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名酒带——聚焦白酒产区 4.docx(河套审核返回)
- 格式:docx
- 大小:21.12 KB
- 文档页数:6
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茅台镇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赤水河河谷地带。
改革开放以来,茅台镇的白酒产业迅速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城镇建设。
2023年,当地企业与某饮品企业合作,探索“美酒+咖啡”的品牌营销模式,推出了风靡一时的新产品。
图为1970年以来茅台镇建成区扩张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茅台镇白酒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后备土地充足②水质和气候独特③国内市场广阔④政策大力扶持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 当地企业采用“美酒+咖啡”品牌营销模式的主要目的是()A提升产品质量 B. 加强企业合作C. 推广生产技术D. 拓展消费群体3. 茅台镇北部和西部新建城区分布较为分散,主要影响因素是()A. 地形B. 河流C. 交通D. 自然资源【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茅台镇白酒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茅台镇地处云贵高原赤水河上游河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夏热冬暖,空气湿度大的特殊小气候;夏季高温高湿(湿热环境)适宜生长糯性高粱,酒曲优质;夏季高温高湿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生长和繁殖;冬季温和少雨有助于酒窖的发酵,水质和气候独特,②正确。
茅台镇白酒是中国名酒,国内市场广阔,③正确。
茅台镇白酒质量好,茅台有“国酒”之称,政策大力扶持,④正确。
白酒产业迅速发展跟后备土地充足无关,当地地处赤水河河谷地带,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①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茅台酒的消费群体主要为中老年群体,当地探索“美酒+咖啡”的品牌营销模式,推出了风靡一时的新产品,有利于开拓年轻消费群体,延长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开拓新的市场,增加企业收入,D正确。
爱酒之城探寻中国重要的酒文化胜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其独特的酒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中,有几个城市被誉为中国重要的酒文化胜地,这些地方融合了酿酒的传统、酒文化的繁荣和美食的多样性。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中国重要的酒文化胜地,感受酿酒的魅力和人文的韵味。
1. 郑州― 古老而充满活力的酒都郑州作为河南省的首府,有着深厚的酿酒传统和悠久的历史。
这里有着7000多年的酿酒历史,被誉为“中国酒都”的代表。
郑州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优质谷物资源而闻名,成为了中国主要的白酒产区之一。
郑州的酿酒业也一直以来都非常兴盛,其代表作之一是以丰富的风味和浓郁的香气而闻名的豫酒。
在这个城市里,您可以参观酒厂,了解传统酿酒工艺,并品尝到令人陶醉的美酒。
同时,郑州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您可以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和配酒,感受酒文化与美食的完美结合。
2. 成都― 味蕾的天堂与文化的瑰宝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以其悠久的酒文化和多样化的美食而闻名于世。
在这个城市里,您可以品尝到各种风味独特的美食,同时与之相伴的还有丰富的酒文化。
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白酒产地,以其精湛的酿酒技术和独特的口感而吸引了众多的酒爱好者。
您可以参观当地的酒厂,了解酿酒过程,并亲自体验制作传统的酿酒工艺。
此外,在成都的茶楼和酒吧,您可以品尝到各式各样的美酒和当地特色饮品,感受独特的酒文化氛围。
3. 南京― 历史悠久的酒城与文化名城南京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这个城市里,您可以欣赏到众多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同时也能领略到南京独特的酒文化。
南京是中国优质白酒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的传统酿酒工艺在中国酒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您可以参观南京的著名酒厂,了解酿酒历史和传统工艺,同时还可以品尝到多种口感独特的美酒。
此外,南京还有丰富的饮食文化,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具有南京特色的美食,并与之搭配当地的酒品,感受酒文化与美食之间的奇妙融合。
一张地图看遍中国各省名酒(值得收藏)酒文化第一新媒体。
壶中乾坤大,长醉如醒堂。
在我国,说到白酒就有说不完的话题说不完的故事。
美酒与美食一样,遍布在全国各地,种类繁多,风格各异。
在地域上,我们习惯将白酒划分为川黔版块、苏皖版块、两湖版块、鲁豫版块、华北版块和东北版块,这几大版块几乎构成了我国白酒地图的绝大部分。
今儿咱们就以地图的形式,来看看中国白酒的分布状况。
首先来一张全国版的白酒地图。
我国的白酒文化厚重深远,酒厂和品牌的数量庞大,很难透过一张地图来完整呈现,因此尽管这张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白酒品牌,但可以说仅仅是冰山一角。
接着咱们从各个版块入手,看看各个版块对应的各省白酒品牌分布情况。
“川黔版块川黔版块主要是四川和贵州两省。
四川四川是中国最大的白酒产地,从地图可以看出,国内众多知名白酒都是产自四川。
在四川省内,宜宾、泸州、绵竹、邛崃是川酒的主要产区。
贵州贵州是酱香型白酒的主要产区,并且在贵州是茅台酒一家独大,其他酱香型白酒品牌虽然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同茅台酒也还是有不小的差距。
白酒金三角川黔两省相接,宜宾、泸州、遵义三个产区遥遥相望,成鼎立之势,域内了诞生了众多知名的白酒品牌,品质好,知名度高,占据了白酒市场的重要地位,也因此,这里被称为中国的“白酒金三角”。
“苏皖版块苏皖版块包括江苏和安徽两省。
江苏江苏省内的白酒分布可以概括为“三沟一河”,虽然如今洋河与双沟强强联手,但总的来说省内的强势品牌依旧是这些。
安徽安徽也是一个白酒大省,诞生于安徽的知名白酒品牌也不在少数,古井贡酒、口子酒、迎驾。
“两湖版块两湖版块包括湖南和湖北。
湖南酒鬼酒、金六福、武陵酒是诞生于湖南的知名白酒品牌。
湖北湖北省内的白酒品牌数量也不在少数,白云边、枝江、稻花香酒是知名度较高的几个品牌。
“鲁豫版块鲁豫版块主要包括山东和河南。
山东山东是白酒产销大省,从地图上可以看出,山东的地产白酒数量众多,几乎每个县都有酒厂。
但这也使得山东省内的白酒消费呈现出明显区域性特点,即便都是在山东省内,消费者也更倾向于选择本区域所产的白酒品牌。
中国名酒(前十名)(酒度及产地)
佚名
【期刊名称】《税收与企业》
【年(卷),期】1994(000)006
【摘要】中国名酒(前十名)(酒度及产地)1、茅台酒53°贵州怀仁茅台酒厂2、汾酒60°65°山西汾阳杏花村汾酒厂3、五粮液60°四川宜宾五粮液
酒厂4、剑南春60°四川绵竹酒厂5、古井贡酒60°─62°安徽毫县古井酒厂6、董酒58°60°贵州遵义酒厂7、洋...
【总页数】1页(P33-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0.42
【相关文献】
1.关于建立中国葡萄酒原产地域产品研究中心并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及葡萄酒非原产地域产品质量分级——两会代表关注轻工业发展系列报道之八 [J], 郭钦
2.致力成为中国的世界级名酒--“祖先茅家酒”惊艳亮相贵州酒博会 [J], 刘玉美
3.做酒,要向老名酒和超商学——酱酒将军中国武陵·2011“赢销先锋”湖南论坛暨中国酒商生存与发展系列讲座侧记 [J], 王惜;胡婷婷;邹悦(编)
4.中国名酒节暨2006中国国际葡萄酒、蒸馏酒博览会在沪举办 [J], 萤子
5.诗仙太白新花瓷酒被选为中国名酒典型酒 [J], 董义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水与酒:一文看懂白酒大国江河图说起中国的酒,不得不提中国的河。
大江大河生出人间各样的烟火,大江大河酿出风格各异的酒。
可以说一山、一河、一酒、一人,这就是生活。
中国的河是有性格的,西部的河气势凶猛,中部的河热烈又平顺,东部的河平静而内心澎湃。
这似乎又是中国酒的性格。
以酒问世界,中国是酒的帝国,每一条河酿出的酒都足够惊艳世界。
黄河、淮河两条性格迥异的河流过,将这片区域的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
黄淮的酒是热闹的,多元的,创新的。
这与黄淮多元的文化相关,中原腹地底蕴深厚,齐鲁大地豪情奔放,江苏钟灵毓秀,安徽兼容并蓄.....黄淮流域的酒多集中在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在河南行政范围内就有三门峡的仰韶、洛阳的杜康、南阳的赊店老酒、平顶山的宝丰酒、周口的宋河和鹿邑大曲、漯河的富平春和贾湖、商丘的张弓和皇沟御酒...出河南进入山东,这里一个镇就有一家或多家酒厂。
知名的有菏泽的花冠酒、济宁的孔府家酒、聊城的景阳冈酒、德州的古贝春、济南的趵突泉和百脉泉、泰安的泰山特曲、淄博的扳倒井、临沂的兰陵酒、潍坊的景芝、秦池和云门春......青岛作为以啤酒知名的城市,有琅琊台酒。
淮河,是一条很神奇的分界线,在中国1月份0℃等温线和年800mm等降水量线上。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说明了淮南与淮北的水土差异。
淮河两岸的酒也是有差异性的,浓香、绵柔浓香、清香、兼香、芝麻香各自争艳。
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这里有不少知名美酒。
有亳州的古井贡酒和高炉家酒、淮北的口子窖、六安的迎驾贡酒和玉泉酒、阜阳的金种子酒、蚌埠的皖酒......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相遇,这里经济更加繁荣,酒也变得昌盛。
“三沟一河”再加今世缘酒构成了苏酒的版图。
黄淮的酒是历史悠久的,久到可以说是中国酒最早发源地。
黄淮名酒历史悠久要算三门峡,这里诞生了中原文化里极为灿烂的仰韶文明,仰韶酒就在这里。
令人称奇的是,科研人员在距今7000~5000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小口尖底瓶”,而且“小口尖底瓶”里面有酒。
河套酒业开启再建“北国酒都”新征程
张宏
【期刊名称】《新食品》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立足黄河名酒带河套品牌再升级中国酒业产区概念经过多年积淀,目前形成了长江、黄河、淮河三大基于优质水系的产区概念,而河套酒业位于黄河脊弯处,所谓天下黄河富河套,正是这样优质的、绵延不断的水源成就了河套平原“草原粮仓”的美誉,河套酒业广告语中提及的“一个地方,一季好粮”就是对此酿酒圣地最佳阐述,可谓绝笔妙语。
【总页数】2页(P144-145)
【作者】张宏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
【相关文献】
1.华建集团打造"云华建"开启数字化转型发展新征程 [J], 曲波
2.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贯彻实施顺利推进开启依法建农新征程 [J], ;
3.奏响酒业最华彩乐章——2018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开启行业新征程 [J],
4.新使命新担当綦江跨越再谱新篇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区建设开启綦江跨越发展新征程 [J], 夏小萍
5.广西路建集团乘势而上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寻找中国好产品】河套酒业的品质标签文/本刊记者 刘回春淡雅浓香的品质、绵甜净爽的口感、机械化自动化的酿酒、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深厚的河套文化……这是市场赋予内蒙古河套酒的品质标签。
在这些标签背后,包含着河套酒业多年来优质合格的产品和值得持续信赖的质量,所有信赖综合成为消费者心中一个完美的品牌。
多年来,河套酒业是怎样始终坚守“质量是企业生命,是企业发展之根本”的理念,通过得到市场认可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呢?产品质量企业良心民以食为天。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人们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可以说,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决定一个企业的命运,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体现的是一个企业是否全心全意为顾客服务的公德心。
在“以质量为核心”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河套酒业相信,靠质量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才是真正的立身之本。
河套酒业自高层领导到基层员工具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始终坚持把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无尽的追求,认认真真、卓有成效地推行质量管理。
企业制定了“至纯至真、以质取胜、全心全意满足顾客”的质量方针,“产品合格率达到100%,顾客满意度达到80%以上”的质量目标和产品等于人品的质量理念。
确立了“五不能,四为主,三不放过”的质量思想。
“任务再重,质量第一的思想不能变;困难再多,抓质量的劲头不能松;资金再紧,用于质量的投资不能少;人员再忙,抓质量的班子不能散;工作再多,一周一次的质量会议不能改。
质量与数量发生矛盾时,以质量为主;质量与生产条件发生矛盾时,以质量为主;质量与成本发生矛盾时,以质量为主;质量与其他环节发生矛盾时,以质量为主。
原因查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通过理念的灌输与制度的执行,使全员从思想上摆正了质量和效益辩证关系,为公司树立全员质量管理理念,提高产品质量,贯彻落实质量管理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思想和制度保证。
以标准化酿造高品质的河套酒河套酒业把抓质量管理和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及体系认证紧密结合在一起,引进卓越绩效管理体系,建立起了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河套酒厂调研报告河套酒厂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河套酒厂是中国著名的白酒企业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
长期以来,河套酒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技术优势,生产出众多优质的白酒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河套酒厂的生产工艺、产品品质以及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为企业提供参考数据以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三、调研方法1. 访谈:与酒厂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品牌定位和市场策略等。
2. 实地考察:参观酒厂的生产车间和仓库,观察生产过程,结合访谈结果,全面了解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
3. 调研问卷:设计调研问卷,通过与消费者的交流,收集客观意见和反馈。
四、调研结果1. 酒厂发展历程:河套酒厂成立于1995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白酒企业之一。
2. 品牌定位:河套酒厂以酿造高品质、独具特色的白酒为品牌定位,注重产品品质和包装设计,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3. 生产工艺:酒厂采用传统的酿酒工艺,注重选用优质的粮食原料和传统酿造技术,以确保产品的口感和香气。
4. 产品品质:通过参观车间和品鉴产品,我们发现河套酒厂的产品品质优秀,口感醇厚,香气独特,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5. 市场占有率:根据调研问卷的结果,河套酒厂的产品在当地市场非常受欢迎,市场占有率较高,也有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五、调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河套酒厂的生产工艺、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可以看出,河套酒厂凭借其优秀的技术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在白酒市场上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六、建议1. 加强市场推广:在产品品质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市场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
2. 创新产品研发:积极研发新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扩大产品线,提高市场竞争力。
3. 提高生产效益: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七、参考文献1. 河套酒厂官方网站2. 与酒厂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的面对面访谈记录以上为对河套酒厂调研的简要报告,供企业参考。
打造中国黄河名酒带文/陈立月无数的研究表明,水孕育了人类的生命,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起都与大江大河息息相关,古代埃及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王国起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代印度起源于印度河流域,华夏文明则兴起于黄河与长江流域之间。
同样,水也将生命的灵性注入了白酒,白酒是生命的精灵。
现代生物科学早已证明,白酒的发酵是由无数微生物群体共同参与完成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微生物菌落间相互繁衍生息,还会构成一个独特的酿酒生态空间。
在白酒界,人们习惯用河流划分不同产区,比如,长江名酒带,淮河名酒带,不同产区的白酒产品风格迥异,而同一区域白酒的风格则相互接近,这就是白酒的地理环境论。
我们尚不能知道这样的划分与白酒的起源存在着怎样的关系,但这确实会启迪我们去思考白酒与地域环境之间的关系。
黄河、淮河与长江三大河流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发源地和流域环境不同,其所孕育的文化也有很大差异,这里的文化自然也包括白酒文化。
今天,以川黔为代表的长江名酒带在业界已经形成共识,而关于黄淮名酒带业界仍然存在诸多争议。
我个人认为,笼统的按照行政省份划分白酒板块并不科学,还是应该以与气候联系更为紧密的大的河流为主要参考目标划分白酒产区,囊括了苏鲁豫皖四省的黄淮名酒带的提法并不准确,因为对山东和河南来说,无论是气候特征、地理位置,还是文化传统,他们都属于北方地区,更多的属于黄河流域,而与淮河相去甚远,因此他们应该属于黄河名酒带,而非淮河名酒带。
2012年3月,《国家名酒评论》杂志出品人于瑞先生,率先提出“黄河名酒带”概念,并积极倡导黄河流域的名酒实现产区协作、产业共融。
当时基于“黄金十年”并未在行业引起较大的反响,但是在最近几年却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认可。
因为伴随着白酒行业“黄金十年”的渐行渐远,直至今日调整仍是业内的主旋律,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徽酒依然保持了上升的劲头,洋河始终保持着“茅五洋”格局,并意图赶超五粮液,使得联盟合作的效应再次得到关注。
因为自2004年首届“苏鲁豫皖”白酒峰会在洋河召开,此后连续召开的“苏鲁豫皖白酒峰会”推动了苏鲁豫皖板块共振,尤其是推动了以洋河、古井、今世缘、口子窖等为代表淮河名酒崛起。
今天淮河名酒带已经具备了与长江名酒带分庭抗礼的实力。
淮河名酒带用十年的时间力证板块共振效应,这为黄河流域名酒企业寻求联盟共振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当前,白酒产业正在经历极其深刻的转型,长江名酒带和淮河名酒带部分企业已经率先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黄河流域的白酒企业,若要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跑赢时代,那么团结起来,共同打造黄河名酒联盟,创造协同效应,应是有效的战略选择。
值得庆贺的是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专家的认可。
本期,北京海纳方舟策划机构总经理吕咸逊先生,著名白酒专家谢一颖先生,河套酒业集团总经理张卫东先生分别站从不同角度,黄河名酒名酒产区定盘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产区——白酒品牌价值的重要支点海纳方舟机构总经理吕咸逊2016年4月17-19日,受邀参加了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的年会和苏酒集团“洋河汉酒封坛大典”,期间深度参观了洋河酒厂,深切的感悟“蓝色经典”是时尚定位、营销创新的成功,更是文化传承、产区风土的成功,在这里需要重点谈一下“产区”。
关于大产区的概念,业内有观点认为:中国名优白酒的分布主要是两大名酒带——长江名酒带和黄淮名酒带。
白酒上一个黄金10年主要是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长江名酒带造就的,而正在开启的下一个白银10年很有可能是以洋河、古井为代表的淮河名酒带引领,这种迹象可以从2015年白酒上市公司年报窥得一二。
但是参观过洋河后,我对这个观点有所修正,过去真不知道洋河、双沟两大名酒厂地处黄河故道上,所以现在就中国名优白酒的发展趋势而言,我个人更认为应该划分为三大名酒带:首先是以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甚至剑南春、全兴、沱牌等为代表的长江名酒带,产区品牌被定位为“国酒金三角”,产品风格是“幽雅醇厚”,主流香型是多粮/单粮浓香型、酱香型。
其次是以洋河、古井、双沟、宋河、口子窖、甚至迎驾等为代表的淮河名酒带,产品风格是“淡雅绵柔”,主流香型是浓香型、兼香型。
实际上,还有一个名酒带应该被独立关注,那就是以汾酒、宝丰、河套、仰韶等为代表的黄河名酒带。
从黄河上游到下游,正在串起颗颗名优白酒的明珠,比如青海的互助青稞酒、甘肃的金徽酒、内蒙的河套酒、山西的汾酒、河南的宝丰酒/仰韶酒、山东的景芝酒/扳倒井、甚至河北的衡水。
产品风格是“清雅绵甜”,主流香型是清香型、老五甑浓香型。
特别是上个月去了巴彦淖尔,也才知道河套过去也是清香型,不过比较早的创新成功了北方浓香型,也能明显得感觉到草原浓香与其他产区的差别。
不同产区不同香型,不同风土不同风格,即使同一香型(比如浓香型)也正在形成不同流派,这曾经是中国白酒的过去,也应该是中国白酒的未来。
因为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需要白酒的五彩缤纷;因为产区、文化是白酒品牌的价值源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地域的也可以是中国的,比如洋河蓝色经典的成功。
与大产区对应的是小产区的概念。
我在洋河学习到一个概念,“苏格兰威士忌产区、法国干邑产区、中国白酒绵柔型产区(黄河故道湿地)”——世界三大湿地酿酒产区,再联想到上次去巴彦淖尔,一直认为是沙漠和草原,而恰恰不对,处于黄河“几”字顶部的河套平原,实际上也是黄河中上游最大的一个湿地保护区,甚至连山东的景芝酒业也是处在山东最大的水库形成的湿地保护区。
因此,成功自有道,出好酒也不是偶然的,至少有两类小产区出好酒:一类就是上面发现的湿地保护区,另一类是大家熟知的大江大河的边上。
背后有什么科学道理,可能需要请教宋书玉秘书长、徐岩老师等这样的专家,但是从胡永松教授的“水(质)、土(壤)、气(候)、气(温)、(微)生(物)”中应该也不难理解。
长江名酒带、淮河名酒带、黄河名酒带,这是大产区,需要产区内名优酒厂联盟打造;湿地、三江口,这是小产区,需要名优酒厂品牌管理者关注。
生态中国需要产区背书,健康趋势需要产区逻辑,这很可能是消费者选择白酒品牌的一个重要理由。
“黄河名酒带”的产区化机遇著名白酒策划专家谢一颖白酒产业非常特别:根在农业,身在工业,魂在文化产业。
可以说,整个白酒产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史。
白酒产业的发展事实上已经构成了中国崛起的一条线索。
1988年开始的全国第五届白酒评比之后,白酒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从四川的六朵金花绽放到徽酒军团的横扫千军,从白酒金三角到江淮名酒带,从五粮液的品质文化到洋河的蓝色文化兴起,推动了中国整个白酒产业进入了鼎盛时期。
长江和淮河白酒的辉煌反映了此前整个白酒产业的成功逻辑:品质+效率。
当长江、淮河白酒将更多地把精力放在了酿酒工业园区的建设,生产工艺的改良,口感的优化上时,黄河白酒则更多地关注广告、品牌造势。
虽然我们看好黄河白酒的前景,但仍然需要黄河白酒向长江白酒学习,补上“品质+效率”这堂课。
毕竟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虽属两种各有特点的文化系统,但如同这两条江同时发端于青藏高原一样,这两种文化从其源头开始,便相互交流与渗透。
例如,黄河流域属于典型的农业文明,而自先秦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化又牢牢占据了黄河文化的中心。
反观长江流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在此流行,道家文化崇尚自然,因此敢于接触外界事物,开拓创新,自由灵活。
这使得长江文化迅速融合了近现代文明的主流——海洋文明而发展壮大。
回到酒水行业,酒水行业的本质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价值感的传递,是最需要根据市场灵活变动的行业。
这一点在当前的行业调整中更为明显,但是黄河流域的酒企却没有在创新转型上做好。
当“文化”成为新时期发展的诉求时,黄河白酒是不是应该抓住机遇呢?黄河白酒发展颇不顺畅,但其对中华名族几千年的深刻影响,却无法抹去。
因此,白酒产业中必须要有黄河白酒的一席之地。
而黄河文化的支柱,儒家文化中的主要观点——仁,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承认了人的价值,尊重人格。
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黄河文化中最本初的精神——包容与和谐。
黄河白酒有包容,有与今天中国崛起和发展契合的精神,这就是黄河白酒的机遇。
首先以包容的精神融合黄河区域里各个酒企,发挥各自的所长,共同开发探索黄河文化,增强黄河经济的整体实力。
黄河白酒可以做黄河经济的产业先锋,率先组成战略联盟,形成声势浩大的白酒巨头,在与贵州、长江流域等酒企竞争的同时,带动黄河流域经济崛起。
其次以和谐的理念开拓进取,摆脱长期的思想禁锢,加大创新,与文化产业形成合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经济转型的中国,领头产业升级,注重打造品牌,塑造一批在白酒产业、甚至是国际酒类市场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黄河名酒带的河套逻辑河套酒业集团总经理张卫东黄河名酒带的提法由来已久。
这也是白酒产业的一个客观存在。
中国白酒的生产高度依赖自然环境,不同区域生产的白酒风格不同。
这为中国白酒的“产区化”逻辑奠定了根基。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白酒业内的普遍观点是——中国名优白酒的分布主要是长江名酒带和淮河名酒带,我个人而言这个观点需要有所修正。
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主要是以川黔代表的长江名酒带所造就,2012年后行业调整的大趋势之下,以洋河、古井为代表淮河名酒板块的表现抢眼,这种迹象从上市公司年报中可以窥得一二,也使业界看到了淮河白酒板块共振合作的优势。
不过,除长江名酒带、淮河名酒带之外,黄河名酒的优势不应该被忽视。
黄河,炎黄子孙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摇篮,被誉为“四渎之宗”,早在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内就已开始出现农事活动,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最早的地区。
加之黄河流域在历史上一直是政治、经济重心,因此这里相较于长江、淮河名酒带的酿造历史更为悠久。
科学考古、史书记载以及酿酒传承都在表明黄河流域很多地方在历史上都是著名的酒乡。
对于没有来过河套的人来说,关于河套的印象应该会遗留于汉代卫青、霍去病的征战地区、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碰撞地区,遍地的草原与沙漠,但实际状况却是恰恰相反。
河套地处于母亲河——黄河“几”字型顶部的平原,实际上也是黄河中上游最大湿地保护区。
黄河湿地,阴山秘境是对河套地区酿酒生态及生产历史的生动概括。
河套地产好酒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其独特的成功之道。
首先,河套酒业位于大家熟知的大江大河的边上——即黄河几字弯顶点;其次,湿地保护区——河套平原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湿地平原,早在2002年乌梁素海、纳林湖等湖泊湿地就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列入国际湿地明录。
在数百年的酿酒传承中,河套地区逐渐形成了口感独特、鲜明的淡雅浓香的河套酒,并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壮大。
作为河套地区酿酒文明和酿酒工艺的传承者,河套酒业已经发展成为黄河以北最大的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是黄河名酒板块的重要成员之一,并且具有自身的小产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