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机构职权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列举我国主要国家机构的职权-回复我国主要国家机构的职权——中国国务院及其各机构具体职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各机构具体职责、中国共产及其各机构具体职责、中国联邦政府及其各机构具体职责一、中国国务院及其各机构具体职责中国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负责行政管理、政策制定和执行,具有广泛的职权。
以下是中国国务院及其各机构的具体职责:1. 国务院总理:执行国务院的决定和命令,召集和主持国务院的常务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负责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2. 国务院常务副总理:辅助总理工作,协助处理国务院的重大事务。
3. 国务委员:负责国务院分工管理的部门的工作,领导和协调所分管的领域。
4. 国务院机构:国务院下设了多个具有不同职能的机构,如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这些机构负责支持国务院的工作和执行国务院的决策。
二、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各机构具体职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具有立法权、监督权和决定权。
以下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各机构的具体职责: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宪法、法律,选举国家主要领导人,决定重大问题和国家发展方针政策。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行国家法律和大会决议,解释法律,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具体负责研究、审议和提出相关法律和政策建议,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提供支持和指导。
4.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制定和修改地方性法规和政策,选举地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
三、中国共产及其各机构具体职责中国共产是我国执政,对于政府决策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影响力。
以下是中国共产及其各机构的具体职责:1. 中共中央:的最高权力机关,制定和监督的方针政策,选举和决定的各级领导机构。
2. 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负责监督员和的各级组织的纪律,查处和处理违法违纪行为。
3. 的各级组织:根据的方针政策,负责领导和管理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并负责执行的决策。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5.2《国家机构的职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和技能,对于国家机构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还比较薄弱,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来加强。
同时,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也需要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深入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责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了解国家机构的职权,包括公安机关、法院、检察院等;2.能够理解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3.能够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来了解每个国家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互动思维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展示图片和幻灯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责和作用;3.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2.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让学生了解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作用;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模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国家机构的职责和作用;2.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机构的职责和作用。
教学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家机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让学生在模拟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先放一些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回忆身边的国家机构,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些机构的认识和了解。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公安局的标志、法院的标志等等,让学生说出这些标志代表的机构。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身边有哪些国家机构?这些机构有什么作用?你们平时和这些机构有什么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回忆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列举我国主要国家机构的主要国防职权
我国主要国家机构的主要国防职权包括:
1. 中共中央军委:负责军队的整体指导和领导,决定国防政策,并统一指挥实施。
2. 国务院国防动员委员会(简称国防动员委员会):负责拟定国
防动员工作方针、政策和计划,组织指导国防动员工作。
3. 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安委会):负责制定国家安全政策,组
织协调各部门间的国家安全工作。
4. 国防部:负责制定国防法规,拟定国防预算,组织指挥武装力量,进行军事动员。
5. 中国人民解放军(包括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
援部队):负责执行国防任务,保卫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6. 全军政治工作部:负责指导、管理和协调军队政治工作,确保部队政治稳定和军队党的建设。
7. 总参谋部:负责军事战略、战役和战术的研究、制订与指导。
8. 国防科工委:负责国防科技和军工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协调。
9. 军委联合参谋部:负责军事指导、作战指挥和军事战略研究。
10. 检察机关:负责军事法规的监督和军事法律的执行,维护
国家安全和军队法纪。
11. 国家安全部:负责国家安全维护、反恐怖工作和特种军事行动。
以上是我国主要国家机构的一部分国防职权,还有其他涉及国防的部门和机构,不一一列举。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机构,职责是什么相对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来说,我国的政体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他的职责主要是什么。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在质疑,我们是如何行使自己作为公民的权利的,很多人都不了解。
赢了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机构它的职责是什么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统一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1、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体系中属于最高地位它代表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独立地行使国家主权或统治权。
2、全国人大的职权:(1)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
(2)最高任免权:选举、决定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3)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4)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相关知识:社会主义国家权力机关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机关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统一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国家权力一般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个部分,分别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
资本主义国家奉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约与平衡。
看完了本文的内容之后大家都清楚了吧,在这方面是有相关的规定,大家需要做好详细的了解,才能知道在职权上是怎么来规定的。
列举我国主要国家机构的职权
中国的主要国家机构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
下面是这些机构的主要职权列举:
国家主席:作为国家元首,负责国家的外交事务,签署法律文件、任免国家重要职务,主持国家军委工作等。
国务院:作为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管理国家政务,制定行政法规、政策和方针,组织实施国家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等。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修改国家宪法、法律和基本法律制度,选举和任命国家重要官员等。
全国政协:作为人民团体协商机构,提出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的建议,对法律政策进行协商和审查,促进各界人士献计献策。
最高人民法院:作为最高审判机关,负责监督和解释法律,审理特别重大案件和重要司法问题,保障法律的正确适用和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最高检察机关,负责独立行使检察权,实施检察监督,审查和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治安。
国家权力机关有哪些?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统一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大家在看一些法制类的节目时,会碰到各种有关于我国的机关单位的介绍,涉及到权力、司法、立法等等,在我国,最高的权利和立法机关就是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有哪一些?下面的小编为就大家介绍一下,为大家普及一下。
▲一、什么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代表统治阶级、国家和人民行使统治权的机关。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大。
▲二、国家职权国家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意志,集中统一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1、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组织体系中属于最高地位它代表全体人民在全国范围内全面、独立地行使国家主权或统治权。
2、全国人大的职权:(1)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制定与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基本法律。
(2)最高任免权:选举、决定和任免最高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和有关组成人员。
(3)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与和平问题。
(4)最高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最高国家机关的工作。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分配2023年,中国大国地位日益稳固,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分配也更加完善和合理。
本文将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分配。
一、中央政府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分配中央政府是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组成。
其中,国务院是中央政府的核心机构,负责国家的具体行政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则是负责司法审判和检察工作的机构。
国务院设有35个部门和委员会,这些部门包括了军队、文化、教育、卫生、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食品药品监督等方面。
国务院还设有办公厅、发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局、海关总署等机构,这些机构为国务院的决策提供技术和参考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设立和职能分配合理,保证了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司法机关,负责根据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判决。
最高人民检察院则是我国的最高检察机关,负责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监察和检察。
除此之外,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机构的设立也为国家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支撑。
二、地方政府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分配地方政府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县四级政府组成。
地方政府的任务是依法治理、公正管理地方事务、发展地方经济等。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划、政治体制、文教卫生、经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自治权。
地方政府的组成包括了政府、人大、政协、纪委、法院、检察院等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是地方政府的核心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实施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地方人大是代表人民意志的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行使立法、监督和决定一定重大事项的职权。
政协是代表各民族、宗教组织、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工商、农林水利、妇女、青年、少数民族地区集中的知识分子和其它社会团体的永久性协商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中央和地方划分国家机构职权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划分国家机构职权的原则是指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将国家权力和行政管理职责分配给中央和地方政府,以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中央政府在国家层面负责制定和实施宏观政策,包括经济、国防、外交等重大事项。
地方政府则在地方层面负责具体实施这些政策,并保障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
为了保证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和协调,必须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原则。
根据中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职责应当根据国家需要和劳动分工的原则来划分。
二者应当协调一致,彼此互补,避免重叠和冲突。
第二,国家统一的原则。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执行职责时应当以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秉持国家统一的原则,保障国家全局的利益。
在地方自治的前提下,维护国家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第三,分级负责的原则。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执行职责时,应当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履行各自的职责,遵循职能分工、协调配合的原则。
第四,地方自治的原则。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职权划分上,应当充分考虑地方自治的原则。
地方政府有权自主管理和服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自行处理本地区内部事务,遵循自治管理、授权管理、参与管理的原则,同时发展和维护国家的利益。
第五,保障人民权益的原则。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执行职责时,应当始终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决反对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行为。
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
总之,中央和地方划分国家机构职权的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权益、保障国家统一和地方自治的重要保障,必须始终坚持和贯彻。
国家机构的职权
国家机构的职权是指国家授予机构的特定权力和职责。
这些职权可以涵盖各个领域的权力,例如立法、行政、司法、监督等。
1. 立法职权:国家机构可以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对国家的法律体系进行规范。
例如,国家的议会、立法机构和特定的行政机构都可以承担立法职权。
2. 行政职权:国家机构可以制定和实施政策和规范,管理和执行国家事务。
例如,政府部门、行政机构和特定的委员会都可承担行政职权。
3. 司法职权:国家机构可以执法、审判和解决法律争议,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
例如,法院、检察院和仲裁机构都可以承担司法职权。
4. 监督职权:国家机构可以监督其他机构和个人的行为,确保其合法性和合规性。
例如,监察机构、审计机构和反腐败机构都可承担监督职权。
除了上述职权外,国家机构还可以拥有其他特定的、针对特定领域或行业的职权,如金融监管、环境保护、教育管理等。
这些职权的设立旨在维护国家的权威、秩序和公共利益。
国家机构及职权
国家机构及职权
国家机构是指负责国家行政管理的机构,在我国,国家机构一般由领导机构、监管机构和司法机构组成。
这些机构具有不同的职权和职责,以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行。
领导机构包括国务院、各级人民领导和其下属的各种部门和单位。
国务院是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国家的全面行政管理和决策。
各级人民领导则在其管辖范围内,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
领导机构在行政管理方面具有广泛的职权,如制定法规、和计划;组织实施国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挥社会管理职能等。
监管机构是指对某一领域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机构。
我国主要的监管机构有国务院的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各种行业的监管机构等。
监管机构在其管辖范围内,具有监督、检查、执法等职权,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
司法机构是指负责审判和执行法律的机构。
我国的司法机构主要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
司法机构在维护法律权威、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职权,是法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总之,国家机构是国家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机构具有不同的职权和职责,它们合作协调,共同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根据宪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
一、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修改宪法的权力,无论是对宪法的全面修改,还是个别条文的修订,都必须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任何国家机关和政党、组织都没有这项权力。
二、制定和修改国家的基本法律。
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三、选举、决定、罢免国家机构组成人员。
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选举和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选举和罢免国家主席、副主席;根据国家主席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和秘书长人选,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并有权罢免上述人员;选举和罢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通过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委员人选,并有权撤销上述人员的职务。
四、决定国家的重大事项。
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五、监督国家机关。
全国人大行使的监督权是国家最高形式的监督权。
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全国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家的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大负责,中央军事委员会受全国人大监督。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监督的主要形式,是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
另外,法律还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一个代表团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有权书面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质询案。
(二)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包括:
一.立法权。
依据现行宪法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共同行使立法权。
主要包括: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这样,除了宪法和基本法律外,大量的立法工作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承担。
二.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
解释宪法,即对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而作的立法解释。
这样便于从立法的角度及时回答和解决宪法和法律实施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准确实施。
三.宪法实施的监督权。
现行宪法除规定全国人大监督宪法的实施外,还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由它行使这一职权,便于对宪法的实施进行经常性的监督。
这对于保障宪法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四.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的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撤销由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五.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人事任免权。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的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审判员、审判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法院院长;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提请,任免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军事检察院检察长,并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决定国家驻外全权代表的任免。
六.对国家生活中重要问题的决定权。
这一职权包括: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规定军人和外交人员的衔级制度和其他专门衔级制度;规定和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决定特赦;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如果遇到国家遭受武装侵犯或者必须履行国际间共同防止侵略的条约的情况,决定战争状态的宣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戒严;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在执行过程中所必须作的部分调整方案。
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除上述职权外,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有权执行全国人大授予的其他职权。
如: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联系全国人大代表,并组织他们视察,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领导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等等。
(三)国家主席的职权:
根据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职权分为对内职权和对外职权两个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对内职权是: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发布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国家主席的对外职权是: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1982年宪法还同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协助主席工作;受国家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国家主席的部分职权。
概括起来,国家主席的职权可归纳为:
(1)公布法律权。
国家法律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后,只有由国家主席向社会公布后才能生效,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2)发布命令权。
国务院总理的任免令、特赦令、戒严令、动员令以及战争状态,只能由国家元首发布。
其中,自1959年以来,国家主席已经发布了6次特赦命令。
(3)任免权。
即任免国务院的组成人员。
(4)荣典权。
即授予国家最高荣誉的权力。
(四)国务院的职权:
一、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二、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议案;
三、规定各部和各委员会的任务和职责,统一领导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工作,并且领导不属于各部和各委员会的全国性的行政工作;
四、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
五、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
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七、领导和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和计划生育工作;
八、领导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监察等工作;
九、管理对外事务,同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
十一、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
十二、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十三、改变或者撤销各部、各委员会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十四、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十六、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十七、审定行政机构的编制,依照法律规定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人员;
十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