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丝绸之路PPT3
- 格式:ppt
- 大小:7.94 MB
- 文档页数:28
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上《丝绸之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苏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美丽的丝路》中的《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学习歌曲《丝绸之路》的旋律和歌词,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高,了解有关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感受丝绸之路的魅力。
2. 学会歌曲《丝绸之路》,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节奏和音高的掌握,以及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背景的了解。
2. 教学重点:歌曲《丝绸之路》的学唱和表演,以及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歌词单、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a. 播放歌曲《丝绸之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b. 分组讨论歌曲的节奏和音高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c.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演唱歌曲,互相评价,提高演唱水平。
b. 进行节奏和音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用歌曲《丝绸之路》进行表演。
5. 例题讲解:讲解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音高,并进行示范演唱。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歌曲《丝绸之路》的歌词。
2. 黑板右侧:歌曲的节奏和音高谱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为家人演唱歌曲《丝绸之路》,并讲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
2. 答案:学生需在作业中体现出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对丝绸之路的了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了解更多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对音乐和历史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丝绸之路》的节奏和音高掌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丝绸之路(含答案)丝绸之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1.古书记载“謇始于开通西域道也〃。
史马迁也称张骞开通西域谓之“凿空〃。
这真正的含义是()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了贡献C.张骞是最早发现西域的人D.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2.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
下列物种中,哪一种不是从西域传入的A.核桃B.小麦D.葡萄C.石榴3. 2017年5月14日上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下面关于丝绸之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张骞出使西域奠定了丝绸之路开辟的基础B.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C.从长安出发向西到达西亚、欧洲D.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4.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一带一路〃国家的交流合作,中国国际商会于2017年9月下旬举办2017年中国丝绸之路国际物流博览会。
那么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①河西走廊②新疆境内③欧洲④西亚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④②D.④③①②5. 一个自驾游团队想从东向西沿“丝绸之路〃旅游,他们会先后经过()A.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B.河西走廊―西亚—新疆—欧洲C.长安—西亚—河西走廊—欧洲D.河西走廊—长安—西亚—欧洲6.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为丝绸之路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骞B.班超C.卫青D.霍去病7.”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涌进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推动了西汉进行改革C.加速了北方民族的融合D.使中国建立了与欧洲的交往8.张骞第一次出使匈奴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 了解西域情况C.侦查匈奴情况D.加强同西域的联系9. “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
丝绸之路2丝在中华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传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而在那几百年之后,中国的文献中已有桑、线、丝等字。
而丝很快便成为中国最出类拔萃的产品。
这里是永泰公主墓,距离乾陵不是太远,当你沿着有90米82码长的地道前行,就会看到两边墙壁上的唐宫侍女图。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这样描绘过这些贵妇所穿着的丝绸服饰:“天上取样人间织。
织为云外秋雁行,染做江南春草色这几句诗出自白居易《缭绫》一诗。
”这些贵妇在花园里赏玩花草。
白居易的《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安的城墙建于明代,但是早于建成的700年至800年前,唐代的规模是它的8倍,足足有10公里乘8公里之大,相等于6英里乘5英里。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它比起西方的巴格达还要大。
在城内有市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都来这里做买卖。
取道丝绸之路来到西安的商人,都集中在西市。
西市还有其他吸引人的地方。
例如音乐,好客的中国人,以各种形式的表演娱乐风尘仆仆的丝路商人。
来自罗马、波斯和中亚的商人,全部都集中在西市。
他们想买各式各样的商品,但是最想买的是丝。
在罗马帝国,丝的价值是以金来衡量的。
西安屡有文物出土,他们充分显示出昔日的长安是一个国际都市。
唐代盛行软陶肖像,其中有许多雕刻了外国人,在西安甚至有日本古钱出土。
这些骑着骆驼的人来自北方,他们穿的是高筒靴,长安的文化交流活动极其繁荣,从而促成了新丝路文化的诞生。
在丝绸之路上经常有骆驼商队来往,他们运送的除了是货物,还有东西方文化。
这朵用丝编织成的花是在丝路上一个很重要的城镇吐鲁番发现的。
吐鲁番位于长安以西1500公里,就是大约900英里。
中国考古学家认为,这朵花有一千五百年历史。
由于吐鲁番气候干燥,所以能够保存完好。
这个雕像刻画一个商人在路上被狼袭击,它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出土的,这片沙漠极其荒芜,只有商旅的白骨作为地标。