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浪费现象 图片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19
中国水资源的浪费资料篇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低而浪费大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低而浪费大1988年全中国水资源利用总量已超过5000亿立方米。
目前在中国水资源利用中,按行业来分,农业仍然占首位。
据1980年资料,灌溉需水量占总供水量的84%,预计到2021年也还要占总用水量的78.5%,而工业用水只占18.5%,城市生活用水更少,只有3.0%。
但总的来说,不论是农业用水(主要是灌溉用水),还是工业用水或城市生活用水,都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问题,使本来已经感到紧张的水资源更加短缺。
到本世纪末,包括农业、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在内,需要新增600~800亿立方米的水量。
如何解决?无非是开源与节流。
由于中国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非常不平衡,水资源贫乏的地区也就是需水量殷切的地区。
跨流域调水,工程浩大,且受到财力的限制,而且周期很长,短期内难以受益。
因此,从现在开始,应当把节?a href="http:///zhaoshangjiameng/"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加盟,制止浪费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不仅农业要节水,而且所有行业都要节水,要把中国建成一个节水型的社会,这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p1.农业用水要实现到2021年中国的粮食生产达到5000亿公斤的目标,主要的措施之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使灌溉用水和排水得到保证而且及时,粮食增产才有可靠的基础。
我国灌溉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40%,而生产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0%左右。
目前,我国农业灌溉年用水量约4000亿立方米,但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很低。
河渠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而且地区间也极不平衡。
以干旱地区为例,全新疆的平均渠系有效利用率为39%,而其中石河子地区由于管理水平高,可以达到50%以上,有些灌区只有20%左右。
校园里的浪费现象主题分解课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里存在哪些浪费现象2、探寻浪费的起因,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3、树立节约意识,对浪费说不。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我们先前都做了些小调查,说说吧,你都了解校园里存在哪些浪费现象。
预设:1、食堂里的浪费。
(咬两口的包子,大半碗剩下的稀饭、餐盘里的剩饭菜)2、文具(新学期换新文具盒、书包,橡皮用一小半就丢了,刚买了新笔旧的就扔了,本子写了不到一半就摆在一边重新换一个……)3、生活用品(丢失衣服,红领巾)4、水电(不关水、电,不节约用水电)5、喜欢花很多钱和时间办自己的生日聚会……产生主题一:浪费现象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真的是让人随处可见,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去了解学校里还存在哪些浪费现象。
组成你们的活动组,可以将这些现象记录下来,甚至拍摄下来。
刚才说了那么多,同学们证明你们观察得很仔细,你们看到了哪些同学在浪费。
预设:1、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浪费粮食,喜欢浪费文具,经常更换新铅笔,新橡皮,新本子。
喜欢掉东西:衣服、红领巾这是为什么?小朋友不懂事,不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不懂得要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
家长宠爱甚至溺爱孩子,孩子的需求尽量满足。
2、高年级的同学喜欢买衣服比吃穿,看谁的生日聚会办得更豪华更气派。
产生主题二:浪费现象存在年龄段特点原来浪费现象还存在年龄的差别。
通过同学们的发言,让我们得出这个结论。
虽然浪费的东西不同,但大家并不是偷偷摸摸的在做这件事,而是非常自然的。
但是浪费的人不觉得是在做一件错事,他们是有理由的,他们是怎么想的?比如小朋友老是喜欢买新东西,他的理由是什么?不管是什么理由,说出来。
预设:1、我的东西旧了,要换一个新的。
(不是一次性消费品不需要换)2、别的小朋友新学期都买新的书包和文具,我也想买。
(有没有必要买自己并没考虑)3、同学们的攀比之心和奢华之风(同学都只是消费者你还不是财富的创造者,你们都没有资格和别人攀比)既然同学们那么喜欢比,那我们就和这群孩子比一比吧。
WWF(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18 年发布于北京本报告中有关数据调研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可持续消费模式研究”(批准号:71233007)、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食物浪费综合效应评估及减量化技术引进与研发”(编号:2016YFE0113100)的资助,特此致谢。
乐施会于2014年对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食物浪费研究工作给予了支持,特此致谢。
食物浪费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
食物浪费不仅仅意味着食物本身的浪费,更意味着生产这些食物所投入的水、土地、能源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无效消耗,以及由此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不断推进,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食物浪费问题日益凸显,在餐饮领域的食物浪费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基础弱、底子薄,当前社会这种挥霍式的食物消费及其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本报告重点从消费者视角,即通常所谓的“餐桌浪费”视角,对我国城市餐饮消费领域(包括餐馆和学校食堂)的食物浪费现象开展研究和分析。
报告数据来源于项目组2015年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座城市进行的大样本实地调研,通过食物称重、问卷调查、人员访谈等多种调查方式,对我国城市餐饮业的食物浪费现状、驱动因素等进行深入分析,报告研究发现:对四个城市(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餐饮业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餐每人93克,浪费率为12%。
人均食物浪费量因城市、餐馆类型、就餐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
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问题值得关注。
调研结果显示:某大型城市中小学生的食物浪费量明显高于城市餐饮业的平均水平。
各种供餐方式中,盒饭食物浪费最为严重,浪费量高达每餐每人216克,约占食物供应量的1/3。
学生对校园餐饮的满意度较低,良好饮食习惯和食育教育的缺失是造成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
活动环节:一:粮食知多少了解小小一粒米的来历三:世界粮食日和中国农民丰收节介绍四:浪费粮食的现象五:提倡“光盘行动”六:说说节约粮食的标语七:小结潮州市潮安区归湖镇选堂创价小学赖连杰教材介绍:《来之不易的粮食》是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的一课。
粮食作物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它包括谷子、麦类、豆类、薯类、玉米等。
我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区域广、种类多,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粮食作物的种类和生长生产过程,体会农民劳动的艰辛,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认识粮食的种类,多种方式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
2、通过活动,学生能感受劳动生活的艰辛,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粮食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到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一节时教学过程:活动一:粮食知多少一、引入师:大家早餐都吃了些什么?(提问学生)生:米饭、面条、馒头、包子、油条、豆浆(教师依次出示课件图片)二、认识粮食1、师:大家吃得饱不饱、香不香?生:饱、香。
师:大家知道这些早餐是用什么做成的吗?教师出示图片,提问几个学生答复。
生:谷子、面粉、大豆、小麦。
2、教师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了解。
分组分发,包括:米、玉米、大豆、小麦、薯。
教师逐一提问学生认识各类粮食。
活动二:了解小小一粒米的来历1、提问:我们每天最主要吃的是什么?生:米饭2、师:大家知道米是怎么来的吗?(播放粮食生产过程有关视频)提问学生分别答复。
3、师归纳:小小一粒米来之不易啊!它的生产经过:犁田、耙地一一播种、育秧一一插秧一一除草一一施肥灌水一一治虫一一收割一一脱粒一一晒谷一一加工一一大米。
4、为了生产一粒米,农民伯伯风里来雨里去、冒着酷暑,付出多少汗水、多少艰辛的劳动。
大家觉得苦不苦?农民伟大吗?生答。
我们可以用哪一首诗来表达一下?一一(悯农)个别学生答复,齐诵读。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主题班会唐山市丰南区王兰庄镇将军庄小学刘东老师:同学们,你们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春天,自强自立,奋勇向前是你们前进的方向。
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身边却滋生出一种阻碍我们前进的不良现象,请看图片:(课件演示)老师:这种浪费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身上,甚至整个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都很严重。
看到这一盒盒被遗弃的盘中餐,你们想说些什么?学生1:同学们这样浪费粮食太可惜了。
学生2:这种现象不应该发生在我们身边。
学生3:把粮食这样随随便便就扔掉,太浪费了。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如果我们每天浪费一粒米,一年的经济损失将达到上百万,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全国13亿人口将节约粮食64800公斤,可救灾民64800人,可供180个农民一年的口粮,多么惊人的数目啊!今天我们开展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主要是让大家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通过这次活动希望全体同学都能来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本次班会的主持人姬懿轩同学。
(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主持人;同学们我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些图片,我感触很深。
我想让你们也来看一看。
播放配音课件:课件内容(非洲地区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学龄儿童因饥饿而死亡,目前全球约30个国家陷于粮食危机。
在我国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粮食要依靠进口,我国还需要十年时间才能解决少数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
)主持人:看过图片,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1:同学们,非洲地区的孩子因为吃不上饭而死亡,可见他们是多么需要粮食啊!学生2:我真想帮助他们。
学生3:贫困地区的人有些连饭都吃不饱,我们不应该浪费粮食,应该节约粮食。
主持人: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齐答: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出示课件: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主持人: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但仍然不能丢掉这种美德。
我们是幸福的一代,没有经历过那饥肠辘辘的年代,也没有真切的体味过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在田里劳作的吧。
比起60、70年代的大学生们,现在的80、90后大学生有着前者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优越的生活条件,一流的求学环境,优秀的师资力量。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切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来得太容易了,在以这一代大学生为主力军的当今中国大学校园里,充斥着大量令人寒心的现象——浪费,更可怕的是,这些现象似乎根本没有引起人们特别是大学生们的重视。
大学是个令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当做神一样景仰和向往着的天堂,可笑的是,走进来的学子们,好多人的生活真的变作如同天堂一般。
在这里,他们不必为钱发愁,因为有家里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银行”提供财力支持。
在大学,许多学生要什么有什么,要多少有多少,他们似乎早已将“厉行节约”一词淡忘,有些家里条件不是十分优越的人耳濡目染后,变得同样不懂节俭,于是,浪费成为了大学里的普遍现象。
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枚硬币、一本老书、一件旧衣,还有多少的大学生会留意呢?今天,我要向大学校园里这六个最典型的浪费现象发出质问。
【质问典型浪费一:盥洗室的水龙头难道真的关不严吗?】经过宿舍楼内的盥洗室时,时常会看见有那么一两个水龙头在“偷偷”地滴答着,其开关则是在慵懒地不肯归位。
每次,我都会无奈地一个一个将其关紧。
学校里的水资源是免费的,我们在洗衣服或是洗脸洗澡的时候总是在享受大水流带来的快感,我们的脑海中也完全不见水表上跳动的数字,我们的眼中也从来看不到水龙头上面善意的节约用水的广告。
用水结束时,大部分人还是会负责任地关紧水龙头,可总是有些人在扮演不负责任的角色,并不是水龙头真的关不严,而是他们压根儿没关严。
也许那一滴滴的水在我们看来属实微不足道,然而,积少成多的道理大学生不会不懂吧?每滴一滴水都会在水表上精确地体现出来,那么一天下来,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我们流失和浪费的是多少水资源呢?我们学校为此付出的不必要的开支又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呢?如果身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地区,我们都知道,人畜饮水难问题十分突出,庄稼旱到无收,每一滴水都是宝贝,那么在你眼里,一滴水还会那么令你不屑吗?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每节约一滴水都是在为这样的地区奉献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