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比较文学考研真题
- 格式:docx
- 大小:34.30 KB
- 文档页数:24
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年各专业考研真题2010年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大综合试题注:中文系各专业选择填空题均相同(比较文学除外)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1、提出“为何写作”的法国存在主义的作家是。
2、提出“别材别趣”诗歌理论的南宋理论家是。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出自唐代诗人。
4、成语“望洋兴叹”出自于。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于曹植的。
6、著名的“红拂夜奔”故事出自唐传奇。
7、“不恨天涯行役苦,恨西风,吹梦成古今”是清代词人名句。
8、“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是鲁迅对的评价。
9、中国现代文学中第一部诗集是。
10、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秋收》、《残冬》。
11、《文学革命论》的作者是。
12、郭沫若的诗作中运用了古天方国有关凤凰死而复生的神话的是。
13、中国五六十年代“政治抒情诗”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和。
14、50年代被称作“图卷戏”的老舍话剧是。
15、记载中国原始神话最多的先秦典籍是。
16、“流觞曲水”是发生在传统节日的活动。
17、希腊神话中闯过12个难关的大力士是。
18、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是中国、希腊罗马和。
19、语言系统中两种根本关系是和聚合关系。
20、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做的分类叫做语言的分类。
21、“艳”字的汉语拼音为yan(第四声),其韵母属于四呼中的。
22、从造字看,“烦”属于“六书”中的。
23、“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中的两个“衣”和两个“食”在古注中音义不同,这种现象称作。
24、中国最早的词典是。
25、最后一部进入《十三经》的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大学》中,“三纲”未包含的内容是:A、明明德B、新民C、止于至善D、中庸2、下列不属于海德格尔的理论是:A、此在B、烦C、畏D、恶心3、被后世称为“诗家夫子”“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王昌龄C、王维D、杜甫4、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诗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则多以见胜。
1990-2008-2010——201311201220132017182018年北大中文比较文学考研真题浅析Ⅰ、前言1、本来都退出豆瓣广播了,因为世事无常和人言可畏这两个原因,这篇日志伴随的广播我保留到今晚为止,然后删除。
算是总结,算是交代。
2、我想写的的话还是给朋友写吧,十几位在考或将考的朋友跟我真心探求,我觉得不写的话是辜负他/她们了。
3、上午看到了博士劝退论的相关论述,我是赞同的,又比如每年考北大中文比较文学的朋友有几十个,跟我联系的占了其中二分之一,每个人的实力虽然都很稚嫩,但是心性和想法却是大大不同的。
我写这篇是为了让认真读了书的朋友知道怎么发挥,以便不让自己的才情白白浪费,甚至于抱怨老天不公,以为自己的命运独独不好,没有的事。
4、当然我也是有敌人的,敌人是那些拿考研赚取商业利益而不管学生以后学术及其求职发展而一味洗脑的各大中文考研培训机构与网站。
5、也就是说,考研不是一条适合不想读一辈子书的人走的路,社会很黑暗同时很广阔,可以走的路很多,学术只是其中一条,这一条路很窄,只适合无怨无悔坐冷板凳的人。
我只是写一些个人的粗浅想法,对于一些抱着看笑话目的来的人,我感到奈何(narrow),对于一些愿意继续走下去的人,我感到你也明白,文学是很伟大的。
那么,就让我们步入“正题”吧。
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卷一、名词解释(40分)1、Allegory分析:属于较为传统的文学、文论方面的关键词、概念。
这种最好是能从做词源解析开始,如ἀλληγορία(allegoría) 如何ἄλλος(allos) 和ἀγορεύω(agoreuo) 组成,而后者又源于ἀγορά(agora) ,他们的意思又是如何如何。
不过我想大概没几个人能答出这个吧,所以其实能答出Allegory的一两个中文常用的意思及其小流变小要点,比如洞穴喻啊、弗莱关于"continuum of allegory" 的论述啊或者诗歌和虚构的技艺啊什么的就都可以了。
比较文学复习题1、从文学生产、传播、接受的国际化趋势,举例分析开展比较文学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政治格局的改变、人类视野的拓展,我们正由西方文化扩张的时代走向多元化的时代,经历着文化与文学的转型。
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文化横向拓展,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越来越跃出一国的范围,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
电影《卧虎藏龙》是顺应这一趋势的成功之作。
就电影的剧本来看,李安从侠情小说《卧虎藏龙》中抽取“情”和“女侠”作为改编的关键词,并且聘请外国著名编剧参与其中,使得剧本的形成经历了小说→中文电影原剧本→译成英文剧本→据此英文剧本写成英文分镜头剧本→译成中文分镜头剧本→再译成英文分镜头剧本→再译成中文最终剧本这一反复过程。
剧本的国际化创作,将写事置换成写情,将家国价值置换成生命价值,将中国独特的侠文化上升到具有普世意义的精神,决定了电影中人物设置、对白、情节结构的重大调整(相对小说底本),使之既没有脱离中国文化的本质,但同时又满足了西方的接受期待。
不仅如此,电影在音乐、色彩等视听层面,对竹林、剑等中国符号予以能指性的夸张,突出阴柔之美,使西方观众一看就看到了“中国”,并觉得“原汁原味”。
事实上,全球上映的《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十项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外语片等四项大奖。
这充分说明了国际上对这部影片的肯定。
在西方观众大呼过瘾的同时,我们却发现国内观众对这部影片感到扭曲而哑然失笑,觉得“很不像中国”。
“像”与“不像”的对立,实际上就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缩影,实际上是文学共创时代的生产与接受的尴尬。
这不禁令人反思西方人通过《卧虎藏龙》这个镜像看到的“中国”是否只是一次文化的“误读”,或者“悟读”;中国人制作这一镜像是否是有意取媚西方,甚至丧失了中国个性与世界普遍性之间的张力关系。
然而像《卧虎藏龙》这样的“幸运儿”并不多见。
其后的《英雄》、《十面埋伏》、《赤壁》等大片,无一不在能指性的夸张上下足了功夫。
北京大学外国学院2023年比较文学真题
【专业代码是050108,学科代码是文学理论(632)、世界文学史(810)】文学史(题型大变)要求是6选5
1、举例阐述《一千零一夜》的题材来源、艺术特点和国际影响(尤其对西方)
2、恩格斯评但丁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第一位诗人。
结合《神曲》谈理解
3、举例说明十七世纪法国兴起的新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的全欧洲性
4、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时代特征,并举例阐述其对中国或日本文学的影响
5、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6、举例说明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和二十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共性与差异。
北京大学62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一、课程介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一门复合型的学科。
其研究立足于吸收传统世界文学研究的成果,打破固有的学科界限,把世界文学、欧美文学纳入全球整体格局中,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该专业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中外文学功底和开阔的文化视野,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能够熟练阅读外文文献。
本专业培养的是,能适应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双语或多语的复合型中外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他们应当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厚的中外文学功底,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世界文学的总体性研究,以比较的方法深入开展国别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能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关注国内外文坛热点,作出具有独立见解的分析判断;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办公工具与技能;同时,他们还应当能积极参与当今世界的文学文化对话,拥有中国文学文化资源,以成为能弘杨中国文学文化并对“世界的文学”作贡献的爱国敬业者。
学位获得者可在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宣传、文化和涉外企事业等部门从事与本学科相近的工作二、北京大学622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根据教育部有关制订分数线的要求,我校按照统考生、联考生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复试基本分数线。
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以各院系所规定的各项单科成绩和总成绩确定的复试名单为准。
我校将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复试与录取工作。
一、复试基本分数线:(1)、统考:考试科目政治外语数学专业课总分备注学科门类哲学(01)50509090360经济学(02)55559090370法学(03)50509090345教育学(04)5050180360文学(05)505090345北大-新加坡国立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双硕士班为340。
2024年北京大学文学考研真题文艺学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40分)“神与物游”、“气盛宜言”、小说界革命、现实主义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文学语言2.结合具体例子说明“意境”3.雪莱说:“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好的声音歌唱,以安慰自己的寂寞。
”请结合文学理论知识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理解。
三、任选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文学评论(80分)1.海明威《真正的高贵》风平浪静的大海上,每个人都是领航员。
但只有晴天没有阴霾,只有快乐没有悲伤,那就全然不是人生。
就拿最幸福的人来说吧——他们的命运就是一团纠缠不清的纱线。
丧亲之痛和神恩赐福此起彼伏,让我们悲欢交替。
甚至连死亡本身也使生命更加珍贵。
人们在生命的庄严时刻,在哀伤和丧亲的阴影之下,最接近真实的自我。
在生活或事业中,性格比才智更能指导我们,心灵比头脑更能引导我们,而由判断而得的克制、耐心和教养比天分更能让我们受益。
我一向认为,内心开始生活得更为严谨的人,他外在的生活会开始变得更为简朴。
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但愿我能向世人表明:人类的真正需求少得多么可怜。
反思自己的过错以至于不重蹈覆辙才是真正的悔悟。
高人一等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真正的高贵是超越原来的你。
2.杜甫《江亭》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世说新语》、文以载道、《西昆酬唱集》、“永嘉四灵”、狭邪小说二、论述题(每小题40分,共120分)1.试释《诗》可以观2.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说明了晋宋之交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3.论述宋元明时期话本及拟话本小说的发展概况,并对其艺术成就做出评价。
2024年北京大学文学考研真题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我们夫妇之间》、“中间人物”论、浩然、现代派的四只小风筝、人文精神大讨论、《繁花》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其120分,5选4,第1和第2题必答)1.请在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中选择两部,谈谈其主题、情节、人物及其艺术风格的异同2.请结合具体作品,阐述王小波知青书写与1980年代“知青文学”的异同3.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1950到1970年代文学中“民族形式”的建构问题4.请以《三体》为例,谈谈刘慈欣科幻文学与当代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5.请结合具体作家作品,谈谈中国当代文学中北京城市书写的演变现代文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新潮社、《倪焕之》、《鲁迅杂感选集》、东北作家群、新月派、零余者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其120分,5选4,第1题必答)1.结合《呐喊》《彷徨》中的具体作品,谈谈鲁迅对现代中国小说形式上的贡献2.瞿秋白将茅盾的《子夜》誉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谈谈你对这一看法的理解。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真题(2003-2010)古代文学1.《西游记》中的宗教影响。
2.用新批评的方法评析一首唐诗(律诗或绝句)。
3.从现代叙事学角度分析《水浒》的特点。
4.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论述其中的时空意识。
(20分)5.谈谈《镜花缘》的异域想象及其意义。
(25分)6.分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的修辞特征。
(10分)7.谈谈江西诗派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20分)8.分析《春江花月夜》中的意象,并以此论述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时间意识。
9.根据王维的一首诗(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谈中国诗歌语言美学特征。
现当代文学1.简论张爱玲的当代流行。
2.以具体文本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
3.分析鲁迅作品女性形象的差异性。
4.从具体作品出发,分析林语堂的中国文化观。
(50分)5.分析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的主题。
(30分)6.试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比较文学在中国本土的复兴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举例分析。
(50分)7.分析《围城》中的人物形象。
8.《原野》的象征意义。
9.鲁迅对传统文学的评价。
10.“浮士德精神”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西方文学1.试论《俄狄浦斯王》中的悲剧性。
2.博尔赫斯作品中的典型意象。
3.分析具体中外文学作品中还乡主题。
4.分析莫里哀《伪君子》的喜剧情节特色。
5.辨析《哈里波特》(电影或小说)或者《指环王》等同类题材的母题、文类、风格特征。
6.以具体例子分析法国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7.分析但丁《神曲》反映的宇宙观。
8.简述达达主义的主要内容。
(10分)9.举例分析哥特式小说的艺术特征(30分)10.分析歌德《浮士德》悲剧中靡非斯特的形象及意义(30分)。
11.试述《格列佛游记》的主题。
12.通过莎士比亚的戏剧,分析福斯塔夫性格。
13.“浮士德精神”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14.如何理解福楼拜说:“我就是包法利夫人”。
东方文学1.以19世纪以前越南、朝鲜、日本任意一部汉文作品为例,说说“东亚文化圈”的"汉文学"特征。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考研真题1、1公司号召大家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作为公司秘书的你说:“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你的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5.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提防(tí)称职(chèn)狡黠(xiá)振聋发聩(kuì)B.氛围(fēn)憎恶(zēng)阴翳(yì)矫揉造作(jiāo)C.字帖(tiè)倔强(jué)叱咄(duō)吹毛求疵(cī)(正确答案)D.诡谲(jué)两栖(xī)愧怍(zuò)悲天悯人(mǐn)3、12.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单选题] *A.“怠”慢(dài)“缄”默(xiān)“萌”发(méng)气喘吁"吁"(xū)B.偏"僻"(pì)羁"绊"(bàn)怅"惘"(wǎng)销声"匿"迹(nì)(正确答案)C.“携”带(xié)农"谚"(yán)"晦"暗(huì)"楔"形文字(xiē)D."斡"旋(wò)山"麓"(lù)追"溯"(sù)“蓦”然醒悟(mù)4、“租赁”的读音是“zūlìng”。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5、根据《红楼梦》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
《红楼梦》中有许多重要章节,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请选择人物序号填写在空格处。
《红楼梦》中,醉卧芍药裀的是()[单选题] *A.贾宝玉B.林黛玉C.王熙凤D.史湘云(正确答案)6、2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翘首(qiáo)颤抖(chàn)静谧(mì)深恶痛绝(wù)(正确答案)B.纤维(qiān)畸形(jī)蛮横(héng)顿开茅塞(sè)C.莅临(lì)脸颊(xiá)粗糙(zào)至死不懈(xiè)D.摄取(niè)炫耀(xuàn)应和(hè)不省人事(shěng)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济南(jì)丧事(sāng)刮痧(shā)游目骋怀(chěng)(正确答案)B、私塾(shú)秩序(zhì)徘徊(pái)拥挤不堪(kān)C、旖旎(yǐ)淤泥(yū)吮吸(shǔn)面面相觑(qù)D、租赁(lìn)誊写(téng)打盹(dǔn)自惭形秽(huì)8、1《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北大中文大综合10000题——北京大学中文系考研大综合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全本)古代文学(包括古代文论及古代文学史)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1.先秦时期:(1)萌芽时期:2003-22.“诗言志,歌咏言”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1998-21a.“诗言志”出于《尚书·尧典》。
1992-13a.“诗言志”说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2)儒家:1993-1.孟子提出的一种理解作品的方法是“以意逆志”,提出的一个批评原则是“知人论世”。
1995-1.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著作是:A.《典论·论文》B.《孟子》C.《荀子》(3)道家:1998-21b.“大音希声”出于《老子》。
1996-1.提出“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说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2.汉魏六朝时期:(1)两汉经学时代:1989-3.提出写赋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的人是:A.司马迁B.司马相如C.班固D.扬雄1997-10.提出写赋是“雕虫篆刻”“壮士不为”的人是:A.司马迁B.司马相如C.班固D.扬雄2002-30.称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自于《汉书·艺文志》。
2001-2.《汉书·艺文志》中将辞赋分为四类。
(2)魏晋玄学时代:1991-18a.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较为系统的论文是曹丕(谁)的《典论·论文》。
1990-14.三国时期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文学主张的是曹丕(作者名)的《典论·论文》(文章名)。
1998-4.“文以气为主”,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来的。
2003-23.“文以气为主”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的论点。
1994-2.中国古代史学中对风格理论做出贡献的是:A.曹丕B.陆机C.司空图D.王国维1997-9.我国古代文论家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见解。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下午14:00-17:0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考研参考书目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安徽教育出版社盛世清北建议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具备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史为主、其他为辅)以及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知识与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基础知识测试与基本能力考察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考察考生的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目 录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3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在汉语中,有哪些字母只能表示一个音位?有哪些字母能表示多个音位?哪些字母表示的音位有交叉?(15分)二、汉语方言分为哪几个大区?语法学界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对此你又什么看法?(15分)三、“想·想”和“椅·子”都是“上声+轻声”,其中上声的实际读音有什么不同?试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请举出类似的例子。
(15分)四、进来报刊中经常见到“被就业”、“被自杀”、“被网瘾”一类的说法,它们和一般的被动句有什么区别?试从语法和语义的角度进行分析。
(15分)五、“山寨”一词近几年衍生出哪些新的意义?这些衍生义的产生与隐喻和转喻有没有关系?试举例说明。
(15分)六、有人把“光带”、“山脉”、“枣泥”这些词称为逆序词,认为它们是“带状的光”、“脉状的山”、“泥状的枣”的逆序形式。
说说你的看法。
(15分)七、举例说明字典常用的释义方法有哪些?(10分)八、汉语中有哪些语法单位?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10分)九、一般认为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结合例子进行分析。
(10分)十、从语法结构和意义角度等角度分析下列句子的特点。
(30分)(1)①昨天我谁也没有遇到。
北大考研辅导班-2021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考试科目,2020年初试时间安排为12月22日下午14:00-17:00进行笔试,北京大学自主命题,考试时间3小时。
一、适用院系专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考研参考书目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盛世清北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安徽教育出版社盛世清北建议参考书的阅读方法: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三、重难点知识梳理北京大学89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2019年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盛世清北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是全日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本考试是测试考生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尺度参照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
三、考试基本要求具备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史为主、其他为辅)以及比较文学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知识与写作能力。
四、考试形式本考试采取基础知识测试与基本能力考察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主要考察考生的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真题(一)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A卷一、国际音标和汉语拼音在标音功能上有何异同?二、现代汉语(包括现代汉语方言)的音节结构共有几种类型?三、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音位/k/和音位/a/各有几种不同的音位变体?四、目前学术界对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区有何不同的意见?谈谈你的看法。
五、指出构词成分“学”在下列各个词中的语素义,并分析每个词的构造方式,再分别用上位词进行释义:大学、词汇学、同学、后学、家学六、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辨析下列词语:鼓励、激励、怂恿、教唆七、判断下列各词分属的词类,并说明你判断的理由:相同、一致、统一、同样、一样、共同八、说明下列各句存在的歧义,并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未经允许购买的文具和外文杂志不予报销。
没有人不认识的看门人。
九、在现代汉语中,有哪些词类有重叠式?其形式(包括语音和重叠形式)和语法意义有何特点?十、“NP(大主语)+周遍性主语+VP”的格式有的可以变换为“周遍性主语+NP(小主语)+VP”的格式,有的则不能,如:这个人什么东西都吃→什么东西这个人都吃这个字什么人都认识→*什么人这个字都认识再找些例子,说明这种变换的条件。
十一、什么是“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的原则?举例说明在现代汉语语法分析中如何运用这一原则。
北大汉语言文字学考研B卷一、用六书理论分析下列字形,并据字形指出其本义,再各举出一个引申义的例子,并说明其词义演变规律:冠、墳、脈、角、比二、给下面一段古书注解加上标点,并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声训”?在注释中哪一条用到了声训?(2)什么叫“本又作”?(3)在注释中用到了哪几种注音方式?古者公田籍而不税藉之言借也借民力治公田美恶取于此不税民之所自治也孟子曰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徹则所云古者谓殷时○藉在亦反税式赘反借子夜反市廛而不税廛市物邸舍税其舍不税其物○廛直连反邸丁礼反关讥而不征讥讥异服识异言征亦税也周礼国凶札则无门关之征犹讥也○讥居宜反征本又作正音同注下皆同札侧八反又音截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麓山足也○麓音鹿夫圭田无征夫犹治也征税也孟子曰卿以下必有圭田治圭田者不税所以厚贤也此则周礼之士田以任近郊之地税十一○圭音珪[疏]古者至无征○正义曰此一节论古者公田不税及关市圭田无征之事各随文解之○自古者以下至夫圭田无征并非周法故云古者其藉而不税正谓殷时市廛而不税以下或兼虞夏殷以言之○公田藉而不税者谓民田之外别作公田一井之中凡有九夫中央一夫以为公田藉之言借也惟借八家之力以治此公田美恶取于此而不税民之私田○市廛而不税者廛谓公家邸舍使商人停物于中直税其所舍之处价不税其在市所卖之物市内空地曰廛城内空地曰肆(《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王制》)三、你如何看待“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四、现代汉语普通话声母“f”在《切韵》中分属哪几个声母?简要叙述一下它从中古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陆钓雪杜诗镜铨2016-03-03 14:19:15前言:你们知道我爱写前言,我的前言是以防万一那些没看完就来逼逼的人的。
我能给的考研经验都分散在我的几篇文章里了,我不会多重复我已说过的话。
因有朋友问我要15、16年的真题,我便去询问我的好朋友要过来的,顺便添些私货,仅此而已。
题目和我的私货,相信大家分得清楚,兹不赘。
专业课卷子题目大体分中外文学和中文文论两种。
2015年中外文学部分一、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文字的作者/作品(2*15)1、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
《孟子·离娄下》,“一方读书会”精读过这本书。
你填孟子,或者《孟子》都可以得满分,下同。
儒家经典,春秋古代文论必读。
2、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沛公出的题。
慧能《菩提偈》/《坛经》。
沛公读过极多佛经,14年还有《金刚经》。
3、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估计四个关键词任填一个也不会扣分,估计。
4、我是一个不带头巾男子汉,叮叮当当响的婆娘!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得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施耐庵(或及罗贯中)《水浒传》,这么大男子,推测一下也推出来是哪本书了。
5、那些地方有许多许多野百合,野蔷薇,我也常常去玩过,去看过的。
但是,那是坟。
最后一字暴露无遗,填不出《过客》可以填《野草》,填不出野草起码可以填鲁迅吧。
6、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
郭沫若《女神·天狗》,本来想骂骂,算了,不评价了。
7、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彷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钱锺书《围城》。
可不要想到威尔斯《时间机器》上去了哈。
8、在人生的中途,我发现我已经迷失了正路,走进了一座幽暗的森林。
但丁《神曲》,太经典了,不硬着头皮读完就别来了。
中文系的考研真题看了一下网上资料很少的,所以特地整理了一批出来跟大家分享,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也欢迎留言,小编也会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的:一、文论一、名词解释:1、《诗品》(南朝梁)钟嵘。
“诗有三义”说需留意。
注意他从品人传统发出的品诗之风,特别是对诸家之源流的分析,有时是真的过分。
2、布瓦洛《诗艺》新古典主义和三一律。
3、“主观战斗精神”论胡风和辩证法。
4、口传程式(oral formula)不知道理论的话,也知道讲《荷马史诗》吧。
5、文化唯物主义雷蒙德·威廉斯,文化研究兴起之一种。
6、“震惊”(shock)效果参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等著作。
二、默写杜甫《戏为六绝句》中之一绝,谈谈你的理解。
何不皆默下来而择一细谈?再重要不过了,文学史和诗学史也就是说两个大方向都无比强调的核心,如果背不下来,那就说不过去,也就别纸上谈兵了。
三、翻译 The only way of expressing emotion in the form of art is by finding an 'o. c.'; in other words, a set of objects, a situation, a chain of events which shall be the formula of that particular emotion; such that when the external facts, which must terminate in sensory experience, are given, the emotion is immediately evoked.(T. S. Eliot “Hamlet and his Problem”)讲“客观对应物”(objective correlative)的,太重要了。
四、评论:一家学术开宗明义以前,每有暗与其理合,隐导其说先者,特散钱未串,引弓不满,乏条贯统纪耳。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
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2014年北京大学年北京大学 84484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基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基础 考研考研
试题试题((回忆版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布瓦洛《诗的艺术》
2.阿尔都塞
3.想象的共同体
4.细密画
5.寓教于乐
6.灵感说
二、简述题
简述题 1.法国早期象征主义的主要特征
2.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主要成就
3.卡尔维诺“博尔赫斯创造了一种被提高到二次方的文学,又像得出本身平方根的文学”
4.“含混的七种类型”
5.“诗病论”在古代印度、中国和日本文论中的异同
6.钱中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论研究30年来始终受到外国文论的影响”
7.济慈“美就是真,真就是美”
8.法国新古典主义文论
三、论述题
论述题 1.帝国主义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具体文学作品
2.齐白石“似与不似之间”和柏拉图的模仿论)
3.西方象征主义诗论与浪漫主义诗论的关系。
2007年北大比较文学考试试题中外文学部分一、越南、朝鲜等地“汉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差异性。
二、列举19世纪中期前的四中日本文学体裁。
三、从现代叙事学角度分析《水浒》的特点。
四、以具体例子分析法国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五、分析鲁迅作品女性形象的差异性。
六、分析但丁《神曲》反映的宇宙观。
中外文论部分一、两个填空1、朝鲜的什么什么神话。
2、日本11的世界上第一部小说的作者和名字。
二、简述中国以诗论诗的传统。
三、席勒的“游戏说”的现代意义。
四、爱德华·赛义德的《东方学》的比较文学意义。
五、翻译文学对本民族文学的作用。
2008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生初试考试题目中外文学1 以19世纪以前越南、朝鲜、日本任意一部汉文作品为例,说说“东亚文化圈”的"汉文学"特征。
2 分析莫里哀《伪君子》的喜剧情节特色。
3 用新批评的方法评析一首唐诗(律诗或绝句)。
4 辨析《哈里波特》(电影或小说)或者《指环王》等同类题材的母题、文类、风格特征。
5 以具体文本为例分析张爱玲小说与中外文学传统的关系。
中外文论1 白居易的诗歌在他身前已经在日本广为流传,以此分析“文化传递”在文化想象中的作用。
2 名词解释拼贴(collage)(英文可能拼错)3 评述马克思经典文论中的席勒化与莎士比亚化。
4 结合西方形式美学评述《宋书谢灵运传》关于声律的一段文章。
“一简之内,音韵尽殊……”5 举例分析比较诗学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北大2008现当代文学专业基础考题一、论述题:1.论西方表现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2.什么是意识流3.《诗经》的“兴”,周作人讲“就是现代名词里的象征”,比较“兴”和“象征”,论述异同。
4.论《红楼梦》叙事艺术北大2008现代文学方向考题1.论胡适《尝试集》的历史功过和得失2.“北京、上海”两个城市的文学结合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坛格局3.谈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及郁达夫对抒情小说的贡献。
4.通过曹禺和老舍谈话剧是一门语言艺术5.比较冰心和张爱玲的散文艺术名词1.中国新文学大系2.美文3.“文协”4.林译小说5.《邂逅集》6.苦闷的象征北大2008古代文学方向专业考题中国古代文学名词解释5*6刘向龙朔体孟称舜青楼集文界革命人静庐诗草论述25*4风雅的异同永明体及其地位词的赋化和以赋为词对古代小说的续书的认识北大中国古代文学基础考题综合50分名词解释5*5文章流别论郡斋读书志三通府兵制李劼人论述25*3王国维的戏曲理论宋代理学和产生条件比较《围城》和《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北大2008年现当代文学考题1.摩罗诗力2.语丝3.第三种人4.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5.负瑄琐话6.铁木前传7.中国新文学源流8.两结全创作方法9.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10.九叶派论述题1.分析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两个概念,谈谈你的看法。
1990-2008-2010——201311201220132017182018年北大中文比较文学考研真题浅析Ⅰ、前言1、本来都退出豆瓣广播了,因为世事无常和人言可畏这两个原因,这篇日志伴随的广播我保留到今晚为止,然后删除。
算是总结,算是交代。
2、我想写的的话还是给朋友写吧,十几位在考或将考的朋友跟我真心探求,我觉得不写的话是辜负他/她们了。
3、上午看到了博士劝退论的相关论述,我是赞同的,又比如每年考北大中文比较文学的朋友有几十个,跟我联系的占了其中二分之一,每个人的实力虽然都很稚嫩,但是心性和想法却是大大不同的。
我写这篇是为了让认真读了书的朋友知道怎么发挥,以便不让自己的才情白白浪费,甚至于抱怨老天不公,以为自己的命运独独不好,没有的事。
4、当然我也是有敌人的,敌人是那些拿考研赚取商业利益而不管学生以后学术及其求职发展而一味洗脑的各大中文考研培训机构与网站。
5、也就是说,考研不是一条适合不想读一辈子书的人走的路,社会很黑暗同时很广阔,可以走的路很多,学术只是其中一条,这一条路很窄,只适合无怨无悔坐冷板凳的人。
我只是写一些个人的粗浅想法,对于一些抱着看笑话目的来的人,我感到奈何(narrow),对于一些愿意继续走下去的人,我感到你也明白,文学是很伟大的。
那么,就让我们步入“正题”吧。
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卷一、名词解释(40分)1、Allegory分析:属于较为传统的文学、文论方面的关键词、概念。
这种最好是能从做词源解析开始,如ἀλληγορία(allegoría) 如何ἄλλος(allos) 和ἀγορεύω(agoreuo) 组成,而后者又源于ἀγορά(agora) ,他们的意思又是如何如何。
不过我想大概没几个人能答出这个吧,所以其实能答出Allegory的一两个中文常用的意思及其小流变小要点,比如洞穴喻啊、弗莱关于"continuum of allegory" 的论述啊或者诗歌和虚构的技艺啊什么的就都可以了。
2、硬译分析:语出《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郭沫若在《雄鸡集·谈文学翻译工作》中对此有所反驳。
最好结合直译与意译,或者“翻译媒婆论”来解释。
在中国搞比较文学,思想史和翻译是重中之重。
如果说老师们在比较文学这个名目下各自做着自己不同的研究,壁垒森严,那么强调思想背景和历史语境以及翻译至少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
3、神圣人分析:阿甘本的概念Homo Sacer,知道阿甘本的都知道这个概念吧,不知道的就算了。
除了阿甘本的《神圣人》之外,请结合我对以下两本书所写的短评来按图索骥,点线面结合。
当下的哲学8.5[法]阿兰·巴迪欧/ 2017 /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生产(第二辑)7.6汪民安/ 2005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Ferdinand de Saussure分析:索绪尔知道的吧,不要不记外文名好吗。
这里发挥一下重点——首先,外语是很重要的,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这里已经算是入门的小儿科了,面试更严厉;其次,之所以在初试中显得在外语方面远远不够严厉,是为了强调文本阅读,也就是主要考察大家读书是不是够博,够认真,够热爱,够深思;最后,答题发挥时间和字数记得看分数,名词解释折算下来一道5分,自己练练,看应该花几分钟写几个字最高效。
5、The sublime分析:以Pseudo-Longinus、柏克、康德等人的论述为主,学有余力再将其与什么“壮美”相比较,不要丢西瓜捡芝麻。
不是说为了比较文学视域就可以舍弃更根本的基础,不然只是舍本逐末、文学比附而已。
6、《姜斋诗话》分析:【清】王夫之。
你可以没读过全书,你不可以没读过基本的中国文论史和中国文论选。
参见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文艺学考研推荐书目。
7、杂耍蒙太奇分析:读两本戴爷的书,period。
8、Cultural Studies分析:似乎越新的看上去越老了。
“文化研究”当然还是从英国伯明翰学派讲到法兰克福学派再讲到当代。
大概是怕大家上道都答不出来,所以通过这道大家都答得出来的题目告诉大家,太简单和太难都是没意义的,关键还是在常识之中见出真学识,怎么见呢,真功夫见下面的题。
二、结合中外文学试论节日与文学之关系(25分)分析:硬题。
讲酒神节应该最靠谱吧,讲端午节的话就有点悲欣交集了。
然后再比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圣诞节、万圣节都可以单拎出来或者混在一起来讲。
角度新颖,这种时候就靠平时阅读真正的文学作品的底子和学术思维能力锻炼了。
三、结合具体文本事例评述下文(35分)我们最好是把一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分开来看,我们不必像对侍他的作品那样认真地对待他本人。
说到底,他只不过是他的作品的先决条件、母腹、土壤,有时只是作品赖以生长的粪肥——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想欣赏艺术作品,就必把艺术家当作某种必须忘掉的东西。
深究一部作品的来历乃是那些精神意义上的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们的事,和审美上的人、和艺术家毫无关系,而且永无关系!――尼采《道德的谱系》3章4节分析:这题其实比上题简单?角度可以很多,比如新批评的意图谬误,也就是《镜与灯》框架下的由世界、作者向作品、读者研究的转向,也就是再比如接受美学啊,罗兰·巴特的“作者已死”与写作观和文体观啊。
再比如可以从张辉老师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入手,这个就更入乎其中,出乎其外了。
随时记得审题,不要答偏!四、《人间词话》中曾提及古今成大事业、大学者的三种境界,请结合所读中外文化的相关论述加以阐释。
(50分)分析:这道分够高,但是给的又很宽,简直让你面对深渊而“自作主张”了。
好吧,我其实马上想到从伽达默尔视域融合来讲“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对阐释学循环的存在论开张;然后从德里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义流亡来反应伽达默尔的阐释僭政;最后从施特劳斯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表达伽达默尔与德里达之外的第三条路,也就是向上回看。
让古人教现代人怎么更好地理解现代人,而不是让现代人读古人作品去比古人更好地理解古人。
参见张沛《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伽达默尔vs德里达》与《阐释的僭政与意义的流亡Ⅱ:施特劳斯vs伽达默尔》。
当然,角度极多,能够言之成理,自称秩序者为佳。
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卷一、名词解释(20分)1、流浪汉小说分析:以时代和作品兼顾叙述者为佳。
2、韩柳古文运动分析:文艺复兴一种,以阐释原旨甚至能引经据典者为佳。
3、旧喜剧分析:古希腊文学基本常识,以能写出古希腊语或至少英语人名作品名者为佳。
4、文学研究会分析:现代文学基本常识,记不得就别读了,这几题都是浅水区,逗你玩的。
5、“同路人”文学分析:前苏联文学与托洛茨基,这才有点意思,不过答不出来也正常,没几分,无妨,下面才开始好玩。
二、阐释下列作品题名的含义(40分)1、《平山冷燕》分析:看看题目,看清题目,去读书,然后再来答题。
平如衡、山黛、冷绛雪、燕白颔。
2、《巨人传》分析:你可以讲卡刚都亚与庞大固埃,你也可以讲中文翻译为“巨人传”的意思,你还可以结合着讲彼时文艺复兴具体《巨人传》时期的精神的兴盛和转变,其实结合文本最好,还看你读书功底了。
3、《死魂灵》分析:俄国现实主义经典,不说了好吗?4、《第二十二条军规》美国现代主义经典,先讲清军规的悖论。
5、《竹取物语》先讲“物语”再讲“竹取物语”,嘿嘿,日本文学还是有的嘛,interesting。
6、《二马》老舍,老马和小马。
7、A Room of One's Own女性文学经典,读点相关女性主义史论。
在经典作品之外再读一下比如现代主义小说、现实主义文学、西方戏剧、文艺复兴文学、现代文论、古典诗学等各种史论、概观什么的好吧。
8、Long Day's Journey into Night奥尼尔啊,现在不读这些作品或者作品选以及文学史常识,读研你再补吗,不只是来不及,更是不让你上好吗。
三、标点下文并请转写为简体(20分)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甞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曰不學詩無以言也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也鯉退而學禮聞斯二矣陳亢退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逺其子也分析:送分题。
没有标准答案,但有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
白本(白本你知道吧?)且不说,那些不读竖排繁体右翻的同学终于要倒下了,这里是中文系哦。
而且本科已经过了。
顺便插广告,寒假嘉兴线下活动“一方读书会第五季文史的觉醒——《春秋左传》、《文心雕龙》”的文案我已经在写了,我推荐的是杨伯峻和杨明照版本的,不过别的也无妨,看大家自己对自己的考量了。
四、评诗(30分)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By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The world is too much with us: late and soon,Getting and spending, we lay waste our powers:Little we see in Nature that is ours;We have given our hearts away, a sordid boon!This Sea that bares her bosom to the moon;The winds that will be howling at all hours,And are up-gathered now like sleeping flowers;For this, for everything, we are out of tune;It moves us not. -- Great God! I'd rather beA Pagan suckled in a creed outworn;So might I, standing on this pleasant lea,Have glimpses that would make me less forlorn;Have sight of Proteus rising from the sea;Or hear old Triton blow his wreathèd horn.分析:华兹华斯应该是秦立彦老师出的题吧,文本分析特别是古文和英文的话一般和论述题一起是两大玄关,前者看文学积累,后者看文论积累,二者又相互结合,一句话:读得多、思得深、写得有条理者赢,三位一体,没有捷径。
哦,这里如果英语水平有限没法像新批评一样分析文本那就从关键词比如nature, Pagan等方面来分析思想,最好的,当然是两种兼顾也就是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兼顾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