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教案 岳麓版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理解战争中产生的地跨三洲的帝国对文明的传播的影响;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马可•波罗来华纪行。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地图、资料、图片,分析征服战争传播文明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析资料、分析图片的能力;通过阿拉伯数字与部分国家使用数字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通过对有关《马可•波罗行纪》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古代文明之间的冲撞与交融,辩证地分析战争的作用;感受各地区人民和平交往的宝贵之处。

教学过程

一、希波战争

1、原因: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波斯帝国为控制爱琴海地区出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

2、时间:公元前5世纪。

3、结果:①希腊获胜,希腊的雅典势力日盛,确立了在东地中海的霸权。③希腊社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希波战争的情况:波斯帝国西扩,入侵希腊挑起战争;特点是以少胜多;重要战役是马拉松战役;结果是希腊获胜,影响是促进了雅典的繁荣和发展。

希腊人在战争中取胜的原因:①希腊各邦齐心协力,长期抗战。②希腊人民进行的是正义的卫国战争,士气高昂。③希腊战士采取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的战术。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背景: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南下控制了希腊。

2、经过:公元前334年,国王亚历山大开始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

3、结果: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在巴比伦。

4、影响:亚历山大东征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影响:一方面,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是一场暴力征服,它给被征服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另一方面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希腊文化中去,正是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

三、罗马的扩张

1、扩张:布匿战争以后,罗马成为地中海上的霸主。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扩张。

2、结果:2世纪,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3、影响:罗马不仅将地中海地区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还同北欧、印度、中国有了交往。

中国的汉朝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这一时期正是罗马共和国后半期到罗马帝国达到强盛时期。当时中国称罗马为大秦。中国处于汉朝时期,当时世界上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罗马帝国。

中国的丝绸是经过一条什么路线传入罗马帝国的?当时中国处于哪一封建王朝的统治之下?西汉时著名的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到西亚,再到大秦,即罗马帝国。当时中国处西汉王朝的统治之下。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当时帝国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

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和中国等才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原来比较落后的帝国西部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四、中印文化的西传

1、阿拉伯数字:

(1)发明: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学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计数法。

(2)传播:(阿拉伯帝国曾征服中亚一带,)阿拉伯人吸取了印度10个数字的计数法,并加以改进,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

2、阿拉伯人的贡献:

(1)阿拉伯学者还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希腊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面前。

(2)中国的罗盘、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也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

(3)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医学等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

五、马可·波罗来华

1、过程: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自威尼斯出发,历时三年半,来到中国。

2、《马可·波罗游记》:书中除介绍中国外,还讲到亚洲国家富有黄金;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丰富了人们对东方世界的想像,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马可·波罗游记》脍炙人口,内容丰富,妙趣横生,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流行于当时意大利及西欧的上层社会。该书赞叹中国的地大物博、文化昌盛,向西会展现了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同时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