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第十章 配位化学与配位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76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学理论是研究配合物形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
配合物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分子间的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合物,其中一个离子或分子起着配位中心的作用,其他则作为配体。
配位键一般由金属离子或原子与一个或多个配体的配位作用形成。
配位化学理论是无机化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它能够解释许多无机化学现象和化学反应。
一、配位化学的历史配位化学是早期化学家研究无机化合物所产生的。
18世纪末,Bergman首次提出了“配位”的概念,认为金属离子可以和一些特定的分子或离子发生化学反应,在这种反应中所产生的化合物称为配合物。
19世纪中叶,水合物和铜酰胺的合成让配合物变得更加重要。
20世纪初,单位配合数的概念被提出,并在1930年代得到广泛应用。
1952年,Jørgensen首次提出了“配位键”的概念,为配位化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后,人们逐渐深入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配位化学理论也得到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配位键的形成配位化学的核心是配位键的形成。
配位键可以分为共价性和离子性两种。
共价式键通常存在于过渡金属配合物中,它由金属离子的未满足配位电子对与配体的配位电子对相互重叠形成。
而离子式键则通常存在于铜、银和金等含d10电子的金属配合物中,它由金属离子的正电荷和配体的负电荷静电作用形成。
此外,还有一种类似氢键的键,即氢键型配位键,它主要存在于氢氧根、氨、水和羟基等配体中。
三、配位环境的影响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配位环境,即最内层的配体、次内层的离子和周围溶剂的影响。
其中,配体的种类、数量和配位位置是影响配合物结构的关键因素。
次内层的离子通过配位作用能够改变配合物的电荷和几何构型。
而溶剂分子也能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溶剂合金属离子,并影响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
此外,温度、压力、电场等外部因素也会影响配合物的性质。
四、配合物的分类配合物可以根据金属离子的性质、配体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分类。
根据金属离子的性质,配合物可以分为过渡金属配合物、主族金属配合物和内过渡金属配合物。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学一、引言无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不包含碳氢键的化合物。
在无机化学中,配位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于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学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应用。
二、概述配位化学是研究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以及配位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是由一个或多个配位离子与一个或多个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配位离子通常是过渡金属离子,而配体则是能够提供一个或多个孤对电子的分子或离子。
三、配位键的形成配位键是配位离子与配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化学键,其中孤对电子从配体转移到配位离子上。
配位键的形成是通过配位离子的空轨道与配体的配对电子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
配位键的形成使得配位化合物具有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四、配位化合物的合成配位化合物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合成,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配位反应和配体置换反应。
配位反应是指在一个配位离子周围形成化学键的过程,通常涉及金属离子的配位数的变化。
配体置换反应是指将一个配体与一个配位离子置换的反应,通过这种反应可以得到具有不同配位离子的配位化合物。
五、配位化合物的结构配位化合物的结构非常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是配位数为6的八面体和配位数为4的平面四方体。
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质起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八面体配位化合物通常具有高度的对称性和抗溶剂化能力。
六、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例如,具有不寻常的磁性、发光性和催化性能等。
这些性质的出现往往与配位化合物的结构和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七、应用领域配位化学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医学上,配位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药物或作为医疗影像剂。
在材料科学中,配位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光电材料、催化剂和磁性材料等。
此外,配位化学还在环境保护、能源储存和转化以及生物学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八、结论配位化学作为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了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等方面。
第10章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1.将反应K2Cr2O7+HCl → KCl+CrCl3+Cl2+H2O 完全配平后,方程式中Cl2 的系数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1lB.2C.3D.42.下列化合物中,氧呈现+2 价氧化态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Cl2 O5B.Br O7C.H Cl O2D.F2O3.将反应KMnO4+ HCl → Cl2+ Mn Cl2+ KCl+H2O 配平后方程式中HCl 的系数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8B.16C.18D.324.某氧化剂YO(OH)2+中元素Y 的价态为+5,如果还原7.16×10-4mol YO(OH)2+溶液使Y 至较低价态,则需要用0.066 mol/L 的Na2SO3 溶液26.98ml。
还原产物中Y 元素的氧化态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2B.-1C.0D.+15.已知电极反应ClO3-+6H+6e═Cl-839.6 kJ/ mol,则E0 ClO3-/ Cl-值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1.45VB.0.73VC.2.90VD.-1.45V6.使下列电极反应中有关离子浓度减小一半,而E 值增加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Cu2+ + 2e- ═ CuB. I2 + 2e- ═ 2I-C.2H+ + 2e- ═H2 D.Fe3+ + e- ═ Fe2+7.将有关离子浓度增大5 倍,E 值保持不变的电极反应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Zn2+ + 2e- ═ ZnB. MnO4- + 8 H+ + 5e- ═ Mn2+ + 4H2OC. Cl2 + 2e- ═ 2Cl-D. Cr3+ + e- ═ Cr2+8.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时,不用惰性电极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2 + Cl2 ═ 2HClB. 2Fe3+ + Cu ═ 2Fe2+ + Cu2+C. Ag+ + Cl- ═ AgClD.2Hg2+ + Sn2+ ═ Hg22+ + Sn4+9.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E0 值最小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Ag+/ AgB. AgCl/ AgC. AgBr/ AgD. AgI/ Ag10.将标准氢电极与另一氢电极组成原电池,若使电池的电动势最大,另一电极所采用的酸性溶液应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0.1 mol/L HClB.0.1 mol/L HAc+0.1 mol/L NaAcC.0.1 mol/L HAcD.0.1 mol/L H2SO411.以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pH 增大的溶液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ClB. H2SO4C. Na2SO4D. NaHSO412.某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为rG m,平衡常数为K0,标准电动势为E0,则下列对rG m,K0,E0 的值判断合理的一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rG m >0, E0<0, K0<1B. rG m >0, E0<0, K0>1C. rG m <0, E0<0, K0>1D. rG m <0, E0>0, K0<113.某电池(-)A│A2+(0.1mol/L)‖B2+(1.0×10-2mol/L)│B(+)的电动势E 为0.27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0 为()(《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0.24VB.0.27VC.0.30VD.0.33V14.电极电势与pH 无关的电对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2O2╱H2OB.IO3╱I-C. MnO2╱Mn2+D. MnO4-╱MnO42-15.关于原电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无机化学释疑与习题解析》高教第二版)A.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保持两电池中的电荷平衡B.盐桥用于维持电池反应的进行C.盐桥中的电解质不参与电池反应D.电子通过盐桥流动16.FeCl3(aq)可用来刻蚀铜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无机化学释疑与习题解析》高教第二版)A.生成了Fe 和Cu2+B.生成了Fe2+和Cu2+C. E○-( Fe 3+/Fe2+)>E○-(Cu2+/Cu)D. E○-( Fe 3+/Fe)>E○-(Cu2+/Cu)17.H2O2 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无机化学释疑与习题解析》高教第二版)A.H2O2 可被氧化生成O2B.H2O2 可被还原生成H2OC.pH 变小,H2O2 的氧化能力增强D.pH 变小,H2O2 的还原性也增强18.将氢电极(p(H2)=100kPa)插入纯水中,与标准氢电极组成一个原电池,则E MF=()V。
配位平衡的定义配位平衡是指在一个系统中不同配位体之间的相对含量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
配位体是指与中心离子或原子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或离子。
在配位化学中,配位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
配位平衡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化学家保罗·萨布莱特(Paul Sabatier)提出的。
他在研究铂催化剂的反应机理时,发现不同配位体之间的相对含量对反应速率有重要影响。
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于配位化学的研究中。
在配位平衡中,不同配位体之间的相对含量是通过一个平衡常数来描述的。
平衡常数是指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比值。
对于一个配位反应,平衡常数可以表示为:K = [MLn] / ([M] × [L])其中,[MLn]表示配合物的浓度,[M]和[L]分别表示金属离子和配位体的浓度,n表示配位体的配位数。
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溶剂、PH值、金属离子的价态、配位体的种类和数量等。
其中,温度是影响配位平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会增加,但是平衡常数会减小。
这是因为高温下反应物的活性增加,但是产物的稳定性降低。
另外,溶剂也对配位平衡有影响。
不同的溶剂对于不同的配位体有不同的溶解度和配位能力。
例如,在水溶液中,氨和水的配位能力相似,但是氨的溶解度比水低,因此在水溶液中,水配位体的含量会更高。
PH值也能够影响配位平衡。
在酸性溶液中,配位体中的羧基和氨基会质子化,从而影响它们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
另外,金属离子的价态也会影响配位平衡。
例如,在Fe3+和Fe2+之间的配位平衡中,Fe3+的配位能力更强,因此在配位体浓度相同的情况下,Fe3+的配合物含量会更高。
总之,配位平衡是配位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配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
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溶剂、PH值、金属离子的价态、配位体的种类和数量等。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教案引言:配位化合物是由中心金属离子与周围的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是理解和掌握配位化学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稳定性和配位平衡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供一份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的教案。
一、稳定性的影响因素1. 配体的性质配体的配位能力是影响配位化合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常,配体的配位能力与其配位原子的电性、大小和配位方式有关。
例如,迈克尔加合物(氮气配合物)由于配位原子的不同电性,形成的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
2. 配位键的强度配位键的强度直接影响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通常,配位键的强度与配体的键长和键能有关,配位键愈强,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就愈高。
例如,持键配体一般形成较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3. 中心金属离子的性质中心金属离子的性质对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起着重要影响。
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结构、电荷以及配位数等因素都可以对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二、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1. 配位物浓度配位物浓度是影响配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配位物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正向反应,使得配体与中心金属离子更容易结合形成配位化合物。
2. 配位物配位能力配位物的配位能力也是影响配位平衡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配位物的配位能力越强,反应向右方向(生成配位化合物)进行的速度越快,平衡位置就会向配位化合物方向移动。
3. 配体交换速率配体交换速率是影响配位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当配体与配位化合物发生配位键交换时,交换速率的快慢将直接影响配位平衡的位置。
三、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掌握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
2. 教学内容(1)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配体的性质、配位键的强度和中心金属离子的性质。
(2)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配位物浓度、配位物配位能力和配体交换速率。
3. 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配位化合物稳定性与配位平衡的影响因素,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和理论。
无机化学中的金属离子配位定理在化学中,配位化学是一门研究金属离子或者其他化学物质与其它化学物质形成的化合物的学科,这些化合物被称为配合物。
配合物一般由金属离子(或者叫中心离子)和配体(或者叫配体分子)两部分组成。
在金属离子配位化学中,配位定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那么究竟什么是配位定理呢?一、什么是配位定理?金属离子配位定理是描述金属离子在配位键形成中电荷及配体环境的平衡状态及其影响的基本原则。
配位定理以配位键的形成和断裂为基础,通过描述在特定条件下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断裂配位键的平衡状况,从中揭示配位化学中一些重要现象的本质及描述其规律和规定。
其主要功能是解释配位化学中的实验现象及指导实验研究。
二、主要配位定理及其内容1.路易斯酸碱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认为,酸是电子对的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者。
在这个理论下,金属离子被认为是酸,它可以通过接受配体中的电子对成为稳定的化合物。
路易斯酸碱理论极大地解释了金属离子与配体结合的过程。
2.价键理论价键理论带来了共价键理论,其认为键的强度是由键中两个原子之间电子的共享程度所决定。
根据同样的想法,价键理论说明配位键的形成可以被视为两个反应步骤:反应一:金属离子脱掉一些价电子,开辟出配体(分子中的)空穴。
反应二:配体分子中内部的空穴与所有电子为了形成配位键而与金属离子共享。
同时,金属离子的空穴可以通过与配体中的电子无法共享的空穴进行配位键的形成。
3.晶场理论这个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配合物中的中心离子在与多个配体存在时塞在同一平面上,而在与另一组配体相邻时又塞在另一个平面上。
晶场分裂的这个现象归结于不同空间排布产生的相互作用。
三、金属离子配位定理的应用金属离子配位定理在金属离子的催化性质、机械性质、导电性质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金属离子的高原强度通常是由烯烃配体脱去的电子所决定的。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化合物在与水适当混合后,配体离开中心金属离子的速率会显著增加。
此外,金属离子配位定理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与金属离子相关的材料中化学分子的电荷转移现象、电子输运过程等,从而更好地理解金属离子的性质,并对其应用做出更好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