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试卷五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2
统计学试卷及答案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
()2.统计研究的过程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和解释数据四个阶段。
()3.统计数据误差分为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4.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5.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称为参数。
()6.如果数据呈左偏分布,则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关系为:均值<中位数<众数。
()7.通过散点图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有无相关关系。
()8.所有可能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均值。
()9.影响时间序列的因素可分为: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和不规则变动四种。
()10.狭义的统计指数是用来说明那些不能直接加总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为了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
在该项研究中样本是()。
A 100所中学B 20个城市C 全国的高中生D 100所中学的高中生2.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5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50以下。
又知其邻近组的组中值为7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A 24B 25C 26D 274.两组数据相比较( )。
A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B 标准差大的离散程度就小C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也就大D 离散系数大的离散程度就小 5.在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数的是( )。
A 产量指数B 单位产品成本指数C 生产工时指数D 销售量指数 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为( )。
A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算术和 B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C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D 定基增长速度等于相应的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加1(或100%)7.某企业报告期产量比基期增长了10%,生产费用增长了8%,则其产品单位成本降低了( )。
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是估计量评价的()标准A 无偏性B 有效性C 一致性D 等值性2. 统计检验的t值属于()A 参数B统计量C未知常数 D 随机变量3. 比较两药的疗效时,哪种情况应做单侧检验()A 已知甲乙两药均有效B 不知甲乙两药哪种好C 已知甲药不会优于乙药D 不知甲乙两药是否有效4. 一个等距数列最后一组为开口组,已知其下限为400,该组组中值为425,则该数列中各组的组距为()A 125B 25C 100D 505. 对某企业产品的用户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已知满意程度的中位数为基本满意,现欲了解此中位数对用户满意程度的代表性,应当选用的离散程度测度值()。
A 四分位差B异众比率 C 标准差D离散系数6 下面现象间的关系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 圆的周长和它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有增长的趋势C 价格不变条件下,商品销售额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 正方形面积和它边长之间的关系7 累计频数一般不适合对()整理A 顺序数据B 数值型数据C分类数据 D 实验数据8.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B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C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D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9. 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进行分组应采用()A单变量值分组B 等距分组C 不等距分组D 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10 已知各期环比增长速度为2%,5% ,8% 和7% ,则相应的定基增长速度的计算方法为()A (102%*105%*108%*107%)-100%B 102%*105%*108%*107%C 2%*5% *8%*7%D (2%*5%*8%*7%)-100%11 对于分组数据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要用直方图来显示B 主要用茎叶图和箱线图来显示C 主要用雷达图来显示D 主要用折线图来显示12 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抽样称为()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整群抽样D 系统抽样13 在回归方程y =a+bx中,回归系数b表示()A 当x=0时,y的期望值B x 变动一个单位时y 的变动总额C y 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D 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14 标准差越大,则反映变量值()A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B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C 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D 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15. 设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的销售量,p0q1/p0q0说明了()A 在报告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B 在基期销售量条件下,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C 在报告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D 在基期价格水平下,销售量综合变动的程度二,判断题:1,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卫生统计学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1.了解某学校在校生视力减退情况,按学生的学号排序后抽样,双号的学生被抽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A.单纯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E.分层整群抽样正确答案:B2.某年某地的简略寿命表中0岁组的期望寿命为68岁,则1岁组的预期寿命A.大于68岁B.小于68岁C.等于68岁D.一定大于70岁E.不一定正确答案:E3.测量了一批人的身高s =32.76cm,体重s =5.43kg,说明A.体重误差小B.体重变异小C.不可比,因不知道抽样误差D.不可比,因不知道变异系数E.不可比,可能数据有误正确答案:D4.观察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可将冠心病病人随机分成三组,一组用中医治疗,一组用西医治疗,一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这三种疗法的效果。
这种设计属于A.空白对照B.实验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相互对照正确答案:E5.某单位为研究新药的降压效果,随机地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用新药治疗,另一组则沿用传统疗法(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疗效判定新药是否较优。
此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属于A.专题调查研究B.观察性研究C.社区干预研究D.半试验性研究E.实验研究中的临床试验正确答案:E6.5名某病患者的血清滴度分别为:1:2,1:4,1:8,1:16,1:32则其平均几何滴度是A.1:4B.1:8C.1:16D.1:15.4E.1:12正确答案:B7.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结果为:北方n1=5385人,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人,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A.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无差别B.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C.由于P值很小,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无意义D.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无实际意义E.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是由偶然误差产生的,无实际意义正确答案:D8.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A.乙肝易感人数B.乙肝患病人数C.乙肝疫苗接种后阳转人数D.某地区总人口数E.乙肝疫苗接种人数正确答案:E9.某内科医生欲观察一种新止咳药效果,结果显示,治疗的135人中治愈45人,显效36人,好转50人,无效4人,这种资料属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资料D.研究数据E.观察结果正确答案:C10.某病患者200人,其中50岁以上占150,50岁以下50人,表明A.50岁以上容易得此病B.50岁以下容易得此病C.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易患率相同D.需要作显著性检验后才能确定E.尚不能确定何者易患此病正确答案:E11.已知某省山区、丘陵、沿海的青少年体格发育有较大差别,现要研究全省青少年体格发育情况,调查设计时抽样方法应考虑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随机抽样E.不能确定正确答案:D12.欲了解某地2000年小学生男女贫血率是否有差别,估计男生贫血率为5%,女生贫血率为9%,今指定α=0.05(单侧),β=0.10,需调查人数为A.1394B.1375C.1352D.1275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3.从同一水源独立地取水样2次,进行细菌培养,每次水样的菌落数分别为X1,X2,且分别服从于λ1,λ2为总体均数的Poisson分布,在以下何种情况下服从于λ1+λ2为总体均数的Poisson分布A.X1+X2或X1-X2B.X1-X2C.X1+X2与X1-X2均可以D.X1+X2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14.某地2001年200名成年男子身高均数为168.32cm,标准差为8cm,估计身高在184cm占总人数的百分比A.2%.B.1%.C.2.5%.D.0.5%.E.5%.正确答案:C15.了解某学校在校生视力减退情况,从全校30个班中,随机抽取6个班,并对这6个班中的所有学生作调查。
《统计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选出最为恰当的一项。
每题1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参数和统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B、样本统计量都是总体参数的无偏估计量C、对一个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时,统计量的表达式是唯一的D、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2、2009年6月新浪网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中,把调查问卷刊登在网站上,然后由感兴趣的网民自行填写。
在回答问题的人员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对于此项调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简单随机抽样B、这是方便抽样C、这是雪球抽样D、这是全面调查3、根据第2题中的调查,有媒体得出结论认为“全国居民中有47.5%的人认为高考会改变个人一生的命运”。
这一结论()。
A、完全正确B、不准确,因为没有给出置信区间C、不准确,因为样本缺乏对目标总体的代表性D、不准确,因为不知道调查的样本量,只有样本量足够大才可靠4、一名研究人员希望用图形说明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变化趋势,你认为适合的图形是()。
A、饼图B、箱线图C、线图D、茎叶图5、在第4题中,如果要描述5月份以来我国每天新增甲型流感确诊病例数的统计分布情况,则最不适当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散点图C、箱线图D、茎叶图6、和开放式问题相比,封闭式问题的特点是()。
A、问题的答案将会被严格保密B、所有可能的答案都被列在问卷上C、不属于目标总体的人员不得填写问卷D、调查结果不利于计算机处理7、在抽样调查中以下哪一项会造成非抽样误差?()。
A、数据录入错误B、被调查者拒答C、调查员编造数据D、以上都对8、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有限总体校正系数的使用()。
A.增大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B.不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标准误C.缩小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D.缩小了样本标准差9、调查了一个企业10名员工上个月的缺勤天数,有3人缺勤0天,2人缺勤2天,4人缺勤3天,1人缺勤4天。
则缺勤天数的()A.中位数为2 B 中位数为2.5 C 中位数为4 D 众数为410、2009年6月19日,国务院决定在境内股市实施国有股转持,股改新老划断后,凡在境内首发上市的公司须按首发时实际发行股份数的10%将部分国有股转社保基金持有。
统计学期末考试卷试题库题集及标准答案.doc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
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1. 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A. 产业分类B.劳动生产率C.所有制形式D.企业名称2. 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A. 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 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全国所有油田B.每一个油田C.每一台采油设备D.所有采油设备4. 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C. 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5. 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英国人威廉·配第B.德国人康令C. 德国人阿亨瓦尔D. 比利时人凯特勒6. 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 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B.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C. 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D. 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7. 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统计学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B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统计学原理试题与答案部门: xxx时间: 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统计学原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之间是< 统计过程与统计结果)的关系,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之间是<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的关系。
2.统计表中,宾词配置方式有<平行设置)和<层叠设置)两种。
3.总体参数估计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方法。
4.进行工业生产设备普查时,调查单位是<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工业企业)。
5.调查资料准确性的检查方法有<逻辑性检查)和<计算检查)。
6.根据分组标志的不同,分配数列可分为<品质分配数列)和<变量数列)。
7.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态不同分为<日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8.各年末商品库存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的基建投资额数列属于<时点)数列。
9.统计研究运用大量观察法是由于研究对象的<大量性)和<复杂性)。
10.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的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否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11任何一个统计分布都必须满足<多组频率大于0)和<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00%)两个条件。
12.相关分析研究的是<相关)关系,它所使用的分析指标是<相关系)。
中楼阁13.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方法。
根据时间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时应采用<首末折半)方法。
14.某市城镇房屋普查中,统计总体是<城镇所属房屋)、总体单位是<每一座房屋)。
15.统计报表按填报单位不同可分为<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16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现象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17.销售利润率指标属于<结构)相对指标,成本利润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
统计学基础试卷及答案10套《统计学基础》课程试卷库A⼀、填空(20分) 1、⼯⼚数、商店数属于变量,⽽产值、销售额是变量。
2、某地区⼯业产值95年是94年的120%,96年是94年的150%,则96年⽐95年增长。
3、95年我国国民收⼊中消费与积累的⽐例是73.2% :26.8%,这个指标是。
4、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单位数扩⼤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
5、na a nx x ∑∑==分别是和的计算公式。
6、标准差是说明代表性⼤⼩,抽样平均误差说明代表性⼤⼩,他们的数据愈⼤,说明其代表性。
7、从变量之间的变动⽅向是否相同划分,相关关系可以分为和。
8、强度相对指标有与两种计算⽅法。
9、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区别在于调查单位是;⽽填报单位则是负责的单位是。
10、形成次数分布数列是由、两部分组成。
⼆、单项选择(10分)1、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A 实物单位和货币单位B 总体总量和标志总量C ⽆名数D ⽆名数和有名数 2、现有5名考⽣的成绩分别为55分、74分、78分、81分、92分,则可以说() A 5个变量的和为380分 B 5个变量的平均数为76分 C 5个变量值的⼀般⽔平为76分 D 5个变量的全距为37分3、某⼯业局要观察所属25个企业的⽣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 25个企业的⽣产设备数B 25个企业中的每⼀个企业C 25个企业中每个企业的设备数D 25个企业的每台⽣产设备4、下列指标中哪⼀个可⽤来对⽐分析不同⽔平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差异程度()A 全距B 平均差C 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5、平均值标的分⼦分母必须属于()A 同⼀总体B 不同总体C 同⼀总体或不同总体D ⽆法确定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民币少购买商品2%,则物价指数为()A 90.00%B 102.04%C 91.91%D 109.18%7、某学校学⽣⼈数逐年有所增加,95年⽐94年增加8%,96年⽐95年增加15%,97年⽐96年增加10%,则95年—97年学⽣⼈数总体增长速度的算式为()A 8%×15%×10%B 8%+15%+10%C 108%+115%+110% D108%×115%×110% E108%×115%×110%-100%8、据统计指数的内容不同,指数分为()A 个体指数与总体指数B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C 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D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数指数9、众数是变量数列中()的变量值。
《统计学原理》综合试卷五一、填空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空白处,每空1分,共15分)1.对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_________。
2.某地区某年的财政总收入为248.50亿元,从反映的时间上看,该指标是___________指标。
3.增长1%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___除以100的绝对值。
4.若掌握了个体指数和00q p ,一般用____________计算总指数。
5.判定总离差平方和中有多大的比例可以用回归直线来解释的指标为____________。
6.一个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调查目的、________、调查项目、__________、调查时间和调查的组织工作。
7.检查长期计划的完成程度时,若计划任务规定的是长期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____________法。
8.平均发展速度是___________的序时平均数。
9.平均指数是对个体指数的__________________。
10.抽样平均误差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___________,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到原来的1/4,则样本容量应____________。
11.根据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将变量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12.描述时间序列的图形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共20分)1.某地区为了掌握化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话费总产量80%的五大化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普查B .典型调查C .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2.下列哪一种资料,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A.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B.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小C.连续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D.离散型变量且各变量值变动幅度较大 3. 时期序列中的每一指标数值是( )。
成都理工大学《统计学》一、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方表格内题号对应的位置,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不答题或者答错题既不得分,也不倒扣分。
每题1.5分) 1. 质检部门从某业生产一天生产的手机中随机抽取20部进行检查,推断该批手机的合格率。
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
A. 20部手机B. 20部手机中合格的手机C. 一天生产的全部手机D.一天生产的手机中合格的手机 2. 在2008年8月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银牌21枚、铜牌28枚,要描述中国队获得奖牌的构成状况,适宜的图形是( )。
A. 条形图B. 饼图C. 茎叶图D. 雷达图 3. 比较几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大小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
A.极差B. 平均差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 4. 如果时间序列数据各期以相同的比例增长(或下降)时,属于( )。
A. 直线趋势B.指数曲线趋势C. 抛物线趋势D. 无趋势5.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估计的概率保证程度,其估计的精确程度( )。
A .随之缩小B .随之扩大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 6. 一家食品生产企业声称,它们生产的某种食品的合格率在95%以上。
为检验这一说法是否属实,某食品安全检测部门打算抽取部分食品进行检验,该检验得分的原假设和备择假设为( )。
A . %95:0≤πH ,%95:1>πHB . %95:0=πH ,%95:1≠πHC . %95:0≥πH ,%95:1<πHD . %95:0<πH ,%95:1≥πH7.若某总体次数分布呈轻微左偏分布,则成立的有( )。
A .x > e M >o MB .x <e M <o MC .x >o M >e MD .x =o M =e M8.指出下面对时间序列的描述哪个符合季节变动的特点( )。
A.在一年内重复出现周期性波动B.呈现出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C.呈现出非固定长度的周期性变动D.在长时期内呈现出持续向上或持续向下的变动 9. 2011年CPI 为106.5%,货币购买力指数为( )。
江西财经大学13-14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试卷代码:06003A 授课对象:挂牌班
课程名称:统计学(主干课程) 适用对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 B.
2. A.
3. B.
4. C.
5. D.
6. C.
7. B.
8.A.
9.A. 10. D.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全选“√”或“×”,本题计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
1.(1)大量观察法(1分);(2)统计描述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
(3分);(3)统计推断法(1分)。
2.(1)确定调查目的(1分);(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1分);(3)确定调查项
目和调查表(1分);(4)确定调查时间(1分);(5)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1分)。
四、统计数据描述计算题(15分)
甲x =8.5 (2分)
乙x =11.75 (2分)
σ甲=2.22 (3分)
σ乙=2,74 (3分)
V σ甲=26.12% (2分)
V σ乙=23.32% (2分)
V σ乙<V σ甲
∴乙组的平均数代表性大。
(1分)
五、指数计算题(15分)
(1)360×12%=43.2(亿元) (2分)
(2)
2.193842.40338405.12.403%1052.43360%,105101111101011=-=-⇒==+==⇒==∑∑∑∑∑∑q p q p k q p q p q
p q p k p p 因为
所以,由于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5%,农民因此增加了19.2亿元的收入;(5分)
(3)==÷=∑∑q p q p k k k p pq q 0010
因为112%÷105%=106.67%;
所以农副产品收购量增加了6.67%
243603840010=-=-∑∑q p q p 又因为,因此农民又增加了24亿元的收入;
(5分) (4)112%=106.67%×105%;43.2(亿元)=24(亿元)+19.2(亿元)(3分)
六、抽样推断计算题(10分)
(1)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标准差):5.149
5.10===n x σ
σ (3分) (2)抽样极限误差:94.25.196.12/=⨯=⨯=x x Z E σα (2分)
(3)置信区间:=+-),(E x E x (32.56 , 38.44) (2分)
(4)需抽查: (位)1962/47.15.1096.1)(2222,22=⨯=⨯=x n E Z σα (3分)
七、相关回归计算题(15分)
(1)r =-0.91, (3分)高度负相关 (2分)
(2)b =-1.818, (2分) a =77.363 (2分)
y ∧
=77.363-1.818x (2分)产量每增加1千件,单位成本下降1.818元(2分)
(3)Sy =0.98(元/件) (2分)
八、案例分析题(15分)
(1) H 0:μ≤ 1200, H 1:μ> 1200 (3分)
(2) 5.1100
30012001245=-=-=n x Z σμ 取α=0.05时,Z α=1,645。
因为Z=1.5<1.645,故落入接受域,这说明没有充分的理由
认为该厂的显像管质量显著地高于规定的标准。
(5分)
这时由于检验统计量的值是落在接受域中,故有可能犯第二类错误(纳伪),即本来该厂
的显像管的质量确实比规定的标准高得多,而没有得出这样的结论。
(2分)
(3) 645.1100
3001200x 645.1 -=-=;ασμZ n x Z → x >1249.35 这说明只有样本平均寿命达到1249.35小时以上时,才能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该厂的显像
管显著地高于规定的标准。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