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仪器》课程汇报
- 格式:ppt
- 大小:16.42 MB
- 文档页数:43
航海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情况1.1 课程背景航海仪器是航海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常用的航海仪器及其使用方法,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同时还能提高其实践技能。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常用航海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其使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1.3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航海仪器基本原理•舵机和自动驾驶仪•船速测定仪•水文仪器•指南针和陀螺仪•船舶通信和气象设备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教学方式:2.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对各种航海仪器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阐述,以此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2.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真实的航行事故案例,让学生理解航海仪器在实际航行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2.3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操作各种航海仪器,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课程设计3.1 整体设计本课程的设计以实践为主、辅以理论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探究能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3.2 单元设计本课程按照航海仪器的类型进行教学,每个单元均包含以下设计:3.2.1 引入通过引入一些航海事故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航海仪器在实际航行中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3.2.2 理论讲解对于各种航海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3.2.3 整机分析将各种航海仪器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进行系统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仪器的结构及其在航行中的应用。
3.2.4 操作实验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巧,并发现仪器使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快速发展,航海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高航海技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校开展了航海技术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航海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实训过程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过程1.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船舶驾驶:学习船舶的基本操作,如航行、靠泊、离泊等。
(2)船舶管理:了解船舶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以及船舶日常管理。
(3)航海仪器操作:掌握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如雷达、GPS、自动舵等。
(4)航海绘图:学习航海图的使用方法,绘制航线。
(5)船舶安全与环保:了解船舶安全与环保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2. 实训方法(1)课堂讲授: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讲解,使学生掌握航海技术的基本知识。
(2)现场操作:在船舶驾驶室、船舶管理室等场所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航海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模拟训练:利用模拟器进行航海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实训心得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航海技术的基本理论,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才能真正掌握航海技术的精髓。
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高自己的航海技能。
2. 团队协作精神航海是一项需要团队协作的工作,船舶的驾驶、管理、维护等环节都需要多人共同完成。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
3. 安全意识航海过程中,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本次实训,我了解到船舶安全与环保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确保船舶及乘客的安全。
4. 航海技术的严谨性航海技术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求航海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实训过程中,我认识到航海技术的严谨性,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注重细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标准(2014级)《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适用专业:航海技术开设学期:第2学年第1~2学期学时:184学分:11.5一、课程的性质及作用《航海仪器操作与维护》是航海类高等职业院校航海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船员适任证书必考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各类航海仪器的原理、误差,能正确使用、维护和保养航海仪器,并能使用合适的航海仪器进行船舶定位和导航,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团队精神、服从意识及严谨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使学生达到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所规定的船舶操作级驾驶员(5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的适任标准,培养出能胜任现代化船舶驾驶与管理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思想精选教学内容,确保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以“打牢基础、强调能力、提高素质、适应发展”为基本设计理念,保证学生具备专业岗位适任能力和专业技能发展潜力,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以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以《STCW78/10公约》和国家海事局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正确使用、维护、保养各类航海仪器为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从事海洋船舶驾驶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力求理论教学、实作训练与校内外实习形成有机统一整体。
根据以上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九个学习模块,以学习模块为中心引出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素质能力,以各种航海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出发点,展开各种航海仪器的作用、使用及日常维护保养等课程教学。
教学活动设计有易到难,多采取项目驱动、任务驱动等活动形式。
本课程要充分运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技术,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掌握先进航海仪器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
三、课程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磁罗经、陀螺罗经、船用测深仪、船用计程仪、船用GPS、船用雷达、船载AIS、ECDIS(电子海图)、VDR(航行数据记载仪)、LRIT(船舶远程识别与跟踪系统)、IBS(综合船桥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其误差的各类和产生误差的原因。
《航海仪器》实验指导书叶进、马文耀编广东海洋大学航海学院二00七年五月目录实验一陀螺罗经的结构认识与正确使用 (1)实验二回声测深仪、船用计程仪的部件认识与正确使用 (11)实验三磁罗经的结构认识与性能检查 (16)实验四无线电导航仪的操作使用和定位 (18)实验五卫星导航仪的正确使用 (25)实验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认识与使用 (54)实验一陀螺罗经的结构认识与正确使用一、实验目的进一步明确各系列陀螺罗经的指北原理和航向指示方法。
掌握陀螺罗经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检查和调整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了解各种型号陀螺罗经的组成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了解主罗经的结构和各部分作用。
2.掌握各种型号罗经的开、关机和正确使用方法;掌握各种型号罗经的日常检查和调整的方法,以及日常的保养维护。
3.学会支承液体配制。
4.熟悉陀螺罗经要做哪些性能检查和必要的调整及其方法。
三、实验设备及用具1.安许茨4型陀螺罗经1部。
2.斯伯利MK-37型陀螺罗经1部。
3.SPERRY NAVIGATOR MK-2型陀螺罗经1部4.阿玛-勃朗MK—10型陀螺罗经1部。
5.万用表,球垫(或三角架),螺丝刀,活扳手等。
6.量杯,酒精灯,玻璃棒,比重计,温度汁等。
7.少量蒸溜水、甘油、安息酸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安许茨4型陀螺罗经(Anschütz-4型)(一)结构认识1.总体结构及作用(1)主罗经:指示船舶航向。
(2)变流机或逆变器:将船电转换成罗经各部分所需要的电源(3)变压器箱或自动启动箱和报警装置:对罗经进行启动、关闭和临视其工作。
(4)分罗经接线箱及分罗经:复示主罗经航向示度。
(5)航向记录器:显示及记录船舶航向。
2.主罗经结构及作用主罗经结构由三大部分构成。
(1)灵敏部分(陀螺球):为一密封的球体,浸浮在随动球内的支承液体中。
起找北、指北的作用,是罗经的核心部件。
①陀螺球内的陀螺马达、阻尼器、灯形支架、电磁上托线圈等结构及安装方法;陀螺马达的供电及润滑方法。
一、实习目的本次航海仪器模拟器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模拟器,使学生深入了解航海仪器的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提高航海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为今后海上航行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3年3月15日至2023年3月20日三、实习地点XX航海仪器模拟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雷达模拟器操作(1)学习雷达原理及组成,掌握雷达显示信息解读方法。
(2)模拟实际航行场景,练习雷达操作,包括目标搜索、跟踪、距离测量、方位测量等。
(3)了解雷达干扰及处理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GPS模拟器操作(1)学习GPS原理及组成,掌握GPS定位、导航功能。
(2)模拟实际航行场景,练习GPS操作,包括卫星信号搜索、定位、航线规划等。
(3)了解GPS故障及处理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3. 自动舵模拟器操作(1)学习自动舵原理及组成,掌握自动舵操作方法。
(2)模拟实际航行场景,练习自动舵操作,包括自动舵调整、舵机故障处理等。
(3)了解自动舵故障及处理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4. 测深仪模拟器操作(1)学习测深仪原理及组成,掌握测深仪操作方法。
(2)模拟实际航行场景,练习测深仪操作,包括深度测量、测深仪故障处理等。
(3)了解测深仪故障及处理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 罗经模拟器操作(1)学习罗经原理及组成,掌握罗经操作方法。
(2)模拟实际航行场景,练习罗经操作,包括航向测量、罗经故障处理等。
(3)了解罗经故障及处理方法,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巩固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航海仪器的原理、功能和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海上航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在模拟器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应对各种航行场景,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
3. 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
4. 安全意识提高通过实习,我认识到航海安全的重要性,提高了安全意识。
课程教案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2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3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4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5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6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7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8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9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0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1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2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3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4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5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6
页 / 总17页
《航海仪器Ⅰ》课程教案
第17页 / 总17页。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航海电航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应用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具体目标如下:1. 熟悉航海电航仪器的种类、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2. 掌握航海电航仪器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3. 学会航海电航仪器的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实训内容1. 航海电航仪器概述航海电航仪器是航海领域中用于导航、通信、气象、自动控制和船舶监控等方面的重要设备。
主要包括雷达、导航仪、通信设备、气象仪器、自动控制系统等。
2. 雷达实训(1)雷达原理:雷达利用电磁波发射和接收原理,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跟踪。
(2)雷达操作:了解雷达的组成部件,掌握雷达开关机、调整灵敏度、设置扫描范围等操作方法。
(3)雷达应用:学习雷达在航海导航、目标识别、避碰等方面的应用。
3. 导航仪实训(1)导航仪原理:导航仪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船舶进行精确定位。
(2)导航仪操作:了解导航仪的组成部件,掌握导航仪开机、连接GPS、显示航线、调整速度等操作方法。
(3)导航仪应用:学习导航仪在航海导航、航线规划、航速监控等方面的应用。
4. 通信设备实训(1)通信设备原理:通信设备利用无线电波进行船舶与船舶、船舶与岸台的通信。
(2)通信设备操作:了解通信设备的组成部件,掌握无线电发射、接收、调频、调幅等操作方法。
(3)通信设备应用:学习通信设备在航海通信、紧急呼叫、导航指示等方面的应用。
5. 气象仪器实训(1)气象仪器原理:气象仪器用于收集和传输船舶所在海域的气象信息。
(2)气象仪器操作:了解气象仪器的组成部件,掌握气象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方法。
(3)气象仪器应用:学习气象仪器在航海气象预报、船舶航行安全等方面的应用。
6. 自动控制系统实训(1)自动控制系统原理:自动控制系统用于船舶的自动控制,提高航行效率和安全性。
(2)自动控制系统操作: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护方法。
航海仪器见习报告本次航海仪器见习,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意义很重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航海见习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通过本次航海仪器见习,让我们对于之前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有幸倾听船上大副等相关工作人员的精彩讲座和陪同参观,让我们对船舶的各部分结构和设备仪器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当然,从中也学习到了很多课本中未涵盖到的专业知识,最重要的是本次航海仪器见习真真切切的拓展了我们的见识。
其次,本次锻炼了我们一种短时间内适应全新环境的能力,毕竟船上的生活和陆地上相比,还是有许多不同之处的,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初次体验海上航行人而言,可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比如说,海上航程中碰到大浪,我们如何更好的去克服晕船、呕吐等一些不良反应,并尽快的调整好状态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本次航行天公作美,并未遇到恶劣天气,同学们的适应能力集体表现良好。
最后,本次航海航海仪器见习,通过参观模拟海上风景,让我们对日本的风土人情和当地人的精神风貌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一个民族的强大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一些小细节中得到体现,半个小时的模拟航行很快就过去了,却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家的很多天还在回想着在船的画面,可以用受益匪浅来形容此次的见习,通过模拟在船生活,基本上完成了学院老师交予的任务,同时巩固了一些专业知识,并且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船员生活,我想通过此次实习以后,我对以后的目标更加明确了。
在电影中看到过很多航海的画面,自己也曾幻想着有一天能够驾船远航,通过亲身的体验,虽然没有脑海中想象的那般美妙,但是我在船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任何工作都是平凡的,不平凡的是我们能认真对待这份平凡的工作,船上的每一件事情都不能小视,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关乎于整条船的安危。
虽然船上生活空间有限,活动较少,生活相对比较枯燥,但是提前有了思想准备,加上航海心理学课程先前的指导,基本上能够适应船上的生活。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使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航海技术理论课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航海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目的1. 加深对航海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三、实训内容1. 船舶操纵实训(1)船舶操纵基本原理:讲解船舶操纵的基本原理,包括船舶的推进、转向、制动等;(2)船舶操纵实训:学生分组进行船舶操纵实训,包括船舶靠泊、离泊、过航等;(3)船舶操纵模拟器操作:利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学生对船舶操纵的掌握程度。
2. 航海仪器实训(1)雷达操作:讲解雷达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测深仪操作:讲解测深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3)计程仪操作:讲解计程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4)自动舵操作:讲解自动舵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航海气象实训(1)气象预报:讲解气象预报的基本方法,包括气象图分析、气象要素计算等;(2)气象传真图分析:讲解气象传真图的分析方法,包括天气系统、气象要素分布等;(3)气象观测:讲解气象观测的基本方法,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4)气象应急处理:讲解气象应急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气象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等。
4. 航海安全实训(1)船舶安全规则:讲解船舶安全规则,包括船舶航行规则、船舶载重线规则等;(2)船舶消防:讲解船舶消防的基本知识,包括火灾原因、灭火方法等;(3)船舶救生:讲解船舶救生知识,包括救生设备的使用、救生艇筏操作等;(4)船舶事故处理:讲解船舶事故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处理措施等。
四、实训过程1.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协调本组实训工作;2. 实训讲解:由专业教师对实训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包括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3. 实训操作:学生按照讲解内容进行实际操作,教师现场指导;4. 实训总结:每组完成实训后,进行总结交流,分享实训心得。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航海仪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2. 掌握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3. 提高航海仪器的维护和保养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1. 磁罗经实验2. 回声测深仪实验3. 罗经校正实验4. 航向陀螺仪实验三、实验原理1. 磁罗经实验:磁罗经是一种利用地球磁场指示船舶航向的仪器。
实验原理是通过观察磁针在地球磁场中的偏转角度,确定船舶的航向。
2. 回声测深仪实验:回声测深仪是一种利用声波探测海底深度的仪器。
实验原理是通过发射声波,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从而计算出海底深度。
3. 罗经校正实验:罗经校正实验是为了消除罗经误差,提高罗经指示航向的准确性。
实验原理是通过调整罗经的校正器,使罗经指示航向与实际航向一致。
4. 航向陀螺仪实验:航向陀螺仪是一种利用陀螺原理指示船舶航向的仪器。
实验原理是通过陀螺的旋转运动,产生与船舶航向一致的力矩,从而指示船舶航向。
四、实验步骤1. 磁罗经实验(1)观察磁罗经结构,了解主要部件和校正器位置;(2)调整磁罗经,使其指向地球磁场;(3)观察磁针偏转角度,记录船舶航向;(4)对比实际航向,分析磁罗经误差。
2. 回声测深仪实验(1)了解回声测深仪结构,熟悉操作方法;(2)调整测深仪,使其指向海底;(3)发射声波,记录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4)计算海底深度,与实际深度对比,分析误差。
3. 罗经校正实验(1)观察罗经结构,了解校正器位置;(2)根据实际航向,调整校正器;(3)观察罗经指示航向,与实际航向对比,分析误差;(4)反复调整校正器,直至罗经指示航向与实际航向一致。
4. 航向陀螺仪实验(1)了解航向陀螺仪结构,熟悉操作方法;(2)启动陀螺仪,使其旋转;(3)观察陀螺仪指示航向,记录数据;(4)对比实际航向,分析误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磁罗经实验通过实验,磁罗经误差在±5°范围内,说明磁罗经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航海实操实训报告总结航海实操实训报告总结航海实操实训是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基础实训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航海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并且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自己的航海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训的第一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船舶构造、航海仪器和导航术等基础知识。
通过讲座和实际操作,我对船舶的结构和各种航海仪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使用罗盘、方位仪和测深仪等常用仪器,这对我们在船上进行定位和航向控制非常重要。
此外,我还学习了基本的导航术,包括计算航向、确定航线、避让规则等。
这些知识为我们后续的航海实操打下了基础。
在实训的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航海模拟操作和海上实操。
在航海模拟操作中,我们使用航海模拟器进行了航行过程的模拟。
通过这个模拟器,我们可以实践各种航行情景,比如海上遭遇恶劣天气、规避障碍物等。
这样的模拟操作帮助我们熟悉船舶的操作和控制,提高了我们的反应能力和决策能力。
在海上实操中,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实际驾驶船只进行航行操作。
我亲身体验了驾驶船只的感觉,学到了如何根据地标和仪表来确定船的位置和航向,以及如何安全地操作船只。
通过这次实训,我不仅学到了航海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模拟操作和海上实操中,我们需要密切合作,确保船只的安全。
我们需要相互配合,及时传递信息和指令,做出正确的决策。
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对我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我相信这样的能力将使我在未来的航海工作中更加出色。
总之,航海实操实训是一门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了航海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我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和技能,并且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
我相信这次实训对我的职业生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航海工程师。
陀螺罗经总结一、陀螺罗经基本工作原理:平衡陀螺仪:重心与几何中心重合的陀螺仪 自由陀螺仪:不受任何外力矩作用的平衡陀螺仪定轴性:在不受外力矩作用时,自由陀螺仪主轴保持它的空间的初始方向不变。
进动性:在外力矩作用下,陀螺仪主轴的动量矩H 矢端以捷径趋向外力矩M Y 矢端,作进动运动或称旋进。
注意区分“外力F 方向”与“外力矩M Y 方向”不在一个方向上。
用三个右手定则判断进动方向和进动角速度方向:1、四指弯曲为陀螺转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动量矩H 方向,2、四指伸开动量矩H 穿过掌心,四指指向外力F 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外力矩M Y 方向(进动方向),3、四指弯曲为陀螺进动方向(外力矩M Y 方向),大拇指指向进动角速度ωP 方向。
动量矩H 大小与外力矩M Y 、进动角速度ωP 之间关系:ωP =HM , 方位角:西正东负。
高度角:上负下正。
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垂直分量ω2是影响自由陀螺仪不能指北的主要矛盾。
陀螺仪在地球上的视运动规律:“北纬东偏、南纬西偏、东升西降、全球一样” 要使自由陀螺仪能够稳定指北,必须对其施加控制力矩和阻尼力矩。
产生控制力矩、阻尼力矩方法:1、控制力矩:下重式,重心下移,阻尼力矩:液体阻尼器(安许茨系列)2、控制力矩:上重式,液体连通器,阻尼力矩:陀螺球西侧配重(斯伯利系列)3、控制力矩:电磁控制式,阻尼力矩:电磁控制式(阿玛—勃朗系列)在控制力矩作用下陀螺罗经产生等幅摆动,其周期T 0与罗经结构参数H 、M 及船舶所在地理纬度φ有关,与主轴起始位置无关,当罗经结构参数H 、M 确定后, 等幅摆动周期T 0随纬度φ增高而增大。
舒拉周期:为了消除摆式罗经的第一类冲击误差,在罗经设计纬度φ0上,使T 0=84.4min,此时的T 0称之为舒拉周期。
在阻尼力矩作用下陀螺罗经产生减幅摆动,分为:1、水平轴阻尼法(液体阻尼器,如安许茨),稳定位置在北半球指北偏上,南半球指北偏下;2、垂直轴阻尼法(西侧加重物、如斯伯利,电磁控制、如阿玛—勃朗),稳定位置在北半球偏东偏上,南半球偏西偏下。
《航海仪器的使用》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3012801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航海技术总学时:24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航海技术专业的主要专业实训课程之一,是海船船员评估项目的一部分。
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上述仪器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使用与维护方法,基本掌握利用相关仪器确定船位的方法与船位精度分析,以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
二、课程目标船用GPS的操作使用方法,AIS的操作使用方法,陀螺罗经的操作使用方法,磁罗经的操作使用方法测深仪的操作使用方法,计程仪的操作使用方法的学习,能正确熟练使用上述航海仪器以及它们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工作作风、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合作精神、职业道德,以达到热爱海洋,热爱专业的情感目标。
㈠知识目标:掌握各种航海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
㈡能力目标:达到海事局评估大纲指南的要求,达到二副对航海仪器的操作、管理、使用的实际工作能力水平。
㈢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航海仪器进行模拟航行或实际航行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工作职责为依据,以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标准,以STCW78/10公约和国家海事局评估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确定课程目标;以正确使用各类航海仪器及其日常维护和保养为目标,以工作内容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
根据航运企业广泛调研确定课程总体目标,根据国际国内相关公约、规范、标准确定课程具体目标;使学生理解各类航海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各种航海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其日常维护和保养,为从事海上船舶驾驶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教学进程安排五、教学内容与要求六、考核评价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整体素质。
第1篇一、引言航海仪器在航海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为航海者提供航行方向和速度,还能为航海者提供各种水文、气象等数据,确保航海安全。
为了提高航海专业的学生掌握航海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航海技能的培养,航海仪器实践教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航海仪器实践教学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航海仪器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航海仪器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航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航海仪器实践教学涉及航海、气象、水文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航海行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航海仪器实践教学往往需要学生分组进行,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组织能力。
4.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航海仪器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航海行业的规章制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从事航海工作做好准备。
三、航海仪器实践教学的内容1. 航海仪器基础知识航海仪器基础知识包括航海仪器的种类、结构、原理、性能等,使学生了解航海仪器的整体情况。
2. 航海仪器操作技能航海仪器操作技能包括航海罗经、测深仪、计程仪、气象仪器等的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航海仪器的实际操作技能。
3. 航海仪器故障排除航海仪器故障排除是航海仪器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使学生了解航海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4. 航海仪器维护保养航海仪器维护保养是确保航海仪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使学生掌握航海仪器的维护保养方法。
5. 航海仪器实验航海仪器实验包括航海仪器基本操作、航海仪器故障排除、航海仪器维护保养等实验,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四、航海仪器实践教学的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航海仪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掌握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航海仪器在实际工作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航海仪器的应用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