业的相关方,两者结合起来,围绕展览主题,借助展馆设施,以人力、物力、资金和信息流相互交融的价值链为内在核心,共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同时,他还进一步划分了会展产业链。
其中上游产业链要素为会展公司,它拥有展会品牌及相关资源;中游的产业链要素为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为会展活动提供场地、设施以及服务;会展产业链下游的是配套服务企业,如物流、餐饮、保险、广告、交通、培训企业等。
赵宁(2005)认为会展业发展的条件分为支撑和辅助条件。
其中,支撑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城市发展目标、支柱产业、会展场馆、交通设施等,这些条件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辅助条件包括会展服务、会展行业会、会展业人才、网络应用、会展营销等,是会展业的外在发展动力。
二、会展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分析1.会展概念的界定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
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2.会展业的作用2.1能产生强大的互动共赢效应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创造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相关收入;不仅能集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
据有关统计表明,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9,甚至更高。
2.2能获得优质资源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着各行业在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
会展业发展可以不断创造出"神话",博鳌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典型范例,穷乡僻壤的博鳌建成国际会议中心后,以其良好的生态、人文、治安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
2.3能提升支持力度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竞争力,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协作,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离不开会展业的支持和助力。
其中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会展经济能服务于和增强城市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所以,会展经济有巨大的效能。
2.4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会展紧扣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贸易、旅游、宾馆、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3.会展业发展条件3.1独特的资源环境一般会展城市都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或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或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浓郁,具有较强的可观赏性。
这些所谓的会展城市在成为会展中心的同时,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像北京、上海和香港三地都具有会展中心和旅游城市的双重功能,这三座城市在旅游资源、气候环境等方面堪称我国的城市代表,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加上其它硬件设施以及人才优势等要素,使其很容易培育品牌会展,进而成为会展中心。
3.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会展是商品、资金、技术等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与集聚,涉及参展商品、客商以及观众的运送和传输,因此会展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至关重要。
在已有的会展城市中,绝大多数城市或地处港口,或濒临江海,为交通枢纽,四通八达,地理位置优越,在所在国家或地区处于中心地位。
从国际上看,欧洲承办了绝大多数国际会议,其中,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是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这与其地处欧洲中心、交通便捷切相关。
新加坡虽然地域狭小,但因具有发达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其会展旅游位居亚洲前列,由此可见,发展会展必须要有优越的地位置。
3.3城市经济发达拥有优势产业,经济的外向睦较强,具有开放的经济体系。
会展产业是商业活动高度发达,对外开放达到一定水平后的产物。
而封闲的经济体系会严重制约生产要素合理正常流动,影响会展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是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构成会展城市的两个要素。
产业优势愈明显,品牌效应愈大,展会愈容易吸引参展企业和客户,从而赢得声誉,扩大影响。
3.4完善的第三产业会展业对城市功能极大的依赖性,需要有完整的基础设施、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先进的通信设施等,会展业对会展场馆面积、设备功能的要求十分高,一般都要求采用世界上较为领先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