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7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57.28 KB
- 文档页数:5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概念已经逐渐深入到各行各业,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数据的加入,不仅让信息处理更加快速、精准,也为企业和组织管理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信息资源管理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或组织内、外部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利用,实现信息的采集、存储、传播、处理和分析等过程。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的规模和类型越来越庞大,如何更加高效地承载、处理这些信息资源,成为了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的重要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技术手段。
一、数据仓库技术数据仓库是大数据时代中一种非常常用的技术手段。
它主要是将企业或组织内部各类数据资源进行统一、标准化的整合处理,形成一种“一站式”的数据查询和管理模式,方便决策者或利益相关方进行数据的查看和分析。
数据仓库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集成性强,能够很好地解决海量数据所带来的数据碎片化、异构性等问题,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手段。
二、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技术手段。
它主要是利用各种数据分析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隐藏的、有用的信息,以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发展。
数据挖掘的运用可以涉及到企业资源的规划和调配、市场营销和客户管理等领域,帮助企业或组织在市场竞争中更加有效地把握商机,提高竞争力。
三、分布式存储技术在大数据时代中,数据的存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由于数据量的庞大,传统的集中式存储方法无法满足高速增长的需要。
分布式存储技术则是一种分散、自组织的数据存储方式,它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散在多台计算机上,并采用高速网络技术进行通讯,形成一个“云存储”的模式。
这种数据存储方式无论从存储量、性能、安全性、可扩展性等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良好的表现,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四、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是大数据时代中所重要的一项技术。
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论文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趋势一、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内容及意义信息资源管理的含义:在西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是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起步,虽然研究者对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认识还不尽相同,但在某些方面对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也显示出研究的进展,归纳起来大致有三方面:(一)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IRM)这一术语;(二)就其内涵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为研究的深化奠定了基础;(三)对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研究作出贡献的不仅有专家、学者,如霍顿、伍德等,还有美国联邦政府部门,前者成为IRM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后者则成为 IRM 形成领域之一。
在我国,有志于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学者 ,在西方研究者的带动下也涉及了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探讨。
概括起来,至少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一)积极引进、传播西方学者有关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二)在吸收、消化西方观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颇有新意的见解;(三)在信息资源管理内涵的认识上,我国学者在IRM 领域的研究实力已见端倪。
我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国家和组织机构为达到预定目的,运用各种手段,对信息活动中的各要素(信息、人员、设备、资金等)实施全面管理的一种思想和管理模式,其理论研究将随着实践领域的拓展而不断深化,有关信息资源管理含义的认识也将逐渐明确与升华。
总之,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
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二、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背景一般地讲, 信息资源管理产生的先决条件是“信息资源”的形成, 根据有关信息资源定义信息资源早已有之,但为什么说信息资源管理直到20世纪中期才出现呢?这里涉及一个观念问题,也就是说, 尽管信息资源随着人类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形成已经产生并广为流传,但人们并没有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它视作一种资源,只有当信息资源量的积累发展到一个临界点,人们的认识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这可以称作信息资源管理生成的观念条件。
最早将信息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是在通信领域,因为通信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传输信息。
1948年,申农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以概率论为工具,阐明了通信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提出信息是用来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基于这一思想,布里渊后来提出信息是负熵,也就是对有序程度的度量。
这些认识比仅仅把信息看成通信要深刻多,事实上,对信息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影响其他领域的研究。
人们自然而然地将信息与收益、决策、风险等联系起来,从而将信息的概念引入经济和管理领域。
1.信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概念也在不断扩展。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被看作数据和内容,被应用于数据库的建设和开发,以及网站的建设和运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服务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信息内容产业。
从信息概念的演化可以看出,对信息的定义十分复杂。
在不同的前提和约束条件下,会得到不同的关于信息的定义。
在没有任何前提和约束条件的情况下,信息是事物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与物质和能量并驾齐驱,这是最广义的信息,即本体论层次的信息。
考虑到信息离不开主体—人,就必须从主体的角度来定义信息,这就产生了认识论层次的信息,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的存在形式和运动状态。
认识论层次的信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是包括语法信息(形式)、语义信息(内容)和语用信息(效用)的全信息。
数据、信息和知识是三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具有连续进化的关系。
在知识管理的研究中,数据、信息和知识体现为知识的三个层级。
(1)数据=未经加工的事实数据对应于人、实体、事件等原始事实;单独的数据没有意义;具有多种符号表示形式。
(2)信息=数据+语境将数据放到语境(context)中,从而给予一定的含义,就成为信息;经过处理的有用数据,用来回答Know-Who/What/Where/When的问题;信息是由人对数据进行组织而成。
(3)知识=信息+判断是由人创造,并且反映他们是如何来进行判断、选择并且采取行动的know-how,知识一般与人们的教育、经验、方法及其他智慧相关。
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在信息环境中,针对信息资源的收集、组织、利用和传输等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在信息化的今天,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组织选择的一种重要策略。
信息资源的分类和管理信息资源根据其类型可以分为文献信息、人员信息、财务信息等等,在分类的同时也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
传统的管理方法主要是集中式管理,即所有的信息资源都由一个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而现在逐渐流行的则是去中心化的管理,即将信息资源进行分散的分配和利用。
这种方式可以使信息资源更加有效利用,同时也增加了组织的灵活性。
信息资源的价值信息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它们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为政府提供更为周密的数据,为学术界带来更加深入的研究等等。
信息资源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的可及性:信息的可及性决定了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如果难以获取,那么它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2.信息的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是衡量信息资源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信息的时效性不强,那么它的价值也会相应减少。
3.信息的可信度:信息的可信度决定了使用者对信息的信任程度,如果信息不可信,则该信息资源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信息资源管理的挑战信息资源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面临着如下的挑战:1.信息量庞大: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信息,如何进行分类、归档和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2.信息化水平低:还有很多组织对信息化的认知不够深入,对信息资源的利用也存在很多的困难,因此如何提高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
3.信息安全: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何保障信息资源的安全不被侵犯,也是信息资源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信息资源管理的未来信息资源管理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预见有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在未来等待着我们。
未来的信息资源管理需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信息资源的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信息组织研究进展及趋势[文章编号] 1004-325X(2006)03-0062-06(华东理工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上海 200237)The Development and Tendency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摘 要] 从“信息组织”发展的大背景、信息组织研究的发展、检索语言在新形势下的改进、对网络信息组织研究的基本认识等方面,对当前信息组织研究的现状、热点、趋势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从大视角看信息组织、不断拓宽领域和拓展成果等方面提出了信息组织研究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 信息组织 网络信息 检索语言 分类法 主题法 语义网 本体 元数据 知识网格[中图分类号] G254.0 [文献标识码] A[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hotspots and the tendency of the informationorganization research in depth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broad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the advance of retrievallanguage in new situation and the essential recognization to network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etc. At last, it puts forward opinion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research from a bigangle of view for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unceasing opening up the domain and the development ofachievements.[Key words]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 language; Classification; Subject;Semantic Web; Ontology; Metadata; Knowledge grid陈树年 李青华 朱连花 近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检索语言领域(包括分类法、主题法、索引法,以及文献信息标引和检索等)已经成为最活跃、最具生命力、成果最多的学科,由于“检索语言”(或情报语言)已经很难概括它发展和延伸的领域,现在通常都用“信息组织”这个概念来表述它的研究领域。
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ECONOMY 2010年第20卷第11期Research on Virtual Simulation Information Demonstration System of the Scenic SpotsLI Chen-guang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robes into the hardware structure ,software platform and the synergetic patter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virtual simulation information demonstration system of the scenic spots from the angles of application and principle ,and shows the new tre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tourism and high technology .KEY WORDS :virtual simulation ;demonstration system ;tourism 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简称IRM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政府领域。
80年代是美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时期。
孟广均和卢泰宏是中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奠基人。
通过他们,9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开始在国内发展起来并形成了许多观点。
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已经成为融合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组织理论、经济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等多种理论的一门学科,并应用于社会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
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东南大学图书馆 李慧芳[摘 要]本文主要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内容、方法等方面分析了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然后又对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知识管理做了阐述。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知识管理 显性知识 隐性知识 信息资源管理概念首先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
它是由计算机的应用所引发的信息理论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实践发展到信息处理自动化和信息传递网络化时期,为加强对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而产生的一种新概念和新理论。
1、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已经成为融合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组织理论、经济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等多种理论的边缘学科,其理论体系已经相对成熟。
本文主要从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和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三个方面来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加以研究分析。
1.1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研究信息资源管理是为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是由多种人类信息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
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1]1.2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研究信息资源管理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三个层次,不同的管理层次有着不同的管理内容。
1.2.1宏观管理的内容信息资源的宏观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一般由国家信息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管理条侧以及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从总量上和结构上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之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不影响国家的信息主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得到最合理的开发和最有效的利用。
信息资源的宏观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必须认识到信息资源是当今社会一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二是信息资源管理必须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宏观管理主要是确定信息资源管理的大政方针,为中观管理和微观管理提供指导和制造条件;三是必须大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以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效果;四是确定信息资源管理的保密和保存制度,以协调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简述范桂红【摘要】本文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出发,探讨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云南档案》【年(卷),期】2012(000)011【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作者】范桂红【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大学档案馆【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3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使得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现在,我国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也从萌芽时期步入了一个比较成熟的时期。
一、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起步(一)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的起源信息资源管理这一词在1979年由曾担任美国联邦日常文书工作委员会信息管理研究指导者的霍顿率先提出,他认为“信息资源是对一个机构的信息内容及其支持工具的管理”,他强调信息资源管理属于资源管理,是把资源管理的概念扩展应用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上的结果。
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概念提出后,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著名的专家和学者进行研究,现在信息资源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二)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理念的提出我国学者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不仅积极引进和传播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成果,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
1993年,中山大学的卢泰宏教授在其所著的《国家信息政策》中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集约化管理。
”1998年,霍国庆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2]。
二、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进展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将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集中在信息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发展趋势、构成要素以及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
其中,网络技术发展推动而产生的知识管理及其发展是信息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并且研究领域不断细化和深化。
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库技术的进展信息资源管理(IRM)与数据库技术是信息技术领域中两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领域。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这两个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首先,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于如何高效地组织、存储、检索和保护信息资源。
随着企业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IRM面临着新的挑战。
现代IRM系统不仅要能够处理结构化数据,还要能够处理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和视频。
此外,IRM还需要集成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便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库技术也在不断进化。
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虽然在许多应用场景中仍然有效,但随着NoSQL数据库的出现,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NoSQL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如键值存储、文档存储、列存储和图形数据库,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查询需求。
此外,数据库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进展是实时数据库的出现。
这些数据库能够处理高速数据流,并提供实时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这对于需要快速响应的行业,如金融交易、物联网设备监控等,具有重要意义。
安全性也是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数据泄露事件的增多,数据库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加强。
现代数据库系统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包括加密、访问控制、审计和入侵检测等,以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
最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数据库技术开始变得更加智能。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用于优化查询性能、预测数据趋势,甚至自动调整数据库配置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负载。
综上所述,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库技术的进展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涉及到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业务需求和提高用户体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创新和突破。
信息资源管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空1.5分,共15分)(1)在6个软件质量要素和24个评价准则的关系中,与健壮性存在着关系的软件质量要素是:(2002 ,4) ( B )A.可靠性、可维护性B.易使用性、可维护性C.易使用性、功能性D.健壮性、可移植性(2)质量管理先后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是:(A)P130A)检验质量管理、统计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B)统计质量管理、检验质量管理、三全管理(C)目标管理、定性管理、定量管理(D)统计管理、制度管理、人的管理(3)如果信息系统的经济效果为e,经济效益为E,要使系统的经济效益E>0,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是(2010-05):【 A】A.e>1 B.e<1 C.e>0 D.e<0(4)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反映的是标准体系的()关系(2002-04) ( D )A.内在关系B.领域分布C.依存关系D.层次关系(5)以DB开始的标准代号表示这种标准是()标准(D ) 2010 -07A.国际标准B.国家标准C.行业标准D.地方标准(6)为了提高网络登录过程的安全性,专家们提出的口令控制存取方式是一次性口令(A)2010-07A.一次性口令B.速记码口令C.超长码口令D.特征性口令(7)为了防止意外或人为的破坏,软件应当具备的自我保护能力称为()(2009-04)(A)A.安全性B.可靠性C.可维护性D.可用性(8)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实施后,制定标准的部门需要适时地进行复审,一般复审周期不应超过()年(2004-04) ( A )A.5年B.4年C.2年D.3年(9)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存取控制主要通过()来实现 (2002-04) ( A )A.数字签名、终端识别、口令控制和鉴别技术B.数字文档、终端识别、密码控制和鉴别技术C.数字签名、终端隔离、密码控制和鉴别技术D.数字文档、终端隔离、口令控制和加密技术(10)在Internet上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优点为(2010-05):【 D 】A.突破硬件的约束、突破软件的约束、改善管理机制和降低成本B.突破空间的约束、突破时间的约束、改善管理机制和提高速度C.突破硬件的约束、突破软件的约束、改善流通机制和提高速度D.突破空间的约束、突破时间的约束、改善流通机制和降低成本(11)在对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价的系统效率指标中,用单位时间内所能完成的工作量衡量的指标是()(2004-04) ( C)A.周转时间B.响应时间C.吞吐量D.工作定额(12)在操作系统的安全控制方法中,隔离控制主要包括:(2004-04) ( C)A.物理隔离、空间隔离、逻辑隔离和实体隔离B.物理隔离、时间隔离、加密隔离和实体隔离C.物理隔离、时间隔离、加密隔离和逻辑隔离D.加密隔离、空间隔离、逻辑隔离和实体隔离(13)为了保证应用软件的安全性,在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遵循的原则并不包括(A)(2005-04)软件测试由专业程序员独立进行。
湘潭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从事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教学与研究,并胜任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管理、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及其他信息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学风端正,学习刻苦,能够遵守科学研究规范,系统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和运用本专业外文书刊和资料。
4.能够坚持体育锻炼,身心健康。
二、学制学制三年,学习年限为两至四年,最短不少于两年,最长不超过四年。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少于三年为提前毕业,长于三年为推迟毕业。
三、研究方向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包括图书馆学(方向1)、情报学(方向2)、档案学(方向3)和信息资源管理(方向4)四个二级学科(方向),每个二级学科研究方向的特色如下:1.图书馆学。
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信息咨询与用户服务、信息产权、数字出版等的研究。
2.情报学。
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咨询与决策、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竞争情报与知识管理、信息计量、信息生态等的研究。
3.档案学。
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档案学理论与方法、电子政务、政务信息管理与利用、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安全与文献保护技术、信息产权与信息伦理等的研究。
4. 信息资源管理。
该研究方向的特色主要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过程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信息资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及软件质量管理等的研究。
四、课程设置类别学分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学分学时开课学期开课教师考核方式适用方向公共必修课程6马克思主义理论 3 1 考试各方向第一外国语 3 1,2大学英语部考试各方向计算机应用基础0 0 1 考试各方向专业基础课程10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 36 1 何振等考试各方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 2 36 1 邹凯考试各方向信息检索原理与方法 2 36 1 陈能华考试各方向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方法 2 36 1 文庭孝等考试各方向知识管理研究 2 36 1 龚蛟腾考试各方向专业必修课程8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2 36 2 龚蛟腾考查方向1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 2 36 2 陈能华考查方向1 图书馆管理 2 36 2 刘昆雄考查方向1 文献学研究 2 36 2 刘灿姣考查方向1 情报学理论 2 36 2 文庭孝考查方向2 竞争情报研究 2 36 2 唐毅考查方向2 信息分析与评价 2 36 2 毛太田考查方向2、4 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 2 36 2 周永红考查方向2、4 档案学理论与历史 2 36 2 肖文建考查方向3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研究 2 36 2 何振考查方向3、4 政府信息化建设 2 36 2 陈艳红考查方向3、4经典文献选读与档案学术评价2 36 2 王协舟考查方向3其他必修4前沿讲座 2 1,2 导师组考查各方向社会实践 2 3,4 各位导师考查各方向研究方向课程6信息法学 2 36 2 周淑云考查方向1、2、4 参考咨询与服务 2 36 3 周永红考查方向1 数字出版研究 2 36 3 刘灿姣考查方向1 信息系统规划与集成 2 36 3 邹凯考查方向2、4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 36 3 龙朝阳考查方向2、4 历史文献保护与开发 2 36 2 仇壮丽考查方向3 电子文件管理研究 2 36 3 向立文考查方向3 文献编纂理论与技术研究 2 36 3 唐思慧考查方向3选修课程4科研论文写作 2 36 2 学校安排考查共12门课程各方向任选2门经济信息管理与应用 2 36 3 刘昆雄考查信息计量研究 2 36 3 文庭孝考查信息调查 2 36 3 唐毅考查科学知识图谱 2 36 3 杨思洛考查数据挖掘技术 2 36 3 朱红灿考查数字出版技术 2 36 3 王丙炎考查期刊编辑与管理 2 36 3 汪全莉考查数字档案馆研究 2 36 3 唐艳芳考查信息获取与公平研究 2 36 3 陈艳红考查信息产权与信息伦理 2 36 3 唐思慧考查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2 36 3 向立文考查补修课程管理学原理考试跨专业及同等学力报考学生信息组织考试信息资源管理考试五、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修满38学分后方可毕业。
1995-2005年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凌云;高凡
【期刊名称】《图书馆论坛》
【年(卷),期】2007(027)005
【摘要】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收集了1995-2005年国外关于信息资源管理的期刊论文、图书和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对筛选出的273篇信息资源管理相关文献进行聚类和分析,综述了1995-2005年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进展情况.
【总页数】5页(P8-12)
【作者】凌云;高凡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3
【相关文献】
1.2004~2007年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J], 徐刚;邓胜利
2.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及热点分析——基于IRMJ和JASIS的分析 [J], 毕强;滕广青
3.2000~2010年我国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J], 王联红
4.1995-2005年我国学龄前儿童及小学一年级学生视力状况分析 [J], 袁克奇;马延超
5.2005年10大水稻主产省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1995-2005年全国小麦机收、水稻机收、机插率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急剧增长,网络信息过载问题日益突出,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古代就有图书馆与文书档案管理,而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则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美国。
90年代以来,伴随着商业化,互联网以摩尔定律的速度爆炸般膨胀。
网络信息资源呈现出:网络信息数量增长迅速、来源广泛、传递速度快、动态变化频繁,类型复杂、内容丰富、价值不一,呈非线性、链接网状结构,共享程度高、使用成本低,是多渠道、多层次信息交互式交流的集成。
这就促使国内外开始进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如人文管理、技术管理、经济管理等开展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我国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晚,统计和分析这些年来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利于推动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
一、统计说明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分析1、论文发表的数量及年代分析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
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
表1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表1 论文年代分布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论文发表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
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
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