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第四章 金融机构体系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6
货币银行学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1. 金融机构的定义金融机构是指为满足社会经济中货币和资金需求而设立的各类组织或机构,其主要功能是接受储户的存款,提供贷款和理财服务,以及进行信用中介和支付结算等金融中介活动。
根据业务特性和组织结构的不同,金融机构可以分为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2. 商业银行的特点及功能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包括:•资金来源多样: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接受储户存款、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
•风险管理能力强:商业银行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风险进行识别、测量、监控和控制,以保护存款人的资金安全。
•信用创造能力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发放和信用中介等方式创造信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包括:•存款业务:商业银行接受储户的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不同类型的存款。
•放款业务: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业务向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支持,推动经济发展。
•理财业务: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理财产品,实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
•信用中介和支付结算:商业银行扮演着信用中介的角色,为市场主体提供支付结算、承兑汇票等服务。
3.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类及功能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除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
根据功能和业务特点的不同,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证券公司:证券公司主要从事证券经纪和承销、证券投资咨询、自营投资、资产管理等业务,为投资者提供证券交易和投资服务。
•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主要提供各类保险产品,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等,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风险保障和理财服务。
•信托公司:信托公司主要从事信托业务,包括信托资产的募集、信托财产的管理,为受托人提供投资管理和财产保护服务。
•金融租赁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主要从事设备融资租赁、房地产融资租赁等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和租赁服务。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一、填空题1.金融机构是现代金融活动的基本载体,是专门从事__________活动的中介组织。
2.1995年10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诞生,标志着网络银行时代的到来。
3._____________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所引发的交易风险,已经成为阻碍金融交易的重要因素。
4._____________职能是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
5._____________作为领导与管理全国货币金融的首脑机构,代表国家发行通货,制定和执行货币金融政策,处理国际性金融事务,对金融体系实施监管。
6._____________是指主要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专门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7.保险公司是通过向投保人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在满足保险合约的条件下,向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支付保险金的_____________储蓄机构。
8._____________是根据基金财产委托人的委托,对受托财产进行投资管理,并将投资所得的收益交于收益人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9.1999年11月美国议会通过了_____________后,废除了1933年制定的_____________,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实现混业经营,结束了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局面。
10._____________是指金融机构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购买股票等多种手段,取得被并购方的所有权,而后者则丧失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行为,或者与并购方合并成为一个新的金融机构。
三、单选题1.资金的盈余者需要了解借款者的资信方面的信息,需要证明借款的可行性及未来的收益情况等,这就构成了交易成本。
这种交易成本属于()A.小额借贷的寻找成本B.小额借贷的决策成本C.法律成本D.风险成本2.()职能是指通过金融机构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置货币资金集中起来,再通过其资产业务把它们投入各个部门。
《金融学》目录第一章金融概述11 金融的定义与范畴12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13 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2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22 货币的职能23 货币的形态演变24 货币制度的类型与构成要素25 国际货币体系第三章信用与利息31 信用的含义与形式32 信用工具33 利息与利率的概念34 利率的决定因素与作用35 利率的计算方法第四章金融市场4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42 货币市场43 资本市场44 金融衍生工具市场45 金融市场的监管第五章金融机构51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52 商业银行53 中央银行54 政策性银行55 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的业务61 负债业务62 资产业务63 中间业务64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地位72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73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74 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第八章国际金融81 外汇与汇率82 汇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83 国际收支84 国际储备85 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资本流动第九章金融风险管理9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特征92 金融风险的识别与评估93 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94 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第十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含义与动力102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与影响103 金融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十一章金融与科技111 科技对金融的影响112 金融科技的应用领域113 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二章行为金融学121 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122 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偏差123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第十三章金融伦理与社会责任131 金融伦理的内涵与原则132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133 金融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
《金融机构体系教案》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金融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
3. 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金融市场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金融机构的定义与分类1.1 金融机构的定义1.2 金融机构的分类2. 金融机构的功能2.1 资金融通功能2.2 支付结算功能2.3 风险管理功能2.4 信息传递功能3.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3.1 银行体系3.1.1 商业银行3.1.2 政策性银行3.1.3 农村合作银行3.2 非银行金融机构3.2.1 证券机构3.2.2 保险机构3.2.3 信托机构3.2.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生动展示金融机构的定义、分类和功能。
2.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金融市场的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金融机构的定义与分类2. 第二课时:金融机构的功能3. 第三课时: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1)4. 第四课时: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构成(2)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金融机构定义、分类和功能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分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能力。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金融机构体系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内容4.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4.1 货币市场4.2 资本市场4.3 衍生品市场4.4 外汇市场4.5 金融市场功能5. 金融监管体系5.1 金融监管概述5.2 金融监管机构5.3 金融监管政策七、教学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2.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金融监管体系。
3. 利用图表和数据,直观展示金融市场的运作。
八、教学安排1. 第五课时: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1)2. 第六课时: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2)3. 第七课时:金融监管体系(1)4. 第八课时:金融监管体系(2)九、教学评价1.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金融市场分类与功能的理解。
●第四章金融体系及其变革本章共四节,重点了解和掌握:①现代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模式与构成;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完善与具体构成;③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以及进一步开放的要求;④国际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一、金融机构的一般界说(一)金融机构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为金融机构。
●(二)金融机构体系是指各种金融机构因其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的不同而形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体。
●二、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模式与构成(一)模式:1.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2.没有中央银行的金融体系3.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二)构成:1.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2.存款货币银行:是骨干力量3.专业银行:①概念:是指从事专门经营范围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②种类: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农业银行、抵押银行、进出口银行等。
4.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用合作社、养老或退休基金会、投资基金等)●三、当代西方银行并购浪潮(一)概念银行合并(Merger)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依照法律规定和协议约定而组成一个银行的法律行为。
●银行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家银行通过有偿手段获得另一家或多家独立银行的经营控制权的方式,而使该银行的经营决策权改变的经济交易行为,强调作为买方的银行向卖方银行的赎买。
●(二)背景1.国际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2.传统银行业务盈利空间有限3.各国金融管制的普遍放松●(三)结果1.银行数目普遍减少2.大多数国家的少数几家银行垄断了各自银行业的主要市场份额,保持和加强了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与地位。
(四)对银行并购的争论1.赞成①扩大规模,占领市场;②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③互补优势,实现协同效益;④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占有率。
●2.反对①过分垄断可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②超大规模带来经营风险;③金融监管困难;④产生大幅度裁员问题。
●★对当前西方银行购并浪潮,你如何看待?●★我国银行并购的现状与趋势如何?●第二节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一、建国前夕中国的金融体系(一)国民党统治区的金融体系1.官僚资本“四行二局一库”占垄断地位2.民族资本银行先天不足,实力较弱四行是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二局是中央信托局和邮政储金汇业局一库是中央合作金库,是当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
第四章金融机构概述【学习要求】了解金融机构的概念、分类与功能了解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一、金融机构的概念、分类与功能(一)金融机构的含义金融机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金融机构是指金融活动的中介机构,即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作为资金余缺双方交易的媒介,专门从事货币、信贷活动的机构,主要指银行和其他从事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该类金融机构与货币发行和信用创造联系密切,主要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广义的金融机构是指所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包括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和各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
直接融资领域中的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充当投资者和筹资者之间的经纪人,即代理买卖证券,有时本身也参加证券交易,如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
(二)金融机构的类型金融机构的种类众多,各不相同的金融机构构成整体的金融机构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和按照不同的标准,金融机构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是否属于银行系统,分为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银行金融机构。
银行金融机构以接受存款,从事转账结算业务为基础,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其负债可以发挥交换中介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作用,其资产业务主要是承做短期贷放,所以是以存款负债为前提的资产运作机制。
银行金融机构体系又可进行多种分类。
按照银行的地位和职能不同来划分,有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专业银行等;按照出资形式不同来划分,有独资银行、合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合作银行;按照资本所有权归属不同来划分,有国有银行、私营银行和公私合营银行;按照业务范围的区域不同来划分,有全国性银行、地方性银行和跨国银行。
(2)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没有这些鲜明的特征,其业务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渠道筹集起来的,资产业务则以非贷款的某项金融业务为主,包括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等。
2、按照是否能够接受公众存款,分为存款类金融机构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1)存款类金融机构。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本章主要让学生重点掌握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各自构成、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概况;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业务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本章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正确理解西方金融机构体系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美国共同基金美国现代的共同基金已经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96年末以35390亿美元的资产总额雄居全美第二大金融资产,占全世界共同基金资产总额的55%。
截止96年年末,美国有超过6200个共同基金,代表着广大的、多种类型的投资目标,从保守型到进攻型,投资于包罗万象的证券中,美国投资公司研究会根据基金的基本投资目标将共同基金大概分成3大类:1.股票基金:(1)进攻成长型基金寻求最大的资本成长,现实的收入不是重要的因素,而未来的资本所得才是主要目标,这种基金投资于非主流的股票,非热门股票,他们运用投资技术卷入巨大的风险,以期获得巨大的利润。
(2)成长型基金投资在发展前景非常好的公众公司的股票,但风险性比进攻成长型要小。
(3)成长和收入型基金寻求长期资本成长和现在的收入相结合,这种基金投资于股票的标准是价值的增长的和展示出良好的、连续的支付红利的记录。
(4)贵金属/黄金基金主要投资于与黄金和其他贵金属发生联系的股票。
(5)国际基金主要投资于美国以外的公司的股票。
(6)全球性综合基金这种基金投资于全世界的股票,包括美国的公司。
(7)收入股票基金寻求收入的高等级,主要投资于有良好的红利支付记录的公司股票。
2.债券和收入基金:(1)灵活组合基金允许基金管理者去预先处理或对市场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去决定投资于股票、债券或货币市场。
(2)余额基金通常在寻求保值投资者的资本,支付现在的红利收入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的长期增值,他们的组合由债券、优先股和公众股混合而成。
(3)收入混合基金寻求收入的高等级,这种基金主要投资于能产生现实收入的证券,包括股票和债券。
《金融机构体系教案》课件第一章:金融机构体系概述1.1 金融机构的定义与功能介绍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解释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1.2 金融机构的分类描述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析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作用1.3 金融机构体系的组织结构介绍金融机构体系的层次结构阐述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2.1 中央银行的基本概念与职能解释中央银行的定义和作用阐述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2.2 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介绍货币政策的定义和目标分析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过程和方法2.3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效果描述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探讨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和效果第三章:商业银行与信贷业务3.1 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商业银行的定义和主要业务阐述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3.2 信贷业务的基本概念与流程解释信贷业务的定义和种类描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3.3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信贷政策介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阐述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重要性和制定过程第四章:投资银行与资本市场4.1 投资银行的基本概念与业务解释投资银行的定义和主要业务阐述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4.2 资本市场的分类与功能描述资本市场的基本分类和特点解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资本市场的作用4.3 投资银行的业务创新与发展趋势探讨投资银行业务的创新方向和发展趋势分析金融科技对投资银行业的影响和挑战第五章:保险公司与保险业务5.1 保险公司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保险公司的定义和主要业务阐述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模式5.2 保险业务的基本概念与种类解释保险业务的定义和种类描述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基本流程5.3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保险政策介绍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阐述保险公司保险政策的重要性和制定过程《金融机构体系教案》课件第六章:政策性银行与开发金融6.1 政策性银行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政策性银行的定义和主要任务阐述政策性银行的组织结构和运营特点6.2 开发金融的基本概念与作用解释开发金融的定义和目标分析政策性银行和开发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6.3 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与业务运作描述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的特点和优势探讨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运作模式和风险管理第七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7.1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介绍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解释不同类型金融市场(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的功能和参与者7.2 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与种类解释金融工具的定义和特征阐述不同种类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的特性及其在市场中的应用7.3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与交易机制描述金融市场中各类参与者(如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行为探讨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和监管体系第八章: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8.1 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与影响介绍金融科技的定义和发展趋势分析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影响8.2 金融创新的基本概念与类型解释金融创新的定义和类型探讨金融创新在金融服务和产品中的应用和挑战8.3 金融科技与金融监管描述金融科技带来的监管挑战讨论金融监管在金融科技时代的应对措施和政策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9.1 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结构介绍国际金融机构的定义和主要任务阐述国际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9.2 国际金融市场的基本概念与作用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和分类分析国际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和影响9.3 国际金融体系与合作描述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作机制探讨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性和实践案例第十章:金融机构的伦理与社会责任10.1 金融机构伦理的基本概念与原则介绍金融机构伦理的定义和重要性阐述金融机构应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10.2 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解释金融机构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容探讨金融机构在社会和环境责任方面的实践和挑战10.3 金融机构伦理与社会责任的监管与提升描述金融机构伦理和社会责任的监管机制讨论提升金融机构伦理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金融机构的分类及其特点需要重点关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特点和功能,以及它们在金融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融机构体系教案》课件第一章:金融机构体系概述1.1 金融机构体系的定义1.2 金融机构体系的重要性1.3 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组成1.4 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历程第二章:中央银行2.1 中央银行的定义与职能2.2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2.3 中央银行的政策工具与目标2.4 我国中央银行简介第三章:商业银行3.1 商业银行的定义与职能3.2 商业银行的业务模式3.3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3.4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第四章:政策性银行4.1 政策性银行的定义与职能4.2 政策性银行的特点与作用4.3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发展概况4.4 政策性银行的国际比较第五章:其他金融机构5.1 证券公司的定义与职能5.2 保险公司的定义与职能5.3 信托公司的定义与职能5.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义与职能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职能,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六章:证券金融机构6.1 证券公司的业务与作用6.2 证券交易所的功能与运作6.3 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与权力6.4 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挑战第七章:保险金融机构7.1 保险公司的业务与作用7.2 保险合同的类型与特点7.3 保险风险评估与管理7.4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概况与趋势第八章:信托金融机构8.1 信托公司的业务与作用8.2 信托产品的种类与特点8.3 信托业的风险管理8.4 我国信托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第九章:金融资产管理公司9.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定义与职能9.2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9.3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模式9.4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与改革第十章:金融科技与创新10.1 金融科技的定义与发展趋势10.2 金融科技对金融机构的影响10.3 金融创新的意义与挑战10.4 我国金融科技的发展政策与监管本教案将继续深入探讨金融机构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证券、保险、信托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特定类型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科技与创新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