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小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311.00 KB
- 文档页数:2
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各种化学物质,有些物质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它们却可以让我们探索到科学的奥妙。
而在家庭中,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这些实验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化学的现象和原理,同时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下面,我们将围绕“常见的化学家庭小实验”这个主题,来一步步地介绍这些实验。
实验1:水果电池材料:一个柠檬,一个涂有铜箔的钉子,一个涂有锌箔的钉子,一片导线步骤:1. 在柠檬上滚动,让柠檬的汁液渗出来。
2. 将铜箔钉子插入柠檬中,距离另一钉子约2厘米。
3. 将锌箔钉子也插入柠檬中,距离另一个钉子约2厘米。
4. 通过导线将两个钉子连接起来。
5. 用电子表测量柠檬电池的电压和电流。
原理:当铜和锌在柠檬的汁液中结合时,会产生电压的变化,从而产生电流。
实验2:醋和小苏打材料:半张纸巾,一些小苏打,一杯醋步骤:1. 将一定量的小苏打放在纸巾上。
2. 将纸巾用手捏紧,使小苏打紧贴在纸巾上。
3. 用手轻轻地将纸巾放到杯中。
4. 倒入一些醋,观察反应的变化。
原理:醋酸是弱酸,而小苏打是碱性,当两者混合时,会产生酸碱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实验3:鸡蛋发光材料:一个鸡蛋,一些食用油,一只碗步骤:1. 将鸡蛋洗净,放入碗中。
2. 加入一些食用油,让鸡蛋表面充满油。
3. 用手拿住鸡蛋,对着阳光或强光源来回旋转。
4. 观察鸡蛋表面发出的光芒。
原理:鸡蛋表面油膜可以使阳光向四周散射,从而让人类看到彩色的光芒。
总结:通过以上几个化学家庭小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的原理,探索化学的奥秘。
同时,这些实验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让我们拥有更全面的科学知识。
然而,在进行这些实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避免过度接触和误食化学物质。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
1. 脱氧洋葱头:将洋葱头切开并放置在晶体皿中,倒入足够的盐水,待数小时后观察洋葱头变色,说明盐水会使洋葱头脱水变软。
2. 制作酸碱指示剂:将红莓果汁或紫甘蓝水分别与醋或碱溶液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红莓果汁在醋中变红,紫甘蓝水在碱溶液中变绿,说明红莓果汁为酸性指示剂,紫甘蓝水为碱性指示剂。
3. 铁钉生锈:将一根铁钉放置在一杯含水的晶体皿中,观察数天后铁钉表面的变化。
铁钉表面会逐渐出现红棕色的物质,说明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了铁锈。
4. 硬水软化:将一些硬水与肥皂溶液混合并搅拌,观察肥皂是否能成功起泡。
硬水中的钙和镁离子会与肥皂中的石碱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肥皂垢,导致起泡困难。
5. 酵母发酵:将一些酵母放置在含有糖的水中,观察一段时间后发酵产生的气泡和液体的变化。
酵母通过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液体变成泡沫状,说明发酵产生了气体以及改变了液体的性质。
这些家庭小实验可以帮助初中生理解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反应。
生活中可以做的化学小实验
以下是一些适合在生活中进行的化学小实验:
- 彩色牛奶:在盘子里倒入一些牛奶,滴入几滴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用棉签蘸取一点洗碗精(或其他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并轻轻触碰牛奶表面,观察色素的移动和交互作用,形成漂亮的彩色图案。
- 泡泡实验:将一杯水加热至温暖状态,加入洗碗精并搅拌均匀。
用吸管吹出气泡,并将吹出的泡泡接触到某种物质上(如糖、盐或面粉),观察泡泡的变化。
- 魔幻颜料:在几个小杯子里分别倒入一些白醋,并分别加入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
然后,将一张咖啡过滤纸折叠成一个小漏斗状,将纸尖浸入醋中,让颜料被纸吸收。
将纸尖放在白纸上,观察颜料在纸上的分离和展开,形成漂亮的色彩图案。
- 压力火箭:将一个空的塑料瓶底部切除,将纸巾浸湿后放入瓶子中。
在瓶子的底部再加入一些白醋,然后迅速将一小块小苏打饼干放入瓶口,并立即将瓶子倒置在地面上。
观察小苏打和醋发生反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如何推动瓶子飞出。
- 酸碱中和:准备两个透明的杯子,一个杯子中加入一些白醋,另一个杯子中加入小苏打粉末。
让孩子借助滴管将小苏打水溶液滴入醋中,观察醋和小苏打发生中和反应的现象,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形成起泡。
日常用品中的化学实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制品和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不仅可以带来便利,还可以用来进行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
本文将介绍一些可以在家中使用日常用品进行的简单化学实验,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化学的奥秘吧!1. **醋和小苏打的反应**醋和小苏打是我们常见的食品原料,它们之间的反应非常有趣。
将一些小苏打倒入一个容器中,然后慢慢倒入一些醋,你会看到产生大量气泡,并且会有轻微的起泡声音。
这是因为醋中含有乙酸,而小苏打中含有碳酸氢钠,它们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这个实验可以用来解释化学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反应。
2. **漂白水和墨水的反应**漂白水是一种含氯漂白剂,而墨水是一种常见的染料。
将一些漂白水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用墨水在漂白水上滴上几滴,你会看到墨水的颜色迅速消失。
这是因为漂白水中的氯气和墨水中的染料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氯气氧化了墨水中的染料分子,使其失去颜色。
这个实验可以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3. **酒精灯的燃烧**酒精灯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器材,我们可以利用酒精灯进行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将一些酒精倒入酒精灯中,点燃酒精,你会看到蓝色的火焰。
这是因为酒精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燃烧反应的特点,以及火焰的颜色和温度。
4. **食盐和砂糖的溶解性**食盐和砂糖是我们常见的食品调味料,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有所不同。
将一些食盐和砂糖分别加入两杯水中,搅拌均匀,你会发现食盐可以完全溶解在水中,而砂糖只能部分溶解。
这是因为食盐是离子化合物,可以与水形成离子化合物,而砂糖是分子化合物,只能与水形成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
5.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酸碱指示剂是一种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而改变颜色的化学物质。
将一些酸碱指示剂滴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你会看到酸性溶液会使酸碱指示剂变红,碱性溶液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蓝。
兴趣化学小实验4那么1.瓶吞鸡蛋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要将一个比广口瓶瓶口稍大的鸡蛋完好地放入瓶中,先将鸡蛋浸在10%的醋酸中,等鸡蛋壳变软后,取出鸡蛋,向广口瓶中参加足量的Ca(OH)2溶液,再倒入足量的CO2,迅速将鸡蛋的小头堵住瓶口,振荡广口瓶,鸡蛋很快被瓶吞入。
请你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该题是将物理学科中的压强与化学原理严密结合在一起。
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能与醋酸〔家用食醋的主要成分〕反响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而使蛋壳变软。
瓶中的CO2与NaOH溶液反响,使瓶内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强,鸡蛋就被“吞〞入瓶内。
2.会跳舞的鸡蛋在一只大量筒中参加大半量筒稀盐酸,再把一只鸡蛋鲜鸡蛋放入量筒〔如右图所示〕,只见鸡蛋渐渐沉入到量筒底部,不一会儿,鸡蛋又渐渐向上浮,一直浮到液面上,摇一摇量筒,鸡蛋又沉下去,就这样鸡蛋在量筒中“跳起舞〞来了,虽然舞姿不算优美,只会上下“跳〞,但毕竟是“舞〞起来了啦。
你知道吗?鸡蛋能在盐酸中跳舞,离不开二氧化碳的帮助。
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分析】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
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鸡蛋壳的外表,增大了鸡蛋的体积,使鸡蛋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鸡蛋会上浮,鸡蛋到液面后,外表的气泡破灭,体积变小,浮力变小,鸡蛋就会下沉,这样,鸡蛋就会上浮、下沉循环往复。
3.浮起来的气球在大烧杯里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CO2,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在杯底。
将一瓶CO2气体缓缓地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的一只气球竟浮起来,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会上浮,非常有趣。
请你分析答复:_____________色气球浮起来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应用的是物理学科中的浮力知识,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蓝色气球浮起来。
4.被戏弄的蜡烛将一支燃烧的蜡烛固定在烧杯底部,向其中参加一定量的鸡蛋壳,然后再沿烧杯内壁注入适量的稀盐酸〔不让盐酸吞没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熄灭,这个实验说明二氧化碳的具有的性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生活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下面将介绍几个适合小学生进行的生活化学实验。
1. 变色酸碱指示剂实验材料:红蓝黄绿等颜色的酸碱指示剂,醋、碱性洗衣粉、小碗、滴管、纸巾等。
实验步骤:1) 将一些酸碱指示剂分别滴在不同小碗中。
2) 用滴管分别滴入几滴醋和几滴碱性洗衣粉。
3) 观察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实验过程:酸性物质(如醋)加入酸碱指示剂会使指示剂颜色变红或变橙;碱性物质(如碱性洗衣粉)加入酸碱指示剂会使指示剂变绿或变蓝色。
2. 气球膨胀实验材料:小瓶、醋、小苏打、气球、漏斗等。
实验步骤:1) 将一半瓶子倒入醋。
2) 将小苏打用漏斗放入气球中,然后将气球套在瓶口。
3) 快速将小苏打与醋进行混合。
实验过程:醋中的酸与小苏打中的碱反应产生气体,使气球膨胀。
3. 水的蒸发实验材料:小碟、水、太阳能灯等。
实验步骤:1) 在小碟中倒入少量水。
2) 将小碟放置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3) 等待一段时间后观察水的情况。
实验过程:太阳能灯的辐射能加速水的蒸发,观察水在阳光下的蒸发速度。
4. 梳子静电实验材料:梳子、螺丝、纸片、细线等。
实验步骤:1) 用螺丝固定细线在梳子上。
2) 用梳子梳头几分钟。
3) 将梳子靠近纸片。
实验过程:梳子梳头摩擦产生静电,当靠近纸片时,纸片会被梳子吸引。
通过这些生活化学实验,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同时,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师在实施实验时应注意安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发现科学的奥秘。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化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而且有些实验还可以非常有趣。
下面介绍几个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希望能够引起你的兴趣。
1. 彩色火焰实验这个实验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些盐和火源即可。
将不同的盐溶解在酒精中,然后将酒精点燃,这样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颜色火焰。
比如,氯化铜会产生绿色火焰,硝酸钠会产生黄色火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元素的特征颜色。
2. 纸巾可燃性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酒精、纸巾和火源。
将酒精倒在一个小容器中,然后将纸巾放在酒精上。
点燃纸巾,我们会发现纸巾燃烧起来后会有明亮的火焰。
这是因为酒精的可燃性,纸巾吸收了酒精后变得易燃。
3. 水变酒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一些果汁和一些化学试剂。
首先,将一些果汁倒入一个杯子中,然后加入一些酵母和糖。
搅拌均匀后,将杯子密封,放置一段时间。
我们会发现果汁发生了发酵,产生了一些酒精。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酵的原理。
4. 热敏液晶变色实验这个实验需要用到一些热敏液晶片和热源。
将热敏液晶片放在热源上加热,我们会发现液晶片的颜色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因为热敏液晶具有温度敏感性,可以根据温度变化显示不同的颜色。
5. 金属腐蚀实验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金属在不同环境下的腐蚀现象。
将不同的金属放入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在每个容器中加入不同的液体,比如水、盐水、醋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发现金属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的腐蚀性质。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让我们亲身体验化学的魅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
当然,在进行这些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对化学产生更大的兴趣。
趣味化学小实验(一)鸣炮庆祝用品:研钵、玻璃片、滴管、玻棒、纸。
氯酸钾、红磷、酒精、浆糊。
原理:氯酸钾为强氧化剂,红磷为易燃物,两者之间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用药匙将它们相混时会发生燃烧。
将混和物撞击时会发生猛烈的爆炸。
5KClO3+6P=5KCl+3P2O5操作:将2克氯酸钾晶体放在研钵里研成粉末,倒在玻璃片上。
取0.6克红磷放在氯酸钾粉末旁。
用滴管吸取酒精滴到两种药品上,使药品潮湿,然后用玻棒将它们混和均匀调成糊状,分成三等分。
等它们干燥后分别用纸包紧粘牢。
庆祝开始时,把三个纸包先后用力朝水泥地或砖头上掼,就会发出三声炮响。
(二)玻棒点火用品:玻棒、玻璃片、酒精灯。
98%浓硫酸、高锰酸钾。
原理:高锰酸钾和浓硫酸反应产生氧化能力极强的棕色油状液体七氧化二锰。
它一碰到酒精立即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酒精达到着火点而燃烧。
2KMnO4+H2SO4=K2SO4+Mn2O7+H2O2Mn2O7=4MnO2+3O2↑C2H5OH+3O2→2CO2+3H2O操作:用药匙的小端取少许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放在玻璃片上并堆成小堆。
将玻棒先蘸一下浓硫酸,再粘一些高锰酸钾粉末。
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就立即燃烧起来,一次可点燃四、五盏酒精灯。
注意事项:七氧化二锰很不稳定,在0℃时就可分解为二氧化锰和氧气。
因此玻棒蘸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后,要立即点燃酒精灯。
否则时间一长,七氧化二锰分解完,就点不着酒精灯了。
(三)钢丝点火用品:钢丝、瓶盖、蜡烛、硫粉。
原理:利用铁丝上硫燃烧时火焰很淡,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好象真的是钢丝把蜡烛点着的。
操作:事先把自行车钢丝一端锤扁成凹槽,在槽里放一些硫粉,加热熔化着火,备用。
将一支蜡烛点燃后放在桌上。
这时用瓶盖将烛焰盖灭,再用钢丝接触烛芯上升的白烟,烛火便复燃。
可再盖灭,再点燃。
这样一亮一灭,令人暗暗叫奇。
(四)手指点火用品:研钵、小木板。
蜡烛、氯酸钾、硫。
原理:蜡烛的余烬使硫燃烧。
好的,以下是一些关于化学的小项目,供您参考:
1. 制作火山爆发模型:使用食醋和小苏打粉制作火山模型,当醋酸与小苏打粉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气泡,从而模
拟火山爆发的情景。
2. 自制汽水:使用小苏打粉、柠檬酸和糖制作汽水。
当
小苏打粉与柠檬酸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汽水变
得有气泡。
3. 制作晶体:使用食盐、清水和筷子制作晶体。
将食盐
溶解在清水中,然后慢慢冷却结晶,最后用筷子取出晶体。
4. 火焰实验:使用不同的物质(如木头、纸张、布料等)进行燃烧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现象和火焰颜色。
5. 制作简易电池:使用铜片、锌片、盐水和水果制作简
易电池。
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盐水与水果中的电解质
发生反应,产生电流。
6. 制作变色指示剂:使用紫甘蓝、白醋、苹果醋和清水
制作变色指示剂。
将紫甘蓝汁分别加入白醋、苹果醋和清水中,观察其颜色变化。
7. 爆炸气球:使用小苏打粉、醋和气球制作爆炸气球。
将小苏打粉倒入气球中,然后倒入醋,迅速将气球口扎紧,
观察气球爆炸的现象。
这些小项目都是非常有趣和简单的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
生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性质,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对化学的
兴趣和好奇心。
化学家庭小实验简单一点点
当涉及到在家进行化学实验时,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家庭化学实验,可以在家中使用常见的材料进行:
1. 泡泡实验,你可以制作自己的泡泡液。
混合洗洁精和水,然后用吸管吹出泡泡。
你可以尝试加入食用色素或者尝试用不同比例的洗洁精和水来观察泡泡的变化。
2. 醋和小苏打,将一些小苏打粉倒入杯子中,然后慢慢加入一些醋。
你会看到产生大量的气泡,这是因为醋和小苏打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3. 酸碱指示剂,用红甘蓝汁或者蓝莓汁做成酸碱指示剂。
将它们滴在醋和苏打水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这是因为酸碱指示剂会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发生颜色变化。
4. 铁和醋,将一些铁钉放入醋中,观察铁钉表面的氧化反应。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你理解金属的腐蚀过程。
这些实验都很简单,但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请确保有成年人
的指导和监督。
同时,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或危险的化学物质。
希望这些实验能够激发你对化学的兴趣!。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化学实验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还能让我们切身体验化学的神奇和趣味。
在这里,介绍几个有趣的化学小实验,你可以在家里或实验室中进行。
一、铁离子反应实验材料:3g铁(III)氯化物、10ml苯酚、100ml蒸馏水步骤:1.将铁(III)氯化物和苯酚放入两个不同的试管中。
2.分别向两个试管中加入相同量的蒸馏水,快速旋转试管混合。
3.将两个试管缓缓倾斜,直到两种液体缓缓接触。
可以看到,产生了一个分界面。
然后静置一段时间。
4.观察试管顶部和分界面的颜色变化。
在试管顶部可以看到出现了红色的底物,分界面则出现了黑色的颜色。
原理:铁(III)氯化物和苯酚在水中混合形成可溶性的暗红色络合物,这两种物质第一次混合时会出现黄色,然后逐渐变为红色。
当两种物质缓慢混合时,发现红色液体漂浮在黑色液体上。
二、硫酸铜发热实验材料:1g硫酸铜、2g锌粉、3ml濃硫酸、100ml注射器或实验器皿(小玻璃瓶等)步骤:1.在一个小玻璃瓶中加入1克硫酸铜。
2.加入2克锌粉,注意铜和锌粉不要混合。
3.加入3毫升浓硫酸,注意安全操作。
4.盖上瓶口并轻轻摇动瓶子。
5.可以看到铜和锌粉之间的反应开始,瓶子会发出热量和气体。
原理:硫酸铜和锌反应时,产生可溶性铜离子和固体金属锌。
在硫酸铜和锌混合时,锌缓慢溶解并释放出电子,并在纯硫酸中形成阳离子。
这些电子移动到硫酸铜里,消耗了铜离子想要还原成更有利的纯铜晶体的能量。
反应会放热,因此瓶子会变热,同时,锌和铜离子之间的反应也会释放氢气。
三、化学发泡实验材料:1g釉膏、10ml甲酸、2g小苏打、100ml注射器或大小碗等材料步骤:1.在一个小玻璃瓶中加入1克釉膏(或其他含有化学实验)2.加入10毫升甲酸,这是一种酸性物质。
3.加入2克小苏打和2.5毫升水,小苏打是一种碱性物质。
4.慢慢地加入碱液,混合物迅速发生反应并迅速产生大量的气泡。
原理:釉膏和甲酸混合反应时,形成了一种可溶的化合物,叫做铵甲酸盐。
1塑料的软性瓶子收捏遍一点,收半瓶子液化石油气,放开手让空气进入,在瓶子口点火,验证液化气爆炸极限2火龙果等有色水果数种,收集它们的皮榨取带色液体,加醋一般变红,加苏打一般变紫,具体看水果或者花的种类,即自制酸碱指示剂3将柠檬上接一块铜片一块锌片,在不用的玩具或贺卡上拆一个发光二级管,接在铜片和锌片之间,调节两极片距离使之发光或发声,原电池原理4收集一些衣服布料,烧而闻产生的气味分析它可能含有的纤维成份,如闻到刺笔氯味和酸味可能含聚氯乙烯,烧焦毛气味是丝毛制品5拿白银制品一件,用包有硫粉的纸巾(湿)使劲擦,有黑斑证明是银制品,拿假黄金制品在上面滴稀硝酸,有绿泡产生6用蜡在金属表面均匀地涂一层,再用尖利物刮出花纹,露出金属,加稀盐酸或相应的酸浸泡,使之形成蚀该纹.自制遮光玻璃透明窗玻璃室内外可相互望见,如需不用窗帘而使室外望不见室内,又不使室内光线过暗,可用白漆涂在窗玻璃上,但白漆价格较贵,时间一长又易剥落。
有否效果好而花费省的办法呢?你可用市售水玻璃(学名硅酸钠)粘稠液体,加进白垩粉(碳酸钙粉末)调成白色粘稠的浆料,涂刷在窗玻璃上,均匀涂刷二遍以上,透明的窗玻璃即成白色遮光玻璃。
这层涂料与玻璃结合紧密,不易剥落,遮光效果和涂白漆相似。
鲜花三变一朵红花,可以用化学方法使它三次变色。
如果你有兴趣,一变:取一湿润的红色玫瑰花(或月季花),浸没在亚硫酸溶液里,红花立刻全部变成白花,因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它与花瓣里的红色素结合,生成了无色的物质。
二变:用注射的针筒(或滴管)吸取少量稀硝酸,射在已经漂白的花瓣上,在射到硝酸的地方,白色又转变为红色,形成红白双色的花。
这是因为二氧化硫跟红色素结合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在有氧化剂(如硝酸)的作用下,就被分解而恢复原来的物质。
三变:如果把红白双色的花全部浸没在硝酸里,则红白双色的花,又变成红色的花了。
自制湘妃竹湘妃竹就是“斑竹”,亦称“泪竹”,外表有斑点。
这种竹子生长在湖南九嶷山中,传说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眼泪沾在竹上而形成的。
1“琥珀”标本的制作把买来的优质松香(用量的多少根据昆虫大小来决定,一般10 0克左右就能做一块),放在烧杯,加少量酒精(它们的比例一般采用10:1),用酒精灯加热,不断地用玻璃棒搅拌,直到松香熔化,含的酒精基本上蒸发就好了。
然后,把要做标本的蝴蝶、甲壳虫、小植物放在事先用硬纸折好的小纸盒(先在折好的纸盒衬一层蜡纸)。
纸盒折成象火柴盒芯子的形状。
再把熔化的松香慢慢倒入盒。
当松香凝结变硬以后,撕去纸盒,用快刀小心地削去标本四周多余部分,这是琥珀标本的毛坯,只有上面透明,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小昆虫,其余的五面是毛糙、不透明的,看不清里面的小昆虫,还必须经过酒精洗涤,晾干,这样整块人造琥珀通身透明,小昆虫象冬眠般地睡在里面,微细的结构都看得一清二楚,好象一块真的昆虫琥珀一样。
装在玻璃盒,标本就制成功了。
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热熔化松香时,烧杯下面要加石棉网。
不要直接在烧杯底下加热;否则,温度太高,松香颜色加深,影响标本透明度,也不美观。
二、熔化的松香,稍等温度降低时,用玻璃棒轻轻搅动,让混在松香中的气跑出,再倒入纸盒。
这样,做好的标本就没有气泡存在。
三、用酒精洗涤标本毛坯时,把酒精倒进一个大口的容器里,不要把标本浸在里面,而是用左手捏住,用右手指蘸点酒精,在标本不透明的地方来回摩擦,直到看上去透明为止,然后晾干。
洗涤时间不能太长,掌握在三、四分钟完成;否则标本的松香会熔化变软。
松香制的“琥珀”标本,微带淡黄色,易碎,这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2吸附法分离--红糖制白糖【实验原理】红糖中含有一些有色物质,要制成白糖,须将红糖溶于水,加入适量活性炭,将红糖中的有色物质吸附,再经过滤、浓缩、冷却后便可得到白糖。
【实验步骤及现象】称取5 g~10 g红糖放在小烧杯中,加入40 mL水,加热使其溶解,加入0.5 g~1 g活性炭,并不断搅拌,趁热过滤悬浊液,得到无色液体,如果滤液呈黄色,可再加入适量的活性炭,直至无色为止。
与生活贴进的化学小实验化学实验可以是一种有趣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通过实践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下面我将分享几个简单的化学小实验,可以在家中进行,与生活紧密相关。
实验一:自制酸奶材料:牛奶、酸奶菌种(可以从市场购买到)步骤:1. 取适量牛奶倒入容器中,加热至40℃左右。
2. 加入适量的酸奶菌种,搅拌均匀。
3. 将容器盖好,放置在温暖处静置6-8小时。
4. 酸奶制作完成后,放入冰箱冷藏。
实验原理:牛奶中的乳糖经过菌种发酵,生成乳酸,使牛奶变酸,成为酸奶。
实验二:自制发酵饮品材料:水、糖、葡萄、酵母步骤:1. 将适量的水煮沸,加入适量的糖搅拌溶解。
2. 将葡萄洗净,捣烂取汁,加入糖水中。
3. 在糖水中加入酵母,搅拌均匀。
4. 将容器盖好,放置在温暖处静置24小时。
5. 发酵饮品制作完成后,放入冰箱冷藏。
实验原理:酵母中的酶可以将葡萄糖发酵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使糖水中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制作出发酵饮品。
实验三:自制酸碱指示剂纸材料:紫菜、细碎纸张、酒精、盐酸、氨水步骤:1. 将紫菜用酒精浸泡一段时间,取出捣碎。
2. 取适量的细碎纸张,用酒精湿润后撒上捣碎的紫菜。
3. 用盐酸滴在纸上,纸变红即为酸性。
4. 用氨水滴在纸上,纸变绿即为碱性。
实验原理:紫菜中的天然指示剂可以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发生颜色变化,用于检测酸碱性质。
实验四:自制胶水材料:明胶粉、水、白醋步骤:1. 取适量的明胶粉加入水中,搅拌均匀。
2. 将搅拌均匀的明胶溶液加热至溶解。
3. 加入适量的白醋,搅拌均匀。
4. 将胶水倒入容器中,冷却后即可使用。
实验原理:明胶是一种蛋白质,加热后溶解,与醋反应形成胶凝物质,制成胶水。
通过这些简单的化学小实验,我们可以在家中进行有趣的科学探索。
这些实验不仅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同时,这些实验的材料和步骤都比较简单,可以轻松在家中进行。
希望大家能够尝试并享受到化学实验的乐趣。
精心整理常有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一序1小实验名号称点不着的“纸”家庭用到的实验器铜棒两张同样的长条白纸火柴材及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说1、用火柴直接点此中的一张纸条;2、将另一张纸条先以螺旋形牢牢地环绕在铜棒上,再去点燃;1、纸条快速焚烧2、纸条没有焚烧因为铜拥有优秀的导热性,将加热处的热量快速传导散失,使其温度达不到纸条的着火点而点不着。
友谊提示(注意事项)铜棒是金属,有优秀的导热性,注意勿烫手。
序 2 小实验名“奇特”的手帕号称家庭用到的实验器酒精的水溶液( 1:1)棉手帕钳子(两材只)火柴及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说把棉手帕放入用酒精与焚烧时,酒精的火水以 1: 1 配成的溶液里焰在水层外,吸附浸透,而后轻挤,用两在纤维缝隙里的水只钳子分别夹停手帕两手帕仍旧完满如初。
分汲取焚烧放出的角,放到火上点燃,等热量而蒸发,手帕火焰减小时快速摇着手上的温度达不到纤帕,使火焰熄灭。
维的着火点,因此手帕烧不坏。
友谊提示(注意事项)因为火焰温度较高,注意别烧伤手及对着其余人,且远离其余可燃物。
序3小实验名号称金属性质“谁更强”材家庭用到的实验器白醋、铝片、铁片、铜片、剪刀、砂纸、玻璃杯精心整理及药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说1、用三个小玻璃杯各取1、放铝和铁的杯子中产1、铝和铁的活动性适当白醋,用砂纸把三生气泡,放铜的杯子中都比铜强;种金属打磨光明,再用没有,且放铁的杯子中剪刀剪三种金属少许分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别加入白醋中;2、铝片表面出现灰黑色2、铝的活动性大于2、用剪节余下的铝片放固体,且溶液颜色由浅铁;入放铁的杯子中,充足绿色变为无色;因此:铝>铁>铜振荡;友谊提示(注意事项)察看颜色的变化要认真呦!常有的化学家庭小实验二序4小实验名号称自制碳酸饮料材家庭用到的实验器凉开水 250 克、柠檬汁 1.5 克、白糖 8 克、小苏打( NaHCO3)1.5 克、 500ml 饮料瓶、适及药品量果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解说1、在约500mL 的1、碳酸氢钠与柠檬饮料瓶中加入约8 克白糖和适当果汁; 2、加入约 1.5g 小苏打; 3、注入凉开水; 4、再加入约1.5g 柠檬汁; 5、马上旋紧瓶盖,摇匀,放入冰箱。
实验一:浮力实验
材料准备:玻璃杯、清水、鸡蛋、食用盐
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一个玻璃杯倒入半杯清水,再把鸡蛋放进去,鸡蛋晃悠悠的沉到了杯底。
第二步:我们不断往杯内倒盐,鸡蛋就浮起来了。
原来随着盐水密度变大,浮力也增大,所以鸡蛋就得救啦。
实验二:白醋+小苏打利用化学原理吹气球
材料准备:气球、小苏打、白醋、饮料瓶。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一张纸折成漏斗形状,放到气球口上。
第二步:通过漏斗往气球里加入一勺小苏打。
第三步:往饮料瓶里倒入1/3瓶的白醋。
第四步:小心的把气球套在饮料瓶瓶口上,先不要让小苏打掉入瓶中。
第五步:将气球里的小苏打快速倒入瓶中,就能看到气球被慢慢吹大啦。
实验三:白醋+小苏打有趣的泡沫小实验
所需材料:白醋、洗涤灵、小苏打、盘子、色素(绿+粉)、玻璃杯。
实验步骤:
第一步:向两个玻璃杯各倒入半杯白醋。
第二步:把绿色和粉色色素分别滴入两个杯子里。
第三步:再在玻璃杯中各加入4-5滴洗涤灵,搅拌均匀。
第四步:快速往玻璃杯中加入1-2勺小苏打。
实验原理:白醋是酸性物质,和小苏打混合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加入洗涤灵则会让泡沫更加丰富。
实验四:有趣的油水烟花小实验
需要准备材料:食用色素、食用油、温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玻璃杯里倒入少量油,选取三种颜色的食用色素(如红、黄、蓝)滴加1-2滴。
搅拌,油和色素不会融合,而是呈小颗粒装。
第二步:将调好的油全部倒入温水中。
实验五:简单的油水分离小实验
需要准备材料:食用色素,食用油,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准备两个杯子,一杯中放水,滴加色素,选择和食用油颜色差别大的色素。
第二步:把油缓缓倒入水中。
油比水轻,会浮在上面。
第三步:充分搅拌,油水颜色变模糊。
静置15分钟,油水会分离,油轻在上,水重在下。
实验六:绳子钓冰块
需要准备材料:冰块、盐和棉绳。
实验步骤:
第一步:把冰块放在盘子里,然后让绳子的一头接触到冰块,接触面要稍微大一
点哦!
第二步:然后往绳子上撒盐,绳子和冰块就会冻在一起,小心提起绳子,就会发现冰块也被钓起来啦
实验七: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让油和水变成好朋友
小伙伴们有没有观察过将油倒入水中的情景呢,两者都很臭屁的互不理睬,分为明显的两层。
其中油因为比较重沉在杯底,而水就漂浮在油的上面。
下面就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让它们变成亲密融合的好朋友。
需要准备材料:玻璃杯、油、水、洗衣粉、色素。
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玻璃杯中倒入半杯清水。
第二步:加入几滴色素,会更漂亮,当然跳过这步也没问题。
第三步:倒入一些油,这时油和水是分离的。
第四步:往杯中加入一勺洗衣粉,也可以用其它洗涤剂代替。
第五步:稍微搅拌一下。
第六步:神奇的一幕发生,油和水融为一体啦!
实验原理:洗涤剂有个特殊性质,能把油滴包围起来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这种作用叫“乳化作用”。
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油污,就是因为它跟油和水的关系都不错,能把油污从衣服上拉到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