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蔬贮运学课程考核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9236)自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性质与设置的目的(一)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涉及果品、蔬菜和花卉贮运学及市场营销学方面的学科。
是采后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基础课。
主要特点:本课程集果品、蔬菜和花卉贮运学及市场营销学为一体,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广,基本理论较强,基本技能较多。
涉及园艺产品的种类和品种多,只能按类分别阅明其规律性与异同点;只能在掌握采后生理的基础上才能认识园艺产品的衰老、损耗和腐败的规律性。
故学习方法必须系统学习,掌握各章节的主要内容。
(二)本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任务与作用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园艺产品再生产的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学科。
以园艺产品采后生理生化科学理论为基础,延缓衰老、周年供给、减少损耗、增加收入为目标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的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园艺产品的化学成分及变化规律、营养价值及作用;利用商品化处理的现代技术增进品质,发展再生产;利用防腐保鲜减少腐烂损耗;研究园艺产品的营销策略及营销手段,解决园艺产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园艺植物栽培学的基础上发展再生产,采用科学手段使园艺产品在市场上畅销;以发展我国的园艺产业经济为目的,培养学生达到一定的贮运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
本课程对自学者要求进行水平合格考试,检测应考者是否掌握贮藏运销园艺产品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理论知识方面:1.了解园艺产品经营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了解国内外采后处理新技术,以及园艺产品贮藏运销的经验和手段。
2.掌握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应用这些理论达到低损耗,高效益经营园艺产品的目的,要求学生有坚实的业务能力。
3.培养学生懂得园艺产品贮运学与发展园艺生产、以及发展农业经济的辨证关系,以科学的手段发展园艺产品的再生产。
实践技能方面:1.掌握园艺产品贮藏运输和商品化处理技术。
2.掌握调查园艺产品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方法。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果蔬贮藏与加工》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议学时】72学时1.前言1.1课程性质《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是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果蔬贮藏与加工技术、采集、加工养护及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从事果蔬贮藏、加工技术生产和经营管理、保存等岗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胜任果蔬贮藏和加工以及中小型企业的管理和安全加工贮藏等工作。
1.2设计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根据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逆向设计课程模式。
以企业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构建“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理念的课程模块。
在实践教学中以“产教结合”为切入点,以“工学交替”为主线,将自主策划、任务分解、“教、学、做”有机结合,加强技能培养。
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果蔬贮藏与加工;(2)掌握果蔬贮藏加工知识和设备;(3)掌握设施果蔬贮藏与加工养护知识;(4)掌握果蔬贮藏与加工应用基本知识。
2.2能力目标能胜任果蔬贮藏与加工生产设施应用技术岗位,并能结合当地果蔬贮藏与加工生产的实际情况,会解决生产上遇到的常见问题。
2.3素质目标(1)具有从事果蔬贮藏与加工产业所需要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2)热爱“三农”、有为地方果蔬贮藏与加工产业发展奋斗的决心;(3)具有法制观念和依法进行农业安全生产的意识;(4)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能够适应不同的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
3.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实用性。
(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活动设计要具体、可操作。
通过活动设计,根据理论“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农产品贮运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课,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能掌握果蔬和粮食的贮藏特性,了解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掌握各种常见的贮藏方法和管理技术,着重掌握果蔬贮运环境温度、湿度、气体成分及病原微生物的控制原理和方法,掌握主要果蔬和粮食的贮藏特性和贮藏技术。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农产品贮藏运销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了解农产品贮藏运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及“三高”农业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专业、主动学习、善于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1.农产品的特点及生产概况2.农产品贮运意义及历史、现状和发展3.我国农产品贮藏保鲜概述第一章农产品贮藏特性第一节农产品品质的构成习题要点:农产品品质的主要构成因子是什么?怎样评价产品的品质?品质在贮藏中有什么变化?第二节农产品贮藏性1.耐贮性与抗病性2.影响贮藏性的因素习题要点:贮藏性的基本概念;农产品与食品贮藏性有何差异?贮藏性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三节采前因素对贮藏性的影响1.遗传及生理特性因素2.农业技术因素3.生态环境因素习题要点:各种因素如何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贮藏性?本章简单介绍了农产品品质、品质评价方法及其在贮藏中的变化,重点介绍贮藏性的概念与影响因素,这重讲解了采前因素如生物学特性、地理环境、栽培条件等与农产品品质和贮藏性的影响。
本章重点:贮藏性的基本概念与影响因子。
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农产品感官品质和营养素等品质构成因子,理解贮藏性的概念;掌握采前影响农产品品质和贮藏性变化的因素。
第二章农产品贮藏保鲜原理第一节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变化1.呼吸作用2.蒸腾作用3.成熟与衰老4.休眠与生长习题要点:呼吸作用与农产品的贮藏寿命有何关系?如何理解贮藏的基本原则?第二节粮食产后理化性质1.粮食的生态系统2.粮食的生物败坏3.影响粮食品质的因素与控制习题要点:为什么贮藏粮食品质会下降?如何控制?本章主要介绍粮食产品的生理生化变化、引起粮食败坏的原因与控制因子,复习了果蔬采后主要生理生化变化。
《果蔬贮运与加工》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果蔬贮运与加工是高等职业学校园艺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果蔬贮藏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技能型人才所必须的果蔬贮藏保鲜与加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知识目标】1.使学生知道果蔬贮藏加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掌握果蔬贮藏的基本特性,呼吸强度与果蔬贮藏保鲜密切关系,乙烯代谢在果蔬贮藏保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使学生了解果蔬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在贮藏加工中的变化;4.使学生掌握果蔬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加工产品的质量标准;5.使学生了解果蔬贮藏加工的最新发展动态;6.使学生认识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1.熟悉果蔬贮藏的基本方法及贮藏过程中病虫危害及预防措施;2.熟悉主要果蔬贮藏所需的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环境条件;3.掌握主要果蔬贮藏保鲜的关键管理技术;4.学会果蔬加工中罐制品、干制品、速冻制品、糖制品、腌制品、汁制品、酒和醋制品等加工工艺的基本技能;5.能够解释果蔬贮藏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能够解释果蔬加工中出现的原料褐变、干制品霉变、糖制品返砂、罐制品胀罐、腌制品酸败、汁制品浑浊、商品异味等异常现象;【德育目标】1.具备辨证思维的能力,能够运用哲学思想解释客观现象;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及爱岗敬业的精神;3.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果蔬贮藏基础知识【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果蔬的理化性质与贮藏保鲜的密切关系;掌握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理解呼吸强度与果蔬贮藏的关系,乙烯代谢在果蔬贮藏中的作用;牢记果蔬贮藏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教学内容】知识部分一、果蔬中的化学特性与品质鉴定1.果蔬的化学组成2.各种化学成分在果蔬贮运中的变化3.果蔬的品质鉴定二、采前因素与果蔬质量的关系1.遗传因素2.生态因素3.农业技术因素三、采后生理对果蔬贮运的影响1.呼吸生理2.蒸发生理3.成熟衰老生理4.低温伤害生理5.休眠生理技能部分1.果蔬呼吸强度的测定第二章果蔬商品化处理及运输【教学要求】使学生明确果蔬的采收、采后处理是其贮藏、运输、销售、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果蔬采后贮运保鲜学》课程教学大纲Postharvest Technology of Fruit and Vegetables一、课程基本信息学 时:32学 分: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中文简介: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采用双语教学模式 英语讲授占50%以上)。
该课程也可作为食品相关专业 如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限选课。
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形式介绍授果蔬、食用菌等园艺产品自采前与保鲜密切相关的采前采后生理与环境因素,保鲜技术理论与措施,包括防腐技术、冷藏、气调及常规贮藏等内容,同时兼顾国内外市场需求、安全质量保障及市场策略的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中重视英语氛围的凝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
整个教学活动重视对学生专业英语素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 在了解影响果蔬贮运保鲜的采前采后因素、果蔬采后生理、果蔬贮运保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及贮运保鲜技术。
2.能运用果蔬贮藏保鲜理论和贮运保鲜技术,预见性的解决贮运销实际问题,适应水果蔬菜生产的需要。
3. 能查阅反映本课程最新进展英文文献,并加以消化吸收。
能积极参与专业课堂的英语语言口头表达活动,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获得英语口语与翻译技能的提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课程实验和讨论、学生可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学和复习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1. 刘兴华、陈维信主编。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 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2. Fruit and vgetables: Havesting,Handling and Storage, Keith Thompson, (2nd edi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Lid, UK, 2003Reference Resources:3.邓伯勋主编《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4.罗云波,蔡同一主编.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The Storage and Process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课程代码:0814013030总学时数:48其中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是研究果品和蔬菜采收后的商品化处理、贮藏方式和运输,研究果品和蔬菜的加工保藏原理、加工方法以及综合利用开发的一种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果品和蔬菜采后商品化处理的目的和方法,掌握贮藏、运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技术,了解果品和蔬菜的化学组成及其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学习果品和蔬菜采后成熟、衰老的机理;掌握果品和蔬菜的加工基本原理、加工工艺和加工技术;果品和蔬菜的品质在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机理;不但学习传统的贮藏加工技术,而且也要学习果蔬贮藏加工的先进技术,为指导果蔬贮藏实践奠定基础,为开发果蔬的综合利用技术打好坚实的、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总的要求1、重点掌握果品和蔬菜采收后呼吸作用和成熟与衰老过程;果品和蔬菜的常温贮藏方式,冷藏技术和管理,气调贮藏原理和管理技术;冷链运输的必要性和基本依据。
重点掌握果品和蔬菜的加工保藏原理;果品和蔬菜的罐藏、干制、糖制、腌制、速冻的原理和加工工艺。
2、掌握果品和蔬菜采收后商品化处理技术和过程;采后各种果品和蔬菜的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种类和防止措施;影响果品和蔬菜贮藏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因素。
掌握鲜切果蔬加工技术和方法,果蔬中果胶、色素、香精油等物质的提取和分离技术和方法。
3、了解几种果品的具体贮藏方式和技术,几种蔬菜的贮藏方法和管理技术。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园艺产品对人民生活的意义;掌握园艺产品的生产特性;了解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的意义。
教学重点:我国果蔬贮运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教学难点:果蔬的生产特性教学方法:教师讲课为主、课堂讨论为辅教学主要内容:1. 果蔬贮藏保鲜的意义; 2. 果蔬贮藏运输业的概况; 3. 我国果蔬贮运中存在的问题; 4. 我国果蔬产品贮运业发展趋势。
农产品贮运学复习提纲●果蔬采后销售流通过程最关注的问题1. 腐烂问题2. 变质问题3. 商品外观(包装等)4. 市场售价●存在问题:1.园艺产品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多为个体经营,种植销售零散分布,投入少、规模小;2.从业者的科技素质低,规范化管理和集约经营层次较低;3.贮运设施不足;4.采后处理技术水平较低,采前、采后脱节,生产不问市场,不管贮运要求;5.尚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果蔬流通链;6.贮运保鲜技术的推广普及率较低。
●采后果蔬产品的质量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卫生质量果蔬表面清洁度;组织中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亚硝酸盐等限制性物质的含量等;重金属含量与农残是果蔬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关系到食品的安全性。
二.感官质量人体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品质指标。
用眼、耳、鼻、手作判断。
包括产品色、香、味、形和质地等。
园艺产品的优劣直接反映在感官品质上。
用感官指标评价产品质量,简单易行、直观实用。
三.营养质量包括碳水化合物、有机酸、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及含量。
四.商品化处理质量各种果蔬的商品标准;采后处理方法的有效性;商品化处理的设施与先进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不同1无公害食品是按照相应生产技术标准生产的、符合通用卫生标准并经有关部门认定的安全食品。
2绿色食品是我国农业部门推广的认证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
3有机食品是指以有机方式生产加工的、符合有关标准并通过专门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第一,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第二,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
果蔬贮运学重点《果蔬贮运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1.与体温有关的概念呼吸强度:也称呼吸速率,它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产品进行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一般单位用o2或co2mg(ml)/kg*h(鲜重)来表示。
呼吸商:也称呼吸系数,它是指产品呼吸过程释放co2和吸入o2的体积比。
呼吸热:呼吸热是呼吸过程中产生的,除了维持生命活动以外而散发到环境中的那部分热量。
每释放1mgco2相应释放近似10.68j的热量。
呼吸跃变:在其娇嫩阶段体温强劲,随其果实细胞的管状,体温强度逐渐上升,已经开始明朗时,体温下降,达至高峰后,体温上升,果蔬新陈代谢丧生,充斥体温高峰的发生,体内的新陈代谢出现非常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作呼吸跃变。
呼吸温度系数:在生理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10℃时呼吸速率与原来温度下呼吸速率的比值。
用q10来表示,它能反应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2.影响体温强度的因素(1)内部因素:种类与品种、成熟度(2)外部因素:温度、气体的分压、含水量、机械受损、其他:对果蔬实行涂膜、外包装、贮藏等措施,以及紫外光和应用领域生长调节剂等处置。
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体温消耗体温吸热呼吸改变环境的气体成分呼吸供能呼吸的保卫反应呼吸促进愈伤3.支独秀变型的果蔬与非支独秀变型的果蔬在皮利尼生理上存有什么区别?①成熟时是否出现呼吸高峰②内源乙烯的产生量不同③对外源乙烯刺激的反应④对外源乙烯浓度的反应⑤呼吸速率的变化幅度⑥内源乙烯的含量4.乙烯生物合成途径及在耐旱性实践中如何调控乙烯?乙烯生物合成途径:s-腺苷蛋氨酸(sam)的分解成:现已证实蛋氨酸在atp参予下由蛋氨酸腺苷转移酶催化剂而构成sam,此酶已从酵母菌和鼠肝中获得纯化,并在植物中辨认出其存有。
1-氨基环路丙烷羧酸(acc)的分解成乙烯的分解成(acc-乙烯)耐旱性实践中对乙烯的调控:①控制成熟度或采收期②防止机械损伤③低温贮藏④乙烯吸收剂的应用领域⑤乙烯抑制剂的应用领域⑥乙烯熟成剂的应用领域5.蒸腾作用对果蔬的影响及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控制蒸腾失水?水气对果品蔬菜的影响:①舱内失鲜②影响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③影响贮藏性和抗病性影响因素:内在因素:①表面非政府结构②细胞的持水力③比表面积外界环境条件:①相对湿度②环境温度③空气流速④其他因素(气压、光照等)控制蒸腾失水的措施:①降低温度②提升湿度③掌控空气流动④外包装、洗车(涂膜)6.何谓生理休眠和强制休眠?在贮运实践中如何利用蔬菜的休眠特性?生理休眠状态:就是由内在原因引发的,此时即使产品在适合幼苗生长的条件下,也不能幼苗,这种休眠状态称作“自发性”休眠状态或者生理休眠状态。
果蔬贮运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果蔬贮运技术适用专业:高职高专食品生物技术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果蔬贮运技术是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针对果蔬贮藏运输岗位设置的一门专业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果蔬的质量及质量评价、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因素、果蔬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果蔬的运输和冷链流通、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果蔬采后病虫害、各种果蔬的贮藏及果蔬的营销策略等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从事果蔬贮藏运输岗位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根据行业专家对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涵盖的岗位群所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为依据选择内容,并以生产流程为主线编排课程内容,以彻底打破原来的学科模式课程设计思路,围绕工作任务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内容包括果蔬的质量及质量评价、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因素、果蔬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果蔬的运输和冷链流通.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果蔬采后病虫害、各种果蔬的贮藏及果蔬的营销策略9个学习项目。
课程内容的选取在考虑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标准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工作任务的学习都以职业活动中所涉及的贮藏运输为载体来设计活动,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仿真教学,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98学时。
2.课程目标掌握果蔬的质量及质量评价.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影响果蔬贮藏性的因素、果蔬的采收和采后处理、果蔬的运输和冷链流通、果蔬的贮藏方式与管理、果蔬采后病虫害、各种果蔬的贮藏及果蔬的营销策略等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完成本课程相关的工作任务,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树立环保、节能、安全意识,为进一步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目标:●能够对果蔬质量进行评价;●能够运用果蔬贮藏的基本原理选用不同方式对各种果蔬进行贮藏;●能够对果蔬进行采收与采后处理;●能够防治果蔬采后病虫害;●能够对果蔬营销;3.课程内容与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4.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果蔬贮运学课程考核大纲
(执笔人:高雪参与人:审定人:)
课程名称:果蔬贮运学课程编码:092p0076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专业核心课)
总学时:72(理论36,实验36)学分:3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生物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也是专业核心课。
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植物生理生化基础之后开设此门课程。
通过课程的系统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果蔬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果蔬采后的生理特性,果蔬贮藏的主要方式及其管理,主要果蔬的贮藏特性及贮藏技术要点;熟悉果蔬采收、分级、包装、运输及商品化处理的一般技术;具有策划果蔬采后处理及流通营销的基本知识。
二、课程内容
绪论(1学时)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与质量评价(2学时)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8学时)
第三章影响果品蔬菜贮藏性的因素(4学时)
第四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3学时)
第五章果品蔬菜的运输与冷链流通(2学时)
第六章果品蔬菜的贮藏方式与管理(4学时)
第七章果品蔬菜采后病虫害(4学时)
第八章果蔬贮藏各论(6学时)
三、各章主要考核内容及考核要求
第一章果品蔬菜的质量与质量评价
考核知识点:果品蔬菜的质量构成和质量评价,
考试要求:
●了解:我国的标志食品
●基本掌握: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果品蔬菜的采后生理
考核知识点:果蔬采后的呼吸特点,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乙烯对成熟衰老的调节,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影响乙烯生成和作用的因素,增加体内钙水平的方法,水分蒸腾对果蔬的影响,影响水分蒸腾的因素,休眠的时期、特点以及影响休眠的因素。
考试要求:
●了解:生物技术在控制成熟衰老中的作用,蒸腾作用
●理解:果蔬采后的呼吸特点,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
乙烯对成熟衰老的调节、乙烯的作用机制,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影响乙烯生成和作用的因素,以及其它植物激素对成熟和衰老的调节。
钙的作用,增加产品体内钙水平的方法。
水分的作用、蒸腾途径、水分蒸腾对产品的影响、影响水分蒸腾的因素。
采后生长现象、原因,休眠的概念、休眠的时期和特点、休眠的机制、以及影响休眠的因素。
●掌握:果蔬采后的呼吸特点,影响呼吸强度的因素,乙烯对成熟衰老的调节,乙烯的生物合成途径,影响乙烯生成和作用的因素,增加体内钙水平的方法,水分蒸腾对果蔬的影响,影响水分蒸腾的因素,休眠的时期、特点以及影响休眠的因素。
第三章影响果品蔬菜贮藏性的因素
考核知识点:生态因素对果蔬的作用、套袋促进果实着色机理、疏花疏果
的目的。
考试要求:
●了解:农业技术因素
●基本掌握:影响果蔬贮藏性的自身因素
●理解:影响果蔬贮藏性的采前因素、影响果蔬贮藏性的采后因素
第四章果品蔬菜的采收和采后处理
考核知识点:采收目的、常用指标,采收方法及注意事项;分级:意义、标准、方法。
包装意义、类型、方法;预冷意义、方法。
考试要求:
●理解:采收目的、常用指标,采收方法及注意事项;分级意义、标准、
方法。
包装意义、类型、方法。
预冷意义、方法。
其它采后商品处理如催熟、
脱涩、愈伤、干燥、洗涤、涂蜡、贴标、鲜切、害虫控制、染色。
●掌握:采收期确定的常用指标、分级标准、包装类型及作用、预冷方法、催熟条件等。
第五章果品蔬菜的运输与冷链流通
考核知识点:运输条件:振动、温度、湿度、气体成分。
低温运输技术要点:计算热负荷、确定运输方式、预冷装载、途中管理、到达作业,低温运输技术要点、简易低温运输技术介绍。
考试要求:
●了解:简易低温运输技术
●理解:振动、温度、湿度、气体成分。
低温运输技术要点如计算热负荷、
确定运输方式、预冷装载、途中管理、到达作业,低温运输技术要点。
●掌握:公路、铁路运输,振动、温度、湿度、气体成份等运输条件,装
载,低温运输技术。
第六章果品蔬菜的贮藏方式与管理
考核知识点:影响产品贮藏性的因素:内部因素中的种类、品种、成熟度、外部环境因素中的生态环境因素、栽培因素、贮运因素。
简易贮藏:堆藏、埋藏、窖藏、冻藏假植贮藏。
通风库贮藏:库址选择和库形设计,隔热和通风,使用与管理。
冷库贮藏:库址选择和库形设计,隔热和防潮,使用与管理。
气调贮藏:特点,条件,类型,使用与管理。
其它:减压贮藏,辐射贮藏等。
考试要求:
●理解:简易贮藏、通风库贮藏、冷库贮藏、气调贮藏的特点、条件、类
型、使用与管理。
了解其它贮藏如减压贮藏,辐射贮藏等。
●掌握:通风库的使用与管理,冷库的使用与管理,以及气调库及MA贮
藏的基本要求与管理。
第七章果品蔬菜采后病虫害
考核知识点:生理紊乱:冻害、冷害、以及其它生理病害。
侵染性病害:常见果蔬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病程、侵染性病害的控制。
考试要求:
●理解:生理紊乱:冻害、冷害、以及其它生理病害。
侵染性病害:常见果蔬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病程、侵染性病害的控制
●掌握:冷害的症状、临界温度,冷害的机制,延缓冷害的措施,常见果
蔬的主要侵染性病害,病原物侵入的时期及途径,影响侵入期的因素,病原
物对寄主的破坏,寄主的防御性反应,防治采前侵入的措施,防治采后侵入
的措施。
第八章果蔬贮藏各论
考核知识点: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桔类、瓜类、干果类的品种特性,贮运条件和贮藏方法;茄果类、瓜类、豆类、地下根茎类、结球蔬菜类、绿叶蔬菜类、蒜苔的品种特性,贮运条件和贮藏方法。
考试要求:
●理解: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柑桔类、瓜类、干果类的品种特性,
贮运条件和贮藏方法。
茄果类、瓜类、豆类、地下根茎类、结球蔬菜类、绿
叶蔬菜类、蒜苔的品种特性,贮运条件和贮藏方法。
●掌握:苹果、梨、桃、葡萄、橙、柑、桔、甜瓜、西瓜、核桃、板栗的
贮藏方法、贮运条件,以及主要采后病害的症状识别及控制。
四、大纲说明
1、本课程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占比:平时成绩40%,期末60%。
平时考核的形式:考勤、作业和实验成绩
期末考核的形式:闭卷考试。
2. 考核使用教材、参考教材情况
教材:刘兴华,陈维信主编,《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第三版),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参考书:
[1]罗云波、蔡同一主编,《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贮藏篇),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
[2]刘道宏主编,《果蔬采后生理》,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试题类型及比例
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
难度等级:试题的难度等级分为一、二、三、四个等级,大致比例为一级25%,二级30%,三级30%,四级15%。
4、考核方式、时间
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时间为学期末。
5、制(修)定日期
2018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