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原卷版)
- 格式:doc
- 大小:183.00 KB
- 文档页数:16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
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2.在边疆民族政策上,康熙帝强调“治之得其道”和“惟令各行其道”,雍正帝提出“因俗利导”,乾隆帝则是强调“从俗从宜”“不易其俗”。
这些边疆民族政策A.促进了内地与边疆的一体化 B.推动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C.消除了边疆地区的割据隐患 D.巩固了清朝对边疆地区统治3.据清代抽样调查资料统计,当时本族直系上五代之内均无功名的布衣子弟,在科举录取的总人数中约占13.9%,父辈一代无功名的布衣子弟约占33%。
由此可见科举制的影响是A.实现了社会公平B.增加了官员数量C.加强了中央集权D.扩大了统治基础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5.柏拉图曾说:“父母不能随意令子女去还是不去国家指定的老师家读书,因为儿童与其说属于父母,不如说属于城邦。
”这主要反映了古代雅典A.公民教育受到全社会普遍重视B.公民的城邦属性高于个人自由C.民主制度不断优化达到了顶峰D.父母对子女的监护权受到限制6.雅典民主制是一次性的瞬时决策机制,决策往往未经深思熟虑便付诸表决。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能力测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24.相比前代,周代的神职官吏在政权机构中大为削弱。
一切有关丧葬、祭祀、占卜以及文化教育等事,都属于掌礼机构管理,司巫在这一机构中地位是较低的。
史官的地位,则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可以说明A.巫术在周代宗法政治中有十分重要地位 B.古代史官主张轻徭薄赋得到统治者认可C.儒学崇尚道德的主张成为社会主流风气 D.周代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政治进步25.鲁国大旱,鲁僖公想用烧死女巫的方式求雨。
大臣臧文仲极力反对,他说:“只有修筑城墙、节约粮食、节省开支,致力于农事才可救荒。
”鲁僖公照做后,鲁国“饥而不害”。
这表明A.臧文仲主张富国强兵 B.当时已有人怀疑天命观C.鲁僖公未能真正掌握国家权力 D.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已经形成26.“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体制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传统贵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现机构臃肿的趋向27.魏晋时期,士人由两汉时对外在功名操守的追求转入对内在实体和人生真谛的追求,形成豪放不加掩饰的为人品格与思辨学风。
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传统价值体系趋向瓦解 B.新政治势力开始崛起C.官吏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D.社会动荡与政治黑暗28.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
这一演变反映了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29.晚唐诗人罗隐在《谒文宣庙》诗中写到:“晚来乘兴谒先师,松柏凄凄人不知。
九仞萧墙堆瓦砾,三间茅殿走野狐。
”据此推断,这一时期A.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B.儒学失去社会统治地位C.理学逐渐取代了传统儒学 D.孔子的圣人地位被取代30.《蜀锦谱》记载,北宋元丰六年,官营的成都锦院“募军匠五百人织造,……设机百五十四,日用挽综之工百六十四,用杼之工五十四,练染之工十一,纺绎之工百十一。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试题数:41,满分:1001.(单选题,2分)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
”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A.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B.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C.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D.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2.(单选题,2分)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
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强化周天子的权威B.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C.降低了女性的地位D.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3.(单选题,2分)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燕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燕国国君C.卿大夫D.士4.(单选题,2分)“王”本是夏商西周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历代大王上位之后表示自己功德不足与上古帝王媲美。
故只称王,不称帝)。
春秋时始有诸侯称“王”,到了战国时诸侯纷纷称“王”。
这实质上反映了()A.战国时罔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C.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D.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5.(单选题,2分)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竹简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
其中,《秦律十八种》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等。
这反映了()A.秦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以强化B.秦朝竭力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C.秦律主要针对国家经济管理而制定D.秦朝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6.(单选题,2分)如表是中国部分时期县的数目变化统计表,据此可知()B.县制是小农经济的基础C.县制有职责明确的优点D.县是基本的行政区域7.(单选题,2分)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8.(单选题,2分)“封建”一词在中国古代意谓“封土建国”“封爵建藩”。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文科班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 西周至春秋时期朝聘礼的程序贯穿着礼物互赠,西周的礼赠具有“重礼轻财”与敬让之意,春秋时期礼赠发生了轻礼仪、重献物的转变。
这反映了A.宗族宗法的礼乐文化消亡 B.等级尊卑分明的社会秩序崩溃C.王道体系取代了霸政体系 D.以国力为标准的等级制度形成3. 图1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烨。
这些农具的使用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 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图14. 秦律规定:百姓应缴纳的田租,一年完了没有缴清,以及有向国家借贷的财物未还的,官方追讨文书下达超过三十天仍不还,罚欠租者及主管官员各一甲(约1344钱),县丞、令等官吏各一盾(约672钱);欠租者逃亡而死掉,又没有后人、欠债无法追讨的,责成主管官员代为偿还。
由此可见,当时A.官员执行公务可能会激化社会矛盾B.百姓的负担非常沉重C.法律视官员为国家的债务人D.官员与百姓处于同等的经济地位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后裔,建立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大禹之后”、“(将)复大禹之业”。
这表明A.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B.中原文明的影响扩大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D.北方地区统一进程加快6. 表1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7. 宋代社会出现“士商合流”的现象,一方面商人劝子读书仕进或弃商从儒,一方面士人摆脱儒家“君子安贫若素”的古训,投身于商贾行列。
金山中学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80分)1.雅典民主制度中,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元老院C.民众法庭D.五百人议事会2.下列古代罗马政治制度变迁表格中,“丙时代”对应的是( )A.古典时代B.王政时代C.共和时代D.帝国时代3.古代美洲印第安人创立了灿烂的文明,位于今天南美洲的是A. 印加文明B. 阿兹特克文明C. 玛雅文明D. 爱斯基摩文明4.欧洲学者认为,在古典时代和现代间存在一个被称为“The Dark Ages”的“The Middle Times”。
这一时期大约是A.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B.公元5—15世纪C.公元15—16世纪D.公元17—18世纪5.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二重证据更有利于还原历史真相6.右表是小明同学以王朝相似点归纳的专题。
它们的相似点是( )A.都城B.疆域C.开国者身份D.治国思想7.“从公元25年到公元140年之间,汉代的人口从5900万减少到4800万。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农民起义导致人口减少B.豪强势力,隐匿人口C.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D.军阀割据,战乱不断8.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9.《哈佛中国史》将公元前221年至20世纪初期的中国史,分为六个帝国时代,其中符合唐朝的历史特征的是( )A.早期中华帝国B.分裂的帝国C.世界性的帝国D.最后的中华帝国10.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与宋代文化达到“造极”有密切关联的国策是A. 创设科举B. 印刷技术改进C. 重文轻武D. 鼓励海外贸易11.秦汉时丞相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到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键入文字]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 分,共20 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 分)
1、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
A. 周
B. 商
C. 夏
D. 汉
2、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禅让制
C. 内服与外服的制度
D. 三省六部制
3、西周分封制主要分封的对象是
A. 先代帝王后代
B.异姓功臣贵族
C. 边远氏族部落首领
D. 同姓王室贵族
4、西周分封制主要分封的东西是
A. 土地
B. 武装
C. 财物
D. 牲畜
5、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 子承父制
B. 嫡长子继承制B. 禅让制 D.科举制
6、下列哪一官职的设立在秦代虚有其位
A. 太尉
B. 丞相
C. 御史大夫
D. 廷尉
7、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之初,既实行分封诸侯,又实行郡县制
A. 秦
B. 周
C. 西汉
D. 唐
8、实行削藩而产生“七国之乱”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文帝
C. 汉景帝
D. 汉武帝
9、在北宋,掌握最高军权的是
A. 节度使
B. 枢密院
C. 皇帝
D. 三衙
10、元代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丞相
B. 尚书省
C. 中书省
D. 门下省
1。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文科历史2012.4说明:本试卷由客观题(1-35题)和主观题(36-37)构成,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范围:必修一全部和必修二的第1一5课。
第I部分客观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0分)1.奠定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度2.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 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3.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周初的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边境少数民族内迁B.笼络功臣贵族,防止他们篡夺王位C.强化对地方的管理,全球征收贡赋D.拱卫王室,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明太祖实录》记载明初中央"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相上下),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一作法的根本目的是A.不设丞相,缓和君臣矛盾B.各机构平等,避免权力集中C.各部权限分明、效率提高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5.希腊城邦海外殖民运动的后果主要是A.扩大了疆域B.改善了生活C.吸收外来先进的文化成果,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明D.发展了商业贸易6.雅典民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在专制盛行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②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多种民主运作方式,实现“轮番而治”,这无疑是伟大的创举③促进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烙上深深的历史局限性A.①②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7.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为维护自身利益,以监督政府的行为,专门设置了A.保民官B.公民大会C.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D.投票箱8.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英语科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含听力),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部分(满分100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每段对话播放2遍。
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
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3题。
1. Why does the man want to borrow the woman’s notes?A. He missed the classes.B. He i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notes.C. He has not taken any notes in class.2. When does the man feel sleepy?A. On his way to class.B.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C. Thirty minutes after class begins.3.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go?A. To the library.B. To the cafeteria.C. To the supermarket.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4~6题。
4. Where will the man most probably find out about the company?A. In the brochures.B. In the library.C. On the Internet.5. Why does the company ask the man whether he is good for the job?A. To know how he cares about the company.B. To know what he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mpany.C. To know if he can make brochures for the company.6. When can the man ask questions about the job?A. At the end of the interview.B. In the middle of the interview.C.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interview.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7~8题。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度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历史试题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中周颂共三十一篇,除《臣工》、《丰年》等篇章是为了春夏祈谷、秋冬谢神而作的祭歌外,其余大多为对周室祖先的礼赞,是先人崇拜。
据此可知周颂A.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B.积极宣扬礼乐文化C.使王权披上神秘色彩D.深受宗法观念影响2.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
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
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
这种变化反映了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3.钱穆说:“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以德行和学识为依据,体现了平等的原则而非专断独占的作风”。
据此可知钱穆认为科举制A.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C.重视官员的综合素质D.抑制了世族门阀势力4.《通典·食货》记载,唐天宝八年,河南洛阳含嘉仓的粮食储量为583万石,占全国储量的46%。
根据含嘉仓出土的铭砖上记载的数据和已探出的287个仓窖的容量推算,结果与文献记载的数据基本符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说明:本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40=80分)1.徐扬杰先生认为:“殷周王室、各诸侯国和各卿大夫邑,既是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
”其意在说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A.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合理分配B. 体现了极其森严的社会等级C. 具有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D. 实现了中央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国家的一级行政机构,又是大大小小的家族”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制度相结合,而不是强调国家权力的分配,故A项错误;据材料“殷王、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各级贵族,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可知材料体现出等级色彩又具有明显的血缘的色彩,故B项错误;据材料“既是各级政权的首领,又是各个家族的族长”结合所学可知既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体现出家国同构的特征,故C 项正确;依据所学,商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点睛】商周的政治制度是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在复习时把握一个“主体”、注意两个“角度”、理解三个“特点”。
一个“主体”: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紧密结合构成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
两个“角度”:一是纵向认识早期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二是横向与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比较,认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个“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国家政治结构;二是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三是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
2.西周以前,贵族社会流行多妻婚姻;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
这一变化的主要影响是A. 强化周天子的权威B. 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C. 降低了女性的地位D. 削弱了贵族的特权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由一夫多妻制被一夫一妻多妾制取代可联系到西周的宗法制,妻所生的儿子为嫡子,妾所生的儿子为庶子,而嫡长子是最高权力的继承者,该制度有利于增强权力传承的稳定性,故B项正确。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历史(理科)期中考试试卷2018.4命题人艾金枝说明:全卷共分三部分。
第一、第二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第三部分为双项选择题,全卷共70小题,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 内服外服制度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禅让制2. 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B. 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C. 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法制D.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 “王初并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上述材料中的“王”是指A. 周文王B. 周武王C. 秦孝公D. 秦始皇4.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 三公九卿制B. 三省六部制C. 权力高度集中D. 法律细密、严苛5. 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斗争的是A. 七国之乱B. 安史之乱C. 杯酒释兵权D. 胡惟庸案6. 隋唐时期选拔人才的制度是A. 察举制B. 九品中正制C. 科举制D. 禅让制7.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求其宁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 讨伐六国B. 攻打匈奴C. 推行郡县制D. 修筑长城8. 最终在雅典确立民主制的是A. 梭伦B. 伯利克里C. 克里斯提尼D. 苏格拉底9. 在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中,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 公民大会B. 五百人会议C. 十将军委员会D. 人民代表大会10.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A. 有利于选拔人才B. 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各机构相互制衡,减少决策失误D. 使君臣关系和睦11. 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创造了一系列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新形式B. 利于调动每位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C. 城邦内每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D. 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全盛时期的到来12. 罗马法是世界上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是:A. 《汉谟拉比法典》B.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C. 《万民法》D. 《十二铜表法》13. 罗马法最辉煌、最完备的时期是在谁统治时期?A. 凯撒B. 屋大维C. 查士丁尼D. 戴克里先14. 近代内阁制、政党制最早产生于A. 中国B. 英国C. 法国D. 美国1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A. 皇帝成为国家象征B. 皇帝实际掌握国家的主要权力C. 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D. 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16.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A. 英国《权利法案》B. 法国1791年宪法C. 美国1787年宪法D. 《德意志帝国宪法》17.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
这体现的原则是A. 联邦制原则B. 分权制衡原则C. 民主原则D. 中央集权原则18. 英国《权利法案》的核心内容是A. 确定人民主权B. 限制国王的权力C. 实行三权分立D. 确立共和政体19. 在下列宪法中,规定司法权、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离的是A. 英国《权利法案》B. 德意志帝国宪法C. 美国1787年宪法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20. 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 确立责任内阁制B. 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 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 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21. 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 勒索赔款B. 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C. 为了争夺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D. 英国在海上拥有绝对优势22. 1911-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 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 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C. 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D.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23. 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A. 洪秀全B. 洪仁玕C. 孙中山D. 蒋介石24.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A. 《海国图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资政新篇》D. 《康輶纪行》25. 下图为中国国宝圆明园鼠首和兔首。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法国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的十二生肖青铜兽首像中的鼠首和兔首,引发中国抗议,轰动全球。
文中“当年从北京圆明园掠走”与哪一事件相关?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是A.B.C. .................................D.27. 1853年,太平天国制定的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革命纲领是A. 《四洲志》B. 《天朝田亩制度》C. 《天演论》D. 《孔子改制考》28. 一天,小张和小王两人对维新派在政体选择上的主张,争论不休。
请你判断,维新派选择了A. 民主共和制B. 君主专制C. 君主立宪制D. 人民代表大会制29.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不包括A. 德国的古典哲学B. 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C. 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D. 英法的科学社会主义30. 下列属于五四运动口号的是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C.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31.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C. 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 日军发动七七事变32. 第一次在中国人民面前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国国民党一大33.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A. 中共二大的召开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 中共三大的召开D. 遵义会议的召开34.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A. 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C. 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D.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来的35. 中央电视台组织的“红色之旅”从北京出发,途中经过山西的平型关和山东的台儿庄,这是为了纪念A. 辛亥革命B. 红军长征C. 抗日战争D. 三大战役36. 下列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A. 新中国第一部正式宪法B.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C. 是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性法律D. 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37. 以下哪次会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A. 中共“十五大”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六大”D. 十一届三中全会38. 2008年是广西和宁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为此广西和宁夏各族各界人士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1958年广西和宁夏自治区的成立,体现了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多党合作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39.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早是针对A. 西藏问题B. 台湾问题C. 香港问题D. 澳门问题40. 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A. 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制度建设B. 必须打破个人崇拜C. 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二、单项选择题Ⅱ:(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41.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
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 与皇帝“共治国事”B. 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 “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 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42.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A.B.C.D.43.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得担任法官,或行使行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材料表明A. 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 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 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D. 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44.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
“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这实际表明A.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 革命前后人民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45. 2003年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发表咨文,宣布已经掌握萨达姆政权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
之后,国会授权总统在必要时采取一切措施。
这体现了美国政治体制中A. 联邦制原则B. 分权制衡原则C. 民主原则D. 议会是美国的权力中心46. 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①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②规定了资产阶级的国家体制③是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法律总结④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 ②③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④47. 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
”议会取得至高无上的权力应该在A. 英国颁布《大宪章》时期B.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期C.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时期D. 1688年“光荣革命”时期48. 2008年又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民主党的奥巴马成为新一届总统。
他任职期间A. 拥有立法、行政和司法权B. 主持国会工作C. 行使最高司法权D. 掌握最高行政权49. 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或改革完成后,英、法、美、德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 立法权B. 行政权C. 司法权D. 外交权50. 马克思称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 以战争作为主要的侵略手段B. 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 洗劫圆明园D. 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51. 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中外条约记载“二、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且大英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虎门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52. 俾斯麦在论及中日两国学习欧洲时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