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4 第三章 第四节
- 格式:ppt
- 大小:609.00 KB
- 文档页数:40
1.(2011年东北师大附中高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解析:选C。
25 ℃时,将溶解度小于0.01 g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因此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0,也并非不溶于水,即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把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
故只有C正确。
2.对于难溶盐MX,其饱和溶液中M+和X-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 +)·c(OH-)=K w,存在等式c(M+)·c(X-)=K sp。
现将足量的AgCl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AgCl 的溶解的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①20 mL 0.01 mol/L KCl溶液②30 mL 0.02 mol/L CaCl2溶液③40 mL 0.03 mol/L HCl溶液④10 mL蒸馏水⑤50 mL 0.05 mol/L AgNO3溶液A.①>②>③>④>⑤B.④>①>③>②>⑤C.⑤>④>②>①>③D.④>③>⑤>②>①解析:选B。
本题考查的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因素。
AgCl固体在水中存在如下溶解平衡:AgCl(s) Ag+(aq)+Cl-(aq),由于c(Ag+)·c(Cl-)=K,c(Cl-)或c(Ag+)越大,越能抑制AgCl的溶解,AgCl的溶解量就越小。
注意AgCl的溶解量大小只与溶液中Ag+或Cl-的浓度有关,而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①中c(Cl-)=0.01 mol/L;②中c(Cl-)=0.04 mol/L;③中c(Cl-)=0.03 mol/L;④中c(Cl-)=0 mol/L;⑤中c(Ag+)=0.05 mol/L。
Ag+或Cl-的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④<①<③<②<⑤,故AgCl的溶解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④>①>③>②>⑤。
第4节离子反应知识与技能:1. 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生成弱电解质、生成气体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 学会利用酸碱中和滴定测定强酸、强碱溶液浓度的原理和方法;3. 通过离子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4. 培养运用归纳法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利用熟悉的例子归纳离子反应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按已形成的思路进行分析,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简要的话进行记忆,使认识得以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展示更为广阔的化学天地,立志于从事化学、化工研究和生产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充分感受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交流研讨】P98,学生完成【回顾小结】1.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1)写拆删检(2)离子不能共存法【板书】2.离子反应:溶液中有离子参与的化学反应称之为离子反应【提问】离子发生的产所在什么地方?【学生】水溶液中【追问】实验室制备氨气——2NH4Cl + Ca(OH)2===CaCl2+ 2NH3↑+2 H2O有没有离子反应?【学生】没有,因为不在水溶液中发生的【提问】在必修1中我们学到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什么?【学生】生成沉淀、生成水、生成气体(也有可以知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板书】3.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举例】SO42—、Cl—、CO32—的检验以及MgCO3沉淀的转化【教师】其实,生成水和生成像水一样的弱电解质也可以,比如讲,CH3COONa与盐酸HCl 反应、NH4Cl与NaOH反应大量Na2CO3与少量盐酸【板书】生成弱电解质【举例板书】CH3COONa+HCl===CH3COOH+NaClCH3COO—+ H+=== CH3COOHNH4Cl+NaOH===NH3•H2O+NaCl NH4+ + OH—=== NH3•H2ONa2CO3(过量)+HCl===NaCl+NaHCO3CO32—(过量) + H+=== HCO3—【提问】少量Na2CO3与大量盐酸能否发生反应?产物是什么?【学生】Na2CO3+2HCl===2 NaCl+H2O+CO2↑ CO32—+ 2H+=== H2O + CO2↑【追问】那么这个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板书】↑【举例】比如讲NH4+的检验:NH4+ + OH—△NH3↑ + H2O(或浓碱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提问】Fe2+能否在硝酸中,浓硫酸中存在?【学生】不能【追问】为什么?【学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Fe2+被硝酸或浓硫酸氧化成Fe3+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解析版)1 / 11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课后巩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分)1. 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Mg(OH)2(s)⇌Mg 2+(aq)+2OH −(aq),若使固体Mg(OH)2的量减少,而且c(Mg 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MgCl 2B. 加H 2OC. 加NaOHD. 加HCl【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答该题。
【解答】A.加入MgCl 2,增大了c(Mg 2+),使溶解平衡逆向移动,Mg(OH)2固体的量增加,故A 错误;B.加入适量水,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Mg(OH)2固体的量减少,由于仍是Mg(OH)2的饱和溶液,所以c(Mg 2+)不变,故B 正确;C.加入NaOH ,增大了c(OH −),使溶解平衡逆向移动,Mg(OH)2固体的量增加,c(Mg 2+)减小,故C 错误;D.加HCl ,消耗了氢氧根离子,使溶解平衡正向移动,Mg(OH)2固体的质量减少,c(Mg 2+)增加,故D 错误;故选:B 。
2. 某温度下向含AgCl 固体的AgCl 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gCl 的溶解度、K sp 均减小 B. AgCl 的溶解度、K sp 均不变C. AgCl 的溶解度减小、K sp 不变D. AgCl 的溶解度不变、K sp 减小【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K sp 的影响因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K sp 与温度有关,题目难度不大。
【解答】AgCl 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c(Cl −)增大,导致AgCl(s)⇌Ag +(aq)+Cl −(aq)逆向移动,则AgCl 的溶解度减小,且温度不变,则K sp 不变,故C 正确。
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学习目标定位] 1.知道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明确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并由此学会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1.不同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但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在20 ℃时,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下:下列物质,属于易溶物质的是①②③,属于微溶物质的是④⑤⑥,属于难溶物质的是⑦⑧⑨。
①NaCl、②NaOH、③H2SO4、④MgCO3、⑤CaSO4、⑥Ca(OH)2、⑦CaCO3、⑧BaSO4、⑨Mg(OH)22.固体物质的溶解是可逆过程固体溶质溶解沉淀溶液中的溶质(1)v溶解>v沉淀固体溶解(2)v溶解=v沉淀溶解平衡(3)v溶解<v沉淀析出晶体3.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溶解和生成的速率相等时,即建立了动态平衡,叫做沉淀溶解平衡。
如AgCl溶于水有+(aq)+Cl-(aq)。
4.沉淀溶解平衡状态的特征(1)动态平衡v溶解=v沉淀≠0。
(2)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
(3)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达到新的平衡。
探究点一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在装有少量难溶的PbI2黄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约3 mL蒸馏水,充分振荡后静置。
(1)若在上层清液中滴加浓的KI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上层清液中出现黄色沉淀。
(2)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原上层清液中含有Pb2+,Pb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
(3)PbI2溶于水的平衡方程式是PbI2(s)2.难溶物质溶解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但改变外界条件(如浓度、温度等),沉淀溶解平衡会发生移动。
已知溶解平衡:Mg(OH)22+(aq)+2OH-(aq),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归纳总结]外界条件改变对溶解平衡的影响(1)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
(2)加水稀释,浓度减小,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3)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微粒相同的物质,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课堂教学过程节新课引入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
【板书】【过渡】这就是以NaCl为代表的可溶性电解质溶解时的情形,那么难溶电解质呢?【分组实验】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几滴浓盐酸。
观察变化,并给出合理解释。
借助实验,帮助学生回忆溶解平衡的基本知识;引出研究对象——难溶电解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过渡】同学们曾经学过,生成沉淀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以AgNO3和NaCl反应为例。
【思考与讨论】1.AgNO3和NaCl等物质的量反应后溶液中还有Ag+和Cl-吗?【资料卡片】溶解度表1.独立思考,回忆所学知识;2.利用所给表格数据;3.与组内同学交流;4.回答教师学生通过问题逐步建立对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认识.同时认识到不溶、不可逆是相对的,溶解、可逆是绝对平衡2.AgCl和NaCl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相同之处?3.以AgCl为例,难溶电解质在什么情况下达到溶解平衡?如何表示?【板书】4.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有哪些特征?【总结讲述】固体溶解是一种双向、动态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决定了生成沉淀的反应不能进行到底。
但对于常量化学反应来说,产物溶解度小于0。
01g或者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就可以认为反应完全。
提问,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评价。
的。
学生能认识到生成沉淀的反应转化为固体溶解问题,变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
学生形成分析水溶液中的问题的基本思路。
小结基本思路:“看到”粒子-—“找到"平衡-—“想到”移动依据:1.溶解度或溶度积常数(Ksp)2。
平衡移动规律1.聆听、思考;回答2.整理、记录.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概括、整合【板书设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特征:一定条件下的动态平衡,固体的量和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变。
外界条件改变,平衡可能会发生移动。
二.难溶电解质的转化条件:生成更难溶的电解质实质: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的移动三.综合应用沉淀溶解的实质:解决沉淀溶解平衡的一般思路:“看到”粒子-—“找到”平衡—-“想到"移动【学案】【资料卡片1】部分电解质的溶解度表(20℃)化学式颜色溶解度/g 化学式颜色溶解度/gAgCl白色 1.5×10―4Mg(OH)2白色9×10-4AgI黄色3×10-7BaSO4白色2.4×10-4Ag2S黑色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