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分析综合(筛选与概括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58 MB
- 文档页数:49
(一)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
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或图形等。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主要有:1.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
有的文章,特别是自然科学类说明文,不仅提出反映信息的概念,而且还在文中对这些知识、概念作出解说。
在许多文句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辨别、筛选并提取出对某一概念的准确解释和阐述,同样能反映捕捉信息的阅读能力。
2.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阐述的语句和相关材料(资料)。
现代科技文章,不仅提出反映信息的概念,而且还在文章中对这些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进行解说、分析和阐释。
有时还会对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式及结论进行比较分析,对有关材料进行辨别和评价,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
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认真筛选,抓住主要信息,把握本质特征。
3.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中有的语句能有力地表现作者的观点、集中反映文章的主旨,它们也应算作是重要信息。
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肘一定要准确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联系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准确地筛选和提取文言文中的信息应该注意:(1)把握材料的主要内容。
只有抓住了材料的主要内容,才可能保证对有关内容的分析有一个基本的倾向,对材料的比较分析有了一个标准。
这是文章信息的基本的环节和基础。
(2)依据题目要求,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
从考题要求出发,确定筛选的标准,然后才可以对相关材料进行比较辨别。
(3)材料比较辨别与分类整理。
解题时首先辨别材料,理清材料的性质,看是否与考题的要求相关。
在此基础上,把语段或篇章的内容有条理地分列成若干要点,然后根据考题的要求对内容进行简要的梳理,分清有关与无关、主要与次要。
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1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明确考纲要求。
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圈划选项信息源。
在作答过程中先用铅笔在原文找出选项信息源,并做标记。
4、将选项与选项信息源做比较。
比较点多为:1)句意逻辑是否一致。
2)表意范围是否发生扩大或缩小。
3)是否发生张冠李戴。
4)是否绝对。
5)是否无中生有。
5、有效利用排除法,由易到难。
2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1 思路:阅读论述类文本时一定要联系语境,其次要画出要点以便提高做题效率,最后要对自己画出的要点进行筛选领悟。
2 规范解答:点题.分条(很重要,防止遗漏关键点,提高老师对你的印象分。
).升华(由小我到大我,由小家到大家,由家庭到社会等等。
)3 举例解答:连自己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这句话如何理解?(08江苏卷)理解:1.要珍惜自己生命,珍惜他人生命。
2.反对崇尚武力.滥用暴力。
3.李逵破坏性太大,有警醒作用。
(3点全部由斜体得出)3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技巧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特别注意每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基本上这就是文章的中心2.看标题,先将文章大致看一下,然后去看题目,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这样比较有针对性,目标明确3.不管是题目还是文章都要将关键字圈起来,特别是时间,概括性词语例如:几乎,大概,一般,全,都,凡是这类词4.找出文章表程度的词语例如:总共 .基本.大致.最5.找出有逻辑性的关联词例如:表转折,表因果,分层分类,举例子,并列或递进6.文章反复出现的句子,特别注意跟文章一样的句子,因为有可能张冠李戴4高中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小方法1 剔除文本中做论据的文字,概括段意论述类文本重在阐述观点和事理,为了阐明观点事理,就会引用一些资料,列举一些事例。
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都有哪些高考现代文阅读技巧都有哪些语文其实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学科了,但是语文的阅读相对来说还是有些难度的,那么高考现代文的阅读技巧究竟都有哪些呢,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技巧1、理解:(1)理解现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现代文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现代文阅读要求同学答题前,都要默想一下现代文阅读之口诀。
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当然,至于如何看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看过渡句过渡段,什么承上启下,什么铺垫烘托,还是要理解的,平时脑子里还是记一些有关文章理论的术语。
现代文阅读都有哪些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任务三精细筛选,精要归纳,精准分析概括[走进任务]新高考全国卷在把论述类、实用类文本统整为信息性阅读,并且在加大了文字阅读量、题量和分值的同时,更扩大了考查的范围,由原先单一地考查信息筛选整合,扩大到信息的概括、比较,考查多文本情境下的能力。
面对这种变化,我们还是要抓住文意概括分析这个抓手,以应付命题带来的各种变化。
一、归纳概括的四种方法1.摘取关键词句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根据题目指向,在一定的范围内,找出相应的词或短语,稍加整合,给出答案。
此法的关键是筛选准确、不漏要点。
一个文段中的关键词句往往在段落的开头,或段落的起始句或终结句。
有时也比较分散,需要考生对照题干要求,找出重要的文字信息,如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有指代性含义的代词、提示性词语等。
在此基础上认真思考,整合答案时保持概念的一致性,有时还需要保持段落之间逻辑关系的一致性,抓准关键词句。
2.合并同类项这里借用一个数学方法,在提取公因式的时候,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作合并同类项。
在文段概括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很多包含“同类项”的句子,只要把“同类项”内容合并、提取即可。
3.祛除修饰语此法颇类似于分析句子成分时找句子的主干(主、谓、宾),祛除修饰成分。
有时要求概括的对象是一个句群,道理也是一样的。
组成一个句群的若干个句子往往有主次之分,撇开那些居于次要地位的起辅助作用的句子(“修饰成分”),抓住居于核心地位的起统率作用的句子,就能完整准确地概括。
4.层次切分法此法运用广泛,且能保证概括准确,不漏要点,前提是对所给文段细读,要依据论述对象准确切分层次,切分好层次后再运用提取关键词句、祛除修饰语等方法来进行概括。
二、归纳概括的四种技巧一是“抓”整体架构,抓标题、文首、文尾,抓层次文意;二是“抓”阅读程序,逐段点化,先分后合;三是“抓”结构分析,题文对照,提取要点;四是“抓”功能句,即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
边练边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谈谈筛选与概括的方法筛选就是淘汰次要信息,提取主要信息。
概括就是抽出内容要点,归纳内容概况。
筛选针对的是纷繁错综的信息,重在考察语言的表达逻辑。
概括针对的是具体形象的内容,重在考察形象描写的表现功能。
筛选的信息多在文字表面,概括的内容常在描写背后。
筛选与概括是相互依存的重要阅读行为,对于把握文章思路、切分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筛选重要信息语段的信息是纷繁错综的,不同语言承载的信息是有主次之分的。
有些是必要性信息,目的是为主要信息作逻辑铺垫,使主要信息合理存在;有些是修饰性信息,目的是渲染衬托、突出强化或形象生动的表现主要信息;有些是主要信息,目的是张显文章信息主线。
筛选就是对这些繁复错综的信息进行的主体信息提炼。
筛选处理的语言逻辑环节共有两类:一类是总括语或总结语,他们都具有指示替代性质;一类是提摄语或结关语,他们都具有事理推演性质。
1.总括语与总结语总括语、总结语是文章的信息枢纽,也是文章的逻辑枢纽。
总括语具有开启后文的作用,总结语具有归纳前文的功能,而且二者还都具有指示、替代的功能。
针对总括语、总结语的信息筛选,就是从相关的语境内寻找那些指示、替代性的信息。
如,李健吾的名篇《切梦刀》一文关于以“理想和人情”为“弼辅”的“梦”的信息筛选。
相关语境是这样的:我学了一个乖,不再从笨拙的截击上下工夫,因为那样做的结果,固然梦可以不存在了,犹如一切苦行僧,生命本身也就不复在人世存在了,我把自然还给我的梦,梦拿亲切送我做报答。
我活着的勇气,一半从理想里提取,一半却从人情里得到。
而理想和人情是我梦的弼辅。
①说到这里,严酷的父亲,在我十三岁上就为人杀害了的父亲,可怜的辛劳的父亲,在我的梦里永远拿一个笑脸给他永远没有出息的孩子。
②我可怜的姐姐,我就那么一位姐姐,小时候我曾拿剪刀戳破她的手,叫她哭,还不许她告诉父亲,但是为了爱护,她永远不要别人有一点点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位母亲一样的姐姐,终于很早就丢下我去向父亲诉苦,一个孤女的流落的忧苦。
分析筛选文中信息归纳概括内容要点【考点阐述】高考《考试大纲》,对文言文的考查除了实词、虚词外,还包括能力层级为C的“分析综合”部分,即分析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其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在命题中它只是作为前者的一个选项而很少单独出题。
一、从2008年高考各省市的试卷考查情况来看,分析筛选文中信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考查:1.人物的行事方式方法、特点。
如全国卷Ⅰ、北京卷、四川卷、江西卷、宁夏(海南)卷。
2.人物或某一事物现象的表现和结果。
如全国卷Ⅱ、湖北卷、辽宁卷、山东卷。
3.归纳概括文章内容,并进行推理。
如天津卷、江苏卷。
二、从2008年高考各省市的试卷考查情况来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这类题选项中大概可归纳出七种错误类型:望文生义,如天津卷、湖南卷;无中生有,如全国卷Ⅱ、北京卷、重庆卷、福建卷等;颠倒是非,如安徽卷、宁夏(海南)卷;以偏概全,如江西卷、辽宁卷;张冠李戴,如湖北卷、山东卷等;误用因果,如四川卷、广东卷、全国卷Ⅰ;时间错误,如浙江卷、江苏卷等。
【技法指导】对于这些考点的考查,依据高考文言文的出题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先读题目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题目的要求是考生阅读文章的标准和尺度,把握好题干的关键字是答题的前提。
就题支来说,筛选题是以多项比较简短的句子排列而成,而概括归纳题则主要是对文章的某一事件、某一观点、某一现象或某一结论的表述,考生可以依据它们所反映的信息,找出每个选项所表达的关键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二、阅读文章内容,筛选相关信息,归纳相关结论此步骤是读懂文章、正确把握全文的关键,考生可以针对不同的考试类型做相应的技法调整:人物传记等叙事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类句子:交代人物之间关系的句子,这有助于考生梳理人物关系脉络,做好人物定位;描述文中主人公行事方式方法和特点的句子,人物行事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做了什么事情,事情的结果如何,这样能更好、更全面地把握人物;总结性的句子,作者的感情倾向以及所要表达的中心观点都蕴涵其中,对于考生概括和归纳文章观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