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法和语言
- 格式:ppt
- 大小:513.50 KB
- 文档页数:129
第3章文法和语言第1题文法G=({A,B,S},{a,b,c},P,S)其中P为:S→Ac|aBA→abB→bc写出L(G[S])的全部元素。
答案:L(G[S])={abc}第2题文法G[N]为:N→D|NDD→0|1|2|3|4|5|6|7|8|9G[N]的语言是什么?答案:G[N]的语言是V+。
V={0,1,2,3,4,5,6,7,8,9}N=>ND=>NDD....=>NDDDD...D=>D......D或者:允许0开头的非负整数?第3题为只包含数字、加号和减号的表达式,例如9-2+5,3-1,7等构造一个文法。
答案:G[S]:S->S+D|S-D|DD->0|1|2|3|4|5|6|7|8|9第4题已知文法G[Z]:Z→aZb|ab写出L(G[Z])的全部元素。
答案:Z=>aZb=>aaZbb=>aaa..Z...bbb=>aaa..ab...bbbL(G[Z])={anbn|n>=1}第5题写一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正整数的集合。
要求:(1)允许0打头;(2)不允许0打头。
答案:(1)允许0开头的偶正整数集合的文法E→NT|DT→NT|DN→D|1|3|5|7|9D→0|2|4|6|8(2)不允许0开头的偶正整数集合的文法E→NT|DT→FT|GN→D|1|3|5|7|9D→2|4|6|8F→N|0G→D|0第6题已知文法G:<表达式>::=<项>|<表达式>+<项> <项>::=<因子>|<项>*<因子><因子>::=(<表达式>)|i试给出下述表达式的推导及语法树。
(5)i+(i+i)(6)i+i*i答案:(5)<表达式>=><表达式>+<项>=><表达式>+<因子>=><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表达式>+<项>)=><表达式>+(<表达式>+<因子>)=><表达式>+(<表达式>+i)=><表达式>+(<项>+i)=><表达式>+(<因子>+i)=><表达式>+(i+i)=><项>+(i+i)=><因子>+(i+i)=>i+(i+i)(6)<表达式>=><表达式>+<项>=><表达式>+<项>*<因子>=><表达式>+<项>*i=><表达式>+<因子>*i=><表达式>+i*i=><项>+i*i=><因子>+i*i=>i+i*i<表达式><表达式>+<项><因子><表达式><表达式>+<项><因子>i<项><因子>i<项><因子>i()<表达式><表达式>+<项><项>*<因子><因子>i<项><因子>ii第7题证明下述文法G[〈表达式〉]是二义的。
Lw.《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1章引论第1题解释下列术语:(1)编译程序(2)源程序(3)目标程序(4)编译程序的前端(5)后端(6)遍答案:(1)编译程序:如果源语言为高级语言,目标语言为某台计算机上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则此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2)源程序: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3)目标程序:目标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4)编译程序的前端:它由这样一些阶段组成:这些阶段的工作主要依赖于源语言而与目标机无关。
通常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这些阶段,某些优化工作也可在前端做,也包括与前端每个阶段相关的出错处理工作和符号表管理等工作。
(5)后端:指那些依赖于目标机而一般不依赖源语言,只与中间代码有关的那些阶段,即目标代码生成,以及相关出错处理和符号表操作。
(6)遍:是对源程序或其等价的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第2题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画出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
答案: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包含8个组成部分,它们是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中间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表格管理程序和错误处理程序。
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词法分析程序:输人源程序,拼单词、检查单词和分析单词,输出单词的机内表达形式。
语法分析程序:检查源程序中存在的形式语法错误,输出错误处理信息。
语义分析程序:进行语义检查和分析语义信息,并把分析的结果保存到各类语义信息表中。
中间代码生成程序:按照语义规则,将语法分析程序分析出的语法单位转换成一定形式的中间语言代码,如三元式或四元式。
中间代码优化程序:为了产生高质量的目标代码,对中间代码进行等价变换处理。
盛威网()专业的计算机学习网站1《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目标代码生成程序: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程序转换成目标代码程序。
表格管理程序:负责建立、填写和查找等一系列表格工作。
编译原理教案说明:一、参考书:1、陈意云、张昱:《编译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陈意云、张昱:《编译原理习题精选》,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吕映芝、张素琴、蒋维杜:《编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4、王生原、吕映芝、张素琴:《编译原理课程辅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5、伍春香:《编译原理习题与解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6、Andrew W.Appel:《现代编译原理—C语言描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
7、Noam Nison等:《计算机系统要素》,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8、Randall Hyde:《编程卓越之道(第二卷)》,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
二、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优化和生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构造编译程序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通过上机实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开发应用程序的基本方法,为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与开发大型应用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时数:课堂教学51学时,上机实验30学时。
四、授课内容:第一章编译程序概述第二章 PL/0编译程序的实现第三章文法和语言第四章词法分析第五章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第六章自底向上优先分析方法第七章 LR分析方法第八章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第九章符号表第一○章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第一一章代码优化第一二章代码生成第一章概述一、说明: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编译程序的概念、结构以及工作流程。
2、主要内容:什么是编译程序、编译过程概述、编译程序的结构、编译阶段的组合、编译技术和软件工具以及实例分析。
3、教学重点:编译程序的结构以及每一阶段的任务。
4、教学难点:理解编译程序各模块的判错功能、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执行速度上的不同。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编译程序1、机器语言:直接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指令来编写程序的语言。
编译原理文法和语言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源代码如何被翻译成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在编译原理中,文法和语言是两个核心概念。
本文将对文法和语言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在编译原理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文法。
文法是描述一个语言的形式规则的集合。
它由一组产生式规则组成,每个产生式规则由一个非终结符和一个或多个终结符组成,表示一个语言的语法结构。
文法中还包含了一个起始符号,用于指定语法的入口点。
文法通常使用巴克斯范式(Backus-Naur Form, BNF)来表示。
BNF使用一组产生式规则来描述语言的语法结构。
每个产生式规则由一个非终结符、一个箭头和一个右部组成。
非终结符表示一个语法规则的符号,箭头表示产生式规则的定义,右部表示产生式规则推导出的符号串。
例如,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文法,用于描述一个简单的数学表达式语言:```<expression> ::= <term> , <expression> + <term> ,<expression> - <term><term> ::= <factor> , <term> * <factor> , <term> / <factor> <factor> ::= <number> , ( <expression> )<number> ::= <digit> , <digit> <number><digit>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在这个文法中,`<expression>`表示一个表达式,可以由一个`<term>`或者多个`<term>`通过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1章引论第1题解释下列术语:(1)编译程序(2)源程序(3)目标程序(4)编译程序的前端(5)后端(6)遍答案:(1)编译程序:如果源语言为高级语言,目标语言为某台计算机上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则此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2)源程序: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3)目标程序:目标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4)编译程序的前端:它由这样一些阶段组成:这些阶段的工作主要依赖于源语言而与目标机无关。
通常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这些阶段,某些优化工作也可在前端做,也包括与前端每个阶段相关的出错处理工作和符号表管理等工作。
(5)后端:指那些依赖于目标机而一般不依赖源语言,只与中间代码有关的那些阶段,即目标代码生成,以及相关出错处理和符号表操作。
(6)遍:是对源程序或其等价的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第2题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画出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
答案: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包含8个组成部分,它们是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中间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表格管理程序和错误处理程序。
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词法分析程序:输人源程序,拼单词、检查单词和分析单词,输出单词的机内表达形式。
语法分析程序:检查源程序中存在的形式语法错误,输出错误处理信息。
语义分析程序:进行语义检查和分析语义信息,并把分析的结果保存到各类语义信息表中。
中间代码生成程序:按照语义规则,将语法分析程序分析出的语法单位转换成一定形式的中间语言代码,如三元式或四元式。
中间代码优化程序:为了产生高质量的目标代码,对中间代码进行等价变换处理。
目标代码生成程序: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程序转换成目标代码程序。
表格管理程序:负责建立、填写和查找等一系列表格工作。
表格的作用是记录源程序的各类信息和编译各阶段的进展情况,编译的每个阶段所需信息多数都从表格中读取,产生的中间结果都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第三章文法和语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 L(G)={abc}2. L(G[N])是无符号整数。
3.G3: E→D+E | D-E | DD→0|1|2|3|4|5|6|7|8|94. L(G[Z])={a n b n | n>0}5. 写一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正整数的集合要求:(1)允许0打头(2)不允许0打头解:(1)G[S]=({S,P,D,N},{0,1,2,…,9},P,S)P:S→PD|DP->NP|ND→0|2|4|6|8N->0|1|2|3|4|5|6|7|8|9(2)G[S]=({S,P,R,D,N,Q },{0,1,2,…,9},P,S)P:S→PD|P0|DP->NR|NR->QR|QD→2|4|6|8N->1|2|3|4|5|6|7|8|9Q->0|1|2|3|4|5|6|7|8|96. 已知文法G:<表达式>::=<项>|<表达式>+<项>|<表达式>-<项><项>::=<因子>|<项>*<因子>|<项>/<因子><因子>::=(<表达式>)|i。
试给出下述表达式的推导及语法树。
(1)i; (2)(i) (3)i*i;(4)i*i+i; (5)i+(i+i);(6)i+i*i。
解:(1)<表达式>=><项>=><因子>=>i(2)<表达式>=><项>=><因子>=>(<表达式>)=>(<项>)=>(<因子>)=>(i)(3)<表达式>=><项>=><项>*<因子>=><因子>*<因子>=>i*i(4)<表达式>=><表达式>+<项>=><项>+<项>=><项>*<因子>+<项>=><因子>*<因子>+<因子>=>i*i+i=w(5)<表达式>=><表达式>+<项>=><项>+<项>=><因子>+<因子>=>i+(<表达式>)=> i+(<表达式>+<项>)=>i+(<项>+<项>)=> i+(<因子>+<因子>)=>i+(i+i)(6)<表达式>=><表达式>+<项>=><项>+<项>=><因子>+<项>=>i+<项>=>i+<项>*<因子>=> i+<因子>*<因子>=> i+i*i语法树见下图:7. 为句子i+i*i 构造两棵语法树,从而证明下述文法G[<表达式>]是二义的。
编译原理文法和语言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了计算机程序的设计、编写和执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在编译原理中,文法和语言是两个核心概念,它们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解和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文法的概念。
文法是描述语言结构的形式化规则集合,它定义了一种语言的句子构成规则和语法结构。
在编译原理中,文法通常用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结构,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实现对程序代码的分析和理解。
文法通常包括终结符、非终结符、产生式和起始符号等要素。
终结符是文法中的基本符号,它代表了语言中的基本单词或标识符;非终结符是由终结符组成的集合,它代表了语言中的各种语法结构;产生式描述了非终结符如何由终结符和其他非终结符推导而来;起始符号是整个文法的起始符号,它代表了整个语言的起始符号。
在编译原理中,文法的设计和使用对于程序设计语言的编写和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好的文法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规则,从而编写出更加健壮和高效的程序代码。
此外,文法还可以帮助编译器和解释器对程序代码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实现对程序代码的编译和执行。
除了文法,语言也是编译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语言是由一组句子构成的集合,它描述了一种特定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含义。
在编译原理中,语言通常用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则,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含义,从而实现对程序代码的分析和理解。
在编译原理中,语言通常包括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两种类型。
形式语言是由一组形式化规则定义的语言,它通常用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则;自然语言是由人类使用的自然语言,它通常用来描述程序设计语言的语义含义和程序逻辑。
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在编译原理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帮助程序员更好地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和语义规则,从而编写出更加健壮和高效的程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