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通则(通用版)
- 格式:docx
- 大小:62.25 KB
- 文档页数:6
ICS13.100C 65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DB 13/T 2510.5—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5部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y—Part 5: Enterprise handling dangerous chemicals business2017-12-26发布2018-05-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 2510.5—2017目次前言 (2)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评定内容 (3)4 评定细则 (8)附录 A(规范性附录)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9)附录 B(规范性附录)基础管理要求指标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10)附录C(规范性附录)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34)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43)附录E(规范性附录)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45)附录F(规范性附录)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47)附录G(规范性附录)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55)附录H(规范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63)附录I(规范性附录)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64)附录J(规范性附录)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65)1DB13/T 2510.5—20172前言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共同组织制定本地方标准,在京津冀区域内适用,现予发布。
DB13/T 2510《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第3部分:加油站;第4部分:石油库;第5部分: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第6部分:食品制造企业;第7部分:饮料制造企业;第8部分:纺织企业;……本部分为DB13/T 2510的第5部分。
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精选11篇)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精选11篇)制度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
用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欢迎大家分享。
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篇1一、注塑车间安全生产通则:1、设备正常运转时,除注塑机前安全门、控制面板外,严禁接触设备任何部位。
2、任何生产异常的处理必须等待在设备停止运转后方可进行。
3、各设备必须建立专人负责制(定人定机制),未经设备安全培训,并经取得操作资格,不得操作该设备;故障维修由车间指定人员进行,非指定人员不得进行维修操作。
4、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5、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和操作纪律,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
6、各类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如有损坏,必须及时报修,待修复后才能使用。
7、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如发生事故,要果断、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上级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8、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长头发要扎起来,不准披发,不准穿背心、短裤或裙子,不准穿拖鞋。
9、使用电动工具前必须检查电线、插头、塑料外壳有无破损。
10、更换气接头时关闭气源,防止接头飞出伤人。
11、维持通道畅通,在通道内严禁长时间作业或堆放工件。
12、设备使用完毕必须关闭电源,注塑机PC料保温时例外。
二、注塑机安全生产须知:1、注塑机半自动正常生产时,只有如下动作可以进行:a.打开前安全门b.取出产品和料杆c.关闭前安全门如需要额外动作,必须经技术员确认属正常生产必须动作,方可作业。
2、除此以外的任何动作,必须在手动状态下,关停油泵后进行;涉及电气的,还必须关闭电源,比如工作可能接触射嘴及熔胶筒时,必须关闭电源,以策安全,清理工模或调整任何机械零件之前,必须切断电源;3、设备自动报警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从设备范围内撤出,切换到“手动”状态。
2024年动力车间安全生产通则全体干部员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熟知个人的安全生产职责、所在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不得违反。
严禁发生因抢生产而置安全于不顾的野蛮作业。
1、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严重危险的厂房、生产线和设备,职工有权力、有义务向上级报告。
遇有严重危害生命安全的情况,职工有权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2、各级管理人员必须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安全生产的“五同时”的原则。
全体干部员工需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3、入厂新工人,学习、代培、临时参加劳动及变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教育”或考试不及格者,不准参加生产或单独操作。
4、对行车、电气、起重、煤气、锅炉、焊接(气割)司机等特殊工种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试资格,持有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
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无安全操作规程不准投入使用。
6、作业人员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以保证工作期间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7、上岗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保防护用品,女工必须把长发盘入帽内;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散衣裳、戴头巾;上班前不准饮酒;不准带小孩进入工作场所。
8、工作前详细检查所有的工具、吊具、设备、防护装置、环境安全状况等,上述各项应保持完整良好,不准带病作业。
9、工作中应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睡觉和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10、操作工必须熟悉其设备性能、工艺要求和设备操作规程。
如工作需要开动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时,必须经有关领导批准后,方可操作,否则严禁操作。
11、所有机电传动设备、各种水、气阀门及电源、闸刀、开关,非指定操作人员,严禁开动、摸弄。
12、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告牌并设专人监护。
停电牌必须“谁挂谁取”,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
如需切断关闭设备主电源,必须要两人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送电。
《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2011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代替GB15606—199520081223发布2009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5606—1995《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本标准与GB15606—1995相比有如下差异:———调整了一些术语,增加了3.5,3.6,3.7,3.8,3.9,3.10,3.10.1,3.10.2,3.11,3.12,取消了原标准的3.4;———对4.3和4.4内容的修改;———删除了原标准第6章和第7章中的具体内容;———增加了木工(材)车间防火防爆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州木工机床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肖晓晖、郑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606—1995。
Ⅰ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木工(材)车间的作业环境、平面布置、防火与防爆的要求、设备与安全装置、安全操作、安全管理与教育等。
本标准适用于原木制材、配料仓库、木制品加工、三板二次加工、木模加工等木工(材)车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0,IDT)GB12557木工机床安全通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3术语3.1木工木材的机械加工,不包括手工和三板制造加工。
安全生产技术通则1. 目的:为了落实平时安全基础工作、使公司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2. 范围:全公司员工。
3. 责任者:企业管理办公室及各车间、其他部门。
4. 程序: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全公司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规定。
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禁违章指挥。
2)新工人入公司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参加生产操作。
操作工人必须持有《安全技术作业证》。
电气、起重、焊接(切割)、压力容器等特种作业的工人均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后,持有《特种工种作业证》方准独立操作。
3)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配戴好其它劳动保护用品。
不准穿短裤、裙子、拖鞋、高跟鞋,不准披长发,围长围巾;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伤的作业,不准戴手套。
4)职工在班前和班中不准喝酒。
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脱岗、睡岗和做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
5)各岗位的重复操作、称料、投料、主要控制技术必须经过认真核对,严格执行双检制。
6)公司所有岗位必须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7)一切机械设备、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勤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8)凡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其中应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工作。
除在固定动火区内动火,其它动火一律要办“动火许可证”;凡进入容器内工作应办理“入塔、进罐许可证”;检修是要办理“检修许可证”;登高作业要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其他高危作业要办理安全许可证。
凡在有毒区域内工作,必须配戴防毒面具。
并有人监护。
9)各岗位应按规定配备防毒面具、消防器材,及其它应急用品,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要熟记预防与急救方法,对防护器材消防器材要会正确使用和保管。
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篇一: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九、安全生产操作规程1.施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2.实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宁夏运达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从事公路施工人员的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促进公司公路工程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各部门在工程施工中要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级领导、技术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要做到在布臵生产任务和检查工作的同时,必须布臵检查安全工作。
第二条所有工人在入岗前均应进行安全技术教育。
新招或者雇用的暂时工及民工在没有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均应对其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教育。
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在做技术交底时,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禁止雇用身体不便或者有残疾的人上路作业。
第三条各生产作业站组,均要建立上路前安全讲话制度,在没有正式工作之前,安全员对生产作业用工具、机械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预防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四条机械操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擅离岗位,不得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合的机械,不得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本机种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各种机械车辆在加注燃油、润滑油时应在熄火后进行,加注燃油时严禁吸烟和接触明火。
第五条施工人员在进行工程作业前,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服,着统一标志背心,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指挥,按章作业,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拒绝冒险作业,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第六条施工作业时,要检查所有作业工具(铁锹、锤、镐、斧等)是否完好结子,施工车辆各部件齐全完好无损坏变形,以免使用时伤人。
第七条进入公路施工作业现场,应首先在现场两端设臵明显的施工标志和安全标志,在路线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处,应设臵指示性导向标,在施工或者维修作业区两端应警告性导向标。
设臵的标志应规格统一,整齐一致。
第八条需堆放施工物料时,只能堆放在公路一侧,并不得超过路面宽度的1/3;停放施工车辆、机械时必须紧靠路面边缘,并在车辆、机械先后设臵明显的安全反光标志;利用车辆进行施工作业时,应当在公路作业车辆上设臵明显的作业标志,如红旗等。
精心整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内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制。
233.1故(事件)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注:改写GB/T23694—2013,定义2.1。
3.2、可接受风险acceptablerisk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3.3、重大风险majorrisk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3.4、危险源hazard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3.9、风险分级管控riskclassificationmanagementandcontrol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3.10、风险控制措施riskcontrolmeasure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3.11、风险信息riskinformation44.14.2业应根据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单位的层级;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
4.3、自主建设、持续改进企业应依据本行业领域同类型企业实施指南,建设符合本企业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企业应自主完成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独立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
4.4、系统规范、融合深化4.54.65、总体结构5.1、标准层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应包括通则、细则和实施指南三个层级。
5.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应规定本行业领域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原则要求、任务目标、基本程序和建设内容。
安全通则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所有职工必须加强法制观念,认真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及规定。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行安全员管理,人人监督。
2、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有严重危及设备和职工生命安全的情况,职工必须停止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3、各单位安全组织机构健全。
公司级设定安全部门,并建立安全管理委员会;各车间要有安全领导组、专(兼)职安全员;工段、班组要设兼职安全员。
4、各生产岗位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确认、确信、确实)、联系呼应制等。
5、建立安全例会制度、领导讲话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班组安全活动制度。
并必须有相应的记录。
6、各单位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公司安全生产部,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各级安全组织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巡回检查;对查出问题隐患要及时限期整改。
实行:“三定:即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负责人。
7、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必须负责,对职责范围内的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特种工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技能培训,考试考核合格并领取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每位职工都要进行厂级、车间(科室)、工段(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新进员工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公司内转岗、变岗要经车间(科室)以及二级安全教育,各级安全教育必须考试合格才能上岗,未进行相应级别的安全教育不准转到下一级,更不准上岗操作。
8、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各级各部门行政一把手是本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所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责任负责,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
9、禁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对于在安全生产中作出显著成绩和避免了伤亡事故的发生的职工,应给与表扬和奖励。
10、要害部位(岗位)谢绝参观。
《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2011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代替GB15606—199520081223发布200912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5606—1995《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
本标准与GB15606—1995相比有如下差异:———调整了一些术语,增加了3.5,3.6,3.7,3.8,3.9,3.10,3.10.1,3.10.2,3.11,3.12,取消了原标准的3.4;———对4.3和4.4内容的修改;———删除了原标准第6章和第7章中的具体内容;———增加了木工(材)车间防火防爆的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州木工机床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肖晓晖、郑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5606—1995。
Ⅰ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木工(材)车间的作业环境、平面布置、防火与防爆的要求、设备与安全装置、安全操作、安全管理与教育等。
本标准适用于原木制材、配料仓库、木制品加工、三板二次加工、木模加工等木工(材)车间。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3安全色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5083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226.1—2002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IEC602041:2000,IDT)GB12557木工机床安全通则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3术语3.1木工木材的机械加工,不包括手工和三板制造加工。
车间职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车间职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用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对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社会公共秩序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拟定制度真的很难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车间职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车间职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1为维护车间生产正常秩序,确保人力、物力的合理运用,提高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1、生产车间的员工必须按时上班、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旷工。
2、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着公司统一的工作服,佩带服务胸卡和公司标志,并保持仪容整洁。
3、上班时间员工必须坚守岗位,不得串岗、闲逛,不得无故返回宿舍。
待工待料期间在员工休息室休息待令。
4、车间内严禁吸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5、自觉维护车间整洁卫生文明,严禁破坏车间文明卫生现象发生。
6、员工必须维护车间各项设备和工具,按章操作,严禁违反规程乱用;下班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班后维护,做到“工具归箱,设备复位,场地清洁”;上班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
7、配备齐全的车间安全防火设备,并定期维护调整,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人人皆知防火设备的放置位置,并熟练掌握使用技术。
8、禁止无故到非本组工位或非本组维修的车辆中去。
9、禁止无故启动汽车,包括启动汽车电器。
10、上班时间,必须绝对服从统一调度。
11、生产工作必须凭任务委托书进行。
禁止任务委托书或随意扩大、缩小工单内容施工。
12、进入车间送修车辆统一由维修顾问移位;任何员工未经准许,不得擅自开动车辆;非技术检验员和车间调度不得外出路试检验,没有驾驶证的人员不得移动车辆。
13、上班时间尽量少打私人电话,属个人家庭紧急情况,说明情况后回复电话;属工作问题,经有关经理批准后可以回复电话。
14、员工出入车间不得携带与生产无关的物品,发现可疑或特别情况时,门卫或有关管理人员有权监督检查出入员工。
15、车间设备、工具未经公司批准,一律不得带出车间。
----------------------------ICS03A 00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General rul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work safetyrisk classification2016-12-07发布2017-01-08实施目次前言 (III)引言 (I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2)5 总体结构 (3)5.1 标准层级 (3)5.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3)5.3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3)5.4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 (3)6 工作程序和内容 (4)6.1 风险判定准则 (4)6.2 风险点确定 (4)6.2.1 风险点划分原则 (4)6.2.1.1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4)6.2.1.2 操作及作业活动 (4)6.2.2 风险点排查 (4)6.2.2.1 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4)6.2.2.2 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4)6.3 危险源辨识 (4)6.3.1 危险源辨识的内容 (4)6.3.2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4)6.4 风险评价 (4)6.4.1 评价方法 (4)6.4.2 重大风险确定原则 (5)6.4.3 风险点级别确定 (5)6.5 风险控制措施 (5)6.5.1 风险控制措施类别 (5)6.5.2 风险控制措施确定的要求 (5)6.5.2.1 基本原则 (5)6.5.2.2 评审 (5)6.5.3 重大风险控制措施 (5)6.6 风险分级管控 (6)6.6.1 风险分级 (6)6.6.2 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6)6.7 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6)7 文件管理 (6)8 分级管控的效果 (6)9 持续改进 (6)9.1 评审 (7)9.2 更新 (7)9.3 沟通 (7)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准入与布局 (2)安全准入 (2)安全布局 (3)5 重点设施安全 (4)重大危险源 (4)危险化工工艺 (4)储存设施 (5)装卸场所 (6)环保设施 (6)化工管廊 (6)园区道路 (8)码头 (8)铁路 (8)6 园区安全生产管理 (8)园区管理 (8)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 (9)许可管理 (9)园区监督管理 (9)应急管理 (12)智慧园区建设 (13)7 企业HSE体系评估 (14)总体要求 (14)应急响应 (14)储运安全 (14)污染防治 (14)工艺过程安全 (14)工艺过程安全 (14)产品安全 (15)安全标准化 (15)8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5)通用要求 (15)安全责任制 (15)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 (15)生产运行安全 (16)设备设施安全 (16)变更管理 (17)作业安全 (17)承包商管理 (18)检修安全 (19)应急管理 (20)化工园区安全生产管理通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工园区的准入布局、重点设施安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体系评估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GB 51283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 36762 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GB/T 37243 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护距离GB/T 39217 化工园区综合评价导则GB/T 39218 智慧化工园区建设指南GB/T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AQ 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 303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锻造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 13318—91General rules to safety production of forge1991—12-13批准1992-10—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1 本标准规定了锻造车间作业环境、人员、生产设备的安全卫生的一般原则和要求。
1。
2 本标准适用于锻造车间(含公称压力为25 000kN及其以下的液压机车间,专业锻造厂,全能厂的锻造车间、工段、工部或小组,以下文中统称车间)。
2 引用标准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4064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GB 8196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要求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
2 固定式钢斜梯GB 4053。
3 工业固定式防护栏杆GB 4053。
4 工业固定式钢平台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TJ 231(三)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 3350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JB 4203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3 作业环境3.1 一般要求车间应为操作者创造和提供一个符合TJ 36要求的作业环境。
3。
2 厂房、地面、墙壁和天窗车间厂房应采用不可燃材料建成,厂房高度和宽度应符合车间设计要求。
地面应由坚固的材料做成,能承受炽热金属,并且具有平而不滑的地面。
厂房、地面、墙壁和天窗必须经常维护,以保证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3.3 温度车间在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
车间内夏季温度超过35℃时,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在高温工作区需要设置局部送风装置,送风的平均风速应小于5-7m/s,不得将车间的有害物质吹向人体。
3。
4 通风室内工作区域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烟气、蒸汽、其他气体或灰尘的地方,如果空气的自然循环不能带走,必须装设通风机、风扇或其他有足够通风能力的设备,并应进行维护和保养.3。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生产技术通则(通用版)
安全生产技术通则(通用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为了落实平时安全基础工作、使公司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2.范围:全公司员工。
3.责任者:安全部、保卫科、各车间、部门。
4.程序:
1)“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全厂职工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法制观念,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政策、法令、规定。
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禁违章指挥。
2)新工人入厂和调换工种的人员,未经三级安全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不准上岗参加生产操作。
操作工人必须持有《安全技术作业证》。
电气、起重、焊接(切割)、压力容器等特种作业的工人均应经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考试合格后,持有《特种工种作业证》方准独立操作。
3)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配戴
好其它劳动保护用品。
不准穿短裤、裙子、拖鞋、高跟鞋,不准披长发,围长围巾;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伤的作业,不准戴手套。
4)职工在班前和班中不准喝酒。
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不准打闹、脱岗、睡岗和做与生产、工作无关的事。
5)各岗位的重复操作、称料、投料、主要控制技术必须经过认真核对,严格执行双检制。
6)公司所有岗位必须制订安全操作规程。
7)一切机械设备、压力容器严禁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
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勤检查,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8)凡二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其中应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工作。
除在固定动火区内动火,其它动火一律要办“动火许可证”;凡进入容器内工作应办理“入塔、进罐许可证”;检修是要办理“检修许可证”;登高作业要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其他高危作业要办理安全许可证。
凡在有毒区域内工作,必须配戴防毒面具。
并有人监护。
9)各岗位应按规定配备防毒面具、消防器材,及其它应急用品,有关部门应定期检查,保证处于良好状态。
要熟记预防与急救方法,
对防护器材消防器材要会正确使用和保管。
消防设备严禁移作它用。
10)高处作业、交叉作业或进入有可能被物体打击的场所,必须佩戴安全帽,凡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牢系安全带,严禁向下乱抛物件,工具。
搭架板必须坚实、牢固。
11)厂区内禁止吸烟;禁止穿带铁钉的鞋。
1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岗位设备的性能和工艺流程,严格执行工艺指标,未经领导批准,不准从事本工种以外的设备操作。
生产中凡遇到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或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有权先处理,再上报。
13)起重工具,应经常检查、刹车有效、钢绳完好,严禁乘人,严禁超载。
14)电气设备、线路的一切维修工作,必须由电工进行,其它人员一律禁止上述工作。
严禁乱拉,乱接电线,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示牌等。
停电警示牌应由专人管理,谁挂谁取。
15)一切仪表装置的修理工作,应由仪表工进行,其它人员不得擅自乱动。
16)各种设备、工具使用或开动前,要经过详细的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
17)各种防护装置、信号、标志、仪表、指示器、安全装置要经常检查,定期校验,保证齐全、完好、灵敏、可靠,未经批准,不得拆除、移动或停用。
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接地(接零)必须良好,否则不准使用。
18)行灯和机器设备上的照明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
容器、沟道、潮湿场所使用的照明灯电压为12伏,绝缘必须良好。
进入设备内工作必须使用低压防爆行灯。
19)检修(检查)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检修制度和有关操作规程。
20)严禁违章搭棚,因生产需要在生产区内搭棚,由车间(部门)提出申请,经安全部审核批准,方可施工。
21)设备在运行中(包括电风扇)不能用手或其他物件去碰撞或伸人,不能触及传动部位。
移动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待设备停止转动后方可移动。
22)无阻火器的机动车不准驶入厂区内禁火区,厂区行车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转弯车速不得超过5公里/小时。
23)厂内道路必须保持畅通。
占用道路或路面施工时,必须先到保卫部门或安全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在所占路面两端设安全遮拦,悬
挂禁行标志;夜间必须挂红灯。
通行道路必须保持整洁畅通。
发生事故时,必须沉着、果断,判断准确,服从统一指挥,积极处理。
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的现场应予保护,并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同时尽力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