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20
中国药典第二部分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
中国药典第二部分对细菌内毒素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采用小鼠、兔等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动物的反应和生存情况来评价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
2. 免疫学方法:利用抗体与内毒素结合反应,通过免疫沉淀、凝胶免疫扩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来定量或定性检测细菌内毒素。
3. 生理检验:通过动物模型中的生理变化来判断细菌内毒素的存在与活性。
比如利用皮肤红斑反应、大鼠血压升高、家兔体温升高等指标。
4. 生化检验:采用染色反应、化学方法、酶活测定等手段来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存在与活性。
比如利用抗原-抗体反应进行凝集、沉淀、免疫层析等实验。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中国药典第二部分中针对细菌内毒素的常用检验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细菌内毒素类型和浓度范围,综合运用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一、背景介绍细菌内毒素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有毒分子,它可以引起中毒反应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准确检测和验证细菌内毒素的方法非常重要。
本方案旨在验证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验证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确保其能够准确地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1. 细菌内毒素检验试剂盒2. 细菌培养基3. 细菌菌种4. 培养皿5. 恒温培养箱6. 试管7. 离心机8. 显微镜9. 无菌培养室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洁实验桌面和实验器材,防止污染。
b. 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干净和无菌。
2. 细菌培养a. 随机取一支细菌菌种采样放入培养基中并均匀涂抹于培养皿上。
b.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培养细菌。
3. 细菌内毒素检验a. 取一份细菌内毒素检验试剂盒,根据说明书的指导进行试剂的调配和处理。
b. 等待试剂反应完成后,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结果的解读。
4. 结果分析a. 观察试剂盒结果,根据颜色变化和强度判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
b. 结果符合预期的样本被认为是阳性,否则为阴性。
五、质量控制1. 测量前需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包括试剂的稳定性和标准品的准确性。
六、风险控制1. 实验过程中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口罩,以减少潜在的健康风险。
七、数据处理与结果1. 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的解读。
八、讨论与结论1. 讨论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2. 结论验证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九、参考文献参考实验所使用的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相关文献。
以上是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的内容,该方案通过详细的步骤和操作说明,确保了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验证该方法,将可为细菌内毒素检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
中国药典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中,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首先,制备试样溶液。
将待测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并通过过滤将溶液过滤至少两次以去除杂质。
然后,制备标准溶液。
将内毒素标准品按照指定浓度配制成溶液。
接下来,准备试管。
将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加入适量的无菌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
然后,进行混合。
轻轻旋转试管混合样品,确保溶液均匀混合。
接着,培养细菌。
将特定的细菌株接种在培养基中,分别加入试管中的样品溶液,并在适当条件下进行培养。
培养结束后,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培养基的变化,比较试管中的样品溶液和空白对照的差异,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细菌内毒素。
最后,记录结果。
根据观察结果,记录样品的检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摘要: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革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两种方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本次试验采用凝胶法。
本次试验按照《中国药典》2020版和质量标准要求,通过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5g)细菌内毒素验证试验来确定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关键词:薄膜过滤法;细菌内毒素检查;引言:本次试验通过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干扰初筛试验、干扰试验来分别确定适用于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5g)细菌内毒素的质量标准。
故此验证为该药品细菌内毒素检验提供一定参考,具体报告如下:1 仪器、试药试剂1.1仪器及器材及试药试剂2 方法试验试验样品样品名:注射用头孢唑肟钠(0.5g)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每1mg头孢唑肟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10EU。
确定最小有效稀释浓度:按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最低有效浓度(MVC)的计算公式:0.25EU/ml0.10EU/mgc=λ/L= 2.5mg/ml2.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1)检测步骤取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1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将瓶口封严,置于旋涡混合仪上混合15min,然后进行稀释,制备成2λ 、1λ 、0.5λ和0.25λ,每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仪上混合30s,取规格为0.1ml/支的鲎试剂18支,每支加入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复溶,其中16支分别加入0.1ml不同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每一个内毒素浓度平行做4支;另外两支加入0.1ml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作为阴性对照。
将试管中溶液轻轻混匀后,垂直放入37±1℃电热恒温水浴锅中,保温60±2min。
(2)判定标准当最大浓度2λ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管为阴性,试验方有效。
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时间:2021.03.03 创作:欧阳学文件编号:VP-QC-2015-06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目录1 概述1 2 验证目的及范围13 验证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1 4 验证依据2 5验证前准备26验证的实施27 偏差处理5 8 验证数据及评估59验证报告及评审510 再验证及周期511 验证文件及归档512 附件51 概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格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报告两种发放,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公司自行制备的注射用水需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本方案将采用凝胶法进行试验。
2验证目的和方法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注射用水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查,通过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干扰试验及凝胶限度试验,建立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验证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3.1验证小组由以下部门人员组成:质量部、QC、生产部。
3.2 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列表4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 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5.验证前准备5.1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1。
5.2 确认仪器仪表设施经过确认和校验,并填写确认记录。
6 验证的实施6.1实验材料及用具6.1.1电子天平6.1.2.电热干燥箱6.1.3.恒温恒湿箱6.1.4.水银温度计6.1.5.旋涡混合器6.1.6.鲎试剂(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6.1.7.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的标准品)6.1.8.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文件编号:VP-QC-2015-06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目录1 概述 12 验证目的及范围 13 验证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 14 验证依据 25 验证前准备 26 验证的实施 27 偏差处理 58 验证数据及评估 5 9验证报告及评审 510 再验证及周期 511 验证文件及归档 512 附件 51 概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系利用鲎试剂来检测或量化由格兰阴性菌产生的细菌内毒素,以判断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细菌内毒素检查报告两种发放,即凝胶法和光度测定法,后者包括浊度法和显色基质法,供试品检测时,可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方法进行实验。
公司自行制备的注射用水需进行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本方案将采用凝胶法进行试验。
2 验证目的和方法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注射用水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查,通过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干扰试验及凝胶限度试验,建立该产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确保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3.验证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3.1验证小组由以下部门人员组成:质量部、QC、生产部。
3.2 验证小组组成及职责列表4 验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1143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5.验证前准备5.1验证人员培训:验证报告起草人有责任在方案批准后(且在验证实施前)对本次验证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培训人员记录见附件1。
5.2 确认仪器仪表设施经过确认和校验,并填写确认记录。
6 验证的实施6.1实验材料及用具6.1.1电子天平6.1.2. 电热干燥箱6.1.3. 恒温恒湿箱6.1.4.水银温度计6.1.5. 旋涡混合器6.1.6. 鲎试剂(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6.1.7.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的标准品)6.1.8.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1 概述:为了符合2010版GMP的要求,为了确保生产检验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保证用药安全。
确认检查方法的科学持续稳定可靠适用性理想。
本方案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2 验证目的:为确保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可靠,特制定此方案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3 验证方式: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按照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检查。
由合格的检验人员对同一批供试品进行检查同一操作方法同一批供试品检查重复检查3次记录检查结果对比,看检查结果是否符合要求,重复性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4 验证范围:适用于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按照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检查项下要求逐一进行。
5 验证结果的评价:根据药典合格标准来验证确认,确认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重现性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适用性是否理想。
6 验证机构组成6.1验证委员会根据验证工作需要,常设验证委员会,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委员会针对每一个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门的验证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6.2验证委员会组成:姓名部门及职务验证委员会中职务验证工作中职责6.4职责:6.4.1 验证委员会:6.4.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6.4.1.2 负责验证的总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顺利实施。
6.4.1.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6.4.1.4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6.4.2 验证小组:6.4.2.1 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6.4.2.2 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6.4.2.3 负责验证数据的收集和结果评定。
6.4.2.4 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7文件准备和培训7.1所需文件已准备齐全。
7.2培训:在确认实施前,依据验证小组通过的方案,对参加验证人员培训,明确分工。
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一、引言细菌内毒素是一类具有强毒性的生物毒素,可以由细菌产生并释放到环境中。
其存在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建立一种可靠有效的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实验室技术的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开发一种验证细菌内毒素检测的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目标包括:1. 确定合适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2. 确定验证方案的实施步骤;3. 评估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实验设计1. 材料准备- 细菌内毒素检测试剂盒(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试剂盒)- 多个细菌培养菌株- 培养基和培养用具- 杂质过滤器- 试管和离心管等实验室常用器具2. 实验步骤1) 培养细菌菌株:选择多个细菌菌株进行培养,确保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内毒素。
2) 提取内毒素:将培养的细菌离心,取上清液,通过杂质过滤器去除细菌细胞残留和固体杂质。
得到的上清液即为细菌内毒素提取物。
3) 验证检测方法:使用细菌内毒素检测试剂盒对提取物进行检测,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根据试剂盒结果,评估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重复实验:根据上述步骤,重复多次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5) 数据分析:收集实验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所选择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注意安全。
2. 选择合适的细菌内毒素检测试剂盒,确保其适用于所需检测的内毒素类型。
3. 在提取内毒素时,要注意避免细菌细胞的污染。
4.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避免人为误差的干扰。
5. 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要进行统计学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实验,预计将得到以下结果:1. 确定合适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供一个详细的细菌内毒素检查验证方案,使其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细菌内毒素方法学验证方案生效日期:再验证时间:审批表1.概述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药品的热原限量控制中应用广泛,本方案通过对无菌氯化钠溶液、配套药盒和本公司所生产的锝[99m Tc]放射性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测,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因此对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验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2.目的为了保证所购买的无菌氯化钠溶液、配套药盒和本公司所生产的锝[99m Tc]放射性药品的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专属性和灵敏性,且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3.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无菌氯化钠溶液、配套药盒以及本公司所生产的锝[99m Tc]放射性药品的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4.确认小组成员与职责成立确认小组,明确各成员及相应职责。
5.参考文件5.1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5.2《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 E6.验证所需仪器和材料6.1验证中所用到的仪器:电子天平、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箱、水银温度计和旋涡混合器,验证所涉及到的仪器均经过检定或确认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6.2验证所需试剂:具有国家主管部门的批准文号的鲎试剂和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统一发放的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7.验证标准在实验结果中,必须要阳性对照都为阳性、供试品阳性对照都为阳性且阴性对照都为阴性时,实验有效。
8.验证步骤8.1实验前准备验证前首先要进行细菌内毒素标准品的制备,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然后确认鲎试剂是否进行灵敏度复核和干扰试验。
确定干扰试验中的最大稀释倍数(MVD)。
8.1.1根据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规定,细菌内毒素限值计算公式:L=K/M式中L为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限值,本品以EU/mg表示;K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注射剂K=5EU/(kg.h);M为人用每千克体重每小时的最大供试品剂量,人均体重按60kg计算,人体表面积按1.62m2计算。
注射时间若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本品以腺苷蛋氨酸计最大剂量为1000mg。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方案起草人起草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方案目的-------------------------------------------------------------------------范围-------------------------------------------------------------------------责任人----------------------------------------------------------------------内容-------------------------------------------------------------------------1.实验材料及用具-------------------------------------------------------2 实验准备----------------------------------------------------------------3.具体验证步骤----------------------------------------------------------3.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3.2..干扰实验--------------------------------------------------------------3.3.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4. 验证结论--------------------------------------------------------------附:表1.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记录表2.干扰试验记录表3.细菌内毒素检查记录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方案目的:为确保盐酸罗哌卡因一水合物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特制定此方案。
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1.0目的该方案确认制定的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适用于本公司微生物实验室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的检验,方法能够提供一致、可信和准确的细菌内毒素检验结果。
2.0范围该方案适用于公司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的验证。
3.0名词定义BET:细菌内毒素测试(Bacterial Endotoxins Test)EU:内毒素单位,1EU=1IUλ:鲎试剂标示灵敏度MVD:最大有效稀释倍数4.0描述4.1验证方法:中国药典<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4.2验证用注射用水:取注射用水检测点的新鲜注射用水;5.0接受标准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限度标准:<0.25EU/ml6.0验证内容6.1验证前的准备:6.1.1验证器具准备➢将内毒素反应试管及取样三角瓶放入铬酸洗液中充分浸泡,用自来水将残留洗液彻底洗净,再用纯化水反复冲洗,晾干后放入不锈钢方盘或用锡箔纸包好后再放入不锈钢方盘内,置于干热灭菌烘箱。
➢将干热灭菌烘箱温度设定为250℃,灭菌时间设定为1h,开启灭菌程序,灭菌程序结束待灭菌烘箱温度降至室温。
6.1.2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对照品:设备:细菌内毒素检测仪、干热灭菌烘箱、医药冷藏箱试剂、对照品: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鲎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以细菌内毒素国家标准品为基准标定其效价,用于干扰试验及检查法中阳性及供试品阳性溶液的制备、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应符合灭菌注射用水标准,其内毒素含量小于0.015EU/ml(用于凝胶法),且对内毒素试验无干扰作用。
6.2验证过程:6.2.1鲎试剂灵敏度复核鲎试剂灵敏度复核的目的不仅是考察鲎试剂的灵敏度是否准确,也是考察检验人员操作方法是否正确及试验条件是否符合规定。
实验室在使用一批新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前必须进行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试验。
6.2.1.1 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取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一支,加入1ml 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严,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min 。
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方案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生效日期:文件分发范围:QA、QC1.验证目的:为确保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保证检测结果可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特制定此验证方案。
2.验证范围:适用于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验证。
3.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组长:,QC经理,负责协调小组的行动,跟进验证方案的审批流程,协调与其他部门及小组成员内的交流,组织验证数据并文件化。
组员:,QC人员,负责起草方案并按照确认方案进行验证,起草验证报告。
组员:QC微生物主管,负责验证方案与报告的审核,验证过程的复核。
4.验证依据: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4.2《药品生产验证指南》(2003年版)4.4《细菌内毒素检验操作规程》(SN-O08-F0061-02)4.5《中国药典2010版二部》附录5.验证前准备:5.1人员培训确认: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5.2仪器设备5.3检验材料、试剂及标准品6.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以上该批鲎试剂按《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操作规程》(SN-O08-F0061-02)检查法的要求复核标示灵敏度,应符合规定。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记录》(SN-O08-F0061-R02-01)编号:。
灵敏度复核结果: EU/ml7.验证方法:通过比较内毒素在水溶液和供试品溶液中反应的差异程度,来确定供试品在该浓度下是否对细菌内毒素(BET)检查有干扰,至少对3批样品进行干扰试验。
7.1供试品细菌内毒素限值和最大稀释倍数的确定(L):7.1.1限值:每1mg中含细菌内毒素的量应小于30EU7.1.2供试品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公式:MVD=C*L/λ式中:C为供试品溶液的浓度(为2.5mg/ml),其中当L以EU/ml表示时,C为1.0ml/ml;当L以EU/mg或EU/U表示时,C的单位为mg/ml或U/ml,λ为鲎试剂的灵敏度。
7.1.3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计算结果:MVD=CL/λ=(2.5mg/ml*30EU/mg)/0.25 EU/ ml= 300倍7.2干扰试验7.2.1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制备: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160EU/ml)一支,开启,加入1ml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用水溶解,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得到160EU/ml的内毒素标准溶液(以E160表示),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成4个浓度的标准溶液即2λ、λ、0.5λ、0.25λ。
细菌内毒素检验方法验证方案1 概述:为了符合2010版GMP的要求,为了确保生产检验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保证用药安全。
确认检查方法的科学持续稳定可靠适用性理想。
本方案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2 验证目的:为确保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的专属性、灵敏度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可靠,特制定此方案对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进行验证。
3 验证方式:结合实验室实际情况,按照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检查。
由合格的检验人员对同一批供试品进行检查同一操作方法同一批供试品检查重复检查3次记录检查结果对比,看检查结果是否符合要求,重复性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4 验证范围:适用于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按照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检查项下要求逐一进行。
5 验证结果的评价:根据药典合格标准来验证确认,确认检查方法检查结果的重现性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
适用性是否理想。
6 验证机构组成6.1验证委员会根据验证工作需要,常设验证委员会,负责所有验证工作的领导和组织,负责审批验证方案和验证报告、发放验证证书。
验证委员会针对每一个具体验证项目成立专门的验证小组,负责该验证项目的验证方案起草,实施、组织与协调,负责验证结果记录与评定,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6.2验证委员会组成: 姓名部门及职务验证委员会中职务验证工作中职责6.4职责:6.4.1 验证委员会:6.4.1.1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6.4.1.2 负责验证的总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顺利实施。
6.4.1.3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6.4.1.4 负责发放验证证书。
6.4.2 验证小组:6.4.2.1 负责验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6.4.2.2 负责验证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6.4.2.3 负责验证数据的收集和结果评定。
6.4.2.4 负责完成验证报告。
7文件准备和培训7.1所需文件已准备齐全。
7.2培训:在确认实施前,依据验证小组通过的方案,对参加验证人员培训,明确分工。
培训记录:培训内容日期培训人接受培训人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方案8验证进度计划8.1验证小组提出完整的验证计划,经验证委员会批准后实施,整个验证活动分以下几个阶段完成。
: 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 培训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 :从年月日至年月日 ; 9验证依据参考文献培训内容日期培训人接受培训人注射用水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方案9.1根据2010版药典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附录XVIII A 中药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验证方案的编写、实施、结果的评价。
10验证内容:10.1试药与试剂:号试剂/试药品名批号/规格备注试剂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确认结果是否达到标准:检查人: 确认人:时间: 时间:10.2 仪器设备:10.2.1 精密仪器及需校验的仪器序号仪器设备品名编号/型号校验时间有效期电子天平电热干燥箱恒温水浴箱水银温度计旋涡混合器确认结果是否达到标准 ?是 ?否检查人: 确认人:时间: 时间:10.2.2一般工器具序号仪器设备品名编号/型号备注移液管凝集管三角瓶试管试管架洗耳球时钟75%酒精棉剪刀砂轮确认结果是否达到标准 ?是 ?否检查人: 确认人:时间: 时间:10.3注射用水内毒素检查方法验证10.3.1 实验准备:试验室及人员等条件均满足内毒素试验试验条件。
10.3.1.1. 玻璃器皿的洗涤将玻璃器皿放入铬酸洗液或其他热原灭活剂或清洗液中充分浸泡,然后取出将洗液空干,用自来水将残留洗液彻底洗净,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遍以上,空干后放入适宜的密闭金属容器中或用锡箔纸包好后再放入金属容器内,放置入烤箱。
10.3.1.2. 除去玻璃器皿表面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玻璃器皿置烤箱后,将烤箱调至250?,待烤箱温度升至设定的温度后开始计时,干烤至少1 小时。
达到规定时间后,关断电源,待烤箱温度自然降至室温。
在不打开金属容器的情况下,可在两天内使用;如果玻璃器皿用锡箔纸包装,在不打开包装的情况下可在两周内使用,否则须再次干烤除去可能存在的外源性内毒素。
10.3.2验证内容具体验证步骤10.3.2.1. 鲎试剂灵敏度复核方法验证,同一操作方法操作符合三次,记录结果看结果是否稳定重复性是否良好。
10.3.2.2. 实验操作10.3.2.2.1.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的制备取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一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瓶底,然后用砂轮在瓶颈上部轻轻划痕,75%酒精棉球擦拭后启开,启开过程中应防止玻璃屑落入瓶内。
按照标准品说明书,加入规定量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溶解其内容物,用封口膜将瓶口封严,置旋涡混合器上混合15分钟。
然后进行稀释,制备成4个浓度的细菌内毒素标准溶液,即2λ、λ、0.5λ、0.25λ(λ为所复核的鲎试对的标示灵敏度),每稀释一步均应在旋涡混合器上混合30 秒钟。
10.3.2.2.2.待复核鲎试剂的准备取规格为0.1ml/ 支的鲎试剂18支,轻弹瓶壁,使粉末落入酒精棉球擦拭后启开备用,防止玻璃屑落入瓶内。
每支加瓶底,用砂轮在瓶颈轻轻划痕,75%入0.1ml 检查用水溶解,轻轻转动瓶壁,使内容物充分溶解,避免产生气泡。
10.3.2.2.3.加样将已充分溶解的待复核鲎试剂18支(管)放在试管架上,排成5列,其中4列4支(管),1列2支(管)。
4 支(管)4 列每列每支分别加入0.1ml 的2λ、λ、0.5λ、和0.25λ的内毒素标准溶液;另2支(管)加入0.1ml检查用水(阴性对照)。
10.3.2.2.4.加样结束后,将鲎试剂用封口膜封口,轻轻振动混匀,避免产生气泡,连同试管架放入37??1?水浴或适宜恒温器中,试管架保持水平状态,保温60?2 分钟。
10.3.2.2.5. 观察并记录结果。
将试管架从水浴中轻轻取出,避免振动,将每管拿出缓缓倒转180?观察,管内形成凝胶,并且凝胶不变形,不从管壁滑脱者为阳性,记录为(+);未形成凝胶或凝胶不能保持完整并从管壁滑脱者为阴性,记录为(,)。
(备注:保温和拿取试管的过程中应避免受到振荡造成假阴性结果)10.3.2.3. 实验结果计算如最大浓度2λ4管均为阳性,最低浓度0.25λ4管均为阴性,阴性对照为阴性时实验为有效,按下式计算反应终点浓度的几何平均值即为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结果(λc)。
λc = lg -1 (?X/4) 式中x为反应终点浓度的对数值(lg)。
反应终点浓度是系列递减的内毒素标准溶液中最后一个呈阳性结果的浓度。
10.3.2.4结果判断10.3.2.4.1判断标准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并以λ(标示灵敏度)为该批鲎试剂的灵敏度。
10.3.2.5鲎试剂灵敏度复合试验验证结果如下表:第一次验证结果如下表:第一次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室温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批号灵敏度/效价规格鲎试剂 EU/ml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EU/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内毒素浓度 EU/ml(稀释序号倍数) 2λ 1234λ 12340.5λ 12340.25λ 1234阴性对1照 2 结果计算λc = lg-1 (?X/4)=结果判断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同时可以进入下一步验证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日期日期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是? 否 ? 求检查人: 确认人:日期: 日期: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室温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批号灵敏度/效价规格鲎试剂 EU/ml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EU/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内毒素浓度 EU/ml(稀释序号倍数) 2λ 1234λ 12340.5λ 12340.25λ 1234阴性对1照 2 结果计算λc = lg-1 (?X/4)=结果判断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同时可以进入下一步验证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日期日期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是? 否 ? 求检查人: 确认人:日期: 日期:验证结果如下表:第三次检验目的检验日期检验依据室温试剂名称: 生产单位批号灵敏度/效价规格鲎试剂 EU/ml 细菌内毒素标准品 EU/支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反应结果保温时间( —— ) 内毒素浓度 EU/ml(稀释序号倍数) 2λ 1234λ 12340.5λ 12340.25λ 1234阴性对1照 2 结果计算λc = lg-1 (?X/4)=结果判断当λc在0.5λ,2λ(包括0.5λ和2λ)时判定该批鲎试剂灵敏度复核合格,可用于干扰实验和供试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同时可以进入下一步验证检验人员: 复合人员:日期日期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是? 否 ?求检查人: 确认人:日期: 日期:10.3.2.5.1鲎试剂灵敏度复合试验三次验证试验结果评价如下表:验证试验结果一次二次三次结果计算λc = λc = λc= 结论确认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是? 否 ?检查人; 确认人:日期: 日期10.3.3干扰试验预实验:同法操作检查三次试验记录试验结果进行对比。
目的:初步确定供试品的最大不干扰浓度或最小稀释倍数为正式干扰试验提供依据。
是检验在某一浓度下的供试品对于鲎试剂与内毒素的反应有无干扰作用。
使用的供试品溶液应为未检验出内毒素且不超过所使用的鲎试剂的最大有效稀释倍数的溶液。
10.3.3.1将内毒素检查阴性的供试品进行一系列倍数稀释,但最大的的稀释倍数不得超过MVD=CL/λ(λ为现在市面最高灵敏度,这里选公司能买到的最高灵敏度) 10.3.3.2使用鲎试剂对每一稀释倍数进行检验。
每一稀释倍数下做2只供试品管和2只供试品阳性对照(即用该浓度的供试品稀释液将内毒素标准品制成2λ浓度)。
另取2只加入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做为阴性对照,2只加入2λ浓度的内毒素标准溶液作为阳性对照。
供试品阳性对照溶液的制备举例制备稀释4倍的供试品阳性对照液方法,取0.3ml浓度为4.0λEU /ml 的内毒素标准溶液+0.3ml稀释倍数为2的供试品稀释液----制得0.6ml 含2λEU/ml内毒素标准液的稀释倍数为4的供试品稀释液。
保温(60min)?2min后观察,并记录结果。
10.3.3.3当阴性对照为阴性阳性对照为阳性时试验有效。
当系列浓度中出现供试品溶液2管为阴性,供试品阳性对照2管为阳性时。
认为供试品在该浓度下不干扰试验,此稀释倍数即为最小不干扰倍数,即可选择该稀释倍数进行正式干扰试验。
当系列浓度中所有浓度的供试品管都不为阴性,或供试品阳性对照管不为阳性时,说明该供试品对内毒素与鲎试剂的反应村子啊存在干扰,则应对供试品进行更大倍数的稀释(不得超过MVD,)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排出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