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民俗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阜阳市民俗调查报告

学院:外国语国际合作

班级:12 对外汉语

姓名:刘**

学号: ***********

安徽省阜阳市民俗调查报告

作者:刘慧慧

摘要:安徽省阜阳市处于华北民俗地理区的南缘,紧邻华中民俗地理区,其民俗文化呈现出以北方为主导,多元融合的特点。探讨阜阳民俗的基本特点则是本文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安徽阜阳民俗文化民俗表现民俗特点

地处南北文化分野交界线的阜阳,时时处于南北文化的交融、对流之中:这里既流行“合关西大汉握铁简板放喉高歌大江东去”的豪放激越之音,如戏曲中的豫剧、京腔,妇孺能歌,也间有“合二八女郎执红牙板浅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缠磨婉约之韵,黄梅、越调亦常有耳闻。阜阳的民俗文化堪称丰富多彩、斑斓多姿。阜阳的传统庙会和民间灯会也是一条色彩斑斓的群众文化活动风景线。传统庙会除开展大型民间商贸活动外,也利用庙会唱大戏、演杂技、说曲艺、玩杂耍等。阜阳有名的灯会有界首灯会、颍州灯会、沙河灯会等,颇受群众欢迎。

1音乐

1.1民歌

阜阳地区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感情朴实,曲调流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鲜明的淮北特色。它集中展现了阜阳地区人民群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与爱恨悲欢的思想感情,是阜阳地区人民群众生活与现实斗争的真实写照。其内容,有深刻揭露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与压迫,抒发农民愤怒与反抗情绪的歌,如《逃荒》、《穷富不一样》、《锄头歌》等;有歌颂阜阳人民反抗剥削、侵略,进行英勇斗争的战歌,如《杀脏官》、《捻子十二月小唱》、《共产党领导真正好》、《“四·九”暴动歌》、《十二月打日本》、《杀汉奸》等;有表现翻身解放后的人民群众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人民政府,歌颂新建设以及咏述新旧社会对比的歌,如《土改小调》、《凌大嫂翻身》、《四月八打会门》、《治淮硪号》、《自由结婚真正好》等;有歌颂纯真爱情、倾吐对美好幸福生活

向往与追求的歌,如《摘石榴》、《俺跟乖姐隔道河》、《十爱郎》等;有咏述历史、传说故事的歌,如《八仙庆寿》、《大十绣》等;也有记述颍河两岸人民丰富多彩的劳动与生活画面的歌,如《大踏青》、《对花》、《卖樱桃》、《卖饺子》、《开茶馆》、《哄娃娃》、《纺棉线》、《看戏》、《走娘家》等。

1.2吹打乐

阜阳地区民间吹打乐班活跃于全区城乡,据老艺人介绍,建国前蚌埠多次到阜阳请班演奏。大班吹打乐器俱全,有班鼓、边鼓、手板、大锣、小锣、小水镲、大镲、架排云锣、班笛(苏笛)、海笛(小喇叭)等。演奏形式有行乐和坐堂2种。常用鼓点有慢长锤、快长锤、武临头、乙胜鼓等,节奏富于变化,音乐豪爽奔放,善于表现喜悦欢腾的情绪,多用于喜庆、节日、庙会等活动。

1.2.1锣鼓棚子

锣鼓棚子,是船民鼓乐班。它以2个长身小堂鼓,分别挎在鼓手身上,带着动作敲击领奏。铜器见样为双,有大片锣,分别挂在锣手身背的彩色锣棚架子上,敲击时音色低宽;中音锣,音色厚亮;高音大锣,音色高亮;大铛子、小铛子、中铛子、小叫狗,此4件音色不同,击打花样繁多。其它有大镲、小镲、小锣等。多以边舞边敲的行乐出现,常用鼓点有慢两锣、快三锣、乱点锤、十八番等。演奏气氛热烈。

1.2.2响乐班

响乐班,以吹管乐为主,即唢呐班。用于婚丧嫁娶活动,均为职业班社。如利辛县的銮家班、亳县的隋家班等,皆传袭数代,在淮北、蚌埠、徐州、商丘等地颇有名气。建国后,有条件的班社增添弓弦乐和演唱者,表现力更加丰富。

2舞蹈

阜阳地区民间舞蹈种类达40余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地域特色,其中花鼓灯舞蹈已蜚声海内外,自立于世界舞蹈之林而别具风姿。

建国前,阜阳地区民间舞蹈因长期受到封建主义思想的嵌制、诋毁和摧残,发展缓慢,有的濒临灭绝边缘。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指引下,对民间

舞蹈进行了多次的挖掘、收集、整理工作,使一些艺苑奇葩重放光彩,使民间舞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2.1龙灯舞

龙灯舞是阜阳地区人民最喜爱的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蒙城、亳县、阜阳、阜南等县市。传说龙的出现象征着吉祥和丰收,所以,每当重大节日活动时都少不了龙灯舞。阜阳地区龙灯的制作,其龙头用竹骨结扎、用彩纸裱糊而成;龙骨用竹子、木棍编制,龙皮用白布描画、龙尾用白色马尾或苘麻染制;龙身内设置无数小彩灯,龙灯节数多少不等,节节相连而又可转动。表演时,龙灯每节均由1人持竹棍撑起舞动,龙头前由1人手持“宝珠”引戏飞龙翻扑,整个龙灯摇头摆尾,蜿蜒起伏,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卷缩盘结,有时象拍浪戏水,有时象腾云驾雾,多姿多彩。表演者可站、可跪或卧倒舞,在广场上、长凳上、方桌上等处都可表演各种动作。表演场面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在翻舞最高潮时,只听隆隆的锣鼓声宛如雷鸣,吱吱地口哨声恰似龙吟,真可谓绘声绘色,活龙活现,引人入胜。

2.2狮子舞

狮子舞流行于亳县、蒙城、阜阳一带。表演时,由1男1女训狮武士各执绣球,引狮入场。在热烈欢腾的锣鼓声中,扮狮人表现狮子的各种动作,如抖威、炸毛、摇头、摆尾及窜、跳、滚、扑、站、卧、翻等,还可表演上大桌(3张桌叠起)、滚绣球、站大绠、走梅花桩等高难度技巧。

2.3花鼓灯

早在宋代就流传于阜阳地区颍上、凤台(现属淮南市)、阜阳县一带,该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风格粗犷洒脱,是汉族的代表性舞蹈,周恩来总理曾赞誉为“东方芭蕾”。建国以来,受到国家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使花鼓灯这个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舞蹈,从穷乡僻壤走向城市,走向全国,又走向世界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阜阳地区流行的花鼓戏,属安徽省花鼓灯三大流派之一。其表演形式是:1人拿岔伞(又称领伞),领舞者要有武功,能翻筋头,技巧高,会吹口哨。男演员称“鼓架子”;女演员称“兰花”,表演时左手拿手帕,右手持折扇。火场,由

“领伞”引出“鼓架子”与“兰花”,上场表演群舞,主要是跑队形,传统的队形有走四门、五朵花、三引场、蛇退壳、别篱笆、满天星、二龙吐须等多种队形,全场队形的变化均由领伞指挥,节奏欢快,情绪热烈。

3特色食品:格拉条

格拉条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安徽省阜阳市,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e la) ,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

格拉条不应是阜阳原生的一种小吃。在北方地区,如陕北,山西等地,有一种很普遍的小吃,名为饸饹(héle)。其名称的发音,面条的制法、形状与阜阳格拉条惊人相似,都是用格拉条床子(饸饹床子)架在大锅上直接轧到滚开的锅里。面条粗硬、劲道。不同的是,饸饹条的原料是豌豆面、荞麦面等杂粮,吃的时候浇上牛肉或羊肉汤;而阜阳格拉条的原料是白面,吃的时候用芝麻酱、材料水等调制。

由此,据推测,阜阳格拉条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北方传入,它的原型就是饸饹条,由于“饸饹”二字阜阳人不理解,才被最初的食客误认为是“格拉”,就这样误传开来。经过二十年演变,阜阳格拉条根据本地的口味不断发展调整,形成了区别于饸饹条的制作方法和口味。现如今,格拉条在阜阳已彻底本土化,成为大街小巷最普遍、最受群众喜爱的小吃之一,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体现阜阳民俗风情的文化现象。

阜阳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有识之士指出,我们要借专家之口、媒体的力量,向全社会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也可以定期举办专题性的民俗文化节、民俗文化采风展演等活动,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中扩大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我们更要尽快形成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体系、传承展示体系和产业运作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为传承我市民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