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24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山西和顺正邦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一月五日目录一、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1)二、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 (3)三、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人员定位系统维修工操作规程 (7)五、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值班制度 (9)六、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9)七、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 (10)八、定位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13)九、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14)十一、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 (15)十二、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三、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 .. (17)十四、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五、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六、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报废制度 (20)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为了确保矿山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理突发事件,能够统一指挥,迅速、有条不絮地进行紧急撤离疏散井下人员,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预案。
一、实施对象和范围因不可抗拒的灾害导致井下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且短时间内无法恢复,需将井下的人员紧急撤离、疏散至地表,以确保人员安全。
二、组织领导为了防止突发事故后出现混乱局面,使人员撤离工作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各部门要积极配合、指挥得当、处置有方,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人员撤离处置领导小组。
下设现场指挥组、疏散引导组、通讯联络组、伤员救护组。
各小组组成及职责1、现场指挥组:组长:张国信成员:郝振增、穆计国、张国栋职责:全面负责指挥协调井下突发事件处理工作,掌握现场具体情况及井下职工人数,及时报告并组织有关人员按《矿井灾害防治预案》程序对现场进行果断处理,并配备必要的通讯器材和安全防护设备。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1. 背景介绍为确保公司员工安全及生产效率,公司引进了人员定位系统。
该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可以对员工进行实时定位及监控,从而保障员工的安全,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针对该系统的管理,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确保该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
2. 管理制度2.1 系统管理1.系统管理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系统管理员应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系统管理员应提供详细的系统使用说明和操作流程,以便用户能够正确使用该系统。
2.2 用户管理1.用户应遵守公司相关制度和安全规定,不得利用该系统进行违法和不正当行为。
2.用户应正确使用该系统,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用户应及时反馈系统出现的问题或异常情况,以便管理员及时进行处理。
2.3 数据管理1.数据应严格保密,并且定期进行备份和存储,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数据的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和公司制度,不得进行非法和不正当的操作。
3.数据应按照相关的保密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不得泄露或提供给任何未经授权的人员或组织。
2.4 员工管理1.公司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要求,对员工进行定位和监控应遵循合法、合规和谨慎的原则。
2.公司应提供员工必要的信息和说明,以便员工了解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保护员工的权益和隐私。
3.公司应查找并排除人为捣乱和系统故障等影响系统使用的因素,确保员工的使用体验。
2.5 违规处理1.对于违反公司相关制度和安全规定、利用该系统进行非法和不正当行为的个人或组织,公司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对于违反公司相关制度和安全规定、利用该系统进行非法和不正当行为的员工,公司将根据相关制度和规定,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惩罚。
3.对于违反公司相关制度和安全规定、利用该系统进行非法和不正当行为的管理员,公司将按照相关制度和规定,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惩罚。
工程人员位置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对工程人员位置的管理,保障工程安全,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工程管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人员,包括施工人员、监理人员、设计人员等。
三、责任部门公司领导层负责制定制度,施工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
四、工程人员位置管理1. 工程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携带工作证件,如发现有人无证上岗,立即责令其下岗。
2. 工程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3. 工程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安全通道进入工地,不得随意翻墙或擅自进出。
4. 工程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位置进行工作,禁止随意改变工作位置。
5. 工程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程管理人员的指示,不得擅自行动。
6. 工程人员必须定期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7. 工程人员必须按照公司规定的作业时间和作息制度进行工作,不得擅自加班。
五、工地交接管理1. 工程人员进入工地前,必须进行交接登记,包括姓名、职务、工作内容等。
2. 工程人员交接时必须介绍当前工作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需注意的事项。
3. 工程人员接班时必须认真查看上一班工作情况,确认交接无误后方可继续工作。
4. 工程人员交接过程中如有异常情况需及时报告上级管理人员,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工程人员位置管理规定的行为,公司将按照公司规章制度进行处理,情节严重的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2. 对于因工程人员位置管理不当造成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将由公司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修订,需经公司领导层批准后方可执行。
2. 工程人员需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如有违反,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3. 其他未尽事宜,由公司领导层决定。
以上就是工程人员位置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广大工程人员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工程安全和质量,为公司的发展作出贡献。
人员位置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保障公司员工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制定本人员位置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在公司内及外出工作期间的人员位置管理。
三、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
公司始终把员工的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合理措施保障员工的安全。
2. 合理监管。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管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3. 保护隐私。
在监管员工位置的过程中,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合法合规地进行管理。
四、人员位置管理1. 公司将配备GPS定位设备,并为员工的手机安装定位软件,实现对员工位置进行实时监控。
2. 公司将对外派人员、业务人员等需要外出的员工进行定位设备的安装,并提前告知员工关于定位的相关制度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定位设备,公司领导可随时查看员工的位置信息,实现对员工工作状态的监督。
4. 在员工外出工作期间,公司将安排专人进行位置监控,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工作进展。
5. 公司将根据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位置信息,对员工的工作成绩和工作纪律进行评估。
五、员工权利和义务1. 员工有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权利,不得私自关闭或拆卸定位设备,并应按时配合公司的相关工作安排。
2. 员工有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提出异议的权利,公司将对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考虑。
3. 员工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权利,公司将尊重员工的隐私权,合法合规地进行监管。
4. 员工有维权的义务,发现公司违法违规的行为或其他公司员工的违法行为,应积极举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六、管理流程1. 公司将对外派人员、业务人员等需要外出的员工进行培训,告知员工关于定位的相关制度和注意事项。
2. 公司将在员工的工作岗位上安装定位设备,并与员工进行签订《员工位置管理协议书》。
3. 公司将指定专人负责对员工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员工的位置信息进行定期报告。
4. 在员工外出期间,公司将对员工进行电话或短信沟通,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展和需求。
5. 公司将对员工在工作期间的位置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和评估,并根据员工的工作情况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人员定位系统是近年来普遍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和公共场所的一种安防技术。
其通过利用现代化的通信与定位技术,将人员在特定区域的实时位置信息进行精准定位,监控及掌控人员的行踪,达到保障场所安全和人员安全的目的。
为保证人员定位系统的工作效果以及数据的安全性,企业或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规范使用和管理行为。
一、人员定位系统的工作流程人员定位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1.定位器:定位器是一个带有定位芯片的设备,如手环、卡片等,带有无线通讯模块。
2.读卡器:读卡器是指用于读取定位芯片中存储的信息的设备。
3.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负责接收读卡器上传的数据,对人员定位信息进行处理。
4.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即管理人员的电脑和手机等设备,用于查询人员定位信息。
二、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人员定位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在如下领域:1.学校及幼儿园:通过人员定位系统,能够追踪学生、老师等人员的行踪,确保在校内的安全。
2.商场:商场通过人员定位系统能够更好地监控到顾客的购物行为,便于管理。
3.工厂:人员定位系统能够追踪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的行踪,一旦发生事故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三、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在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时,企业或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下面是几点需要注意的要点:1.合法合规:企业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时,应合法合规,不得侵犯员工的隐私。
2.保密原则:企业应制定相关的人员定位系统保密制度,即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利用应该严格保密,不得外泄。
3.员工权益:企业应重视员工参与制定和实施人员定位系统制度的权利,对此应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表决。
4.管理流程:企业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流程,规范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和管理。
5.安全培训:在人员参与人员定位系统的使用之前,应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教授员工关于人员定位使用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6.信息存储:企业应充分考虑信息保密的严重性,对存储的人员定位信息加强加密保护。
学校人员定位管理制度一、引言学校作为教育的场所,人员定位管理是保障学生和教职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为了建立有效的人员定位管理制度,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安全,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为规范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人员定位管理,维护学校各类人员的人身安全,防范恐怖袭击、灾难事故等突发事件,提高学校对人员位置的准确掌握,保障学校整体治安秩序,加强校内管理。
三、申请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四、管理原则1、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人员定位管理制度。
2、预防性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3、全面性原则: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确保每个人员的位置得到准确掌握。
4、操作性原则:制定的制度必须易于操作,方便师生员工的使用。
五、管理内容1、人员信息采集:学校应建立学生、教职工的档案系统,及时、准确地采集各类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照片等,确保人员信息的完整性。
2、人员定位设备:学校应配备相应的人员定位设备,如门禁系统、学生卡、教职工工牌等,以便随时获取人员的位置信息。
3、人员定位监控:学校应设置人员定位监控中心,监控全校师生员工的位置信息,实时把握人员的动态。
4、应急预案: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指导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如何应对,保障安全。
5、定期检查:学校应定期对人员定位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六、管理效果1、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保证全体师生员工的正常活动。
2、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3、增强学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促进良好秩序的形成。
4、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七、管理要求1、全体师生员工应积极配合学校的人员定位管理工作,主动提供个人信息,积极参与实施。
2、学校应加强对师生员工的宣传教育,提高人员定位管理的重要性。
3、学校领导应严格查看人员定位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gps检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提高GPS设备管理水平,规范GPS设备使用,加强对GPS设备的监督管理,保障其正常使用,维护公司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
三、管理责任1.公司领导要高度重视GPS设备的管理工作,明确GPS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定期对GPS 设备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
2.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GPS设备的管理工作,包括GPS设备的领用、使用、保管和维护等。
3.员工要严格遵守公司的GPS设备管理制度,认真履行GPS设备管理的各项规定,确保GPS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四、GPS设备领用1.公司员工领用GPS设备需填写领用登记表,包括领用人员、领用时间、领用用途等。
2.领用人员需签字确认领用,并对GPS设备的使用和保管承担责任。
3.领用GPS设备用于公司业务需要,不得私自调换、外借或挪作他用。
五、GPS设备使用1.使用GPS设备需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不得擅自改变设备参数。
2.使用GPS设备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不得因GPS导航而分心驾驶。
3.使用GPS设备需注意保护设备,防止损坏,如发现设备有故障需及时报修。
六、GPS设备保管1. GPS设备保管在使用时,需放置在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携带或放置在不安全的地方。
2. 避免GPS设备受潮、受热、受撞击等损坏,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 GPS设备需妥善保管,不得私自出租、出借或转让。
七、GPS设备维护1. GPS设备定期进行清洁保养,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2. 如发现设备故障,需及时向公司相关部门报修。
3. 使用人员需对设备的电池充电及拔插等进行妥善处理,确保设备的长期使用。
八、GPS设备检查1.公司定期对GPS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 部门主管要定期对本部门的GPS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管。
九、违规处理对于违反GPS设备管理制度的行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我们需要明确制度的目的。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确保公司资源的合理使用,保护公司的信息安全,同时尊重员工的隐私权。
在此基础上,制度应当明确规定定位信息的获取、使用和存储等环节的具体规则。
是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
公司应当在员工入职时,就明确告知可能会涉及手机定位信息的使用情况,并取得员工的同意。
在此基础上,公司可以通过安装特定的应用程序或使用现有的移动设备管理平台来实现对员工手机定位的监控。
是对定位信息的使用范围进行限定。
公司应当明确规定,定位信息仅用于工作相关的管理和监控,不得用于任何非法或与工作无关的目的。
同时,公司需要设定严格的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这些信息。
是关于定位信息的存储和保护。
为了遵守数据保护法规,公司应当制定详细的数据保管政策。
这包括确定数据的存储期限,以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来防止数据泄露或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公司还应当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制度的执行。
这可能包括定期的内部审计,以及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流程。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公司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处罚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是关于员工的权利保障。
公司应当保证员工有权了解自己的定位信息被如何使用,并在必要时提出异议。
同时,员工应当有权在特定情况下拒绝提供定位信息,如非工作时间的个人隐私活动。
公司人员手机定位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平衡企业管理需求和员工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通过明确的规则和严格的执行,企业可以在确保工作效率和安全的同时,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当不断地评估和调整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法律环境。
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升,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制度汇编摘要随着煤矿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步伐日益加快,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已经成为一款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本文主要介绍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定义和相关制度要求,包括定位系统的具体应用和安装标准等。
定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于监控煤矿工作人员在煤矿工作区域以及井下的位置的设备和系统。
通过该系统,煤矿管理人员可以准确了解煤矿工作人员的位置,及时为工人提供必要的救援、安全保障和管理。
同时,也可以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
相关制度要求安装标准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应按照国家标准GB/T 24942-2010《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监控系统》的规定进行安装。
系统应符合以下标准要求:1.系统应及时准确地定位煤矿工作人员的位置,保证煤矿管理人员获得最准确的数据。
2.系统应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3.系统应安装在煤矿所有重要设备和位置上,以便获取全面的煤矿工作人员位置信息。
4.系统应具有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出紧急警报,通知煤矿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需要马上采取的措施。
管理办法为了保障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煤矿应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具体如下:1.员工应按照行业规定要求经过专业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严格遵守煤矿现场安全操作规程。
2.煤矿应每日检查定位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安全性能,以保证及时响应任何可能发生的意外。
3.发生系统异常情况或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系统维护人员进行维修或更换。
应用场景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应用场景如下:1.在煤矿工作区域,通过安装定位卡的方式,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实时位置进行监控。
通过对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风险,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2.定位系统可与安全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其他系统进行联接,共同构建一个安全性强、智能化的煤矿管理系统。
随着煤矿大力推进智能化管理的发展趋势,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作为一项重要的应用工具,会在煤矿安全保障、智能化管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人员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定位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精准和实时的员工定位信息,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并提高工作效率。
在使用人员定位系统时,需要遵守一定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系统管理制度、使用人员管理制度、数据保密管理制度、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一、系统管理制度1、系统维护管理制度为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定期维护调整系统。
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检查系统硬件、软件、传输设备等,及时处理故障。
系统维护应有详细记录,以供参考。
2、系统数据备份管理制度为防止系统数据丢失或损坏,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同时定期进行数据还原测试,以确保备份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系统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为防止系统被黑客攻击或病毒感染,应加强防火墙、杀毒等安全技术的应用,同时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测试和漏洞修复,加强对系统安全的管理控制。
二、使用人员管理制度1、系统使用权限管理制度为了保护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应根据不同的工作职责和权限划分不同的系统使用权限,确保每位使用人员只能访问自己需要的信息。
2、系统使用规范管理制度为防止使用人员滥用人员定位系统,应制定系统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同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认识和技能。
三、数据保密管理制度1、数据保密责任制度数据保密是每位使用人员的责任,每位使用人员应有保密责任,保证不泄露任何与系统相关的信息,同时对于发现的保密事项及时上报。
2、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为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应建立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管理制度,定期备份数据,同时制定数据恢复方案,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设备使用管理制度1、设备保养维护管理制度为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定期进行设备的保养维护,清除设备上的灰尘,检查电缆、接头等设备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设备使用规范管理制度为防止人员定位设备被不当使用,应制定设备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同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使用人员的认识和技能。
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一、矿长: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保证传输信息真实可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经常分析故障类别及解决办法。
二、值班矿长:是人员定位系统当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当日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的处理工作,并对异常情况上传报表实施审阅、签字。
三、监控主任: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具体责任人,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对人员定位系统运行规章制度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进行检查落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现场第一线解决人员定位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四、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各部门岗位责任制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制定信息上传的管理办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学习,每天浏览矿井人员信息传输情况,对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处理人员定位系统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五、生产矿(井)长:经常浏览人员定位系统信息传输情况,经常深入现场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等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积极配合人员定位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
六、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1、矿井人员定位系统操作员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文件精神,严格按要求操作操作,保证人员定位系统正常运行。
2、对当班人员定位系统的安全运行负全面管理责任,精通业务,坚守岗位,精心操作细心浏览系统。
3、负责人员定位信息的真实、及时传达,并及时向矿调度汇报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4、负责对区中心站下达的指令及时通知矿调度及有关负责人,并及时反馈处理意见。
5、每班对系统巡回检查不少于2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汇报。
及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矿调度布置的其它工作。
6、按岗位工作要求,认真填好各种记录报表,保证真实有效。
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制度汇编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管理制度1. 一般规定为了规范监测监控人员的工作行为、保证监测监控工作的公正性、及时性、准确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 实施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从事监测监控工作的职工,包括监测监控中心及其派驻单位、监测监控站点的职工。
3. 定位管理原则监测监控人员的定位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合规;(2) 保密安全;(3) 妥善使用;(4) 便于管理。
4. 管理方式本单位采用定位管理系统,对监测监控人员进行实时、动态、精准的定位管理。
定位系统采用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要求在10米内。
本单位建立定位数据库,保存监测监控人员的定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
5. 定位管理流程(1) 员工签订同意使用定位管理系统协议;(2) 向员工分发定位设备;(3) 定位设备使用流程:1) 开机:按下设备的开关键,开机成功后,进入定位模式;2) 定位:设备在GPS信号覆盖范围内,自动开始定位;3) 上报:设备将当前位置信息上传到服务器;4) 控制:管理员可通过系统对设备进行控制,如查询、维护、追踪等;(4) 定位数据保存:本单位建立定位数据库,保存监测监控人员的定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5) 风险提示:对于存在风险的情况,系统将根据设定的规则自动发出风险提示,如设备掉电、进入风险区域等;(6) 报警处理:对于重要事件,系统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
6. 保证监测监控人员权益本单位在进行定位管理时,应保障监测监控人员的合法权益,具体措施如下:(1) 在合同、协议等文件中明确规定使用定位管理系统的目的、范围、方式、时限和权利义务;(2) 依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监测监控人员的隐私权;(3) 定位数据应当实现保密存储,并允许监测监控人员对其进行查询、纠错等操作;(4) 在安全、规范的情况下,允许监测监控人员暂时关闭定位设备;(5) 建立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定位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或矛盾。
GPS监控值班制度
是一种通过GPS技术对员工进行实时位置监控的值班管理制度。
该制度通过安装GPS设备在员工所搭乘的车辆或者身上,实时追踪员工的位置信息。
这种制度主要应用于需要保障工作效率、保证员工安全或者对员工进行工作时间管理的行业,如物流、运输、快递等。
GPS监控值班制度的具体实施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装GPS设备:公司为员工提供GPS设备,并安装在工作车辆或身上。
这些设备能够通过卫星定位和网络通讯,实时记录员工的位置信息。
2. 实时监控:通过GPS设备,公司管理人员可以随时监控员工的位置信息,包括所在位置、行驶路线、速度等。
这样可以确保员工按照规定的工作范围和路线进行工作。
3. 值班管理:根据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公司可以设定固定的值班时间,监控员工是否按照规定时间范围内到达指定位置进行工作。
4. 异常报警:当员工的位置信息异常(如偏离工作范围、长时间停留在某地等)时,系统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提示管理人员可能发生问题,或者员工违规现象。
5. 数据分析:通过对GPS监控数据的分析,公司可以评估员工的工作效率、工时管理情况等。
同时,也可以统计员工的行驶里程、工作路线等信息,作为后续管理和规划的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GPS监控值班制度应该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避免滥用员工位置信息。
同时,要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明确制度的目的和实施细则,确保员工接受并理解该制度的合理性。
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汇编(修订版)目录第一章监测监控系统6一、通风监测值班制度6二、机房管理制度6三、监控机房交接班制度7四、监测监控网络运行管理制度8五、监测监控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8六、监测监控技术资料管理制度10七、监控系统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10八、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制度11九、监控设备定期检修制度12十、瓦斯超限应急反应与处置12十一、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管理制度13十二、通风监测岗位责任制14十三、机房岗位责任制14十四、通风监测班管理制度15十五、机房操作规程16十六、监测监控系统安全保障措施17第二章供水施救系统19一、总则19二、管路维护责任划分19三、供水施救系统管路安装标准20四、供水施救系统日常管理22第三章压风自救系统23一、总则23二、管路维护责任划分23三、压风管路系统安装标准24四、压风自救装置安装使用管理规定25五、压风自救系统日常管理25第四章人员定位系统27一、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27二、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岗位责任制27三、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28四、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监控员操作规程29五、人员定位系统设备、设施管理制度32六、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35七、定位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35八、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报告制度36九、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上报处理制度36十、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37十一、人员识别卡领取管理制度38十二、人员定位跟踪系统管理制度39十三、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43十四、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报废制度43十五、人员定位系统调度值班制度44十六、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44十七、故障处理期间应急措施45十八、应急救援预案46第五章通信联络系统49一、通讯联络管理制度49二、通讯联络系统值班制度51三、通讯联络系统设备设施技术资料管理制度52四、通信联络系统设备定期检修制度52五、通信联络系统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53六、通讯联络系统故障报告制54第六章紧急避险系统55一、永久避难硐室维护制度55二、紧急避险系统小组岗位责任制56三、紧急避险系统值班制度56四、技术资料管理制度57五、紧急避险设施操作规程58六、设备定期检查和校准制度60七、设备故障处理制度61八、安全仪表计量校验制度61九、培训与应急演练制度62十、系统功能测试制度63十一、过期食品和药品更换制度64十二、永久避难硐室响应组织流程65十三、避难原则及应急响应组织流程66十四、避险设施管理制度67十五、临时避难硐室日常维护管理规定69第七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71一、监测监控系统71二、通信联络系统72三、人员定位系统72四、压风自救系统72五、供水施救系统73六、紧急避险系统74第八章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联合应急演练77第九章发生瓦斯事故时“六大系统”联合应急预案78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安全[换行]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实际,经研究决定,成立我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机构:(一)管理组织机构组长:魏世义副组长:冯利民、幕松利、李长军、高建中、李树贵、刘海庆、常建新、黄玉东、马国流、任建民成员:陈舰艇、周宗辉、李向阳、张得现、张四辈、张复宝、许红军、喻怀川、史鹏飞、冯秀强、孙晓明、陈友来、赵高山及各单位队长、书记和技术人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科,办公室主任由安监科长兼任。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制度范本一、目的与依据1.1 目的为了确保煤矿人员安全,预防事故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制定本制度。
1.2 依据本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煤矿内各作业区域,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定位管理。
三、责任与权限3.1 煤矿经理负责制定、改进和执行煤矿人员定位管理制度,指导督促各部门按照制度要求履行职责。
3.2 安全负责人负责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维修和更新工作,并进行日常巡查与管理。
3.3 煤矿工作人员按照制度要求佩戴定位设备,遵守工作规定,参与培训并积极配合定位系统管理。
四、流程与要求4.1 设备安装煤矿在各作业区域安装定位系统设备,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2 设备佩戴煤矿工作人员在进入作业区域前,必须佩戴定位设备。
设备佩戴位置应根据制度要求进行设置。
4.3 定位监控利用定位系统实时监控煤矿人员的位置信息,确保其安全。
4.4 报警与救援一旦煤矿人员发生事故、违规或出现异常情况,定位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救援。
4.5 数据管理与分析煤矿应对定位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五、培训与考核5.1 培训煤矿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定位系统的操作培训,使其熟悉系统功能和注意事项。
5.2 考核定期对煤矿工作人员的定位系统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六、制度宣传与监督6.1 宣传煤矿应对本制度进行广泛宣传,向工作人员普及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6.2 监督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对煤矿定位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
七、处罚与奖励7.1 处罚对违反定位系统使用规定、造成安全事故或不按要求配戴定位设备的人员,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7.2 奖励对表现优秀、积极参与定位系统管理的人员进行奖励,激励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制定单位:煤矿经理办公室制定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綦江区大实煤业有限责任矿安洋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二〇一四年七月签发人:目录1.定位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2)2.定位系统信息管理反馈制度 (3)3. 干部下井跟班督查制度 (4)4.井定位系统考勤管理办法 (5)5.定位监测系统管理办法 (7)6. 人员定位监测系统工作制度 (12)7.通防科科长岗位责任制 (13)8.人员定位监测系统维修工岗位责任制 (14)9. 调度室微机员岗位责任制 (15)10. 定位系统监控室管理制度 (16)11. 监控系统安装管理规定 (18)12. 定位监控系统设备、线路管理制度 (19)13. 监控室微机员操作规程 (21)14. KGE37B型无线编码发射器主要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及日常维护 (30)15. CFC1信号测录仪主要技术指标使用方法及日常维护 (32)16. KDW16A型隔爆兼本质安全型不间断电源技术参数、安装方法及维护方法 (35)17. 本安型环网交换机KJJ31主要技术参数安装及维护方法 (42)18. 人员监测系统日常操作 (52)大实煤业安洋煤矿定位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为使我矿定位系统安全高效运转,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所有人员必须了解定位系统的功能、使用方法及其运用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所有人员入井时必须佩戴定位发射器并且按规定时间上下井。
三、所有人员必须爱护定位发射器(读卡器),不得随意拆卸敲打,违者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所有人员必须熟悉作业地点的避灾路线,当发生事故时,听从指挥人员安排,撤到安全地区。
五、入井前检查发射器(读卡器)是否正常,发现异常与通防科及时联系。
六、井下作业人员一定要爱护定位系统的光缆及设备。
七、所有人员一定要正确看待定位系统。
大实煤业安洋煤矿定位系统信息管理反馈制度为了更好地检验我矿定位系统的成效,及时了解掌握井下职工出勤情况,并对其在井下工作期间进行跟踪管理,提高其在井下的安全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一、调度室建立通畅的反馈渠道,每天收集全矿干部职工入井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办公室、安全科。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制度模版一、背景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特别是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目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目的是确保矿工的安全,监控矿工的位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应急处理。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国内煤矿企业及其所在矿井。
四、责任与义务1. 煤矿企业:- 负责组织实施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提供必要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保障系统的稳定性;- 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人员定位数据的及时准确;- 定期组织人员接受相关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矿工:- 配合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确保个人定位设备的佩戴;-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工作,不得随意移动或撤除定位设备;- 及时报告系统异常情况或设备故障。
五、人员定位系统的运行机制1. 定位设备- 煤矿企业通过合法渠道选购符合标准要求的个人定位设备;- 定位设备应具备定位准确、通信稳定、防水防爆等功能;- 定位设备由煤矿企业发放给矿工使用,个人定位设备不得私自更换或外借。
2. 位置监控与数据处理- 煤矿企业建立煤矿人员定位系统中控中心,实时监控矿工的位置信息;- 定位系统中控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矿工定位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定位数据的存储时间不少于三个月,以备后续查询和分析。
3. 异常情况处理- 定位系统中控中心应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矿工的异常位置信息;- 发现矿工位置异常后,应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进行核实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遇突发情况,应触发自动报警系统,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六、培训与演练1. 培训- 煤矿企业定期组织矿工接受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操作与应急处理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设备佩戴方法、操作规程、异常情况处理等。
2. 演练-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测试人员定位系统的响应能力与处理效率;-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不同应急情景的演练方案,提高矿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新疆屯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汇编二〇一五年目录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 - 2 - 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 - 5 -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 6 -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 - 7 - 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 - 8 - 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的定期检修制度........ - 22 -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 - 22 - 人员定位系统故障报告制度......................... - 7 - 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异常上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定位系统设备报废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定位系统人员识别卡领取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人员定位系统责任追究制度......................... - 7 - 人员定位系统理制度............................... - 7 - 人员定位系统监控员岗位责任制..................... - 6 -人员定位系统井下人员紧急撤离预案为了确保煤矿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能够统一指挥,迅速有条不紊的进行井下受灾人员紧急撤离、疏散至安全地点(地面),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特制定本预案。
范围和对象:因煤矿井下不安全因素多,时有突发事件,灾害繁频,严重时会使系统受损(采、掘、机、通、运、提升、排水、压风、通讯),监测、监控、监视系统失控,造成不安全因素,造成财产损失和危及人身安全,且在10分钟内(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井下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到安全地点(地面),以确保矿工人身安全。
成立机构:组长:经理成员:技术负责人,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为了防止突发事件时混乱局面,使人员撤离、疏散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实施统一指挥,各部门要配合容冾,指挥得当,处置有方,避免或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成立由经理任井下人员紧急撤离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为成员。
下设现场指挥组由安检科科长任组长,科员任成员。
疏散引导组由生产科科长任组长,科员任成员。
通讯联络组由机电科科长任组长,科员任成员。
医疗救护组由救护队队长任组长,医疗人员为成员。
后勤保障组长由书记任组长,科员任成员。
指挥调度组职责:全面负责组织、指挥、调度、制定人员紧急撤离、疏散方案,确保矿工撤离、疏散到安全地点(地面),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现场指挥组职责:结合本矿实际,服从指挥调度组命令,按安全路线,时时与指挥调度组联系,现场指挥,确保矿工撤离、疏散到安全地点(地面)。
疏散引导组职责:迅速按现场指挥组的安排引导受灾人员沿安全路线有序撤离至地面,时时与现场指挥组联系。
通讯联络组职责:全面负责移动通讯,固定电话,广播扩音器的维护,满足救灾需要,保证通讯正常运行。
医疗救护组职责:因灾害或在撤离、疏散中有可能出现受伤情况,医疗救护组必须做好准备,医疗人员现场等候,备好救护器财及药品,搞好救护工作。
后勤保障组职责:负责救灾的物资供应,生活保障,保证救灾和受灾人员生活愉快。
三.行动原则:煤矿井下一旦出现灾害,在10分钟内(或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系统正常运行,可能对人员生命带来不安全,井下现场值班人员应立即向调度窒汇报灾害情况,调度室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经理,经理接到通知后(经理不在由技术负责全全负责此项工作),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具体方案,起动井下人员紧急撤离、疏散预案,通知各组马上到调度窒待命,听从指挥调度组的统一安排、指挥和调动。
四.人员紧急撤离、疏散原则:在指挥调度组的统一安排、指挥下,由现场指挥组结合各水平,各区域的实际情况指挥疏散引导组按安全撤离路线进行安全撤离、疏散引导组按指定的安全撤离线路负责受灾人员安全撤离至地面。
五.人员紧急撤离、疏散中注意事项:预案起动后,各组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实际出发,科学出谋,安全第一,又人为本,措施有效的原则,听从统一安排,服从指挥,做到有序撤离、疏散,防止事故扩大,决不可惊慌失措,拥挤,更不能自作主张,私自行动,造成再次事故发生。
人员定位系统岗位责任制一、经理: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确保人员定位系统的正常运行。
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保证传输信息真实可靠,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经常分析故障类别及解决办法。
二、值班经理:是人员定位系统当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当日人员定位系统异常情况的处理工作,并对异常情况上传报表实施审阅、签字。
三、调度主任:是人员定位系统管理的具体责任人,经常浏览矿井信息传输情况,对人员定位系统运行规章制度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进行检查落实,定期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现场第一线解决人员定位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四、总工程师:负责制定各部门岗位责任制及相关工种人员操作规程,制定信息上传的管理办法,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组织专业人员培训学习,每天浏览矿井人员信息传输情况,对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分析,及时处理人员定位系统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五、生产经理:经常浏览人员定位系统信息传输情况,经常深入现场解决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弄虚作假、信息不真实传输等的有关责任人及时严肃处理,及时处理值班人员汇报的隐患情况。
积极配合人员定位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
人员定位系统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一、安装、使用与维护1、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
2、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3、下井应携带识别卡。
4、识别卡严禁擅自拆开。
5、工作不正常的识别卡严禁使用。
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经常人员的总数多10%,不固定专人使用的识别卡,性能完好的识别卡总数至少比每班最多下井人数多10%。
6、矿调度室应设置显示设备,显示井下人员位置等。
7、各个人员出入井口应设置检测识别卡工作是否正常和唯一性检测的装置,并提示携卡人员本人及相关人员。
8、分站应设置在便于读卡、观察、调试、检验、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位置。
人员定位系统技术资料管理制度一、建立以下账卡及报表:1)设备、仪表台账;2)设备故障登记表;3)检修记录;4)巡检记录;5)中心站运行日志;6)监测日(班)报表;7)设备使用情况月报表。
2、煤矿应绘制设备布置图,图上标明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接线、传输电缆、供电电缆等,根据实际布置及进修改,并报矿技术负责人审批。
3、中心站每3个月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保存1年以上。
4、图纸、技术资料应保存1年以上。
二、管理机构1、煤矿安全监控管理机构负责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调校、维护与管理工作。
2、人员定位系统管理机构应制定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等规章制度。
3、监测工和中心站操作员应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人员定位系统交接班制度一、接班人员必须提前十分钟到达岗位,认真检查岗位记录报表及运行情况,对于上一班未处理的事项要特别交代清楚,交接班人员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名后完成交接工作。
二、值班人员必须按调度时规定的名单轮流上岗,未经有关领导同意,不得擅自替班和调换。
当班人员因离开岗位或迟到时,必须有专人替岗并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
严禁不办理交接手续而离岗,严禁用电话等通讯方式交接班。
三、交接手续履行之前,岗位一切工作由当班(交班)人员负责,交接完成后,岗位一切工作由接班人员负责,因交接班手续履行不认真造成工作失误,由接班人员负责,由于遗漏事项未交待清楚由交班人员负责。
两方都未交接清楚工作,由双方负责。
四、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着装整洁,语言文明,严格管理。
五、交接班主要内容1、检查系统是否正常,信号传输是否正常,电脑运行终端是否正常;2、检查网络通讯传输、反馈是否正常,安全措施是否到位;3、检查监控台、办公室是否整洁,设备、用品是否按规定摆放;4、检查各种记录报表是否齐全、正确、无误,填写准确;5、其他未完成的工作是否移交完善。
六、接班主要内容1、交接人员共同检查上述1至5条必须正常,清楚。
2、当前系统运行状态尚未完成工作和注意事项。
3、设备检修、运行异常及事故处理情况。
4、各种记录、报表、图纸及有关工具保存齐全、完整。
人员定位系统设备和传输设备定期检修制度一、人员定位系统和网络传输设备,定期送相关部门或检测中心检修,并由送检人员做好相关记录。
二、加强监控和网络传输设备日常检查工作,对问题或隐患,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并做好人员定位系统和传输设备检修记录表。
三、搞好监控和网络传输设备维护保养及管理工作。
线路延伸和维护、避雷装置、读卡器、分站安装、电源箱控制等由机电科负责维护检修;及时更换易损零部件和部分设施设备。
设备按照日常维护与预防性检修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修。
根据设备的性能、特点、状态、使用地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检修,防止设备带病运行,保证安全运转。
四、有备用的设备必须对备用的设备及时进行检修,保证备用设备达到完好标准,起到备用作用。
五、其它机电运输设备,每天应保证1-2小时检修时间,对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提高设备整体运行质量。
六、矿井每半个应安排一次检修,重点对采掘运煤系统的设备进行全面检修,保证设备连续完好运行。
七、充分利用节假日放假停产时间,重点对矿井主要区域设备及其它设备进行全面检修或更换,保证设备的运行质量。
人员定位系统网络运行管理制度一、人员定位分站处应设置安全监控管理牌版。
人员定位分站要指定人员看管,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各地点使用的读卡器必须明确队组、人员看管、吊挂和移动。
造成损坏或丢失的,应由责任人负责赔偿。
二、人员定位维护人员对分站等监控设备每月进行一次调校,对读卡器每10天进行一次调校。
三、人员定位维护人员要经常对人员定位设备进行巡检、维修、保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完好,可靠运行。
四、人员定位维护人员应做好人员定位设备台帐、故障登记检修记录、巡检记录。
五、人员定位监控机房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监视主机和备机要专用人员监控,非工作人员不得乱动、乱调,随便加入无关信息和做无关工作。
由此造成损坏或损失的,由当事人赔偿。
六、人员定位值班人员要时刻注意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情况,认真监视监视器所显示的信息变化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