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省高职统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9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屏.气bǐng 摒.弃bìng 并.蒂莲bìng秉.烛待旦bǐngB.黄鹂.lí黎.明lí霹雳.舞lì磨砺.意志lìC.驼.绒tuó 滂沱.tuó 拓.荒者tuò脱.颖而出tuōD.翌.日yì游弋.yì溢.洪道yì逸.兴遄飞yì【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游弋”易读错。
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备考提示】考查读音相近的字的读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辨别。
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扭怩”应为“忸怩”。
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高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易错提醒】“飘荡/漂荡”“定势/定式”有一定迷惑性,要加强平时积累。
【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及答案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屏气bng 摒弃bng 并蒂莲bng秉烛待旦bng;B.黄鹂l 黎明l 霹雳舞l 磨砺意志l;C.驼绒tu 滂沱tu拓荒者tu脱颖而出tu;D.翌日y 游弋y溢洪道y逸兴遄飞y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扭怩应为忸怩。
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高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C.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D .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
陵墓:指帝王诸侯的坟墓,现多指领袖或先烈的坟地,亦泛指坟墓。
陵寝:古代帝王陵墓的宫殿寝庙,借指帝王陵墓。
:墓茔:墓地,茔地。
墓室:犹墓庐;犹墓穴。
坟墓中放棺椁的处所。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
镶嵌:将一物体嵌在另一物体中;比喻深深地进入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装饰: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指装饰品;犹夸饰。
装点:装饰点缀;点缀品;张扬,夸大。
虽然:即使如此;犹即使。
即使: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
固然:连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2010年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湖北卷)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 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 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 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 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
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
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
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的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
A。
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
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C。
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D。
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
一旦确定了某个特定节日的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重点宣传的目标。
C。
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
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一向是A。
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载重自行车)也晃起来。
B。
他常常在夜里吹着笛子,声音清越,吹出月光、竹林、沙滩、仙鹤……,白天所有的压抑似乎都在这笛声里风吹云散了。
C。
不过今日的“粉丝”不比往年,索签的要求高得多了:不但要你签书、签笔记本、签便条、签书包、签学生证、还要题上他的名字、他女友的名字。
2010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2010年湖北语文参考答案(试卷A)1.A2.D3.C4.B5.C6.D7.C8.B9.屈原的《天问》中的推测;璇玑的形状。
10.A 11.C 12.C16 D17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说明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接近南方的,而与北地的凛冽气象不同。
绝密★启用前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安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与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II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㈠㈡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钱别(jiàn) 晦涩(huì) 铁栅栏(zhà) 浑身解数(xiè)B.扒手(pá) 吱声(zī) 和稀泥(hé) 步履蹒跚(pán)C.蓄养(xù) 寒噤(jìn) 露马脚(lòu) 扪心自问(mèn)D.顺遂(suí) 什锦(shǐ) 蒸馏水(liú) 兵不血刃(xuè)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依稀澎涨戈壁滩云蒸霞蔚B.涵盖阴霾捉谜藏烘云托月C.贻误函道交际舞寥若晨星D.吆喝绪论擦边球名门旺族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移至,一座“天安门模型”摆在广场上。
六标点符号【考点通关】《文化综合考试大纲》中规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D级。
其考查特点是:1.常见题型为单项选择题。
2.大多采用“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的命题形式,该题的分值为3分。
3.重点考查辨别常见标点符号运用的正误。
4.将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则和正确表达文意结合起来考查。
【通关秘籍】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标号两类。
点号包括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句末点号有:句号、问号、叹号,用在一个句子的句末。
句中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作用是点断,用在句中,主要表示说话的停顿。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其作用在于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对标点符号的考查要求我们掌握七种常用点号和九种常用标号的基本用法,并做到书写规范。
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辨析正误,同时在作文中注意标点符号的规范书写。
要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应注意辨明以下十一大误区。
明确了十一大误区,标点符号的考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一.概数(约数)中间加顿号例:小姑娘大约十二、三岁。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
例中顿号应去掉。
另外,集合词语念起来不停顿,中间也不能加顿号。
例:广大公安、干警在打击走私活动中屡建奇功。
句中顿号应去掉。
较固定的短语中间也不能加顿号,如:“中小学”、“大中城市”等。
二.非疑问句用问号例:我搞不懂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
例句中问号应改为句号。
三.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例:去武汉呢?还是去北京?你要早点拿定主意。
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卷共8页,七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屏.气bǐng 摒.弃bìng 并.蒂莲bìng秉.烛待旦bǐngB.黄鹂. lí黎.明lí霹雳.舞lì磨砺.意志lìC.驼.绒tuó滂沱.tuó拓.荒者tuò脱.颖而出tuōD.翌.日 yì游弋.yì溢.洪道yì逸.兴遄飞yì【高考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易错提醒】“游弋”易读错。
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备考提示】考查读音相近的字的读音,要求考生不能只抓住常见易错的字音,而要切实练好普通话,在比较中辨别。
要注重考查普通话的读写能力培养。
2.下更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扭怩”应为“忸怩”。
忸怩:羞惭的样子,与心理有关,应用“忸”。
【高考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易错提醒】“飘荡/漂荡”“定势/定式”有一定迷惑性,要加强平时积累。
【备考提示】本题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形近词。
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
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
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七大题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翌.日游弋.溢.洪道逸.兴遄飞B.黄鹂.黎.明霹雳.舞磨砺.意志C.驼.绒滂沱.拓.荒者脱.颖而出D.屏.气摒.弃并.蒂莲秉.烛待旦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意想/臆想定势/定式唾手可得/垂手而得B.姻缘/因缘机遇/际遇促膝谈心/抵足谈心C.口型/口形飘荡/漂荡轻歌曼舞/清歌妙舞D.扭怩/扭捏交接/交结急风暴雨/疾风劲草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泰姬陵是莫卧儿王朝君主沙贾汗为其宠妃蒙泰姬修建的。
这是一座着宝石的伊斯兰建筑。
后来,泰姬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今天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它也是的。
A.陵墓点缀虽然绝无仅有B.墓茔装饰固然独一无二C.陵寝镶嵌即使独树一帜D.墓室装点尽管举世无双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某院医护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致使这些患者旧病未除,又染新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010年湖北省高职统考语文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未选、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列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干涸.(hé) 毗.(pí)邻犒.(gǒo)劳毛骨悚.(sǒng)然B、几.(jī)案鞭笞.(chī) 摄.(shè)取良莠.(xiù)不齐C、窈.(yǎo)窕恪.(kè)守悭.(jiān)吝风驰电掣.(chè)D、嗟.(jiē)叹抚恤.(xù) 砧.(zhēn)板一丘之貉.(hé)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脉膊部署恬静辐员辽阔B、灌溉刻苦尝试烂竽充数C、即刻业绩松驰改邪归正D、缘起敷衍伸缩病入高肓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准确的一项是()(1)狙击手冯军,凭着神射的枪法,一枪撂倒一个,终于住敌人的攻势。
(2)吴天祥忠于信仰、恪尽职守、勇于奉献,为我们了一个“勤政为民”的光辉榜样。
(3)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A、遏制竖立成规B、遏止树立陈规C、遏止竖立成规D、遏制树立陈规4、依次填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相比之下,有的地方是“实事”就不那么实了。
有些事情看起来规模宏大,由于脱离了现实,财力不堪其负,弄得劳民伤财,群众没有受益,加重了负担,,把事办实办好,摆正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还要求领导摆正,“低处”与“高处”之间的关系。
A、尽管但是不仅反而因此B、虽然但是固然反而总之C、虽然甚至不仅而且总之D、尽管甚至固然而且因此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几年前,我们在武汉大学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B、一边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一边是德高望重的作家,然而他们所提出的建议竟如此不谋而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C、张刚勇斗歹徒的事一经报导,现在已满城风雨....,妇孺皆知了。
D、看赵本山的小品时,一贯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了。
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她看上去很年轻,不超过三十岁上下的年龄B、听到你的席话,使我一下子感到天空开阔起来,信心也增强了。
C、我在战栗中体验高原雪城博大深长的余韵时,突然感悟到¬——这就是苍茫。
D、一位热爱鲁迅小说的朋友向我问道:“你过去看过《陈Q正传》吗?”7、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市举行,展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B、“嗯,我也这么打算呢”,他回答说:“明天咱们一同去汉口江滩公园吧”。
C、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D、故乡的一切都改变了样儿,物是人非,你们咋这么高兴呢?我心中却感到空荡荡的。
8、下列各项中,比喻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A、倾听是心灵的阳光,能映射出无边无际的美丽。
B、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
C、那溅着的水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D、新光源的路灯亮了,一盏灯简直像一轮夜间的太阳。
9、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指挥下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全国抗震救灾活动中,一场,,的战斗正在受震灾区青海玉树县轰轰烈烈地展开。
(1)打开绿色的生命通道(2)播撒照亮生命的阳光(3)搜寻受难者的生命信息A、(1)(2)(3)B、(2)(1)(3)C、(3)(1)(2)D、(3)(2)(1)10、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按音乐及内容分编为《风》、《雅》、《颂》三类,其作品全部来自民歌。
它开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创作之源。
B、《聊斋志异》是清代劳蒲松龄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其作品多借狐仙鬼怪隐射和讽喻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
C、《项链》是法国著名的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追求虚荣、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
小说既针贬了时弊,同时也存在感叹命运无常的消极因素。
D、《雷雨》是剧作家曹禺的代表作,它通过周、鲁两家30年的前后变迁,反映了社会的道德沦丧和尖锐的阶级矛盾。
剧本中“雷雨”既是悲剧故事发生的环境,又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
盖闻王者莫高于周文,伯①者莫高于齐桓,皆待.贤人而成名。
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患.在人主不交故也,士奚②由进!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以为一家,欲其长久,世世奉宗庙亡.绝也。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吾共安利之,可乎?贤士大夫有肯从我游③者,吾能尊显之。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注]①伯:通“霸”,此为“称霸”。
②奚:疑问代词,“何”的意思。
③游:交游,此为“愿为国家效力”。
11、对待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待.贤人而成名待:对待B、今天下贤者智能岂特.古之人乎特:只有C、患.在人主不交故也患:弊病D、世世奉宗庙亡.绝也亡:通“无”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各用法与“今吾以天之灵,贤士大夫定有天下”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这阳名之也。
(《游褒禅山记》)B、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C、用实者成实时采。
皆不可限以.时月。
(《采草药》)D、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游褒禅山记》)13、下列各项中,与“士奚由进”文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验之以事。
(《张衡传》)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C、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赤壁》)D、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送东阳马生序》)14、下列各项中,对汉高组刘邦求贤的主要目的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为了报偿帮他“共平”天下的贤士。
B、为了治理国家,延续世代宗庙不绝。
C、为了使自己成为像周文王、齐恒公一样重贤的人。
D、为了给贤人开辟一条提拔任用尊显的渠道。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13小题,共48分)15、请将第一大题里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贤人已与我共平之矣,而不与我共安利之,可乎?16、默写。
(4分)(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邓学》)(2)此去泉台招旧部,。
(陈毅《梅岭三章》)(3)开轩面场圃,。
(孟浩然《过故人庄》)(4)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凤雷》)17、按要求变换下面句子。
(4分)多数受访的学生肯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多次考试、多元录取的高考改革方向。
改成被动句:18、按照下列例句的句式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4分)例句:如果你种下甘蔗,秋天你将收获一片甜蜜。
19、请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30字。
(4分)乐于接受批评是一种美德;敢于自我批评则更需要一种勇气。
记得鲁迅先生当年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把批评他的文章汇成一集,说是有助于增加读者的趣味。
无疑,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而拒绝批评,动辄堵人家嘴巴,只能是自绝于读者。
因此,在正当的批评面前,任何一位作者都不具有当然的豁免权!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0—21题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注](1)重送:再一次送别,诗人以前已经写过一首同题的送别诗给裴朗中,所以说得送。
(2)逐臣:被驱逐出京城的臣子。
20、结合全诗思考,诗人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21、举两例分析诗歌中借景抒情的艺术特点。
(4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4题。
拿起笔来之前叶圣陶写文章这件事,可以说难,也可以说不难。
并不是游移〔游移〕摇摆不定。
不决说两面话,实情是这样。
难不难决定在动笔以前的准备功夫怎么样。
准备功夫够了,要写就写,自然合拍,无所谓难。
准备功夫一点儿也没有,或者有一点儿,可是太不到家了,拿起笔来样样都得从头做起,那当然很难了。
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
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
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
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情,不是全都依靠观察跟认识吗?人家说咱们的记叙文章写得好,又正确又周到。
推究到根底,不是因为观察跟认识好才写得好吗?在实际生活里养成推理下判断都有条有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准备功夫。
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本来也得养成。
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
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论说文章,阐明某些道理,表示某些主张,不是全都依靠推理下判断吗?人家说咱们的论说文章写得好,好像一张算草,一个式子一个式子等下去,不由人不信服。
推究到根底,不是因为推理下判断好才写得好吗?推广开来说,所有社会实践全都是写文章的准备功夫。
为了写文章才有种种的社会实践,那当然是不通的说法。
可是,没有社会实践,有什么可以写的呢?还有一种准备功夫必得说一说,就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语言本来应该求正确,并非为了写文章才求正确,不为写文章就可以不正确。
而语言跟文章的关系又是非常密切的,即使说成“二而一”,大概也不算夸张。
语言是有声无形的文章,文章是有形无声的语言:这样的看法不是大家可以同意吗?既然是这样,语言习惯正确了,写出来的文章必然错不到哪儿去;语言习惯不良,就凭那样的习惯来写文章,文章必然好不了。
什么叫做正确的语言习惯?可以这样说:说出来的正是想要说的,不走样,不违背语言的规律。
做到这个地步,语言习惯就差不离了。
所谓不走样,就是语言刚好跟心思一致。
想心思本来非凭借语言不可,心思想停当了,同时语言也说妥当了,这就是一致。
所谓不违背语言的规律,就是一切按照约定俗成〔约定俗成〕这里指词语的表达作用和运用规律是由人们经过长期实践而认定或形成的。
的办。
语言好比通货,通货不能各人发各人的,必须是大家公认的通货才有价值。
以上这两层意思虽然分开说,实际上可是一贯的。
想心思凭借的语言必然是约定俗成的语言,决不能是“只此一家”的语言。
把心思说出来,必得用约定俗成的语言才能叫人家明白。
就怕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不大认真,自以为这样说合上了约定俗成的说法,不知道必须说成那样才合得上;往后又不加检查,一直误下去,得不到纠正。
在这种情形之下,语言不一定跟心思一致了;还不免多少违背了语言的规律。
这就叫做语言习惯不良。
要学一点语言规律,该注点儿意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语汇,二是语法。
所以,要文章写得像个样儿,不该在拿起笔来的时候才问该怎么样,应该在拿起笔来之前多做准备功夫。
准备功夫不仅是写作方面纯技术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实际生活的准备,不从这儿出发就没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