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浩门镇如何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对策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现代经济信息494论兰新高铁对青海省门源县经济的影响陈学红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摘要:作为经过青海省门源县的第一条高速铁路, 兰新高铁的开通, 对门源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介绍了兰新高铁在门源县境内的基本情况, 分析了兰新高铁对门源经济的影响, 从而提出门源县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发展经济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兰新高铁;门源县;经济;影响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3-0494-01一、青海省门源县发展现状门源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 东北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天祝、肃南、山丹县接壤, 南接本省大通、互助县, 西与本州祁连、海晏县毗邻, 历史上曾为“丝绸之路”的辅道, 是青海省的“北大门”。
距省会西宁150公里, 东出240公里与甘肃省省会兰州相接, 北走109公里直通河西走廊, 交通便捷, 是全州乃至全省藏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重要枢纽地区之一, 是青藏高原连接河西走廊的战略通道。
兰新高铁客运专线在门源县境内全长72公里, 2014年12月底, 兰新高铁全线通车运行, 使门源县由过去只通汽车的公路交通一步跨入高铁时代, 开启了高铁时代下门源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 在新常态下发展高铁经济, 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纪元。
二、兰新高铁对门源县经济的影响(一)兰新高铁的开通加强了门源县与省外的经济交流兰新高铁作为连接甘肃、青海、新疆西北三省区第一条高速铁路, 是欧亚大陆桥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开通运营, 大大拉近了门源与省会西宁以及甘肃、新疆的距离。
真正实现了“人便其行、货畅其流”, 实现了多方向互通、大运量保证、高效率运输, 使门源县由传统的区域性公路运输网络向现代化的“公—铁”交通网络体系转变, 有力地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向门源聚集, 也将有力促进交通区位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兰新高铁线将成为门源县特色农畜产品为主的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的绿色通道,同时, 随着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 为门源县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门源的资源、能源、交通、人文、生态等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作为融入“丝绸之经济带”的突破口, 必将催生出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门源县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门源县一治两创实施方案门源县地处青海省西北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青海省重要的生态屏障。
为了进一步推动门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治两创实施方案,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一、推进一治(一)加强生态保护门源县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因此,推进一治,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二)推动产业升级门源县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但传统的畜牧业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发展需求。
因此,推进一治,要推动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引导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两创(一)创新驱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是实施两创的关键。
门源县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支持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科研力度,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创业创意鼓励和支持创业创意,是实施两创的重要内容。
门源县将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支持措施,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意环境,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推动创业创意成果不断涌现。
三、强化政策支持为了确保一治两创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门源县将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包括财税支持、土地政策、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为一治两创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组织领导一治两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
门源县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协调配合,确保一治两创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
五、加大宣传力度为了凝聚全县人民的共识和力量,门源县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一治两创实施方案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全县人民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一治两创实施方案的落地见效。
总之,门源县一治两创实施方案的推出,将有力推动门源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建设美丽门源、富裕门源、幸福门源注入强大动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一、经济发展1.发掘本地资源优势:根据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等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如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这有助于提升家乡知名度,吸引外部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家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降低对传统产业的依赖。
3.培养和引进人才: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本地劳动力素质。
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来家乡发展,为家乡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家乡内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便利性。
例如,修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干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2.提升市政设施:改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市政设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家乡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3.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快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家乡的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生态环境保护1.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2.加强环境治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推广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理念和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社会事业发展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同时,关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
2.完善医疗卫生体系: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让基层群众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3.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弘扬家乡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运动。
门源县:突出重点抓关键推动发展促和谐
孔繁福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青海)》
【年(卷),期】2013(000)009
【摘要】门源县北山乡立足实际,创新举措,突出重点,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维
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建立三项制度,探索大学生村官培育新路子。
组织大学生村官定期参加乡村干部集中学习、跟班培训,定期审阅读书笔记和学习心得,并采取村干部一对一帮带的方式,让他们全程参与村级日常工作。
【总页数】1页(P61-61)
【作者】孔繁福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12
【相关文献】
1.突出重点抓管理提升服务促规范——延安市志丹县交通运输管理站工作小记 [J], 窦刚
2.突出重点促全面确保均衡抓质量强力打造教育强区 [J], 刘继平
3.规范管理强基础转变作风抓落实司法局“四抓四促”提升效能推动发展 [J], 刘俊杰
4.山阳突出重点抓工业创新求实促财源 [J], 朱建荣
5.加大力度抓收入突出重点促征管——记延安市富县地方税务局 [J], 窦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马耀文从经济发展先进县以及一些经济欠发达县后来居上的发展轨迹看,项目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突破口,是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笔者结合县情实际,就门源县项目建设现状、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进行了思考。
一、项目建设现状"十五"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门源县审时度势,牢固树立"抓项目、促发展"的意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和投资方向,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较好地发挥了项目带动效应,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在建项目之多、建设速度之快、完成投资数和形成固定资产投资数之大,是门源县建县以来少有的。
据统计,"九五"期间,全县共实施各类项目140余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相当于"八五"时期的7倍多,年均增幅49.9%,但基数偏低;"十五"时期,累计实施各类项目340余项,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1亿元,相当于"八五"、"九五"投资总和的2.2倍,提前一年完成了五年累计投资9.29亿元的目标,年均增幅高达34.3%;"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达39亿元以上,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5.26亿元,年均增长20%。
至"十一五"前三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总规模达21.24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55%,其中县属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17.94亿元,完成预期目标的51%,相当于"十五"时期的1.25倍。
平均每年开工项目90余个、完成项目投资约6亿元。
根据项目的投向,大致可分为工业类、农业类、生态类、水利类、交通类、城镇建设类、旅游类、社会事业类、公检法司类九大类,尤其是农村道路、人畜饮水、中小学校舍改造、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无电村通电工程、党员活动室、"一池三改"等一批惠及民生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全县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海北州城郊失地农牧民及后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由于发展需要、道路建设用地、工商业经营性用地、退耕还林(草)项目、学校建设用地、移民小区建设等项目的落实,征占用土地、草场面积不断扩大。
海北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近郊失地农牧民的补偿和安置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工作。
【关键词】城郊失地农牧民;后续产业发展;海北州近年来,由于发展需要、道路建设用地、工商业经营性用地、退耕还林(草)项目、学校建设用地、移民小区建设等项目的落实,征占用土地、草场面积不断扩大。
自2000年至今海北州四县城郊因建设用地等,共失地8215.194亩,涉及 18个村,2684户,9238人口。
征地后农牧民的失地补偿,各县严格按省政府有关补偿标准进行了补偿。
门源县城所在地为浩门镇,浩门镇辖4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辖区面积3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2万亩,草场22.49万亩,2011年失地农牧民人均收入2033元。
门源县城郊共征地(包括草原、退耕还林草)3437.85亩,涉及9个行政村,1270户,3810人口。
岗青公路建设用地206.9亩,补偿标准6256元∕亩;兰新铁路用地183.6亩,补偿标准11800元/亩,集体草场补偿标准147.67亩,补偿标准935元/亩;三进碳化硅厂建设用地20.3亩,补偿标准11040元/亩,工业园区项目建设394.38亩,补偿标准1200元/亩;退耕还林(草)面积1920亩,2000年至2009年的每亩按160元补偿,2010后的每亩按90元补偿。
其他用地,包括育才路学校用地、移民小区建设用地、民俗一条街住户迁移用地等占用土地565亩,涉及农户187户。
祁连县县成所在地为八宝镇,镇辖区16个村,辖区面积 802.6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28万亩,草场 72 万亩,2011年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3969.16元。
祁连县城郊共征地2872.714亩,涉及东村、西村、下庄、东措台4个村的农户1236户4683人。
关于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
关于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
1. 保护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倡垃圾分类、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
2. 发展旅游业:利用家乡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引入更多的游客和投资,提升家乡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3. 促进农业发展:支持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营销渠道建设。
4. 建设基础设施:加大对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修建更多的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提高家乡的交通便利性和生活品质。
5. 发展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6. 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家乡的产业竞争力。
7. 加强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家乡的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建设文化场馆和博物馆,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8. 改善医疗条件: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和卫生设施,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保障居民的健康权益。
9. 加强社会治理:加强社区建设,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加强社会
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提高社会治理的效能和公平性。
10. 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引进和培养科技人才,建设科技园区和孵化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家乡的经济发展。
以上是关于家乡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让家乡变得更加美好、繁荣和宜居。
青海农林科技•问题探讨•2019年第1期浅议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现状及发展思路祁建峰,高生莲(门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青海门源810399)摘要:近几年来门源县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鼓励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参与全县种养业,带动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先进技术、理念、管理等进入农业农村,助推农牧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现状;发展思路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 - 9967(2019)01 -0054 - 02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dustrialand Commercial Capital Going to the Countryside in Menyuan CountyQI Jian-fen g,G A O Sheng-lian(M enyuan Agriculture Technology Extensive Center,M enyuan Qinghai 810399,C hina)A b str a c t:In recent y ears,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Menyuan County actively encourages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capital the countryside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u n ty,s breeding industry,and promote hum an,fin an cial,material andadvanced technologies,id ea s,m anagement,etc.into th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reas.To promote ment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promote agricultural efficien cy,increase farmers’incom e,and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K e y w ord s:Menyuan County;Industrial a nd commercial capital to the countryside;Status q u o;Development ideas1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现状1.1基本情况门源县工商资本下乡企业共有1家,总投资 4. 3695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0. 6935万元,就地解决1943名农村劳动力长期就业。
门源县浩门镇如何带动周边经济发
展对策探讨
摘要: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门源县浩门镇的经济发展及建设工作紧跟全国步伐,经历了从一般到特色、从初级向高级发展的特殊历程。
三十年间,门源县浩门镇在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从全县的实际角度出发,按照省大各领导工作部署,在县委的领导下,不断加大市场经济的投资力度,总体规划、全面推进、深度拓展,使全镇经济市场建设呈现出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情景,为全镇的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并很好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周边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文献综述
周边经济带动发展研究
王贵亚在《城镇化带动经济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城市的发展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就是带动周边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第二带动周边区域资金流通,第三,带动周边小微企业迅速发展,第四,带动周边区域人口流动加大,第五带动周边区域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顾振楠在《城镇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提出贵州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文中认为加快实施生态绿化工程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助于带动区域发展。
2011年陕
西省出台高点定位,创先争优,以城镇化带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政策,蓝田县把加快城镇化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科学谋划,精心建设,努力打造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
几年内实现了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的目标。
河北农业大学尚丹2011著成《前南峪生态带动周边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该研究注重小镇前南峪的带动周边经济协调发展模式与循环发展模式,文中根据前南峪小镇不同的人文风情、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发展历程而精心构建不同的发展模式,以期帮助周边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经济高速发展。
同时,文中以小镇带动周边经济作为研究背景,介绍了周围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特例,最后提出前南峪小镇应该继续以生态发展优先化,从而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
习门著作《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中提到,贵州省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效果是显著的,文中指出,贵州省带动周边经济城镇化战略有利于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贵州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利于促进贵州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陈力予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山西省昔阳大寨带动周边经济的成功案例做研究对象,研究指出大寨乡本着经济强县宗旨,实现周边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目的,以大寨乡为龙头,应用生态带动性发展因子成功地实现周边乡镇经济共同发展的宏伟目标。
文章阐述发展经济学的重要问题---传统农业转型以及退耕还林与家庭生产规模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指出农业不应该
成为现代化发展被摒弃的部分,国家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传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针对我国现状,作者指出昔阳大寨政府财政收入局限性较强,财政农业支出更是捉襟见肘,面对这样的困境,县级政府和城镇化的政策导向会使传统农业转型加快步伐,从而带动周边经济。
安世银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上明确指出,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依靠三次产业协同带动,,既要遵循产业演进规律, 又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实现产业的不断演进, 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和大程度上决定于本县的产业结构。
刘楚凤在研究县级以及小镇经济发展时以张家界作为研究对象,对张家界旅游带动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张家界发展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第二第三产业以及改善产品结构可以帮助县级或小镇利用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史常俊在文章《沿海经济带与经济区协同发展研究》中提出经济和城市的先行发展往往从沿海地区开始。
文中详细指出沿海地区的贸易优势只是其自身得以优先发展的条件。
同时给本文启示的是,改文章还提到沿海地区的发展必须依托广阔的腹地支撑,依赖畅通的交通渠道。
伍琴则对我国高校周边经济发展进行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眼光放到高校周边,极大地促进我国高校周边经济的发展。
此文作者总结出了发展高校周边经济的措施需要高校自觉,政府自发,商家依法经营共同促进高效周边经济发展。
门源县经济发展研究
智华,坚赞在祁连山报发表评论,谈及《浩门镇探新路促群众增收》,肯定了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农家乐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的
成效。
晏明青运用现代经济地质学理论对门源县松树南沟金矿矿山进行了开发实践性研究,研究指出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才能使门源县合理利用矿产并发展经济,只有加强技术攻关及技术研发才能真正意义上走出具有显著自身特色的矿业开发新路子。
肖晓林,张龙,王登科在松树南沟进行实地研究,发现查明矿床的控制因素,将对矿山深部找矿和区域找金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给门源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又一有利条件。
仲世新则提出门源县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县级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找出带动经济发展的实际性项目。
中国海洋大学马忠秀对门源县经济发展进行研究著成《青海省门源县油菜花观光农业开发问题研究》,文中以西部省份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为例,高度评价该地区观光农业,并从当地从实际出发,具体阐述研究地发展油菜花观光农业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合理建议。
门源县西滩乡兽医站李莎燕则认为奶牛养殖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