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
- 格式:docx
- 大小:32.91 KB
- 文档页数:5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5 1-5:ACDDB 6-10:DCDCA 11-15: CAADC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5: ××××√ 6-10:×××√× 11-15:×××××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5:AD ACDE BE AB ADE 6-10:CE BCDE AE ABCDE ABD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5: 128,直接观察法,质量指标,分组标志,比例6-10:离中(离散),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水平法和累计法(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总指标,不重复抽样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解:三种商品物价总指数: ∑∑11111p q k p q %10+11200+%5-1200+%2+16501200+200+650= 69.19382050= =105.74% 销售量总指数=销售额指数÷价格指数÷=∑∑0011p q p q ∑∑11111p q kp q %74.105÷1000+200+5001200+200+650= =114.04% 2、(1) ()101%1%f f x ===⨯∑∑20实际销售额计划销售额实际销售额计划完成(2) 由于: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实际销售额:2012.7%x =3、(1)茶叶抽样平均每包重量:包克/3.150********===∑∑f xf x(2)茶叶重量抽样方差:克76.010076)(22==-=∑∑f f x x σ(3)抽样平均误差:)(087.010076.02克===n x σμ (40.推断。
概率保证程度为99.73%, t 的值为3, 所以△x =t μx =3×0.087=0.26克。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此题总分15分,每题1分〕1A ,2C ,3B ,4A ,5C , 6B ,7C ,8D ,9B ,10D , 11A ,12D ,13C ,14B ,15D二、判断题〔此题总分15分,每题1分〕1T ,2F ,3T ,4F ,5T , 6T ,7F ,8T ,9F ,10F , 11T ,12F ,13F ,14F ,15T三、多项选择题〔此题总分20分,每题2分〕1ACE ,2BDE ,3BCDE ,4BDE ,5ABDE , 6CDE ,7BCD ,8ABE ,9ABE ,10DE四、填空题〔此题总分10分,每题1分〕(1)方法论, (2)总体, (3)内容, (4)标志总量, (5)次数分布, (6)比照,(7)标准实物单位, (8)扩大到原来的4倍,(9)简单序时平均,(10)降低了1.82%五、计算分析题〔此题总分40分,每题10分〕1、工人平均日产量:==∑∑=16413550f xf x 82.62(千克) 标准差:==∑-∑=1645616.36172)(2f f x x σ14.85(千克)标准差系数:%97.1762.8285.14===xV σ2、(1)1999年增长1%的绝对值=6.77万元; (2)2001年累积增长量=779-677=102万元;(3) 1998—2002年平均增长量:〔819-677〕÷4=35.5〔万元〕(4)1998—2002年平均开展速度=88.1046778194=% (5)如果按7%的速度递增,以1998年为基期,到2003年该企业总产值到达: 69.114807.18195=⨯万元 3、出口额指数=%59.112466152480011==∑∑q p q p出口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12.59%,增加出口额:5248-4661=587万元。
其中:由于出口价格影响:出口价格指数=%11.104504152481011==∑∑q p q p出口价格报告期比基期提高4.11%,使出口额增加:5248-5041=207万元 由于出口量影响:出口量指数=%15.108466150410010==∑∑q p q p出口量报告期比基期上升8.15%,使出口额增加:5041-4661=380万元。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0 1B,2C,3C,4A,5D, 6A,7B,8C,9B,10D, 11D,12A,13D,14B,15C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F ,2T ,3T ,4F ,5T , 6F ,7T ,8T ,9F ,10F , 11F ,12T ,13T ,14T ,15F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ABD ,2AD ,3ABC ,4ABDE ,5CDE ,6BCD ,7ACE ,8ABCDE ,9BCDE ,10ACDE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每一个工业企业, (2)标志值, (3)等于1,(4)有意识, (5)确定分组标志, (6)数值型平均数, (7)定基发展速度=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8)上升33.3%,(9)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10)12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1)由于:样本平均工资为560元,标准差为32.45元。
所以:抽样平均误差μx =nδ=4.59元。
因为 F(t)=0.9545,所以 t=2,△x=9.18, 所以,该厂工人月平均工资的估计区间为:550.82~569.18元。
(2)由于:p=14%,所以:抽样平均误差μp =50%86%14)1(⨯=-n p p =4.91%。
因为 F(t)=0.6827,所以 t=1,△p=4.91%,所以,该厂工人月工资在600元以上的工人占全部工人比重的估计区间为:9.09%~18.91%。
2、(1)三种产品的综合废品率:三种产品的产量不能相加,所以只能以产品制造总工时为权数加权。
%5.250001250011==∑∑=f xf x (2)假定三个车间是连续加工,产品的平均废品率适用几何平均法。
%396.098.097.013=⨯⨯-=G3、(1)第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67.202136065320252020142204022000232241==+++=-+++=bb b b b (人) (2)第一季度月平均工业总产值67.353631061033410358036203==++=∑=a a (万元) (3)第一季度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7493.167.202167.3536===b ac (万元/人)4、(1)生产费用指数=∑p 1q 1/∑p 0q 0=120.5/100=120.5%生产费用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0.5%,增加了20.5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在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2、当考察某地区工业企业整个工人状况时,总体单位总量是( )A.工人的劳动定额B.C.全部工资总额D.工人的日产量3、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 )A. 结构相对指标B.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 无区别B.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D.5、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B.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D.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6、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B. 调查时间C. 登记时间D.7、平均指标反映(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D.8、对比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A.人均粮食产量B.单位粮食产量C.粮食总产量D.平均单位粮食产量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A.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B.C.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D.10、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相比较()。
A.均抽象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B.均根据同种序列计算C.序时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一般平均数表明现象在规定时间内总体的一般水平D.严格说来,序时平均数不能算作平均数11、如果现象的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
A.等于0B.等于1C.大于1D.小于112、在统计实践和理论中,指数一般是指( )A.广义的指数概念B.C.狭义的指数概念D.广义和狭义的指数两种概念13、某工厂产量本年比上年提高了15%,产值增长20%,则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
14、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A. 小于10B. 不大于10C. 小于30D. 不小于3015、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置信度)从68.27%提高到95.45%(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A. 增加一倍B. 增加两倍C. 增加三倍D. 减少一半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02 1B,2B,3C,4D,5C, 6B,7C,8A,9A,10D, 11C,12B,13B,14D,15D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F ,2T ,3F ,4F ,5F , 6T ,7F ,8T ,9F ,10F , 11T ,12F ,13T ,14F ,15T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ACE ,2ABC ,3ABDE ,4CE ,5BCD ,6ACDE ,7DE ,8ABD ,9AC ,10ABC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质与量,2统计指标数值,3调查单位,4(上限+下限)/2、,5宾词,6强度相对数, 7环比发展速度, 8个体指数, 9提高,10样本,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10分该地区各企业产值计划的平均完成程度:(1)%7.10528505.3012==∑∑=f xfx(2)%1.10585.27112850==∑∑=xf fH2、10分已知:n=100,x =1055.5小时,δ=52.5小时;所以:25.51005.52===n x δμ小时因为:5.10=∆x 小时,所以:225.55.10==∆=x x t μ,所以:F(t)=95.45%所以可以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批电子元件的平均耐用时数的区间为: 1045—1066小时。
3、10分(1)=327.5万元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期水平(2)=128.8万元 累积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3)=149万元 逐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前期水平(4)=59.2万元 平均增长量=Σ逐期增长量/n(5)=203.8% 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固定期水平(6)=103.2% 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期水平(7)=97.5% 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8)=5.8% 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三种商品价格总指数=%69.873903421111==∑∑pK q p q p 销售额总指数=%8.1362503420011==∑∑q p q p 销售量总指数=%15639034225034211110011=÷=∑∑÷∑∑pK q p q p q p q p 销售额2004年比2003年增长36.8%,增加销售额342-250=92万元, 其中:由于价格下降12.31%,减少销售额342-390=-48万元由于销售量增长56%,增加销售额:(342-250)-(342-390)=140万元。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21D,2C,3C,4B,5A, 6A,7B,8B,9D,10B, 11C,12B,13C,14A,15C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T ,2T ,3T ,4F ,5T , 6F ,7T ,8T ,9F ,10F , 11F ,12T ,13F ,14F ,15F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BCE ,2BCDE ,3BE ,4ABDE ,5ADE ,6AE ,7BDE ,8ABD ,9BCD ,10AE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每一个工业企业,2无限总体,3重点调查,4有意识,5确定分组界限,6水平法,7数值平均数, 8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9增长了33.3%,10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356210==∑=n x x ()57.965502==-∑=nxx σ %34.273557.9===xV σ2、据题意:(1)n=60,x =1800,δ=8,F(t)=68.27%,所以t=103.1608===nx δμ 03.103.11=⨯=⨯=∆x x t μ所以:该批新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估计区间为:1798.97—1801.03小时 (2)又知:合格率p=59/60=98.33% 所以:%65.1600167.09833.0)1(=⨯=-=n p p p μ因为:F(t)=95.45%, 所以:t=2 %3.3%65.12=⨯=⨯=∆p p t μ 所以:该批新产品的合格率的估计区间为:95.03%—100% 3、(1)第一季度月平均非生产工人数:35132347341358236214224321=+++=-+++=a a a a a 人(2)第一季度月平均职工人数:2022322040202520202200014224321=+++=-+++=b b b b a 人(3)第一季度非生产工人在全部职工中所占比重%36.172022351===b a c产量总指数=%137100137000==∑⨯∑q p q p K q 由于产量增长37%而增加的生产费用为:137-100=37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 )。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 2、标志是指( )。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3、28.计划规定成本降低3%,实际上降低了5%,则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 )。
A. % B. % C. % D.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 )。
A. 调查对象B. 调查单位C. 填报单位D. 一般单位 5、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值很大的单位B. 这些单位的单位总量占总体全部单位总量的绝大比重C. 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D. 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点部门6、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
A. 次数 B. 次数密度 C. 频率 D. 累计频率7、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决定于( )。
A. 权数的标志值B. 权数的绝对值C. 权数的相对值D.权数的平均值 8、假如各个标志值都增加5个单位,那么算术平均数会:( )。
A. 增加到5倍B. 增加5个单位C. 不变D. 不能预期平均数的变化 9、当0M M x e ==时,其总体分布的状况为( )。
A. 钟型分布B. 对称的钟型分布C. 对称的U 形分布D. U 形分布 10、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 )。
A.简单算术平均B.调和平均C.加权算术平均D.几何平均11、某企业1991年9月—12月月末的职工人数资料如下:9月30日1400人,10月31日1510人,11月30日1460人,12月31日1420人,该企业第四季度的平均人数为( )。
人 人 人 人12、统计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B.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C.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个体指数和总指数13、某商品本年同上年比较,商品销售额没有变化,而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7%,则商品销售量平均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为( )。
理工大学考试考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A自上而下统计布置 B自下而上逐级填报 C按规定的报送时间送出 D按照统一的表式和项目填报 E属于全面调查
5、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区分事物的本质 B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C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D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E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6、实物计量单位包括:
A货币单位 B劳动单位 C自然单位 D度量衡单位 E标准实物单位
7、简单算术平均数之所以简单,是因为:
A所计算的资料未分组 B所计算的资料已分组 C各组次数均为1 D各变量值的次数分布不同 E各变量值的频率不相同
8、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A抽样估计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不可避免的 C可以事先计算出来 D可以加以控制的 E可以用改进调查方法的办法消除的
9、测定长期发展趋势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 B移动平均法 C首尾折半法 D最小二乘法 E季节比率法
10、某商店第四季度全部商品的销售量为第三季度的98%,这个相对数是:
A总指数 B季节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E动态指数。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试卷编号 17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经济与统计教研室主任签名…………………………………………………………………………………………………………课程名称(含档次)统计学A 课程代号 000558 专业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闭卷)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一个统计总体( )。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统计指标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的特征不同可分为( )。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3、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上提高了2%,则计划完成程度指标为( )。
A. 107%B. 107.4%C. 93.1%D. 110%4、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
A. 调查单位的承担者B. 构成调查单位的每一个单位C. 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D. 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5、为了了解全国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可对首钢、宝钢、武钢、鞍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
A. 非全面调查B. 典型调查C. 重点调查D. 抽样调查6、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A. 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B. 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C. 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D. 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7、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而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无关C. 既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又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大小无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无关8、各标志值与平均数离差之和()。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161-5:ADDBC 6-10:BCBBD 11-15:BCAAD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5:××√×× 6-10: √√××× 11-15:√××√√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5:CDE BCE CE ABC DE 6-10:BD ABCDE DE ABC ACDE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5:信息,总体,复合,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6-10:96.5%,概率度,时期,6.67%,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解:%42008==p %35.1)1()1(=--=Nnn p p p μ %7.2%35.12=⨯==∆p p t μ废品率的范围:4%±2.7% 废品数量区间:4000×1.3%-4000×6.7% 52-2682、解 甲班组:(1)平均产量件70=∑=n x x 乙班组、 平均产量件70=∑=nx x(2)甲:标准差 ()件6.29870002==-∑=n x x σ 标准差系数 %29.42706.29===x V σσ乙:标准差 ()件5.38282==-∑=nx x σ 标准差系数%00.5705.3===x V σσ (3)分析说明:从甲、乙两组计算结果看出,尽管两组的平均产量相同,但乙班组的标志变异指标值均小于甲班组,所以,乙班组的人均产量的代表性较好。
3、解:列表计算如下:(1) %11515.12610030100111或===∑∑zq z q k z由于单位成本变动影响的总成本绝对额:∑∑0111-z q z q =30100-26100=4000万元 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 (2) %10303.12535026100001或===∑∑zq z q k q由于产量变动影响的总成本绝对额:∑∑0001-z q z q =26100-25350=750万元 总成本指数: (3)%7.118187.12535030100011或===∑∑zq z q k qz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0011-z q z q =30100-25350=4750万元指数体系:109.76%=96.04%×114.29%4100=(-1900)+6000万元分析说明:由于报告期单位成本比基期下降3.96%,产品产量增加14.29%,使得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加9.76%;单位成本下降节约总成本1900万元,产量增加使总成本增加6000万元,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总成本净增4100万元。
11、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一般用加权算术平均数方法计算。
()12、用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采用几何平均法。
()13、如果时间数列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则宜配合指数曲线模型。
()14、抽样平均误差小于总体标准差,所以样本平均数的变异程度小于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
()15、平均指标因素分析建立的指数体系由三个指数构成,即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质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现2、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A、数量指标B、数量分析方法C、数量多少D、现象间的数量关系E、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3、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该包括下述等内容。
A、确定调查目的B、确定调查对象C、确定调查标志D、确定资料的使用范围E、确定调查项目4、统计表的构成包括:A、总标题B、填表说明C、纵栏标题D、数字资料E、横行标题5、用于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的分子、分母指标:A、可以是两个总量指标B、可以是两个平均指标C、可以是依据增长率计算的两个相对指标D、可以是依据两个降低率计算的相对指标E、只能是两个总量指标6、抽样的基本组织形式有:A纯随机抽样 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E阶段抽样7、在下列情况下,要利用标准差系数比较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代表性大小:A两个平均数相等 B两个平均数不等 C两个平均数反映的现象不同 D两个平均数的计量单位相同 E两个平均数的计量单位不同8、如果在分配数列中,有一个标志值为零,则不能计算:A加权算术平均数 B加权调和平均数 C简单调和平均数 D简单几何平均数 E加权几何平均数9、编制时间序列的要求是:A时间长短统一 B总体范围统一 C指标计算方法统一 D指标经济内容统一 E 指标计算价格计量单位统一10、质量指标指数有:A产品成本指数 B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C劳动生产率指数 D商品销售额指数 E 产品产量指数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统计指标的构成要素可归纳为两个组成部分:统计指标的概念和_______。
A是居于按顺序排列的分组数列中间位置的变量值 B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C是根据各个变量值计算的 D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 E在组距数列中受组距大小的影响8、抽样时要遵守随机原则,是因为:A这样可以保证样本和总体有相似的结构 B只有这样才能计算和控制抽样估计的精确度和可靠性C只有这样才能计算登记性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 D只有这样才能计算出抽样误差 E这样可以防止一些工作上的失误9、测定长期发展趋势的方法有A首尾折半法 B移动平均法 C时距扩大法 D最小二乘法 E季节比率法10、指数体系中,指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表现在:A总变动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乘积 B总变动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C总变动指数等于它的因素指数之间的比例D与总变动指数相应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乘积 E与总变动指数相应的绝对增长额等于它的各因素指数所引起的绝对增长额的代数和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研究我国工业生产状况,则总体单位是_______。
2、统计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数可分为有限总体与_______。
3、非全面调查包括典型调查、抽样调查和_______。
4、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是______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是随机选取的。
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志和______。
6、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累计法和_______两种。
7、平均指标可分为两大类:一是_______;另一类是位置平均数。
8、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定基发展速度等于________。
9、今年的1元钱只能买回去年1元钱75%的商品,则物价_______。
10、在简单随机抽样条件下,抽样误差受______、抽样方法、样本容量三个因素的影响。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已知工人的产量资料如下:试计算平均产量、标准差、标准差系数。
…………………………………………………………………………………………………………试卷编号 20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 经济与统计 教研室主任签名 ………………………………………………………………………………………………………… 课程名称(含档次) 统计学A 课程代号 000558 专 业 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 层次(本、专) 本 考试方式(开、闭卷) 闭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以下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A 、在校学生按年级分组B 、新生儿按性别分组C 、成年人按婚姻状况分组D 、职工按年龄分组 2、某种产品按产量分为三组:(1)300公斤以下(2)300-500公斤(3)500公斤以上,则300公斤以下的组中值为:A 、50公斤B 、150公斤C 、200公斤D 、75公斤3、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成的数列,称为: A 、分配数列 B 、次数分布 C 、变量数列 D 、动态数列4、综合指数是( )对比形成的指数。
A 、两个相对指标B 、两个平均指标C 、相邻个体指数D 、两个总量指标 5、一个统计总体: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 、全面调查B 、抽样调查C 、典型调查D 、重点调查 7、下列各变量中,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是:A 、职工人数B 、产品的重量C 、职工工资D 、人口年龄 8、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A 、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 、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 、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A 、作用不同B 、组织方式不同C 、灵活程度不同D 、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0、按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自下而上地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的是:A 、逐级汇总B 、集中汇总C 、统计报表D 、手工汇总11、职工工资总额预定比去年提高12%,实际提高14%,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A 、112% B 、114% C 、117% D 、102% 12、一定条件下,人的身高与体重的分布服从:A 、钟型分布B 、U 型分布C 、正J 型分布D 、反J 型分布 13、平均差和标准差是:A 、平均指标B 、统计绝对数C 、统计相对数D 、标志变异指标 14、1999年全国从业人员比上年增加629万人的指标是:A 、增长速度B 、增长量C 、平均增长速度D 、平均增长量 15、做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加权算术平均指数的权数资料是: A 、00q p B 、11q p C 、w D 、01q p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标志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也是不能用数值表示的。
长沙理工大学试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统计学A 试卷编号:06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B ,2C ,3D ,4B ,5D , 6B ,7A ,8D ,9B ,10C , 11C ,12A ,13D ,14D ,15A二、判断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1F ,2F ,3F ,4F ,5T , 6F ,7F ,8T ,9T ,10F , 11T ,12F ,13F ,14T ,15T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1ABD ,2AD ,3BCE ,4BE ,5ABD ,6BCD ,7ABD ,8ACD ,9ACE ,10BD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1政治算术, 2一览表,3调查目的,4可比性原则,5累计法,6平均数,7中位数与众数,8统计指标(数值),9报告期,10样本,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1、(1) 已知a 0=89404, a n =125000, n=5 则:%93.613981477.118940412500011550=-=-=-=-nn a a x (2) b 0=12.5, n=5, %9.01=-x则:2005年的人口数为:07.13045817.15.12009.15.1250=⨯=⨯==nn x b b 亿人 到2005年,我国平均每人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125000÷13.07=9563.89元/人两个施工企业的平均采购价格分别为: A 单位:35.82428.48521000040011=⨯=∑∑=x m m H 元/吨 B 单位:45.83237.60061000050022=⨯=∑∑=xm m H 元/吨因为甲单位采购单价低的采购金额多,而乙单位每批采购的金额一样,所以甲单位平均采购价格低。
3、某工厂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计算如下:总产值指数=%94.1371803.2480011==∑∑q p q p ,企业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增加:68.3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在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2、当考察某地区工业企业整个工人状况时,总体单位总量是( )。
A.工人的劳动定额
B.全体工人总数
C.全部工资总额
D.工人的日产量
3、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是( )。
A. 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4、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A. 无区别
B. 是毫无关系的两个概念
C. 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D. 不可能一致
5、将统计总体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
A. 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 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C. 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D. 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6、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
B. 调查时间
C. 登记时间
D. 标准时间
7、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C. 总体分布的大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一般趋势
8、对比不同地区的粮食生产水平,应该采用的指标是()。
A.人均粮食产量
B.单位粮食产量
C.粮食总产量
D.平均单位粮食产量
9、由组距数列确定众数时,如果众数组的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则()。
A.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上限
B. 众数在众数组内靠近下限
C. 众数组的组中值就是众数
D. 众数为零
10、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静态平均数)相比较()。
A.均抽象了各总体单位的差异
B.均根据同种序列计算
C.序时平均数表明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发展水平,一般平均数表明现象在规定时间内总体的一般水平
D.
严格说来,序时平均数不能算作平均数
11、如果现象的发展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
A.等于0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12、在统计实践和理论中,指数一般是指( )。
A.广义的指数概念
B.拉氏和派氏指数概念
C.狭义的指数概念
D.广义和狭义的指数两种概念
13、某工厂产量本年比上年提高了15%,产值增长20%,则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
14、通常所说的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
A. 小于10
B. 不大于10
C. 小于30
D. 不小于30
15、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置信度)从68.27%提高到95.45%
(其它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
A. 增加一倍
B. 增加两倍
C. 增加三倍
D. 减少一半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男性是品质标志。
( )
2、在一个统计总体中,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志总量指标都可以有多个。
()
3、股票市场中经常使用百分点。
例如,平均股票价格从100美元上升到110美元,则股票价格上升10个百分点。
()
4、在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不能只凭相对数的大小来判断,只有将相对指标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问题的
实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
5、在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调查期限是指调查工作的期限。
( )
6、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的普查中,调查单位是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报告单位是每个工业企业。
(
7、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互换便产生了正指标和逆指标。
()
8、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 )
9、在钟型分布只存在适度或轻微偏斜的情形下,中位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距离,大约只是中位数与众数距离的一半。
( )
10、某厂产品产量1995年比1994年增长8%,1994年比1993年增长12%,则1993—1995年平均每年递增速度为9.98%。
()
11、在相对数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值是不能相加的,而在平均数时间序列中,各个指标值是可以相加的
12、狭义统计指数是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
13、如果物价指数不变,物量指数上升,那么价值指数的增长率一定与物量指数的增长率相同。
()
14、极限误差就是最大的抽样误差,因此,总体指标必然落在样本指标和极限误差共同构成的区间之内。
()
15、当全及总体单位数很大时,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计算的抽样平均误差相差无几。
()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的基本方法包括( )。
A.大量观察法
B.综合分析法
C.统计分组法
D.归纳推断法
E.指标体系法
2、在全国人口普查当中()。
A.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B.男性是品质标志 C.年龄是数量标志
D.人口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E.全国人口数是数量总体
3、普查属于( )。
A. 全面调查
B. 一次性调查
C. 经常性调查
D. 专门调查
E. 非全面调查
4、组距数列中,组距的大小与( )。
A. 组数的多少成正比
B. 组数的多少成反比
C. 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成正比
D. 全距的多少成正比
E.
全距的多少成反比
5、平均指标是()。
A. 一个综合指标
B. 根据变量数列计算的
C. 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
D. 在同质总体内计算的
E. 不在同质总体内计算的
6、直线y c=a+bt中的b表示( )。
A.趋势值
B.趋势线的截距
C.趋势线的斜率
D.当t每变动一个单位时,y c的平均变化数额
E.当t=0时,y c的值
7、下列指数中()是总指数。
A.个体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数指数
D.平均指标指数
E.上述指数均包括
8、12.1996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9、抽样的基本组织形式有A. 纯随机抽样 B. 机械抽样 C. 分层抽样 D. 整群抽样 E. 阶段抽样
10、在一定的误差范围要求下()。
A. 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B. 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C. 概率度小,
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D. 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少 E. 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和抽样方法。
2、概括地反映了所有可能样本的估计值与相应总体参数的平均误差程度,可衡量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大小。
3、中位数是一个____ __平均数,其数值大小不受极端数值的影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名称,它有和数量标志两种。
5、组织重点调查的关键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