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外交专题

  • 格式:doc
  • 大小:49.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外交专题

〖主题知识概要〗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主要包括中国中央政府对外交涉过程及相互关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复习中可以抓住五个重点:

一、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关系的变化

1.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虚骄自大。

2.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虽然战败,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但并未放弃抵抗。林则徐等人开始放弃“夜郎自大”的观念,但统治者大都顽固坚持“天朝上国”那套。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有了较大的变化。(1)通过辛酉政变,那拉氏、奕訢等掌握清政权。通过战争使他们认识到,西方列强不是心腹之患,于是决定向英法“借师助剿”,标志着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2)过去视西方科技为“奇技淫巧”,这时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开始了洋务运动。(3)过去不许外国使节进驻北京,《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1861年设立“总理衙门”,处理外交事务,标志着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4.1911年《辛丑条约》签订,慈禧太后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至此,清政府由过去的盲目排外,变为彻底的投降,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孙中山的外交思想。

1.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布“告友邦书”,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2.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中,提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的主张。1924年初,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内容。1924年发表北上宣言,主张废除不平等条约。可见,孙中山对帝国主义的本质有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

三、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外交。

辛亥革命后,列强帮助袁世凯夺取革命的果实。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权后,为了争取各国支持其称帝,不惜大量出卖国家权利:他出卖盐税,承认外蒙“自治”,接受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参加西姆拉会议等。

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失去了控制中国的工具,于是各自寻找自己的代理人,扶植军阀派系;中国的各派军阀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也纷纷选择帝国主义国家作靠山,导致了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四、蒋介石政府以对外卖国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

1.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了缓和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制造对外“自主”形象和扩大税源解决内战经费,发起了要求帝国主义支持的“修改新约运动”。

2.面对对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的侵华战争,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过了“绝对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自卫抵抗——消极抗日等四个阶段。

3.抗战胜利后,为了求得美帝国主义帮助打内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全面出卖国家主权。

五、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近代史上的屈辱外交。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原则,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第一时期(50年代上半期)。形势:(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2)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外交孤立政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威胁)。

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外交活动:(1)建国后的一年中,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地位参加。(4)参加亚非会议。

第二时期(50年代中期———60年代)

形势:(1)中美关系继续恶化。利用台湾搞“两个中国”;发动侵越战争。(2)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召回全部在华专家;撕毁协议;增兵中苏、中蒙边境。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许多国家独立;第三世界兴起。

方针:“一大片”、发展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

活动:同柬埔寨、老挝、古巴建交。

第三时期(70年代)

形势:(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2)美国改变对华政策(原因: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主题规律认识〗

1、中美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1)50年代,美国确立和推行对华全面遏制政策,外交上不承认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

(2)60年代中美关系再次降到最低点。美国惊恐于中国实力的增长和国际威望的提高,掀起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并开始插足越南战争。因美国不断扩大战争,中美再次兵戎相见。越南战争美国战败。

(3)7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美国因在越南战争中失利,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在苏美争霸中又处于守势,美国主动和中国改善关系。1972年尼克松访华,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8年美国同意在对台湾问题上“断交、撤军、废约”的三原则,签订《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初,中美建立外交关系。(4)80、90年代,中美摩擦不断,美国不断干涉中国内政,制造麻烦。特别恶劣的是1999年5月8日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共和国大使馆,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中美不断摩擦的原因是美国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所致。

2、中日关系

近代中日关系以日本侵华为主要特征。日本侵华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发动参加对华战争: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4-1905年日、俄在中国东北的战争,实质上也属于侵华战争;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逐步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侵华过程中对中国和平居民进行野蛮的大屠杀,如旅顺大屠杀、济南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2)同中国反动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多项权益:先后同晚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善后借款合同》、《二十一条》、《九国公约》、《淞沪停战协定》、《何梅协定》等。

(3)支持反动势力,扶植在华代理人:支持袁世凯,支持晋系军阀阎锡山,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支持汪精卫建立伪国民政府。推行“以华治华”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