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图像采集与处理
- 格式:pptx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44
摘要随着机器视觉的广泛应用,以及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在数字图像的采集、传输、处理等领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基于ISA接口、PCI接口、串行和并行等接口的图像采集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高分辨率、实时性的图像采集的需求了。
一种基于FPGA和USB3.0高速接口,进行实时高速图像采集传输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在高速图像采集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
针对高速传输和实时传输这两点要求,通过采用FPGA作为核心控制芯片与USB3.0高速接口协调工作的架构,实现高帧率、高分辨率、实时性的高速图像的采集和传输,并由上位机进行可视化操作和数据的保存。
整体系统采用先硬件后软件的设计方式进行设计,并对系统各模块进行了测试和仿真验证。
通过在FPGA 内部实现滤波和边缘检测等图像预处理操作,验证了FPGA独特的并行数据处理方式在信号及图像处理方面的巨大优势。
在系统硬件设计部分,采用OV5640传感器作为采集前端,选用Altera的Cyclone IV E系列FPGA作为系统控制芯片,由DDR2存储芯片进行数据缓存,采用Cypress公司的USB3.0集成型USB3.0芯片作为数据高速接口,完成了各模块的电路设计和采集卡PCB实物制作。
系统软件设计,主要分为FPGA逻辑程序部分、USB3.0固件程序部分和上位机应用软件部分。
通过在FPGA上搭建“软核”的方式,由Qsys系统完成OV5640的配置和初始化工作。
由GPIF II接口完成FPGA和FX3之间的数据通路。
通过编写状态机完成Slave FIFO的时序控制,在Eclipse中完成USB3.0固件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上位机采用VS2013软件通过MFC方式设计,从而完成整体图像采集数据通路,并在上位机中显示和保存。
整体设计实现预期要求,各模块功能正常,USB3.0传输速度稳定在320MB/s,通过上位机保存至PC机硬盘的图像分辨率大小为1920*1080,与传感器寄存器设置一致,采集卡图像采集帧率为30fps,滤波及边缘检测预处理符合要求,采集系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CCD图象采集解决方案一、概述CCD(Charge-Coupled Device)是一种常见的图象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安防等领域。
CCD图象采集解决方案是指通过使用CCD传感器和相关设备,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图象采集和处理。
二、解决方案的组成部份1. CCD传感器:CCD传感器是图象采集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传感器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来确定,包括分辨率、灵敏度、动态范围等参数。
2. 光学系统:光学系统用于将光线聚焦到CCD传感器上,包括镜头、滤光片等组件。
选择合适的光学系统可以提高图象的清晰度和色采还原度。
3. 采集设备:采集设备负责将CCD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常见的采集设备包括图象采集卡、相机模块等。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CCD传感器和采集设备的工作,包括触发信号的生成、参数设置等。
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软件或者硬件的方式实现。
5. 图象处理软件:图象处理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图象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去噪、增强、测量等。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选择使用现有的图象处理软件或者自行开辟。
三、解决方案的工作流程1. 准备工作:确定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CCD传感器和光学系统,并搭建好采集设备和控制系统。
2. 图象采集:通过控制系统发出触发信号,启动CCD传感器进行图象采集。
传感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给采集设备。
3. 数字信号转换:采集设备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采样和量化。
采集设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参数设置,如暴光时间、增益等。
4. 图象处理:将采集到的数字信号传输给图象处理软件,进行图象处理和分析。
根据具体需求,可以进行去噪、增强、边缘检测、目标识别等操作。
5. 结果输出:图象处理软件将处理后的图象结果输出,可以保存为图象文件或者实时显示在监视器上。
根据具体需求,还可以将结果进行存储、传输或者打印。
四、解决方案的优势和应用领域1. 高质量图象:CCD传感器具有高灵敏度和低噪声特性,能够采集到高质量的图象。
高速摄像头拍照原理
高速摄像头利用高频率的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来实现高速拍照。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光学系统:摄像头使用高质量的镜头来收集周围的光线。
光线经过透镜后会在成像传感器上形成一个倒置的、实际大小的图像。
2. 成像传感器:摄像头通常采用CMOS或CCD两种类型的成
像传感器,用于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信号。
这些传感器由一系列光电二极管组成,它们可以感知被收集的光的强度。
3. 图像采集:成像传感器会将场景中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
在高速摄像头中,传感器可以以非常高的帧率进行图像采集,通常可以达到每秒数千到数十万帧以上的速度。
4. 快门控制:高速摄像头通常配备快门装置,可控制曝光时间。
快门会在每一帧图像采集完成后关闭,防止被曝光的物体模糊。
5. 图像处理:采集到的图像经过电信号转换后,进一步经过图像处理电路对图像进行增强、去噪等操作。
这些电路可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进行优化。
6. 数据传输与存储:处理后的图像通过数据总线传输到计算机或存储设备中。
高速摄像头通常配备高速数据接口,以确保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
总之,高速摄像头通过精确控制的光学系统、高帧率的图像采集、快门控制和高速数据传输等技术,实现了对高速运动物体的准确捕捉和记录。
这为许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唐红雨陈迅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图像数字化处理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数据量大是图像数据的一大特点,数据传输速率高是其另一个特点,特别是对于一些转瞬即逝的图像信息,常规的软件不能及时处理,因此必须要采用硬件设备来加速图像处理过程。
DSP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它具有一系列优点使得高速图像处理系统广泛采用DSP来实现。
本系统的核心器件为DSP和可编程器件CPLD:CPLD在系统中主要用于控制方面,而DSP主要用来进行图像数据的处理。
硬件部分是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硬件电路中器件的选择以及器件的功能和特性,尤其是器件的速度、稳定性、功耗等直接影响着系统实时性的实现以及它的性能。
TMS320C5410芯片特点数字信号处理器是利用专门或通用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数字计算的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具有处理速度快、精确、抗干扰能力强及可靠性高等优点,满足对信号实时处理及控制的要求。
本系统中采用的DSP芯片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推出的定点数字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5410,它具有改进的哈佛结构,丰富的指令集、较大的存贮空间和较快的运算速度,多流水线操作等优点,广泛用于图像处理、语音分析、通信工程等领域。
在DSP处理中,频率为40MHz的晶振接到C5410的X2/CLKIN引脚(X1空着不接),则C5410内部的机器周期约为25ns,当外部存储器的存取时间小于25ns时,C5410可进行零等待的存取。
C54x内部的相同步逻辑PLL(PhaseLockedLogic)兼有频率放大和信号提纯的功能,用高稳定的参考振荡器锁定,可以提供高稳定的频率源。
所以,C54x的外部频率源的频率可以比CPU的机器周期CLKOUT的速率低,这样就能降低因高速开关时钟所造成的高频噪声。
系统硬件设计如图1所示,DSP之前的硬件处理是一个视频图像的采集过程,图像数据具体处理的实现是在DSP中进行的。
视频图像信号经摄像头输入后,分两路进行视频预处理和信号放大。
高速相机的工作原理与动态像采集高速相机的工作原理与动态图像采集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速相机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它可以捕捉到高速运动物体的瞬间画面,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观察快速事件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高速相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动态图像的采集过程。
一、高速相机的工作原理高速相机与普通相机相比,有着更高的帧速率和更短的曝光时间。
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拍摄到多个连续的图像,并以高帧率播放。
这样的设计使得高速相机能够捕捉到运动速度极快的物体的轨迹和细节,通过分析这些图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体在高速运动中的变化。
高速相机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两个关键技术:快门速度和图像存储。
1. 快门速度在高速相机中,快门速度非常快,一般在纳秒(ns)或微秒(μs)级别。
相机的快门打开时间越短,被拍摄物体的动态变化就能被更准确地记录下来。
为了达到更高的快门速度,高速相机采用了特殊的快门装置,如机械快门或电子快门。
这些装置能够以极高的速度打开和关闭相机的快门,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2. 图像存储高速相机能够以很高的速率连续地拍摄图像,因此需要有足够大的内存来存储这些图像。
通常,高速相机采用快门后存储(FSS)的方式,即在快门关闭后将图像传输到内存中进行存储。
这样可以确保每次拍摄的图像都能够被完整地记录下来,而不会因为存储速度过慢而造成数据的丢失。
二、动态图像的采集过程动态图像的采集是高速相机最重要的应用之一。
通过高速相机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了解到动态图像采集的基本过程。
下面以一个高速运动物体的拍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1. 设置参数在拍摄动态图像之前,我们需要对高速相机进行一些参数的设置。
例如,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曝光时间和光圈大小,以及调整相机的焦距和角度。
这些参数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到拍摄效果和图像质量。
2. 拍摄图像当参数设置完成后,我们可以按下快门按钮开始拍摄图像。
高速相机利用其快门装置的快速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捕捉到连续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