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泾县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3.22 MB
- 文档页数:44
泾县县情简介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隶属于宣城市,处于长江南岸平原和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属皖南丘陵山区,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
全县总面积2059平方公里,辖9镇2乡,人口36万。
青弋江为境内主要河流,古径泾水,亦名泾溪、泾川。
境内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
泾县是一片神秘的土地,神秘就神秘在:泾县是一片文风昌盛的土地——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自汉初置县,迄今有2100多年,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
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名闻遐迩。
明代,泾县“商贾远出他境,赢走四方”。
清代,泾县人外出经商遍及18行省,在长江沿岸形成颇有影响的“泾帮”,因此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
明清年间创建书院书屋30余所,台泉云龙书院、水西精舍等名盛江南,还有查济的栈岭书屋、宝峰岩的振山书院、章渡泊兰山书院、玩易书屋、云岭的云山书院、黄田的培风阁等。
学者名流,代不乏人。
唐代诗人许棠,宋代文人吴份,明代文学家查铎,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皆为一代鸿儒。
当代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著名经济学家吴半农,著名教育家查谦等民族精英。
现代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并称“茂林三吴”,音乐家朱践耳、散文家张拓芜等名流,皆蜚声海内外。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圣地英烈辈出泾县是全省及至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早在1928年,泾县厚岸双花园就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创建了革命武装和游击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1938至1941年,新四军军部和中共中央东南局驻屯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华东、华中军民抗日。
成为与延安遥相呼应的南方革命圣地。
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
“皖南事变”发生后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泾县旌太县委、泾旌宁宣县委、泾青南县委领导群众在泾县这块土地上继续坚持与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直到泾县彻底解放。
安徽泾县安徽泾县是中国安徽省宣城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中游的江淮河谷腹地,东临宣城市还,西连砀山县,北界湖州市吴中区和吴江区,南接南陵县。
全县总面积为2207.8平方公里,下辖9个镇和2个乡,总人口约40万人。
泾县地处江淮平原,地势平坦,水网密布,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这里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美丽。
在泾县,你可以欣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到乡村的宁静和纯朴。
泾县素有“国粮仓”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之一。
这里的农田沃土肥沃,气候适宜,适合大量农作物的种植。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等,其中优质稻米以及蜜桔是泾县的特产。
每年的丰收季节,整个泾县都弥漫着浓郁的粮食香气,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景象热闹而美丽。
除了农业,泾县还以工业为支柱经济。
这里拥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涵盖了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等多个领域。
其中,机械制造业是泾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各类机床设备和工程机械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此外,泾县也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旅游、物流、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投资和力度,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泾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片土地上,古迹遗址众多,文物古迹丰富多样。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东汉末年将军陶谦死对头卢俊义地,这里是《水浒传》中好汉知府的故乡,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成为了泾县的一张重要旅游名片。
此外,泾县还有泾河古城、泾县博物馆、文峰塔等著名景点,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鲜活的文化。
泾县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这里的民风淳朴,社会和谐稳定。
在泾县,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欣赏到美丽的自然环境,领略到独特的人文风情。
同时,这里的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生活便捷,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安徽泾县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方,它的美丽风景、丰富资源和独特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参观、旅游和投资。
走进老区——安徽泾县篇硝烟散去见炊烟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六安市辖区内,是一座充满着历史沉淀和人文底蕴的小城。
泾县曾经是一片战火硝烟的地方,但如今硝烟散去,见炊烟缭绕。
在这里,依然留存着许多古老的传统风俗和独特的文化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故事的源头,感受岁月静好的情怀。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走进泾县,领略这座老区的风土人情,感受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和旺盛生机。
一、历史沉淀——泾县的文化底蕴泾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泾县就是楚国的一部分,至今仍留存着不少楚文化的遗迹。
在泾县县城内,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物,如泾县文庙、义士祠、雍岱阁等,这些历史古迹见证了泾县丰厚的文化积淀。
泾县还是一座充满传统风情的古城,古老的街道、石砌的古桥、四合院式的民居,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泾县的历史沉淀,为这座小城增添了许多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片土地的韵味。
二、风物人情——泾县的乡村风采泾县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乡村文化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在泾县的乡间小道上,可以看到古老的池塘、范围,青葱的竹林、密密麻麻的油菜花田,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画卷。
尤其是每到春天,泾县的田园风光更是美不胜收,漫山遍野的桃花、梨花、油菜花竞相绽放,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赏花踏青。
泾县的农耕文化也是别具特色,当地的民俗活动和传统手工艺都让人流连忘返,感受到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气息。
三、民俗文化——泾县的传统风情泾县有着悠久的民俗文化传统,许多古老的节日和民俗活动至今依然保留着。
比如每年的春节期间,泾县的“萝卜会”和“花炮祭”等民俗活动都是非常有名的,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些传统民俗活动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地方风情,还能了解到泾县特有的民间文化内涵。
泾县的土布、漆器、竹编等传统手工艺也是别具一格,这些手工艺品不仅继承了古老的制作工艺,还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成为了当地的一张独特名片。
走进泾县,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深入了解这里浓厚的传统风俗文化。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为我的家乡——美丽的泾县代言。
泾县,这座坐落在安徽省东南部的千年古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是我心中永远的骄傲。
接下来,我将用三分钟的时间,向大家介绍我的家乡,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并爱上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
首先,我要说的是泾县的历史。
泾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县置郡,泾县正式成为行政区划。
历经千年风雨,泾县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查济古镇。
查济古镇位于泾县西部,始建于唐宋时期,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这里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此外,泾县还有许多其他的历史遗迹,如桃花潭、王稼祥故居等,都是我们家乡的宝贵财富。
其次,我要介绍的是泾县的自然风光。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境内有黄山、九华山等著名山脉,以及青弋江、水阳江等众多河流。
这里空气清新,四季分明,是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春天,桃花潭边的桃花盛开,如云似霞,美不胜收;夏天,青山绿水,凉爽宜人;秋天,红叶满山,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再来说说泾县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泾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泾县是安徽省的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其中“太平猴魁”享誉中外。
此外,泾县还拥有丰富的石材、煤炭等矿产资源,是安徽省重要的石材加工基地。
在旅游产业方面,泾县依托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最后,我要说的是泾县的人民。
泾县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
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了勤劳、勇敢、智慧、团结的精神。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体验到家的温暖。
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来泾县投资的企业家,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
介绍泾县的作文
我的家乡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泾县。
泾县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这里就是吴、楚、越三国分界的地方。
到了汉代,这里更是成为了一个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到了唐代,这里曾有一大批文人墨客在此吟诗
作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我的家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现在,就
让我带你去游览一番吧!
泾县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这里
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安徽省爱
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
我们泾县的名人有很多,如:谢元初、朱昌祚、俞大猷、吴道子、丁仙桥、钱易等等。
其中,我最喜欢
谢元初和俞大猷。
谢元初是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曾任唐宣宗朝兵
部尚书和吏部尚书等职;俞大猷是宋代抗金名将,曾任右监门将军、都指挥使等职。
他们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泾县还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里有丰富的花岗岩,花岗岩
是做地板、家具和各种建筑材料不可缺少的材料,也是重要的工
业原料之一。
—— 1 —1 —。
宣城泾县最美10大古村古镇,皖南文风沐浴千载古韵依昔安徽宣城,泾县。
历史上泾县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闻名。
明成化、弘治始,泾县“商贾远出他境,赢走四方”。
清与民国中,泾人外出经商者遍及18行省,在长江沿岸商埠形成颇具影响的“泾帮”,因此有“无徽不成商,无泾不成镇”之说。
由商致富,富而重学,学以致仕者。
于是乎,这片美丽土地文风蔚然,并且也至今保持着无数美好的古村古镇。
一起来看看最美的10处。
1 查济村过陵阳山,入泾县桃花潭镇,就来到山水之间的小村落查济。
查济村沿溪而上,环山相拥,民居多为明清留存。
这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又有着许多年轻的文艺的气息,古村与新思想的碰撞,擦出了别样的火花。
查济古村是一座很低调的古村,都快被人遗忘了。
风景很美,古村还保持着元明清时古建筑,如元代建造的“德公厅屋”是著名的景点之一。
和皖南地区的很多古村类似,查济古村经常会来很多写生的人,分布在河边桥旁,大街和小巷,他们也成了古村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查姓作为江南地区的大姓,金庸先生原名就是“查良镛”,祖籍也在此。
在春秋时期,查济古村的祖先查延刚开始在山东济阳的柤邑(“查”通“柤”),在晋朝时由于战乱而南迁,最后在安徽宣城定居下来。
整个古村是四面环山,岑溪、许溪、石溪都是穿村而过。
古村依河而建,岸的两边和巷陌都是用石板铺砌。
路跟着水转,迂回又曲折,绵延好几里,也成了古村最美的景色。
2 黄田村黄田村,位于泾县黄田村榔桥镇东南部。
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鼎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
以“洋船屋”为代表的黄田古民居建筑群,虽历经沧桑,古村风韵犹存。
青砖绿瓦、名人故居、古老的四合院,诉说着这里的沧桑与美好。
洋船屋从繁华到落寞,又到如今的人潮涌动,它似乎见证过太多的人和事,一座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老屋,它值得太多人的留念。
山里人家,对秋有着深厚的情感,秋天的黄田,晒场上、院子里,黄豆、稻谷、辣椒、南瓜、玉米、蕨菜、像一幅幅五色斑斓的调色板......3 小岭村小岭村,位于泾县县城西偏北10余公里的山区。
泾县旅游简介泾县位于安徽东南部,2059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着36万勤劳、纯朴的人民。
全县辖9镇2乡。
她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长江一级支流青工弋江穿境而过。
205国道、322省道纵横贯穿全境。
境内山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森林覆盖率达63.5%。
泾县自汉初置县,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自古“山川清淑,秀甲江南”,唐代大诗人李白赋诗赞叹:“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
”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为泾县留下了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有唐宣宗李忱潜居的水西寺,有建于北宋的大观、绍兴二塔,有保存完好查济明清古建筑群,有李白流连忘返的桃花潭,有“黄山情侣”太平湖,有“中华第一祠”——翟氏宗祠,有外形酷似轮船的“洋船屋”,等等。
近年来开发的“江南第一漂”“月亮湾休闲游”已成为人们争相前往休闲游览的绝佳去处。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泾县这一片沃土养育了许许多多的文化艺术名人。
艺术大师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并称“泾川三吴”,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就出生于泾县包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王稼祥就诞生在泾县厚岸,当代著名音乐家朱践耳、著名演员朱世慧祖籍泾县黄田。
泾县是光荣的革命老区。
1938年至1941年,新四军军部驻扎在县内云岭,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就发生在茂林地区。
如今,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中共中央东南局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皖南事变”主战场、王稼祥故居已成为人们凭吊先烈、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泾县不仅具有地处“两山一湖”中心的区位优势,还拥有丰富的物产。
作为“中国宣纸之乡”和宣纸发源地,泾县所产宣纸宜书宜画、不蛀不腐,有“纸中之王”和“国宝”之誉。
“红星”宣纸三获国家金奖,“红星”牌宣纸注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宣笔是全国三大名笔之一。
泾县又是著名茶乡,“涌溪火青”“汀溪兰香”“爱民翠尖”为绿茶名品。
“桃花潭”牌绿色食品、章渡酱菜、琴溪琴鱼、西阳木梳也已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上佳礼品和旅游纪念品。
泾县,我的故乡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的国度,名叫中国。
在这个国家的南部,有一个充满魅力和历史底蕴的省份,那就是安徽。
而在我心中,安徽最美丽的一角,便是我的故乡——泾县。
泾县,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
每当春天来临,桃花盛开,漫山遍野的粉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
夏天的泾县,绿意盎然,清澈的溪水在山间流淌,带来阵阵清凉。
秋天,金黄的稻田和硕果累累的果树,构成了一幅丰收的画卷。
而冬天的泾县,银装素裹,如同一个宁静的冰雪世界。
泾县不仅风景如画,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他们在这里吟诗作画,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每当我走进那些古老的村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泾县的人民热情好客,他们的淳朴和善良让我深感温暖。
每当我回到家乡,总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情和亲情。
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小吃,还是家家户户的炊烟,都让我倍感亲切。
如今,泾县正在快速发展,新的建筑拔地而起,交通也越来越便利。
但我始终相信,无论泾县如何变化,那份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都不会改变。
泾县,我的故乡,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
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带着对你的思念和热爱。
我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愿你的未来更加美好,愿你的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早在1928年,泾县就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
1938至1941年,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骋大江南北,抗日救国。
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
泾县厚岸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王稼祥同志的诞生地。
多年来,泾县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子女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2001年被确定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七十年代以来,邓小平、杨尚昆、乔石、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泾县,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泾县视察,参观了泾县宣纸厂和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并欣然题词题字,勉励泾县人民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努力将老区发展好”。
泾县[1]以水得名。
境内青弋江古称“泾水”,故名泾县。
县境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0°21′至30°50′,东经117°57′至118°41′之间,东邻宣州市、宁国县;南界旌德县、黄山市;西接青阳县;北依南陵县。
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1.47%。
县城距省会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公里;距黄山市115公里。
古志称:县境介长山大谷间,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
古代泾县境域较广。
汉代,析县境西部部分地域置陵阳县。
唐代,先后从泾县析出建县的有太平(今黄山市)、石埭、青阳等县。
新中国建立后,于1956年将茂林区樵山乡划属太平县。
1982年复将铜山乡麻川山场4.3平方公里地域划归太平县。
历经朝代更迭,政区分合,遂成现状。
第二节气象一、气候泾县地处中纬度南沿,根据气象指标分类,属于北亚热带、副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资源丰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冬、夏季长,春、秋季短。
有春来迟,秋来早的特点。
宣城泾县旅游景点
宣城泾县位于中国安徽省宣城市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景点。
下面是一些泾县的旅游景点:
1. 朱德故居:朱德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朱德故居是他在泾县的故居,是一处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
2. 丹霞山:丹霞山是安徽省四大名山之一,是一处自然风景区。
景区内有壮丽的山峰、清澈的溪流以及奇特的丹霞地貌,是爱好登山和摄影的游客的理想选择。
3. 乌土山:乌土山是泾县的一座知名的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九华山在安徽,乌土岳是第一山”。
山上有碧水潭、红叶亭、冠云阁等景点,是踏青、避暑的好去处。
4. 双龙湖:双龙湖是泾县最大的湖泊,湖水清澈,风光优美。
湖畔有绿树成荫的长廊和碧水倒影,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5. 高架水库:高架水库是泾县的一处独特景观,是一座承德江上的水利工程。
这里可以进行赏鸿观鹤、观光钓鱼等活动,同时还能欣赏到美丽的江景。
6. 游梁园:游梁园是一座仿古园林,庭院内有山水泉石、假山亭台等风景。
园内还有古民居和古桥,可以体验古代文化和生活。
以上是泾县的一些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魅力,欢迎您前往泾县探索这些美丽的地方。
介绍泾县的作文
泾县,这个地头儿,可真是个好耍的地方。
泾县在安徽的南边,挨到黄山,风景巴适得很。
这儿的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个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说到泾县,不得不提的就是那个泾县的宣纸。
宣纸是啥子?就是那种写字画画的纸噻,特别有名。
泾县的宣纸历史悠久,做出来的纸质量上乘,写起字来流畅得很,画画也是颜色分明,所以搞艺术的都喜欢用。
泾县还有啥子好耍的?那就多了去了。
比如说那个桃花潭,春天的时候,桃花开得满山遍野,美得不像话。
还有那个查济古镇,古镇里面的建筑古色古香,走在青石板路上,感觉就像是穿越回了古代一样。
泾县的美食也是一绝。
比如说那个泾县的臭豆腐,虽然闻起来有点臭,但是吃起来香得很,外皮酥脆,里面嫩滑,再配上那个特制的辣椒酱,简直是绝配。
还有那个毛豆腐,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泾县的人民也是热情好客,你要是去耍,随便找个当地人摆龙门阵,他们都能跟你聊上半天,让你感受到这个地方的温暖。
总之,泾县是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文化,还有好吃的。
你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耍一哈,保证让你流连忘返。
编辑张敏蕾美编戚佳敏c|15诗画江南2024年5月7日0203宣城泾县:青史留名的“榜一大哥”一首诗,一座城。
位于安徽东南部的宣城市泾县,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宣纸的故乡。
自秦置县起,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
《汉书地理志》注:泾水出芜湖,县因水立名。
泾县更是古往今来诗人流连之地,脍炙人口的诗句数不胜数。
泾县的桃花潭镇位于黄山余脉和九华山余脉之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皖南古镇。
1200多年前,诗仙李白在这里留下了一首传诵千年的诗句,让这座隐匿在山水间的小镇名扬四海。
让我们穿越回唐代,跟着李太白的脚步,去探望一位因无心插柳之举而青史留名的“榜一大哥”——汪伦。
(下转c16版)01.桃花潭古渡边的李汪两人塑像02.故宫博物院藏李白画像03.踏歌岸阁位于泾县桃花潭东岸东国古渡渡口,即汪伦送李白处文/图_周宴01《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一生写了很多著名的诗篇,但这首《赠汪伦》,却是李白比较少见的一首绝句诗。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一首绝句中,出现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是李白自己,另一个叫汪伦。
如果没有李白的这首绝句,汪伦的名字肯定会如同茫茫众人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但就是因为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作,让他懵懵懂懂地在青史留了名,为后世所传颂。
李白生平写诗无数,为后世传诵的也不过百里挑一。
这首《赠汪伦》字面浅显,辞藻朴素,为什么却能千古流芳?客观地说,是真挚的情感和夸张的表达,才使得这位汪伦先生和李龟年、董大一样,因为被大文豪写进了诗里而家喻户晓。
李龟年和董大是唐朝音乐圈的名人,那汪伦又是谁呢?很多小学生必背古诗的书籍中,介绍汪伦时通常是“汪伦,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遇到的一位热情好客的农民朋友”,如果单从这首诗的内容上看,汪伦确有可能是一位与李白萍水相逢的当地的农民朋友,他热情款待了李白,所以李白离开时写了首诗送给他。
探索泾县之美: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粹Nestled in the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of China, Jingxian County offers a captivating blend of natural beaut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is charming county, with its captivating landscapes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provides a perfect destination for travelers seeking an immersive experi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nature.Jingxian is renowned for its breathtaking scenery, highlighted by the dense forests and lush green hills that surround the county. The verdant landscape is a treat for the senses, offering a refreshing escape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of modern life. The rolling hills and picturesque valleys are particularly stunning during the spring, when the area blossoms into a riot of colors with blooming flowers.The county is also home to sever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marks that reflect its rich heritage. One such landmark is the Ancient Town of Yunling, a well-preserved exam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Wandering through the cobbled streets of Yunling, one can appreciatethe intricate carvings and ornate facade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each storybook-perfect and filled withhistorical significance.Another highlight of Jingxian is its famous Xinkou Reservoir, a man-made lake that offers breathtaking views and a popular spot for boating and fishing. Surrounded by lush green hills, the reservoir provides a serene setting for relaxation and contemplation.Besides its natural and cultural attractions, Jingxian is also renowned for its delicious local cuisine. The local dishes, featuring fresh ingredients and unique flavors, are a must-try for food lovers. From succulent meats to delectable vegetarian dishes, the cuisine of Jingxianoffers a tasty exploration of the county's rich culinary traditions.In conclusion, Jingxian County is a hidden gem that offers a unique blend of natural beauty and cultural heritage. Its captivating landscapes, historical landmarks, and delicious cuisine provide a memorable experience for travelers seeking an escape from the ordinary. Visiting Jingxian i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allowing one to connectwith the 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appreciate the wonders of nature.**探索泾县之美:自然风光与人文精粹**在中国安徽省的南部,坐落着一个迷人的县城——泾县。
泾县导游词优秀范文泾县导游词1泾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东邻宣州市、宁国市;南界旌德县、黄山市;西接青阳县;北依南陵县,介于北纬30°21′—30°50′,东经117°57′—118°41′之间,总面积2054.5平方千米。
占安徽省总面积的1.47%。
县城距省会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千米;距宣城市52千米;距黄山市115千米。
泾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坳内次级单元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它们之间以江南深断裂为界。
泾县境内褶皱构造颇为强烈。
以江南深断裂为界,西部为七都(石台县)复背斜的北端,褶皱形态清楚,轴向北东,枢纽向北东倾伏,县内仅见背斜南东翼,由震旦系和下古生界组成,岩层倾角变化于30°—60°之间。
江南深断裂以东部分为黄山复向斜的北部,其轴向北东,枢纽向北东倾没,县内仅见复向斜北西翼,主要由上志留系组成,次级褶皱较发育,褶曲类型都为对称或斜歪状,上古生界即位于次级向斜核部,岩层倾角一般均小于30°。
上述褶皱构造在县城的北部,都因遭受周王深断裂破坏,被中新生界覆盖。
泾县断裂构造也十分突出,以北东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断层最为显著。
北东向有深断裂,经县城西北斜贯泾县境内,向北经宣城延至江苏,向南经石台七都延至江西。
东西向有周王深断裂,西起贵池城北,经青阳木镇、泾县田坊、宣城周王延至浙江境内。
北北东向有汤口断裂,经榔桥、潘村穿过。
上述断裂构造对岩浆活动和地壳演化等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另外,与褶被构造伴生有纵向和横向两组断裂构造,但发育不普遍。
泾县现代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以升降运动为基本特征。
按《省地震志》新构造运动分区资料,泾县以周王深断裂为界,北部为升降运动交替区,县城及其以南的广大地区为强烈上升区。
根据国家地震局1978年出版《中国地震危险区划图》表明,泾县为5.5—5.75级(地震烈度七度)地震危险区。
Introducing Jing CountyNestled in the beautiful landscape of Anhui province, Jing County stands out as a gem of natural beauty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This enchanting county, situated amidst rolling hills and lush greenery, offers a glimpse into the serene and peaceful way of life.One of the most notable attractions of Jing County is its breathtaking scenery. The county is surrounded by verdant mountains and valleys, providing a perfect backdrop for hiking and nature appreciation. The air is fresh and crisp, filled with the scent of pine and earth, inviting visitors to explore its hidden treasures.Moreover, Jing County is renowned for its ancient temples and historical sites. These structures, built centuries ago, bear witness to the county's rich histo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Visiting these temples and ruins is a journey through time, allowing one to appreciate the wisdom and craftsmanship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In addition to its scenic beauty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Jing County is also famous for its deliciouscuisine. The local food, influenced by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s a delicious blend of flavors that tantalize the taste buds. From savory dishes to sweet treats, the cuisine of Jing County is sure to leave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any visitor.Furthermore, the people of Jing County are known for their warmth and hospitality. They are friendly and welcoming, always ready to share their culture and way of life with visitors. The county's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are lively and vibrant, offering a glimpse into the rich cultural traditions of the region.In conclusion, Jing County is a must-visit destination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the natural beauty,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Anhui province. Whether you're a nature lover, history buff, or foodie, Jing County has something to offer everyone. Come and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this enchanting county for yourself.**介绍泾县**泾县位于安徽省的美丽风光之中,以其自然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